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练习题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练习题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练习题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练习题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练习题(1)

1

试确定Arrhenius 参数A 和E a ,并求活化焓和活化熵(用平均温度500K )

2 基元反应,2A(g)+B(g)==E(g),将2mol 的A 与1mol 的B 放入1升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多少?:

3 反应aA==D ,A 反应掉15/16所需时间恰是反应掉3/4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几级。

4 双分子反应2A(g)?→?

k

B(g) + D(g),在623K 、初始浓度为0.400mol dm -3

时,半衰期为

105s,请求出

(1) 反应速率常数k

(2) A(g)反应掉90%所需时间为多少?

(3) 若反应的活化能为140 kJ mol -1, 573K 时的最大反应速率为多少?

5 500K 时气相基元反应A + B = C , 当A 和B 的初始浓度皆为0.20 mol dm -3时,初始速

率为5.0×10-2 mol dm -3 s -1 (1) 求反应的速率系数k ;

(2) 当反应物A 、B 的初始分压均为50 kPa (开始无C ),体系总压为75 kPa 时所需时间为多少?

6 已知在540―727K 之间和定容条件下,双分子反应CO (g )+ NO 2(g )→CO 2(g )+NO (g )的速率系数k 表示为 k / (mol -1 dm 3 s -1) = 1.2×1010exp[E a /(RT )],E a = -132 kJ mol -1。若在600K 时,CO 和NO 2的初始压力分别为667和933Pa ,试计算:

(1) 该反应在600K 时的k 值; (2) 反应进行10 h 以后,NO 的分压为若干。

7 N 2O (g )的热分解反应为,(g)O )g (N 2O(g)N 22222

+?→?

k 从实验测出不同温度时各个起始压力与半衰期值如下:

(1) 求反应级数和两种温度下的速率系数k p 和k c 。 (2)求活化能E a 。

(3)若1030K 时N 2O(g) 的初始压力为54.00 kPa ,求压力达到64.00kPa 时所需时间。 8 某天然矿含放射性元素铀,其蜕变反应为

Pb Ra U ?→??→??→??→?

R a U k

k 设已达稳态放射蜕变平衡,测得镭与铀的浓度比保持为[Ra]/[U]=3.47×10-7 ,产物铅与

铀的浓度比为[Pb]/[U]=0.1792 ,已知镭的半衰期为1580年,

(1)求铀的半衰期

(2)估计此矿的地质年龄(计算时可作适当近似)。.

9 硝基异丙烷在水溶液中与碱的中和反应是二级反应,其速率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89

.113163

)1m in 3dm 1-m ol lg(+-=-T k

(1)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2)在283K 时,若硝基异丙烷与碱的浓度均为8.0 ×10-3mol.dm -3 ,求反应的半衰期。

10 某溶液含有NaOH 和CH 3COOC 2H 5 ,浓度均为1.00×10-2mol.dm -3 , 298 K 时反应经过

10min 有39%的CH 3COOC 2H 5分解,而在308 K 时,10分钟有55%分解,计算: (1)该反应的活化能。

(2)288K 时,10分钟能分解多少?

(3)293K 时,若有50%的CH 3COOC 2H 5分解需时多少?

11 两个二级反应1和2具有完全相同的频率因子,反应1的活化能比反应2的活化能高出

10.46kJmol -1;在 373K 时,若反应1的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1moldm -

3,经过60min 后反应1已

完成了30%,试问在同样温度下反应2的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05moldm -

3时, 要使反应2完成70%需要多长时间(单位min)?

12 氧化乙烯的热分解是单分子反应,在651K 时,分解50%所需时间为363min,活化能

E a =217.6 kJmol -

1试问如要在120min 内分解75%,温度应控制在多少K?

13 请计算在298K 恒容下,温度每增加10K E a = kJmol -

1

(1) 碰撞频率增加的百分数;

(2) 有效碰撞分数增加的百分数,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E a =56.0 kJmol -

1)

14 800K 时单分子反应的速率系数的高压极值为5×10-4s -1 ,在相同温度下一级速率系数在4Pa 压力下降为此值的一半,计算分子活化步骤的速率系数(以浓度单位表示)

15 实验测得丁二烯气相二聚反应的速率系数为 k = 9.2×10

9

exp(-T

12058)dm 3mol -1.s -1

(1)已知此反应O

m r S ≠

?(O

p )= -60.79J.K -1mol -1 ,试用过渡态理论求算此反应在600K 时

的指前因子A ,并与实验值比较。(2)已知丁二烯的碰撞直径d = 0.5nm ,试用碰撞理

论求算此反应在600K 时的A 值。解释二者计算的结果。

简要答案:

1 解:由log k 对1/T 作图,直线的斜率为 –8.69×103 K, 截距为14.28 .求出 A =1.9×1014s -1 , E a =166 kJ.mol -1 ,m r H ≠

?= E a -RT =162 kJ.mol -1 , m r S ≠

?=R ln{A/ (e kT/h )}= 15.8J.K -1.mol -1 2 解:[A]:[B]= 2:1 , 反应物消耗一半时 [A]=0.5[A]0 ,[B]= 0.5[B]0 , r = k [A]2 [B] r : r 0= 1 : 8

3 解:r = k[A]n , n=1时t = ln ([A]0/[A])/k , t(15/16) : t(3/4) = ln16/ ln

4 = 2

4 解:(1) r = k[A]2 , t0.5= 1/(2 k[A]0) , k = 0.012dm3mol-1s-1

(2) 1/[A]– 1/[A]0 =2 k t, t = 945 s

(3) ln(k/k’)=(E a/R)(1/T ’-1/T) , 573K时k = 0.00223dm3mol-1s-1,

最大反应速率r max = k[A]02=3.6×10-4 moldm-3s-1.

5 解:(1) r0 = k[A]0 [B]0 , k =1.25 dm3 mol-1 s-1

(2) p0(A) = p0(B) , r = k p p (A) 2 , p =2 p0(A) - p (A) , p (A)= p0(A)/ 2 ,k p = k/(RT) ,

t1/2 =1/[ k p p0(A)] = 66 s

6 解:(1) T =600K时的k=0.0386 dm3mol-1s-1值

(2) k p = k/(RT) =7.75×10-9 Pa s-1 , NO的分压为p ;

ln{[ p0,B (p0,A- p)]/[ p0,A (p0,B- p)]}/( p0,A- p0,B)= kt ; p=142Pa

7 解:(1)通过比较起始压力和半衰期的关系可得,此反应为二级反应。

r = k p p2 , t1/2 =1/( k p p0) , k p = k c / (RT);

967K时; k p =1.68×10-5kPa-1s-1 , k c=0.135dm3mol-1s-1

1030K时; k p = 9.83×10-5 kPa-1s-1, k c=0.84 dm3mol-1s-1

(2)活化能E a=243.6kJmol-1

(3) p0=,54.00 kPa1/p - 1/p0 = k p t ; t =128s

8 解:(1)稳态d[Ra]/d t= k U[U]-k Ra[Ra]=0, k U/ k Ra=[Ra]/[U]=3.47×10-7 , 镭的半衰期t0.5=ln2/ k Ra 铀的半衰期t0.5=ln2/ k U=4.55×109年(2) [U]0-[U] =[Pb],ln{[U]/ [U]0}=- k U t , t=1.08 ×109年

9 解:(1)E a/(2.303R)=3163K, E a=60.56 kJ.mol-1 ,

*(2)k=5.17 mol-1.dm3 min-1 , t0.5=1/( kc0)= 24 min

10 解:(1)1/[A]-1/[A]0= k t , k(298 K)= 6.39 mol-1.dm3 min-1 ,k(308 K)=12.22 mol-1.dm3 min-1

E a=R ln(k1/k2)(1/T2-1/T1)= 49.4kJ.mol-1(2)288K时,k=3.2 mol-1.dm3 min-1, t =10 min

{[A]0-[A]}/ [A]0=24.2% (3)293K时, k=4.55 mol-1.dm3 min-1, t0.5=1/( k[A]0)= 22min

11 解: 1/[A]-1/[A]0= k t , 反应1: k1= 7.14×10-2 mol-1.dm3 min-1 ,ln(k1/k2) = -10.46×103/ (RT) ,k2=2.08 mol-1.dm3 min-1 .反应2: t=22.4min

12 解:651K时: k1=ln2/ t0.5=0.00191min-1 . 温度T: t0.5= 60min , k2=0.01155 min-1, T=682K

13 解:(1) Z2/Z1=(T2/T1)0.5=1.017 , 增加的百分数1. 7%

(2) q2/q1=exp[-E a(1/T2-1/T1)/R] =2.08 , 增加的百分数108%

14 解:k app= k2 k+1[M]/( k2+ k-1 [M]) , 高压极值k2 k+1/ k-1=5×10-4s-1 , [M]= 4Pa , k app= k+1[M]

=2.5×10-4s-1 , k+1=1.25×10-4Pa-1s-1, k+1=8.31×102mol-1.dm-3.s-1

15 解:(1)A=0.5(kT/h)( 1/O c)exp(

O

m

r

S≠?/R)e2=3.08×1010dm3mol-1s-1

(2) A=2Lπd2[RT/(πM r)]0.5e0.5=2.67×108 m3mol-1s-1

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练习题(2)

一、选择题

1. 反应 A + BC →AB + C 的焓变?r H m> 0,A ,C 是自由基,εAB ,εBC

是分子AB,BC 的摩尔键焓。以下哪个关系式可以近似估算该反应的活化能E a?

( )

(A) 0.055εAB(B) 0.055εAB+ ?r H m

(C) 0.055εBC(D) 0.055εBC- ?r H m

2. 若反应A + B == C +D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则平衡常数K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k- 间的关系为:( )

(A) K > k+/ k-

(B) K < k+/ k-

(C) K = k+/ k-

(D) K与k+/ k-关系不定

3.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 需时间10 min,若再消耗1/3 还需时间为:(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二、填空题

1. 反应a A →P,已知反应物消耗5/9 所需时间是它消耗1/3 所需时间的2 倍,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_ ,其计算式为。

2. 2A+B=2C 已知反应某一瞬间, r A=12.72 mol·dm-3·h-1, 则

r B=, r C=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300 K时, 鲜牛奶5 h后即变酸, 但在275 K的冰箱里,可保存50 h, 牛

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丁二烯的液相聚合反应, 实验已确定对丁二烯为一级, 并测得在323 K时,其速率常数为3.300×10-2 min-1, 当丁二烯的转化率为80%时, 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 某溶液中的反应A + B →P,当[A0] = 1×10-4 mol·dm-3,

[B0] = 1×10-2 mol·dm-3时,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t/min 0 57 130 ∞

298K A(吸光度) 1.390 1.030 0.706 0.100

308K A (吸光度) 1.460 0.542 0.210 0.110 当固定 [A 0] = 1×10-4 mol ·dm -3 ,改变 [B 0] 时,实验测得 t 1

随 [B 0] 的变化

如下:(298 K) [B 0]/mol ·dm -3 1×10-2 2×10-2

t 1

2/min 120 30 设速率方程为 r = k [A]α[B]β,求 α ,β 及 k 和E a 。

2 硝基异丙烷在水溶液中与碱的中和反应是二级反应, 其速率常数可用下式表示: ln k =-7284.4/(T /K)+27.383

时间以 min 为单位, 浓度用 mol ·dm -3 表示 (甲) 计算反应的活化能E a (乙) 在 283 K 时, 若硝基异丙烷与碱的浓度均为 0.008 mol ·dm -3, 求反应的半衰期 。

四、问答题

A 和

B 按化学计量反应生成P, 即A+B ─→ P 。若混合0.01 mol ·dm -3 A 和 10 mol ·dm -3 B, 发现A 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是一直线。 (A) 问A 的反应级数 (B) 写出与动力学和化学计量相一致的机理 (C) 按所写的机理, B 的反应级数是多少 ? (D) A 消耗的半衰期是100 s, 若B 的浓度从10 mol ·dm -3变到20 mol ·dm -3, 半衰期会是多少? (E) 由(D)所给的半衰期, 计算A 与B 反应的速率常数并标明单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 (B)

2. [答] (D)

3. [答] (C)

4. [答] (D) 二、填空题

1 [答]

1212ln(1)

ln(1)t t

θθθθ-=

-

2. [答] r B =6.36 mol ·dm -3·h -1, r C =12.72 mol ·dm -3·h -1

3. [答] 63.1 kJ ·mol -1 ln(k 2/k 1) =ln(50/5)=(E a /8.314)(1/275-1/300)

4. [答] t = (1/k ) ln(c 0/c ) = 48.78 min 三、计算题

1 [答] c B,0>> c A,0 ∴ r = k 'c A α k ' = kc B β

用一级反应尝试:

k ' =

A,00A t A A 11ln ln A A c t c t ∞∞-=- 代入 298 K 的数据: k 1'

= 5.74×10-3 min -1 k 2'= 5.81×10-3 min -1

可视为常数,∴α = 1 k '平均 = 5.775×10-3 min -1

12

1

2'

"'B,01"''2B,0ln 2/120[]ln 2/30t c k t k c β

=== ∴β = 2 298 K k 1= k '/c 2B ,0= 57.75 min -1 (mol ·dm -3)2 同理 308 K k 2= 200 min -1 (mol ·dm -3)2 E a = ln(k 2/k 1)×RT 1T 2/(T 2-T 1) = 94.79 kJ ·mol -1

2 [答](甲) ln k =ln A -E a /(RT ) 对照已知条件 E a /R =7284.4 K

E a =60.56 kJ ·mol -1 (乙) ln k =1.643 k =5.17 mol -1·dm 3·min -1

t 1/2=1/(k 2a )=24.18 min

四、问答题

[答] (A) A 的反应级数为一级。 (B) A+B ─→ P (C) B 的反应级数为一级。

(D) ln [A][A]0

=k 't =k [B]t

10×100 =20×t '1/2 t '1/2 =50 s

(E) k =0693

10100.?=6.93×10-4 mol -1·m 3·s -1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二)习题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二)习题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二)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0.0462分-1,又知初始浓度为0.1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 1/(6.93×10-2×0.12) (B) 15分(C) 30分(D) 1/(4.62×102×0.1)分 答案:(B) 2、某一级反应, 当反应物的浓度降为起始浓度的1%时,需要t1秒, 若将反应物的浓度提高一倍, 加快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浓度降低为起始浓度的1%时, 需时为t2, 则: (A ) t1﹥t2(B) t1=t2 (C) t1﹤t2(D) 不能确定二者关系 答案:(B) 3、某反应物反应掉7/8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1/2所需时间的3倍, 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A) 零级(B) 一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二级反应 答案:(B )

4、反应A→B(Ⅰ);A→D(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E1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E2, 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和D的比例: (A)提高反应温度(B) 降低反应温度 (C) 延长反应时间(D) 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答案:C 5、由基元步骤构成的复杂反应:2A→2B+C A+C→2D,以C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速率方程(已知:-dC A/dt=K A1C A2-K A2C B2C c+K A3C A C C ) 则 (A)dC c/dt=K A1C A2-K A2C B2C c+K A3C A C C (B)dC c/dt=1/2K A1C A2-1/2K A2C B2C c+1/2K A3C A C C (C)dC c/dt=2K A1C A2-2K A2C B2C c+2K A3C A C C (D)dC D/dt=-K A3C A C C 答案:(B) 6、反应Ⅰ, 反应物初始浓度C0’, 半衰期t1/2’, 速率常数K1, 反应Ⅱ, 反应物初始浓度C0”, 半衰期t1/2”, 速率常数K2,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第一次课: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本课内容:§9.1引言 §9.2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授课时间: 90 分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明确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等概念,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方程,并能熟练应用。 二、教学意义 通过本次授课,主要使学生了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难点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方式 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 六、讲授内容 §9.1引言 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2.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 3.反应机理的概念 §9.2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1.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3.反应速率的经验表达式 4.反应级数 5.质量作用定律 七、讲授方法 §9.1引言 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首先讲述化学动力学基本任务即研究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而揭示化学反应发生的具体过程(即反应机理)。 2.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 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生动的展示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加深学生的印象。3.反应机理的概念 以实例讲述学生所熟悉的许多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的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具体步骤而最终实现的,从而引出反应机理的概念,即组成宏观总反应的基元反应的总和及其序列,称为“反应机理”或“反应历程”。 §9.2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1.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重点讲述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所谓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国际上已普遍采用以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定义反应速率。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题附答案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 判断题 1.溶 液 中, 反 应 物 A 在 t 1 时 的 浓 度 为 c 1 ,t 2 时 的 浓 度 为 c 2, 则 可 以 由 (c 1 - c 2 ) / (t 1 - t 2 ) 计 算 反 应 速 率, 当△t → 0 时, 则 为 平 均 速 率。......................................................................( ) 2.反 应 速 率 系 数 k 的 量 纲 为 1 。..........................( ) 3.反 应 2A + 2B → C , 其 速 率 方 程 式 v = kc (A)[c (B)]2, 则 反 应 级 数 为 3。................( ) 4.任 何 情 况 下, 化 学 反 应 的 反 应 速 率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 5.化 学 反 应 3A(aq) + B(aq) → 2C(aq) , 当 其 速 率 方 程 式 中 各 物 质 浓 度 均 为 1.0 mol·L -1 时, 其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其 反 应 速 率。......................................................................( ) 6.反 应 速 率 系 数 k 越 大, 反 应 速 率 必 定 越 大。......( ) 7.对 零 级 反 应 来 说, 反 应 速 率 与 反 应 物 浓 度 无 关。...........................................( ) 8.所 有 反 应 的 速 率 都 随 时 间 而 改 变。........................( ) 9.反 应 a A(aq) + b B(aq) → g G(aq) 的 反 应 速 率 方 程 式 为 v = k [c (A)]a [ c (B)]b , 则 此 反 应 一 定 是 一 步 完 成 的 简 单 反 应。........................( ) 10.可 根 据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的 单 位 来 确 定 反 应 级 数。 若 k 的 单 位 是 mol 1-n ·L n -1·s -1, 则 反 应 级 数 为 n 。...............................( ) 11.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大, 反 应 速 率 必 定 增 大。...............( ) 12.对 不 同 化 学 反 应 来 说, 活 化 能 越 大 者, 活 化 分 子 分 数 越 多。...................( ) 13.某 反 应 O 3 + NO O 2 + NO 2, 正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10.7 kJ·mol -1, △ r H = -193.8 kJ·mol -1, 则 逆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204.5 kJ·mol -1。..............................................................................( ) 14.已 知 反 应 A→ B 的△r H = 67 kJ·mol -1,E a = 90 kJ·mol -1, 则 反 应 B→ A 的 E a = - 23 kJ·mol -1。............................................................( ) 15.通 常 升 高 同 样 温 度,E a 较 大 的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倍 数 较 多。..............................( )

化学反应动力学习题

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课) 1. 某金属的同位素进行β放射,经14d(1d=1天后,同位素的活性降低6.85%。求此同位素的蜕变常数和半衰期;要分解 90.0%,需经多长时间? 解:设反应开始时物质的质量为100%,14d后剩余未分解者为100%-6.85%,则 代入半衰期公式得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 1.反应速率系数k A与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 √×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3.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愈低,则所需时间愈短。 √× 4.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 敏感。 √× 5. Arrhenius活化能的定义是。

√× 6.若反应A?Y,对A为零级,则A的半衰期。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 某反应,A → Y,其速率系数k A=6.93min-1,则该反应物A的浓度从1.0mol×dm-3变到0.5 mol×dm-3所需时间是: (A)0.2min;(B)0.1min;(C)1min;(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某反应,A → Y,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一半,它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 为: (A)零级;(B)一级;(C)二级;(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三、填空题 在以下各小题的“ 1.某化学反应经证明是一级反应,它的速率系数在298K时是k=( 2.303/3600)s-1,c0=1mol×dm-3。 (A)该反应初始速率u0为 (B)该反应的半衰期t1/2 (C)设反应进行了1h,在这一时刻反应速率u1为 2.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3.反应A → B+D中,反应物A初始浓度c A,0=1mol×dm-3,初速度u A,0=0.01mol×dm-3×s-1,假定该反 应为二级,则其速度常数k A为t1/2为。 4.某反应的速率系数k=4.62′10-2min-1,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5.反应活化能E a=250kJ×mol-1,反应温度从300K升高到310K时,速率系数k增加

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9.3 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凡是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有关,而且反应级数,无论是α、β、…或n 都只是零或正整数的反应,统称为“简单级数反应”。 简单反应都是简单级数反应,但简单级数反应不一定就是简单反应,前已述及的HI 气相合成反应就是一例。具有相同级数的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遵循某些简单规律,本节将分析这类反应速率公式的微分形式、积分形式及其特征。 (1)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其速率公式可表示为 1dc k c dt -= (9.7) 式中c 为t 时刻的反应物浓度。将上式改写成1dc k dt c -=的形式,积分可得 1ln c k t B =-+ (9.8) B 为积分常数,其值可由t = 0时反应物起始浓度c 0确定:B = ln c 0。故一级反应速率公式积分形式可表示为 01ln c k t c = (9.9) 或 11 ln c k t c = (9.10) 或 10k t c c e -= (9.11) 使用这些公式可求算速率常数k 1的数值,只要知道了 k 1和c 0的值,即可求算任意t 时刻反应物的浓度。 从(9.8)式可看出,以ln c 对t 作图应得一直线,其斜率即为-k 1。如图9.2所示。 反应物浓度由c 0消耗到c =c 0/2所需的反应时间,称为反应的半衰期,以t 1/2表示。由(9.9)式可知,一级 反应的t 1/2表示式为 1/21110.6932 ln 2t k k == (9.12) 可以看出,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c 0无关。 许多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热分解反应属一级反应。还有些反应例如蔗糖水解 )(O H C )(O H C O H O H C 612661262112212果糖葡萄糖+→+ 实际上是二级反应,但由于水溶液中反应物之一H 2O 大大过量,其浓度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可视为常数,故表观上表现为一级反应,这类反应称为“准一级反应”。 例题1 30℃时N 2O 5在CCl 4中的分解反应 N 2O 5 24O 22NO 2 1 2+ 为一级反应,由于N 2O 4和NO 2均溶于CCl 4中,只有O 2能逸出,用量气管测定不同时刻逸出O 2的体积有t / s 0 2400 4800 7200 9600 12000 14400 16800 19200 ∞ V (O 2) / cm 3 15.65 27.65 37.70 45.85 52.67 58.30 63.00 66.85 84.85 11/2 解 从(9.10)式可看出,一级反应的特点是速率常数k 的数值与所用浓度单位无关,因此用任何一种与N 2O 5的浓度成正比的物理量来代替浓度都不会影响k 的数值。所以可以用逸出O 2的体积来求算k 的值。因为每产生一个O 2分子一定有两个N 2O 5分子分解,因此逸出O 2的体积与N 2O 5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图9.2 一级反应的ln c 对t 图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2.8×10-5=k ×(0.002)a (0.001)b ① 1.1×10-4=k ×(0.004)a (0.001)b ② 5.6×10-5=k ×(0.002)a (0.002)b ③ 由②÷①得: 2a =4 a=2 由③÷①得: 2b =2 b=1 (2)k=7.0×103(mol/L)-2·s -1 速率方程为 (3)r=7×103×(0.0030)2×0.0015=9.45×10-5(mol ·L -1·s -1) 3解: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7.5×10-7=k ×(1.00×10-4)a (1.00×10-4)b ① 3.0×10-6=k ×(2.00×10-4)a (2.00×10-4)b ② 6.0×10-6=k ×(2.00×10-4)a (4.00×10-4)b ③ 由③÷②得 2=2b b=1 ②÷①得 22=2a ×21 a=1 k=75(mol -1·L ·s -1) r=75×5.00×10-5×2.00×10-5=7.5×10-8(mol ·L -1·s -1) 5解:由 得 ∴△Ea=113.78(kJ/mol ) 由RT E a e k k -=0得:9592314.81078.11301046.5498.03?=?==??e ke k RT E a 9解:由阿累尼乌斯公式:RT E k k a 101ln ln -=和RT E k k a 202ln ln -=相比得: ∴ 即加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了3.4×1017倍 因△r H θm =Ea(正) -Ea(逆) Ea(逆)=Ea(正)-△r H θm =140+164.1=304.1(kJ/mol) 10解:由)11(ln 2 112T T R Ea k k -=得: )16001(314.8102621010.61000.1ln 2 384T -?=??-- T 2=698(K ) 由反应速率系数k 的单位s-1可推出,反应的总级数为1,则其速率方程为 r=kc(C 4H 8) 对于一级反应,在600K 下的)(1014.110 10.6693.0693.0781s k t ?=?== - ) ()(2O c NO kc r b a =)()(107223O c NO c r ?=) ()(355I CH c N H C kc r b a =)11(ln 2112T T R E k k a -=)627 15921(314.8498.081.1ln -=a E ) /(75.41046.5656314.81078.113903s mol L e e k k RT E a ?=??==??--36.40298314.810)140240(ln 32112=??-=-=RT E E k k a a 1712104.3ln ?=k k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一、判断题(正确请画“√”,错误的画“×”) 1.当温度接近0K时,所有的放热反应可以认为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2.△S >0的反应,必定是自发反应。 3.对于一个反应如果△H>△G,则该反应必定是熵增的反应。 4.△Gθ值大,平衡常数Kθ值就愈大。 5.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反应速度越快。 6.对于△H<0的反应,提高温度速度常数k值减小。 7.对于△Hθ>0的可逆反应,提高温度平衡常数Kθ值增大。 8.NO的△f Gθm(298.15K)>0,空气中的N2和O2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共存。但在高温常压时 能发生反应,说明该反应是△Hθ>0, △Sθ>0的反应。 9.反应CO(g) = C(s)+1/2O2 (g)的△G>0,正向非自发,加入催化剂后降低了活化能,则反 应正向进行。 10.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体积和温度不变,则系统中 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不变。 11.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系统中某组分的浓度或分压,平 衡不移动。 12.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 平衡不发生移动。 13.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α值增大,则在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值也一定增大。 14.对于一个复杂反应,当总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为: △Gθ总=△Gθ1+△Gθ2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θ总=Kθ1+Kθ2 15.单质的△f Gθm(298.15K)值一定为零。 16. 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17.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具有较小的活化能。 18. 基元反应是指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9. 其它条件固定时,活化能小的反应,其反应速度快。 20. 化学平衡是指系统中正逆反应活化能相等的状态。 21. 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小。 22.平衡常数Kθ值小于1,则△Gθ>0。 23.反应:2SO2(g)+O2(g) 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成平衡,在该平衡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4.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反应体系,改变平衡态容器的体积,平衡不发生移动。25.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商Q<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 26.对于△H>0的反应,一定是正向不自发的反应。 27.平衡常数Kθ值可以由该反应的ΔG值求得。 28.对于可逆反应2NO(g)+O2(g) 2NO2(g)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系统总压力增加,而平衡向右移动。 29.对于放热反应来说,提高温度,在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Gθ值一定减小。

9第九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九章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1)OA段:反应底物浓度较低时v与[S]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 v = k[S]。 根据酶底物中间络合物学说,酶催化反应时,首先和底物结合生成中间复合物ES,然后再生成产物P,并释放出E。 E + S = ES →P + E OA段上,底物浓度小,酶未被底物饱和,有剩余酶,反应速率取决于ES浓度,与[S]呈线性关系,v正比于[S]。 (2)AB段:反应速度不再按正比升高,表现为混合级反应。此时酶渐渐为底物饱和,[E S]慢慢增加,v也慢慢增加,为分数级反应。 (3)BC段:反应速度趋于V max,为零级反应,酶促反应表现出饱和现象。此时底物过量[S]>[E], [E]已全部转为[E S]而恒定,因此反应速率也恒定,为最大反应速率,V max为[E]所决定。 非催化反应无此饱和现象。 酶与底物形成中间复合物已得到实验证实。 (二)酶促反应力学方程式 (1)米氏方程推导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并推导出表示[S]与v之间定量关系的米氏方程 V max[S] V = K m + [S] Km:米氏常数,物理意义为反应速率为最大速率V 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与底物浓度同。 2.9 酶的抑制作用 失活作用:使酶蛋白变性而引起酶活力丧失。 抑制作用:酶的必需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引起酶活力降低或丧失,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 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抑制剂。研究酶的抑制剂,可以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酶催化机制,进行药物、农药的设计与筛选。 (一)抑制作用的类型: (1)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而引起酶活力丧失,不能用透析、超过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酶被化学修饰。 (2)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而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能用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 可逆抑制又分为三种类型。 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I)和底物(S)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影响了底物与酶的正常结 合。 抑制剂结构大多与底物类似,许多底物过渡态类似物为抑制剂。抑制剂与酶活性部位结合形成EI复合物,抑制酶与底物的结合。竞争性抑制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如丙二酸或戊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底物和抑制剂同时和酶结合,两者无竞争作用。I与S结构无共同之处, 酶活性降低或被抑制,不能用增加底物浓度来解除抑制,如Leu是精氨酸酶非竞争性抑制剂。 3.反竞争性抑制: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常见于多底物反应中,如肼类化 合物抑制胃蛋白酶。 (二)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鉴别 加入一定量抑制剂,以v与酶浓度[E]作图。 加不可逆抑制剂使直线原点右移,斜率不变,加入酶使浓度大于不可逆抑制剂,才表现酶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3-1.在1 100 K 时,3NH (g)在金属钨丝上发生分解。实验测定,在不同的3NH (g)的初始压力0p 下所对应的半衰期12t ,获得下列数据 0/Pa p 3.5×104 1.7×104 0.75×104 1/min t 7.6 3.7 1.7 试用计算的方法,计算该反应的级数和速率系数。 解: 根据实验数据,反应物3NH (g)的初始压力不断下降,相应的半衰期也不断下降,说明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或压力)成正比,这是零级反应的特征,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是零级反应。用半衰期法来求反应的级数,根据半衰期法的计算公式 12 12 1 ,1 21,2 n t a t a -??= ??? 即 ()12,112,221ln /1ln(/) t t n a a =+ 把实验数据分别代入,计算得 ()() 12,112,244 0,20,1ln /ln 7.6/3.7110ln(/) ln(1.710/3.510) t t n p p --=+ =+ ≈?? 同理,用后面两个实验数据计算,得 () ln 3.7/1.710ln(0.75/1.7) n =+ ≈ 所以,该反应为零级反应。利用零级反应的积分式,计算速率系数。正规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分别用3组实验数据,计算得3个速率系数,然后取平均值。这里只列出用第一组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即 0100 22p a t k k = = 431001 3.510Pa 2.310 Pa min 227.6 min p k t -?===??? 3-2.某人工放射性元素,能放出α粒子,其半衰期为15 min 。若该试样有80%被分解,计算所需的时间?

12无机及分析-第03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带答案

第3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1) 一、判断题: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 × ) 2、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 √ ) 3、同一体系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 ( × ) 4、体系的焓值等于恒压反应热。 ( × ) 5、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 × ) 6、由于C a C O 3分解是吸热的,所以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负值。 ( × ) 7、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 × ) 8、由于反应焓变的单位是kJ?mol -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不影响反应的焓变值。 ( × ) 二、计算题: 1、某汽缸中有气体1.20L ,在97.3 kPa 下气体从环境中吸收了800J 的热量后,在恒压下体积膨胀到1.50L ,试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ΔU 。 J 77110)20.150.1(103.97800V P Q W Q U 33=?-??-=-=+=-?? 2、根据Δ f H m Θ的值,计算下列反应的Δr H m Θ(298K ) 是多少: (1)H 2O (l )+ ? O 2(g ) H 2O 2(l ); H 2O (l ) + ? O 2(g ) == H 2O 2(l ); Δ f H m Θ/ kJ?mol -1 -285.8 0 -187.8 Δr H m Θ(298K ) = -187.7 - (-285.8 + ?×0) = 98 kJ?mol -1 (2)CH 4(g) + H 2O (g ) CO (g ) + 3 H 2(g )。 CH 4(g) + H 2O (g ) == CO (g ) + 3 H 2(g )。 Δ f H m Θ/ kJ?mol -1 -74.6 -241.8 -110.5 0 Δr H m Θ(298K ) = (-110.5 + 3×0) -(-74.6 – 241.8) = 205.9 kJ?mol -1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1. 将1.0 g氧气和0.1 g氢气于300 K时在1 dm3的容器内混合,试计算每秒钟内单位体积内分子的碰撞数为若干? 设O2和H2为硬球分子,其直径分别为0.339和0.247 nm. 2. 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阈能为8 3.68 kJ/mol,试分别计算300 K及500 K时,具有足够能量可能分解的分子占分子总数的分数为多少? 3. 某气相双分子反应, 2A(g) ---> B(g)+C(g),能发生反应的临界能为100 kJ/mol.已知A的相对分子量为60,分子直径为0.35 nm,试计算在300 K时,该分解作用的速率常数k 值. 4. 松节油萜(液体)的消旋作用上一级反应,在457.6 K和510.1 K时的速率 常数分别为2.2×和3.07× min-1,试求反应的实验活化能E a,在平均温度时的活化焓和活化熵. 5. 在298 K时某化学反应,如加了催化剂后使其活化熵和活化焓比不加催化剂是时分别下降了10 J/(mol·K)和10 kJ/mol,试求不加催化剂与加了催化剂的两个速率常数的比值. 6. 在298 K时有两个级数相同的基元反应A和B,其活化焓相同,但速率常数k A=10k B,求两个反应的活化熵相差多少? 7. 某顺式偶氮烷烃在乙醇溶液中不稳定,通过计量其分解放出的N2气来计算其分解的速率常数k值,一系列不同温度下测定的k值如下所示: T/ k 248 252 256 260 264 k×/s-1 1.22 2.31 4.39 8.50 14.3

试计算该反应在298K时的实验活化能,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 8. 对下述几个反应,若增加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则其反应速率常数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1) NH4+ +CNO- --->CO(NH2)2 (2) 酯的皂化作用. (3) S2O82- + I- --->P 9. 在298 K时,反应N2O4(g) 2NO2(g)的速率常数k1=4.80× s-1,已知NO2和N2O4的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51.3和97.8 kJ/mol,试求 (1)298 K时, N2O4的起始压力为101.325 kPa时, NO2(g)的平衡分压? (2)该反应的弛豫时间? 10. 用温度跳跃技术测量水的离解反应: H2O H+ + OH-,在298 K时 的弛豫时间τ=37× s,试求该反应正向和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k1和k-2. 11. 在光的影响下,蒽聚合为二蒽.由于二蒽的热分解作用而达到光化平衡.光化反应的温度系数(即温度每增加10K反应速率所增加的倍数)是1.1,热分解的温度系数是2.8,当达到光化平衡时,温度每升高10K.二蒽产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12. 用波长为313nm的单色光照射气态丙酮,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CH3)2CO +hv---> C2H6 + CO ,若反应池的容量是0.059 dm3,丙酮吸收入射光的分数为0.915,在反应过程中,得到下列数据: 反应温度:840 K照射时间t=7 h

化学反应动力学练习题1

化学反应动力学练习题 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651606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 化学反应动力学练习题 一、计算题 1.340K 时N 2O 5分解反应有如下实验数据 时间 0 60 120 180 240 c (N 2O 5)/mol ·L -1 求60s 内和120s 到240s 的平均速率。 2.某基元反应A(g)+2B(g) D(g)+E(g),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A 和B 通入一定体积的容器中。(1)当A 和B 各消耗50%时反应速率为起始率的几倍(2)在恒温下,将容器的体积减少一半时反应速率是起始速率的多少倍 3.一定温度下反应CO(g)+Cl 2 (g) COCl 2 有下列实验数据 时间 初始速率/mol -1·ls -1 CO Cl 2 ×10-2 ×10-3 ×10-3 求(1)反应级数;(2)速率方程;(3)速率常数。 4.反应N 2O 52NO 2+2 1 O 2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求该 T/K 273 298 308 318 328 338 k/s -1 ×10-7 ×10-5 ×10-4 ×10-4 ×10-3 ×10-3 5.反应CO(CH 2COOH) 2 CH 3COCH 3+2CO 2,在283K 时速率常数k 为 × 10-3 mol ·L -1·min -3,在333K 时速率常数k 为·L -1·min -1。求303K 时 反应的速率常数。

6.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基元反应A(g)+2B(g) 2C(g)当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A=·L-1,c B=·L-1时的反应速率为·L-1·s-1,若温度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使 c A=·L-1,c B=·L-1,此时反应速率多大为原来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722 初始浓度/mol·L-1初始速率/mol·L-1·s- 1 c(NO)C(O2) 1 2 3×10-2×10-3×10-3 (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级数;(2)计算速率常数;(3)当c(NO)=·L-1,c(O2)= mol·L-1时反应速率是多少 8.反应C2H6 → C2H4 + H2,开始阶段反应级数近似为3/2级,910 K时速率 常数为 dm3/2·。试计算C2H6 (g) 的压强为×104 Pa 时的起始分解速率υ0 9.295K时,反应 2 NO + Cl2 → 2 NOCl,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据如下: [NO]∕mol·dm-3[Cl2]∕mol·dm-3υ(Cl2)∕mol·dm-3· s- 1 ×10-3 ×10-1 ×10-2 (2)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 (3)反应速率常数k(Cl2)为多少 3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1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1)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5.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6.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8.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9.若反应 A + B→Y + Z的速率方程为:r=kc A c B,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是双分子反应。10.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1.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1,反应(2)的活化能为E2,且E1 > E2,则在同一温度下k1一定小于k2。12.若某化学反应的ΔrUm <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3.对平衡反应A Y,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4.平行反应,k1/k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5.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6.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7.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 二、单选题: 1.反应3O2 2O3,其速率方程 -d[O2]/d t = k[O3]2[O2] 或d[O3]/d t = k'[O3]2[O2],那么k与k'的关系是:(A) 2k = 3k' ; (B) k = k' ; (C) 3k = 2k' ; (D) ?k = ?k' 。 2.有如下简单反应a A + b B dD,已知a < b < d,则速率常数k A、k B、k D的关系为: (A) ; (B) k A < k B < k D; (C) k A > k B > k D; (D) 。 3.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 4.进行反应A + 2D 3G在298K及2dm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化率为0.3 mol·s-1,则此时G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1·dm3·s-1) : (A) 0.15 ; (B) 0.9 ; (C) 0.45 ; (D) 0.2 。 5.基元反应体系a A + d D g G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 t = k A[A]a[D]d; (B) -d[D]/d t = k D[A]a[D]d; (C) d[G]/d t = k G[G]g; (D) d[G]/d t = k G[A]a[D]d。 6.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0/k,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7.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 E(g),将2mol的A与1mol的B放入1升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 (A) 1∶2 ; (B) 1∶4 ; (C) 1∶6 ; (D) 1∶8 。 8.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 (D)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无机化学各章节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知识点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热与功;相;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焓;熵;吉布斯自由能。 ① 状态函数的特征:状态一定值一定,途殊回归变化等,周而复始变化零。 ② 热和功(非状态函数) 符号:体系吸热 Q 为+ 体系放热 Q 为— 体系做功 W 为— 环境做功 W 为+ 体积功 : W=-P 外·ΔV ③ 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 N 2 (g) + 3 H 2 (g) = 2 NH 3 (g) 化学计量数 ν(N 2)= -1 ν(H 2) =-3 ν(NH 3) = 2 反应进度1mol :表示1mol N 2与3mol H 2作用生成2mol NH 3 12N 2 (g) + 3 2H 2 (g) = NH 3 (g) 化学计量数:ν(N 2)=-12 ν(H 2)=-3 2 ν(NH 3) = 1 反应进度1mol :表示12mol N 2与3 2 mol H 2作用生成1mol NH 3 ④ 熵: S(g)>S(l)>S(s) ; S (复杂)> S(简单) ; 气体:S(高温) > S (低温); S(低压) > S (高压); 固~液相溶,S 增大; 晶体析出,S 减小; 气~液相溶,S 减小; 固体吸附气体,S 减小; 气体等温膨胀,S 增大 二、盖斯定律 总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各分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若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则()()()312r m r m r m H H H θ θθ ?=?+? 若反应①×2—反应②→反应③,则()()()3212r m r m r m H H H θ θθ?=?-?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 四、化学反应的方向 (298.15)()r m B f m B H k H B θθ ν?=?∑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练习题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1)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5.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6.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8.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9.若反应 A + B Y + Z 的速率方程为:r =kc A c B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 是双分子反应。 10.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H 2+I 2=2HI 是2 分子反应;(2) 单分子反应都是一级反应,双分子反应都是二级反应。; (3) 反应级数是整数的为简单反应 (4) 反应级数是分数的为复杂反应。 11.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 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2.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 1,反应(2)的活化能为E 2,且E 1 > E 2,则在同一温度下k 1一 定小于k 2。 13.若某化学反应的Δr U m <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4.对平衡反应A Y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5.平行反应C B A 21?→??→?k k ┤,k 1/k 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6.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7.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8.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 二、单选题: 1.反应3O 2 2O 3,其速率方程 -d[O 2]/d t = k [O 3]2[O 2] 或 d[O 3]/d t = k '[O 3]2[O 2],那 么k 与k '的关系是: (A) 2k = 3k ' ; (B) k = k ' ; (C) 3k = 2k ' ; (D) ?k = ?k ' 。 2.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D ,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 A 、k B 、k D 的关系为: (A) d k b k a k D B A << ; (B) k A < k B < k D ; (C) k A > k B > k D ; (D) d k b k a k D B A >> 。 3.关于反应速率r ,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 4.进行反应A + 2D 3G 在298K 及2dm 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 化率为0.3 mol·s -1,则此时G 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dm -3·s -1) : (A) 0.15 ; (B) 0.9 ; (C) 0.45 ; (D) 0.2 。 5.基元反应体系a A + d D g 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 t = k A [A]a [D]d ; (B) -d[D]/d t = k D [A]a [D]d ; (C) d[G]/d t = k G [G]g ; (D) d[G]/d t = k G [A]a [D]d 。 6.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 7.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 E(g),将2mol 的A 与1mol 的B 放入1升容器中混 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教师用书(DOC)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 说明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根据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并要求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共36课时,各章的课时分配建议如下: 绪论 1课时 第一章 6课时 第二章 11课时 第三章 10课时 第四章 6课时 复习 2课时 本书按章编排,每章分为“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分配建议等。教学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分析主要说明本章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特点。课时分配建议可供教师安排课时参考。 教学建议分节编排,包括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等部分。活动建议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实验、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等教学活动的建议。问题交流主要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的设计意图或对栏目活动的组织提出建议,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习题参考包括提示、参考答案以及补充习题等。教学资源主要编入一些本章教材的注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及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原理拓展、科技信息、化学史、国内外化学与化工生产中的某些新成就等。这些内容意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不宜对学生讲授,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应该指出的是,教参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而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应该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本书编写者:何少华、裴群、金仲呜、冷燕平、黄明建(按编写顺序)

化学动力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习题答案 1. 某放射性元素经14天后,活性降低了%。试求:(1)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2)若要分解掉90%,需经多长时间 解: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符合一级反应规律。 设反应开始时,其活性组分为100%,14天后,剩余的活性组分为100%%,则: A,031A,011100 ln ln 5.0710d 14100 6.85 c k t c x --===?-- 312 ln 2/ln 2/(5.0710)136.7d t k -==?= A,03A,0A,0111ln ln 454.2d 0.9 5.071010.9 c t k c c -===-?- 2.已知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某简单级数反应,给某病人在上午8时注射该药物,然后分别经过不同时刻t 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c (以mmol?L -1表示),得到如下数据: t / h 4 8 12 16 c/(mmol?L -1) 如何确定该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级数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是多少 解:此题可用尝试法求解反应级数。先求出不同时刻的ln c : t / h 4 8 12 16 ln c ? ? ? ? 以ln c 对t 作图,得一直线,相关系数为,所以此为一级反应,即n=1。 直线的斜率为?,则有此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半衰期1/2ln 2 7.24h t k ==。 3.蔗糖在酸催化的条件下,水解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经实验测定对蔗糖呈一 级反应的特征: 122211261266126H C H O H O C H O C H O + +??→+ 蔗糖(右旋) 果糖(右旋) 葡萄糖(左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