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 卢沟桥的狮子

5 卢沟桥的狮子

日期:年月日小学授课教师:

课题5、卢沟桥的狮子

点难

学习水平

课型新授课课时 2 识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万

籁俱寂”造句。

√√√√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事实,激发学生对日寇

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

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通过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行径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媒体小黑板,中国地图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

创境激趣,自主设疑

这是一座历经百年的桥梁,却经历了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斗;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桥梁,却见证了一段令国人永世难忘的历史,它的名字就叫——卢沟桥。让我们翻开那厚厚的历史长卷,一起去看看那卢沟桥的烽火。(板书课题)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

对于文章,你有哪些疑问?

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全文。

检查自学情况:魔爪,咽喉,挑衅,日寇,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分段。

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学习第一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地图,了解“东北三省”“华北”的地理位置。

3、本文中吧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4、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1、指导朗读

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

2、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

3、第二天凌晨,我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由读,想象激励的战争场面。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静听

齐读课题

自由设疑

自读课文

指名朗读,齐读

指名说,分段

自读课文,思考,指名回答

指导朗读

指名回答:卢沟桥地理位置重要。齐读指名朗读

自读,交流

自由读,指名读

交流

指名读,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

4、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

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5、这是“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天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3、讨论:位置是否能够调换?为什么连用三个叹号?

4、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发出了怎样的慰问,声援?

5、指导朗读体会。

(4)自学第四段

理解“序幕”的意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惨败。

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收集有关抗战的小故事。

把“卢沟桥事变”这一历史事件讲给别人听一听。自由朗读课文,交流指名读,齐读

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我军: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卢沟桥烽火

敌军: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小学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描述方法。 3.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从石柱上雕刻的狮子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2.学会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学习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的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教具准备: 课件、词卡、田字格磁贴 教学过程: 创设氛围,课前互动 1.出示一幅卢沟桥的大图,师述:卢沟桥是一座举世的桥梁,到此游览的中外游客都会被卢沟桥的狮子深深地吸引住。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下这座著名的卢沟桥,好吗?

2.播放多幅带有狮子的卢沟桥画面(伴随音乐,由远及近、从高到低、从正面到侧面,用简要的话语指引学生欣赏卢沟桥)。 谁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眼前的卢沟桥。(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抓住最大的特点:狮子多。) 同学们,咱们开始上课了,好吗?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着重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板书:卢沟桥的狮子(边写边指导写“卢”:“卢”字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不要写成“户” )。 生齐读课题。咱们先来读读词语吧! 二.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 1.检查词语,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 长吼h ǒu 偎w ēi 依y ī 淘t áo 气 甚sh èn 至 大概g ài 挑ti ǎo 衅x ìn 建ji àn 筑z h ù 抗k àng 日 数s h u 不清 歇x i ē后语 联li án 拱g ǒng 石桥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y ì (指名读,一个人读一行词语,字音不对的请小老师纠正;然后重点停留:指出多音字“挑”,另一个读音组词:挑水,理解本课“挑衅”的意思,注意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简笔画理解“联拱石桥”;最后简介“歇后语”的相关文化,明确文中开篇第一句歇后语的用意,突出卢沟桥的狮子多的特点,引起全文。) 2.初读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盛新凤和美语文操作策略教学文稿

盛新凤:“和美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操作程序 【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免费! “和美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操作程序 浙江湖州吴兴区研训中心盛新凤 “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和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 “和美语文”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美好境界,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基本操作程序为“寻点——拉线——-丰枝——画圆”。 寻点 “和美语文”是一种教学境界,更是一种教学追求,它的落脚点应是“和”与“美”。如何才能使课呈现“和美”的境界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先“寻点”。 一、寻“课眼” 一堂课,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的呈现,必须有一个主轴、一个中心点,这个“点”如同是一堂课的“课眼”,一堂课有了“课眼”,就可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一篇文章有“文眼”,从不同文体的文章看,诗有“诗眼”,词有“词眼”,小说、散文,都有自己独特的“眼”,从“眼”入手,可以窥到文里无限的“风景”,“眼”中可折射出文章的语言、情意、信息等浓缩的精华。“课眼”有时可以和“文眼”相叠,有时又可另辟蹊径,独立存在。“课眼”的确定可以是文章的语言点,可以是本课的语文能力训练点,也可以是文章蕴涵的情意点。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相关的点作为“课眼”。如浙教版义务教材第八册《笋芽儿》一课,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我们找的点是“理解提示语,训练朗读”。浙教版义务教材第六册课文《打碗碗花》找的点是“体会人物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两个点都是语文能力训练点。又如人教版义务教材第七册《卢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版版)

习作例文:颐和园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照片引入,激情引趣 1、展示本班学生在颐和园内所拍摄的照片,通过学生介绍照片的背景,激发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兴趣,引出课题。 2、生介绍自己游览颐和园的情况。 二、交流资料,预习反馈。 1.导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讲。 2.学生交流资料。 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颐和园的认识较为全面,同时对学生查找的资料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热情。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语:的确,颐和园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想不想到颐和园去看一看?那好,就和老师一起走进颐和园。 2.颐和园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景色美。 3.回答: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整体入手,理清顺序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是否能用上书中的语句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或者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说明。 3.小组交流:学生可以画游览示意图,可以用书中的语句来概括。 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这些游览点学习作者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同时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这些写游览过程的动词品析,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五、抓住特点,感受美丽 1.通过初步的学习,我们对颐和园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说说颐和园的那一处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再读课文,注意反复朗读描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景物段落。 3.小组学习交流,师引导:把给你印象深刻的景物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也和你有同样的感受。可以朗读,也可以做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还可以以游客的身份说一说。如果把你查找到的资料也融入进去就更好了。 4.全班范围汇报。(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如果采用朗读的方式,读后可让学生评议: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怎么读?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如果

《卢沟桥的狮子》课文原文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课文原文阅读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鄂教版第五册课文]11卢沟桥的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语文A版第三册课文]15卢沟桥的狮子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有一座石头桥,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它又叫狮子桥。桥两边的石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就像一个石狮子展览馆。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民间有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现在人们把这里的狮子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实例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实例5篇《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林炳姐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有两个方面的亮点需要我继续在教学中实践着。1、整个课堂能够牢牢立足文本,通过读、说、演、再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仔细品味语言,对语言文字进行再创造,激发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去体味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并且模仿课文句式“有的……好像……”说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卢沟桥的狮子更多形态的想象,也有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这些都落实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2、创设情境,体验感悟。卢沟桥的狮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富有情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那只威武或顽皮的狮子,发挥想象。走进狮子们的内心,用语言、动作来表现狮子们内心想法和活动,去体会狮子们的趣味和情趣,使狮子们“活”起来。存在的问题:1、整堂课的内容过多,使最后一段课文的学习没有完全到位,应该把第一段课文的学习安排到第二课时,在本课时把力度和时间放到重点和难点上。2、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放手,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重点段第二自然段中,用五句话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不同形态。我先让学生读了之*事件的技巧,能见好就收,力争使课堂时控恰到好处。其次,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

能吃得了、吃得饱。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林爱萍《可爱的草塘》一课编排意图:一是继续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特点,在教学时,对重点的突破训练较到位,能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关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思,从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是由呆腻——惊喜——赞叹——爱恋。这一变化过程 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对北大荒、对草塘的认识逐渐加深,对草塘的爱也逐渐加深而产生的。这样引导,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顺序。在进行借景叙情方法训练时,从“我爱北大荒”这一中心出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几处对景色描写的语段。通过品味、揣摩,体会各自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处理教材有利于知识类化、系统化,也便于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给学生迁移运用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于对景色描写的语段的训练,侧重对草塘美景的训练,忽视了草塘风光奇特的指导。通过反思,颇有感受。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草塘美景这一

1《卢沟桥的狮子》

1《卢沟桥的狮子》 1《卢沟桥的狮子》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设计中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写图”“等学习步骤和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强调自主,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设计与实施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的“看图学文”说明文。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图文对照、披图入文的阅读能力;二是重点观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实施步骤 一、索图,拓宽学习领域 课文原有三幅图,一幅是卢沟桥一侧的全图,两幅是卢沟桥狮子的特写。这对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

特点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课前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的图文结合的资料,结合课文预习,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读图,指导互动探究 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文三幅图的观察以及查索所得,请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课文,重点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语句,体会卢沟桥狮子数量多的特点。 课文介绍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又该如何认识? 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课文写了几种神态、动作的狮子?还有哪些课文里没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互动的开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将课外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观察,使丰富的表象活起来。 三、述图,多读以求感悟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指导学生多读,体会作者是怎样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狮子特点的。 具体步骤为: 1默读,画出描写狮子特点的语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质疑; 2引读,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结构,并积累语言知识; 3悟读,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这段话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读法,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反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二篇)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二篇)目录: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新部编版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20分) Sàn bùchàng gē páng biān wú lùn fáng wū nǎi nai zhé zhǐ cāo chǎng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错(_____)沿(_____)渴(_____)治(_____) 借(_____)没(_____)喝(_____)抬(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金光闪闪的岩石陡峭的云海 奇形怪状的山峰翻滚的山峰 闻名中外的雄鸡秀丽的景色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注视仰视忠实诚实 (1)他两眼________着我,似乎想说些什么。

(2)梦想是用来________的,不是用来践踏的。 (3)她很________于自己的诺言。 (4)小明很________,所以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像________。 (2)真美香山公园的啊景色(连词成句,加标点) 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 (4)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________。 (5)例:李红是我们班的班长。我们班的班长是李红。 王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有一座石头桥,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它又叫狮子桥。桥两边的石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就像个石狮子展览馆。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民间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现在人们把这里的狮子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歇后语、联拱石桥、厘米、甚至、鼻子、大概、淘气、清楚、挑衅、驻扎、抗日战争”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有关卢沟桥狮子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题 在北京西南广安门外,有一座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投影片)这座桥就叫做卢沟桥。图中都有些什么?(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对卢沟桥,你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资料收集的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卢沟桥因横跨在卢沟桥上而得名。卢沟桥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造拱桥。它始建于金大定29年,成于明昌三年,清朝康熙时毁于洪水,后又重建。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 三、指导看图 先看大图,再看小图,看后交流: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四、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两遍,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并在文中将自己喜欢的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交流。 (1)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词,并提示易错的地方。 “联、侵”是前鼻音。 “抗”是后鼻音。 “概”读“gài”,不读“kài”。 (2)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类似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类似谜语的谜底。人们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隐去,所以叫歇后语。如文中的“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向学生介绍几则歇后语,或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歇后语。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联拱石桥:板画或出示图片,并问学生在哪见过联拱石桥。 望柱:桥栏板之间的柱子。结合看图理解。 挑衅:借口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五、精读课文(第1—3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第1—3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在下面画上“______”。 2、学生反复自读这句话后,体会这句话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很有感受?为什么? 4、通过全班交流,明确这些特点是这些语句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读,分别说出自己读这些句子的感受。相机解决:为什么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5、重点探究“形态各异”的特点。 (1)课文描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谈谈打算怎么学。 可从文中找处描写狮子的动作、形态的词来想象狮子不同的形态。 可看图想象狮子的不同形态,并结合语言文字体会。 可通过边读边想,想象不同形态狮子的画面。 也可通过表演,再现狮子的不同形态。 还可结合句末的省略号,想象其他狮子的形态。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学法,自读感悟后,全班交流讨论,适时评价,并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3)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狮子,你想说什么? 6、学生整体朗读第1—3自然段,注意读出欣赏、赞美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学案例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变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着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进一步规范,语文教学的目的更明确地指向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本位。不仅如此,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以前课堂是以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以文本解决组织教学过程,是在教课文。而现在的课堂应该用课文来教语文,所以在每节课中我努力渗透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 二、案例描述: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从而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我通过新课标学习,明确了现在的课堂应该用课文来教语文,所以本节课中我努力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句进行构段的方式,并学会通过看到的,想到的将事物描写得生动有趣的写作方法。因此,在课堂上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一).回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对卢沟桥的狮子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大家回忆下,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有什么特点?(指名生答)(板书) (二).品读课文第二段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第一段,了解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特点。

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读读课文的第二段,看看第二段作者又主要讲了什么?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生自由读文) 2.反馈,指明学生回答。出示句子“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他读,齐读 3.师:作者是怎么写出“狮子真有意思“的呢?(反馈) 4.师:(出示“大小不一”的句子)你是怎么看出它大小不一的呢? 抓住几十厘米,几厘米数字描写来感受狮子有大有小,通过对比读感受狮子有大有小。 (指名读,师生读等多种形式) 5.过渡:其实,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不光表现在大小不一,还表现在狮子的各种形态上。让我们来赶快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是在描写狮子的不同形态的?把它迅速的找出来,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指名说,出示句子) 6.再仔细读,看看这段话中描写了那些形态的狮子?(反馈,指名说,点击变色) 7.那作者是怎样把这么多形态的狮子写的有意思的呢?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来看看狮子蹲坐是怎么写的?(指名读)那作者是怎么把它描写的有意思的呢?(指名说) 真的是在长吼吗?前面的作者看到的,后面是作者想到的,这样一只活灵活现的长吼的狮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看图听声音感受,再读) 学法指导:作者就是这样,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把蹲坐在石柱上的狮子形态给写活了。

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学习理解课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 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3. 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运用反复读的方法,理解和体会 文中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重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学习仿照文中的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 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你们高兴吗?你们想对老师们说句话吗? 好。全体起立面向再坐的老师问声好。 二.新课 一). 导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都听说过歇后语吗? 生说:听过 2.师:老师这里有几句歇后语,你们想回答吗? 生:想

3.师说歇后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4.同学们都知道啊!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说什么? 5.你们想更多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吗? 二).走进文本 1.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卢沟桥的狮子。板书课题, 卢沟桥的狮子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如果有不 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3.师指名读文 师:卢沟桥的狮子真的数不清吗? 生答是相机板书 4. 卢沟桥的狮子单单是多吗?还有其他特点吗?现在请同学们再 读课文,看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特点? 5.读后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6. 卢沟桥的狮子是怎样的大小不一,请同学们在文中用括号标出 来。 生汇报,老师指导朗读。(生比划几厘米,几十厘米) 7.生一起读

六年级习作复习课课例凤头——一篇习作如何开头 教学案例(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六年级习作复习课课例凤头——一篇习作如何开头教学案例(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在写作时怎样开好头. 2、学会开头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3、激发学生习作欲望,启迪习作思路。 教学重点: 把握一篇习作开头的特征,了解和学习作文开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恰当方法写好文章的开头。 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与师生、生生交流相结合。 2、优秀习作片段赏析、引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但欣赏了许多作家的美文佳作,受到思想的熏陶与感染,而且写过不少的优美习作,用语

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请回忆一下,你都写过哪些类型的作文。 (生答: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书信、建议书……) 2、出示文题,回忆写法; (1)《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2)《难忘的一件事》 (3)《美丽的校园》 (4)《我喜欢的小动物》 3、教师谈话导入: 不管什么类型的文章,都由开头、中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可是作文开头的好坏奠定了整个作文的基调,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至关重要的。 4、比较文段,揭示课题。 A、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清甜解渴……虽然她没有数学那么精确,也没有理化的趣味,但她独具魅力,宛如一位戴着面纱的少女,美丽而神秘。 B、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小时候要学说话、认字、写字;儿童时要看书上学;成年时要写简历写论文;成为老年人时要总结工作与生活经验,告诉下一代要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这些都要运用到语文。

卢沟桥教案及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6.卢沟桥 姓名李红梅 单位法库县太阳升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见过桥吧?下面听老师的描述,你们猜一猜这是哪座桥?(这座桥在河北省赵县的蛟河上,是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关于赵州桥你还记得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座桥(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卢沟桥和赵州桥一样,也是一座石拱桥,但是,她还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同学们想了解它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历史悠久、工艺精巧的卢沟桥。 二.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 1.生字都预习好了吗?你是怎么预习的? 2.老师想检查一下预习情况,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3.检查会认字,正确读。 4.检查会写字,说注意事项,听写,同桌互评。 5.检查四字词语的读音,理解,换近义词,造句。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卢沟桥

的?(建筑特点、历史意义)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读课文,记地点和修建的年代。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4.细读课文(2自然段)、品味语言,思考: 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又是怎么写它造型美观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在空白处做上标记。并在小组内交流。 5.学生汇报 (1)设计科学,用了数字和举例的方法,好处。 (2)造型美观,学生对这课件说一说。 (3)卢沟桥的狮子。读卢沟桥的狮子姿态各异...,读、背。仿照例子写一段话,想象卢沟桥狮子的千姿百态。 小结:你们看,狮子的动作、神态在能工巧匠的手中雕刻得多么逼真、传神啊!它们仿佛有了生命,大家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吧!(配乐读文)过渡:作者的笔下,这些狮子活了。可我们知道它们只是古代工匠用石头雕刻出来的,是作者的什么让狮子们活了起来呢?(想象) 有了作者的想象,狮子活了。而狮子们的形态仅仅只有书中描写的这些吗?从哪看出来不止这些(省略号)表示什么呢?(表示还有很多其他形态的狮子)那我们就像作者一样,也来想象一下,狮子们在做什么(学生看图,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6.介绍卢沟晓月。 卢沟桥的狮子独一无二,卢沟桥的景色更是异常秀美,引得无数帝王将相、黎民百姓驻足观看,流连忘返。清朝皇帝乾隆曾亲笔题词“卢沟晓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词再一次有力的证明卢沟桥是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7.介绍马可波罗说的话。说明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已经闻名世界了。 8.学习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和下文是什么关系呢? 小结:这句话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围绕这句话来具体说明,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6559283.html,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探究 作者:李娅萨 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17期 摘要:长期以来,教学坚持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学科之间缺乏有效地联系,过分注重情感忽视了综合教育。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态度开始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让课程结构更具综合性和均衡性。而小学语文课程要想实现综合性和均衡性的发展,必须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和音乐、美术、科学这三大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关键詞:小学语文;跨学科;探索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内容,要不断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注重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提升学习效率,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学科整合的方法,进而成为课堂的有效实施者。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背景分析 新课改明确指出:语文学科要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整合的教学观念去开展教学。整合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模糊了学科的特性,注重各个学科的互渗、互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传统教学过分强调了语文和数学这两大基础学科,完全忽视了绘画、音乐、自我认知等多元化的智能培养,进而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要构建一个开放性的教育系统,让人才在各个领域得以充分的发挥,而整合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循,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应运而生。笔者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将整合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经验,以让小学生在跨学科语文教学下,自主探究、创新,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探索研究 (一)小学语文和音乐教学的整合 音乐以声音抒发情感,文学以语言刻画世界。在小学教学中,将音乐融入进去,能够将优美的文字幻化为视觉的想象。视像一旦形成,学生的思维就能被唤醒,并将其转化为语言印刻在学生的脑海。所以,音乐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促进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意境中体会文章情感更加容易。第一,配乐朗诵,深化文本,例如,在学习《山行》这篇古诗的时候,配上《渔礁问答》,在音符的跳动下,安静学生们的内心,深刻体会夜晚山林的美景,在意境中达到人、语言文字以及音乐的完美融合。第二,低吟浅唱,达到共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歌词,一定要配上合适的音乐才更具韵味,例如《七律·长征》

卢沟桥的狮子

robin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结合课文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的历史意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认真观察图画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对卢沟桥的特点及狮子形状的描写,从中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的历史意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认真观察图画,初步认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三)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卢沟桥。 (出示卢沟桥幻灯片)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部。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5米,一共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这座石桥不仅因狮子多而著名,更重要的是“七七事变”这一历史事件,使它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见证,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二)学习生字。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有些字音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容易读错音或读得不准确。 如: 熟 sh* 不能读作 sh2o 蹲 d&n 不能读作 d5n

还有的字常被误读半边音,也就是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其中某一部分是个熟字,因此,这个字就被读作其中熟字的音,这是不对的。 如:衅 x@n 不能读作b4n或p4n 多音字在课文中时有出现,这种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和词来识记。 3.指导学生正确地记字形。 识记生字有多种方法,但有时同学们书写一个字时,总是多一笔或少一笔。这种错好像很小,但危害很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时,一定要将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指出来。如:“蹲”字的笔画比较多,从整体来看也比较好记,一个“足”加上一个“尊”,可是“尊”字的“酋”部分,学生容易少写一横成了“”。 “偎”字也存在加笔或减笔的问题,右半部分的“畏”经常被同学们写成“畏”,这就真的是“画蛇添足”了。 “侵”字注意不能在“亻”里面加上一竖,写成“”就错了。 “歇”字左边的“曷”,不能加一笔写成“”。 总之,这些容易被加一笔或减一笔的字,讲授时要特别注意,一旦让学生错误成习,就不好改正了。 4.辨字组词练习(打投影)。 这一练习有助于学习辨清字形,掌握新字。 卢(卢沟桥)厘(厘米) 户(户口簿)理(道理) 蹲(蹲坐)偎(偎依) 遵(遵守)喂(喂鱼) 概(概括)驻(驻军) 既(既然)注(注意) 永(永远)侵(侵略) 水(流水)浸(浸泡) (三)解释词语,理解重点词义。 1.解释同学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词语。 2.查字典理解重点词义。 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偎依——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形态各异——异,有区别,不相同。形状各不相同。 挑衅——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文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艺术品、武器和碑文等。宛平——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部的丰台区。 望柱——栏杆间的柱子。 3.组织同学讨论理解词义的方法。 有些词语的意思很丰富,一时难以记全记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歇后语”一词字典上的解释是分前后两部分。教师可列出几个歇后语让学生体会。“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导学案卢沟桥的狮子

语文导学案设计 年级:四主备人:孙凤芹任课教师:年班学生姓名:课题卢沟桥的狮子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 重难 点 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策略教法:以读促讲学法:读议结合 预习导引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利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3、收集关于卢沟桥的图片或资料。 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说课文大意。 2、交流收集的资料。 新知 学习 提示 一、预习检测,汇报交流。 1、掌握下面的字词: (1)、出示字:歇后语雕刻偎依大概 挑衅 (2)、读准以下生字的读音——歇、藏、衅、 驻。 (3)掌握以下生字的写法——鼻、概。 (4)、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偎依、挑衅、 驻扎。 2、指名读课文。 二、自学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不理解的词语可查阅工具书。 2、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3、再读思考:我读懂了什么? 4、给课文划分段落。 主 体 展 示 师 生 探 究 一、导入新课 1、大家对卢沟桥懂得多少,谈一谈。 师:卢沟桥是一座古老的桥,从建造至 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桥因为 桥上雕刻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 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桥”。“七七事变”发生在卢沟桥。(板 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检测 1、检测字词情况。 2、指名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借助拼音把课文读 通顺,不理解的词语可查阅工具书。 2、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3、再读思考:我读懂了什么? 4、给课文划分段落。

卢沟桥的狮子_3

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有的……好像…….”练习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重难点、关键1.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2.欣赏生动的句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第4自然段。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几幅桥的图片,考考学生对桥的认识。(1)赵州桥(2)南京长江大桥(3)卢沟桥2.大家对卢沟桥懂得多少,谈一谈,搜集到的资料拿上讲台展示。3.师在学生讲卢沟桥的时候相机予以补充卢沟桥的知识。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西南约13公里处,架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旧称卢沟河,因此桥以“卢沟”为名。二、掌握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1)由学生上台为师指读,领读。(2)注意纠正以下生字的读音。歇xie藏衅驻(3)注意纠正以下生字的写法。鼻(自田丌)概(木)2.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3.形态各异;异,不同。本课指卢沟桥的子形枋,姿态各不相同。偎依;亲热地靠,紧挨。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驻:部队在某地住下。 三、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谈谈对课文的理解。(1)课文每一个自然段讲什么?(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重点部份(或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石狮子?)四、学习课文的第1与第4自然段1.自由读第1自然段。(1)请学生读后上讲台指着挂图介绍第1自然段的内容。(2)再请一生上台画卢沟桥的简笔画。(3)朗读

课文。(4)背诵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5)配合本地区的一座大桥指导概括写桥。2.自由读第4自然段。(1)自由读书。(2)谈“七七事变”附带讲解“挑衅”与“驻扎”的意思。(3)延伸到日本侵华、南京事变、民族耻辱等话题,从而倡导大家要热爱祖国。(4)再带着爱国情怀读第四自然段。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自学2、3自然段。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拼音写词语xiexilianxidiaokedagai()()()()taoqiqingchuqinrutiaoxin()()()()二、写几个像“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样的歇后语。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卢沟桥石头狮子的形态。2.想象第二自然段省略号后的内容。3.欣赏描写生动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诽课1.听写几个词语。(选取易出现错误的。)2.说几个歇后语。二.继续学习2、3自然。1.自由读2、3自然,说说那一段是概括写,哪一段是具体写?2.找一名同学来讲一讲这两个自然是概括写什么?(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3.朗诵第3自然段。4、现在我来读第二自然,看看501只狮子的大小形状是怎样的?(1)自由读第二自然。(2)石狮子的大小是怎样的?用“……”线画出来再读一读。它们有大小。大的…….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3)用文中的一个词汇来形容以上的内容。大小不一(4)指导朗读,读时注意这几个词:只有甚至看不清。要读得重一些,以强调石狮子的小。(5)指导背诵描写写大小不一句子。(6)石狮子的形状怎样的?用“--------”线画出来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7)、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相机指导以下内容。A、课文写了泸沟桥狮子的几种形态?(一共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集(精选16篇)

目录 1、《两只小狮子》教学反思………………………陈红霞(1) 2、《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陈红霞(2) 3、《欢庆》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欧秀林(3) 4、《四个太阳》教学反思……………………………陈红霞(7) 5、《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陈丽霞(9) 6、《荷叶圆圆》教学反思……………………………谢莉莉(11) 7、《夏夜多美》教学反思……………………………陈丽霞(12) 8、《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宋梅梅(14) 9、我的课余生活-----习作课堂反思………………陈秋菊(16) 10、《五彩池》教学反思……………………………林秀霞(20) 11、《小珊迪》教学反思……………………………林丽娟(21) 12、《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林炳姐(25) 13、《第一场雪》的教学反思………………………吴雪琼(27) 14、《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林爱萍(30) 15、《林海》教学反思…………………………………林梅霞(32) 16、《荔枝》一文教后反思……………………………郭丽琴(34)

《两只小狮子》教学反思 陈红霞 在《两只小狮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燃的表演,听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式、参与式的教学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满意之处有以下两点: 一、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于创新,为学生创造了思维、想象、表达的宽松环境。如让学生思考:看到懒狮子这样,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予以点拨、诱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想象。 二、在教学活动中,我创设情境以伙伴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活动、表演,完全舍弃了“师道尊严”。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平等对话。 上完这节“童话课”,我深切地领悟到,要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在课堂上为他们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为他们创设一个挥洒自我的乐园,从而实现“我喜欢学”。 同时,也让我感到情境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犹如“灵秀之泉”,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对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都有积极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