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2)基本理论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2)

——基本理论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范例16】有W n+、X m+、Y m-、Z n-四种离子(m>n),且W、X、Y、Z四种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均为奇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 n+、X m+、Y m-、Z n-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Y、Z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H m>H n Z

C.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D.W、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

【错误分析】错解1:因由题意易知四种原子位于同一周期,Y、Z为非金属,离子所带负电荷越多,非金属性越强,故B正确。错解2: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可知四种原子应为IA 、IIA 、IIIA 、VA 、VIIA族元素,所以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故C 正确。

【形成错因】一是贪图思维捷径,不能从元素周期表认真推导,二对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元素金属性强弱规律没有熟记。

【解题指导】 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均为奇数有的原子:Na 、Al、 P、 Cl,对应离子为Na+、Al3+、 P3-、 Cl-,又m>n,W为Na+ X为 Al3+ Y 为P3- Z为 Cl-故

答案:D。

【范例17】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②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 的浓度:(NH4)2SO4>(NH4)2CO3>NH4Cl

③微粒半径:K+>S2->F

④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

⑤氢化物的沸点:H2Se>H2S>H2O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⑤

【错误分析】错解A或D,③中K在第四周期,而S在第三周期,故③正确,⑤中原子量Se >S>O,形成结构相似的物质,其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故⑤正确

【形成错因】一忽略了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中有一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二是忽略了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其沸点反常。

【解题指导】①中碳酸氢纳加热易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而碳酸钠性质稳定故正确;②碳酸铵在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会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故正确;③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微粒半径:K+

H2O >H2Se>H2S。

答案:C。

【变式训练16】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元素⑦位于第二周期Ⅴ族

C.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 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

【变式训练17】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原子结构,化学键】

【范例1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

B.四氧化三铁与B的反应是工业上大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

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D.B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氨水

【错误分析】错选A或D,依据题中信息,A,C原子原子序数相差8,可知道A,C同主族,且原子半径:C>A,又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也是C原子半径一半,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A,所以B

【形成错因】出现错选A或D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如何利用题目所给信息推导A,B,C,D 为何物质,二是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不熟悉,元素周期律很生疏。

【解题指导】由题意可知A,C同主族,设A,C最外层电子数为x, B最外层电子数为y,可得方程式 2x+y=15 x=6

解可得结合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

x=2y y=3

因此可知A:O B :Al C :S D :Cl,依据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①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知:B>C>D,

②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知:C>A

综上A错;B中工业上大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B错;C中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高氯酸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的水化物硫酸;D中B是Al2O3,为两性氧化物,故D错。

答案:C

【范例19】.某物质有以下性质:①是电解质②溶解时有化学键的破坏③熔化时没有化学键的破

坏,则该物质固态时属于()

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

【错误分析】错选B,一看要求1为电解质排除C,D,再看要求2排除A。

【形成错因】电解质的判断依据不明确,并不是分子晶体都是非电解质,如冰醋酸。

【解题指导】首先排除D项,离子晶体溶解和融化时都有化学键破坏,原子晶体融化时有化学键破坏。

答案:选C。

【变式训练18】(08广东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202

78

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2

78Pt和198

78

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202

78Pt和198

78

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202

78Pt和198

78

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202

78Pt和198

78

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变式训练19】(08全国Ⅰ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范例20】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 +、CH 3COO -、H +、OH -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由pH =3的CH 3COOH 与pH =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 .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混合而成

C .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 3COO -)>c(Na +)>c(OH -)>c(H +)

D .加入适量氨水,c(CH 3COO -)一定大于c(Na +)、c(NH 4+)之和

【错误分析】错选B 或C 或D ,原因一等体积的NaOH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恰好含有Na +、CH 3COO -、H +、OH -故选B ,原因二,溶液中由电荷守衡知:c(CH 3COO -)+ c(OH -) =c(Na +)+c(H +) ,

加入适量的NaOH ,可使溶液显碱性所以B 正确;原因三加入适量的氨水溶液中有c(CH 3COO -)

+c(OH -)=c(Na +)+c(NH 4+)+c(H +), 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 -)<c(H +),则c(CH 3COO -)>c(NH 4+)+c(Na +)所以D 正确。

【形成错因】审题不清,此题的关键应注意题中的“酸性”两个字,选B 就因为忽略了“酸性”两个字,分析不透,只注意c(OH -)>c(H +)而忽略了c(CH 3COO -)>c(Na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错误的。

【解题指导】

选项B 溶液NaOH 与CH 3COOH 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选项C 中当加入NaOH 后溶

液仍然呈酸性,则c(H +)>c(OH -),不成立,当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c(Na +)>C(CH 3COO -),当碱过量时,必定c(Na +)>C(CH 3COO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溶液的离子关系都不能成立;

选项D 中加入氨水,由电荷守恒得:c(CH 3COO -)+c(OH -)=c(Na +)+c(NH 4+)+c(H +),当溶液

仍呈酸性即c(OH -)<c(H +),则c(CH 3COO -)>c(NH 4+)+c(Na +);当溶液呈中性时,c(H +)=c(OH -),则c(CH 3COO -)=c(NH 4+)+c(Na +);当溶液呈碱性时,c(H +)<c(OH -),则c(CH 3COO -)<c(NH 4+

)+c(Na +),所以c(CH 3COO -)不一定大于c(Na +)、c(NH 4+)之和。 答案:A

【范例2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

)

B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 ·L -1的NaHA 溶液,其pH=4:c (HA -)>c (H +)>c (H 2A)>c (A 2-

)

【错误分析】漏选C ;错选D

【形成错因】不能熟练应用物料守衡,电荷守衡推导和变换,错选D 是忽视了pH=4的条件,pH=4说明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所以对c (H 2A)和c (A 2-)大小判断不准.

【解题指导】

选项A中根据电荷守恒,此关系式正确;选项B中pH相等,溶液中的c(OH-)相等,根据酸性越弱,水解越强,所以溶液中c(Na2CO3)<c(CH3COONa);选项C中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CH3COO-)……①,由于c(CH3COOH)=c(CH3COONa),且它们等体积混合,由原子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H)……②,将①×2-②得: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选项D中NaHA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即c(H+)>c(OH-),同时也可以判断HA-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HA-)>c(A2-)>c(H+)>c(H2A)。答案:A、C。

【变式训练20】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1.0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

B 1.0mol/LNH4Cl溶液:c(NH4+)=c(Cl-)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变式训练21】今有两种正盐的稀溶液,分别是a mol/LNaX溶液和b mol/LNaY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b,pH(NaX) >pH(NaY),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B.若a=b,并测得c(X-)=c(Y-)+c(HY),则HX是强酸,HY是弱酸

C.若a>b,测得c(X-)=c(Y-),则可推出溶液中c(HX)>c(HY),且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c(X-)+c(Y-)+c(HX)+c(HY)=0.1mol/L,则可推出a=b =0.1 mol/L

【范例22】在25mL0.1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CH3COOH溶液,曲线如右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H+)=c(CH3COO-)+(OH-)

B.在B点,a>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H+)>c(O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错误分析】错选B或D,选B因为NaOH溶液中加入CH3COOH溶液当物质量相当时恰好生成CH3COO Na,但此时溶液为中性,故只有醋酸过量即a>25,由于电荷守衡c(Na+) +c(H+)=c(CH3COO

-);选D因为把D点看-)+c(OH-),又此时溶液为中性,因此c(OH-)=c(H+),c(Na+)=c(CH

3COO

作为溶液总体积为50ml,钠离子的量就等于溶液中醋酸存在的所有形式。

【形成错因】错选B没有理解中性溶液中c(OH-)=c(H+)=10-7mol/L远小于c Na+,错选D对图的横坐标没有理解。本质原因是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实质不能很好掌握。

【解题指导】A项中依据电荷守衡此关系式正确;B项中NaOH溶液中加入CH3COOH溶液当物质

pH

pC 量相当时恰好生成CH 3COONa ,但此时溶液为中性,故只有醋酸过量即a >25,由于电荷守衡c(Na +) +c(H +)=c(CH 3COO -)+c(OH -),又此时溶液为中性,因此c(OH -)=c(H +),c(Na +)=c(CH 3COO -) 又中性溶液中c(OH -)=c(H +)=10-7 mol/L 远小于c Na +故B 项错误。C 中在C 点溶液为醋酸

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易直

C 正确;

D 中应为c(CH 3COO -)+c(CH 3COOH)=2c(Na +)

答案:AC

【变式训练2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0.1 mol ·L 1-NaHA 溶液的pH=9:c (Na +)>c (HA -)>c (OH -)>c (H 2A )>c (A 2-)

B .在NH 4HCO 3溶液中:c (H 3O +)+c (H 2CO 3)=c (OH -)+c (CO 23-)

C .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氨水至pH>7:c (NH 4+)>c (Cl -)>c (OH -)>c (H +)

D.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和NH 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设溶液中无氨分子存在):

2c (H +)+c (NH 4+)=c (NH 3·H 2O )+2c (OH -)

【变式训练23】pC 类似pH ,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

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 ,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已知H 2CO 3溶液中存在

的化学平衡为:CO 2+H 2O H 2CO 3 H + +HCO 3

— —。 下图为H 2CO 3溶液的pC-pH 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pH=0~2CO 3 (2)pH<5

(3的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 变化不大,其原因是

【范例23】已知Ag 2SO 4的K W 为2.0×10-3,将适量Ag 2SO 4固体溶于100 mL 水中至刚好饱和,

该过程中Ag +和SO 23-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饱和Ag 2SO 4溶液中c (Ag +

)=0.034

mol ·L -1)。若t 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 ·L -1 Na 2SO 4 溶液,下列示

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 1时刻后Ag +和SO 23-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错误分析】多数同学对溶解平衡计算较为生疏,没有解题思路,乱选。

【形成错因】离子的溶度积与Ksp 间的关系不明确。

【解题指导】Ag 2SO 4刚好为100ml 的饱和溶液,因为c(Ag +)=0.034mol/L ,所以c (SO42-)=0.017mol/L ;当加入100ml 0.020mol/LNa 2SO 4溶液后,c (SO 42-)=0.0185mol/L ,c (Ag +)=0.017mol/L (此时Q

答案:B

【变式训练24】已知:sp K (BaCO 3)=2.8×109-,sp K (BaSO 4)=1.07×1010-。现欲用沉淀转化法将0.39 mol BaSO 4全部转化为BaCO 3,如每次用1.00 L 2.0 mol ·L

1-Na 2CO 3溶液

处理,至少需要处理 次才能达到目的。

【电化学】

【范例24】取一张用饱和的NaCl 溶液浸湿的pH 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 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电极是阴极

B .a 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 .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 .b 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变小

【错误分析】错选A 或B ,依据图示,b 处出现圆圈,说明b 极产生氯气,所以b 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a 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形成错因】没有审清题意,题干中说的是a 极产生双色同心圆,而非图中所画的b 极。

【解题指导】a 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说明a 极负极产生了Cl 2,所以a 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即a 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

===Cl 2↑,b 为阴极,2H 2O -4e - ===H 2↑+2OH -,所以b 极附近的pH 增大。

答案:D 【范例25】右图所示装置I 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II 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 +通过,充 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S 2+NaBr 3 Na 2S 4+3NaBr 。闭合开关K 时,b 极附近先

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负极反应为4Na -4e -=4Na +

B .当有0.01 mol Na +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 电极上析

出标准状况

下的气体112 mL

C .闭合K 后,b 电极附近的pH 变小

D .闭合K 后,a 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错误分析】错选C 或D ,错选C 认为b 极发生了2Cl --2e - ===Cl 2↑,Cl 2+ H 2O=HCl+HClO,错选D 是认为a 极发生了2H 2O -2e - ===H 2↑+2OH -。

【形成错因】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不清析,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 ===Cl 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O -4e - ===H 2↑+2OH -,活波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首先失去电子。

【解题指导】本题信息新颖,多数同学被所给的电池反应很不熟悉,习惯写出电极式的同学会因为写不出电极反应式而做不出来。电源的正极:Br 3-+2 e -=3Br - 电源的负极2 S 22--2 e -= S 42-,内电路为Na +移动导电。由题意可知b 极(阴极):2H 2O -2e - ===H 2↑+2OH -,a 极(阳极):Cu-2 e -= Cu 2+

,所以C ,D 均错误。对于B 项当有0.01 mol Na +通过离子交换膜时,说明有内电路通过了0.01 mol 的电荷,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也就为0.01 mol 。结合b 极反应,产生的气体就为0.005 mol ,体积为112 mL 。只有B 正确。

答案:B

【变式训练25】: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 。a 点是负极,b 点是正极

【变式训练26】:用NaOH 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

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阳极区酸性减弱

B .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

C .该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为H 2SO 4

D .diluent 和concentrated 的中文含义为浓缩的、稀释的

【化学反应速率】

【范例26】一定温度下,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x C(g) △H <0,B 、C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 1、t 2、t 3、t 4时都只改变

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 =2,反应开始2 min 内,v (B)=0.1 mol/(L ·min)

B .t 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 .t 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

c

(C),平衡时B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D .t 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 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 (B)不变

【错误分析】错选A 或C ,错选A ,当 x =2时,v (B)=(0.3-0.1)/2=0.1 mol/(L ·min);错选C ,若增大c (C)

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B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形成错因】选A 是没有看清楚图,纵轴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而反应速率的公式中分子是浓度的变化;错选C 是模糊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增加并不意味着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涉及化学平衡图象的识别和判断,图1是浓度-时间图,图2为速率-时间图,A 中,当 x =2时,v (B)=(0.3-0.1)/2/2=0.05 mol/(L ·min),B 中此反应△H <0,降温平衡正向移动。C 中结合图2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B 的物质量增大,但是总的物质的量也在增大,所以无法确定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一定增大。D 项中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平衡亦不移动。

答案:D 。 【范例27】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 H <0。现将1 mol A 和2 mol B 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 和2 mol D 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 ,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 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 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速率12

图1 图2 图3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 和2 mol B ,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

C 的浓度是乙中C 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 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 ,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 的体积分

数是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

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错误分析】错选A 或C ,错选A 因为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 和2 mol B 与开始加入的和在一起与乙中物质的量相当,但体积只有乙的一半,所以认为A 正确;错选C 因为甲的量相当于乙中量的一半,当体积相等时就有B 正确。

【形成错因】错选A ,B 都是因为忽略在改变条件时,该平衡发生了移动,因此必须在新的条件下考虑各组分量的关系。

【解题指导】做好此题关键是分析清楚,条件改变,平衡如何移动。A 中可以建立假设的思维模型,设甲的体积与乙的相等,按两次投料后建立平衡,此时与乙等效,再将甲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平衡会向逆向移动,C 的量就会小于乙中C 的浓度的2倍,B 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 的体积增加,而气体总体积却减少,甲、乙中B 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 中相当于压缩乙,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向移动,乙中C 的体积分数小于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D 中由于K 不动,增加氦气不影响平衡移动,而乙由于增加了气体的量,活塞右移,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所以平衡发生向正向移动。故D 正确。

答案:BD 。

【范例28】 (8分)“碘钟”实验中,3I -+-282O S =I 3- +2SO 42 -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 3- 与加入的

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 来度量,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 1=______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 2的范围为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 s ~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分析】错误示例;(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形成错因】这题明显反映学生在用语言表述时不严谨,典型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解题指导】考查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如浓度、温度)及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答案 (1)研究反应物I -

与 282O S 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 s 。 (3)A 。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范例29】.将一定量的SO 2和含0.7mol 氧气的空气(忽略CO 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 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 ;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 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 (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 .SO 2和SO 3浓度相等

b .SO 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 .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2的消耗速率相等

e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 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 .向装置中再充入N 2

b .向装置中再充入O 2

c .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 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

【错误分析】(1).错选d,e, 认为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2的消耗速率分别代表正逆两个方向

(2).错选c ,认为催化剂可以提高转化率

(3).计算时错将氧气量全部带入计算

(4).混合气体中只有SO 3可以使BaCl 2产生沉淀,多数同学错将SO 2和SO 3的物质

的量都带入计算。

【形成错因】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理解不透,特别是平衡的判定,影响平衡移动

因素的实质,对于平衡的计算也不是很牢固,如转化率,各组分的含量等。

【解题指导】(1)bc (2)b

(3)消耗的O 2物质的量:mol mol

L L mol 45.0/4.226.57.0=-

生成的SO 3物质的量:mol mol 9.0245.0=?

S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和:mol mol

L L 95.0/4.2228.21= 反应前的SO 2物质的量:mol mol

L L 95.0/4.2228.21= SO 2的转化率:%7.94%10095.09.0=?mol mol (4)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 3不会沉淀。因此BaSO 4的质量

g mol g mol 5.10/23305.09.0≈??

【变式训练27】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

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8min 前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 ·L -1·min -1

B .20min ~40min 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5

C .30min 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40min 时改变的

条件是升高温度

D .反应方程式中的x =1,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变式训练28】

在2 L 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 2NO(g)+O 2(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

实验Ⅲ在850℃,NO 、O 2的起始浓度都为0,NO 2的浓

度(mol ·L ―1

)随时间(min )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

生成N 2O 4)。试填空。

① 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对比实验Ⅰ和Ⅲ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实验Ⅱ和实验I 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反应容器的体积缩小了

C.实验Ⅱ和实验I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D.实验I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实验Ⅲ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②若实验Ⅰ中达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由物质的量之比为1︰1组成的NO2

与NO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将移动,新条件平衡

状态时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范例30】下列关于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CO(g)+H2O(g)=CO2(g)+H2(g)的△H大于0

B.图②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气体体积之比为2:1

C.图③表示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结晶方法从a、b混合物中提纯a

D.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错误分析】错选B或D,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由方程式可知道氢氧体积比就为2:1所以选B;错选D,依据“先拐先平”的原理,乙的压强大比甲的大

【形成错因】错选B忽略了正负极的问题,在正极放电是氧气,在负极放电是氢气,正、负极通入气体体积之比为1:2;错选D忽略了物质的状态,反应前后压强并不相等。

【解题指导】A中表示为放热反应,△H小于0,B中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由方程式可知道氢氧体积比就为2:1,C中b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而a溶解度变化很大,所以可以用结晶方法从a、b混合物中提纯a;D中不能表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因为压强不同,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也不同,而图示为压强不同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答案:C。

【变式训练29】控制、治理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方面。

(1)光化学烟雾白天生成,傍晚消失,其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某地早上至中午这些物质的相对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叙述合理的是。(填字母)

a.早上8时交通繁忙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为RH 、NO

b .14时,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为O 3、PAN

c .PAN 、O 3由RH 和NO 直接反应生成

d .PAN 直接由O 3转化生成

(2)火力发电厂的燃煤排烟中含大麓的氮氧化物(NO x ),可利用甲烷和NO x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其污染,则CH 4与N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 2NO+O 2,反应过

程中NO 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右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 依曲线A ,反应在前 3 min 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 。

② 若曲线A 、B 分别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情况,则此条件是

(填“浓度”、“压强”、“温度”或“催化剂”)。

③ 曲线A 、B 分剐对应的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A K B K 。(填“>”、“<”或“=”)

(4)一定温度下,在匦容密闭容器中N 2O 5可发生下列反应:

2N 2O 5(g ) 4NO 2(g )+O 2(g )

I 2NO 2(g ) 2NO (g )+O 2(g ) II

则反应I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达平衡时,c (NO 2)=0.4 mol ·L

1-,c (O 2)=1.3 mol ·L 1-,则反应II 中NO 2的转化率为 ,N 2O 5(g )的起始浓

度应不低于 mo1·L 1-。

【变式训练30】(10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 2和Fe 3O 4。

(1)将0.050 mol SO 2(g)和0.030 mol O 2(g)放入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g)+O 2(g)2SO 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 (SO 3)=0.040 mol/L 。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和SO 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 2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氧气

(3)SO 2尾气用饱和Na 2SO 3溶液吸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 3O 4溶于H 2SO 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 4。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足够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参考答案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6.(1)(4分)H +、HCO 3—

CO 32—、HCO 3—

(2)(2分)CO 2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小(1分),加之酸性增强(或H +

浓度增大),上述电离

平衡向左移动放出CO 2(1分)

(3)(4分)在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H +与CO 32—结合生成HCO 3—(或使平衡:

HCO 3—

3

2—向左移动,(1分),结果溶液中H +浓度增加得很少(1分);若在溶液中

加入少量的碱,OH —与HCO 3—结合生成CO 32—(或使平衡HCO 3— H ++CO 32—(1分),

结果溶液中的OH —浓度也增加不大(1分)。 27:设每次能处理BaSO 的物质的量为x

BaSO 4+CO 23-==== BaCO 3+SO 24-

(2.0)x - x

2109423() 1.0710/2.58100.041()(2.0)

c SO x K c SO x ----===??=- 0.079x -

处理次数0.39mol 4.90.079mol

==;则至少处理5次 28.参考答案:① A C (2分,对1分给1分,选错不给分) ② 不,(1分) 0.75(2分)

29.解析:(1)ab (2分)

(2)CH 4+2NO 2=N 2+CO 2+2H 2O (2分)

(3)① 0.01 17 mol /(L ·min )(1分) ② 温度(1分) ③ <(1分)

(4)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略(1分) 80%(1分) 1(1分)

30.

(1)解: 2SO 2(g) + O 2(g) 2SO 3(g)

起始浓度/ mol ·L -1 0.050 0.030 0

平衡浓度/ mol ·L -1 (0.050-0.040) (0.030-0.040/2) 0.040

= 0.010 = 0.010

所以,K =)(O )}(SO {)}SO ({2222

3c c c ?= 12121L mol 0.010 )L mol (0.010)L mol 040.0(---????= 1.6×103 mol ·L -1。(不带单位计算也得分)

(SO 2) =11

L mol 050.0L mol )010.0050.0(--??-×100% = 80% 。

(2)B 、C 。 (3)SO 2+H 2O +Na 2SO 3=2NaHSO 3。

(4)抑制Fe 2+、Fe 3+的水解,防止Fe 2+被氧化成Fe 3+。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1、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那么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为: A、(b-a)/20 B、(b-a)/40 C、(b-a)/80 D、(a-b)/20 2、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那么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 6% B、42.1% C、14.8mol/L D、6.22mol/L 3、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4、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5、将质量分数分不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6、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那么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7、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赶忙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A、2.8g B、3.0g C、7.2g D、无法确定

高考化学复习 易错点3:阿伏伽德罗常数NA

高考化学复习易错点三NA 瞄准高考 1.(2017课标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N 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答案】D 2.(2017课标Ⅲ)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中,含有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 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答案选A。3.(2016课标Ⅰ)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答案】A

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备战高考】2020年最新高考化学易错点3:NA

易错点三 NA 瞄准高考 1.(课标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N 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答案】D 2.(课标Ⅲ)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中,含有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 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答案选A。 3.(课标Ⅰ)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答案】A 锁定考点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 (2)写出A的电子式___;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 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 (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 (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2.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 HCO3 NH3 BaCO3 CO2++Ba2 + +2OH-NH3 ↑+BaCO3 ↓+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 【解析】 【分析】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 在历年高三高考备考的实践基础上,参考高三阶段的实际复习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或试题,整理出了关键知识点,以供学生自查、整理、纠错。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 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 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 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3 3 2 3 3 3 15.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16. 用 1molAl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共有 3mol 电子发生转移 17.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18.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 Fe 3+的溶液中,SCN -、I -、AlO -、S 2-、CO 2-、HC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19.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20.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21. 在 FeBr 2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Cl 2 可得 FeBr 3、FeCl 2、Br 2 22. 由于 Fe 3+和 S 2- 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 Fe S 不存在 23.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24. 有 5.6g 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2N A 25.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26.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27. CuCO 可由 Cu 2+溶液中加入 CO 2- 制得 28. 单质X 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 ,则单质X 与 Y 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29. H 2S 、HI 、FeCl 2、浓H 2SO 4、Na 2SO 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30.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 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化学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3.将40g铜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的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绝对OK)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柯桥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林春辉2012.5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记忆】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 按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 2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

高三化学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9肇庆一模6)用铝热剂法还原下列氧化物制得金属1mol ,耗铝最少的是 A .MnO 2 B .WO 3 C .Co 3O 4 D .Cr 2O 3 2.(09肇庆一模7)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A .NaOH 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 .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 .一学生用pH 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 为2 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3.(09汕头一模6)下列各组离子:(1) I -、ClO -、NO 3-、Cl -; (2) K +、H +、NO 3-、Cl -; (3)SO 32-、S 2-、Cl -、OH -; (4)Mg 2+、Cu 2+、SO 42-、Cl -; (5)Fe 3+、SCN -、K +、SO 42-; (6)K +、HPO 42-、PO 43-、HSO 3-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组别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不少于4组 4.(09汕头一模9)恒温25℃时,将两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析出了a mol 气体,同时有ωg Na 2SO 4·10H 2O 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αωω18+×100% B .α ωω36+×100% C .%)18(1617100αωω+ D . %)36(1617100αωω+ 5.(09清远一调6)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作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 3溶液中混有的Fe 3+,说明含有Fe 3+的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C .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D .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6.(09清远一调8)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 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 2比NaCl 易溶于水 C .在整个过程中NaCl 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D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 的溶解平衡 7.1966年,范克等人提出用H 2O 、SO 2和I 2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 2H 2O(l)+SO 2(g)+I 2(s) H 2SO 4(aq)+2HI(g); H 2SO 4(aq)H 2O(l)+ SO 2(g)+O 2(g); 2HI(g) H 2(g)+I 2(g)。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a mol 原料水能制得氢气 A. a mol B.0.5a mol C. 0.25a mol D. 2a mol 8.(09韶关一调6)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见下表)中和后再排放,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相同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完整版)2019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1)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烯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并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却能使其褪色。因为烃链越长越难溶于溴水中与溴接触。 7、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误认为块状碳化钙与水反应可制乙炔,不需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产生的糊状物还可能堵塞球形漏斗与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0、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 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11、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3、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 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 14、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15、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16、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 苯酚是酚类。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按要求填空,已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1)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质量为____;有__个氯原子。 (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 (5)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___;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6)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R元素名称是___。 (7)将10mL 1.00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_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8)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 (9)已知CO、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___;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10)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___。 【答案】7.1g 0.2N A或1.204×1023 0.6mol 3:5 SO2 4.48L 6.72 14 氮 1mol/L 0.02mol b a N A或6.02×1023 b a 2.8g 4.48L 3:13 【解析】 【分析】 (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 (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4)由n=m M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 (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 (6)由R2O5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 (7)将10mL 1.00 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 (8)先计算a个X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的摩尔质量; (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29、已知2CO(g) CO2(g) + C(s),T=980K时,△H-T△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K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分享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分享 高三的日子是苦的,有刚入高三时的迷茫和压抑,有成绩失意时的沉默不语,有晚上奋战到一两点的精神双重压力,也有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上学的艰苦经历。在奋笔疾书中得到知识的快高三化学知识点1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 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高三化学知识点2 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高三化学知识点3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题1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阳离子间的通过相互吸引而形成离子键 B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都不是极性分子 C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原子间 D .原子晶体中一种或几种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NH 4HSO 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 2++2OH — +2H ++SO 42— =BaSO 4↓+2H 2O B .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3H +=Fe 3++3H 2O C .足量的CO 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 2+2Na ++CO 32—+H 2O=2NaHCO 3↓ D .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Ag + +2NH 3·H 2O=[Ag(NH 3)2]+ +2H 2O 3.某含有Na + 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 4+ 、Fe 2+ 、I - 、Br - 、CO 32- 、SO 32- 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A .一定存在Fe 2+ 、Br - 、CO 32 - B .一定呈碱性 C .一定不存在I - 、SO 32- D .可能存在NH 4+ 4.青霉素是医学上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分子中的-SH 与—OH 具有类似性质)。下列关于青霉氨基酸的推断合理的是 A .青霉氨基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 B .青霉氨基酸具有两性并能发生酯化反应 C .青霉氨基酸分子间能形成多肽 D .1mol 青霉氨基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 H 2 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通O 2的电极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 2+4e - =4O 2- B .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C .若H 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 2+2OH - -4e - =2H + +H 2O D .若C 2H 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 2H 4+6O 2- -12e - =2CO 2+2H 2O 6.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10mL 0.5mol/L CH 3COONa 溶液与6mL 1mol/L 盐酸混合:c (Cl - )>c (Na + )>c (H + )>c (OH - ) B .0.1mol/L pH 为4的NaHB 溶液中:c (HB - )>c (H 2B)>c (B 2-) 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 )+c (H + )=c (HA - )+c (OH - )+c (A 2-) D .c (NH 4+ )相等的(NH 4)2SO 4溶液、(NH 4)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 c [(NH 4)2SO 4]<c [(NH 4)2CO 3]<c (NH 4Cl) 2青霉氨基酸

高考化学40个易错点精析

高考化学40个易错点精析 易错点1 忽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分析:在复习原子结构的有关概念时,一定要区别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等概念,如易忽视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的质量数计算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不同,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质量数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还有要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在讨论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时,要分清对象是原子、还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避免因不看对象而出现错误。 易错点2 忽视概念形成过程导致理解概念错误 易错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易混淆胶体与胶粒概念,误认为所有的胶体都能吸附离子,形成带电荷的胶粒。实际上,蛋白质、淀粉等有机大分子溶于水后形成的胶体不能形成带电荷的微粒,也不能发生电泳现象,原因是溶液中没有阳离子或阴离子(除水电离的微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再者蛋白质胶体在重金属盐溶液中发生变性,在一些金属盐溶液中由于其溶解度的降低发生盐析。 易错点3 忽视物质成分与概念的关系 易错分析:如纯净物的原始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发展概念是“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中学常见的“水”有重水、盐水、卤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为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和氯水等。

易错点4 混合物质组成的几种表达方法 易错分析:复习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如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一要采用比较法找差异,如有机物结构式与无机物结构式差异,如无机物氮分子的结构式不是结构简式。二要掌握一些特殊例子,如书写次氯酸的结构式或电子式时氧原子应该在中间,而不是氯原子在中间。 易错点5 热化学基本概念与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融合 易错分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看是否为表示“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限制可燃物为1 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也就是燃烧热对产物状态的限制。(2)化学计量数与燃烧热成正比例关系。(3)一般省略化学反应条件。(4)化学计量数特指“物质的量”,可以时分数。 易错点6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易错分析: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 :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易错点7 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易错分析: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