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一二章复习资料及部分答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一二章复习资料及部分答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一二章复习资料及部分答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一二章复习资料及部分答案

第一、二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GPIB的电气特性要求总线信号采用负逻辑,下列( D )电平为逻辑“0”状态。

A. -10V B.-2V

C. 0.5V

D. 3V

2.GPIB的电气特性要求总线信号采用负逻辑,下列( C )电平为逻辑“1”状态。

A. 10V B.3V

C. 0.5V

D. 2V

3.下列各个环节中,不属于数字量输入通道的是( D )

A. 调理电路

B. 锁存器

C. 译码器

D.I/V变换电路

4.在确定A/D变换器的精度时,通常要求它的精度应( A )与其相连的传感器精度。

A.高于B.低于

C.等于 D. 无法确定

5.监督控制系统中的SCC计算机计算出( B )送给模拟调节器或DDC计算机。

A.最优控制值

B.最优给定值

C.最少拍数

D. 最优测量值

6.RS-232C的电气特性要求总线信号采用负逻辑,下列( D )电平为逻辑“0”状态。

A. -10V B.-2V

C. 1V

D. 10V

7.一个8位的A/D转换器,其量化精度约为( C )

A. 1%

B. 0.5%

C. 0.4%

D. 0.2%

8.计算机参与控制的最典型的一种形式是( B )

A.操作指导控制

B.直接数字控制

C.监督控制

D.现场总线控制

9.一个12位的A/D转换器,其量化精度约为( D )

A. 0.01%

B. 0.1%

C. 0.4%

D. 0.02%

10.抑制共模干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C )

A.增大共模电压 B.最大共模增益

C.提高共模抑制比 D.提高滤波器

1.属于内部总线的是(AB )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PCI总线

D. USB总线

2.输出信号属于模拟信号的装置是( B )

A. 感应开关 B.行程开关

C. 角度编码器

D. 压力变送器

3.一个10位的A/D转换器,其量化精度约为( D )

A. 1%. B.0.4%.

C. 0.2%

D. 0.1%

4.采用差分放大器做信号的前置放大器,是抑制( D )干扰的有效方法。

A.串模

B.CPU

C.电源

D.共模

5.属于外部总线的是( A )

A.RS-232C串行总线 B.STD总线

C. ISA总线

D. 控制总线

11.输出信号属于数字量信号的装置是( D )。

A. 热电偶 B.DDZ-Ⅲ型仪表

C. 感应开关

D. 压力变送器

12.一个量化精度约为0.1%的A/D转换器,若其孔径时间为10微秒,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

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约为( B )

A. 1.6KHz

B. 16Hz

C. 100KHz

D. 100Hz

1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设计时,对低频电路应按( A )接地的原则进行设计。

A.一点B.多点

C.任意 D.两点

14.下列的抗干扰方法中( C )可以抑制串模干扰。

A.浮地屏蔽 B.光电隔离

C.采用双绞线作信号线

D. 终端阻抗匹配

15.需增加一根时钟传输线的通信方式是( B )

A. 串行传输

B. 同步传输

C. 并行传输

D. 异步传输

16.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D )

A. C语言

B.变压器故障分析软件

C. Windows XP软件

D.计算机网卡驱动软件

17.在实时控制系统中,常用( D )A/D转换器。

A.逐次逼近型

B.双斜率积分型

C.记数型

D.双极性

18.一个量化精度约为0.4%的A/D转换器,若其孔径时间为10微秒,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

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约为()

A. 1.6KHz

B. 16Hz

C. 100KHz

D. 64Hz

19.下列的抗干扰方法中,( B )可以抑制共模干扰。

A.低通滤波

B.光电隔离

C.采用双绞线作信号线

D. 终端阻抗匹配

20.属于不平衡传输技术的是( D )

A. RS-449

B. RS-422A

C. RS-485

D. RS-232C

1.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 )

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

B.C语言

C.UNIX软件

D.汇编语言

2.在高精度、慢过程且干扰严重的恒值调节系统中,可采用( D )A/D转换器。

A.逐次逼近型

B.双斜率积分型

C.并行型

D.单极性

3.一个量化精度约为0.1%的A/D转换器,若其孔径时间为25微秒,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

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约为( A )

A. 6Hz

B. 66Hz

C.50Hz

D. 100Hz

4.数字程序控制主要用于( D )

A.包装自动化

B.测量自动化

C.运输自动化

D. 机床自动化

5.属于不平衡传输技术的是( D )

A. RS-449

B. RS-422A

C. RS-485

D. RS-232C

6.RS-232C的电气特性要求总线信号采用负逻辑,下列( A )电平为逻辑“1”状态。

A. -10V B.-2V

C. 0.5V

D. 10V

7.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是( A )A/D转换器。

A.逐次逼近型

B.计数型

C.并行型

D. 大功率型

8.一个量化精度约为.0.1%10位A/D转换器,若其孔径时间为5微妙,如果要求转换误差

在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约为( B )

A. 16 Hz B.32Hz

C. 64Hz

D. 128Hz

二、填空题

1.总线所连的设备有控者、听者以及讲者三种类型。

2.数字量输入通道的调理作用除有滤波、电平转换、隔离外还有__ 功率驱动 __。

3.为使传感器特性与A/D变换器特性相匹配,通常应在传感器与A/D之间加入调

理电路。

4.共模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D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之间存在共模电压。

5.写出一个你所知道的现场总线的名称。

6.数字量输入通道的调理单元主要有滤波、转换、隔离及保护等作用。

7.通常在传感器与A/D之间加入调理电路的目的是使模拟输入电压满足A/D转换量

程。

8.系统中通过IEEE-488并行总线互连的设备不得超过 15 台。

9.模拟量输出通道的主要功能是将CPU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10.数字量输入通道调理电路的功能是将现场输入的状态信号经滤波、电平转换、保护以及

隔离等措施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接收的逻辑信号。

11.调理电路是串接在A/D变换器与传感器之间的环节。

12.在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中,计算机作为控制器直接控制生产过程。

13.

14.监督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计算给定值送给模拟调节器或 DDC 。

15.模拟信号需经采样和量化后才能为计算机接受。

16.假设ADC0809的基准电压V REF(+)=5.12V,V REF(-)=0V,则此时它的量化单位

q= 20 mV。

17.通常把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称为串模干扰。

18.在计算机控制中,交流地与信号地应。

19.总线所连的设备有控者、听者和讲者三种类型。

20.数字量输入通道的调理单元主要有滤波、电平转换、隔离及保护等作用。

21.模拟信号需经采样和转换后才能为计算机接受。

22.为提高输入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应在A/D转换器前加采样保持电

路。

23.模拟量输出通道的主要功能是将CPU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电压或电流信

号。

24.过程通道解决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将外部传感器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数字

信号;二是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外部执行器能接受的信号。

25.D/A变换器的精度主要由线性误差、偏置误差和增益误差的大

小决定的。

26.抑制共模干扰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差分放大器作为信号的前置放大器。

27.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计算最优给定值送给模拟调节器或DDC计

算机。

28.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从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

变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29.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分为有两类;一类是将外部传感器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接受

的数字信号;另一类是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外部执行器能接受的信号

30.D/A变换器的精度主要由线性误差、偏置误差和增益误差的大小决定的。

31.采用差分放大器作为信号的前置放大器可以抑制共模干扰。

32.在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中,计算机作为控制器直接控制生产过程。

33.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从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字信

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34.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的时间称为__ 孔径 __时间。

35.D/A变换器的精度主要由线性误差、偏置误差和增益误差的大小决定的。

36.共模干扰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同接地点之间存在干扰电压。

三、名词解释

1.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分而自治和综合协

调的方法,把系统从上到下分为分散过程控制级、集中操作控制级、综合信息管理级,形成分级分布式控制

2.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计算机首先通过模拟量输入通道和开关量输入通道

实时采集数据,然后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计算,最后发出控制信息,并通过模拟量输出通道和开关量输出通道直接控制生产过程

3.计算机监督控制(SCC)系统:计算机根据原始工艺信息和其他参数,按照描述生产过

程的数学模型或其他方法,自动地改变模拟调节器或以直接数字控制方式工作的微型机

中的改变值,从而使生产过程处于最优工况

4.接口技术:可极大地提高硬盘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

5.信号调理:主要通过非电量的转换,将非电量和非标准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电信号

6.过程通道:为了实现计算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必须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信息

传递和变换的连接通道

7.指令冗余:单片机操作时序完全由程序计数器PC控制,一旦PC因干扰出现错误,程

序便脱离正常轨道,出现“乱飞”、改变操作数数值以及将操作数误认为操作码等。为了使“乱飞”程序迅速纳入正轨,应该多用单字节指令,并在关键地方插入一些空操作指令NOP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写,这就叫做指令冗余。

8.标度变换; 是放大或缩小也即码尺的变换,对分形来说用不同的码尺所测得的结果,有

随码尺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有随码尺的变化而不变的

9.有源I/V变换:

10.实时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非电量

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

11.实时决策控制:

12.孔径时间:在模拟量输入通道中,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需要一定的时间,

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的时间

13.孔径误差:一个动态信号在孔径时间内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输出的不确定误差

14.串模干扰: 是指干扰电压与有效信号串联叠加后作用到仪表上的

15.共模干扰: 是干扰电压在信号线及其回线(一般称为信号地线)上的幅度相同,这里的电

压以附近任何一个物体(大地、金属机箱、参考地线板等)为参考电位,干扰电流回路则是在导线与参考物体构成的回路中流动。

看门狗: 用来监视MCU内部程序运行状态,在程序跑飞或死锁情况下,可以自动复位

四、简答题

1.简述监督控制控制系统应具有的要特点。

2.简述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试述A/D变换器精度与分辨率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关系。

4.计算机控制系统在选择A/D变换器时应注意哪几项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应根据什么原

则选取?

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有哪些干扰因素?CPU抗干扰技术措施常常采用什么方法?

6.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的优缺点。

7.什么是过程通道?过程通道的功能是什么?

8.过程通道包括哪些部分?模拟量输入通道有哪些组成部分?

9.简述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基本功能。

10.试简述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应具有的主要特点。

11.产生量化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理电路?

五、计算题

1.某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1500℃,要求分辨率为3℃,温度变送器输出范围为0—5V。若

A/D转换器的输入范围也为0—5V,则请在ADC0809(8位)与AD574A(12位)间选择A/D 转换器,要求写出计算过程。选定A/D转换器后,通过变送器零点迁移而将信号零点迁移到600℃,此时系统对炉温变化的分辨率为多少?

2.现已知某飞机飞行高度变化范围为0~10000米,测试时,要求系统对高度变化的分辩

率为2.5米,则需选择多少位的A/D变换器。若测试时,通过高度表改变测试方式,测量相对基准高度9000米的±100米的变化量,试问此时A/D变换器的分辩率为多少?

计算机测控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1. 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 ? 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2. 画图说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起什么作用? 4.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实时性、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实时、在线方式和离 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 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有哪些 ? 各有什么优缺点 ? 6. 计算机控制装置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 ? 7.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8. 讨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 画图说明模拟量输出通道的功能、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3. 用 8位 DAC 芯片组成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电压范围为 -5V--+5V,求对应下列偏移量的输出电压:(1 80H ; (2 01H ; (3 7FH ; (4 40H ; (5 FFH ; (6 FEH

4. 请分别画出 D/A转换器的单极性和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 并分别推导出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之间的关系式 5. 试用 DAC0832芯片设计一个能够输出频率为 50Hz 的方波电路和程序。 6. DAC0832与 CPU 有哪几种连接方式?他们在硬件接口及软件程序设计上有 何不同? 7. 为什么高于 8位的 D/A转换器与 8位危机接口连接时必须采用双缓冲方式? 这种双缓冲方式与 DAC0832的双缓冲方式在接口上有什么不同? 8. 试用 8255A 与 DAC1210设计一个 12位的 D/A转换接口电路,并编写出程序(8255A 的地址为 8000H ~8003H 1. 画图说明模拟量输出通道的功能、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请分别画出一路有源 I/V 变换电路和一路无源 I/V 变换电路图,并分别说明各元器件的作用。 3. 试用 CD4051设计一个 32路模拟多路开关,要求画出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4. 采样有几种方法?采样周期越小越好吗?为什么? 5. 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量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 为什么? 6. 简述逐次逼近式、双积分式和电压 /频率式的 A/D转换原理。 7. 设某 12位 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为 0~+5v,求出当输入模拟量为下列值时输出的数字量:(1 1.25v ; (2 2v ; (3 2.5v ; (4 3.75v ; (5 4v ; (6 5v 8. A/D转换器的结束信号有什么作用?根据该信号在 I/O控制中的连接方式, A/D转换有几种控制方式?它们各在接口电路和程序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总结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学科复习总结★第一部分选择题 ?使用说明:本部分对应考试题型的选择题部分,注意看选项答案,莫只记选项! ★★1. RS-232-C串行总线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是(C)(1分) A. 0.3V以下 B. 0.7V以上 C. -3V以下 D. +3V以上2.下面关于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只能用于单片机系统 B.任何控制系统都可以运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C.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不能用于自动化仪表 D.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及自动化仪表3. 计算机监督系统(SCC)中,SCC计算机的作用是( B )。 A.接收测量值和管理命令并提供给DDC计算机 B.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给定值并提供给DDC计算机 C.当DDC计算机出现故障时,SCC计算机也无法工作 D.SCC计算机与控制无关 4.关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省去了DCS中的控制站和现场仪表环节 B.采用纯数字化信息传输 C.只有同一家的FCS产品才能组成系统 D.FCS强调“互联”和“互操作性” 5. 闭环控制系统是指(B) A.系统中各生产环节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 B.输出量经反馈环节回到输入端,对控制产生影响 C.系统的输出量供显示和打印 D.控制量只与控制算法和给定值相关 6. 多路开关的作用是(A) A.完成模拟量的切换 B. 完成数字量的切换 C.完成模拟量与数字量的切换 D. 完成模拟量或数字量的切换 7. 采样-保持电路的逻辑端接+5V,输入端从2.3V变至2.6V,输出端为(A)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学习心得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学习心得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课程已经结束了。通过从大三下学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到这学期的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的学习,回想起来受益匪浅,主要是加深了对计算机的一些硬件情况和运行原理的理解和汇编语言的编写,期间也听老师讲过,微机原理这门课程是比较偏硬件一点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我还是对它比较喜欢的,因为它和我的专业方向“机电工程”有很大的联系,在机电工程领域很多场合要应用到微机,而且是微机原理是考研复试面试时必考问的专业课,因为我要考研,本着一定要考上的心态,因此对该课程的学习还是有浓厚的兴趣和动力的。下面谈谈这期学习该课程的心得与体会:总体介绍下这门课程的轮廓吧(也就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选修专业课,是从微型计算机原理到微型计算机控制,从理论到实际的必经桥梁,是着重解决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注意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该课程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应用在工业控制中的各种技术,重点讲述微型机用于实时控制中的软件、硬件设计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问题。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工程实际出发,在设计方法,即实验技术、操作运行、系统调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我们对微型机在工业过程控制和智能化仪器方面的应用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下面我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一个详细的总结 1.第1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2.教学要点 1.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2.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3.教学内容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当对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具体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4. 1.了解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2.学习并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及各系统之间的区别。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期末测试题汇总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思考题 1.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可以产生哪些主要的检测信号?这些信号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1)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产生的检测信号有: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俄歇电子、吸收电子等。 (2)信号产生的原理:电子束与物质电子和原子核形成的电场间相互作用。 (3)特征和用途: ①背散射电子:特点:电子能量较大,分辨率低。用途: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 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②二次电子:特点:能量较低,分辨率高。用途:样品表面成像。 ③吸收电子:特点:被物质样品吸收,带负电。用途:样品吸收电子成像,定性微区成分分析。 ④透射电子:特点:穿透薄试样的入射电子。用途:微区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 ⑤特征X射线:特点:实物性弱,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并取决于被激发物质原子能及结构,是物质固有的特征。用途:微区元素定 性分析。 ⑥俄歇电子:特点:实物性强,具有特征能量。用途:表层化学成分分析。 ⑦阴极荧光:特点:能量小,可见光。用途:观察晶体内部缺陷。 ①电子散射: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穿过固体物质时,会受到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或受到原子核及周围电子形成的库伦电场的作用,从而 改变了电子的运动方向的现象叫电子散射 ②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晶体薄膜样品时,由于原子排列的规律性,入射电子波与各原子的弹性散射波不但 波长相同,而且有一定的相位关系,相互干涉。 ③不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单一元素的非晶样品时,发生的相互无关的、随机的散射。 ④电子衍射的成像基础是弹性散射。 3.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所产生的非弹性散射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非弹性散射作用机制有:单电子激发、等离子激发、声子发射、轫致辐射 ①单电子激发:样品内的核外电子在收到入射电子轰击时,有可能被激发到较高的空能级甚至被电离,这叫单电子激发。 ②等离子激发:高能电子入射晶体时,会瞬时地破坏入射区域的电中性,引起价电子云的集体振荡,这叫等离子激发。 ③声子发射:入射电子激发或吸收声子后,使入射电子发生大角度散射,这叫声子发射。 ④轫致辐射:带负电的电子在受到减速作用的同时,在其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将产生一个电磁波脉冲,这种现象叫做轫 致辐射。 1)二次电子产生: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应用:样品表面成像,显微组织观察,断口形貌观察等 2)背散射电子:受到原子核弹性与非弹性散射或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散射后被反射回来的入射电子。应用: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3)成像的相同点:都能用于材料形貌分析成像的不同点:二次电子成像特点:(1)分辨率高(2)景深大,立体感强(3)主要反应形貌衬度。背散射电子成像特点:(1)分辨率低(2)背散射电子检测效率低,衬度小(3)主要反应原子序数衬度。 5.特征X射线是如何产生的,其波长和能量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的应用? 特征X-Ray产生:当入射电子激发试样原子的内层电子,使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不稳定的激发态状态,外层的电子会迅速填补到内层电子空位上,并辐射释放一种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射线,使原子体系的能量降低、趋向较稳定状,这种射线即特征X射线。 波长的特点:不受管压、电流的影响,只决定于阳极靶材元素的原子序。 应用:物质样品微区元素定性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测控技术》第二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测控技术》第二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答案见最后 多选题 (共15道题) 1.( 2.5分) OPC服务器由3类对象组成,相当于3种层次上的接口:()。 A、服务器(server) B、客户(client) C、组(group) D、数据项(item) 2.(2.5分)现场总线主要应用在三大领域:()。 A、制造领域 B、金融领域 C、物业领域 D、房地产领域 E、过程领域 3.(2.5分) IEC61158现场总线网络协议模型共四层(). 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C、会话层 D、用户层 E、物理层 4.(2.5分) DCS 网络体系的主要特点: A、快速实时晌应能力 B、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C、适应恶劣的工业现场环境 D、友好性 E、分层结构 5.(2.5分) DCS 的特点: A、分级递阶系统 B、分散控制 C、在线性与实时性 D、友好性 E、可靠性 6.(2.5分) DCS的结构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从整体逻辑结构上讲,是一个分支树结构。其纵向结构分级为()四级递阶结构。 A、直接控制级 B、过程管理级 C、生产管理级 D、经营管理级 E、过程优化级 7.(2.5分)常用抑制干扰的措施(抗干扰技术)有()接地技术、设置干扰吸收网络和合理布线。

A、屏蔽技术 B、隔离技术 C、滤波 D、看门狗 E、UPS电源 8.(2.5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也分()两个方面。 A、电源可靠性 B、硬件可靠性 C、软件可靠性 D、数据可靠性 9.(2.5分)数据采集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有: A、数字滤波 B、标度变换 C、查表法 D、非线性补偿 E、上下限报警 10.(2.5分)数据采集系统中常用的数字滤波有()。 A、中值滤波 B、算术平均值滤波 C、限幅滤波 D、限速滤波 E、一阶滞后滤波 11.(2.5分)数据采集系统的三种工作方式为()和 DMA法。 A、查询法 B、中断法 12.(2.5分)组态软件主要由若干组件构成: A、图形界面系统 B、控制功能组件 C、程序开发组件 D、实时数据库 E、通信及第三方程序接口组件 13.(2.5分)组态软件图形界面系统图形画面一般有两种()。 A、静态画面 B、资源画面 C、配置画面 D、动态画面 14.(2.5分)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的特征: A、点参数形式 B、数据与时间相关 C、实时事务有定时限制。 D、有历史数据库 E、有内存数据库 15.(2.5分)集散控制系统(DCS)亦称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结合多种先进技术而形成的,对生产过程进行()和()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 A、集中监测、操作、管理 B、分散控制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答案(完整版)

1、什么就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就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得系统。它就是工业控制机构生产过程得大部分组成,工业控制机就是指生产过程控制得特点与要求而设计得计算机,它包括硬件与软件部分,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 2、计算机控制系统得典型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计算机控制系统得典型形式:(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优点:结构简单,控制灵活与安全,缺点就是由人工操作,速度受到限制,不能控制多个对象.(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与适应性强.(3)监督控制系统(SSC),就是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优工况。 (4)分型控制系统(DCS),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可实现真正得开放式互连系统结构 3、实时,在线方式与离线方式得含义就是什么? 实时就是指信号得输入,计算与输出都要在一定得时间范围内完成,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得速度进行控制,超出这个时间就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意义.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生产过程与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得方式。离线方式:生产过程不与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就是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得方式. 4、工业控制机有哪几部分组成? 工业控制机包括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主机(CPU、RAM、ROM)板,人-—机接口,外部总线与内部总线,系统支持板,磁盘系统通信接口,输入、输出通道.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持软件与应用软件。 5、什么就是总线,内部总线与外部总线? 总线就是一组信号线得集合,它定义了各引线得信号、电机、机械特性,使计算机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不同得计算机之间建立信号联系,进行信息传送与通信。内部总线:就就是计算机内部功能模板之间进行通信得总线,它就是构成完整得计算机系统得内部信息枢纽,但按功能仍要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电源总线PB。外部总线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其她智能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得连接。 6、什么就是接口,接口技术与过程通道? 接口就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得桥梁,它包括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接口技术就是研究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如何交换信息得技术,过程通道就是在计算机与生产过程之间设置得信息传送与转换得连接通道,它包括AI、AO、DI、DO。 7、采用74LS244与74LS273与PC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设计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入接口与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出接口,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分别编写数字量输入与数字量输出程序。 8、用8位A/D转换器ADC0809通过8255A与PC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实现8路模拟量采集。请画出接口原理图,并设计出8路模拟量得数据采集程序 9、有源I/V变换:设输入为4~20mA得电流,对应输出为1~5V,输入电阻Ri=250Ω,试确定I/V变换电路及电路参数,画出电路原理图. 10、什么就是采样过程、量化、孔径时间? 采样时指按一定得时间间隔T,把时间上连续与幅值上也连续得模拟信号转变成在时间刻0、T、2T···KT得一连串脉冲输出信号得过程,所谓量化就就是采用一组数码(二进制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得幅值,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将采样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得过程称为量化过程,孔径时间,在模拟量输入通道中,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量总需要一定得时间,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得时间. 11、采样保持器得作用就是什么?就是否所有得模拟量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答案第二版潘新民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 后答案第二版潘新民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章1.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 (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其中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4)检测与执行机构: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b. 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 4、操作指导、DDC和SCC系统工作原理如何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属于开环控制结构。计算机根据数学模型、控制算法对检测到的生产过程参数进行处理,计算出各控制量应有的较合适或最优的数值,供操作员参考,这时计算机就起到操作指导的作用 (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系统就是通过检测元件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经输入通道送给微机,微机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再进行控制运算,然后通过输出通道控制执行机构,使系统的被控参数达到预定的要求。DDC系统是闭环系统,是微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 (3)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SCC系统):SCC(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系统比DDC系统更接近生产变化的实际情况,因为在DDC系统中计算机只是代替模拟调节器进行控制,系统不能运行在最佳状态,而SCC系统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控制,并且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 SCC是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和DDC系统的综合与发展。 第二章 2 采样周期越小越好吗为什么 答:不是。若采样间隔太小(采样频率太高),则对定长的时间记录来说其数字系列就很长,计算工作量迅速增大,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

现代测试技术复习试题

一、选择 1.把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时产生混迭的主要原因是( ) a.记录时间太长; b.采样时间间隔太宽; c.记录时间太短; d. 采样时间间隔太窄 2.下述参量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法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b.用弹簧秤称物体重量; c.声级计测声强级; d.线圈靶测速 3.磁感应测速传感器中的速度线圈之所以用两个线圈串联而成,其作用主要为( ) a.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线性; b. 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频响特性; c.改善传感器的频响特性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d.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4.表示随机信号中动态分量的统计常数是( ) a.均方值; b.均值; c.均方差; d.概率密度函数 5.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a.电阻应变效应; b.压电效应; c.热阻效应; d.压阻效应 6.压电式加速度计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压电测压传感器的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d.放大器的时间常数τ 7.二阶系统中引入合适的阻尼率的目的是( ) a.使得系统输出值稳定; b.使系统不共振; c.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 d.获得好的灵敏度 8.带通滤波器所起的作用是只允许( )通过。 a.低频信号; b.高频信号; c.某一频带的信号; d.所有频率分量信号 9.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加速度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 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 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10. 自相关函数是一个( )函数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 三角函数 11.在光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 )效应。 a.内光电; b.外光电; c.热电; d.阻挡层光电 12.( )传感器是根据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工作的。 a.差动变压器式; b.变间隙电容式; c.变阻器式; d. 电压式 13.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可用下式( )表示(已知半导体热敏电阻与温度系数关系可用T B Ae R =描述) a.α=dT R dR ;b. α=2T B ;c. α=2T A ;d. α=00111ln ln T T R R --(R 1,R 0分别是温度T 1,T 0时的电阻值) 14.如果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x (τ)是一定周期性不衰减,则说明该信号( ) a.均值不为0; b.含周期分量; c.是各态历经的 ; d.是各态不历经的 15.用方程法求解回归直线时,误差最小的方法是( )

试析现代测控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试析现代测控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摘要:现代测控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基础上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测量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综合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实例,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现代测控技术;智能化;虚拟化;集成化;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以测控、测量、电子等学科为基础,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仪器仪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融入,加快了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使其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虚拟化、网络化和远程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一、现代测控系统概述 现代测控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其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并集控制和测量为一体。 (一)现代测控系统的组成 现代测控系统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①控制器部分。是系统的控制中心和指挥中心,主要指计算机、小型机、单片机等。②程控设备和仪器。包括:激励源、程控伺服系统、各种程控开关及仪器、执行元件、存储器件、显示器件等。③测控应用软件。包括I/O接口软件、可执行应用程序和仪器驱动程序等。④总线与接口部分。包括连接器、电缆、插槽、机械接插件等。它是连接控制器与各种设备、程控仪器的通路,以完成数据、命令及消息的交换与传输。⑤被测对象。主要是指生产线、系统、子系统、被测设备等,通过电缆、开关、接插件等于测控设备相连接。根据测控任务的不同,被测对象也是千差万别的。 (二)现代测控系统的基本类型 按照结构不同,现代测控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基本型、闭环控制型和标准通用接口型。基本型测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信号调理和计算机组成。它能够完成对多点的实时、快速测量,并能进行信号和数据分析,消除干扰,最终做出判别。闭环控制型是指应用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测试系统,其过程的自动控制可归纳为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实时判断决策三个阶段。标准通用接口型是由模块组合而成,并且所有模块的对外接口都是按照规定标准设计的。

最新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

二、填空题: 1、多普勒变宽是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故又称热变宽。洛伦兹变宽则是则于被测原子与其它粒子碰撞而产生的谱线变宽,它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加,故又称为碰撞变宽。 2、对于火焰原子化法,在火焰中既有基态原子,也有部分激发态原子,但在一定温度下,两种状态原子数的比值N j/N0一定,可用波尔兹曼(Boltzmann)方程式表示。 3、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由化合物状态形态转变为原子蒸气,原子化方法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 4、色谱法的显著特点包括高效(同时分离分析含有几十到上百种组分的混合物)、快速、灵敏度高。 5.气相色谱法的主要不足之处: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不适用于高沸点、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6、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保留时间,其与死时间的差定义为调整保留时间。 7、色谱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当组分中含有检测器不响应的组分时,不能用归一化法定量。 8、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9、在红外光谱图中,4000~1250cm-1范围区域的峰是由基团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定基团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特征区,在1250~400 cm-1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称为指纹区。 10、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中的核心部件是 Michelson干涉仪,它没有普通红外分光光度计中的色散元件。与普通红外分光光度计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扫描速度极快,适合仪器联用、分辨率高、不需要分光,信号强,灵敏度高、精密度高,测定光谱范围宽。 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这种吸收光谱取决于被测化合物分子的性质。 12、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主要由σ→σ*、n→σ*、π→π* 和n→π*跃迁产生,其相对能量大小次序为:σ→σ*>n→σ*>π→π*>n→π*。 13、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主要由电荷迁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产生。 14、凡是可以使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叫生色团。通常为含有不饱和键的,可以产生π→π* 跃迁、n→π*跃迁的官能团。 精品文档

计算机测控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计算机测控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请在下图(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中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内容,并将各个信号放在正确的 位置 A.DAC B. ADC C.检测装置 D.计算机 E.执行机构 F.被控对象 I.偏差e II. 被控量c III.给定值r IV.控制量u 方框中依次填B、D、A、F、C、E 乘号左侧填III,右侧填I,下侧填II,最右侧的箭头上填IV 2.采样保持器可实现以下功能:在采样时,其输出离散输入;而在保持状态时,输出值连 续。 3.相对于传统模拟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使用数字计算机替代传统控制系统中的 模拟调节器。 4.过程通道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信号的方向和形式,过程通道可分为模拟量 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四种类型。 5.PC-6313 多功能模入模出接口卡基址选择DIP开关位置如下图所示:,则基址为0310H (用十六进制表示)。 6.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监控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监控、发现、报告。 二.问答题 1.请叙述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1)传感器:将其他信号转换成易检测、易传输、易处理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 (2)量程放大器:放大由传感器传出的微弱的电信号。 (3)低通滤波器:过滤掉高频信号 (4)多路开关:控制信号传输 (P123页) (5)采样保持电路:采样,保持 (6)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2.在数据采样系统中,是不是所有的输入通道都需要加采样保持器?为什么? 答:不是,对于输入信号变化很慢,如温度信号;或者A/D转换时间较快,使得在A/D转换期间输入信号变化很小,在允许的A/D转换精度内,就不必再选用采样保持器。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复习题

1.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①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②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将要采取的控制行为。 ③实时控制输出: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3.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 4.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 在线方式(on-line): 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称为在线方式或联机方式。 离线方式(off-line): 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称为离线方式或脱机方式。 5.实时的含义 实时(real-time):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围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这个时间围的大小跟被控对象联系非常的紧密!不同的被控对象,对时间围的要求不同。 6.逐点比较法插补: 每走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值进行比较,看这点在给定轨迹的上方或下方,或是给定轨迹的里面或外面,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比较一次,决定下一步走向,以便逼近给定轨迹,即形成逐点比较插补。 7.直线插补计算过程:①偏差判别②坐标进给③偏差计算④终点判断

8.圆弧插补计算过程:①偏差判别②坐标进给③偏差计算④坐标计算○5终点判断 9.凑试法确定PID参数整定步骤: (1)首先只整定比例部分。比例系数由小变大,观察相应的系统响应,直到得到反应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系统无静差或静差已小到允许围,并且响应效果良好,那么只须用比例调节器即可,最优比例系数可由此确定。 (2)若静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须加入积分环节。整定时首先置积分时间TI为一较大值,并将经第一步整定得到的比例系数略为缩小(如缩小为原值的0.8倍),然后减小积分时间,使在保持系统良好动态性能的情况下,静差得到消除。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响应曲线的好坏反复改变比例系数与积分时间,以期得到满意的控制过程与整定参数。 (3)若使用比例积分调节器消除了静差,但动态过程经反复调整仍不能满意,则可加入微分环节,构成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在整定时,可先置微分时间TD为零。在第二步整定的基础上,增大TD,同时相应地改变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逐步凑试,以获得满意的调节效果和控制参数。 10.扩充临界比例度法确定PID参数整定步骤: ①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具体地说就是选择采样周期为被控对象纯滞后时间的十分之一以下。 ②用选定的采样周期使系统工作。这时,数字控制器去掉积分作用和微分作用,只保留比例作用。然后逐渐减小比例度δ(δ=1/K P ),直到系统发生持续等幅振荡。记下使系统发生振荡的临界比例度 δ k 及系统的临界振荡周期T k 。 ③选择控制度。模拟 控制度 ?? ? ?? ? ?? ? ?? ? = ? ? ∞ ∞ 2 2 ) ( ) ( dt t e dt t e DDC ④根据选定的控制度,求得T、K P 、T I 、T D 的值 11. 扩充响应曲线法确定PID参数整定步骤: ①数字控制器不接入控制系统,让系统处于手动操作状态下,将被调量调节到给定值附近,并使 之稳定下来。然后突然改变给定值,给对象一个阶跃输入信号。 ②用记录仪表记录被调量在阶跃输入下的整个变化过程曲线,此时近似为一个一阶惯性加纯滞后环节的响应曲线。 ③在曲线最大斜率处作切线,求得滞后时间τ,被控对象时间常数Tτ以及它们的比值Tτ/T,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 的吸光 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计算公式:S=0.0044 x C/A (ug/mL/1%) S——1%吸收灵敏度C ——标准溶液浓度0.0044 ——为1%吸收的吸光度 A——3 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 小浓度或最小含量。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 = c K S /A m D一一元素的检出限ug/mL c ――试液的浓度 S ――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I F—入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 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 ?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TG基本原 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 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 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 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 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7.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 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经过样品的光透过率T%寸波数或波长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考试题A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试题A卷开卷()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化生、应化2008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座位号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7ClO3,它的不饱和度为( C ) A 3 B 4 C 5 D 6 5、在气-固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D)P9 A 一般固体物质 B 载体 C 载体+固定液 D 固体吸附剂 6、在液相色谱中,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B )P68

A 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固定相传质阻力项 D 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 7、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C )P238 A 内充气体的压力 B 阴极温度 C 灯电流 D 灯电压 8、衡量色谱选择性指标的是( D ) A理论塔板数B容量因子C相对保留值D分配系数 9、下列化合物1H-NMR吸收峰δ值最高的是( A ) A、CH3F B、CH3Cl C、CH3Br D、CH3I 1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B )P236 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 11、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指(C)P46 A 标准曲线是直线部分的范围 B 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比 C 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差D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差 12、某化合物的MS谱分析结果如下,其基峰的核质比为(C) A、55 B、59 C、73 D、87 13、在原子吸收中,要求被测元素(A )P228 14、CH3CH2Br的MS谱中,M:M+2峰高之比为(A ) A 1:1 B 2:1 C 3:1 D 4:1 15、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A )P7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奥鹏15春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测控技术》第一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15春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测控技术》第一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答案见最后 单选题 (共15道题) 1.( 2.5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组成有系统软件、支持软件( )。 A、应用软件 B、操作系统 C、诊断程序 D、引导系统 2.(2.5分)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的主要步骤有实时数据处理、实时控制决策、 ( ) 三部分组成。 A、检测变送 B、数据存储 C、实时控制及输出 3.(2.5分) CIMS系统的四个主要功能系统为: ( ) 、管理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系统、动态监控系统 A、生产自动化系统 B、网络系统 C、数据库系统 4.(2.5分) CIMS系统的两个功能支撑系统为:( )、数据库管理系统。 A、生产自动化系统 B、计算机网络 C、质量控制系统 D、动动态监控系统 5.(2.5分)工业控制机的总线结构分为-内部总线、()。 A、PC总线 B、外部总线 C、串行总线 D、并行总线 6.(2.5分)要求8251工作在异步方式,波特率因子是16,数据位7位,奇校验,1位停止位,则8251工作方式控制字是 A、11001101B B、01001111B C、10100101B D、00110000B 7.(2.5分) ()组件是组态软件的核心和引擎。 A、控制功能组件 B、实时数据库 C、图形界面系统 8.(2.5分)当前集散控制系统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向上发展,即向()发展。 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B、FCS

C、DDC D、PLC 9.(2.5分)当前集散控制系统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向下发展,即向()发展。 A、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B、CIMS C、PLC D、CIMS 10.(2.5分)集散控制系统(DCS)亦称 A、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B、分布式控制系统 11.(2.5分)现场总线协议应用层又分为 ( ) 、现场总线报文子层(FMS)两个子层。 A、通信层 B、数据存储层 C、现场总线访问子层(FAS) 12.(2.5分) FF总线中现场访问子层的三种虚拟关系为:发布者/接收者、客户/服务器、 ( ) 。 A、虚电路 B、报告分发 C、通信栈 13.(2.5分)现场总线的核心为( ) 。 A、智能装置 B、总线协议 C、网络 14.(2.5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模型为 ( ) A、IEC61158协议模型 B、TCP/IP C、OSI 15.(2.5分)现场总线协议的三个基本要素为底层协议、上层协议、 ( ) 。 A、协议模型 B、网络标准 C、行规 多选题 (共15道题) 收起 16.(2.5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有 A、控制对象 B、输入输出通道 C、数字控制器 D、测量变送环节 E、执行机构 17.(2.5分)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结构特点分类为计算机巡回检测和操作指导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 )6种主要类型。 A、集散控制系统 B、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系统 C、监督控制系统 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智能控制系统 18.(2.5分)工业控制机的总线结构外部总线有 A、RS-232C B、PCI104

最新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习题参考答案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由四部分组成。 图1.1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

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4)检测与执行机构 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例如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mV信号;压力变送器可以把压力转换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变送器转换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平信号(0~5V或4~20mA)后,再送入微机。 b.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微机根据温度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输出给执行机构(调节阀)来控制进入加热炉的煤气(或油)量以实现预期的温度值。常用的执行机构有电动、液动和气动等控制形式,也有的采用马达、步进电机及可控硅元件等进行控制。 4.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有什么作用?说出各部分软件的作用。 软件是指能够完成各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总和。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动作,都是在软件的指挥下协调进行的,因此说软件是微机系统的中枢神经。就功能来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库。 (1)系统软件:它是由计算机设计者提供的专门用来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程序。对用户来说,系统软件只是作为开发应用软件的工具,是不需要自己设计的。系统软件包括: a.操作系统:即为管理程序、磁盘操作系统程序、监控程序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