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一文,被认为是社会网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是群体、组织之间的纽带。在他看来,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

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又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0。他在该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卡尔#波兰尼在5伟大的转折6一书中提出的/嵌入性0概念。他认为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格拉诺维特认为,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信任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

而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嵌入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Granovet-ter. 1985)。

(三)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发展和修正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0时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权力、财富和声望,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在一个分层的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采取工具性行动时,如果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更高的地位,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中,弱关系的作用超出了格兰诺维特所说的是信息沟通的作用。由于弱关系连结着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们,所以资源的交换、借用和摄取,往往通过弱关系纽带来完成。而强关系连结着阶层相同、资源相似的人们,因此,类似资源的交换既不十分必要,也不具有工具性的意义。社会资源理论是社会网研究的一大突破,因为它否认了资源具有通过占有才能运用的地位结构观。林南认为,资源不但可以被个人占有,而且也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通过关系网络可以摄取。弱关系之所以比强关系更重要,是因为前者在摄取社会资源时比后者更有效。(四)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只有通过成员资格和网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

(五)罗纳德#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罗纳德#博特(Ronald Burt) 1992年发表5结构洞6(Structurial Holes)一文,他在书中首次明确指出,关系强弱与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多寡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主体是个人还是组织,其社会网络均表现为两种关系。一是网络中的任何主体与其他每一主体都发生联系,不存在关系间断现象,从整个网络来看就是/无洞0结构。这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中才会存在。二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象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称作/结构洞0。博特依据结构洞理论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提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在经济组织中,竞争优势不仅是资源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即占有结构洞多的竞争者,其关系优势就大,更有地位与声望,获得较大利益回报的机会就高。任何个人或组织,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就必须与相互无关联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取信息和控制优势。

(六)边燕杰的强关系力量假设

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力量假设对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提出了挑战。边燕杰指出,在中国计划经济的工作分配体制下,个人网络主要用于获得分配决策人的信息和影响而不是用来收集就业信息。他的主要贡献是在分析中国的工作分配制度时,区分了在求职过程中通过网络流动的是信息还是影响和求职者使用直接还是间接关系来获得信任与影响(Bian, 1997a, 1997b)。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社会网络理论地研究内容

4.1 为什么网络化或联盟?

虽然上述的理论演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络成因,但只是具有理论意义。在网络实证中,大多数的经验研究指出企业建立网络是出于经济动机,企业对互补资源的需要是其协作的重要驱动力(Richardson 1972)[2]。研究在两个层面展开:产业和企业。在产业层面一些学者指出影响企业结盟的产业因素有:市场竞争程度、市场发展阶段、需求和竞争的不确定性( Shan,1990)[24]。在企业层面,处于一个协作网络中,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熟悉的价值活动(Miles andSnow 1984)[25];获取特定资源( Ch,i 1994)[9];生产的规模经济(Grandor,i 1997 )[26];

风险和费用分担(Hame,l Doz, & Prahalad, 1989)[27];进入国外市场(Doz& Hame,l 1998)[28];在网络中可以获取市场交易的利益,维持运作的柔性(Powel,l1990)[29];节省信息费用,加速技术创新(SeungHo Park)[30]。

4.2网络治理

网络协调成本源于网络成员的相互依赖性,跨越组织边界的任务会引起组织之间的协调成本。在网络治理中其成取决于治理结构对层级制元素的运用程度。层级制运用的越多,网络运行费用越高。在经济学维度中对企业战略联盟的治理主要依赖层级治理结构。层级控制可以有力的应对不确定性因素,控制潜在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当企业预期在联盟中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时,出于联盟被控制的担心,多数会选择采用层级制治理联盟。在松散联结的网络中最常采用相互调整的双边治理机制。相互调整是成本最小化的治理,在其中没有正式的规则,没有主导企业对成员完成联盟目标状况进行监督( Park, Seung Ho,1996)[30];对冲突的解决机制是谈判和讨价还价(DA' unno and Zuckerman 1987)[41]。在网络中信任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Arrow(1974)指出信任可能是交易治理中最有效的机制。当存在信任时,企业不再需要层级制的治理机制。( Powel,l1990)[29]。美国著名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指出,经济行为是嵌入于社会结构的,核心的社会结构是人们生活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在契约是不完善的情况下,信任可以有利于契约的顺利完成。同时由于信任的存在,企业不用担心机会主义行为,愿意投资于专用性资产。愿意合作承担一定风险,也愿意采取一定联合行动,达到多赢的效果。

4.3 网络的绩效

长期以来,对网络绩效的研究一直侧重于两个方面:网络层面的联盟成败与企业层面的组织能力分析。联盟的稳定性更多地被用来反映网络的绩效。由协作联结所测量的不稳定性反映了商业的失败和联盟伙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Kogut1989)[45]。在企业层面上,在网络绩效的早期研究中,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合资企业的业绩。

5启示及应用

企业网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最初的经济维度中,网络只是替代市场和企业层级组织的另外一种资源配置形式,是为了控制交易费用。在资源理论的拓展下,网络的分析单位成为资源。在社会网络理论的推动下,企业网络作为有效的资源发展路径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现有的企业网络理论文献对网络的研究主要在网络形成、治理、绩效等领域展开。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重心会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网络理论。企业网络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对企业战略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对竞争优势之源的追寻。很多学者与理论流派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波特最初提出产业结构理论寻找问题的答案,指出产业结构选择与进入壁垒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这时企业竞争优势源于由五种产业竞争力量组成的竞争型外部环境。资源基础理论发现了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试图从企业内部的资源状况寻找企业优势之源。它指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独特有价值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与难以替代性。但是企业应如何发展这些优势资源?在资源基础理论中资源的内部成长路径难以满足由于环境迅速变化所导致的各种资源需求。

6.局限性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知识链中的知识活动分析[1]目前对于知识链上流程的认识国内外并不统一,但是知识获取、知识传递和共享、知识创新无疑是知识链上不可或缺的环

节。知识活动发生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网络特性的制约和影响。 1.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获取运用知识创造价值首先要获取知识。知识获取,指知识活动的主体从周边环境中寻找知识来源,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的过程。在一个组织内,各行为主体(组织成员)因各种原因频繁接触,其组成的关联网络是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Granovetter 关于弱联结力度的阐述提供了分析知识获取的一个新思路。由于强联结是在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问发展起来的,相似度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和社会经历在很大程度上相同,因此在强联结维系的同质群体内部,知识以固有形态存在,个体难以获得新的知识。弱联结所联系的是两个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它们嵌入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拥有异质的信息源。作为群体之间的联结,弱联结可以跨越不同的信息源,起到沟通和连接网络中异质群体(如不同职能部门)的桥梁作用。弱联结的存在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难度和成本,使人们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于核心任务。个体获取知识的活动受到对他人技能的识别、路径的长度和潜在成本的影响。在个人与他可接触到的一系列联系人所组成的社会网络中,行为主体首先要知道谁拥有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并对其掌握程度有一个主观评估,才能开始向潜在的目标搜寻、索取所需要的知识。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体为了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总是倾向于采取那些路径最短、能耗最低的方法。联系人能否及时将信息提供和传达是影响搜寻决策的一个因素。潜在成本则表现为尊重、信任和基于互惠原则产生的将来要尽的义务。Cross和Borgatti通过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得出了成本会影响向某个联系人搜索信息频率的结论。在企业内部找到拥有知识的专家便意味着获得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企业有必要建立知识地图,构建知识库,缩短知识搜寻和获取的周期,保证知识链下一个环节的输入。嵌人在社会网络中的知识搜寻具有路径依赖和自锁效应。人们在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时,总是首先考虑自己的以往经历中是否有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如果没有,则搜索网络中其他成员中是否有类似经历和经验;若两者都没有,人们才会进行逻辑思考(Loasby,1999)。上一次向某人寻求帮助的结果(如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快速)又会影响下一次的搜寻决策。因此知识搜寻的范围受限于先前的经验累积,搜寻者按一定的惯性选择相似网络进行发展,使搜索最终限于有限的几个节点之间。个体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个体对资源的获取能力及其对其他个体的影响。企业也可以视为网络中的节点,对于企业整体而言,弱联结带来的新知识有利于企业迅速掌握新技术,获得更多商机,拓展合作关系,从而提高竞争优势。有两种重要的网络位置会给企业层面的知识获取带来便利:a.处在结构空洞位置的企业具有信息优势。Butt认为,一个网络中最有可能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位置,位于横跨了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的结构空洞上。占据了结构空洞的企业,能将两个关系稠密地带联结起来,有机会接触到两种异质的信息流,获得无冗余信息;同时作为信息流动的必经节点,具有相对控制优势。因此能发现网络中的结构空洞,并充分利用它的企业可能从丰富的信息源中获得更多知识。 b.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具有的资源优势。核心企业往往掌握大量网络成员生存的必要资源,如核心技术、品牌资源、大规圃模的制造能力,并且难以替代;其它成员对核心企业高度依赖,使核心企业被看作期望的潜在合作者,能够参与一系列的重要联结,从而在网络中所占据战略性位置。核心企业因为拥有较多的联结关系和社会资本,对于网络中的资源流动具有支配权,能够更快地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2.社会网络关系、结构对知识的传递和共事的影响知识在知识链中的流动形成知识流。不同的社会网络关系,适合传递的知识类型往往是不同的。目前对于知识类型的划分,最权威的有两种:一是经合组织(OECD,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将“知识”归纳为四种类型: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Els]。另一种是在此基础上,Nonaka进一步将知识划分为两大类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在OECD对于知识的四类划分中,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基本属

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tadt knowledge)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文字表达,传播起来非常困难。隐性知识所对应的是0ECD分类中的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弱联结有利于简单信息的传递,促进事实知识的分享。在过去,如果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社会网络就很难跨越空间的距离得以构建。IT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环境和交流空间,使现实人际交往逐步向网络世界延伸。个人具有了更多的弱联结关系,于是弱联结在显性知识传递和扩散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例如在技术迅速革新的IT行业,IT 工作者就非常依赖网络资源了解Web技术的发展动态,通过邮件、新闻组、行业杂志,供应商网站,准确、高效地获得最新发布的行业信息。当组织间具有较强的社会联结、信任关系和具有相同的价值和规范时,组织间的知识传递会更有效率。强联结能够有效促进技能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a.强联结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接触,空间距离的接近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隐性知识是蕴藏在人的头脑中,与个人的观念、洞察力和经验等联系在一起,难以通过正式的信息渠道远程传播。人们只能通过亲自参与,观察或实际应用,在“干中学”、“用中学”,共享隐性知识。近年来实践社群(Cornmunity of Practice,CoPs)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在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引起知识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实践杜群指一群人基于共同的兴趣和主题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分享实践经验,寻求新方法。实践社群是由频繁联络或亲密接触的人群组成的,这些人互相了解,社群中布满强联结。在实践社群开展的各项讨论、交流等活动中,人们把从不同渠道所获得的事实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将事实知识有效地内化为个人的经验和技能。众多研究都表明,不仅仅实践社群,其他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如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客户关系网络、个人关系网络、学术交流网站等)对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强联结能增加社会资本,促进隐性知识的分享和扩散。强联结反映了强烈的、充满感情的和长期的、累积性的相互联系。行动者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增加了行动者互相交换意见的意愿和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成员间的相互信任进一步增进,从而在网络成员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的知识协作、知识交流关系。除了企业内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外,企业的社会资本还包括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咨询机构等之间的商业网络,企业获得知识来源的信息网络等。社会资本的增加,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加速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流动,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递。 3.社会网络推动知识创新为了保持持续的、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企业还需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创造一些新知识。日本学者Nonaka提出了“群体知识创新理论”,认为知识创新过程由两种类型知识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四种相互作用所构成:a.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之为社会化,社会化通常从建立一个交互作用的“场”(Ba)开始,这个场有助于成员共享经验和思维模式;b.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之为外部化,外部化可通过有意义的“对话或收集反映”来触发,适当的隐语和类比常有助于成员将难以交流的隐性知识清楚地阐述出来;c.从明晰知识到明晰知识,称之为融合化,融合化由企业中不同部门的知识“网络化”而触发;d.从明晰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之为内部化,内部化由“干中学”触发。通过知识的四种相互作用,企业中的不同个体知识在模仿、交换和组合过程中得以创造出新知识,并在群体内传播,使之最终体现为产品、服务和系统中的能力。Nonaka的理论强调的是知识创新机制的形式,即知识创新是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互相转化,却忽略了知识创新活动主体——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动态过程上看,知识创新是个体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在组织中的传递的有机结合。知识首先在个体的大脑中产生,然后在脑与脑之间传递,从而形成更大量更综合更成门类的知识。一定数量以上的知识必须通过多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创新。在人与人的社会互动过程中,知识创新时有发生。维系在社会网络中的成员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既有交集,又有互补。他们有着相近的生活、教育或工作经历,有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既有共同的背景知识、语境知识,也有不同的视角知识、体验和认知特性,甚至存在偏见和冲突。在交往理性的支撑下,各个

成员都会运用其他成员的经验、知识资源,同时也会向其他成员奉献各自的经验和知识。网络中容纳的不同个性、观点、理念是输入,通过知识的搜寻、传递、共享,这些不同的人类思想和智慧或发生冲突,或达成共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升华和超越,最终产生了知识链的输出——创造出来的新知识。在一个联系紧密的社会网络中,由于社会互动频繁,知识的流动和溢出加速,知识获取的成本降低,知识创新的效率无疑会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构松散的网络,知识创新就不会发生。一个联系松散的网络则由于含有大量的结构洞,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优势。占据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在知识获取上占有优势,有益于将异质知识加以综合,实现知识的创新。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 2003年第6期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 周 沛 〔摘要〕 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工作中构建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是发挥和提升社区工作调动社区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有力措施。社会支持网络有其特定的结构和互助互济功能,对于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对于专业性社区工作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支持网络;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3)06-0092-05 在当前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工作正逐步介入社区并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认同。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刚刚起步,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①在协调社区关系、整合社会资源上的功能还不完善,因而其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的作用还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本文试图就社会支持网络构建这一在社区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实务做一概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社区工作中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涌向社区;老龄社会的来临,老年人的照顾与医疗健康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层次性,致使不少社区成员成为低收入阶层,加上疾病等原因,使得社区的贫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大量涌向城镇,在为城市社区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其面临的实际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面对此类社会问题,社会各界一直给予高度关注,“送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等纷纷付诸实施。但是,仅仅靠这种临时性的、完成政治任务的方式还很难有效地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社区缺乏能够协调各方面关系、有效调动社区资源的组织和手段,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性与互助互济性还不够。换言之,没有引入专业性的社区工作机制,忽视了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社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工作是运用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对象,以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为目标,以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和利用 ①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一起,构成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 〔作者简介〕周沛,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江苏南京 210093。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课程2013-2级期末大作业 题目以及参考答案 友情提醒:本课程考试为大作业——提交纸质作业。请先下载作业题保存,打印在A4纸上,使用黑色墨水手写完成作业,在期末考试时提交给学习中心) 要求独立完成。对于出现的雷同卷及打印卷一律记“ 0 ”处理!!! 学习中心专业层次学号姓名 _成绩 __ 一、单项选择题:(10%) 1.下列不是网络学习资源的是:() A中国数字图书馆 B纸质教材C中国期刊网D网上报纸 2、远程教育的一个特征表现在师生处于()状态。 A、通信 B、教学 C、相对分离 D、讨论 3、在网络上实现所谓的“网上学校”属于网络教育的() A、虚拟功能 B、共享功能 C、检索功能 D、服务功能 4.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远程教育技术(如收音机和电视)的特征是()。 A、单向传输,师生交流少 B、双向传输,师生交流频繁 C、单向传输,师生交流频繁 D、双向传输,师生交流少. 5.E-mail地址的格式是()

(A)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14873829.html, (B)网址?用户名 (C)账号@邮件服务器名称(D)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称 二、简答题:10% 1、网络课程的定义是什么?(2%) 答: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2、远程教育定义可概括为?(2%) 答: 3.讨论区有哪几个模块及各自的作用。(2%) 答: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一、前言 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在阶级阶层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阶级斗争,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必然也存在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市场的无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差异。基于社会资源分配和再分配而产生的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核心问题。阶层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的重大问题。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试图比较全面地勾画或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具体画面,其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笔者对此社会分层理论作简要的梳理。 二、理论来源 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很多,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一是马克斯·韦伯的“多元体系观”,认为在一个社会内存在着阶级、身份群体、政党二种“政治仗同休”,其中,阶级与经济秩序相联系,身份群体与社会秩序相联系,政党与政治或法律秩序相联系。二是帕森斯、默顿等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观”,认为社会差、地位差、收入差、贫富差是社会统一体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三是马克思的以阶级划分为核心的社会分层观。他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一定阶段上,也就是在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之初。此外,马克思还谈到过阶级的进一步分层问题,有过“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表述。“由于现代化过程的加剧,阶层的分野是不可避免的”。陆学艺的理论就基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上建立的。

网络教育应用论文.

网络教育应用论文 题目: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 系别: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0800420521 指导教师:王冲 2009年11 月13日 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教育应用现状的分析,得出网络化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分析了中国网络教育以基础教育为主的现状和弊端;预示了以高等教育优先的网络发展方向;提出了网络教师与产业化道路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网络教学规律。 关键字:网络教育、网络教师、调查分析、网络教学,网络学习,网络协作,学习资源,远程教育,网络考试,数学设计,教学系统. 一.中国网络教育的背景和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整个社会进行着重大的结构调整。社会结构的调整,总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特定的要求,网络教育以其特有的优势,将对这一调整过程做出积极的回应。 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年青人仅占同龄人的80%左右,目前高校仍是远程教育的主力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要求社会成员终生不断的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然而,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人才相对集中在发达的城市地区,近九亿多生活在农村的人口迫切需要提高技术和文化素质。远程教育给热爱学习,终生学习的人带来了福音,为那些考不上正规大学而想上学的人和离不开工作岗位或家庭的在职人员提供了学 习的机会。 二.中国网络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广域网上无法实现实时交互、网费高,网上教育生源不多、投资大、收益小。 我国现在远程教育主要还是采用卫星电视,是单向广播式的低成本远程教育。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虽具有国家给予的丰富的卫星频道资源,但由于与普通高校的协作方式和课程制作周期长等问题,虽然有中国最好的专家学者授课,但“大头像”过多,教材更新速度缓慢,卫星播出的实际收视率很低。此外,广播电视教育不具有交互式学习功能也是其弱点之一。在卫星远程教育方面,我国的教育电视台每天只播几个小时的教学节目,且多在上班时间,中央电视台只能 在黄金频道上播少量的教育节目,和美国NTU每天24小时连续发送12个频道的课程教学节目相比差距很大。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为主体,以自主的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网上远程教育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网上远程教学碰到的问题是:网络带宽窄,速率低,国内主干线带宽 512K,用户访问速率一般都在1K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远程教育的要求。上网费用高,由于全国教育网是国家投资,国内访问免费,但访问国外网就有每兆字节10元的费用,联入163等电信网的拨号用户更难以承担昂贵的电话费。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为主体,以自主的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为主的学习方式。美国Internet在家庭已经普及,普及率达35%,且基础设施好,主干光纤

社会分层理论题库答案

亲爱的同学: 这是我用扫描仪扫描后又校对的,但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会 有一些字是错的,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自己纠正。学校不给我们电子版,故尊重为主,请大家只将本文档用作自己学习之用,谢谢合作!祝同学们在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社会阶层分析》答案 答案 MA 社会不平等P2 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分配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 等级分化的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先赋性的性别、肤色、种族等因素,更主要 的是来自于法律法规、制度等制度性、结构性社会因素。 MA阶级P11 阶级是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含义是指依据人群的类别和性质进行的人群分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另一个 集团的劳动。 MA社会封闭(韦伯)P41 韦伯所谓的社会封闭,指的是社会群体所采取的一种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动,即把资源和机会局限于一小部分拥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拥有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垄断一些 重要的资源和机会,以确保只有他们这些人才能享受这些资源和机会。 MA市场能力(吉登斯)P109 指享有同样的经济机会——他称之为市场能力(market capacities) ,市场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2)教育和技能资格(如学历)的拥有状况(3)体力劳动能力。 MA矛盾的阶级位置(欧林. 赖特)P94 解答: 赖特是这样来划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阶级位置的: 资产阶级所居于的阶级位置具有对投资资金、生产资料(工具)、劳动力的控制权;而工人阶级则处于完全没有这三种控制权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小雇主则处于完全拥有三种控制权和完全没有控制权之间,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阶级位置上。各种经历人员即是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分享上述三种控制权,但他们又不是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阶级位置即是无产阶级又是小资产阶级,说他们是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在生产中受资本的控制;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则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生产中他们当前的劳动进程。另一个处于矛盾阶级位置上得群里是小雇主,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是直接生产者,由此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

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第一次作业

在因特网教育网络环境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模式。学生轻点鼠标,就可查询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和存储,寻求教师辅导,和其他学习者讨论和交流。网上教育是利用因特网来开展的远程教育,它结合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是教育在因特网上的一个重要应用。中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发展教育,不仅是简单增加投入,扩大各级教育的规模,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技术引入到教育之中,使教育在本质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目前,改造传统教育的最先进的技术就是计算机网络,因为它们是当今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和代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化技术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日趋重要。 网络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有着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其一,网络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并且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资源对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二,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存储着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专家组等各种教学信息,而网络中的每个学习者可以共享各种信息资源,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媒体和技术手段所无法做到的。其三,网络教学信息是由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计算机人员共同开发的,学生可以得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任一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信息,得到世界上任一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再会受到学校水平、教材、教师能力的限制。 网络教育不仅在与传统教育相比有显著特点,它自身也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特点: 1、网络可以促进交流; 2、网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网络教育使学生从灌输式学习到参与式学习,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4、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相互讨论; 5、网络的发展,真正使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连为一体; 6、网络拓展了教学空间; 7、网络提供虚拟现实的功能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8、网络倡导个性化学习; 9、网络协作化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10、网络促使教育社会化。 2.你为什么要报名参加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 首先因为工作的原因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能参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比较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后觉得网络教育的学习模式,学习特色更适合我们这种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群; 再就是因为通过对学校的概况的了解,福建师范大学于2000年9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实地考察与评估,2001年1月由教育部批准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之一。学院在学校设置的60个本科专业中选择具有学校特色和社会急需的33个热门专业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有高起专、专升本2个办学层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组织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博士生导师、教授、专家,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丰富的网上教学课程,开展网络继续教育,为更多的在职人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提供高水平的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学院积极实践,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创建良好的开放式现代远程教育环境,形成具有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办学的特色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 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作者:王才丰 学号: 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 日期: 2014年5月25日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

网络教育应用核心重点知识总结

教学大纲知识点 1.学科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学科数据库是将各个学科资料进行精选并汇总在共享的数据库中,通过校园网进行发布从而让所有老师和学生利用其中丰富的资源。 特点:①优化性②时效性③信息的共享性④信息的多媒体化⑤信息操作的方便性 2.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组成和三层结构模式构成 (如图所示)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由信息、指导、训练和工具四方面构成,构成一个由信 息库、支持机制和人机界面构成的三层结构模型。 1)以绩效为中心 2)以学习者为中心 3)资源经验共享 4)及时的信息传递 4.Internet教育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种类:网络课程、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电子百科全书、学习资源库、 web2.0社会性网络软件。 特点:除了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的依附性、转换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 性、无限性、增值性、有用性、有限性和可选性外,还具备有以下几个特 点: 1)多样性 2)便捷性 3)共享性 4)时效性 5)互动性 6)丰富性 7)生成性 5.了解Moodle的特点和教育应用 特点: 1、理念先进,功能全面 2、形容性高,易于使用 3、开源性和免费性 教育应用: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团组织、研究性学习、家教、校务管理、虚拟社 会、主题网站、高考训练、课堂教学、作业辅导、科技小组学习、教师培 训、虚拟在线教研、教研组在线教研 6.网络化教室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网络化教室是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与早期的CAI的结合,也是CAI软件、网络协同软件和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法的结合。网络化教室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构建的多媒体教室。 分类:1)多媒体综合教室 2)多媒体网络教室 3)网络化微格教室 4)数字化互动教室 7.网络课程的概念和设计原则和流程 概念: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内容结构化水平最高的教育资源。 设计原则: 1、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2、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3、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4、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5、以案例学习为基础 6、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7、以合作学习为导向8、以电子作品为业绩9、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10、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流程:前期需求分析→确定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总体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网络课件制作→课件试用与评价 8.网络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和辅助作用的方法有哪些? 发挥主导作用的方法: 1、利用教学公告板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利用小组工具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发挥辅助作用的方法: 教师资料、教师答疑、学习论坛、小组园地、虚拟聊天、作业系统 9.计算机网络成为教育网络应具备的功能。 1)教学服务功能 2)学校管理服务 3)科研服务功能 10.常见的网络教学工具有哪些? 1、电子公告白板 2、电子新闻组 3、实时聊天系统 4、电子邮件 5、远程登录 6、文件传输服务 7、万维网 8、检索服务系统 9、MUD/MOO 10、异步合著系统 11、视频会议系统 12、虚拟学习社会11.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方面是拟人作用,作为导师、学员、学版和助手的角色;另一方面是拟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荐 120 何玺原创 | 2011/5/13 8:50 | 投票 关键字:社交网络何玺格拉姆内布拉斯加州贝肯 一、“六度分隔”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封信件随机寄给了位于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160个人,信中印有千里之外波士顿的一名普通股票经纪人的名字,米尔格拉姆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将这封信通过自己的朋友寄给收信人,结果大多数人只经过了五到六个步骤,这封信就最终到达了这个股票经纪人的手中。 “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米尔格拉姆的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 二、弱关系、强关系。 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强关系”;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较浅,然而却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 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常常是“弱关系”。“弱关系”虽然不如“强关系”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 事实上,在信息的扩散传播方面,弱关系起着同样的作用。一个人的亲朋好友圈子里的人可能相互认识,因此,在这样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重复度高。比如,我从这个朋友或亲戚听到的,可能早已经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而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交谈过此话题。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弱关系在我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弱关系的作用。这些弱关系,或是熟人,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不同地方的人通过弱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弱关系的威力正在于此。 强连接关系通常表明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关系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它观点的融合,故认为在组织中强关系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提供创新机会的渠道。。 事实上,强弱关系并不仅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决定,还会由六度理论的度数决定。可以理解的是:1度关系肯定要比2度关系强。此外,如果在SNS中,强弱关系还可能会根据建立关系的依据来决定,同好/同兴趣、同群组/同圈子、同应用,这类关系相对较弱,但同一类关系的交集越多关系则可能会越强。 三、贝肯数。

网络教育应用

第一章网络教育应用概述 学习目标 1.说出网络教育的涵义。 2.阐述网络教育中网络的教育技术学本质。 3.阐述网络教育应用学科的形成过程。 4.阐述网络教育应用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 5.了解网络教育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网络教育和网络教育应用 本节内容: 1.基于网络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网络教学的定义与网络的本质作用 3.网络教育的发展及相关学科的形成 4.网络教育应用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内容 重点:网络教育的概念、网络教育应用研究的内容 1.1 网络教育和网络教育应用 一、网络教育的概念 1.什么是网络教育 (1)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 “网络教育是基于网络支持的教育手段”。 (2)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 “网络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学员个人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3)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人类教育自由的崇尚与人性自然的顺应,即为人类的教育消除各种限制与障碍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4)网络教育是一种后现代教育 “网络教育会促使国家由大众学校教育的潜在垄断提供者,变为通过市场使消费者有权选择教育,从而构建一种允许多样选择、自由消费的制度理性”。 (5)综合性观点 “网络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 从网络教育过程和网络教育环境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网络教育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电信通信网络为介质,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学习资源构建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展开教学与学习活动进程的教育组织形式。 2.网络教育的特点 (1)网络教育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时空观念、师生角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是不同的。 (2)网络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延伸,不可能取代传统教育。 3.网络在网络教育中的本质属性 在网络教育研究领域,对网络的教育技术学本质的认识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即教学媒体观、学习资源观、认知工具观和学习环境观。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亲子小组中的应用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亲子小组中的应用 一、小组背景 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情暖新厦门人”城市融入与社会参与社工服务示范项目主要服务于海沧区新阳街道下辖四个社区,通过“协力成长,社工同行”家庭入户探访个案服务活动,社工发现霞阳社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亲子教育的困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性格内向并且不愿意表达自己;对社区周边环境不熟悉,周末生活局限于家里;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依赖电脑及游戏。他们都提出一个期待,希望能够带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为鼓励霞阳城市流动人口亲子家庭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搭建同伴交友的邻里互助平台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及困惑,厦门希望社工特别组织开展“亲子趴趴走”社区融入支持小组。 二、理论应用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这些支持系统可以包括亲戚、朋友、互助小组及邻舍关顾团体等。 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干预策略,社工认为,在小组中要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解决城市流动人口亲职教育压力,不仅仅应致力于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以家庭为单位,建设一个相互支持的社会网络来分享及学习彼此的家庭育儿经验。小组期待以社区某一地理坐标的居住地亲子家庭,从融合角度通过6次小组活动带领组员认识社区

周边公共空间,让组员互相认识并增进彼此的感情,在社工退出服务后实现组员的互助及自我服务。 三、服务计划 小组主题及性质:“亲子趴趴走”社区融入支持小组,小组性质是互助、教育型小组。 小组目标:协助亲子家庭体验新的周末生活方式,缓解亲职压力;认识并熟悉霞阳社区、新阳街道及海沧的公共空间,提升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增进霞阳流动人口群体亲子感情,建立同伴群体及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 小组对象:5对霞阳社区城市流动人口亲子家庭(孩子年龄9-12岁)。 小组招募方式:社工家庭探访人员筛选、电话邀约、活动宣传。 小组过程 第一节主题活动:“友”你同行 围绕让组员相互认识熟悉,拟定小组规范,初步形成小组的目标,社工首先作自我介绍,并简要介绍小组的期待、活动内容及活动时间。第一次见面,组员互相比较局促,社工通过“抓抓虫”热身游戏来活跃小组活动气氛,接下来引导组员间的自我介绍及互相认识,通过反向传递气球游戏协助组员快速加深了解和认识。由于2个孩子较为内向,出现了沉默组员,对社工的引导技巧提出挑战,但是组员能够形成默契通过鼓掌来带动参与。在小组契约制定环节,组员共同围在一起,社工鼓励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完成了小组应当遵守的规则,如完成小组家庭作业,不迟到,互帮互助等。 第二节主题活动:行在“闽”乡 以厦门本土的闽南文化为切入点,带领组员前往海沧市民公园参观菊花展,巩固组员的彼此认识,提升小组动力。邀请迟到的组员践行小组契约表演节目,打乱组员间的位置,通过“抓抓虫”游戏的肢体互动来降低组员间的陌生感。社工简要介绍菊花展“三羊开泰”“闽南送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一文,被认为是社会网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是群体、组织之间的纽带。在他看来,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 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又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0。他在该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卡尔#波兰尼在5伟大的转折6一书中提出的/嵌入性0概念。他认为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格拉诺维特认为,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信任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

网络教育应用的优劣

网络教育应用的优劣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商业、金融、医药等行业的有力工具,网上教学被迅速提到日程安排上来,这种通过互联网完成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我们期待以久的网络教育。 一、网络教育的主要优势 1.网络教育可以尽可能的缩短文化课的教学过程。缩短教学过程并不意味着减少原课程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它可以为学生添加更多的新课程、新内容,提供出更多的宝贵的学习时间。这一优点主要是由网络的物理特性所直接决定的,即网络可以高速传播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师能过网络将教学内容迅速发布至各位学员的手中,学员同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己学习情况反映给教师,一旦师生间构筑了一条快速交流通道,那么,教师的计划势必会比目前非网络环境下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计划提前完成。 2.网络教育在文化课方面可以较好的适应“因材施教”的原则,此处的“因材施教”比较狭义,主要是针对不同学员,在学习相同课程时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程度的学习能力而言。教师面对所有的学员,提供足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直接用文字、图像、声音来表示,也可以用它们三者的组合体“课件”、“录像”、“电影”的形式提供给各学员,这些教学内容可以尽可能的适应各位学员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但可以给学习能力强的学员进行个别辅导,同样可以对学习能力弱的学员进行重点、反复的学习指导,使每一位学员都能顺利的完成教师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保持、提高各学员的学习能力。 3.网络教育可以突破传统的地理、人文、时间的限制,构筑所有学员终身教育的学习途径。突破地理限制指,打破了原有的以学校、家庭、区域为教学单元的地理限制,学员可以按照自身的情况,选择在校或在家学习,要以选择本校、他校或其它省份、国家相应的教学计划。突破人文的限制一方面是指,学员在学习时可以选择任意一位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与任意一位教师、学员、网友交流学习经验,教师不在是唯一的传授者。一方面它是使用统一教材的必然结果,统一的教材使得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完全相同,使得制定出的计划大同小异,使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对象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将不同地域的学校、家庭、人员联系在一起,各种教学信息实现了完全的共享,这两方面的完美给合,使得网络教育可以突破传统的地理、人文等客观环境的约束。突破时间的限制,指学员可以突破学习的时间段、学习年龄的限制。这一优势也是来源于教育信息的共享特性,一方面,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段,任意选择在白天、晚上或在假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任何一位有学习愿望的同志都可以浏览、学习某一位教师、教授的教学计划,参加相应的学习测试,获得相应的学习认证,达到教育的最高目标,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掌握现有技术,为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4.网络可以将最优越的教育力量给合在一起,为所有学员提供足够多的学习资源。学校与学校可以强弱联合,各类师资力量可以以最佳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社会网络相关的几个理论

社会网络的几个理论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小世界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问题: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需要多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 米尔格兰姆随机找了美国城市——内布拉斯加的几百人,把信随机发送给他们,信上写着一个波士顿商人的名字,要求每名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和这名波士顿商人更有可能有私人关系的人。然后米尔格兰姆教授跟踪信件,统计达到目标人手中的所引发的人和人之间的传递次数。最终大部分信件都成功寄到了这名波士顿商人手中,每封信平均需要传递5 次,最多是6次。 —>“六度分隔”假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

质疑:由于米尔格兰姆教授进行实验的地址是内布拉斯加和目的地波士顿都在美国境内

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六度分隔”理论的验证研究问题: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真的只需要经过6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起来吗? 2002 年邓肯·瓦茨将米尔格兰姆实验扩展到全球范围,招募了9.8 万被试让他们将信息发给世界范围内的目标人,方法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可能认识目标人的人,随后依次传递下去。最后该实验总共涉及 了13 个国家的18 个目标人。结果和米尔格兰姆教授的研究结果出奇的相同,平均也只要经历5~7个人左右,就可以让世界上两个人联系起来。 —>为什么是6个人呢?

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 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罗宾·邓巴曾表示,大脑认知能力限制了特别物种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 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而“内部圈子”好友在此理论中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邓巴数理论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SNS的基础,即: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 如果每个人的日常密切联系的人际网络是150人左右的话,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就可能有的人数是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亿。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数之和。

网络教育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网络教育的概念(名词解释) 是指计以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电信通信网络为介质,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学习资源构建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展开教学与学习活动进程的教育组织形式。 2、网络在网络教育中的本质属性(填空或论述论述的话请联系网络课程) 教学媒体观 学习资源观 认知工具观 学习环境观 3、网络教育的发展(填空) (1)教育自身的内在需求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2)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4、网络教育应用的概念(名词解释) 网络教育应用是研究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以期对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提供全面指导的一门学科。5、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简答) (1)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的进行自我指导的学习 (2)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自我监控能力 第二章、网络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 1、根据知识的复杂性,斯皮罗等人将知识划分为良构领域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简答) 良构领域的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则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境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的应用,良构领域中的同一个概念应用在各个具体知识实例中,其内涵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概念的复杂性。第二,实例的不规则性 2、认知灵活性的含义(填空) 认知灵活性,就是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景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这个定义的含义是学习者在学习复杂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时,要通过多维表征的方式才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才能够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此外通过多维表征所建构的知识,能够较好的迁移到其他领域。 3、学习的分类和阶段(填空) 斯皮罗将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阶段 乔纳森关于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初级知识学习高级知识学习专家知识学习 4、随机通达教学方法遵循哪些原则组织支持建构学习的教学?(简答) 随机通达教学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与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与建构。(1)教学活动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元表征方式,如多种观点、多种模式、多种方案等,并鼓励学习者自身对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表征。 (2)教学设计应注意构建由概念与案例交织组成的“十字交叉形”,使用多个案例理解复杂知识,揭示抽象概念在非良构领域中的细微变化,以保证知识的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于灵活性,能够适应变化的情景。增强知识的迁移性与覆盖面。 (3)教学材料应避免内容过于简单化,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真实性与复杂性,使学习者认识到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多样性、多种关联性以及对情景的依赖性,而且使学习者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知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

内容摘要:——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 ——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在使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财产分配产生较大的差距。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丛生,社会阶层(阶级)分化,曾经一度淡忘的阶级现象又开始出现。韦伯对于社会分层的解释,为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新的思考,即他认为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是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因此,根据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社会分层状况,首先取决于社会变迁或者社会分化处于哪个阶段。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如何解读我国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状况?第二,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新的社会阶级分化?第三,阶级的产生是否会导致阶级对抗? 一、从阶级分层到阶层分层:一个历史过程 仔细阅读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人们不太注意的是,韦伯把阶级和阶层(阶层在社会学分层研究中一般是指地位群体)的分析方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即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本身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他指出:“货物获得和货物分配的基础某种程度上(相对的)稳定,有利于等级划分,而任何技术的-经济的动荡和变革就威胁着它,并把'阶级状况'推到首位。赤裸裸的阶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和国家,一般都是技术的-经济的变革的时代;而每当经济的变革进程缓慢立即就会导致'等级的'形成的增长,社会的'荣誉'又会恢复其重要性。”[2] 根据笔者所见,韦伯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等级的社会分层和阶级的社会分层两者的相互交替,从而在社会变迁中,社会分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阶级分层和等级(地位)分层不会同时出现,或者说在社会变迁的特定阶段,社会分层或者是表现为地位分层或者表现为阶级分层。用现在的话语表述,在社会转型时期,即“技术-经济动荡和变革”时期,社会分层主要表现为阶级的分层。一方面,技术和经济的变革瓦解了原有的地位分层,社会地位(分层)处于不稳定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正如马克思分析的那样,是阶级斗争非常尖锐的时期,因为所有人都想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在社会稳定时期,主要表现为地位分层,此时“蛋糕”已经瓜分完毕,阶级之间的紧张趋于松弛,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阶级对抗开始走向阶级合作,甚至阶级本身也不存在了。② 根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笔者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国社会分层在理论上或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应该是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再到阶级分化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因而这个社会仍然是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旧的封建买办阶级势力的残余,这是行将归于灭亡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四个民主阶级,这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个阶级在经济上都是必要的,在政治上也都是进步的、要求民主的,它们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在这四个阶级当中,工人阶级是主要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而自由资产阶级也将拥有一定的领导权。[3]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完成,中国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化,财富的重新分配已经完成,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解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