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学教案

卫生学教案

卫生学教案
卫生学教案

卫生学电子教案(1)

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卫生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卫生学的概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知道学前儿童生理各部分的发育规律

3、知道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及简单的应对方法

教学准备:

PPT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PPT图片导入

1、学前卫生学研究对象以及概念的论述。

(1)、什么事学前教育学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3至6岁幼儿生命活动规律和保护幼儿身体健康,增强幼儿身体体质的科学。目的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保护其身心正常发育,增强幼儿体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打好基础。它是以科学机构积极协助幼儿教育机构初步完成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也就是说,他是为幼儿教育的总目标服务的。

(2)、学前卫生学的任务

根据学前卫生学的目的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卫生学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要研究幼儿与之相关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

要研究外界环境和教育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

规律。

要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卫生措施来组织幼儿教育,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3)、教学任务

1.侧重研究幼儿机体本身。如解剖生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对健康的评价。

2.研究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如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多动症、情绪障碍等。

3.研究各项教育和保育措施中的卫生问题。如幼儿的生活安排,游戏、学习、体育锻炼,娱乐等与幼儿发育与健康的关系。

4.研究直接影响幼儿健康的营养和体育锻炼问题。如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如何调配平衡膳食,幼儿三浴锻炼等。

5.研究幼儿园的环境、建筑、设备。如玩具、桌椅、建筑物等卫生要求;同时还要研究幼儿的绿化,环境保护等问题。

6.研究对幼儿危害较大的常见疾病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以及如何对幼儿做好安全教育。如发烧、惊厥、腹泻的防治。

7.研究幼儿的健康教育问题和保健制度的建立。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卫生习惯的培养和卫生知识的教育。

总的来说,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1.研究影响健康的因素

2.研究促进健康的措施;

3.研究评价健康的方法

研究方法

1.调查统计法:它是通过调查,将资料整理后,作统计学处理,再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卫生、环境卫生、疾病和健康状态等进行调查。

2. 实验法:即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观察幼儿身心的变

化。例如:(1)实验观察法:研究者在有计划地控制外界环境条件下,观察、检查实验对象的身心变化状态。

(2)实验室的检查: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细菌学等方法对搜集来的实物标本和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

3. 体检法(身体检查法):此方法较为经常运用,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如量身高、称体重,检查智力等。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身体测量、体力测验及有关疾病的检查、诊断等都属于身体检查法的范畴。

4.观察法:幼儿园应设有隔离室或观察床。在传染病流行期,患病幼儿应立即隔离治疗,与患儿接触过的小朋友或所在班级,均要进行隔离或检疫,进行认真的观察。同时也可以到医院对幼儿各种疾病进行观察。

卫生学的回顾与展望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1) 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视力不良及近视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2、掌握龋齿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 3、了解近视的形成机制、弱视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近视、龋齿的防治;儿童少年近视、龋齿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难点:近视的形成机制。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教具电脑幻灯片 板书提纲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1) 第一节视力不良和近视 一、视力不良 二、近视:指眼睛辨认远方(5m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此时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象。 (一)概述 (二)近视的发生 (三)近视的病因 (四)近视的危害 近视的矫正与防治 第二节龋齿 流行特点、致病因素、预防措施

第三节营养不良和贫血 一、营养不良 二、缺铁性贫血 教学步骤课程导入5分钟 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 第一节视力不良和近视50分钟 一、视力不良 二、近视 (一)概述 (二)近视的发生 (三)近视的病因 (四)近视的危害 近视的矫正与防治 第二节龋齿20分钟 流行特点、致病因素、预防措施 第三节营养不良和贫血20分钟 一、营养不良 二、缺铁性贫血 小结5分钟 思考题或作业1、龋齿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2、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3、我国学生缺铁性贫血患者状况的特点是什么? 课后记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章节(课题)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2) 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营养不良、蠕虫感染的发生情况、致病因素、预防。 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措施。 3、熟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4、掌握脊柱弯曲异常的致病因素和预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儿童少年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蠕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难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教具电脑幻灯片 板书提纲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2) 第四节肠道蠕虫感染 概述与流行、传播途径、危害、预防与治疗 第五节脊柱弯曲异常 概述、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筛查与诊断 第六节学校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肺结核病tuberculosis 麻疹Measles 水痘chickenpox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一章

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教学任务: 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 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1、生命的起源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 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 化的结果 2、辩论:先有鸡蛋?先有鸡? 新课讲授: 一、概述 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含义 细胞: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般由质膜、细 胞质和核(或拟核)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种类:神经细胞(寿命最长) 细胞的特点:能分裂(生长)但分裂次数有限, 癌细胞:无穷分裂细胞,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分析人体细胞的元素组成可发现有如下规律: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O 65% C 18% H 10% N 3% P 1.4% S 0.3% 其他元素少于3% (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C 55.99% O 14.62% N 9.33% H 7.46% Ca 4.67% P 3.11% K 1.09% S 0.78% Mg 0.16% ①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在人体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 (鲜重中C的含量达18%) ②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4种:C、H、O、N。在细胞中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占组成细胞元素总量的90%左右。 ③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6种:C、H、O、N、P、S。这6种元素占细胞总量的97%。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学前卫生学教案文档

绪论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0~6、7)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第一章人体概述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 人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等四个部分 二、人体的基本机构 (一)细胞 (二)组织 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 4、神经组织 (三)器官 (四)系统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四、人体的化学成分 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共60种。其中氢(H)、碳(C)、氧(O)氮(N)四种元素在体内含量最高,共占总量的96%。铁(Fe)、碘(I)、钴(Co)、铜(Cu)、锌(Zn)、铬(Cr)、氟(F)、锰(Mn)、钼(Mo)、硅(Si)、硒(Se)等含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人体所以元素都来自自然界。 五、人体的新陈代谢 任何一个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应激性、调节、生长发育和种族延续等基本生理特征。其中,新陈代谢是产生其他基本生理特征的基础。 新陈代谢一般是指生物体与周围坏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保育要点 第一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及骨连结和骨骼组成,骨与骨连结组成人体的支架,叫骨骼 一、骨骼 (一)骨骼的组成、功能、分类 人体骨骼由206块骨借骨连结组成。集体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功能。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 (二)骨的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征 1、骨的形态 形态不一,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 3、骨的成分和特征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盐构成

骨骼生长和发育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三)骨连结 1、直接连结 2、间接连结(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二、骨骼肌 全身骨骼肌600多块,占人体比重40%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骨骼的特点 1、骨膜比较厚 2、全是红骨髓 3、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未完成 4、关节特点 (二)学前儿童肌肉的特点 1、肌肉收缩能力差、容易疲劳 2、大、小肌肉群的发育不同速 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培养儿童各种不正确的姿势,防止脊柱和胸廓畸形 (二)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1、全面发展动作 2、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 (三)供给足够的营养 小儿应多摄取钙、磷、维生素D、蛋白质。 (三)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 第二节循环系统 一、血液循环系统 (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的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与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正常人血液总量占体重7%-8% 1、血浆 功能: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2、红细胞(红血球) 血红蛋白特点:即能与氧气结合又能与二氧化碳结合,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 3、白细胞(白血球) 4、血小板 功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凝 (二)心脏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它通过自身节律性的活动——按自身特有的规律收缩、舒张,来实现血液在全身循环的往复流动 (三)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1、动脉 2、静脉 3、毛血细管 (四)血液循环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讲义--0401

一、生长发育调查 (一)常用的调查指标和方法 1.调查指标 常用的调查指标有以下几类: (1)形态指标:最基本的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 身高表示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主要是骨骼,能为准确评价生长水平、发育特征、生长速度提供重要信息;未满2周岁的婴幼儿要卧位测量,称“身长”。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是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高的比例还可辅助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坐高表示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臀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褶厚度可用于评价营养状况。婴幼儿头部发育变化大,应考虑对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小儿测量头围。要了解青春期体态变化特征应测量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要观察青春期性发育情况可询问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发生年龄,并检查第二性征,如乳房、阴毛、腋毛、胡须及喉结等的发育状况。 有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应根据人力物力条件及特殊调查目的选用,如要了解骨骼发育状况,常用手腕部X线摄片,通过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形态变化、钙化程度和干骺融合情况确定骨龄;利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测定人体成分的变化,可较精确地判定营养状况及肥胖程度。 (2)功能指标:儿童少年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有所不同,生理功能发育变化迅速,对外环境的影响更敏感,受体育和劳动锻炼的影响大。常用生理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拉力、臂肌力等;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反映心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预防专业使用) 目录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课程简介 儿童少年卫生学(以下简称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研究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为成年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儿童少年卫生服务等三部分。其总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少卫生学的相关技能操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儿少卫生学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医师。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自学、演示、讲座、实际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提问、作业、考核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建议本课程理论课为54学时,实验课为18学时,共72学时。 课程目标 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

儿童少年卫生学(文本)(1)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是儿童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是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则是社会发展、卫生保健和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对该群体发育规律的全面了解,对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丰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也是制定儿童少年卫生保健政策和行动纲领的基础和前提。 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统一,这一复杂的生物学现象需要运用不同的指标。 随着基础医学和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生长发育的研究内容呈现出从整体水平到基因与代谢水平的整合。 一、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一)生长(growth) 生长是指身体各部分以及全身在大小、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即生长包含形态生长(morphological growth)和化学生长(chemical growth)。 (二)发育(development) 发育是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也包括心理、行为和体力的成熟过程。发育一词,通常在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方面使用较多。 生长和发育密不可分,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寓于生长之中。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功能的分化和增强。因此,常常把生长发育一起表述,或用“发育”一词代替“生长”或“生长发育”。 (三)成熟(maturity) 成熟是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达到成人的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成熟水平或称之为成熟度(maturity degree)是指特定的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对发育水平,即当时的发育水平与成人水平的百分比。 (四)生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也就是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生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生活经历塑造。 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还表现为神经发育的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对神经活动及环境改变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应答反应。 二、生长发育指标体系 (一)体格发育指标 体格发育(physical growth)通常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的发育,是人体整体发育的重要方面。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即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和重量测量。 1. 纵向测量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 谈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与活动形式,对照纲要要求,分析你的班级户外体育活动开展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今后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思路。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其较多的自主权而成为幼儿喜爱 的活动。而安全问题又无处不在,户外活动中时时刻刻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影响着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鉴于此,结合我园实际 ,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谈谈户外活动安全管理的一些有益尝试。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教育的目标表明了新的价 值取向,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相应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而户外体育活动 ,具有环境的开放性、选择的自由性、内容的丰富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等特点。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精神焕发、情绪愉快。幼 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情感体验不断丰富,个性品质逐步形成。但是,户外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园重要的组 织形式却也是最容易出危险的一个环节。因此,针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策略浅谈几点。 一、制度规范是户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保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户外体育活动制度规范的不健全和不科学往往易导致幼儿 受伤。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户外体育活动场地较大且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因素较多,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会有所下降,使得活动 相对而言较为混乱。为保证幼儿的安全,规范的制度和执行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应被重视。首先,根据户外活动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 的《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户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户外场地安全使用制度、户外环境及设备设施检查制度等。其次,将 安全管理制度纳入对保教人员的考核中,明确提出:组织户外活动,幼儿应在教师视线范围内,提出安全要求,做好切实的保护和 指导工作。规范执行的内容主要涉及体育器械的存取规范、体育器械的使用规范,熟悉并能依据教师的指令及手势及时作出反应, 调节自己活动的常规。二、环境创设是户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条件1、把握环境创设的定位和原理,全面规划环境创设的定 位应是有效地促进发展,它是一种活生生的潜在课程,体育活环境创设应源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过程,其成效在 促进幼儿发展的结果上,创设原理是应根据体育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对园舍进行总体布局,全面规划,对 户外场地和空间进行精心布局。如户外大环境布局:①地质地貌多样化。多样化是诱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基本条件。我们在户外的地 质设计了六类:沙地、水泥地、石地、水池、草地、器械活动地;地貌富于变化: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平面平地、有斜面、有

教育教学卫生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案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教学目的:1.掌握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 2.掌握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3.熟悉脑力负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4.能够根据脑力变化规律合理制定作息制度 学时:3学时 第一节学习的脑力劳动卫生 一、学习的生理心理基础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学习、记忆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智力构成 的重要成分。 学习:主要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 记忆: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 学习和记忆两者密切相关。没有学习就谈不上获得的信息贮存和再现,也就不存在记忆。没有记忆,则获得的信息就会随时丢失。因此,学习和记忆是既有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神经生理过程。是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 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获得(acquisition)、巩固(consolidation)、再现(retrieval)。 获得:又称为识记或登录(registration),是感知外界事物或接受外界信息的阶段,也就是通过感觉系统向脑内输入信号的阶段,这就是学习阶段。周围环境中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各类感受器接受到的信息并不全部被登录下来,大量的信息是作为无关信息不予理睬,在感受到的信息量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脑获得而进一步加工处理。注意力对信息的获得有很大影响。 巩固:这是获得的信息在脑内编码、储存和保持的阶段。保持时间的长短和巩固程度的强 弱与该信息对个体的意义以及是否反复应用有关。 再现:将贮存于脑内的信息提取出来使之再现于意识中的过程,也就是通常说的回忆过程。提出问题: 记亿如何从普通的脑组织中产生? 记忆事实和感觉的神经学基础是什么? 由疾病或损伤破坏的记忆能恢复吗? 研究方法研究简单物种,因为他们也用同样的基本机制进行运算。例如,枝蓑衣海牛已给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基本信息.指出了学习和记亿的发生过程。之所以选择海牛来进行研究.是出为它们脑内只含有儿干个神经细胞.而高等动物脑内却有几十亿个细胞。和人类一样,这些小太复杂的生物也遵循众所周知的行为原则,诸如习惯化、敏化和经典条件反射形成,所有这些部涉及已学会反应的记忆和回忆。研究重点 (1)脑结构 短时记忆海马位于脑的深部(大致在两耳之间),因其在短期记忆中的作用使人感兴 趣。据认为.它的作用类似计算机的缓冲器,接收新信息并予以短期保存,然后将信息发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环境卫生学》 教 案

《环境卫生学》教案2005年7 月 6 日授课年级2002 专业预防医学班 环境卫生学 教研室环境卫生 教师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环境卫生学》杨克敌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起止章节页码第三章大气卫生P55~103 第八章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P251~278 讲授题目第二单元空气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计划用学时 2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大气垂直分层 2.太阳辐射的卫生学意义 3.天气与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空气离子化的概念及其卫生学意义 5.室内微小气候的概念及其卫生学意义 了解内容 1. 气象因素各要素的概念、强度单位、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2. 空气离子化的发生及评价指标 3. 室内空气噪声污染及非电离辐射污染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大气垂直分层、紫外线的生物学意义、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及其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天气与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空气离子化的卫生学意义 室内微小气候的概念及其卫生学意义 难点:气温垂直分布、大气稳定度、天气变化与疾病 教学进程:导入(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内容介绍等)5分钟 一、大气圈及大气垂直分层10分钟 二、太阳辐射15分钟 三、气象因素35分钟 四、空气离子化15分钟 五、室内空气物理性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5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方法:大课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结合 参考资料:1、蔡宏道主编.现代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6月

2、盛联喜主编.现代环境科学道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作业:1、复习:本次课教学内容,并整理笔记。 2、预习:教材:P58-91。 3、思考题:1、试述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

学前卫生学教案 吴丽莺

学前卫生学教案 吴丽莺 2013年

第一章新生儿期保健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了解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品,并积极倡导母乳喂养;能初步鉴定哪些是新生儿期特殊的生理现象,哪些是生病的迹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护理要点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娇嫰的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感染关”。 1.体格发育 (1)出生体重:体重等于或大于2500克,为“足月正常体重儿”。不足2500克,属于“低体重儿”。等于或大于4000克,为“巨大儿”。出生体重并非越重越好。 (2)出生身长: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厘米,男婴略长于女婴。 (3)出生头围、胸围: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4厘米。头围可以间接地反映脑的发育状况。但是在正常范围内,并非头围大些就比头围小些的聪明。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 (4)新生儿的体型:头大,占去身长的1/4;较长的躯干;短小的四肢。 2. 新生儿各系统的特点 (1)骨骼、肌肉、 ①骨骼:出生后,新生儿不少的骨头还是软骨。 ②肌肉:新生儿刚出世,四肢屈肌的力量大于伸肌,四肢呈蜷曲状态。随着月龄增加,屈肌和伸肌的力量逐渐协调,四肢就会伸展开来。不要硬把新生儿的胳膊、腿拉直,裹紧,这样就限制了新生儿的运动。最好给新生儿穿上合身的上衣,被包自腋下包裹,松而不散即可,使新生儿的下肢呈自然的“蛙式”,上肢能自由活动。 (2)皮肤(识记) ①表皮:皮肤薄嫩,保护功能差。 ②皮下脂肪:较少,环境温度低时,容易受凉。 ③汗腺:未发育完善,环境温度高时,容易受热。 ④水肿:新生儿生后3~5天可出现,约2~3天后消肿。 ⑤胎记:称为“儿斑”或“胎生青记”可逐渐消退。有些胎记不会消退。 ⑥头发: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反映体质的强弱。 ⑦皮脂腺:分泌旺盛。 (3)呼吸(识记) ①腹式呼吸:新生儿呼吸时,腹部可见明显起伏,称为“腹式呼吸”。 ②呼吸道:鼻小,鼻腔狭窄,一旦感冒会出现鼻堵。气管、支气管的管腔狭窄,发生炎症时容易造成呼吸困难。 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次,呼吸的快慢可不均匀。 (4)心脏和血液 ①心率:新生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140次左右。 ②血流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四肢较少,所以四肢容易发凉或青紫。 (5)消化(识记) ①唾液腺:唾液腺还未充分发育,唾液分泌量少,口腔较干燥,口腔粘膜又特别薄嫩,因此,不要用布擦口腔。喂点温开水,可清洁口腔。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目的:研究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界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对象: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1 研究对象特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2在学校接受教育 3集体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两量变。 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成熟: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里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研究生长发育意义:1探讨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评价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3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为制定学校教育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5生长发育机制研究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一阶段性和程序性 阶段性:婴儿0-1 幼儿前期 1-3 幼儿期 3-6 童年期 6-12 青春期10-20 青年期 18-25;)程序: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 2近侧发展律(瘦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 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上肢,四肢遭遇躯干,)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第一突增期: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 第二突增期;青春期(女 9-11至13-15 男 11-13至15-17) 突增期意义:补充适当的营养2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足够的锻炼 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 1一般型:肌肉、骨骼脏器等,两次突增 2神经系统型:一次突增,先快后稳 3淋巴系统型;一次突增,有升有降 4生殖系统型:一次突增,先慢后快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五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2赶上生长: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学前卫生学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学教案 教材:《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绪论 ★健康及学前卫生学 ★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 ——陈鹤琴 一、健康与学前卫生学 1、关于健康,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作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提出把健康作为人的第一权利,作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作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美国哲学家爱默生则认为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英国教育家洛克则强调若没有健康,就不可能有什么幸福可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则形象地指出,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的确,没有健康作为基础,人生的一切就会黯然失色。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WHO1948年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无论种族、政治信仰和经济状况有何差别,所有人都拥有享受现有最高的健康标准这一基本权利。”这一定义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异常而免于疾病的观念。在1979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再次重申了这一观念,强调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在WHO的推动下,健康的新概念在全球得到了传播并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世界已公认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促进健康不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也是教育部门、社会、国家和全人类共同努力争取的目标。我国学者顾荣芳曾说:“人类除了追求有限的自然生命的健康,还要追求无限的精神生命的健康,而正是后者才使得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具有永恒性。”从广义的、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健康,这就要求人们重视健康的科学价值,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 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 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2、研究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目的意义: 目的: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 意义:利用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维护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儿童少年卫生学具体研究些什么(详细参考PPT&书本第一页下面到第三页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四大条和概念)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现象。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环境多种因素的不同,导致生长和发育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个体差异很大。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殊性,又都遵循着一些普遍的规律。 (一).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阶段性:人为地划分为六个阶段: A婴儿期(infant period):0-1岁 B幼儿前期(toddler period):1-3岁 C幼儿期(early child period):3-6岁,也称学龄前期 D童年期(child period):6-12岁 E青春期(addescence):约10-20岁,女比男早1-2年 F青年期(youth period):约18到25岁程序性——各阶段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影响。 cephalocaudal pattern):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胎儿期躯干生长最快,2-6岁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身体比例不断变化。从动作发育来看,首先从头部活动开始,先会抬头转头,继而从颈发展到躯干,能翻身、能坐,最后发展到腿和脚,能爬、能站立和能行走等,即发育顺序是头颈躯干腿足。 向心规律(centripetal pattern) :是童年期和青春期形态发育的顺序。即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青春期发育顺序:足——下肢——上肢——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身体各部生长速度不均等,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年期,全身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 第一次生长突增高峰:从胎儿4个月到出生后1年 第二次高峰:青春发育早期(女10岁,男12岁)三年后,速度又减慢,到女17岁,男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高。 (1)第一次突增高峰在胎生中期(妊娠4-6个月),3个月约增加了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以上,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 (2)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仍保持较大的增长速度,第一年身长增加20-25cm,比出生时身长(50cm)增加40-50%,第二年身长约增加10cm。 (3)2岁以后至青春期以前,生长速度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约增加4-5cm,直至青春期开始。(女10岁,男12岁) (4)第二次生长突增发生在青春期,在青春发育早期开始(女约10岁,男约12岁),身高年增值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PHV)这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可能更高些。年增加率一般为3%-5%。这一阶段约持续3年。 (5)之后进入青春发育中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女17-18岁,男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

很全面的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总结

儿童少年卫生学 绪论 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andadolescenthealth):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 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少卫生学的目的:研究正在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 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目标: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3、儿少卫生学发展特征:⑴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三大特点: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在学校接受教育;③集体生活。⑵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还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 ⑶核心任务是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 4、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中小学群体(7-18 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年龄范围:0~25 岁,即出生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内容 1、生长发育: 2、疾病防治: 3、心理卫生 4、学校健康教育: 5、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 三、警惕“现代文明"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1、儿童耐力素质停滞或下降 耐力:表现在肌肉静止性耐力和速度耐力两方面 其中: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跑等指标出现负增长 2、学生营养状况的“双峰现象” 肥胖(obesity):1985年肥胖的检出率约为0.2%和0.1%,超重率1%-2%1995年肥胖检出率男6%-8%,女4%-6%; 2000年前后,超重+肥胖: 男孩:7-9岁:25.4%,10-12岁:25.5%;女孩:7-9岁:17.0%,10-12岁:14.3%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营养素摄入不平衡,以及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造成。 3、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传染病已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控制或消灭,但近视、龋齿、脊柱侧弯等与现代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却是有增无减,有些甚至还在上升。 如:视力低下检出率(主要是近视): 小学22.7%,初中55.2%,大学76.7%。 4、心理行为问题增多,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学龄期主要行为问题,青春期主要行为问题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研究意义: ①探讨生长发育规律、机制特点和动向 ②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③为制定发育评价标准及卫生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生长发育概念 1、生长(growth):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

2020年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学校卫生监督的特点是 A、只有惩罚 B、只有奖励 C、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D、奖励为主 E、惩罚为主 2、下列哪项不是学校卫生监督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A、忠实履行职责,严格执法 B、具备丰富全面的业务知识 C、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社会协调能力 D、执法时不出示证件 E、对查阅和搜集到的资料保密 3、《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下列哪个机构对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行使职权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卫生专业机构 C、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E、省级以上卫生专业机构 4、下面哪项属于学生用品卫生监督的内容

A、学校食品卫生 B、学生文具 C、传染病防治 D、学校饮用水卫生 E、学校教室、办公用房的设计 5、下面哪项属于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内容 A、学校食品卫生 B、学生文具 C、学生课桌椅 D、学校饮用水卫生 E、学校教室、办公用房的设计 6、下面关于学校卫生监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校卫生监督以经常性卫生监督为核心 B、学校卫生标准是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要技术依据 C、经常性卫生监督是指监督员对学校日常卫生工作进行的现场监督检查活动 D、经常性卫生监督应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保证监督收到实效 E、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卫生标准,对新、改、扩建学校,各种儿童少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进行卫生审查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C 【该题针对“学校卫生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D 【该题针对“学校卫生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了学校卫生的管理构架:教育部门负责行政管理,卫生部门负责监督指导,两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搞好学校卫生工作。 【该题针对“学校卫生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学生用品卫生监督的内容主要为对学生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以及监督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该题针对“学校卫生监督”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E

幼儿卫生学教案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卫生学的概念。 2、了解学前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前卫生学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视频、课件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幼儿卫生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那么大家对这门课有什么了解呢? 新课讲授: 一、学前卫生学概念: 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重要门重要专业学科。 二、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1、研究幼儿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2、影响幼儿健康的各种因素。 3、幼儿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 三、学习幼儿卫生学的任务 1.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2.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补充内容: 四、学前儿童的年龄分段 1.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1个月内,即俗语所称的“月科孩子”。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l~12个月,也有人称这个阶段为乳儿期。 3.幼儿前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阶段。 4.幼儿期:是指3~6岁,即幼儿园教育阶段,也称学龄前期。 5.学龄期:7~14岁。 单独讲述0—1岁幼儿的生长发育变化过程。 三翻: 三个月的时候,把小宝宝翻个身,趴着,能把头抬起来.在躺着的时候,可以自己翻侧身或者整个人翻过来趴着。

六坐: 六个月的时候,小宝宝会自己坐,而且坐的比较稳定,也就是不会突然就倒下,可以自己平衡身体。 七滚: 七个月的时候,可以在床上或者地上等平整的地方翻滚,不是头向下的翻滚,而是在平躺的情况下向同一个方向侧身,趴下,再侧身,再平躺,这样的翻滚,连续的,同一方向的,侧身翻转。 八爬: 八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爬啦!开始由蠕虫类进化到爬虫类了,学会了四肢配合运动,开始爬行了。这时候要小心了,注意掉下床!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幼儿卫生学?通过下面案例总结出来。 案例1: 这天,我看到晴晴在抠鼻子,好象出于习惯性似的,我马上叫她不要抠,并没有太在意。我走了一圈回来,又发现晴晴在抠鼻子,我还是叫她不要抠鼻子,我边说边拉开她的手,这时候晴晴挣扎开我的手,看着我说:“我的鼻子里面有东西。”我马上意识到什么,问:“有什么?”晴晴说:“有玩具!”这时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晴晴抠鼻子是因为她书包上的小铃铛吊饰掉下来了,她因为好奇于是就把小铃铛塞到鼻孔去了!幸好铃铛的位置不是很深,我马上带她去医生那里用夹子把铃铛夹了出来。 我在想,如果我当时疏忽了晴晴的情况,认为她只是习惯地抠鼻子而不去理会,那么后果不敢想象。 案例2: 2000年4月20日上午7点30分,年仅6岁的佳佳(化名)由其父亲送到宁波市北仑区某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检查了卫生情况后,她独自入园到三楼教室时,在三楼走廊上碰到开水的水桶,被开水烫成十级伤残。 案例3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6岁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园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性命。 五、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意义 1、为我们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基础。 2、为我们学习其他相关专业奠定基础。 六、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身作则。 教学反思: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第六版) 教学大纲 (供成人教育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使用) 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二OO八年十一月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李晶开课单位: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 课程编码:105003 课程中文名称: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课程英文名称:Maternal,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根据国家学科调整,将儿童保健、儿童少年卫生及妇女三个学科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阐述的新的学科体系。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儿童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为将来解决儿童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妇女的青春期、生育期、节育期、更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要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如卫生统计学)等课程本课程计划:24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4学时。 选用教材: 1.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1.叶广俊主编:儿童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