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4)

一、填空 (4)

二、单项选择 (4)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5)

四、名词解释 (6)

五、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6)

六、简答 (6)

七、实例分析 (6)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6)

一、填空 (6)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6)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7)

四、简答 (7)

五、论述 (8)

六、实例分析 (8)

七、辨析题: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科学进步的根是扎在教育之中的”。 (8)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8)

一、填空 (8)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8)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9)

三、名词解释 (10)

四、简答 (10)

五、论述 (10)

七、辨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10)

六、案例分析: (10)

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 (10)

一、填空 (10)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1)

四、名词解释 (11)

第五章教育目的 (11)

一、填空 (11)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2)

四、名词解释 (12)

五、简答 (12)

六、论述 (12)

七、材料分析: (12)

第六章教师和学生 (14)

一、填空 (14)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4)

三、选择题: (14)

四、名词解释 (15)

五、辨析 (15)

六、简答 (15)

七、材料分析: (15)

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16)

一、填空 (16)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6)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7)

四、简答 (17)

五、实例分析 (17)

第八章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18)

一、填空 (18)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8)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0)

四、名词解释 (20)

五、简答 (21)

六、论述 (21)

七、实例分析 (21)

第九章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 (23)

一、填空 (23)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4)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 (25)

四、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25)

五、简答 (25)

六、论述 (25)

七、实例分析 (25)

第十章德育基本原理 (27)

一、填空 (27)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7)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8)

四、名词解释 (28)

五、简答 (28)

六、论述 (28)

七、实例分析 (29)

[案例]一次上班会课时,余老师发现地上丢了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余老师指着地上的纸屑对大家说:“这里有三团纸屑,你们都没有拾起来,现在看看后面的三位同学怎么做”。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看着,第一个同学看也不看冲进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眼,无动于衷地走到座位上,第三位同学出现在门口,看到纸屑,就弯下腰拾了起来。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余老师表扬了这个拾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请用德育理论分析余老师的做法。 (29)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班主任工作

31

一、填空 (31)

二、选择题: (32)

三、辨析(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32)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32)

五、名词解释 (32)

六、简答 (32)

七、论述 (32)

八、实例分析 (3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

1.教育起源于劳动。

2.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3.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大要素组成的。

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5.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

6.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在欧洲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些著作是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8.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学习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0.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二、单项选择

1.学校产生于(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C )。

A.卢梭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3.“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5.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C )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6.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7、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B )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8、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C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D )

A.裴斯泰洛齐B.卢梭 C.康德D.洛克

10.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A),是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A.《新教育大纲》B.《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史ABC》

1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

A.洛克 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

1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D)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14、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B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15.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B )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C )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D)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18.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B )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19.“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D)

A.《学记》B.《论语》C.四书五经D.《说文解字》

2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A)。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

2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B)。

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杜威

2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

23.(D)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4.教育学是一门( B )。

A.应用性学科B.实践性很强的理论性学科C.理论性学科D.技术性学科25.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C )。

A.阶级性B.历史性C.社会性D.民主性

26.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7.义务教育法最早是在( C)提出。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早在原始社会里就出现了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教育。(×)

2.教育学和教育同时产生。(×)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5.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因此,教育学实质上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6.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的学科,又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实用学科。(√)

7.教育学实质是教育经验的汇编。(×)

8.大狼带小狼捕食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

9.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四、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

2.狭义的教育

五、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1.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教育性。

2.有的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还要学习教育学。”

六、简答

1.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你打算怎样学好教育学?

七、实例分析

1.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

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有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第二,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十分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现、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第三,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但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填空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主要是制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社会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利,影响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

3.“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教育发展要超前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4.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教育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C )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文化C.生产力D.意识形态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A)。

A.性质B.教育组织形式C.教育方法D.教育结构

3.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教育具有( D )。

A.社会性B.超前性C.不适应性D.相对独立性

4.同是现代化国家,英国历来注重“绅士”教育;德国重视技术教育;美国注重实用教育;日本注重学历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D )。

A.竞争性B.历史继承性C.独特性D.个别历史继承性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6.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8、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D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9、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B )。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2.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3.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

4.当代社会,教育发展应该和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5.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6.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7.“教育救国论”是科学的、可行的,“教育改造社会”也是可以实现的。(×)

8.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

9.办多少学校多少人受教育,多少人从事教育工作,决定于剩余劳动力的量。(×)

10.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1、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课程发展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12、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

四、简答

1.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主要有: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促进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创造和传播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全球化。

2、简述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体现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影响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体现在: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政治社会化;促进政治民主化;为政治制造舆论、营造思想环境。

五、论述

六、实例分析

1.欧洲在古希腊时期出现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统一的学园——缪斯学院,它使古希腊的科学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城。1775年,法国将巴黎科学院改组为法兰西学院所属的一个部门,使法国的科学研究全部集中在高校,当时的法国科学技术成就跃居世界首位。美国的理工科博土有近一半在高等学校工作,美国的科学家被高等学校聘用的约占科学家总数的40%。美国高等学校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1978年,美国基础研究共支出60亿美元,其中大学占了60%。

试用上述材料分析教育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第一,上述材料反映了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社会作用。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单位,承担着再生产科学知识的任务,同时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担负着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生产力的任务。

第二,学校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方面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发挥精神生产方面的作用,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体系,在高校的实验室里研制创造出众多新的生产工艺,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通过教学,还可以把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受教育者的研究能力,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高等院校集中了一批一流的专家教授,构成了良好的专业结构。还有年轻的精力充沛的研究生作为人才梯队,从而使高校有良好的条件进行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可望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正由于这些便利条件,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等学校中的基础性研究,在高校中投入越来越多的人才和物质条件。很多国家因此而占据科学前沿,取得许多重大科技成就。

七、辨析题: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科学进步的根是扎在教育之中的”。

2.有人说:“只要抓好教育,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可以重建,缺乏资源的国家可以富强起来。所以,教育可以救国。”

3.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填空

1.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人的发展在内容上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3.历史上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研究有内铄论和外铄论两大流派。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三翻六坐九爬,十个月会喊大大”主要说明了个体发展的( C )。

A.可变性B.差异性C.阶段性D.稳定性

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B) 。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4.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6.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7.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 )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

9.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A)。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10、人的发展指的是(D )。

A、思想发展

B、身体发展

C、智力发展

D、身心发展

11.儿童身心的发展总是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是身心发展的(C)。

A、阶段性

B、可变性

C、顺序性

D、稳定性

12.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D)环境。

A、宏观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特殊的

1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 B)。

A、外部动力B、内部动力 C、内外动力D、潜在动力

1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B )

A、物质基础作用

B、主导作用

C、决定作用

D、发展作用

15、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 D )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

条件。

A、生物性和社会性

B、生物性和阶级性

C、历史性和阶级性

D、受教性和可教性

1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C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7、“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

身心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1.遗传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3.仲永的故事说明了遗传在人的后天发展中的重要性。(×)

4.当代社会,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无条件的。(×)

5.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6.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于儿童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社会、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构

成的新旧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

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8.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注意听课的现象,属于学习态度问题。(×)

9、人遗传素质本身不可能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10.学校有专职教师,有各种设备,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必定无疑的。(×)

三、名词解释

1.人的发展

2.遗传

3.环境

4.个体主观能动性

四、简答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2.3.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学校教育具有:(1)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较强的计划性;(3)较强的专门性。(要点要适当展开分析)

五、论述

七、辨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六、案例分析:

[案例]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教师说:"我们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教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教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

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段对话。

答: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环境等也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案例]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

一、填空

1.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等。

2.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3.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我国制定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学制

2..我国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是( B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学制

3.提倡终身教育的是法国的( A )。

A、郎格郎

B、斯金纳

C、布鲁姆

D、赞可夫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C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初等教育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双轨学制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

2.美国实行的是单轨学制。(√)

3.终身教育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

4、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则属于基础教育。(√)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填空

1.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主要考虑生产力因素、社会关系因素、学习者因素。

3.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最基本的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取向。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是教育目的。

6.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7.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整个教育活动的作用及功能是多方面的:8.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城市与农村相结合D.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2.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A)。

A.卢梭B.罗杰斯C.布鲁纳D.赞可夫

3.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 B )。

A.赫尔巴特B.涂尔干C.杜威D.凯洛夫

4.教育方针核心是(A)。

A.教育目的B.教育思想C.教育方法D.教育制度

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旧的社会分工B.生产力水平的低下C.资本主义制度D.阶级剥削

6.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

A.提高国民素质B.传授科学知识C.培养创新素质D.培养实践能力

7.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8.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B )因素决定的。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教育方法

9.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B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理想意图”。(√)

2.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是全体性教育,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不是无考试教育,不等同于能力教育,不是放任教育,不是排斥课堂教学的教育。(√)

3.高中阶段虽然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任务,是一个人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但高中阶段的教育性质已不属于基础教育。(×)

4.由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因此可以互相代替。(×)

5、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都具有客观性,它们之间本质上是一致的。(√)

6、教育目的包括了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两大部分内容。(√)

7.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说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目的也有共同的一面。(√)

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平均发展。(×)

四、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五、简答

六、论述

七、材料分析:

1.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学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的。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受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 请用教育目的理论的有关知识,对这个材料进行分析。

答: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

(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

(2)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人道精神和人文关怀。在整个时间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

(3)既是现代教育目的价值观中"客体论"向"主体论"转变,也是教育目的中由"占有性个人主体"向"共存的类主体"转变的集中体现。老师没有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

[案例]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案例: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答: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正确轨道,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

第六章教师和学生

一、填空

1.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

3.教师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身心素质三大方面。

4.“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高尚的职业”。这是夸美纽斯提出来的。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良好师生关系的类型有爱生尊师、教育民主和教学相长。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2.教师是一种古老又永恒的职业。(√)

3.“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德国的夸美纽斯和英国的杜威。(×)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5.“学而不厌”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范。(×)

6.教学有法,但有定法;教学有原则,但没有死框框。(√)

7.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的。(√)8.教师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体现了教师因材施教的行为。(×)

9.教师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的劳动。(√)

10.教师的劳动时间,没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教师的劳动地点,也没有校内外的明确分工。(√)

1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12.在构成教育的基本因素中,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三、选择题:

1、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A)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D、夸美纽斯

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4.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C )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

5、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c)。

A主体B客体C即是主体又是客体D即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

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B)的特点所决定的。

A,劳动内容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劳动方式

7、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劳动具有(B)

A、责任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8、(C)是指灵活、有效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A、组织管理能力

B、教学能力

C、教育机智

D、反思能力

四、名词解释

1.教师

2.3.教师专业化

4.师生关系

五、辨析

1.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2.“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

4.教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塑造者。

六、简答

1.当代教师应具有哪些素养?

答:(1)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能力、专业发展意识;(3)身心素质。

七、材料分析:

[案例]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个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谁也没有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班。上课铃响后,所有听课的教师都进了教室。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环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桌上的粉笔灰。片刻的鸦雀无声之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讲课的过程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讲完之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人民教师的第一要务,在于为师先做人,要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高尚、师德高尚的人。

[案例]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有一个孩子上课总是举手,可是叫起来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同学窃笑不已。老师私下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如果老师提问不举手,同学们会在课下叫他傻瓜。显然,学生身处两难境地,为逃避嘲笑,只好在自己不会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举起了手。这个无奈的孩子在冒险。他往往被不明真相而气恼的教师当众训斥。而这位细心的老师观察到学生内心的变化,与他约定,当真会时高高举左手,不会时举右手,渐渐地这个孩子越来越多地举起了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提问。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一、填空

1.美国教育家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2.主要课程理论流派有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生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改造主义课程论。

3.课程编制分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

4.课程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许多的分法,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是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是活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

5.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__。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_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C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5.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6.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A)体现出来的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科书

7.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B )。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计划D.教科书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科课程比活动课程更能学到系统理论知识。(√)

2.

三、辨析(先作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1.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各科课程标准。

2.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照本宣科。

四、简答

五、实例分析

1.看着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哈尔滨少儿活动中心“想象绘画班”的家长们火了,这是咋教的?尽管校方再三解释,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象创作的空间,可班上80%的家长还是让孩子退了班。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风波?如果你是其中的教师。会怎么办?

2.某教师在数学课上讲10以内的加法:5+3=8。他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将黄的、红的橡皮泥分别搓成小球,然后要求在每个竹签上穿上5个黄色的和3个红色的小球,要连续穿20串。另一组在一筐玻璃球中捡出5个蓝色的和3个绿色的橡皮泥装成一袋,连续装20袋。学生们情绪很高,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教导主任听完课后,评价这一段的教学为:“这种课不像数学课,倒像手工课。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这位教师很委屈,也很困惑。

这位教师的困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你是其中的教师,会怎么办?

3.金秋,在北方城市的一节观摩课上,年轻女教师与初一学生一起学习《秋魂》(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背景音乐是克莱德曼的《秋日的私语》,大屏幕上连续播放着秋天沉静的大树、高远的天空、斑斓的树叶、饱满的果实、萧瑟的秋风……还有米勒的《拾穗者》。教师将这节课处理为朗读课,教师读“秋实”。她很干净、单纯并带有稚气的声音,在处理“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时显得力不从心,如同一个小孩子学说大人话。再分角色朗读“秋风”与“秋味”,“谷子”是一个平静的男声: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的;“棉花”是一个温柔的女生: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这银妆素裹呢?……接着全班男声朗读“秋风”,男孩子克制着速度,清亮的童声与沙哑的声音混成一种杂乱的单纯……然后,全班女生朗读“秋叶”,女孩子舒展的声音、娴静羞涩的声音、心不在焉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称颂着秋叶。课堂中还有其他声音,沉稳的“秋土”,宽厚的“秋景”……

请结合课程改革的目标分析以上的教学片段。

4.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清了。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期末考试时,真拿了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翻不了身吗?

[案例12]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

生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第八章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填空

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3.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主要应制订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4.根据教学实施流程,问答行为由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四个环节组成。

5.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测量与评价。

6.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于1959年提出了发现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根舍因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7.《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__谈话__的方法

8.关于教学的任务,_形式_教育派主张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9、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教《谜语》这一课时,首先复习了一组过去学过的词:“跃进”、“斗志昂”等,原因是新课文中有“笑迎”这一新词。而“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复习了这些词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了教学的__巩固性__原则。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应以学习( B )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C.实际操作能力 D.语言教学知识

2.学校工作必须以(A )为主,全面安排各项工作。

A.教学B.发展学生智力C.教育 D.发展学生体力

3.教学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 C )。

A.主导 B.一般C.中心 D.从属

4.第一个提出“教学教育性”的思想是教育家( C )。

A.布鲁纳 B.赞可夫C.赫尔巴特 D.巴班斯基

5.教学工作的中心程序是( B )。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布置和批改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8.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9.《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10.“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C)。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E.全面发展原则

11.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是在我国的( B )教育著作中提出来的。

A.《师说》 B.《学记》C.《论语》D.《大学》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可接受原则

13、教学原理中的主体性原理主要体现为(C )教育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4.“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1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16.( B )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对象,使之获得具体明确的表象,为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教学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7.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

18.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19.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B)。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0.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C)。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C、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21、“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D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22、以“产萎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 C)。

A、孔子B、孟子 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

23、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

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C)原则。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

23.“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2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26.

26 .“拔苗助长”违背了( C)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27.最早用“循序渐进”一词的是教育家( C )。

A.孔子 B.荀子 C.朱熹 D.孟子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过程。(×)

2.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3.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就是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4.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5.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就是主要按照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

6. 启发式教学就是问答式教学。(×)

7.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8.教师只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就会得到发展。(×)

9.上课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过程。(√)

10.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映。(√)

1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要求寓知识教学于思想教育之中。(√)

12.巩固性原则就是要求学生背熟记劳所学过的知识。(×)

13.每一节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一个教学原则。(×)

14.教学是一种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因而教学就是生活本身。(×)

15.教师上每一节课,都必须抓住五个环节——“组、复、新、巩、布”,一个环节都不能缺。(×)

16.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17、综合课程是在一节课内完成某种复杂的教学任务的课。(×)

18、“产婆法”是典型的谈话法。(√)

四、名词解释

1.教学

2.教学原则

3.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直观性原则

6.启发性原则

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2018 年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 育技术现代化。 3.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 1623 年首 次提出;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 年出版的《大 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知道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 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5.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 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的 结晶。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 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7.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 年 12 月,他在美国经济 学第 78 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 “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 8.《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 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10.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 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 人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1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 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12.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 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A.学校环境文化;B.设施文化。 1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14.教育目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 方有卢梭和裴思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西方有柏 拉图和康德。 15.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16.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7.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8.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 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19.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 之故”。主张: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②认为绅士教育使 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同在学校礼接受教育, 主张绅士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洛克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当中。 20.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 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21.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 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教育学基础》试题 (单选)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5 ABBAC 6-10 CCCCC 11-15 BDBDB 16-20 DACDB 21-25 ACACC ACB 1. 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A)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育论》 D. 《教育论》 2.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B ) A. 《康德论教育》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画》 D. 《爱弥儿》 3. 《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 4. 柏拉图的名著是( A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伦理学》 D. 《爱弥儿》 5.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 A. 《大教学论》 B. 《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学记》 D. 《劝学》 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 C ) A. 《法律篇》 B. 《爱弥儿》 C. 《理想国》 D. 《教育漫话》 7.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8. 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中庸》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 A. 《论语》 B. 《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 10. 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 ( C )

A. 《孟子》 B. 《学记》 C. 《说文解字》 D. 《论语》 11.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中庸》 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 D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 卢梭 13.“教育要先行”出自( B ) A. 《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 《学会生存》 C. 《大教学论》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4. 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 D) A. 陶行知 B. 胡适 C. 胡克勤 D. 察元培 15. 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 A. 生物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关系起源说 16. 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 D ) A. 公元前 B. 18世纪 C. 19世纪中叶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 ? A. 勒图尔诺 B. 孟禄 C. 高尔顿 D. 达尔文 18. 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C)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学基础每章复习题

《教育学基础》基本复习题 第1章教育学概述 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2.作为一名师范生,学习教育学有何现实意义? 第2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根据教育的起源和我国关于教育的本质论争等相关内容,思考教育是什么? 2.试述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3.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起源的学说,你对这些学说怎样看? 5.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如何?各有什么特征? 第3章教育与社会 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2.试述教育与科技的相互制约性。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认识这些规律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列举并分析现实中教育违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 2.怎样认识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试分析那些主要因素在你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作用? 第5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含义? 2.如何认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3.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我国现阶段教育精神实质是什么? 4.试述五育的含义及其关系。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中小学处理五育的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第6章教育制度 1.什么是学制?制订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和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什么? 第7章教师与学生 1.如何全面认识教师对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 3.教师的职业角色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未来教师的职业角色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看法。 5.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 6.如何理解教育活动中的学生? 7.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8.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第8章课程 1.结合“课程”的中外词义,谈谈你对课程概念内涵的理解。

幼儿教育学基础试题

10.“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A.颜色 ? B.环境? C.遗传 ? D.物质 11.国外研究表明,3岁儿童如果接受过钢琴训练或合唱练习,那么他们在拼七巧板时,就会比没经过这方面培训的儿童动作更加准确、快捷,这表明()。 A.音乐教育决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B.儿童的智力水平依赖于音乐教育的情况? C.美育影响体育 D.美育影响智育 12.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 排教育活动。() 2.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3.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4.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 儿的智力发展。() 5.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6.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 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7.幼儿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道德认识。()? 8.我国最早的幼教机构基本上是抄 袭日本的。() 9.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幼儿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 11.智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12.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教育的主要意义。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何特 点? 4.简述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涵义。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___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笔试]-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判断(共12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1题) 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目的P3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6、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8学制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1.1.(简答)教育的涵义及起源。 教育概念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广义的教育指能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生物起源论者: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劳动起源论。 1.2.(填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1.3.(填空+简答)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 原始教育具有原始性(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剥削;生产资料公有):1.教育对象的全民化、2.教育内容的生活化、3.教育场所的社会化、4.教育价值的实用化。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与封建社会):1.学校出现并成为基本的教育形式、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教育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代教育(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兴起;2.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3.职业教育获得发展;4.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并重。现代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国际化; 4.教育的民主化; 5.教育的人性化; 6.教育的一体化; 7.教育技术现代化。 1.4.(填空)教育学发展各阶段出现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性的著作或理论。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 教育学成为独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 德国哲学兼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填空)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人才价值和人才素质。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2.2.(名词解释)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依据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从其实现的社会效益来衡量。 (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也是有一致性的) 2.3.(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明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 3.1.(简答题+填空)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1.专业道德:(对待教育工作)敬业精神、(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2.专业知识:1.学科的专业知识,2.教育专业知识; 3.通识知识

教育学基础复习整理

教育学基础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教育学: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 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人的发展: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 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 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 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效果只能以社会效率来衡量。 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主张教育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本性、本能的发展。 课程: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p131) 学科课程: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 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讲解学习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 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请认真读完}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第二节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教育学基础》题库

《教育学基础》题库 《教育学基础》题库 (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第二章教育功能 (3) 第三章教育目的 (6) 第四章教育制度 (8)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0) 第六章课程 (13) 第七章课堂教学 (15)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题 1、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4、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而不是一种“实体”。 5、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7.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8、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8世纪,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 9、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10、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学记》。 11、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培根。 12、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是教育者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教育”定义的理解,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1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放到火苗上被灼伤,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 ○2老母鸡带领小鸡找东西吃的活动。 ○3“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4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行为。 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指 ○1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手段○2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学基础全真模拟试题(含答案)全真模拟试题

教育学基础全真模拟试题(含答案)全真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册上无效。 2 .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答题纸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认真书写。用其他颜色不给分。 死猪,做题的时候不许翻后面答案,那就白瞎我一个手在电脑上给你弄这些了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 .《大学》 B .《中庸》 C .《孟子》 D .《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11 .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道尔顿制 B .兰贝制 C .特朗普制 D .文纳特卡制 12 .德育过程是一个教育与()的统一过程。 A .锻炼 B .受教育 C .自我教育 D .修养指导 13 .衡童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14 .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反映的是()。 A .教师政治地位不高 B .教师经济地位不高 C .教师的职业权力不大 D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偏低 15 .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它将()。 A . 3 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B . 5 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C . 10 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D .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或填空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p22 2、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概括为制约与促进。 社会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如生产力制约教育内容、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文化影响教育的……;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反过来教育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对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复习: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科技的关系) P34—p42 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p46 附加:有的人在某些方面“聪明早慧”,却在另一些方面“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划分出来。P26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形成。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康德首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德国的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和哲学家纳托尔普。p64 (自己复习: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隐性课程(潜在课程)。p143 (自己复习:隐性课程的范围) 7、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P47 (自己复习: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例证;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及每种因素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8、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p180 (自己复习:教学过程的条件性和过程性要素) 9、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p142 (自己复习:课程的其他几种类型,及每种类型的分类标准、含义和优缺点) 10、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两者相互协调与补充)。11、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幼儿教育学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幼儿教育学复习重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幼儿教育 一、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 三、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简答)教育目的。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阶段目标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三、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简答) 1、教育目的; 2、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3、根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 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知识改变命运☆☆☆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 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 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 1816 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3、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 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4、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5、1989 年 8 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1989年6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正式施行。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3、教师的作用。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4.幼儿的自由发展和作业相结合 5.重视感觉教育(教具) ★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简答)缺点(1)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缺点缺点:(2)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贡献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