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学案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学案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学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

【学习目标】

结合相关资料两级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理位置:

1.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中心位置是洋,周围被亚洲、洲、洲环绕(按自西向东方向)。

2.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中心位置是大陆,周围被太平洋、洋、洋环绕(按自西向东方向)。

3.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方。

二、自然环境

列表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科学考察的宝地,阅读资料,图中找到科学考察站:

1、南极地区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科学的

研究,提供了领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并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答:长城站在南极半岛最北端的乔治王岛上,在西经60度,南纬60度附近。中山站耸立在南极大陆上,在东经70度,南纬70度附近。

3、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答:因为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2月份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属于暖季,并且有极昼,便于科学考察和施工建设。

4、北极科考为什么也越来越频繁?

答: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二战之后,又在北极地区发现和开采了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5.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签订了,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6.中国北极黄河站: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7.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它是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

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极地地区的环境危机

2、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2)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南极地区泛指() A.南极大陆及周边的岛屿 B.60°E以南的地区 C.60°N以南的地区 D.60°S以南的地区 2.下列有关“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旅游胜地、人口稠密 B.两极地区多冰雪,降水丰富 C.两极地区严寒,降水少,多强风 D.两极地区淡水、矿产缺乏 3.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 A.斑马大象河马 B.企鹅磷虾海豹 C.袋鼠鸭嘴兽鸸鹋 D.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 4.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时 B.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时 C.我国学生过寒假生活时 D.我们这里气温最高时 5.下列国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俄罗斯 B.中国 C.印度 D.日本 6.我国在南极内陆“冰雪之巅”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A.东方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和平站 7.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北半球的夏季 B.2月 C.南半球的冬季 D.7月 8.关于两极地区共有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B.两极地区都是冰天雪地 C.两极地区都有人定居 D.两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9.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10.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A.北极熊 B.冰山 C.沙漠 D.森林 11.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特征有() A.以陆地为主 B.纬度较低 C.纬度高、气温低 D.气候类型多样 12.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蒙古、西伯利亚 D.青藏高原 13.我国最早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是() A.长城站 B.黄河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14.关于南极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洲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由于海拔较高有“高原大陆”的称号C.被称为“白色沙漠”“风库” D.南极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因此气温低15.关于南北两极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B.南极地区气温更低些 C.北极地区有漂浮的冰山,南极地区则没有D.南极地区有常住人员,北极没有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

件等。 【教学过程】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2、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3、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4、南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书: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5、引导: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10.3和图10.4,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设计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极地地区教案设计一、课标要求 说出两级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本课目标 、能够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及经纬线特点和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课前准备 如果你是一位将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人员,那么你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 四、知识建构 知识点1:冰雪覆盖的地区 播放极地地区的DVD,归纳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探究一: 、请同学们从极地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答:北极地区:位于北纬o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o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2、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答: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3、分析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 答: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总结: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探究二: 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和

初中人教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考试测试卷有解析

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卷) 20(小题共一、单选题1.“”),是因为(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A C 风速太大..陆 地表面被白雪覆盖,年降水量少DB 年平均降水量多.陆地露出地表的部分是沙漠. 2.) 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A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长城站和 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C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D我国传统节日春 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3.)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CA 坐 东朝西..坐北朝南 B D坐西朝东坐南朝北..4.“”“”)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蓝色面积 在逐渐减少,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C 板块的运动..地震海啸D B 注入的河水大增全球变暖..5.“”)的地区是冰雪高原地球上气温最低、被称为(A C 赤 道地区北极地区..D B 青藏高原南极地区..6.)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B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 欧洲.C南极地区无人居住,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D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 最大的淡水资源库.7.)该大洲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自然资源是 (.

CA 固体淡水资源..生物资源B D煤炭资源铁矿资源..8.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CA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DB 原始自然环境考察海洋生物资源考察..9.)我国南极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CA中山站..昆仑站DB无法判断..长城站10.)酷寒是南极洲一个突出的气候特征,下面有关解释南极洲气温低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大洲.B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环抱.D冰雪覆盖,对太阳有较强的反射率,吸收太阳辐射较少.1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B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C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311D 月月至次年.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067725252200912.21280分的我国首个南极分,东经度北京时间年月日时分,位于南纬度——)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南半球正处于(内陆考察 站. CA秋季春季..B D冬季夏季..200013.)米以上的主要原因是(南极洲冰雪平均厚达CA 周围海水冻结成冰多大风..DB由于气温很低,积累了万年以上的冰雪..年降水量丰富14.)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AC和平站、中山站长城站、中山站..BD 东方站、和平站..长城站、东方站15.)从黄河站气温曲线可估计其气温年较差最可能是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科学考察”和“极地保护在行动”三个标题,文中贯穿始末的主线是寒冷。寒冷是由于两极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都成了冰雪覆盖的地区,也因而造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等。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要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在进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突出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强调极地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因此,本节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突出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强调极地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看,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依赖到自主的过渡期,理性思维不断增强,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和整合地图信息的能力,并且已经掌

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如:图表、文字材料……能够利用已经学过的区域地理的知识,探寻出极地地区的区位因素。 从学习热情看,学生比较关注与这部分知识相关的地理现象,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差异和资源状况等基础知识;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通过读图识图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以合作探究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难点:

极地地区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针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两极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 A. 均泛指极圈以内的地区 B. 均没有长住居民 C. 淡水资源缺乏 D. 酷寒、干燥、烈风 2、读下图,以地球的自转方向为序,图中大洋排列正确的是() 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我国最早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是() A. 长城站 B. 黄河站 C. 中山站 D. 昆仑站。 4、地球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A. 欧洲 B. 大洋洲 C. 南极洲 D. 北美洲 5、下列关于南极地区气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干燥 B. 多雨 C. 酷寒 D. 烈风 6、我国科学家要到南极去考察,你认为最佳时间是() A. 每年6月到9月 B.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C. 每年3月到11月 D. 每年4月到6月 7、2012年4月8日,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胜利凯旋。图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A. 昆仑站 B. 长城站 C. 中山站 D. 无法判 断 8、一探险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地球上的某一点,环顾四周,发现前后左右 均为北方,你认为他们站在了:()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赤道上 D. 本初子午线 9、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一目了然的资源是() A. 煤炭资源 B. 固体淡水资源 C. 生物资源 D. 铁矿资源 10、一冷饮商店门上挂着“北极冷饮店”的招牌,牌子上画的动物最可能是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十章《极地地区》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材分析】 “极地地区”是是地球上两个十分特殊的区域,是目前人类最少涉足的区域,却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因而成为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非常关注的地区。极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自然环境十分特殊,是一个冰雪世界,人迹罕至。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那里留下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了科学家研究地球的重要场所。而科学考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保护极地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教材将这些知识以三个框题呈现: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内容上呈现出一个递进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极地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存在关系,从而能够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环境。 【学情分析】 极地地区是本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学生通过前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基本的地理现象,并且明白了区域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明白了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是有利于学习的方面。但由于极地地区离我们较远,我们对极地地区的了解不是太多,加上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所以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图文资料及视频资料,创设情境,降低难度,必要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 1.运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说出两极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运用图文资料,对比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热爱科学的态度 3.通过分组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两极的位置及范围 2.极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激趣法、图释导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有关南北极的视频,让学生谈感受。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学生对极地的神秘与美丽非常向往,有想亲自去体验的冲动,从而设计极地游,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吸引学生注意即将开始的新课,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过程: 教学围绕极地之旅展开,以“在哪里”——“带什么”——“吃和住”为教学主线,依次展开。 (一:在哪里 极地揭秘——位置与范围 展示南北极地区图,出示以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地区》 南、北极地区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区域。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两极地区,把两极地区同太空、海洋并列起来,称其为人类急待开发的三大领域。从学生认识世界、 面向未来考虑,两极地区一章具有重要意义。教材安排了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一个递进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认识极地地区。 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举例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4.通过极地科考的历程,感悟科学精神。 5.运用资料查找实例,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认识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知道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3.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 1.认识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随着音乐,播放一组极地地区景观图片。学生观看,感受极地地区独特的景观。 【讲授新课】 活动一:读图描述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提示从纬度和海陆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活动二:分析北极地区的特殊位置对环境的影响。纬度高→得到太阳光热少→气候寒冷→冰天雪地。观赏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认识这里生活的植物、动物、居住的人类。 结合材料,说说北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利用学习北极地区的方法,进行南极地区的学习。请同学由图描述位置、分析环境特征。 解读“冰雪高原”,南极洲的海拔。 合作探究: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比较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分析成因。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总结对比南北极地区的差异,如位置、海陆分布差异,主要动物、居民,以及气候特征的差异。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第一位到达南极点的人。 【讲授新课】 了解人类踏上南极的过程,展示高风险的科考历程,认识科考的重要性。 极地地区的资源(介绍煤)、研究气候、研究陨石等。 联系我国北极科考站,并从名字上巧记。 重点学习中国的南极科考站。观察科考站建筑的外形,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播放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的介绍。 补充提问,南北极科考时间的选择问题。 环形结构→视野开阔,减少风的阻力。 主体架空离地→防止冬季内陆8级大风,飞雪对其掩埋。 内部灯光→适应极昼,补充提问:中国哪些的科考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之外)。 极地地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保护极地的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活动,学会以极点为中心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资料比较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注重读图,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难点:运用地图在极地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四个问题: 1、在南极地区,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被放到户外后,一段时间后就变得光亮如新,为什么? 2、在南极地区,一块钢板从空中坠落能摔得粉碎,为什么? 3、在南极地区,各国科学考察站都把防火当作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为什么? 4、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 出示北极的地图,认识周边的海洋和陆地。出示南极图,学生不但要认识到南极大陆的轮

廓象大象,而且要会辨认周边的海域。(顺口溜:脚太平洋,头顶大西洋,背靠印度洋),经度的分布(正十字位置),还有周围的陆地分布。 北极是陆包洋,南极是洋包陆。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16605621.html, 结合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1、阅读材料p94页《南极地区的大风》,学生得出南极地区风库的特点。 2、阅读课件极地气候资料:得出南极地区降水少的特点,称为白色荒漠。 3、阅读课件中七大洲海拔高度图,知道南极大陆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称为冰雪高原大陆 4、课本活动p95:读图10.5,比较南北极气温,可知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称为地球的寒极。 教师引导并小结:南极地区是世界最冷的地方。进一步扩展解释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1)下垫面不一样,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2)南极海拔高。(3)南极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4)风大 情景对话:由学生和老师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由学生分析对话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教师在课间上相应指出四个科学考察站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特别要向学生提醒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分析建站时间和地理位置。从南极三个站的选址,也看出我国科学考察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补充我国2013年2月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的相关资料。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科学考察站?供学生思考,带入下一节课的内容。 学生对这四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讨论,但老师要求学生不用急着马上回答,带着问题去听课 根据老师出示的课件图片,学生认识两极周围的陆地和海洋,认识到两极独特的地理位置 观看温度计上的几组数字,比较南北极的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得出南极比北极寒冷很多的结论,小组交流并回答南极比北极寒冷的原因 学生参与企鹅妈妈和企鹅宝宝的情景对话 阅读课本p96资料,并在地图上圈出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并比较不同(经纬度)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014初一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练习题(附答案)

2014初一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练习题(附答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 1.独特的自然环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1)位置和范围①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②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跨经度360°,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跨经度360°,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2)气候两极地区的共同气候特征是严寒,降水少。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①南极地区:地球上最冷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寒极”。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非常严寒。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和“风库”。②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之间。风速远不及南极,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严寒的原因:南极地区海拔高,地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南极地区没有人长期定居,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3)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例1-1】读“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洲,B________洲,C________洲,D________岛。(2)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3)图中巴罗角位于北极点的________方。(4)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和拉普人。解析:第(1)题,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四周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再根据各大洲轮廓判断A 为北美洲,B为亚洲,C为欧洲,D为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第(2)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第(3)题,站在北极点,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正南方,巴罗角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第(4)题,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答案:(1)北美亚欧格陵兰(2)画图略(逆时针方向)。(3)正南(4)因纽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熟读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明确两地区的位置、范围. 2、让生说出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能知道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方向。 二.复习重点、难点 1、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别大洲和大洋的位置. 三.中考预测 本章以南极和北极图的考查为重点,选择题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南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生物、气候特点等.如2008年山东卷考查了南极和北极地区冰川消融的问题.2010年在南极考察及极地保护方面命题可能性较大. 四.知识结构 复习指导一: 复习指导二: 1.复习指导一的表格内容 2. 复习指导二的表格内容 3. 如何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4. 如何判读北极地区周围的三个大洲; 如何判读南极地区周围的三个大洋. 5. 南极地区有哪些别称,分别的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六.达标训练 1.(2008 山东东营)下列有关两极地区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两极地区都非常寒冷,多强风 C.在南极地区能见到可爱的企鹅,在北极地区能见到胖胖的北极熊 D.两极大部分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2.(2008 山东)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当前两极地区的冰层正在不断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两极地区降水减少 C. 两极地区陆地增厚 D. 两极地区的风速增大 3.(2007 山东泰安) 有关南极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1月至次年3月,是来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B.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C.南极洲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空中交通的唯一中间基地 D.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南极洲生物资源相当贫乏 4.(2005 山东)有关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站的建立早于长城站 B. 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 C.中山站不属于南极地区 D.长城站和中山站都位于东半球 5.(2008 福建福州)南极的科考队员们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 A.倾盆大雨 B.酷寒烈风 C.烈日炎炎 D.阴雨绵绵 6(2007 吉林长春)读“南极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表示有极昼、极夜现象的中国南极 站,它位于洋沿岸. (2)E点的经纬度是 . (3)近年来南极地区上空出现的会给人类环境 带来极大危害. (4)南极大陆煤炭丰富的事实为地壳运动的“” 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7.(2007 重庆)读“北极地区示意图”,根据所学的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J海峡是海峡,它是洲与洲 的分界线,该海峡东西两侧的国家分别是和 (2) 图中A国家和C国家均有广阔 的林, 两国的气候均以气候为主. (3)图中F国家是国, 它位于 (东﹑西)半球. (4)图中A在 C的方向, 若由A沿图中直线走到C处,其 前进方向是:先往方向, 后往方向。 七.课堂小结

(最新)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一、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世界地区的课程内容有8 条,“极地地区” 可以承载以下2 条内容。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读图习惯: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的基本知识分析图中的地理事物等。但是本校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习惯还不是很强,学习压力小,凭兴趣去听课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极地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4、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5、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的资源优势。 6、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 两极地区科考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4、运用资料和图片,说出极地地区是科考宝地的原因 5、知道南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教学新授 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板书:冰雪覆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要迎接近2000名国内游客。旅行社组织赴南极旅游活动时,应做到 ①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做好环保培训 ②告诉游客可近距离与企鹅、海豹等动物拍照 ③告诉游客不可喂食、触摸极地动物 ④要求游客准备防寒服、雪地靴、墨镜﹑防晒霜等极地旅游装备 ⑤鼓励更多游客随意参观科考站,增加对南极科学考察知识的了解 ⑥要求游客将垃圾集中一处,并就地销毁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③④ 2.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以陆地为主 B.都有典型的动物 D.都以寒冷气候为主 C.都位于高纬度地区“雪龙2”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与“雪龙”号首次双船出海,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2019年12月3日,“雪龙2”号协助“雪龙”号完成在中山站卸货等任务后,启程前往宇航员海进行大洋科考。而“雪龙”号也将在几天后前往恩克斯堡岛进行新站的建设。下图为南极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 3 .南极洲是所有经线穿过的大洲B .南极洲周围被四大洋环绕A. C.中山站在我国科考站中纬度最低 D.中国科考站都有极昼现象 4.“雪龙2”号前往宇航员海的途中() A.经常可以见到海面上漂浮的冰山 B.科考的生活垃圾可以直接扔到海洋中 D.“雪龙2”号一直向东北方向行进 C.这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南极科考是为了( 5 .探索和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B.今后向南极大量移民做准备A C.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 D.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6.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酷寒、干燥、烈风9月 D6 BA.跨纬度最广.自然资源缺乏 C.暖季在﹣).如下图是南极略图,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7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陈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极地地区两幅图的内容为中心,将教材文字内容逐一落实到图上,将两幅图的各个自然要素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课前准备:自主预习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结合练习册知识结构题,地图册)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地球仪。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小结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 [讲授新课] 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 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教师注意启发或提示)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 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 第四,需要了解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 第五,需要了解在科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2图10.1“南极地区”和P93图10.2“北极地区”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地区 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要求 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且能够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结构分析 本章内容共一节,分为“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三个标题。三个标题会使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逐渐深入。首先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集中体现在寒冷。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当地有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这个天然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但科学家和开发者的到来必然会打破这里的寂静,“极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考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洁净的土地?”这是人们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三个问题一步步地深入,会使学生从知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极地地区有全面的了解。 内容点析 1.关于极地地区特殊的位置。教材将读图的过程和对极地地区位置的理解渗透到了活动当中,首先通过这两幅图可以了解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大致范围,这是理解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第二,让学生明确环绕南极大陆的各大洋和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南极能够同时被三个大洋环绕,这是由其特殊位置决定的,同时海洋与陆地分布的不同,也是造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极地地区尤其是极点,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会出现较为特殊的现象,问题3的安排即是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体会。由于是经线的交汇处,在极地地区还会出现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特殊位置,而这些恰恰是前面学习“地球和地图”时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问题。另外,还需要使学生明确北极和南极是两个点,而极区的范围则大致在极圈以内,这与平时的说法有出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南极地区降水量非常少,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所以被称为() A.冰雪高原 B.寒极 C.白色荒漠 D.风库 2.我国建立的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A.黄河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极可持续发展的是() A.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南极环境 B.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C.大量捕杀企鹅,享用企鹅美食 D.科考队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 4.如图中“大白”和“小黑”的对话反映的主要问题时() A.过度捕捞B.水土流失C.气候变暖D.土地沙化5.为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下面做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大建居民点,向南极地区大量移民 B.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 C.大规模捕鲸、企鹅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6.“我出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出生之前我还是一颗蛋,妈妈将我交给爸爸,爸爸将我放在脚面上再用肚子覆盖它。为了避寒,爸爸和叔叔们必须紧紧的靠在一起,缓缓前进。”材料中的“我”指() A.北极熊 B.海豚 C.企鹅 D.大象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读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9

7.图中拟建的罗斯海新站在长城站的()方向。 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 8.下列有关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8月份 B.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南极洲的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D.南极地区冻土深厚是阻碍科学考察的主要因素 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十字路口的位置B.②国家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C.③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内D.④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10.关于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停止一切考察活动 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 C.年平均降水量少,淡水资源丰富 D.气候条件极端恶劣,没有任何生物资源 11.下列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的是() A.南极地区B.北极地区C.非洲D.亚洲 12.《人民日报》2016年1月25日消息,我国第三十二次南极科考获多项重大科学发现,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功不可没,南极科考迈入“航空时代”.据此回答问题.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许多国家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说出其地理位置特点,并能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图上辨别方向。 2.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 3.运用资料说明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价值。 4.运用地图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5.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联系生活说明低碳生产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 2.两地的科考价值。 【教学难点】 1.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图上辨别方向。 2.理解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两极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罗斯海新站奠基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了。我们为什么要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独特之处?让我们走进极地地区考察一下。 2.冰上丝绸之路 2018年,中俄合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受到热议,与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有哪些优势,又会遇到哪些挑战? 讲授新课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读南极地区图,找出南极地区中心的大洲,周围的海洋,南极地区周围的三个大洲,并观察距离南极

洲最近的大洲。 2.读北极地区图,找出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周围的三个大洲、格陵兰岛,找出白令海峡。 1.课件出示南极地区图片,概括南极地区的景观特征。 2.阅读教材的材料:南极地区的气候有哪些特征? 3.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哪些异同点? (1)阅读教材的内容,列表比较南、北极地区在气温、降水、风力和动物方面的差异。 (2)想一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哪些共同特征?为什么?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成果。 总结: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远比北极地区更为恶劣,所以北极地区有定居居民,而南极地区没有定居居民。 1.讲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方向判断的方法。 (1)在南极地区图上,靠近南极点为向南,远离南极点为向北;顺时针方向为向东,逆时针方向为向西。 (2)在北极地区图上,靠近北极点为向北,远离北极点为向南;逆时针方向为向东,顺时针方向为向西。 (3)方法技巧:极地地区判断两地点的相对位置,可以先研究南北方向,然后画一个向北的箭头,然后无论在南北极,都是面向北方,左西右东。 2.练习: 在南极图上,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学生练习判断。 (承转)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为什么许多国家奔赴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阅读教材,南极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北极地区哪些资源已经被发现和开采? 学生阅读文字,找出来。 2.播放视频: 介绍南极地区的科考价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活动,学会以极点为中心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资料比较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注重读图,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难点:运用地图在极地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四个问题: 1、在南极地区,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被放到户外后,一段时间后就变得光亮如新,为什么? 2、在南极地区,一块钢板从空中坠落能摔得粉碎,为什么?

3、在南极地区,各国科学考察站都把防火当作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为什么? 4、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 出示北极的地图,认识周边的海洋和陆地。出示南极图,学生不但要认识到南极大陆的轮廓象大象,而且要会辨认周边的海域。(顺口溜:脚太平洋,头顶大西洋,背靠印度洋),经度的分布(正十字位置),还有周围的陆地分布。 北极是“陆包洋”,南极是“洋包陆”。. 结合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1、阅读材料p94页《南极地区的大风》,学生得出南极地区“风库”的特点。 2、阅读课件“极地气候资料”:得出南极地区降水少的特点,称为“白色荒漠”。 3、阅读课件中“七大洲海拔高度图”,知道南极大陆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称为“冰雪高原”大陆 4、课本活动p95:读图10.5,比较南北极气温,可知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称为地球的“寒极”。 教师引导并小结:南极地区是世界最冷的地方。进一步扩展解释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1)下垫面不一样,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 (2)南极海拔高。(3)南极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4)风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