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继承,但反对一

切落后的糟粕的文化内容,充分考虑人民的感受和时代发展。其主要

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作风和气派,又充

分考虑到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整体文化素养比较低的现实,为了劳苦大

众都能理解和享受,采取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扭秧歌、戏剧、说唱画报、腰鼓等,都既能够彰显民族特色

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扭秧歌,腰鼓起源于陕北、延安一带地区,扭

起秧歌打起鼓,它是一种表现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的艺术形式,人民群

众将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态度转化为一种精神享受,以此来表达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扭秧歌、腰鼓等文艺活

动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这些文化形式不但成为庆祝节

日的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而且已经成为社区、乡村广场文化的主要

形式之一。同时,这些带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活动也被广大国际友人所

喜爱,他们竞相模仿,不亦乐乎。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

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使其具有

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民族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民族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内容上,要求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与封建文化的

侵蚀;在形式上,要求不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奴化文化等落后

的文化为伍,具有自己的特色。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充分显示其独立性,把争取民族独立和文化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与封

建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体现着鲜明的民

族精神和民族内涵,在表达方式上使用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封建礼教、破除陈规陋俗,采用丰

富多彩的形式向农民灌输新的文化思想。在新文化的指引下,千百年

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农民展开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具有了新的思想觉

悟和革命热情。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世界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

充分借鉴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

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把中国文化和世界

文化联系起来,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才会拥有更加广阔的

发展空间。

(二)科学性。这个特点是说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内容,是要与一

切封建迷信划清界限的具有科学性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内容上的科学性主要针对文化上长

期存有的封建迷信思想,倡导新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的态度。方法上

的科学性主要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全面系统地使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将继承性和批判性相结合。对待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尊重历史吸取的精华,又能明辨是非剔除其糟粕。对待西方先进文化,既要兼容并蓄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分,又

要破除其腐朽落后的一面。只有保障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内容的科学性

才能使其拥有生机与活力,显示其时代性。

(三)大众性。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让绝绝大多数

老百姓接受和喜爱。一方面,它的服务对象不是少数的特权阶级、统

治阶级,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以人民群众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与创

造者。另一方面,它的大众性还体现在传播的文化知识更通俗易懂,

更能为广大老百姓接受、理解、消化、吸收,语言更加通俗化、简单化、口语化。众所周知,革命的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毛泽东特别

注意人民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升问题,强调普及基础上的提升与提升

指导下的普及相结合。普及就是要充分考虑让最广大人民要求,让群

众普遍接受,这就需要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

这样才能防止流于形式的提升,充分利用群众的首创精神创建新文化,并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充分显示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新民主主义文化所包含的三方面思想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代中

国新科技发展影响下的大众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展示大众文化的多姿多彩坚持以什么

样的思想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判断文化建设性质、方向

的重要指针。方向性原则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旗帜问题是关键。社会

主义要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则、立场、方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但是由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决定的,而且是由它最

科学健全的理论体系和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所决定的。这就为在世

界化浪潮、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实行大众文化建设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大众文化建设的方向。在我国大众文化建

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居于指导地位,但是,经济世界化、世

界多极化,以及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又会面对各种思想文化鱼龙混杂

的复杂局面,很多腐朽文化泥沙俱下,如披着“科学面纱”的封建迷

信文化、低俗愚昧暴力的糟粕文化……这些消极的文化冲击着人们的

视野,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动摇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给社会主义大众

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和防碍。所以,在中国发展大众文化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才能使党和国家安定团结,才能保证大

众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

多姿多彩的,但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并不代表指导思想上要多元化。在

指导思想上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毛泽东在新民

主主义文化建设中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方针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这是对待人类文化的准确态度,也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发展中国大众文化应该在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大胆吸收、利用、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

再大胆创新,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电视、网络等新传播媒介

的出现,文化越来越多姿多彩,越来越发展繁荣。具有乡土气息的大

众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持续进入人们的视野。微博、微信等网络成为

文化传播新的平台,一些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出现并被广泛注重已

成为文化繁荣的重要现象。如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百里挑一”,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知识趣味类节目“开心辞

典”“正大综艺”“最强大脑”等……这些文化节目在为人们传递服

务信息、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起到了娱乐身心、放松心情的积极作用。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众文化中也有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媚俗文化,为

了吸引观众眼球不惜一切代价,它除了带给人们感官的刺激和低俗的

欢笑以外什么也没有给人们留下,反而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尤其不利

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络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难免难辨是非一些虚假

信息与文化随意流传等,这些都会影响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

展开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主

流价值形态引导大众文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大众文化建设过

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掌握文化的话语权、主动权,以期实现各

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而后民

族特色的大众文化。(二)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

明建设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中,先进的文化对于

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的自由民主、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的美丽文

明都有强大地促动作用。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强大与否,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能够产生

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获得社会普遍认同

的时候,就会促动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在坚持

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中,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不可小觑。大

众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一部分大众文化为

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忽视了文化正能量的发挥。它们只注重单纯

的视觉冲击、感官刺激,导致出现了道德滑坡、商业化市场化泛滥、

拜金主义横行等防碍社会发展的现象,这种消极文化及其带来的消极

现象严重影响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造成文化生态结构的失调,进一步防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文化对政治、经济、

社会、生态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使它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合,立足实践,创造出更为丰富更为积极健康的大众文化产品,提升国家文化的

软实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

(三)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新民主主义

文化的大众性,主要体现文化发展的大众方向,这个文化不是为极少

数人所拥有,也不是服务于极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文化对象的大众性决定了这种文化必须要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所以必须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大众文化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首先,必须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服务人民;其次,必须以其平民化、通俗化的语言形式体现其多样化的内容,吸引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众文化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最后,文化发展的成

果要为人民群众所共享,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为人民所拥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文化

发展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客观现

实出发,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大众文化;要增强文化交流、博采众长,文化发展要紧贴基层民众,鼓励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基层、社区等;要

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多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多提供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服务,促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

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繁荣重在开拓创新,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体现

时代性,使文化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应

该在体制、内容、形式实行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让文化的发展

充满盎然的生机。“中国好声音”就是大众文化创新的典型例子。这

档栏目是2012年江苏卫视全新打造的一场大型音乐励志评论节目,它

以精英的团队打造别样的大众音乐文化,是一场大众音乐的盛宴,它

成功借鉴了“TheVoiceofHolland”“美国之声”等国外节目的优秀因素,对国内“快男超女”“舞林大会”等节目实行了继承和发展。这

个节目的成功源于评委们以亲民的作风和人性化的方式传递给歌手和

观众正能量。众所周知,英国达人秀的特点是新、奇、特,而中国版

本的“中国好声音”则被评为“在全世界达人秀中故事最多,讲人和

情感最多的选秀节目”。“好声音”定位于“触动心灵的真实娱乐”,所以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现实、注重品质。通过“中国好声音”我们看到大众文化一种新的积极的发展趋势:引进、吸收国外文

化节目形态,结合中国特点实行发展创新,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文化

质的飞跃,将从国外引进的文化形式立足于中国现实、赋予其鲜明的

中国特色,使之符合中国老百姓的审美习惯,让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四)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推动大众文化的良性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突破了书籍、电视等传统媒

体的狭小区域,大大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普及。当今社会,网络这个强

有力的媒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网络通过电脑、

手机等平台上的微博、微信、QQ等实行文化的广泛传播,使文化以更

快捷更有效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使更多优秀的文化融入人民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和乐趣。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大众文化传播

媒介有利于大众文化的进一步普及。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基层、

从社区团体到个人,文化在普及和反馈的循环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文化的普及和提升,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

供开放多元、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力传播的文化要具有时代气息,要

反映民生,反映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要积极促动当代大众文化

的研究,构建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价值观。在文化普及提升中一定要

注意文化的质量问题,因为文化普及质量的好坏、普及水准的高低都

将直接影响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高科技产品带动下的文化普及难免

带来一些随风倒,盲从的现象,一些虚假信息也甚嚣尘上,甚至还会

对人们准确判断与理解带来误导,影响准确价值观的培养和生成,所以,在大众文化的普及和提升中,要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准确使用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一手抓文化的普及,一手抓文化的提升,既要使

用现代科学技术普及文化,又要在文化普及中使用好科学技术,促动

大众文化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的正能量以促动社会文化的整体

发展。

(五)提升全民整体文化素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当今大众文化在中国

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与生活方式的形成,这

直接影响着全民整体文化素质与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提升中国大众

文化的质量与民众的素质至关重要。大众文化的创造者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的作品要为人民共享。只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人民群众才会对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自觉主动的创造出高

质量的文化作品。提升全民整体文化素质首先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思

想道德素质,进而在道德风尚指引下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在关系全民

整体文化素质提升中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文化产业是

大众文化建设的衍生品,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科学性、准确性。只有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准确引

导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才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持续注

入新鲜血液和正能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新阶段,新一代领导集体再一次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郑重宣告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建设这个精神支柱,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众文化肩负着鼓

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

使命,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复兴的重任,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中

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弘扬中华文化,促动大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指引下

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立增添力量。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约翰·费斯克与理解大众文化

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1939—)作为当代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因其“文化消费主义”的研究主张而被西方学术界普遍称为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代表人物。 他撰写了《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1989)、《读解大众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 Cul-ture 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有关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和影视文化的研究论文,在欧美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倡导积极快乐和随意休闲的大众文化理论,推崇日常狂欢的大众消费精神,试图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做出一种超越。 从理解大众文化剖析约翰费斯克探索从理解大众文化剖析约翰费斯克探索范文 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1]7约翰费斯克(JohnFiske,1939-)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是任何研究大众文化和电视文化都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费斯克的主要著作有:《解读电视》(ReadingTelevision,1978)《传播研究引论》(IntroductiontoCommunica-tionStudies,1982)、《电视文化》(TelevisionCulture,1987)、《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1989)等。其中,《理解大众文化》是费斯克最具理论色彩的一部著作,至今已经一版再版,成为了人们广为征引的关于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可以说,《理解大众文化》是研究费斯克的文化理论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1“大众文化”的意义转换 众所周知,虽然瓦尔特本雅明对大众文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法兰克福学派总体上一直是以批判大众文化而著称。在著名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阿多诺与霍克海姆把文化工业与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物化以及商品拜物教联系起来,将大众文化批判为资本主义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总括说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这样的:第一,大众文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商品,是一体化的、平面化的,没有美学价值;第二,大众在接受这些文化商品的时候完全是被动的,没有任何能动性与创造性可言。因此,大众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大众文化也只是一些具有单一化、复制化特征的文本,大众在这些没有价值的文本中浮浮沉沉,在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操作控制下,最终变成毫无个性、思想简单、集体类同的一分子。在大众文化的侵蚀下,大众的状况就变得如霍克海姆在《艺术与大众文化》中所忧虑的:“……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成闲暇,闲暇转变成连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

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 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 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 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的一种新的精神心 理结构,使我们产生了对艺术新的思考。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特征 西方艺术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就构建起了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但是 这种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随 之而来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的剧烈变动,加之社会思潮的激烈动荡,必然深刻影响 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引起了艺术语言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人们对传统形式的厌倦,以 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的变化,都在不断冲击着古典传统和写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艺术风格 终于在印象派这里终于演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现 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 布内的革命,他要批判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 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现代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策略,诸如生活方式、宗教、哲学等在传统精神领域的破坏,都在艺 术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对以前的写实主义而言内容或题材至为重要,而到了现代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 风格突显出来,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得到了解放。例如达达主义杜尚的创作艺术就极富有革命性,他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比作品更重要,艺术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第二、具象转向 抽象。古典主义的艺术基石就是模仿的审美原则,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更使得这种“模仿” 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这种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为了被批判 的对象。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 重构、简化和抽象化,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主义艺术。加之对旧有空间形式 的破坏,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是典型的代表。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古典艺术追求的是 一种客观的外在美,而现代艺术则截然不同,它是与个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更钟情于个 人的感受。例如凡高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蒙克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第四、创造高于审美。“美的失落”是现代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着美的异点,他们在不断的否定这美也在创造着美。正是通过否认在那 里能找到美这样的问题,去寻找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艺术无关审美的看法,使人们看到了 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艺术体系是不断革命的体系。艺术领域的不断创造也就意味这 对历史的不断否定,按照欧文•豪的观点要为现代主义下个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现代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大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大众文化的理解 在课堂上陈老师举了最近网络上比较出名的几个人,像芙蓉姐姐、凤姐、小沈阳,这样的人是那种哗众取宠似地人物,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焦点,和大众的关注是密不可分的,可能像这种另类的“明星”让一些老一辈的学者感觉到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在从通俗慢慢演变为低俗。 我感觉出现这种现象没必要过度的担心和恐慌。 首先,在中国的13亿人口里,有九亿人是农民兄弟,也就是说底层的劳动人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他们在劳动之余也需要娱乐,通过电视他们看到了春晚上的小沈阳,通过网络他们知道了凤姐,由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如今的通信、网络十分发达,通过这些媒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网络红人,而在这更多的人中,可以说农民兄弟占有很大比重,像小沈阳这样的很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的表演,自然让他在农民兄弟当中受到欢迎。 其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城市里的人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天为了自己、亲人,在职场上打拼,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心理感觉很压抑,而凤姐这种哗众取宠式的人物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自以为是到这种地步的人。凤姐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另类的新鲜感,通过嘲笑凤姐的这种方式来释放在自己心中的压抑,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排解自己心理压抑感,在一些人眼中看起来特无聊,但对于压抑的中国人来说,我感觉这种释放方式已经很得当了。邻国日本,在70年代后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下使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他们国家的60后被称为日本迷茫的一代,而当60后们成年后面对了家庭和工作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们选择了什么方式呢?——通过发泄性欲释放自己的压力,成人电影,红灯区数不胜数,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发泄着自己内心的压抑,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劳动者们排遣内心压抑的方式高雅了很多,毕竟中国的大众文化还是在良性发展的。 我个人认为,在当代,贴近生活,反映积极向上的东西就是雅,最近网络上非常火的筷子兄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拍的《老男孩》短剧通过对青春和梦想的深刻反思,表达了80后一代的心声,尽管短片描写的都是再小不过的小人物的生活,可能让一些文化人认为这都过于通俗,但是短片让80后观众对于人生和梦想有了更进一步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这就升华了短片的内容,即使内容通俗却带着思想上的高雅,这种文化就应该被发扬。 可能我们听不懂意大利歌剧,看不懂莎士比亚的小说,理解不了古代诗人舞文弄墨的情怀,但是并不代表其他的文化就不高雅,只要表达的方式得当,反映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内容,能唤醒当代人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那就是高雅的东西,至于像凤姐、芙蓉姐姐那些小丑式的人物,他们就犹如调味剂,只是给你无味的生活稍加一点味道,不可多食,所以这种文化根本就不是大众文化,更不是主流文化,只要中国的大众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一定会有繁荣似锦百花齐放的一天。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笔记

第一章理解大众文化 就像题目所说的“理解”,所以这个章节首先为我们阐述了大众文化的含义。在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叫做“大众快乐”。我们都知道,大众文化的塑造主要是为了给受众带来快乐,从文化上,从精神上,从感官上释放感情,因而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凡是的成长过程都必须被社会化,因而大众文化的形成,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必经过程。 文中提出了一个对我来说陌生的词汇“文化工业”,乍看这个词汇,我的脑海里会浮现诸如电影、唱片、电视等等这一类的媒体行业,我认为他们即是“文化工业”。但站在作者的角度,或者说从一个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作者称这是“文化文本”。举例说明:“一个牛仔裤、一件家具或者是一张流行唱片”这都可以被称作文化文本,但它有别于我们的认识的是“在每个品牌背后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以追逐这种文化作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再直接一点,也就是说比如女人们都喜欢Chanel的香水,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就被叫做大众文化,也就是大众文本的一种表现形态。 第一章节起到一个总领的作用,为后面的内容一一埋下了伏笔,也就是开启后面几个章节的重要开篇! 第二章购买的快乐 消费是大众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点。因而在这个章节中,作者的主题为“消费主义”,而这种意识的主旨是“我消费,故我在”。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举出了多个例子为我们证明了“消费主义是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无论是“消费的妇女”、|商品与妇女“还是再”炫耀的消费”都是在阐述消费不仅仅只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行为,也是商家为了构成父权制资本主义基础的深层次架构。而“阶级差异化”更是商品时代降临的必然产物! 第三章海滩解读 作者的思想是跨为禁锢的,在这里,他奇妙的把了“海滩”加入了大众文化的一员。海滩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充斥着美丽邂逅的地方。在这里,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就是这这样一个环境中,更加适合孕育大众文化的成长。 也许你会好奇,海滩以大众文化有什么关联么?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海滩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一个异类,他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却有着两者的特征。”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海洋才是人类的生命起源,孕育着繁衍以成长,但其实,追溯都人本身的意识形态,其实是没有这样的认知的。在我们的潜意识文化里,海洋是神秘、野蛮、原始的象征,而陆地则是文明、文化的代表。而海滩则像一枚调味剂,中和了这可怕的界线。 作者的思维十分有趣,他说“宠物狗和坦胸者是被排除在传统文化之外的,因为狗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不仅会吸引鲨鱼,而且会引起疾病;乳房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对传统的道德构成了威胁。”所以说文化是有所包容有多摒弃的,在海滩,人们能够尽情的享受自由带来的快乐。 第四章电子游戏的快乐 在大部分的家庭,电子游戏一定是主要被禁忌的对象,因为在统治者的意识里,电子游戏是起到反社会的效果。“对游戏中心的反对就是承认他们受到社会控制。”电子游戏所吸引人的正是一种面对结局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吸引力。此外,电子游戏的使用场所也是让其成为大众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用场所如何形成文化,在于他所能让人控制的自由范畴是多少。 “当社会控制消失时,身体就认同了快乐”,游戏game over,但却从未因为花了大把的

后现代 影视 课后习题

个人学习笔记,欢迎交流 (重点在后半部分) 后现代经典影视课后习题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10分)后现代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而后波及世界的文化现象A A.对 B.错 2 【判断题】(10分)从经济发展的速度衡量,后现代就是工业化时代。B A.对 B.错 3 【判断题】(10分)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意识形态。A A.对 B.错 4 【判断题】(10分)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观念是,未来从历史的土壤中产生,现在的贡献包含着对未来的贡献。B A.对 B.错 5

【判断题】(10分)后现代的伦理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B A.对 B.错 6 【判断题】(10分)经典的“经”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是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的的公文体制。B A.对 B.错 7【判断题】(10分)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具备经典意义。A A.对 B.错 8 【多选题】(10分)后现代的特征(ABCD ) A.多元思维 B.圆融和合 C.开拓创造 D.集体领导 9 【多选题】(10分) 经典的标志(ABCD ) A.典范性 B.权威性 C.经久不衰

D.代表性 10 【多选题】(10分) 以下对经典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B ) A.经得起检验,能够引起共鸣 B.悖逆传统,具有精神加持力量 C.历史悠久 D.受人喜爱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4分) 《老炮儿》表现了个人的仁义精神。B A.对 B.错 2 【判断题】(4分) 《荒野猎人》歌颂了主流英雄形象。B A.对 B.错 3 【多选题】(4分) 对美国梦主题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AB)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

学号:200915140111 黄冈师范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英文题目: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作者:乐阳 专业:音乐学 班级: 0901 指导教师:缪小勇 2012年3 月29 日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缪小勇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查询。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2年4月7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引言……………………………………………………………………………… 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二、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是传统文化在传播内容上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借鉴是传统文化在传播路径上的价值;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是传统文化在传播方法上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普及化和通俗化。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地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主要有: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社会实践、进社区和新农村、进媒体等。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历史进程;路径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rxism popularizing,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apable of achieving the loc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The generational Chinese leader groups ale constantly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troug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pagation.Currently, the main ways us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achieve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arc-plac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lassroom,social practice,communities and newsocialist countryside,medium,etc.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popularity of Marxism;historical process;ways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理解大众文化完结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报告张景舒学号:2013201270摘要 从牛仔裤到流行音乐,从狂欢节到暴力,从购物到阅读言情小说的介绍, 无不体现本书的核心观点:大众文化就是日常生活。 劳动人事学院 课程:传播理论基础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报告 一、我的一些了解 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些方向: 据一些资料和本书的中文导言显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两种立场:根植于精英阵营的“批判主义”与立足于平等和参与的“平民主义”。批判主义是以极端、悲观但最富批判性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核心,包括阿多诺、霍克海姆、哈贝马斯、布迪厄、麦克唐纳等在内。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大众文化的生产就是文化工业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大规模复制,大众文化并不反映实在的艺术个性,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只能是一种模仿,必然导致艺术的生命的扼杀,艺术创造性和个性的毁灭。平民主义是以指涉面广、涵盖学科众多且以理性、乐观的受众视角为特征的伯明翰学派为代表,包括斯图亚特·霍尔、波德里亚、费斯克等。第三种文化研究的方向也就是本书所试图重新解读的“popular culture”。导言将本书定义为一本修正主义文化研究著作。而费斯克的主要贡献,则正在于在文化工业的生产中,发现了一个积极的“大众”,从而对法兰克福学派受众被动学说进行了修正。 本书所介绍的大众文化的一些特性: 菲斯克在书的前言中说道:“我所熟悉的国家,我所书写的文化都是白种人、父权制、资本主义的国家和文化。”又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不同,但相对而言仅仅是表象上的差异,文化的实质应该具有同一性。作者的观点认为:本书文化研究的历史和他个人学术生涯、个人历史,相互交织渗透,生产于20世纪80年代末。 对菲斯克本人的一些感知: 菲斯克是西方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著述十分丰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解读大众文化》。据书中的作者简介,他本人就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大众文化消费者。 二、主体 何为大众文化?费斯克发现,观众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工业的产品,而是具有不容忽视的“辨识力”和“创造力”,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和流通着各种“意义”——这种由大众主动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动就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雅文化文本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雅文化文本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1.知识点: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 2.答题要点及思路:本题考察的是对文化文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认识。同学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到的文本进行比较,对文化文本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并在作业中做到有例可举,举例生动。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体理性深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这种文本往往从知识分子或文人的个体立场和视角出发,去从事独特的语言形式变革,以便在这种新形势中传达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沉思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从而具有显著的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和个性化特点。高雅文化文本有三个特征: 第一,语言形式的创新。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语言形式惯例,发现其中的传统活力和弊端,并从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吸取资源,从而力求作出新的原创性努力。因而在高雅文化文本里,语言形式上的创新特点往往可以获得突出展现。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举例)第二,社会关怀。高雅文化文本体现出知识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尤其表现为不顾或冲破僵化文化的控制而执意针砭时弊、揭露矛盾。如鲁迅的杂文:(举例)第三,个性化趣味。在高雅文化文本中,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心有意识或无意识总是从他们自己的个体角度出发,以其独特的个体心灵区感受、观察或沉思生活,解释他们所发现的生活真相,展示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幻想。这种鲜明而又独特的个人伴随物,使高雅文化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举例)。 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化文本,它的特征是:第一,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利用现代大众传媒(如电视)成批地制作和传输 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是大众文化文本的一个基本特征第二,文体的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