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复习专题No.7

专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班级姓名

主备人:朱晓白审核人:徐美云时间2010年12月29日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9.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三)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③足兵.兵

④民信.之矣信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1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参考答案:

1.(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君子 6.得道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8.B 9.B 10.C 11.D

12.①兵器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③军备(军队)④信任,信用

13.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 2、顺畅畅朗读背诵。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 ⑵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力量薄弱,装备简单的条件下,以弱胜强的原因,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进而导入本文。 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 学生阅读学习材料介绍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提示要求) 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朗读指导(提示要求)

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3、自由读 正音: 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4、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翻译全文 (1)明确翻译步骤:“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意思;看一看——注释;议一议——难点;说一说——理解;评一评——正误” (2)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质疑) (3)教师出示重点及难点帮助学生。 理解词义: 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得道者多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学生组内合作学习完成后,班级范围内质疑、释疑。 (5)重点检测 6、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研读赏析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七里”“环而攻之” 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 3、在叙述第二个事例中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

(完整word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视频《雍正王朝》的主题曲,歌曲的主题即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多年前的孟子也曾经提出过相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第一轮课堂教学大练兵教案 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梁桂宁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深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3.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深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格言,揭示课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司马懿(yí)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孟子 二、展示目标,齐读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深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3.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三、简介《孟子》及孟子 学生简介,教师补充:《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它主要讲的是孟子的政治主张,反映了我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反映了他“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四、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六、疏通课文,把握文意 1.展示课件,解释关键字词。(学生自主解释,按学号顺序解释文中关键的字词) 2.复习翻译句子的方法。

3.翻译课文,把握文意。(学生自主翻译,指名逐句翻译。) 七、研读课文,理解主旨 1. 本文是一篇说理论证的文章,开头先提出什么观点? 2.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论证? 3. 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用原句回答) 4.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反映孟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八、联系实际,拓展升华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指什么? 九、中考链接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 B.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扶苏以数谏故。 C.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委而去之 B. 亲戚畔之 C.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夫环而攻之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和。 B. 君子“战必胜矣”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本文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4.翻译下列句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板书设计: 摆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 攻城不下——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观点战争事例 (分)守城不住——地利不如人和↓(类推)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治国道理 (总)(类比论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案精编WORD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案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灵宝市三中彭振中 预习提示 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预习检测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原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原文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⑼[委]放弃;[去]离开。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⑾[封疆]划定的疆界。⑿[固]巩固。⒀[山溪]地势;山河。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⒃[至]极点。⒄[畔]通“叛”,背叛。⒅[顺]归顺,服从⒆[故]所以。(20)[是]这 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池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亲戚古义:

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家和万事兴。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3、众人拾柴火焰高。4、团结就是力量。4、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很博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两千多年以来莘莘学子们读的《孟子》一书。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就是《孟母三迁》,从那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孟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孟母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圣人。另外还有胡适的母亲、六祖慧能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等等,可见世界的命运一多半掌握在妇女手中。 谁能把孟子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我们作为山东人应该感到骄傲。 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齐读一遍。(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正音:戚(qī)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翻译全文 下面我们翻译课文看文章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 (1)①第一步到从开头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两人把课文抄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翻译。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2)①第二步从“域民不以封疆----”到最后 两人把课文抄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翻译。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3)学生通篇翻译全文一遍 五、研读赏析 疏通了文意,我们就应该分析文章。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论点,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两个事例。具体句子----) 2、第一个事例中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以下是分享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得道多助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 ..[2],地利不如人和 ..[3]。 ..[1]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 ....[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夫.[9]环而.[10]攻之,必 有得天时 ..[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 城非不高也 ..[18]非不多. ..[17]也,米粟 ..[16]非不坚利 .....[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 [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 ..[31]之险.[32], ....[28],固.[29]国.[30]不以山溪 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 ...[37]寡.[38]助。寡助之. ..[35]之利。得道者 ...[36]多助,失道者 至.[39],亲戚畔.[40]之。多助之.[41]至.[42],天下顺.[43]之。以.[44]天下之.[45]所顺, 攻亲戚 ..[46]之所畔,故.[4]7君子有.[48]不战,战必胜.[49]矣。 词句注释: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优势。 3.人和: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huán):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12.是:这。13.也:表判断语气,“是”。 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15.池:护城河。 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18.米粟(sù):粮食。19.多:充足。 20.委:抛弃。21.而:然后22.去:离开。23.之:代词,代“城”。 24.是:代词,这25.故:所以。26.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27.以:凭借。28.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29.固:巩固。30.国:国防。31.山溪:山河。32.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 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句。 3.理解“人和”思想在战争及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先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个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那时,诸子百家畅所欲言, 诸子散文各抒所见,各具特色。 提起“诸子百家”,我们自然想起了“孔孟之道,仁义 为先”这句俗语。“孔”即孔子,“孟”即孟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来学习和鉴 赏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政论文)--出示课题、作者、文体。 (二)、了解作者:大家对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有 哪些了解? (1)、孟子,名轲,字子舆,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称为“亚

圣”。 (2)、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 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 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强调要“施仁政,行王道”,反对 战争,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 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 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 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 作用。 (3)、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文自成风格,思想深刻,说理透彻,逻辑严密, 长于论辩,富有辞彩,有很强的说服力。《孟子》在先秦诸 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过渡: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在中国 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生活在战乱不息、生灵涂炭的

中考文言文必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点字句子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字义:发:于: 畎亩:举:筑: 士:市: 译文: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字义:降:任:于: 是:苦:劳: 饿:空乏:拂: 乱:所以:动: 忍:曾: 译文: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 字义:恒:过: 译文: 原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字义:于:衡:作:译文: 原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字义:征:色:喻: 译文: 原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字义:入:法家:拂:出:敌国:患: 译文:

原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义: 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字义: 译文: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字义:郭:环: 译文: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字义: 译文: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字义:城:池:兵: 革:坚利:委: 去: 译文: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字义:域:封:固: 威:以: 译文: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字义:道:寡: 译文: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字义:至:畔: 译文: 原文: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字义:顺: 译文: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字义:以: 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篇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

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字,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他是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完整版)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 兵革非不坚利也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 的( )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 文的中心论点。 B. 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 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 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 “得人和”则“战必胜”。 D.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 素是“人和”。 4 .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 )和( ) 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 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 ) A .正确的道理 C.施行“仁政' B .作战的规律 D .统治的方法

B ?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 . “ 得道者” 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 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 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②【环】围。 ③【池】护城河。 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⑤【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⑨【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⑩【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解释题目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 “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 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 (三)精读品味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是比不上。“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那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比较,那哪个更为重要呢? 对,“人和”比较重要。那又为什么呢?我们接下去看。 (2)“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外城,今义: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 好,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学生朗读) “城”是城墙的意思,“池”是指护城河。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灰甲;坚利,是指坚固锋利。米粟,是指粮食。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么意思呢?对,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指离开,去也是古今异义词,今义:往,到。好,还是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重点词语解释] 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4、是天时不如地也是: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震慑 7、得道者多助得道:施行仁义 8、亲戚畔之亲戚:内外亲属。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11、寡助之至至:极点。 12、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1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

古今异义 (1)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2)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3)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5)亲戚畔之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其他的成员。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这里指限制的意思今义:地域 (7)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8)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一词多义 之 (1)三里之城(助词,的)

(2)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指包围的城)(3)多助之至(动词,到) (4)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5)亲戚畔之(代词,指失道之人) 而 (1)夫环而攻之表修饰着、地 (2)攻之而不胜表转折却、但是 (3)委而去之表顺承关系 利 (1)地利不如人和(名词,优势) (2)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锐利) 城 (1)三里之城(名词,内城) (2)城非不高也(名词,城墙) 词类活用 (1)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特殊句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案

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灵宝市三中彭振中 预习提示 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预习检测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 以天下之所顺(用)环而攻之(代词)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4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