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寓言成语典故

哲学寓言成语典故

哲学寓言成语典故
哲学寓言成语典故

哲学寓意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12、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13、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14、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表明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沈括)15、揠苗助长。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1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18、量力而行。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使主观违背客观。

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指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发展,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就必须破除旧观念,破除迷信盲从;实事求是就是说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按规律办事。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可能解放;反之,思想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就谈不上实事求

是了。

20、相反相成。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

2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2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23、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同属此类。

24、对症下药。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5、对牛弹琴。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26、画龙点睛。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27、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28、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29、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所以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30、本末倒置。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31、抓好典型,兼顾一般。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又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等都是这一道理。

32、唇亡齿寒。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33、竭泽而渔。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34、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局部离不开整体,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如,“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等,同属此理。

3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36、看相知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37、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38、故步自封。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

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3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又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41、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42、水滴石穿。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

44、适可而止。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4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也是比喻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逆境中,要看到光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又如,“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也包含了这一原理。

47、瞎子摸象。比喻只认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与本质,二者不同。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48、万变不离其宗。是说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现象无论怎样变化,它都是本质的表现。

49、声东击西。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同属此理。

50、买椟还珠。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人,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于是出高价买了盒子,而把宝贵的珍珠却还给了卖者。比喻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亦属同理。

51、知人知面要知心。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52、盲人骑瞎马。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又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即是这个道理。

53、熟能生巧。是说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就必须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5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比喻感性材料只有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方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人们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隔、表里未辨,所以,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过程,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又如,“多想出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同属此义。

55、邯郸学步。比喻不动脑筋,一味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笑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等同属此类。

5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说人们要想获得新的知识,就必须掌握推理的思维方法。因为,只有学会推

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而使人的知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57、活到老,经不了。比喻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停止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5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而获得的,离开了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59、书到用时方恨少。是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到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励自身不断地追求知识,扩展视野,深化认识。正如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又如,“吃一暂,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然后知不足”等,同属此理。

60、学以至用。是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所以,那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1、事实胜于雄辩。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如,“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同属此理。

62、众人是圣人。是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那种认为“英雄造世事”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又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是说这个道理。

63、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来源,也是各种艺术活动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提供生动活泼的素材,任何创作都会成为死水一潭。

6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65、失群孤雁终难行。比喻个人的实践必须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否则,将一事无成。

66、苦尽甘来。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又如,蒲松龄落地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属此理。

67、阴阳二气充满太虑,比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王夫之)。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又如:“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68、“心之官则思”(孟子)、“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三者的共同点在于说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的基础。

69、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

7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己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了解什么就承认不了解什么,这样的态度才识明智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当作客观事物来把握,从自己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自己。

7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渔民了解水的习性,故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句俗语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

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6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0.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人的认识不断在提高,不能总以旧眼光看人。

71.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2.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7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

74.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7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

77.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79.郑人买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0.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8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83.有志者,事竟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4.满招损,谦受益: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5.人定胜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6.事在人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7.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8.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0.“不打不相识”、“吃一堑,长一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1.“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2.“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7.“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独木不成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0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01.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02.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03.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04.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5.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6.团结就是力量;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8.“一着妙棋,满盘皆活”;部分影响整体

109.“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影响整体

110.“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部分服务于整体

111.“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部分服务于整体

112.“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部分制约整体

11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部分制约整体

114.“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整体统率着部分

115.“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整体统率着部分

116.“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发展的普遍性

11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的普遍性

11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发展的普遍性

1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展的普遍性

120.“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发展的普遍性

121.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2.停滞不前、小富即安、一成不变;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3.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利益;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4.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5.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6.只讲时间,不讲效率;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7.只讲规模速度、不讲质量效益;只见顺利,不见挫折。违背发展的普遍性128.“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1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130.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13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发展的普遍性

132.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3.雪莱:“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4.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5.吃亏是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6.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7.“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8.苦尽甜来终有蜜;苦尽甘来;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9.“梅花香自苦寒来”;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40.“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41.“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4.“合抱之末,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145.“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7.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9.万丈高楼平地起;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防微杜渐;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5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5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5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5.“尽信书不如无书”;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6.“谦受益,满招损”;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7.“吃一堑,长一智”;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8.“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9.乐极生悲;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0.否极泰来;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2.变废为宝;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3.哀兵必胜,骄兵必败;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4.化险为夷;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5.弄巧成拙。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6.“量体裁衣”;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7.“对症下药”;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8.“因人而异”;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9.“因地制宜”;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0.“因材施教”;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3.“解铃还需系铃人”;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4.“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寓言典故】知识就是金钱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整天忙于各种研究,生活过得相当窘迫,而米利都是一个商业城市,许多人过着优越的生活,享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以致于有些没有眼光的势利小人时常嘲笑他,说他尽做些没用的事情。泰勒斯对这些人说:“你们可以认为我没用,但要说知识没有,那就大错特错了。”

没过多久,他就找了个反击的机会。有一年,由于天气不好,橄榄歉收,许多做橄榄油生意的商人都有些心灰意冷。但泰勒斯经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天象,认定来年会风雨顺,橄榄将大获丰收。第二年开春后,泰勒斯不动声色地租下了米利都的全部榨油机。等到橄榄收获季节到来时,他靠高价出租榨油机便狠狠地赚了一笔钱。就这样,他用事实告诉人们:哲学家只要想赚钱,便能赚很多钱。

【寓言典故】圆圈的比喻

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的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

捷诺用手在桌上画了两个圆圈,并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和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但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周长比小圆圈的周长长,因而我接触无知的范围比你们大。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

一切从实际出发

【寓言典故】杀龙妙技

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转瞬三年,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的存在。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寓言典故】盘古开天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的意识,人们总是希望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它由什么构成?地球有多大?地球上的万物又是怎样来的?于是,就有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各种猜想、各种传说,有了科学探索和研究。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是一团混沌,象个很大的鸡蛋,盘古就在其中。盘古越长越大,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一伸腿就感到疼痛,于是就挥起大斧,把“蛋壳”劈开。这样宇宙中轻的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下沉变成了地。又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已经凝固,撑在天地之间的盘古因为过度劳累,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五体变成了五岳名山,须发变成了星星,血液变成了江河,皮肤、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玉石,汗水变成了雨露和甘霖,精液、骨髓变成了珍珠和美玉。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这是我国古人对万物本原的一种猜测。(在哲学上,它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寓言典故】上帝创世说

《圣经》上说,上帝耶和华是世界上的造物主。耶和华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个春秋,但感到百无聊赖。有一天,他创造了光,第二天创造了天堂,第三天造出了植物,第四天造出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造出了走兽飞禽和各种动物,第六天他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用泥土造了一个男人,叫亚当,并将亚当放在伊甸园里守着园子。后来,亚当向上帝诉说自己的寂寞,上帝就从亚当身上抽出了一要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让他们结为夫妻。后来,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就被贬到地上,遂成为人类的祖先。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这是西方古人对世界起源的一种猜测。(在哲学上,这种说法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寓言典故】人和鱼雁

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主人看了很高兴:“一天对我们真优厚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

[教学内容]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而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鲍家小孩的话,难道不能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吗?

【寓言典故】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 ч婚坏脑 吧希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教学内容]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那么,人类和社会是否就是女娲创造的呢?——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神话故事,只是反映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猜测。其实,人

类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注:此故事可作为教学该课题的导入语,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寓言典故】画鬼最易

有一个客人为齐王绘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他说:“画狗画马都是最难的。”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画鬼最容易。因为狗和马人们天天看得见,天天摆在面前,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至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见过,不摆在人们面前,谁也不能证明它不象鬼,所以画起来就最容易了。”

[教学内容]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这个寓言说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之类的东西,鬼神之类的东西,无非是人们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实在。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寓言典故】从象箸推去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教学内容]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简要分析] 未来事物是将来才出现的,但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这样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箕子的担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象箸”推出来的,是“从端倪推测后果”,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寓言典故】苑囿嫌大

齐宣王问孟子说:“我听说周文王的猎苑足足围了七十里,有没有这样的事?”

孟子说:“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难道真有这么大吗?”

“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齐宣王叹口气说:“我的猎苑只围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进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我初来齐国,问明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不是设下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了吗?人民嫌它太大,难道不合情理吗?”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人们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有正误之分,就主观方面而言,主要是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面对同一个猎苑,齐宣王嫌太小,而老百姓嫌太大,原因何在?阶级立场不同而已。

【寓言典故】谁耍谁

星期天,妈妈带着明明去动物园看猴子。妈妈手里的一块水果糖往高处一抛,扔进猴笼,一只老猴子飞起一跳接住糖块,然后剥开来吃。妈妈又拿出一切从严粒花生,往高处一抛,老猴子又是一个飞跃。

明明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糖果扔那么高,放在地上不是一样吗?”妈妈说:“孩子,妈妈不往高处抛,猴子会跳吗?你看猴子跳得多好看!这叫‘人耍猴’。”

这边,小猴子也问猴子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跳那么高去接呀?等糖果掉在地上再捡回来,不也是一样吗?”猴子妈妈说:“孩子,如果妈妈不跳起来逗他们,他们还会继续扔糖果吗?这叫‘猴耍人’。”

究竟谁耍谁?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解释。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立场不同是造成人们意识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由于人们的利益

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评价也就不同。为此,人们要正确认识和评论客观事物,首先就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

【寓言典故】“哭婆”变“笑婆”的故事

禅海珍言中有这样的故事:京都南禅寺以前住着一位绰号“哭婆”的老太太。她雨天哭,晴天也哭,成天累月神情懊丧,面容愁苦。南禅寺的和尚问她“:你怎么总是哭呢?她边哭边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鞋的,小的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天晴的日子,我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的天气,我又想到我女儿的鞋一定没人去买。我怎能不伤心落泪呢?”和尚劝她:“天晴时,你去想大女儿的鞋一定生意兴隆;下雨时,你想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很多”。老太太当即“顿悟”破涕为笑。此后,她的生活内容末变,但由于观察生活的角度变了,便由“哭婆”变成了“笑婆”。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一些人生活的内容差不多,可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却大不一样。有的乐观,整日笑呵呵的内心充满欢悦和满足;有的悲观,整天愁凄凄的,内心充满抑郁与烦恼。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观察生活的解度不同。对此,英国2伟大的剧作家肖伯纳说,假如桌上有半瓶酒,有人高喊:“太好了,还有半瓶。”他看到的是半瓶酒,这个人便是乐观主义者。有人叹道:“糟糕!只剩下一半了”。他看到的是半空,这个人便是悲观主义者。同是半瓶酒,只是观察它的角度不同,便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这足以说明观察生活的角度是多么重要性。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面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人们的利益不同、立足点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心境是一种由客观而导致主观的感受,虽说它离不开一定客观条件,诸如工作、际遇、交流、环境及个人对物质生活状况等,但主观的能动性常常对心境起主导作用,并且往往能够改变对客观的感受。“哭婆”因“顿悟”而心境变了,便变成“笑婆”。

【寓言典故】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二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打伞。

这二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第二天秀才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才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一样,更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存在着“逼真”和“失真”的差别,其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有:一是立场不同;二是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三是知识构成不同。在《赶考》故事中,同是秀才的二个梦,算命先生、客店老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梦,这主要是算命先生、客店老板的主观因素:思维方法、人生态度不同所造成的。算命先生解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和消极的人生态度看问题:高墙上种菜是白费劲,戴斗笠打雨伞是多此一举;应放弃考试.客店老板是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看问题:墙上种菜是“高种”,“种”与“中”同音;戴斗笠打伞是说明有备无患,“打伞”是“举”;联系两个梦是“中举”;应积极考试。人生在世,积极的人生态度尤其重要,这不仅是客店老板得出建设性结论的,也是秀才最后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中了个探花的重要原因。在人生的航程上,有顺风、逆风。面对逆风,消极、悲观者抱怨风,乐观、空想者希望风向改变,积极、现实者则调整风帆。

【寓言典故】偷鸡贼

有个人专门偷邻居的鸡。有人劝告他:“快不要偷了,这是不道德的。”他说:“我决心痛改前非,不过我偷瘾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应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故事中的主人公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不及时改正、还要等到明年呢?

【寓言典故】死错了人

东家的岳母死了,全家准备去祭奠,并请私塾先生给撰写一篇祭文。这位私塾先生便从古书里规规矩矩的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祭悼岳父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东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先生。但私塾先生固执地说:“古书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怎么会错呢?只怕是他家死错了人。”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是从主观出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上述故事中的私塾先生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从抽象的教条和本本出发,照搬照抄,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所以在实践中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以至闹出大笑话。

【寓言典故】余桃啖君

卫国有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去双脚。那时,弥子瑕很受国王宠爱。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弥子瑕跑到宫里,偷来了国王的马车,星夜赶回乡下去了。国王听到这件事后称赞说:“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会受到砍脚的刑罚。”又一次,弥子瑕倍着国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忙拿着吃剩的半只桃子送到国王面前,请他品尝。国王笑着说:“弥子瑕是真正的爱我啊!只想到让我尝尝甜头,忘记了剩桃上还沾着他的口水。”过了几年,弥子瑕渐渐失去了国王的宠爱,得罪了国王,国王说:“当初你偷驾我的马车,狂妄之极;又让我吃你的剩桃,借此侮辱我,该当何罪?”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而以前被认为是贤惠,后来却因此而获罪。只在于国王的爱憎改变了。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故事中的国王则完全是以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肯定会祸国殃民。

【寓言典故】傻儿子

从前,有一个秀才,他有一个傻儿子。

有一天,朋友要来拜访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他决定让儿子招待客人,还特意交给他几句话:"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问:" 你的父亲呢?" 儿子答道:" 让我砍了卖了!" 客人很惊讶,接着问: " 你母亲呢?" 儿子回答:" 兵荒马乱糟踏了!"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儿子骄傲地说:"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客人生气地问:" 你怎么这样说!?" 儿子得意地说:" 那当然, 我们家世代如此!"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

从实际出发,使主现符合客观。秀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 忽视傻儿子低智力水平,主观传授待客之道,违背客观实际,从而在待客过程中笑话百出。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秀才的儿子不能针对语言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回答,而是机械地背诵父亲的教诲,答非所问,必然会闹出笑话。

【寓言典故】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一只在笼子里, 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 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 咱们换一换。" 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 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 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 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 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 它不再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了。

但不久, 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 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 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 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这个故事包含了以下哲理:

1、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主观和客观相脱节。可见, 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主观因素讲, 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 能否主观符合客观。

故事中的老虎, 生活在笼子里和生活在大自然都是客观实际,各有自己的生活习性, 如果违背各自的生活方式,突然从自然界走进笼子和从笼子中走出来, 都违背了原来的生活习费,它们的这种意识活动是错误的, 从而指导着错误的行动, 最后导致两只老虎都死去。因此,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2、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我们每天都在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以怎样的态度来认识和评份自己, 能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 彻底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自己的行为和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对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 就能较好地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故事中老虎的悲哀就在于没有正确地估量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只是羡慕对方生活的自由和环境的舒适,当真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从笼子里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 时间久了, 它们却无法适应,只能双双死去。因此, 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正确估量自己和对待自己, 否则就要步老虎的后尘。【寓言典故】上帝万能?

一位神学者到处宣扬上帝是全能的。一个智者问他:“上帝能否制造一块连他自己都不能举起的石头呢?”神学家说:“上帝是全能的,一定能制造出来。”智者说:“这块石头连上帝都不能举起,怎么能说上帝全能呢?”神学家说:“如果这是样,这样的石头上帝不能制造出来。”智者说:“上帝连这块石头都制造不出来,怎能说他万能呢?”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简要分析]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上帝,上帝是万能的更是荒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寓言典故】疑人偷斧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象是一个偷他斧头的人。不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头。他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

态度,就没有一处象是偷斧头的人了。

[教学内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简要分析] 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该有认真精神。但有的人往往用自己的成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是要不得的。

【寓言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对齐宣王说:“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玩。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样办呢?”齐王说:“和他绝交。”孟子又说:“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应该怎么办呢?”“撤掉他。”“假如一个国家里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应该怎么办呢?”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简要分析]人往往对别人身上的缺点看得很清楚,却往往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认识不清,或文过饰非。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寓言典故】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认为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可作为该课题的导入语)

【寓言典故】别让“孟母”再担忧

“如今学校、家庭四周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这些容易隐匿黄赌毒的场所,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很大,由此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不断增加。”在南明代表团教育组讨论会上,代表们不无焦虑的发言,让记者联想到了那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孟母三迁》。

孟子儿时丧父,由于居住地距墓地较近,孟子便学了些丧葬、痛哭之事。孟母见状,只好把家搬到街上,不料孟子却跟街坊邻居学会了做买卖和屠宰。孟母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牢记在心。孟母备感欣慰,遂把家定居于此。“假如孟母生活在今天,会不会因为住家附近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太多而‘四迁’呢?”代表们的质疑,令人深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非法电子游戏厅以及充斥着色情、暴力内容的录像厅正在由城市向农村、城郊和边远地段扩展,位置也更加分散和隐蔽。部分学生沉迷网吧和游戏厅,荒废学业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81.5%的人住家附近有电子游戏厅,66%的人经常进入电子游戏厅;49%的人经常出入录像厅;80.7%的人看过含色情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98%的人看过含有暴力内容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透过以上数字,记者在想:十分注重孩子成长环境的孟母如果生活在今天,面对亟须净化的周边环境,一定会忧心如焚。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中,贵阳两城区的

少部分网吧经营业主曾向社会承诺:以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然而,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以一片纯净的天空,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让他们健康成长,代表们呼吁: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他们建议,加强基层文化稽查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严格执行有关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定,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清理,坚决取缔非法网吧,严厉查处违规经营。

让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千千万万的“孟母”不再担忧。[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适用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导入语)

【寓言典故】围魏救赵

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急抽齐国求救。齐大将田忌准备率军赶去赵国,谋士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出动,国内一定只剩老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攻其虚处。敌人必回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田忌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魏军果然慌忙回师,行到桂陵地面,齐军杀出,大败魏军。邯郸之围解也。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简要分析]为什么齐军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而赵国邯郸之围即解呢?因为赵、魏、齐三国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即联系。

【寓言典故】驴之死与风险防范

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介绍:有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专爱吸驴的血,当这种蝙蝠飞落到驴身上时,起初驴会本能地抖动身体或用尾巴去驱赶;但当蝙蝠用细小的舌尖轻轻地舔驴,驴立即产生一种麻丝丝痒乎乎的快感,再也不驱赶它了。于是,蝙蝠开始吸驴的血,一只蝙蝠吸饱飞走后,又会飞来另一只蝙蝠继续吸,驴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干血死去。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简要分析]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个字诠释上述故事,真是恰如其分。“驴被小小的蝙蝠吸干血死去”,究其原因,尽管有多种解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缺少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安而忘危,缺少远虑。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反之,如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必然会走“驴”的老路。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使自己始终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寓言典故】分橙子

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简要分析]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联系的观点。两个小孩在吃橙子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割裂它(不沟通不交换)就要受到惩罚(两个小孩都吃不好)。

【寓言典故】古今智慧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 想在那儿安静些写点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

一切都很好。但有一天, 三个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他说:" 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 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一块钱。"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更起劲表演他们的足下功。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 " 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了一半, 明天起,我只给你们 5 毛钱。" 小青年们很不开心, 但还是答应。每天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 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 两毛钱?" 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 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而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在宁静的环境中写些回忆录, 结果被放学后顽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可见,联系具有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要有创新的精神, 敢于打破常规, 进行逆向思维。老人对待三个小青年的玩耍吵闹没有开门见山直接批评, 而是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 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 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种特殊的矛盾, 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这正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退体老人根据工资福利只可涨不可跌及年轻人的逆反心理,采取欲擒故纵、拐弯抹角的方式,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见, 办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寓言典故】莫如杀人

有个人喜欢谈轮回报应,逢人就劝说要积德,不要杀生。因为佛经上说过,杀什么,来世就会变成什么;杀牛变牛,杀猪变猪,即使杀一只蝼蛄、蚂蚁,也莫不如此。有个姓许的先生说:“那么都不要杀,最好去杀人。你不是说杀什么变什么吗?那么今生杀人,来世还变人,不是好得很吗?”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佛教中的轮回报应,其实是某些人主观想象出来的,在这个寓言中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寓言典故】破罐不顾

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买了一只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径自走了。路人觉得奇怪,过去问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连看也不看一下呢?”孟敏回答说:“罐子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和自觉性和预见性。罐子破了,看看当然不能复原,但可从中吸取教训,分析一下摔破的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寓言典故】“谁可恶”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

【寓言典故】其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个人正举起一婴孩想把他抛进江水里,婴孩(吓得不停地)哭泣。这个过江的人就问他原委,他回答说:“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难道这个婴孩就擅长游泳!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事情,也必定是荒谬的。楚国治理国家,就与这种情况相似。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善不善游,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努力,后天的学习、努力才是重要原因。

【寓言典故】木桶理论(木桶效应)

大概就是说: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它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些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整体效应(即增大木桶的容积),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长木板、短木板都是木桶的组成部分,其中,短木板决定着木桶容积的大小,这说明它是组成整体的关键性部分。在整体中,关键部分的功能往往决定着整体功能的大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从整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可适用于《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导入语)

【寓言典故】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一个盲人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子,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对,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上面的想法,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

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着象的牙,就说:“象跟又圆又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大声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辨,都认为自己说得对,谁也不服谁。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每个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就断定象是什么样子,怎么能说得对呢!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盲人将所摸到的象当作就是象,以局部代替整体,将整体与局部相混淆,以致于闹出了笑话。这说明了整体和局部具有严格的区别。

【寓言典故】坐井观天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我飞了100 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赏析】这是庄子(道家)讽刺公孙龙(名家)的一则寓言。它说明人们被环境所束缚,就会见识浅陋,思想僵化。“坐井观天”、“井底之

蛙”等成语即来源于此。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井底之蛙将井口所见之天当作就是天,以局部代替整体,将整体与局部相混淆,以致于闹出了笑话。这说明了整体和局部具有严格的区别。

【寓言典故】治驼背术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从整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故事中的医生,只管解决眼前的、局部的问题,而根本不管是否会妨碍长远的、全局的方面,是非常可笑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寓言典故】三个火堆

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人想:这么冷的天,我绝不能离开火堆,不然我会被冻死的,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结果都陆续冻死在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熄灭。

另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轮流捡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于是,人人都得去捡柴,从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够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简要分析]三个火堆,三个群体,在同样寒冷的冬天里,为什么有的被冻死,有的群体却能让生命延续,看了这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两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不是吗?第三个火堆,第三个群体发挥了优化组合的优势,他们在处理取暖与捡柴的矛盾时,采取了轮流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既照顾了整体利益,又兼顾了个人利益,他们办事物选择最佳方案,实现了最优目标(让火和生命延续到第二年春天),他们的聪明之举不得不令人叹服。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力量削弱,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第一、二个火堆和群体,它们要么只顾取暖,无人捡柴,要么是只知捡柴,不知烤火,不管是那一种状况,对延续火与生命都有不是最佳方案,最终都导致了可悲的下场。

2、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又要从社会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满足。如果只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就是割裂了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想一想,第一个群体,人人只知道烤火,不去捡柴,只求索取,不想贡献,割裂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第二个群体,只知捡柴,不知道烤火,只讲贡献,不谈索取,同样割裂了两者的关系,两个群体的做法均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第三个群体,既讲贡献又讲索取,恰当地处理好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难怪他们的生命与火能延续到次年春天。

(适用于高二第二课第二节《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高二(下册)第七课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寓言典故】打即不打

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一怒之下打了他一记耳光,于是两个人撕扭去见官

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的区别

1#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2#所谓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④古典文学作品。——由此可见,二者是交叉关系。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摘自1997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可见,成语故事的范畴大,成语中的一部分是寓言故事的浓缩,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3#寓言,即是区别。严格讲,成语故事,是后人认为有价值而将曾经发生的的事情凝练而成的(成语)。寓言故事,是指为启发讲理而编造的故事(有的还是具备一定根据的)。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拔苗助长杯弓蛇影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高山流水邯郸学步惊弓之鸟井底之蛙刻舟求剑买椟还珠南柯一梦南辕北辙滥竽充数庖丁解牛杞人忧天黔驴技穷鹬蚌相争守株待兔螳螂捕蝉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叶公好龙愚公移山郑人买履智子疑邻……4#成语故事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

最新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五篇】

【篇一】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这则成语也叫“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篇二】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这个成语来源于唐.张怀瑶《书断》,晋帝祭北郊,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成语体验磨练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

1.(05年文理综合辽宁卷)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1年春季政治试卷)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95全国高考政治试卷)下列表述,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④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03年广西高考政治卷)下列选项体现"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失败是成功之母B.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C.拔苗助长D.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5.(07高考政治上海卷)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05年广东政治试卷)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 A.目不识丁B.目不见睫C.目不窥园D.目无全牛 7.(00年全国政治试卷)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8.(05年江苏政治试卷)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9.(06年江苏政治卷)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D.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D.管中窥豹 10.(07高考政治广东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11.(04年两广卷)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12.(03高考政治广西卷)"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全面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联系的观点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

寓言成语故事文字版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文字版大全 安然无恙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 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 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 赵孝成王。因为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 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 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 兵协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 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 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能够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 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 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能够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暗渡陈仓】

楚汉相争时,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把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先入关中的刘邦。刘邦听从 谋士张良的计策,到汉中时,人马过后,烧毁沿途的栈道,表明自己 不再回关中了。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后来,刘邦拜韩信为 大将,命士兵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进攻关中的样子,实际上却带领主力部队抄小道趁守将不备袭击了陈仓,进而攻人 咸阳,占领了关中,揭开了楚汉大战的序幕。 【白头如新】 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 处死。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 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不过太子丹还一 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不过楚王 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 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 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 理解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 接待。

四个字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1,草木皆兵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故事:东晋时,前秦皇帝符坚率大军入侵东晋,后大败,回国途中他感到极度恐惧,觉得山上的树木都是东晋的追兵,故有“草木皆兵” 的说法 2,背水一战 故事: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兵攻打韩国,他故意将军营安扎在河边,背水为阵,意在断绝退路,逼迫军队拼死进攻,最后大获全胜,故有“背水一战”的说法 3,四面楚歌 故事:楚汉相争时,韩信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围困楚霸王项羽,韩信让军队在夜间吟唱项羽故乡的楚歌,涣散项羽的军心,大收其效。 4.揭杆而起 故事:秦末时,民怨四起,陈胜吴广不堪忍受,终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时没有旗帜,就用竹竿代替,就有了“揭竿而起”的说法 5.破釜沉舟 故事:秦末,项羽进攻汉中,过河后,项羽下令凿沉渡船,砸碎锅灶,表示不留退路,果然一战成功 6.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讨伐项羽,明地里派兵修整入栈道,暗里却将大部队调遣到废弃以久的陈仓道,偷袭项羽

7.退避三舍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落难,逃亡楚国,应承楚王说:“我若为晋国国君,若与楚国敌对,必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后楚晋果然发生战争,重耳信守诺言,果然退兵九十里 8.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有一子名赵括,幼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如数家珍,但他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导致赵国惨败,留下了纸上谈兵的说法。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几乎亡国,但勾践并不死心,终日以柴草不床,每天吃饭时都要舔一下苦胆,激励自己不忘国耻10.一鸣惊人: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楚庄公继位后三年不上朝,终日饮乐,大臣终于看不下去了,冒死进谏,庄公说:“有一大鸟,羽色艳丽,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果然,不久庄公就重临朝庭,把这三年中他暗中观察发现的弊病全部修正。 11.孟母三迁:【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成语故事

基本意思: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详细内容: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这个事故又叫“圯桥授书”。张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曾经要刺杀秦始皇,失败后,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见到一位老翁,老翁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情愿将鞋捡上来并给老翁穿上。老翁让他5天之后再到这里来。2个5天后,张良都没有赶到老翁之前来到此处。第3个5天后,张良终于在老翁来之前来到桥上。老翁交给张良一本书。张良读了之后,当上了刘邦的高级参谋,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张良觉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几眼,老人见张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脚,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老人对张良说:"喂!你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可再一看,老人胡子、头发都白了,又挺可怜他,就强忍住性子,把鞋捡了上来,送到老人跟前。谁知那老人又把脚往前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还是忍住性子,便蹲下来,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来,什么也没说,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望着老人背影,觉得很奇怪。他刚转身要走,老人又回来了,对他说:"你这个小家伙不错,我愿意教你学点儿本事。五天以后的早晨,你在这儿等我。"张良连忙答应了。第五天早晨,他刚上桥,就见老人已经站在桥上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让我老头子等你呀?这样可不行。要想学,再等五天吧!"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鸡叫,就起身往桥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他只好认错。老人瞪了他一眼说:"你要真想学,过五天再来。"说吧,拂袖而去。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张良连觉也没睡,半夜就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张良迎上前去,见了礼。 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啊!"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兵书,递给张良说:"你好好读这部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事业。"张良接过书,道了谢,还想再问些什么,老人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了。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部兵书,最终成了一位有名的军事家。

历史成语故事的寓意

历史成语故事的寓意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成语故事的寓意,供大家参考! 一、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让步九十里。比喻让步和回避,避免冲突。 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习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一鼓作气(曹刿):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千金买骨(郭隗):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 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卧薪尝胆(勾践):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杀妻求将(吴起):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惊弓之鸟(更羸):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二、秦朝 一字千金(吕不韦):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成心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焚书坑儒(秦始皇):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穷图匕见(荆轲):比喻事情开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形容刻苦学习。 三、汉朝

成语典故故事八则

成语典故故事八则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咏絮才高】 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 柳絮随风飞扬,壮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破镜重圆】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导读:好词好句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1、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2、四面楚歌: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3、天衣无缝: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无任何纰漏破绽可寻。 4、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邯郸学步:比喻学人的长处没学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东西也丢了。 6、一日千里: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7、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8、安居乐业:形容人们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一,外表华美,内质败坏。 10、半途而废: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11、无价之宝: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2、哄堂大笑: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13、鸡犬不宁:形容侵扰得很厉害。 14、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15、事半功倍: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6、庸人自扰: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17、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18、无能为力:多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 19、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爱好它。 20、迎刃而解: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21、骄兵必败:比喻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22、自相矛盾: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23、熟能生巧: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24、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25、黄粱一梦:比喻虚幻,一场空。也作“黄粱美梦”。 26、持之以恒:指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7、风吹草动: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28、大器晚成: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29、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 30、三顾茅庐:比喻真诚地再三邀请人家。 31、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3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33、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政治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寓言成语故事

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曲子。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东施效颦(pín)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叶公好龙

关于邯郸学步的成语故事及寓意

关于邯郸学步的成语故事及寓意 范文一:关于邯郸学步故事及寓意 在我的课文里,有一篇《邯郸学步》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了燕国寿陵有一个人,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决定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学走路。 一进邯郸城,他就觉得路上的行人走路的姿势十分优雅,很有特点,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 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于是,他抬腿、跨步、摆手、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当他返回燕国时,只好爬着回去。 我觉得学本领不能机械的模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活学活用,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不仅学无成就,也会把自己固有的技能也失去了。 我们学习时不能向燕国寿陵的那个人一样机械地模仿别人,不然,最后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了,这样就太不值得了。 范文二:邯郸学步的成语故事介绍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邯郸学步》。我读得文中的青年人很笨,很可笑。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战国时候,燕国寿陵的一个青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很好看,不过路途遥远,赶到了青年人学了几个月,还是学不会。他想,也许是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于是他素性对掉了原本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这样,又要那样,把他搞得手足无措。最后,青年人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而且把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特钱已经花光了,不得不回寿陵,只好爬着回去。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文中的青年人真笨,他抛弃了自己的所长,而盲目防他人。这种脱离实际的学习方法,其结果是自己无所适从。最后只好趴着走路了。 读了《邯郸学步》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对待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结合实际,发扬自己所长,学习他人的优点,做到学以致用。

《生活与哲学》诗句成语选择题专项训练

生活与哲学诗句与成语类专题选择题集中训练 1.“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诗句中的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②④ C.①②④D.②③④4.“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下列诗句与题中诗句蕴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有() A.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B.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5.关于庐山瀑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对该诗句分析解读正确的一组是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紫烟”是诗人一种纯主观想象 ②“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字的使用体现出意识的能动性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人能有目的地改造规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 第1页/共19页

寓言成语小故事

寓言成语小故事 导读:(一)【买椟还珠】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二)【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六)【对牛弹琴】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七)【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

有意义成语故事

有意义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 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 同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 戏弄赵奢,拒付税款。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 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 显示他的权势。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的对他说:“您是赵 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 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 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 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 赵胜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 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公正、无私的处理 一切事务。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很多战功。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 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 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 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 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 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 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 手下的人处处谦让。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 得自已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 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臻zhen听到这个消息, 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您听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都 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

最新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摸着石头过河+看准了大胆尝试大胆闯=马哲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不否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恶辽远而辍广=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客观性。 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瑞雪兆丰年=农作物与气候环境联系密切(联系的普遍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从整体看问题 若言琴上有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整体有决定作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矛主次转化+量变质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矛盾的转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吐故纳新=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唇亡齿寒=联系的观点 对症下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因地制宜=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联系的观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客观实际变化发展+根据实物变化发展改变做事方式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重视量的积累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事物主要矛盾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福兮祸之所伏=矛盾的观点 刻舟求剑=事物运动的观点 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居安思危=矛盾同一性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矛盾特殊性 积劳成疾=量变质变 弹钢琴=两点论 眉毛胡子一把抓、单打一=一点论(错误的) 近墨者黑,近墨者黑未必黑=辩证地看问题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发展的环节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否定观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规律的观点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尊重规律是成功的关键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改造客观世界要遵循规律 各当时立法,,因事而制礼=一切从实际出发 绝知此事要躬行、事非经过不知难=强调实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质变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联系的观点

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_寓言故事的含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_寓言故事的含义 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 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篇一:一叶障目 很久以前,楚国有个书生,一天,他从书中得知,螳螂捕蝉时遮蔽自己的身体的那片叶子,有隐身的功效。书生放下书,暗暗窃喜:哈哈,如果我能找到这么一片树叶,岂不是能够拥有隐身之术?于是,书生放下手中的书,来到郊外的树林里,找啊找,找了好久,终于在一棵大树下,看见一只螳螂躲在叶子后面,正准备捕蝉。书生顾不得礼仪体统,

脱下鞋子哼哧哼哧地爬上了大树。 嗬,所有的叶子都是一个模样,书生也分不清楚,哪片才是螳螂遮蔽身体的叶子了。情急之下,书生把整个枝头的叶子都摘了下来,然后背起叶子,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一到家,书生就迫不及待地把妻子拉进房间,拿出一片叶子挡在眼前,问妻子:“夫人,你能看见我吗?”妻子不明白缘由,老实地点点头说:“能看到。”书生扔掉这片叶子,又拿出另外一片挡在眼前,问:“夫人,你能看见我吗?” 他们试了一片又一片,最后,妻子不耐烦了,把眼一斜,说了句“看不见”就离开了。书生大喜,把树叶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喃喃地说道:“太好啦,太好啦,我终于可以拥有隐身之术啦!” 书生来到集市,一个老农正在路边叫卖:“卖梨啦,又香又甜的脆梨,大家快来买啊!”书生一瞧,那梨又大又水灵,顿时馋得直咽口水。可是一摸口袋,一文钱也没带,这可如何是好呢?忽然,书生一拍脑门,说道:“哎呀,我怎

《成语故事》阅读教案

成语故事 第一课水滴石穿 一、教学目的: 1、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2、理解故事的愿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指名学生说一说。 生1:我知道这则成语故事“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的一个县令张乖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对他说的话。 生2:“水滴石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生3: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2、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⑴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⑵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⑶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知识的拓展延伸

说说学习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4、作业: 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水滴石穿”是一个成语故事,目的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近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去理解“水滴石穿”的精神,从而有所启发、感悟。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有时很肤浅,他们只从表面上了解石头是被水滴滴穿了,水滴很顽强,但在“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水滴所表现的内在精神却被抛在一边,而“水滴石穿”精神的理解则是学生这节课有感而发的基础。 第二课滥竽充数 教学目标: 1、学习,《滥竽充数》的生字词。 2、详细讲解前这则成语故事。 3、让学生认真领悟这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1、理顺故事发展的思路,把握重点字词句。 2、让学生体会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不少成语了,谁来说几个给大家听听? 生回答 师:同学们积累得还真不少,那有同学知道成语的来源吗? 生思索回答 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民间口语,一是书本记载,本记载包括故事,典故,寓言。 师: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成语故事》。带领学生读课题。 二、引读导悟《滥竽充数》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故事。板书课题(滥竽充数)让学生齐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思考一下你们在读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 生:画出本课生字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