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概述

一.环境概述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和生物群周围一切生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或生物群生存的各种因素。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的含义是指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环境分类

生物环境:宇宙环境、全球环境、地区环境。

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区域)、地球环境(包括各圈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如三北防护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太阳黑子等。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如生物个体表面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动物穴内的小气候等。

二.生态因子

环境的各种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因子,其中一些可对生物产生一定影响的特称为生态因子。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因素——环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直接影响作用的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

1)非生物因素:气候、土壤、地形。

2)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人类活动。

注意:地形和海拔高度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气候、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活动而起作用的,故属于间接因素,有人认为不属于生态因素之列。

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4.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因子综合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5、生态环境:为了强调生态意义,常常把环境中全部生态因子综合组成的那一部分,称为生态环境。

6、主导因子: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生活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7、限制因子:当某个生态因子的变动范围超出生物所能耐受的临界限,并因此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至引起死亡,此时这样的生态因素叫做限制因子。

8、生态幅:物种适应于生境范围的大小。生态幅即对某一生态因子,又指环境条件的综合。

三、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

1、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整个地球表面具有过渡状的分带性规律。

太阳辐射量差异太阳辐射-热量带-水分差异-植被分带-土壤分带

自然地理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

植被地带性分布

2、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

自山麓至山顶呈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

3、经度地带性:地球内在因素如大地构造形成地貌和海洋分异引起经度地带性分

异。

四、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五、环境的限制作用

1、限制因子:①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②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

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且阻止其生长、繁殖或扩散甚至生存的因素。

2、最小因素定律(Libig最小因子法则):即植物生长好坏依赖那些表现为最低量的化学元素,这一规律被称为最低量定律。

3、耐性定律:

耐性:也即生物种在其生存范围内,对任一生态因子的需求总有其上限与下限,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种对该因子的耐性限度。

①指生物能够忍受外界极端条件的能力;

②指单个有机体或种群能够生存的某一生态因子的范围。

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

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方式等在生存竞争中形成适合环境条件的一定性状的现象。

2、表现:行为适应(冬眠、迁移)、形态适应(保护色、警戒色)、生理适应。

3、趋势:有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二大类。

趋同适应: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受到生态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趋异适应:指同一种生物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生态适应。

保护色:保护色是指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保护色强调的是动物的体色与动物栖息地环境的背景色彩相协调一致。其生态适应意义是:既有利于躲避敌害,也有利于捕食。

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戒色强调的是动物的体色与环境色彩不一致,易于从环境色彩中分辨出来。其生态适应意义是: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拟态:拟态是指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耐度限制的调节通过下列主要方式:

驯化培育;

休眠——“逃避”限制;

生理节律变化和其他周期性补偿变化,调节的目的是对恶劣环境的克服。

七、生物的指示性

指示生物:通过生物的物候现象反映气候条件。

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因此,常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

生物的指示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但指示生物决不能滥用,因为每个种的指示作用都是相对的,仅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起作用,而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将失去指示意义。

生物的指示性是指根据生物种或其群体、或生物的某些特征来确定地理环境中其它成分的现象。一般认为,生态幅比较狭窄的生物比生态幅宽广的指示意义大;生物群落的指示性要比一个个体或一个种的指示性可靠。

第二节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

一.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光质的作用:

1)光的性质:太阳辐射波长150-4000nm,分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类,波长在380-760nm之间的光为可见光。

2)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红、橙光能对叶绿素有促进,绿光不被植物吸收称“生理无效辐射”。

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有影响。

紫外光与动物维生素D产生关系密切,过强有致死作用,波长360nm即开始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能抑制植物茎的生长和促使花青素的形成,使得植物茎杆短矮,花朵艳丽多彩。

2、光强的作用:生长发育、形态构建作用。

光照强度:

1)光强生态作用

(1)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

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光照强度制约着光合作用及有机物产量。在黑暗中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依然进行,消耗着储存的有机物,表现为植物向外界释放CO2。在较微弱的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便已开始,并从外界吸收CO2。当光强达到某一水平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彼此平衡,此时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超过补偿点后,光合作用强度几乎与光强度成比例地增长,有机物合成量超出呼吸消耗量的数额就是净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增长到一定程度趋于稳定,即使提高光照强度也不再起促进作用,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2)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如鸡蛋、蛙卵和鲑鱼卵在有光条件下孵化发育快。

2)生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

(1)植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

植物对光强的适应类群:根据植物对光强的适应,可以划分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与中生植物三种生态类群。

植物对光强的适应机制: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阳生植物高,如果长期低于此值将造成饥饿而生长不良,或受荫部分枝叶枯落。

高粱和玉米等C4植物的光饱和点比小麦等其他阳生C3植物要高得多,它们对强光照的利用率很高。

植物耐阴性:阴生植物对生境的适应除呼吸作用较弱外,还反映在较充分利用光能上。阳生植物呼吸比较旺盛,需要较强光照才能补偿消耗。阴生植物叶面积与叶重比值较高,叶片较大较薄,叶细胞排列疏松,气孔经常开放,这些有利于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阳生植物则常具小而厚的叶片,具有适应强烈辐射及其带来的高温、干旱等条件的能力。

一些被子植物长期生活于非常荫蔽的生境中,光合作用强度不高,有机产物短缺,几乎完全不开花结实,而借助根状茎等地下器官进行营养繁殖。

另一类适应荫蔽森林环境的方式,是落叶林下的一些类短生植物,其生活史的特征实质上是避荫性适应。当早春乔木未长出新叶时,林下光照充足,气温已回升,紫堇、绵枣儿、顶冰花这类多年生植物利用该时机,迅速生长发育,待数周后,当新树叶长满时这些植物已开花结实转入休眠状态。这种类型称为类短生植物。

光强与水生植物分布:水体中向下光线减弱很快,水越深处光合作用越弱。当光合作用减弱到与呼吸消耗量平衡时的水深称为补偿深度,这是水中光合植物垂直分布的下限。补偿深度随水的透明度而变化。

(2)动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

光强影响动物的生活方式。如弱光下的夜行性动物(猫头鹰)和强光下的昼行性动物(大多数鸟类)。

3)极端光现象:

a黄化现象:在黑暗条件下,植物表现为:茎细、节长、脆弱(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片小而卷曲、根系发育不良、全株发黄,这种现象称为黄化现象。如豆芽、韭黄。

b光死亡现象:指强日照下造成某些生物死亡的现象,如蚯蚓的光死亡。

3、光周期现象—生物对光的生态反应与适应。

1)定义: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现象。生物和许多周期现象是受日照长短控制的,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

2)植物的光周期生态类型:

长日照植物:是指在14小时以上的较长光照条件下,促进开花的植物,光照短于12小时不能开花,光照越长,开花越早。如冬小麦、大麦、菠菜、萝卜、甜菜、甘蓝等。

短日照植物:是指在短日照条件下(8小时或至多10小时)开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日照越短,开花越早。如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烟草和向日葵等。

中日照植物:指只有当昼夜长短比例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甘蔗的某些品种只有在接近于12小时的日照下才能开花。

中间型植物是指开花对日照长短无严格要求的植物。四季均可开花,如蕃茄、黄瓜、四季豆等。

长日照:植物必须在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能开花;短日照: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

值才开花。

3)动物的光周期生态类型:动物节律

昼夜节律24小时循环一次;夜行性动物:蟑螂、黄鼬

夜行性动物:蟑螂、黄鼬;昼行性动物:鸟类、灵长类

全昼夜性动物:田鼠、紫貂;晨昏性动物:蝙蝠。

季节节律:

二、温度与生物

1、生物生命活动与温度条件

生物的各种生理过程都限于某一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它们的三个基本点: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根据生态因子作用三基点定律,植物生长在0-35度间可以生长,过高或过低,植物将受损,甚至死亡。

1)温度与生物水分代谢。

2)温度与植物光合作用。

3)温度与植物的呼吸作用。

2、温度对生物生长的生态作用

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对开花的影响。如春化过程(植物需要的低温处理使植物开花的过程)。当年育苗时应该注意低温对开花的诱导。

3、生物的需热量

1)积温与有效积温。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需要一定的温度保证,其值多用活动积温(简称积温)表示。目前用积温表示植物需热量的作法已被广泛采纳。另一种看法是,植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并非物理学零度,而各有自己的生物学零度(称为生物学下限温度),而低于此值为无效温度。所以计算积温应当累加下限温度以上的温度值,该值被称为有效积温。

K = N ( T – T0)

式中K代表该生物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个常数;T当地生物生长期间的平均温度;T0 该

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临界温度(生物零度);N是生长天数。通常临界温度是5或10度。2)生物需热的生态类群。

根据需热量划分温度生态类群早在十九世纪法国植物地理学家德康多已提出方案,如高温植物(热带温热气候)、旱生植物(温暖干燥气候)、中温植物(适中温暖气候)、微温植物

(适中寒冷气候)、低温植物(极地与高山寒冷气候)等。每一类型还可分出广温性与窄温性。

动物:(1)不同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据此可将生物分为:

广温性动物——适应较大温度变化的动物

喜冷狭温性动物——适应温度低且变化幅度小的动物

喜热狭温性动物——适应温度高且变化幅度小的动物

(2)在一定温度内,随温度上升,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增强。

植物一般生活在0-45℃范围内,动物一般生活在-2-50℃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随温度上升,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增强,反之则降低。

(3)温度变化与动物热能代谢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动物是通过自身的热能代谢机制来适应的。

根据动物热能代谢特点,可将动物分为:

变温动物(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与环境温度相差无几。

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等

恒温动物(温血动物)——体温相对恒定,一般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的动物。

2、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1)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生活在高山或极地的植物,芽和叶片常有鳞片或油脂类物质保护;体表有蜡粉和密毛;

植株矮小、匍匐状、垫状。在北方地区的植物,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使植株免受冬季严寒的伤害;多年生植物多见块根、块茎等;木本植物以落叶适应。

动物:贝格曼规律Bergman规律: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

区同类个体大,因为它们单位体重的散热量比个体小的动物相对少些。

阿伦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突出的部分(如四肢、尾巴和耳朵等)在低温环境中有

变小的趋势。

2)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常体呈银、白色;叶有密绒毛或鳞片、革质发亮、叶呈窄条形或针形;树干和根茎有厚的木栓层。

动物:

3)低温胁迫与植物适应

(1)低温胁迫

冻害:发生于零下低温。这时细胞间隙与细胞壁上自由水结冰,因其蒸汽压低于附近过冷溶液,水自细胞质逸出,使后者萎缩而脱水受害,或者冰晶压迫细胞质造成机械损害。

冷害:起源于热带的植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也会受害。这称为冷害。水稻秧苗遇到春季南下冷空气,在0℃以上便受害。

(2)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形态结构适应:有些植物通过改变生长形态躲避寒害,例如高山上匍伏地面的乔灌木和分枝密集的垫状(枕状)植物。热带高山一些大型植物具莲座叶,如东非肯尼亚半边莲(Lobelia keniensis),白昼叶丛开放,晚间则闭合包围生长锥。

生理适应:越冬植物的抗寒能力有个逐渐提高的过程。温带秋季气温降低,细胞液中增加糖、盐、有机酸、蛋白质等浓度,因而冰点下降,束缚水增加,可以过冷而不凝结,有助于抗御辐射霜的危害。

4)高温胁迫与植物适应

(1)高温危害:首先是破坏代谢的协调,使呼吸作用剧烈并持续较久,造成植物的“饥饿”。

(2)植物对高温的适应:植物避热方式主要在于减少强烈辐射造成的增温,如叶面或表皮毛反射光线,叶片侧向阳光等,或通过蒸腾消耗热能降温。

3、温度节律与植物物候节律

1)温周期现象:指有规律的季节变化和昼日变化,温度交替的反应或变化。

温周期与植物生长发育: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显著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形态构成以及干物质积累等。植物对昼夜温差的反应称为日温周期。年温周期与植物生长发育:

2)物候变化及物候节律:

(1)物候学Phenology:是研究气候和动、植物生活周期现象之间关系的学科。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表现出发芽、展叶、开花、结实或休

眠等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叫物候期。

(2)物候节律:由美国人Hopkins提出,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其它

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北美温带内每向北移动纬度1度、向东移动经度5度、或海

拔向上升高400英尺,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时,将分别延期4天;在秋

天则相反,即物候提前4天。

三.水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水对生物的重要性

①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②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渠道

③参与生物体内一切生物化学反应

生物的正常生活,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在体内经过复杂生物化学反应,最后排出体外,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所以,水是生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植物体一般含水60-80%,鱼类含水约80-85%,蝌蚪含水高达93%。

④水分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

2、水的生态作用

(1)陆生植物对水因子适应的生态类型。

根据陆生植物依其对水分需求,可将陆生植物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湿生植物——生长在过度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②中生植物——生长在中等湿度环境中的植物。

③ 旱生植物——生长在气候干燥、炎热环境中的植物。

旱生植物能借助生理上和形态上的一些特性在干旱条件下保持植物体内适宜的含水量。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的途径: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或防止体内水分损失如:Ⅰ.根系很深且比较发达:如骆驼刺的主根长达18米以上,可以直接利用地下水,被称为“潜水植物”。

Ⅱ.叶面积缩小或消失:如仙人掌叶子退化成针状。

Ⅲ.茎叶肉质化:如仙人掌具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织。

Ⅳ.叶面具有角质或腊质保护层。

可以在体内保持大量水分,茎杆发生肉质化。

旱生植物的类型很多,划分方法和标准尚未统一,常见的类型如下:

肉质旱生物:该类植物在体内薄壁组织里储存大量水分(肉质化)、减低蒸腾失水数量来适应严重干旱。

硬叶旱生植物:该类植物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但未肉质化。其机械组织发达或角质层较厚,在失水较多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叶片皱缩发生破裂。

硬叶植物的根系庞大,叶脉较密,以扩大水源,增强吸水能力,改善供水条件作为适应干旱的另一重要途径。

软叶旱生植物:该类旱生植物叶片有程度不等的旱生结构,但较柔软。土壤水分较多的季节里,它比其他旱生植物蒸腾要更强烈,甚至超过中生植物。

微叶型和无叶型强旱生植物:荒漠地区比较普遍。前者叶片强烈缩小,叶面积通常不到1cm2。后者叶子退化,由绿色茎执行光合作用功能。例如荒漠中的沙拐枣,一年生枝条的外面覆以闪亮的厚角质层,叶子呈极短线状并很快脱落,一部分枝条上着生花,共同执行光合功能,果实成熟后一齐脱落,另一部分枝条则当年木化越冬。

(2)水生植物的生态对水的适应生态类型

沉水植物:维管束和保护组织不发达,整个植物体都可以吸收水分,体内细胞间隙很多,巨大的空腔构成连贯的系统并充满空气(即通气组织),既可供应生命活动需要,又能调节浮力。有些种类的叶片小而薄,或碎裂为丝带状。

浮水植物:叶子(如睡莲、芡)或植物体(如浮萍)漂浮水面,上部直接接触空气,接受日光,所以条件较好。气孔通常只生于叶上表皮,后者覆有角质层(或蜡层),水下部分器官与沉水植物结构相似。

挺水植物:下半部浸没水中,上部枝叶仍挺立水上,如芦苇、慈菇等。

(3)咸水植物

(4)动物对水分的适应生态类型

按栖息地也可以分水生和陆生两类。

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动物出现了许多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

①迁徒,例如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大型草原动物。如长颈鹿、斑马等在旱季来临时往往发生大规模迁徒。来不及迁徒者被渴死。

②保持体内水分,例如被称之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它血液中含有一种特别的蛋白质,可以保持血液水分,同时它的肾脏还能使尿液浓缩,减少水分丧失。所以骆驼对脱水的忍耐性很高,即使17天不喝水,身体脱水达体重的27%,仍能正常行走。称它为“沙漠之舟”是当之无愧的。

③夏眠,例如许多沙漠动物在干旱季节潜伏下来,不吃不喝。

四.空气和风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空气组分对生物的影响

①O

2

与生物活动

空气中的O2是动植物呼吸作用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O

2

动植物就不能生存。在缺氧的情况下,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常具有特殊的适应特征。如:

A.众多的呼吸根——所谓呼吸根是指植物根系在土壤内部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就将根系伸出地表,从空气中或水体中获得O2的根。

B.发达的通气组织:如热带、亚热带海岸的红树林,它的根系不仅伸出地表进行呼吸,而且它的根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在根系内可以储存许多空气。

②CO

2

与植物生长

CO

2是高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原料,在光照射度程度一定的情况下,CO

2

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合成的有机质就越多,作物生产力就高。但大气CO

2

浓度比较低,仅有0.03%,往往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目前光能利用率只有1-2%,如果提

高CO

2浓度,肯定会增加粮食产量。有人称“CO

2

施肥”中增施有机体即可起到这个作用。

③有害气体成分对生物的影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如硫化物、氟化

物、氯化物、氮氧化物等,使大气发生污染。当这些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某些

生物产生毒害,甚至死亡。例如,紫花苜蓿对SO

2

反应敏感,很容易受害以致死亡;再如氟化氢对杏、李、松树的厉害很大,产量下降。某些植物对大气某些有害成分具有指示作用。在环境监测中意义很大。

有害气体对植物的影响程度是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区别。有些植物具有抵抗

有害气体的作用或能力。如刺槐、侧柏等对SO

2

的反应非常迟钝,氟化氢对玫瑰、棉花、蕃茄的危害较小。

2.风对生物的影响

风对生物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①有利影响

风是植物孢子、花粉、种子传播的动力,地球上有10%的显花植物借风力授粉、繁延后代,为人类造福。

风可以促使气体成分发生混合,加速物质循环,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减轻污染物的浓度。

②有害影响

风可以使树木倒折、农作物倒伏、产量降低,这里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夏季台风活动季节经常发生。

风还可以使植物变形。在高山顶部和沿海风力常常较大,使植物体的迎风侧蒸腾加剧,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叶片枯萎、枝条死亡;而背风一侧破坏较轻,形成树冠不对称的现象。远远望去,好似旗帜一般,这就叫作旗状树冠。

3.风对动物行为和形态构造的影响

例如随风带来气味,常常是许多嗅觉敏感的动物寻找食物和回避天敌的重要因素。所以某些食肉动物寻找食物常迎风行动

五、土壤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土壤机械组成对植物的影响

对于土壤质地粘重的土壤来说,不利于根系的下扎,多生长浅根植物,这种植物则易倒伏。

对于土壤质地较轻的土壤来说,保水能力差,但为了获得充足的水分、根系下扎较深。

2.土壤PH值对植物的影响

①酸性土植物——能够在土壤pH<6.5的情况下正常生长的植物,如我国南方的植物多属于此。

②中性土植物——能够在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情况下正常生长的植物,如我国北方较湿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此。

③碱性土植物——能够在土壤pH>7.5的情况下正常生长的植物,如许多草原和荒漠植物属于此。

3.土壤含盐量对植物的影响

土壤中的许多盐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但是土壤盐分过多则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4.土壤对动物的种类、数量、形态和生活习性的影响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土壤动物或地上数量较多的动物都有影响。如含丰富的殖腐质黑钙土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六、地形条件

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受地形条件所制约。地形因子它主要通过改变光、热、水、土和风

等自然条件间接地作用于植物。

1、山区地形的影响:较高山顶处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长短波辐射强,致使气温变化大,风力强劲,蒸发强烈,物理风化为主,成土作用差,植物一般表现为耐寒、耐旱、耐瘠、抗风、抗紫外线等生理特征,及株矮根壮等形态特征。

2、小地形的生态影响:

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1、竞争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确定短缺资源时就会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时一个物种战胜另一物种,甚至导致一种物种完全被排除。

1)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的结果:

(1)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完全排挤掉;

(2)一个种群迫使另一种群:占有不同的空间(空间分隔)。

高斯假说(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个不同种群不能在同一地区长期共存。即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

生态位:包括生物占有的物理空间、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它们在各种环境变化梯度中的位置。

2)种内竞争

2、捕食作用

捕食就是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1)猎物是捕食者的食物资源;(2)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有调节作用。

3、寄生

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一方获利,而另一方遭受损害。寄居在别种生物上并获利的一方称寄生物,被寄居并受害的一方被称为寄主。如寄生在人体内血吸虫、蛔虫。

4、共生

物种之间一种相依为命的一种互利关系,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如地衣(是单细胞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丝兰和法兰蛾;白蚁和多鞭毛虫。

1)偏利共生(共栖):指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明显害处的共同生活现象。兰花附生于乔木的枝上,易获得阳光。双锯鱼和海葵。

2)互利共生:指对双方都有利的共同生活现象。

(1)兼性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双方都从对方获得好处,离开对方也都可生活。如裂唇鱼(清洁工)专吃一些鱼类(如笛鲷)口腔和鳃部的寄生物。

(2)专性互利共生:双方都从对方获得好处,离开对方一方或双方不可生活,分为单方专性和双方专性互利共生两种类型。

第三节植物生活型和适应

一、植物的生活型

丹麦学者瓦尔明(1884)首先使用“生活型”(“植物个体生活中能与外界环境和谐适应的形态”)。

“形态和对环境适应相似的一些植物种,属于同类生活型”-谢尼阔夫(1964)。

(一)生活型系统

1.Raunkiaer生活型系统

(1)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 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厘米以上,依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与矮高位1芽植物(25厘米到2米)。

(2)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 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厘米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3)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 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子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4)隐芽植物(Cryptophytes) 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 以种子越冬。

2. 生活型谱

(二)生长型系统

1.叶型系统

2. Whittaker生长型系统

(三)综合生活型系统

1.Ellenberg和Mueller-Dombois生活型系统

2.《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

3.Raven生活型系统

二、植物的生活史和适应策略

各种植物具有自己的发育特征,如种子休眠类型和存活时间、种子散布方式、开始生殖年龄、生殖次数、营养繁殖方式与重要性、植物寿命等。Harper(1982)则进而强

调有机体不是适应现代环境,而是适应从前的环境,作用于生活有机体的自然选择只转变其后代的特征。

(一)生活史类型

Crawley(1986)把生活史类型和适应特点区别如下:

1)一年生植物

它的优势在于生殖期早,产籽量大,环境恶劣时通过种子休眠安度,弱点在于只生活一个生长季,很难在高度上参加竞争。适合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小环境常不稳定。从而影响成活率。其中在秋季萌芽,长出营养器官,来积累有机产物的“越冬一年生植物”,在第二年春季快速长大、开花结实,最后在初夏时枯死。此外,多年生一次结实植物,也都是先逐步储存光合作用产品,结实后即死(如竹类),这被称为大爆炸(big bang)策略。本类植物产生的大量种子,经由各种散布方式占地很广,但只有一部分环境适宜生长,即遵循在两面下赌注的对策(bet-hed ging tectics)。

2)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优势是多年占据一定空间,虽然地上植冠每年死去,却不需将光合产物(亦通称资源)转用于木质结构的生产与维持,此外还常能产生根茎、匍伏茎与气生根,获得空间运动效果,扩大营养面积。但每年都必须长新枝叶和重新争取有利的光照条件。

3)乔木和乔木状植物乔木要生长多年才开始生殖,但首先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作为资源投入到茎和根的生长,所以常能占有高层优势使有机物生产比较高效。由于树冠的发展必须借助供应水肥的根系和坚定有力的枝干作为保障,因此资源分配不可避免地分散而不能集中于生产机构——叶和生殖机构——种子,生命持续时间至少要数十年乃至千百年,生殖能力也绵延不断。

(二)生殖策略

R.麦克阿瑟(MacArher,1962)提出r选择与K选择的概念,该概念阐明的个体生活史特征方面主要是:r选择植物的生命短促(一般不到一年),发育迅速,个体不大,生殖早,种子多,用于生殖消耗的资源可达总消耗量的14-32%,适生于不稳定的多变的环境,即以高生殖率取胜。K选择情况相反,此类植物寿命长于一年,发育慢,个体大,竞争力强,生殖较晚,多次生殖,生殖消耗的资源约占1—14%,即以高效率和稳定性取胜(Pianka,1970)。但其后的许多研究证明,这两类选择只代表两个极端,大量植物处于r-K连续体的中间各位置。有人认为环境的持续稳定与否是植物采取何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

所有的实验都证明“生殖对策”是植物固定的遗传属性,但是仅用两种选择还不能完全说明植物这种适应特征,例如营养繁殖在一些情况下非常重要,却未被考虑。(三)资源分配策略-CSR系统

J.R.Grime(1979)认为,限制植物生存与数量的外界条件有二,即胁迫和干扰。它们在地表的强度具地区差异并形成四种组合,其中强胁迫+强干扰处的植物不能存活,另外三种组合类型的生境导致三种适应方式。

1)竞争者(C型,Competitors)适生在低胁迫+低干扰生境,能大量吸收生产用资源,营养物质较快用于营养结构的生长,个体高大,具强竞争力。

2)耐胁迫者(S型,Stress-tolerators)能适应高胁迫+低干扰的生境,包括4种类型。

①极地-高山环境中主要的植物具低光合率,生存依靠长期缓慢生长活动,大多行营养繁殖,种子繁殖不稳定。

②干旱生境中的植物耐旱或避旱适应发达,生长较慢。

③荫蔽生境中的植物或提高对光的竞争力,或具耐荫性(在形态上、生理上具有适应弱光的特征)。

④贫瘠生境中的植物能忍耐强酸性以及缺乏有效氮和矿质元素的土壤,忍受有毒害物质。耐胁迫者总的特点是生长慢,常有防御和减轻恶劣环境胁迫的各种适应特征,共生现象较普遍,在优越有利环境中竞争力差。并没有一致的共同的生活型。

3)杂草型(R型,Ruderales)适生于低胁迫+高干扰的环境,即气候、土壤、水文等生态条件经常变化不稳定。当本来对植物生长有利的环境却常受到能毁坏生活的(与死去的)有机体的干扰时,自然选择有利于那些具快速生长能力的杂草型短生植物,而竞争者和耐胁迫者在此却不能获益,如海滨和湖边断续淹水地,沙地,动物和人践踏地以及荒漠中洼地的植物。农田杂草则更为典型,它们快速完成生活史,有高的种子生产率,花期早,成熟快,能适应所在生境强烈干扰并具利用生境资源的能力。植物体内(养分)资源分配与前两型相反,即大部分配给种子。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带波长位于。 A.380nm~700nm B .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2.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光照强度称为。 A.饱和点 B.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3.下图表表示北温带海洋的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数据,以下那一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是。 A.提高光强度破坏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光强度提高增强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 D.硅藻数量的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 4.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 A.气候驯化 B.调节C.驯化 D.适应 5.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8.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9.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C.冬小麦 D.水稻 10.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C.水分 D.土壤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理论复习: 1.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1)生物因素:一种生物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的因素 (2)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 影响生物的生存因素举例:①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影响 因素是空气)②沙漠里植物植株矮小(影响因素是水分)③极 地狐和大耳狐的关系(影响因素是温度)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种内关系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3.空气湿度: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微生物都易于繁殖与传播,其中 空气湿度在45%--55% 病菌死亡较快,是人类适宜的空气湿度 测空气湿度会用到干湿表和计时器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举例:①北极熊、青蛙的保护色②竹节虫的拟态③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观察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它们耳朵的大小不同,这与它们生活地区的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 A.水B.空气C.温度D.气候 2.把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A.合作B.捕食C.竞争D.寄生 3.在大自然中,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森林可保持水土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 4.某同学做了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探究活动,下列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的曲线图最可能是草地一天湿度变化曲线图的是() 5. 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说明()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 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 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生物科技行业)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 编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和环境 壹、单项选择题 1.(黑龙江98复赛)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A控制适当温度B控制充分的水分 C控制较弱的光照D提供肥沃的土壤 2.(广西98)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能量E土壤pH值 3.(河南97预赛)花芽分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低温和光周期B中温和光周期 C温度和光周期D肥效和光周期 4.(河南97预赛)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温度B高度、纬度C阳光、纬度D阳光、地形 5.(河南97预赛)植物不需要光的生理活动是 A秋天落叶B幼苗生长C花芽形成D花粉的萌发 6.(黑龙江99复赛)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同样树的叶子 A先黄B稍晚变黄C同时变黄D不变黄 7.(黑龙江99复赛)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且使其躯体和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 A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B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C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D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8.(上海99;黑龙江99复赛)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壹”节开花,处理的措施是A增加光照时间B降低光照强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增加黑暗时间 9.(陕西98)壹种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 A深绿色的大叶,叶俩面有大量气孔 B深绿色的大叶,叶只在壹面有孔 C浅绿色中等大小的叶,只在叶的上表面有气孔 D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 10.(陕西98)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叶片壹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A充分利用光能B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D适应潮湿的环境 11.(山东98决赛)由气候条件决定植物群落分布的俩个主要因素是 A风力和雨量B风力和热量C热量和雨量D光照和热量 12.(广东99初赛)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有适合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例如有些植物的种子秋天成熟后,要经过壹段时间的低温才能萌发,这类植物最有可能是自然分布在的植物。 A低纬度地区B低海拔地区C低降水量地区D高纬度地区 13.(广西99)肺鱼的夏眠是对什么的适应 A缺水B高温C缺食物D阳光 14.(黑龙江99复赛)右图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在这5种鱼中,哪壹种是北极海的特有种,哪壹种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哪壹种的分布最广泛 A1,2,3B5,3,4C3,4,2D2,1,5 15.(浙江97)决定水池植物群落层次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D光照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阳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2、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等。 2、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看课本P42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装置中包含和两种实验环境,变量为。 ⑵黄粉虫幼虫选择什么样的个体?选择一条行吗?为什么?将幼虫放入实验装置中放入什么位置? ⑶根据实验需求,设计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延伸探究】制定探究方案——水分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得出结论: 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具体影响例子 ?水: ?温度: ?光照:

二、生物因素 1、生物因素是指。 同种生物之间: 不同种生物之间: 2、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相互作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之间 、,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课堂检测 1、对蛇、蜥蜴的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2、热带雨林中植物繁多,而沙漠中植物却十分稀少,造成这种特点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4、在同一块菜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无机盐 D、光 5、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其它蜜蜂 6、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7、一块田地,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田间杂草 D、水分 8、柑橘在北方生长不好,影响柑橘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9、同种生物之间( )。 A、有互助、有斗争 B、无互助、无斗争 C、只互助不斗争 D、只斗争不互助 10、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多种

2019届中考生物专题--生物与环境(附答案)

生物与环境 1.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 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2018?遵义)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A.竹节虫形似竹节 B.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C.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4.(2018?通辽)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6.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7.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8.丁丁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山洞深处无光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无翅膀;生活在山洞浅处明暗交替的条件下的蚜虫,个体 大多有翅。那么,影响蚜虫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岩石 9.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下列不能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像竹子 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020年第八章生物与环境参照模板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生态系统 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讲授人:于景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D:应用)。 (2)碳循环的过程(D:应用)。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D:应用)。。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学习“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危害,发展学生推理、联想和思维迁移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以及对自己所持有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事物的习惯。 (3)积累生态学知识,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重点 碳循环的过程。 三、难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述、讨论与启发、提问相结合。 五、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大家回忆如下问题: 1.生态系统的定义?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3.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什么? 4.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指的是什么? 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评价:大家对能量流动的内容掌握的很好!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是否发现,能量的流动是需要以物质为载体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变化又是怎样的?物质变化与能量流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就来学习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功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展示主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讲述新课 (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学生阅读:P 91第二、第三自然段。 学生讨论: 1.什么叫“物质循环”? 2.这里的物质指什么? 3.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4.循环的范围有多大? 师生归纳: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 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过程: 4.范围:全球性。 教师强调:这里的物质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而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循环指的是这些物质(元素)的往返运动。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所以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概括地理解为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是单纯的物质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二)碳循环 学生阅读:P 92第一自然段。 教师演示:出示“光合作用”投影片,并请同学们说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归纳:有机物无机物光合作用 )O CH ()(CO 22?? ?→? 教师演示:出示“呼吸作用”投影片。并请大家说出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归纳: )(CO )(O H C 26126无机物有机物呼吸作用 ???→? 教师设疑:请大家分析教材P 92碳循环示意图,思考如下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2.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概念分析 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

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二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八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八章知识点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 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 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 种小鱼为食。 7、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8、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 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9、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 生活,这种现象叫做~。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 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10、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 1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1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 以下无植物生存。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 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植 物的南北栽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成的影响: 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 变温动物;夏眠—-蜗牛;洄游:迁徙;季节性换羽。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 种群和生物群落_生物论文

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目标1.了解科群和生物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次;了解种群的概念、特征和生物群落的结构、概念,以及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关系。2.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促使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提高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了解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和群落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种群和群落的生态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通过了解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并注意联系人类种群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重点、难点分析1.种群的概念是本课题的重点。生态学工作者为了研究方便,往往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一定的空间范围,研究某时期种群的状况,因此,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种群就无从谈起。学习种群概念时,必须强调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这是学习群落、生态系统的基础。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它是物种繁殖的单位,群落构成的单位,物种进化的单位。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出发,进行种群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他们身边就存在具体的各种种群,而不是死背种群的概念。2.种群的特征是本课题的难点。说它是难点,就难在学生不善于将种群的各种特征与物种保护,农、林、牧、渔,人口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去理解该理论在实践上的重要的指导作用。将似乎空洞的理论用丰富材料充实起来,使之活化,才能化难为易。3.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是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又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为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知识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也是学习的重点,尤其是群落的概念。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进行种内和种间的信息交流、能量的传递、物质的循环建立起的有机整体。只有剖析一个典型的生物群落,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群落,万万不可以空谈群落的概念。群落与种群是什么关系,在教学中也必须阐明。可以说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二、教学思路:本课题内容的教学严防空洞无物,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调查,使学生对种群和群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典型的讨论素材,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1.关于种群概念的教学。种群的概念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得出。然后可设问: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否是一个种群?一片森林中全部的蛇是否是一个种群?以强化种群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的正确认识。教师应归纳出以下几点:(1)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如:北京八一湖冬季有野鸭种群,就不能说什么季节都有野鸭种群。(2)我们所见到的物种实际是种群,所以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在种群这个集合体内,个体之间可以自由繁殖后代,所以种群也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同一种群内,基因可以自由交流,由于地理隔离或生殖隔离最终导致物种的变化,可见,种群也是物种的进化单位。此外,种群也是群落的构成单位。2.关于种群特征的教学。种群的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是种群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要防止理论上的空谈,一定要结合具体物种的种群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对种群特征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对种群特征的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如猫熊(即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就要对某一保护区的猫熊进行种群调查,调查的内容就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特征,并依此对猫能种群的现状和未来做出科学的判断,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又如我国进行人口普查实际就是对我国人口种群特征的调查,并依此对我国人口的现状和未来做出科学的判断,以及制定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和归纳的问题有:(l)种群的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在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则

春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测试题浙教版

第 2 章 生物与环境 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 ( 2013·黑龙江大庆) “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认为影响山上桃花迟开 的因素是什么?( ) A. 光 B. 温度 C. 水分 D. 土壤 2. ( 2013·黑龙江大庆)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B. 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 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C.湖中的鲤鱼、鲫鱼 D. 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4. ( 2014·广东)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 .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 .各类生态系 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 .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5. 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的描述中 ,属于生 态系统的是( ) A. 微山湖中的水 B. 微山湖中的荷花 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 D. 微山湖 6. ( 2013·湖北黄石)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草→兔→狐 B .泥→小虾→小鱼→大鱼 C .蝉→螳螂→黄雀 D .田鼠→猫头鹰 7. (2014·湖南益阳) 下列有关生物圈、 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B. 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 C.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D.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3.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城的清风湖经过综合治 理, 开放。下列属于清风湖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的是( A. 湖中的细菌、真菌 B. 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已正式向市民 8. 右图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 ) A. 捕食 B. 竞争 C.合作 D. 互不影响 9. 人类作为生物 圈中的重要一员, 其 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 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 消费者 C.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专题 生物与环境 生物技术教案 济南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专题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教案 济南版 教学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类型,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解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 3.举例说明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大致操作步骤,列举基因工程的应用。 4.评价克隆技术及其伦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分析近四年学业水平试题并总结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准备:1.自学并初步完成助学121页的“专题构建”。 2.初步完成助学124页的“专题达标”题(并尝试标出“疑点、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 时间安排

学生自学——完成助学114页的填空题;师友互助——交换答案,相互讲解; 教师检查反馈统一答案邻的学习小组,再不会的,教师讲解。 合作探究 一 4分钟课件展示下列题目,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1.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 解者 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的 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 重破坏,也能较快必得 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 2.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 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该食物网 和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 物部分。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 是,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 是,上一营养级只能把其获得能 量的传给下一营养级,由此可见,在 这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 是。 (4)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 终处于之中。其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 学生讨论探究, 书写各题的答 案: 1.C 2.(1)4 分解 者 (2)草→食草 昆虫→青蛙→ 蛇→鹰 (3)鹰逐级递 减的10%~ 20%草固定的 太阳能 (4)动态平衡 (5)鹰 学以致用, 检查学生对 已复习知识 的理解运用 情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精品教学案

【考情分析】 本专题知识综合性大,从元素、细胞一直到生态系统,并和生产实际联系的内容较多。 高考中的考查热点内容有:种群的数量变化、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特点及相关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原理;群落间生物种间关系及群落演替;全球的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命题形式:知识点的考查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坐标曲线题、表格题较多)。 【知识综合】 一、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 2.种群的增长曲线 “s”型曲线“J”型曲线 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有限环境资源无限 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上升后下降保持稳定 有无K值有K值无K值,持续增加 3.种间关系 种间 关系 曲线图例图示说明箭头实例举例 捕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 利,相互依存,两个种群数量 变化曲线表现为“同步升降”。 羊和草 竞争捕食者A种群的数量和被捕食 者B种群的数量呈周期性波 动,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 后于被捕食者。 牛和草 寄生两个种群具有相同的生存资 源和食物资源,在竞争中有时 会出现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 于劣势甚至死亡的现象。 寄生在牛肠道内 的寄生虫和牛。 互利共生随着寄生者A个体数量的增 多,被寄生者B数量可能减少。 豆科植物和根瘤 菌。 提醒:寄生是从活体获得营养物质,寄生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腐生是从死体上获得营养的生活方式,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4.群落演替 内容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生物体 生物 种群 生物 群落 生态 系统 生物圈 群体水平 宏观生物学(生态学) 同种 总称 环境最大 分子生物学个体生物学 元素无机 分子 生物 大分子 细胞亚显 微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 生物体 种群密度 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出生率 间接影响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预测未来变化方向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概述 一.环境概述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和生物群周围一切生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或生物群生存的各种因素。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的含义是指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环境分类 生物环境:宇宙环境、全球环境、地区环境。 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区域)、地球环境(包括各圈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如三北防护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太阳黑子等。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如生物个体表面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动物穴内的小气候等。 二.生态因子 环境的各种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因子,其中一些可对生物产生一定影响的特称为生态因子。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因素——环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直接影响作用的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

1)非生物因素:气候、土壤、地形。 2)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人类活动。 注意:地形和海拔高度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气候、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活动而起作用的,故属于间接因素,有人认为不属于生态因素之列。 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4.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因子综合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5、生态环境:为了强调生态意义,常常把环境中全部生态因子综合组成的那一部分,称为生态环境。 6、主导因子: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生活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7、限制因子:当某个生态因子的变动范围超出生物所能耐受的临界限,并因此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至引起死亡,此时这样的生态因素叫做限制因子。 8、生态幅:物种适应于生境范围的大小。生态幅即对某一生态因子,又指环境条件的综合。 三、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 1、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整个地球表面具有过渡状的分带性规律。 太阳辐射量差异太阳辐射-热量带-水分差异-植被分带-土壤分带 自然地理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 植被地带性分布 2、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 自山麓至山顶呈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讨论题 2.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哪些辩证关系? 生物受环境影响其分布区域和形态特征,同时还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其周围的小气候和微环境。 环境中的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部时,被称为限制因子。与此同时,生物为适应环境,还会从进化、生理、感觉和学习方式等方面使其对环境的耐受范围发生改变,以生活在更多的复杂环境中。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即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二者相互对应,有暗含某种哲学关系。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才能全面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众所周知,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的。把生态系统看作矛盾的统一体,生物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 3.试探讨说明生物的分部和数量与物理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的耐受性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质量或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都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每种生物对于任何一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有个最低点(耐受下限)和最高点(耐受上限),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耐受范围,就成为该种生物的生态幅。耐受范围中包含着一个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有最佳的生理或繁殖状态。当物理环境哥哥因子在最适区附近时,则此地该种生物分布较为广泛,且数量较多;若物理环境因子偏离最适区向低或者向高发展,则此地该种生物分布会相应有所局限,且数量有减少的趋势。 4.何谓光周期现象,说明以光为指导因子的生态类型?试述光生态因子在引种驯化上的生态学意义。 昼夜交替中日照的长短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称为光周期现象。 (一)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根据光周期的不同,可以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要求日照时间需要大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例如小麦、大麦、油菜、菠菜、甜菜等 短日照植物要求光照短于临界光期才能开花的植物,如水稻、大豆、玉米等 中日照植物要求日照与黑暗各半的日照长度才能开花,如蒲公英、番茄、黄瓜等 (二)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在脊椎动物中,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很多鸟类的迁移都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引起。由于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的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所以是生物节律最可靠的信号系统。同样,各种鸟类每年开始生殖的时间也是由日照长度的变化来决定的。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哺乳动物的生殖和换毛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很多野生哺乳动物都是随着春天日照长度的逐渐增长而开始生殖的,还有一些哺乳动物总是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雪兔换白毛也是对秋季日照长度逐渐变短的一种生理反应。 鱼类的生殖和迁移活动也与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也常表现出光周期现象,特别是那些生长在光照充足的表层水的鱼类。 昆虫的冬眠和滞育主要与光周期的变化有关,但温度、湿度和食物也有一定的影响。 生态学意义:从遗传的角度,所谓引种是指一个过程或方法。将一种动物引种指向新的地区等引进而前五物种。驯化是引种的一个后续过程,是引种在新的栖息环境中的巩固过程,是一系

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复习目标: 1.复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能量流、物质流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复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3.掌握人、动物、细菌真菌对生物圈的影响。 复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复习过程: 【知识梳理,快速记忆】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生物圈 1.概念: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2.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空气中由多种气体组成,该圈层生活着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2)随全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以内的水层中。(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合作关系。 5、生物适应环境: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适应既具有普遍 性,又具有相对性。 (1)骆驼、骆驼刺、旗形树…. (2)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复习提纲25页 (3)鸟类适应飞行的特点:复习提纲26页 (4)家兔适应草食的特点:它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盲肠;家兔的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其中门齿适于 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5)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用鳍游泳来获取食物 和防御敌害②用鳃呼吸 (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 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6)昆虫适于陆地生活及运动的特点: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

第七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 生态系统 四 生态平衡_生物论文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分析、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引导并训练学生在课后对周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现状写调查报告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观点。(四)学科方法训练点训练学生形成宏观和整体的思维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2.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原理3.疑点:什么是植被、酸雨?4.解决方法:通过实例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由教师展示有关植被、酸雨的图像,并作相应的解释。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五、教具准备1.准备以下内容的录像带或VCD软盘(1)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的特大洪灾。(2)河北省北部地区由于大肆捕捉青蛙,造成小麦减产。(3)敦煌莫高窟上部被黄沙覆盖,洞窟已被流沙包围。(4)昔日的罗布泊是水青草秀的一片湖泊,今日的罗布泊黄沙浩荡,日月无光。(5)西南地区遭受酸雨的危害。(6)西南地区植被概况。(7)新疆、内蒙古地区的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优良牧草大幅度减少。六、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看以上内容的录像或VCD软盘,由教师提出下列问题:(1)该录像或VCD 内容反映什么问题?(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3)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由学生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银幕展示前述素质教育目标,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的。(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先让学生观看以下内容的录相带或VCD软盘(1)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的特大洪灾;(2)河北省北部地区由于大肆捕捉青蛙,造成小麦减产;(3)敦煌莫高窟上部被黄沙覆盖,洞窟已被流沙包围;(4)昔日的罗布泊是水青草秀的一片湖泊,今日的罗布泊黄沙浩荡,日月无光;(5)西南地区遭受酸雨的危害;(6)西南地区植被概况;(7)新疆、内蒙古地区的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优良牧草大幅度减少。)然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问题。(一)生态平衡的概念什么是生态平衡?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生态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出和输入物质数量上的平衡。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了这三方面的平衡,就处于生态平衡之中。应该怎样认识生态平衡?首先要理解平衡两字的含义,我们所说的平衡是指相对平衡,形成平衡的各种成分都保持一定限度的动态。自然界在长期进化中所形成的动态平衡,是建立在各种成分的特定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参与并适应了这一平衡。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它的弹性或可塑性。就是说,生态系统内的某一个环节,在允许限度内变化时,整个系统可以进行适当调节,并保持原有的相对稳定状态,不致遭破坏,或遭到轻度破坏后,可再度自行修复。我们知道,自然界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就生物集团而言,不仅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甚至在种类上发生改变。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各自的群落,乃至种群内部亦竞争、排斥、共生、互助等相生相克的关系不断发生,因而不可能存在绝对平衡。(在阐述生态平衡的概念时,应使学生明确:①生态平衡是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而稳定的阶段的状态;②平衡是指系统内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几乎相等;③稳定状态是指系统内各生物功能类群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这三大功能类群之间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并且有典型的食物链关系。稳态是平衡的具体表现;④生态系统的平衡是进化过程中长期生态适应的结果,又是生态系统向着较大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发展的基础。)(二)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为什么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呢?主要是由于: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生态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了机能异常时,就可能被不同部分的调节所抵消。例如:草地鼠对草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在牧草生长不良的季节,某些鼠类可能处于休眠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