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多选题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多选题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多选题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多选题

浙江电大《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机考复习题

1.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有()。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突出作用,能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能有效地让幼儿受到艺术熏陶,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2.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自身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木偶戏,皮影戏

3.词汇游戏的设计思路可以有()。滚雪球式的组词,用词首尾接龙,说反义词的唱反调,说同义词的配对游戏

4.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划分幼儿的游戏阶段,可划分为()。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合作游戏阶段

5.大班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有()。丰富幼儿的结构造型知识和生活印象,指导幼儿的集体建构活动,学会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多采用语言提示的方法教会幼儿掌握新的建构知识和技能,重点指导幼儿运用新的技能去实现自己的构思,教育幼儿重视建构成果,提高幼儿分析、评价的能力,以部分幼儿的小型活动为基础,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建构活动。

6.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是)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游戏开始前能就游戏的规则、情节、出场顺序进行协商,游戏中能互相小声地、悄悄地提醒或告知动作或对白,角色扮演意识较强,能自觉地地等待自己上场的时候到来,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塑造角色,调整对白与动作

7.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有()。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提供践行社会规则的机会,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8.角色游戏的结构就是角色游戏所包含的各种要素,包括()。角色扮演,对材料的假想,对动作和情节的概括,内在的游戏规则

9.角色游戏的特征是()。表征的特点,创造性特点,社会性特点

10.教师在投放结构游戏材料时,应注意()。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虑游戏的需要,照顾幼儿的能力差异,指导幼儿自制玩具材料,考虑幼儿收拾玩具的便利

11.教师在为幼儿的角色区准备游戏材料时,应注意()。要为幼儿设置固定、有意义的角色游戏区,引导幼儿根据游戏需要,丰富、拓展角色去玩具材料,支持幼儿使用替代性材料丰富角色游戏材料,鼓励大班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的准备

12.结构游戏的特点有()。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操作活动,是一种造型艺术活动

13.结束幼儿角色游戏的时机是()。游戏开展顺利,幼儿情绪尚未低落时,游戏情节告一段乱,再往下发展有困难时

14.陶行知认为,要帮助儿童发展,应()。要了解儿童,要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有动手的机会,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予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

15.体育游戏按其活动的内容,可分为()。跳跃游戏,投掷游戏,攀爬游戏,平衡游戏,球类游戏

16.体育游戏的结构包括()等成分。游戏动作,活动方式,游戏规则,游戏情节,活动条件

17.图形分辨能力对观察里的意义十分重大,分辨图形的游戏一般有()。数图形游戏,找图形游戏,找相同游戏,找不同游戏,找错误游戏

18.小班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是()。多采用游戏的口吻,以“情境讲述法”激发幼儿

的兴趣,安排游戏场地,准备足够数量的结构玩具,教幼儿认识各种解构元件,学习建构的基本技能,建立结构游戏的简单规则,教幼儿整理和保管玩具的简单方法

19.以下关于幼儿游戏课程化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区域游戏与主题游戏融合”是一种把幼儿的学习融入到游戏之中的课程模式,游戏在课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创设能够支持幼儿兴趣活动的物质环境,保证幼儿素质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充分发展,主题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灵活生成的游戏活动,游戏的表现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不同主题、不同内容参加的幼儿人数不等

20.以下属于结构游戏的是()。玩沙、玩水、玩雪游戏,积塑构造游戏,穿珠、串线游戏,金属结构游戏,拼图游戏

21.影响幼儿对角色游戏主题进行选择的因素有()。是否有幼儿亲身经历、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是否有幼儿愿意扮演的角色,是否有吸引幼儿的游戏材料或游戏情境

22.幼儿的歌唱表演技能包括()。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不大声喊叫,音调准确,吐字清晰,能根据乐曲的快慢、强弱等变化有表情地演唱

2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有()。识别材料的能力,操作的技能,设计构思的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

24.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在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数运算的初级阶段

25.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有()。幼儿游戏是“兴趣主义”的活动,幼儿游戏是“自发性的自主”活动,幼儿游戏是“重过程”的自娱活动

26.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有()。语言准备阶段,语言理解阶段,初步掌握语言阶段,掌握词汇运用语言的阶段

27.语音游戏设计中常用的游戏形式是()。儿歌,绕口令

28.在4-5岁阶段,促进幼儿数概念发展的方法有()。要求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教幼儿按指定数取物,教幼儿排列物体次序和认识数序,借助实物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和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29.在体育教学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应包括()。把握适当的运动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幼儿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注意安全

30.找相同游戏的设计思路有()。给出一个指定的图例,要求游戏者在一组相似图形中寻找与之相同的,在一幅图案中设计出几个相同的局部,要求游戏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把它们找出来,选取一幅图案中的若干局部,进行一定的翻转作为指定图例,请游戏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原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在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案中设计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的局部,要求游戏者在一定时间内把它们找出来

3.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是()。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为表演游戏提供物质条件,指导幼儿选择角色,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促进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

4.捕捉法是一种游戏者之间直接对抗的竞赛活动形式,适合于4岁以上幼儿。常用的设计思路有()。从捕捉双方的关系切入设计,从捕捉活动的目标切入设计,从捕捉活动的条件切入设计,从捕捉活动的解救措施切入设计,从捕捉双方的人数切入设计

6.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练习性游戏阶段,象征性游戏阶段,规则游戏阶段

10.对幼儿角色游戏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线索有()。主题的确定,新颖性和创新性,游戏常规的执行,游戏持续的时间,独立自主性

11.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进行深入观察是幼儿开展结构游戏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方法进行引导。带幼儿到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观察,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影像或图片资料进行观察,指导幼儿学会分析结构特征,引导幼儿比较出同类事物的异同,帮助幼儿掌握各部分结构物的组合

关系

12.发展幼儿操作能力的智力游戏有()。火柴棒游戏,小制作游戏,图形拼剪游戏,结构游戏

13.福禄贝尔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14.关于游戏后的整理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对于小班幼儿,主要培养他们游戏后参与整理的意识,教师可以请小班幼儿帮助一起收放玩具,整理场地,对于中班幼儿,主要培养他们收拾玩具的能力,中班幼儿在整理场地时,要以幼儿为主,教师只是给予必要的帮助,对于大班的幼儿,要求他们独立做好整理场地的工作,教师只要给予一定的督促就可以了

15.角色游戏的发展可以从()方面来衡量。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游戏内容的不断扩展与丰富,使用玩具和材料的能力的发展,语言与社会能力的发展

19.角色游戏前,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有()。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角色游戏的情节,创设材料丰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场地

20.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都是幼儿最爱玩的游戏,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游戏,在游戏中()玩具出现的频率较高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重大作用值得关注。电话,玩偶

21.角色游戏中,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一般会经历以下()阶段。不能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满足于摆弄物体和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开始意识到自己做扮演的角色,但经常会转移注意力做其他事情去了,角色意识明确,能按角色要求来行动,但还不能与其他角色有效配合,角色意识明确且能协调角色间关系,有角色行为间的配合互动,能满足共同游戏的需要和实现游戏的目的

22.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有()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当游戏需要获得提升时,当教育目标需要在游戏中完成时

23.教师对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编选和设计合适的智力游戏,引导幼儿正确地开展智力游戏,使每个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发展

24.教师应给幼儿提供的服饰和道具有()。少数民族的角色,除头饰外,还可以有一些突出民族特征的服装,各种人物(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孩等)的服装和道具,各种动物(如兔、羊、狗、老虎等)的头饰和道具,一些童话、神话、动画故事中的人物(如白雪公主、孙悟空等)的服装和道具

25.教师在对角色游戏进行讲评时,可以就()进行讲评。游戏情节,游戏材料和玩具的使用和制作,游戏中幼儿的行为

26.教师在角色游戏讲评中应注意()。提问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使幼儿不仅有讨论的话题,而且能表达出不同的观点,每次游戏讲评都要有重点,讲评具体准确地指向幼儿的游戏问题或行为,以幼儿讲评为主,教师适时引导,讲评活动可以为幼儿进行下一次游戏指明方向

29.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有()。能使幼儿的手的动作获得协调发展,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培养幼儿细心、耐心、坚持克服困难等优良的个性品质,能促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1.结构游戏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表现在()。能获得关于结构材料的性质、用途的知识,理解关于物体结构特征,各部分大小、长短、轻重、高矮比例关系和空间方位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理知识,如一一对应、计数、序列、整体、部分、重心、平衡,领会可逆性和守恒等概念,获得简单的造型知识,如对称、均匀、色彩等,通过自由地建造各种物体,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材料的经验

32.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包括()。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3.帮助幼儿掌握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建构

35.进行表演游戏一般需要的材料包括()。简易的舞台,简单方便的布景,表演用的服装,表演用的道具

36.练习序数的游戏的设计思路有()。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数,从不同方向辨认序数,辨认多种事物的序列,在变化的情境中辨认序数

37.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等七种智力构成。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社交智力

38.适合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作品应具有的特征是()。有较多的对话,有起伏的情节,具有表演性,有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

39.适合于1-2岁幼儿的玩具主要有)。训练手眼协调的玩具,如套碗、套环等,发展手的动作和思维、想象力的玩具,如积木、塑料拼图等,认识物体及其性质、用途的玩具,如小盆、小桶等,有利于幼儿模仿日常生活的玩具,如小餐具等,自己娱乐的玩具,如各种发条玩具

41.体育教学游戏的选择要注意循序渐进,应遵循)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2.体育游戏按其对发展身体素质的作用可分为()。发展速度的游戏,发展灵敏度的游戏,发展力量的游戏,发展柔韧性的游戏,发展耐力的游戏

44.体育游戏按其活动的形式,可分为()等类型。接力游戏,追拍游戏,争夺游戏,角力游戏,猜摸游戏

45.体育游戏的创编包括()环节。选择游戏目的,选择游戏动作,构思游戏结构,设计游戏细节,制定游戏规则

46.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有()。有利于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基本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有利于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8.体育游戏中起动信号常见的设计方法有()。发令法,问答法,儿歌法,猜拳法,乐曲法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幼儿园体育工作的任务是通过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包括早操、体育课以及户外体育活动等常规锻炼方式)来实现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目标相同,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体育活动只有锻炼的属性,但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兼具趣味性和竞技性,体育游戏比一般体育活动更能全面发展幼儿的身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作为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游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

51.想象创造游戏的设计思路有()。根据某一简单的图形进行广泛的联想,尽可能多地说出某件物品的用途,给出一组关系很远的事物,运用想象把这些事物联系在一起,讲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请幼儿续编故事

52.想象再造游戏的设计思路有()。猜谜游戏,补缺游戏,拼图游戏,听描述做动作游戏,空间想象游戏

54.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是()。对表演游戏有极大兴趣,愿意参与表演,表演时的创造性表现在幼儿常常改动故事中的句子,有时会创造出意思相同的不同语言来表现作品,表演时语音不够准确,听辨能力差,角色意识不强,交往欲望低,表演能力弱

55.以下关于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说法正确的是()。3岁前的婴幼儿,主要是给他们充分的游戏机会,以鼓励他们自由涂画,3岁的幼儿主要是引导他们能把各种各样的玩具当材料玩,在玩中熟悉工具材料的特性,激发兴趣,4岁幼儿,既要帮助他们形成使用一些材料和工具的控制能力,还要让他们充分体验造型游戏独特的乐趣,5岁幼儿,应要求他们用各种方法画画,自己动脑筋制作一些小东西和进行装饰,6岁的幼儿应给予充分的机会和材料让他们游戏,以培养他们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能力

56.以下关于幼儿学习游戏化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包括三类游戏:自由游戏、任务定向游戏、集体游戏,日常生活中的自由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活动室内的任务定向游戏基本满足幼儿一般发展和个别发展的需要,教师组织的集体游戏帮助幼儿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以及整理、归纳已有的经验,自由游戏和任务定向游戏被称为非正式学习活动形式,集体游

戏是正式学习活动形式

58.以下关于幼儿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幼儿游戏应任其自然地发展,幼儿游戏需要教育,游戏是幼儿的权利

59.以下属于游戏者快乐体验的是()。趋乐性体验,想象性体验,自主性体验,绽放性体验,胜任感体验

60.婴幼儿游戏的指导要点有()。侧重游戏的活动性,游戏时间不宜太长,要确保安全,以个别指导为主

62.游戏的本质特征包括()。游戏是内在需要的自愿活动,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游戏富有选设性的自足乐趣,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64.幼儿观察力游戏的指导策略有()。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通过游戏后的再启发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65.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喜欢观察、动手操作和实验,积极寻求答案,初步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能用比较、分类、测量等简单方法探究事物,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66.幼儿使用材料和玩具能力的发展,会经历以下()阶段。模仿性强,人家玩什么就玩什么,自己没有的话就去抢同伴的,不再只是模仿别人,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使用材料,但通常是实物,形象性比较强,能够按角色要求使用替代物,但替代物与被替代物外形上相似,不拘泥于外形的相似,有时候还能借助于想象力用语言来代替

68.幼儿体育游戏的动作主要有()。发展基础运动能力的动作,包括走、跑、跳、投,简单的运动动作,如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动作,体育游戏本身所特有的动作,乳夹包、踢毽等,模拟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生活动作,乳穿衣、背物

69.幼儿体育游戏中常用的竞赛方法有()。接力法,捕捉法,争夺法

70.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72.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意味着()。幼儿的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对游戏规则的真正接受必定是自主的接受,游戏本身直接就是幼儿的第一心理需要,游戏过程绝对自控,不会服从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父母或教师对游戏的指导不但是可能的,也是需要的

7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表现在()方面。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游戏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游戏的内容不同,游戏的驱动力不同,游戏的价值功能不同

75.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喜欢用语言与人交往,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经验,愿意倾听并能理解别人的讲话,喜欢阅读画册和图书

76.幼儿语言游戏的类型主要有()。听音、发音游戏,词汇游戏,句子游戏,描述性游戏,文字游戏

77.幼儿语言游戏的指导要求是()。提供有足够的人际关系和良好语言信息的环境,幼儿精力旺盛很想玩的时候是语言游戏的最有利时机,教给幼儿正确规范的语言,尽可能不要教幼儿说不规范的“儿语”,承认个体差异,从每个幼儿的实际出发,施以恰当的教育和引导

78.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最基本的表演技能有()。歌唱表演技能,形体表演技能,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

79.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策略有()。提供丰富、安全的活动玩具,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鼓励幼儿自己建构规则,观察幼儿游戏,适时介入指导

81.在“狡猾的狐狸”这个游戏中,幼儿只有在狐狸说出了“我在这里”的话以后,才能从圈中四散逃开。这个规则可以培养幼儿的()等能力。注意力,自持力,耐心,对信号的反应速度,空间定位

83.在5-7岁,幼儿可进入初级的数运算阶段,此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基数和序数概念的扩展与巩固训练,2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训练,20以内数字的应用题解答训练,数的守恒性认知训练

84.在促进幼儿表演水平提高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引导幼儿观察、表现和交流,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演,多种形式拓展游戏,提高游戏水平

85.在结构游戏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激发幼儿参与游戏兴趣的方法有()。用构造作品吸引幼儿兴趣,关注与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帮助幼儿维持建构兴趣,保留幼儿的一些半成品,在下次游戏时提供给幼儿继续完成,为幼儿的半成品命名,帮助幼儿确定建构的方向

87.在体育教学游戏开始前,教师应做的准备工作有()。领会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游戏动作,考虑注意事项,安排幼儿学习并掌握与游戏有关的儿歌,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器械或玩具,观察幼儿的服装是否合乎进行体育游戏的要求,重视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88.在体育游戏中,分队和分配角色常用的方法有()。指定法,民主法,随机法,猜拳法,轮流法

89.在幼儿三四岁时,象征性游戏发展到了巅峰,具体表现有()。游戏的连贯性增强,准确逼真地模拟显示的要求增强,出现了集体合作的倾向

90.找不同游戏的设计思路有()。把一组物品画成重叠的图,请游戏者来分辨,在两幅基本一致的图案中安排若干处不同,请游戏者在一定时间内找出

91.找图形游戏的设计思路有()。把一组物品画成重叠的图,请游戏者来分辨,给出一些局部的线索,要求游戏者根据观察推知隐藏事物的整体,将某一图形隐藏在纷杂的干扰图案中,请游戏者分辨和寻找,要求游戏者找出指定图形的位置,把找图形和数图形结合起来,要求游戏者找到隐藏的图形并数出来

93.正确的记忆包括三个要点,分别是()。识记过程尽量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识记材料的特征,找出有效的记忆方法帮助记忆

94.中班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有()。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加对常见事物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可采用示范、讲解相结合或建议和启发的方法,指导幼儿掌握建构技能并会用技能塑造物体,引导幼儿学习设计结构方案,有目的的选材和看平面图进行构造,既要鼓励幼儿独立地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活动,也要组织结构游戏小组进行集体建构活动,组织幼儿评议建构成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95.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是()。能独立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的意识不强,游戏的目的性差,嬉戏性强,游戏的任务意识不强,以一般性表演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96.注意力游戏的任务是通过游戏()。训练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扩大幼儿注意的范围,发展有意注意,提高注意分配的能力,提高注意转移的能力

97.组织集体娱乐游戏,应做到()。明确活动目标,选择与幼儿身心能力相符的游戏,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选择合适的场地,准备所需器具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Word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石瑛 绪论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章 第一节游戏的概念 一、我国对游戏的研究和论述 ?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 ?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 卷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二、国外对游戏的研究和论述 在英文中,游戏一词有“play”和“game”两词,主要切近play,因为game 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 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但游戏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约开始于19 世纪中期以后。 德国的福禄贝尔(F·Frnbel,1982-1852)最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休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他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 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他提出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是游戏,游戏即生活。”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为游戏而游戏”,这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的最显著区别。 二、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儿童在游戏中能自主地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愿望,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快乐。游戏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可以减轻,消除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压力感,因此,对幼儿来讲,游戏是一种享受。 三、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 即活动内容的虚构性。游戏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通过“假装”的重构再现现实。例如椅子当大马骑,张开双手飞;冰棒当注射器等。儿童在游戏中,以真诚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活动,相信虚构的真实(内部真实)。同时,他们也懂得什么是假装的。在某种程度上儿童的游戏与成人的戏剧类似。 四、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堆积木、玩沙、玩水等游戏没有固定的玩法,小汽车、小船,洋娃娃等玩具也没有固定的玩法。事实上,只要成年人不限制幼儿游戏的方式,在任何游戏中,幼儿都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把游戏的方式加以变化,使之多姿多彩,富有趣味性。 第三节游戏的基本结构 一、游戏主题 即游戏的中心议题和主要内容,它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在游戏过程中的具体反映。 二、游戏规则 即游戏活动中限制、调节游戏主体的行为和互动关系的规则。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考1附答案(2016)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考1-(2016) 一、单项选择 7 、目前主要的游戏分类方法有两种,其中以某种关于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假设为依据的方法是()(难度系数:1.00) A、以自然观察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B、以游戏发展过程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C、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D、以游戏指导方法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参考答案:C 3 、幼儿接触到一件新的游戏玩具后,可能会自发地、兴致勃勃地进行多方面的尝试,观察玩具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特点, 感知不同的玩法,这说明儿童在游戏中哪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难度系数:1.00) A、想象力 B、思维能力 C、运动能力 D、感知能力 参考答案:D 5 、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去适应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在()中开始得以实践的,也是 他们进行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难度系数:1.00) A、游戏 B、家庭生活 C、学校生活 D、教学 参考答案:A 6 、幼儿是最稚嫩最无危机意识的个体,因此在规划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时,应对任何会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全部予以考 虑。这遵循的是规划室外游戏环境的()原则。(难度系数:1.00) A、挑战性 B、安全卫生 C、整体性 D、遵循自然 参考答案:B 10 、由于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游戏的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都有着不可预知性,而且儿 童缺乏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这是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表现。(难度系数:1.00) A、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 B、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 C、提高儿童游戏的自主性 D、提高儿童游戏的自发性 参考答案:B 9 、()主要是利用感觉器官和身体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体验性活动。(难度系数:1.00) A、结构游戏 B、规则游戏 C、感知运动游戏 D、表演游戏 参考答案:C 4 、感知运动游戏的类别有身体运动游戏、精细动作游戏和()。(难度系数:1.00) A、感觉游戏 B、感知游戏 C、感知觉游戏 D、感官游戏

【免费下载】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第五、六、七、八章) 第五章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

201801 月电大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1/10)、由于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游戏的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都有着不可预知性,而且儿童缺乏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这是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表现。(4分) ?A、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 ?B、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 ?C、提高儿童游戏的自发性 ?D、提高儿童游戏的自主性 (2/10)、在我们提倡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时,应该避免形成()个误区。(4分) ?A、2 ?B、3 ?C、5 ?D、4 (3/10)、()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4分)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感知运动游戏 ?D、表演游戏 (4/10)、()是游戏的最基本属性。(4分) ?A、快乐的 ?B、充满幻想的 ?C、有规则的 ?D、自愿、自主的 (5/10)、()是需要进行游戏治疗的对象。(4分) ?A、面临家庭变故产生适应问题的幼儿 ?B、活泼好动的幼儿 ?C、怕生人的儿童 ?D、性格内向的儿童 (6/10)、幼儿在解决游戏的矛盾中体验到成功的交往经验和失败的交往教训,学会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如何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或放弃自己不正确的想法,学会运用交往的规则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这说明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4分) ?A、自控能力 ?B、想象力 ?C、交往能力 ?D、自我意识 (7/10)、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去适应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在()中开始得以实践的,也是他们进行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4分)

?A、游戏 ?B、家庭生活 ?C、教学 ?D、学校生活 (8/10)、教师通过运用“询问式”、“建议式”、“鼓励式”等形式的指导方法属于()介入策略。(4分) ?A、参与式 ?B、材料指引 ?C、交叉式 ?D、语言指导 (9/10)、幼儿园的活动一般包含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其中()是最常见、最受儿童喜爱的活动。(4分) ?A、游戏活动 ?B、生活活动 ?C、体育活动 ?D、教学活动 (10/10)、游戏治疗的流程一般始于()(4分) ?A、第一次面谈 ?B、发现个案 ?C、治疗阶段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年级专业: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教师:李玲玲 审批签字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育系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游戏的基本理论 2.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3.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4.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5.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6.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二)能力目标: 1.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2.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4.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5.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三)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三、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实际操作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练习游戏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课程编号:043ZB005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理论(The Theor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lay)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48 学分:3 课程性质:《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知识: 游戏的基本理论

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能力: 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合作学习的能力 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课程内容: 第一章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了解人们对于有“游戏”有不同的定义;理解游戏的结构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掌握游戏概念、游戏的本质特征。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是幼儿游戏的价值。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 第一节游戏的概念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 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游戏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节游戏的基本结构 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第四节幼儿游戏的价值 游戏与儿童生理发展 游戏与人格发展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2学时)讨论课(课内):教室 幼儿游戏对于幼儿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价值。 【作业与思考】判断以下活动是否为游戏 第二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2014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课程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3、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社会性,它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 6.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7、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节目内容是否健康。 8、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9、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平行介入、合作介入和指导性介入。 10、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2、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3、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答: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 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结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塑料接插,金属螺丝结构,等等,结构游戏的概念扩展了。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幼儿园常用的构造材料有积木、积塑、积竹、金属材料、泥、沙、水、雪,等等。一般可根据结构游戏中运用的材料来确定构造游戏的类型,当然某种结构游戏往往不止用一种材料,我们在区分时不能绝对化。 1.结构游戏的种类 (1)积木游戏: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积竹游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积塑游戏: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

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在城市、农村都可以广泛开展。 2.结构游戏的指导 (1)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题库8套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题库8套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一、填空题 1.早期的游戏观主要有(精力过剩说)、(生活准备说) 、成熟说和( 放松说) 、(行为复演说)或叫种族复演说。早期游戏理论主要研究游戏产生的原因,即儿童因何游戏、为何游戏。但限于研究者所持的视角不同以及所处时代的心理发展水平,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现代游戏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发展学派)、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以及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3.幼儿游戏是(操作性)的活动;是(艺术表演)活动;是(幼儿创造性的)自娱活动。 4.游戏者的快乐体验中第一层次的快乐体验是(趋乐性体验)和想象性体验;第二层次的体验是(自主性体验)和绽放性体验;第三层次的体验是(胜任感体验(或成功感体验)。) 5.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把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阶段、(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阶段和(规则游戏阶段(7-12岁))阶段。 6.表演游戏一般需要的材料有(简易的舞台)和(布景、服装和道具)。 7.角色游戏的发展可以从(角色扮演水平)、(游戏内容的扩展与丰富)、(材料与玩具的使用)以及语言与社会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8.积木建构技能包含(积木构造的基本技能)、(分析图纸按图建构)和(使用积木与其他材料组合构造)三方面技能。 9.体育游戏的结构由(游戏动作) 、活动方式、(游戏情节)和活动条件等成份组成。 10.适合3-4岁幼儿玩的平面造型游戏有(水彩画)、(蜡笔画)、印画和(粘贴)等。 11.分辨图形的游戏一般可分为数图形、(找图形)、(找相同)、找不同和(找错误)等五种。 12.比较游戏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图形求异,另一种是图形填充。 13.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有:音乐听觉游戏、(节奏游戏)、(歌唱游戏)和舞蹈游戏。 14.婴幼儿游戏的类型包括(感觉-探索游戏)、活动游戏、模拟游戏和(接受游戏)。 15.婴儿最早的感觉游戏是听觉游戏和触觉游戏。 16.婴幼儿游戏一般开展游戏活动的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并以(个别)指导为主。 17. 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包括(明确游戏目的)、选择游戏动作、构思游戏结构、设计游戏细节、(制定游戏规则)和确定游戏名称。 18. 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有:音乐听觉游戏、(节奏游戏)、(歌唱游戏)和舞蹈游戏。 19.婴幼儿游戏的类型包括(感觉-探索游戏)、(活动游戏)、模拟游戏和(接受游戏)。 20.根据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帕登将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和(合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 导》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年级专业: 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教师:李玲玲 审批签字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育系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游戏的基本理论 2.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3.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4.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5.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6.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二)能力目标: 1.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2.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4.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5.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三)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三、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实际操作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练习游戏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三

1.??儿童在室内进行的插塑、积木、穿珠、折纸等结构造型游戏,发展了儿童手部的 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2.??由教师组织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 乐趣,我们可以称之为手段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3.??游戏是一种无规则约束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4.??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用积木搭成规定的主题造型属于手段性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5.??游戏作为生命本质的体现,是从游戏的心理学基础出发,表明是生命的自然本质。 A. 错误 B. 正确 6.??道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7.??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对活动过程控制越多,幼儿的自由度越低,教学游戏体验 就越弱。 A. 错误 B. 正确 8.??游戏用假象改造了现实。 A. 错误 B. 正确 9.??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10.??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让幼儿将一个大容器中混合的豆类,按红豆、绿豆、花豆,各自放入不同容器中 的游戏是属于 A. 序列 B. 对应 C. 分类 D. 配对 2.?? (? )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A. 科学教育

B. 日常生活 C. 游戏 D. 学习 3.??幼儿教育与(? )相结合,使幼儿游戏成为幼儿园教育。 A. 课程方案 B. 幼儿游戏 C. 日常生活 D. 数学教育 4.??与成人共同游戏中,儿童体验到成人的爱,形成对成人进一步的信任与依恋,并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的兴趣,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 A. 认知发展的需要 B. 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C. 生理发展的需要 D. 自我肯定的需要 5.??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A. 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是周围生活的翻版 B. 游戏中儿童注重的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 D. 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 6.??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游戏的教育化和 A. 教学游戏化 B. 游戏化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汇总

《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或任务,提高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见实习、参观、讨论等相结合 三、考核方法 作业、考试、教育实践 四、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学前游戏论》辽宁师大出版丁海东主编2003年 2、刘焱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3、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下册,游戏和课程”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的年。 4、《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李淑贤姚伟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及现状(1课时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及国外儿童游戏理论及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的流派(1课时 一、教学要求 了解国外经典的游戏理论与现代三大流派的也许理论的思想观点,学习并掌握正确对待这些理论流派的批判与借鉴的立场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经典的游戏理论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第五节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2课时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确立科学的儿童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及其双重特征的辨证关系,理解儿童游戏的纵向整体结构以及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第一节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课程内容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内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 (二)课程目的 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 二

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二) 一、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 是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他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认为游戏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 1.游戏是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 2.与认知发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1)练习性游戏(又称实践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0~2岁,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时期的游戏形式。游戏的目的是要取得一种机能性的快乐,满足生理上的要求,其形式为重复偶然习得的动作图式。游戏的愉悦来自儿童控制自身和环境的感觉,当这种控制能力被反复证实后,儿童便沉溺于发展着的能力和自信的情感中。 (2)象征性游戏:2~7岁,发生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时期的游戏形式。反映了符号(初步的语言和表象)功能的产生和发展,也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同化性倾向。象征性游戏是作为表现价值而存在的。 (3)规则游戏:7~12岁,发生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后的游戏形式,延续到成年。规则游戏是继续在表现着对现实的同化倾向,规则导致娱乐活动的集体形式。 皮亚杰独特的研究方式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具有新的意义,但其游戏理论过于强调认知作用和智力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生活经验及社会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原始冲动的最好

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完全植根于他的人格构成说。他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受唯乐原则支配,自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超我受理想原则的支配。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完全受本我支配,随着经验的积累,自我和超我才一起得到发展。个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形成自我。 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唯乐原则”的驱使(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强迫重复现象))。 2.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的游戏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心理性欲(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游戏的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或人格的发展而不同:儿童游戏的形式是使用玩具的游戏,而成人的游戏是创造性想象,表现在艺术、科学和日常生活等活动中。 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发展任务解决得好,就能形成理想的人格,解决不好,则形成与理想人格相反的另一种人格。对学前儿童而言有三个阶段:对人信赖与不信赖的冲突(2岁内);活泼与羞怯的冲突(2~3岁);主动与退缩的冲突(3~7岁)。 三、原苏联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乌申斯基、艾里康宁等,强调儿童游戏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