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

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如:“这里的河水很深。”“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这个宅院很深。”

(2)“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河水已经冻实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怎样确定词的本义:

(1)分析字形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毙”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多行不义必自毙。”“射其右,毙于车中。”“毙”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从文献看,古书里“毙”多表示仆倒义。

引申义

1、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示例及分析:

(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实”:真实,实在。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再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术”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江”、本来专指长江,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3、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

相近: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比喻义

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5)“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6)“曙光”本义为:清晨的日光。比喻义为:比喻已经在望的幸福。如: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老百姓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7)“冰霜”比喻义为:神色严肃。如:他从不苟言笑,神情冷漠,凛若冰霜,谁都不敢接近他。

(8)“赤裸裸”本义为: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比喻义为;比喻毫无遮盖掩饰。如;殖民者赤裸裸的残酷的掠夺,激起了当地土著民族顽强的反抗。

(9)“传声筒”本义为:话筒。比喻义为: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如:他不过是个传声筒,制造谣言的不是他。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教案九 第九讲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讲介绍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要求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识部分所举词例的意义特点,以及能对10篇精读文选里的词义现象加以理解和解释。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常识内容精讲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是什么,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因而词的本义,一般来说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例如:“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而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例如:“斃”(“毙”的繁体字)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从文献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可以证明“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08296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 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如:“这里的河水很深。”“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这个宅院很深。” (2)“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河水已经冻实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怎样确定词的本义: (1)分析字形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毙”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多行不义必自毙。”“射其右,毙于车中。”“毙”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从文献看,古书里“毙”多表示仆倒义。

引申义 1、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示例及分析: (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实”:真实,实在。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再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术”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句子整理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句子整理c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句子 一、本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兵:武器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努力从事 3、夫子至于是邦也。邦:国家 4、以立田里。里:闾里,住处 5、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蹶:僵仆跌倒 6、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郊:古代距离国都百里以外的地区 7、有高墙深宫。宫:房屋 8、百川灌河。河:黄河 9、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涘:水域的岸边 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闻:听到 11、树势五谷。树:种植 12、陈良,楚产也。产:生 13、国中无伪。伪:欺诈 1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肖:骨肉相似(不肖:不贤,不善) 15、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间:缝隙 16、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城:城墙 17、俊杰廉悍。悍:勇敢俊杰:才能出众的人 18、不一引手救,反挤之。挤:排 19、吾少孤。孤:幼年丧父 20、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毁坏 21、吾未晡食。晡:申时食(吃晚饭)下午三点~五点 22、泾洲野如赭。赭:赤土。 23、过岐,朱泚幸致货币。致:送币:束帛(古代礼物) 24、历亭障堡戍。历:经过,到过 25、始构堂而奠焉。构:架材盖屋 26、三宿而后出画。宿:住宿 27、不省所怙。怙:依靠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6872553.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1页-

二、引申义 1、三进及溜。及:到达 2、君子务本。本:基础 3、过则勿惮改。过:超过应有的限度,犯错误。 4、父没观其行。没:死。 5、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术:方法、技艺 6、今上举义不辟贫贱。举:推荐、选拔 7、虽然,未闻道也。闻:通晓 8、门人治任将归。任:行装 9、疆以其所不能为。疆:强迫 10、迟速。迟:缓慢 11、在缧绁中。缧绁:囚禁 12、养生亡所不致。亡:失去,没有 13、仅如毛发比。比:一样(同类) 14、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精美的食品。奠:傺品 15、卒以货窜名军伍中。窜:匿,偷偷。 16、皆康疆而早世。疆:身体强壮 17、彼苍者天,曷者有极。极:尽头 18、原奉教。奉:接受 19、如太尉请。如:顺从 20、因谕曰。谕:开导 21、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戢:管束、约束 三、假借字 1、庄公寤生。寤:“牾”的借字,逆生 2、无使滋蔓。无:“毋”的借字,不要 3、无庸,将自及。庸:“用”的借字,不用 4、永锡而类。锡:“赐”的借字,给予 5、自诒伊。诒:“贻”的借字,给予 6、桀石以投人。桀:“揭”的借字,举起 7、不介马而驰之。介:“”的借字,系马尾 8、书策稠浊。策:“册”的借字,泛指文书、政令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6872553.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2页-

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和引申义 一、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定义 1.本义:由字形记录下来并有文献用例证明的词的最早意义。 2.引申义:由本义出发,经过相似或相关联想引申发展得出的新的意义。 3.假借义:与本义无关,只是借用同音字记录下来的另一个词语的意义。 二、如何分析本义与引申义 1.方法:通过因形求义,求出词的本义以究明引申义,梳理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使得该词的意义系统“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2.因形求义:通过分析字形的结构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来考求本义的一种求证方法。 3.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联想的基础之上的,即建立在相似、相关联想的基础之上的。 (1)妇人怒曰:‘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自己不能保护自己的配偶而让她离开),又不能字(养育)人之孤而杀之(又不能爱护别人的孤儿而杀死他们),将何以终(这种人

怎么能得到善终)?’遂誓施氏(离开施氏)。” 其中的“字人之孤”一句不易理解,关键在于“字”字。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字形结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mian3下,子亦声。”段玉裁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可见,“字”的本义应是“生子”。《广雅·释诂一》:“字,生也。”《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果实)如兰,服之不字。”郭璞注:“字,生也。”由“生子”义引申,可以有“养育”、“抚养”义(相关联想)。 由“生育”之义引申,可以有“怀孕”之义。(相关联想) 又可以引申为“喜爱”、“爱护”之义。(相关联想) 由“抚育”之义又可以引申为“教育”、“治理”之义。(相关联想) 由“教育”又引申为“文字”。(相关联想) 又引申为“名字”。古代男子成年则命名。

古代汉语教案古代汉语教案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引我讲我们讲了词的古今词义的异同、 我们在前两周讲了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有许多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语言发展变化引起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是要来探讨词义变化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大家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间的关系,掌握词义变化的脉洛,深刻地理解、掌握词义。 这一讲我们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三、考察、推求本义的方法 四、如何分析引申义 五、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有好几个意义,其中有较原始的,有后来发展,变化来的,还有借假义,一般人说词的本义是指它最初的意义。 ①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一个词由形式内容两部分组成,形式是它的读音,内容是它表达的概念。不包括形体、字义同词义。②词的产生就是语言的产生,语言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产生的几十万年前,我们如果说研究词的最初产生的意义,那么研究工作是无从作起的。我们研究词的本

义,往往要借助文字记录的语言材料来考察词较原始的意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为了记录表现语言、解决语言时空问题而产生的,是语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词和字它们产生的时间差异,如果人类使用语言是一年的时间,那么文字则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才产生的,所以,我们借助文字资料来研究的词的本义并不是汉语最原始的意义,而是指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的最古老的意义。 引申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关的意义叫词的引申义。例如: 引:小篆写作,指事字,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开,形状变长,所以引申为长,延长,(还有拉、导领、后退等义)在“引申”这一词中用的是延长这一义 申:甲文作,籀文作昌,小篆作,从甲文看象闪电形,申是古电字,后来假借为地支名和陈述义,作为伸展一义,有人认为是引申义,闪电光延申状 由“引申”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方式,词义不断地引申就可以克服词和语言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使语言更好地完成帮助人们交际的任务,但从另一方面说,一词多义现家太纷繁,又给学习掌握选成了困难,为了学习古汉语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来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分析本义,引申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会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例如: 绥:有安抚的意思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

本义 说明: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如:“这里的河水很深。”“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这个宅院很深。” (2)“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河水已经冻实了。” 引申义 说明: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示例及分析: (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实”:真实,实在。 比喻义 说明: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5)“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6)“曙光”本义为:清晨的日光。比喻义为:比喻已经在望的幸福。如: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老百姓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7)“冰霜”比喻义为:神色严肃。如:他从不苟言笑,神情冷漠,凛若冰霜,谁都不敢接近他。 (8)“赤裸裸”本义为: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比喻义为;比喻毫无遮盖掩饰。如;殖民者赤裸裸的残酷的掠夺,激起了当地土著民族顽强的反抗。 (9)“传声筒”本义为:话筒。比喻义为: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如:他不过是个传声筒,制造谣言的不是他。 假借义 指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假借义不同于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造字原有的意义,引申义是由原义引发出来的意义。例如“令”,本义是“命令”、“号令”,可是古人说"令闻令望","令”是“善”的意思。“善”是假借义。又如“常”《说文》训“下帬也”。可是又有"恒"的意思,那是假借义。又如“诞”是“大言”、“妄言”的意思,可是又有“诞生”、“生育”的意思,那也是假借义。假借义是否另有它的本字往往不可考。 假借字也就是通常说的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而且是同一韵部)的字可以通用。这是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做有本字的假借,如“倍”假借为“背叛”的“背”,“内”假借为“纳”;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本义是“胡须”,假借为连词“而”,“莫”本义是“日落”,假借为“没有”,“焉”本义是鸟名,假借为语气助词。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前边说的“莫”,本来是“日落草莽之中”就是“天黑”的意思,后来又造“暮”字,又如“益”,本来是“水从器皿中涨出”的意思,后来又造“溢”字。“莫”和“暮”,“益”和“溢”应称为古今字,但有些书上不这么严格区分,也统列入通假范围之内。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一、本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兵:武器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努力从事 3、夫子至于是邦也。邦:国家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一、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通常有一个意义是词义引伸的起点,是其他意义派生的源头。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其他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引伸义。 本义不一定就是词的原始意义,即造词之初所表示的意义。因为在文字产生之前某词的原始意义我们已无从知道。所以通常所谓的词的本义,是指通过文献资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最早的意义。例如: ①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经》) ②水暴益。(《吕氏春秋》) 上面三个句子中的“行、益”二个词的意义就是本义。 引伸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例如,息字,其本义为气息、呼吸、喘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 引伸为休息、止息: 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又引伸为灭: 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周易》) 从引伸义与本义之的关系看,可把引伸义分为直接引伸义与间接引伸义两类。 从本义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直接引伸义。从引伸义再进一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伸义。例如,“朝”的本义是“早上”,引伸为“早上省视父母或君主”,这是直接引伸义。再引伸为“朝见、朝”这是间接引伸义。 以本义为起点向某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伸方式叫连锁式引伸。又叫链条式引伸。上边所举的两个例子就是连锁式引伸。 有时,以本义为起点向不同方向派生出若干个直接引伸义。这种引伸方式称为辐射式引伸。例如,“引”的本义为“开弓”。由“开弓”直接引伸出如下的四个意义:①延长、伸长;②引导、率领;③后退、退却;④取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具体的词的引伸方式往往不是简单的链条式引伸或简单的辐射式引伸,而是复合性的。即连锁中有辐射、辐射中有连锁。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如果从本义与引伸义之间的联系方式上看,那么引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相似引伸、相关引伸与相因引伸。

第八讲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即词本来的意义。 由于语言历史悠久,一个词最初的、原始的意义很难确切弄清。词的本义并非词的原始意义。我们所言的词的本义,是指从汉字字形上分析出来的、并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 二、如何探求字/词的本义——因形求义 1、依据字形分析 A象形字。水,。 《水经注》:?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B指事字。本,。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树根,本义。) C会意字。粪, 《荀子〃强国》:?堂上不粪,则郊草不瞻旷芸;白刃扞乎胸,则目不见流矢;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非不以此为务也,疾养缓急之有相先者也。?(扫除,本义。)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 《论语〃》:?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责备,本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朝、射等字,

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2、从多个义项中确定最早的一个 当一个词存在多个义项,且通过字形分析并不能确定哪个为最初的意义时,需要依据古文献,去判断哪个在先。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三、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 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早上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朝见、上朝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朝堂、朝廷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 朝,甲文作,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为朝廷、朝堂,由朝廷引申为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朝:①早上②上朝、朝见③朝廷、朝堂④朝代本义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 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 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如:“这里的河水很深。”“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这个宅院很深。” (2)“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河水已经冻实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怎样确定词的本义: (1)分析字形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毙”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多行不义必自毙。”“射其右,毙于车中。”“毙”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从文献看,古书里“毙”多表示仆倒义。 引申义 1、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示例及分析: (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实”:真实,实在。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再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术”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江”、本来专指长江,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3、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 相近: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常识8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常识8 词的本义、引申义 一、词义系统 本义:词的本来意义,是通过分析字形和考核文献资料所得出的最早的意义。 词义系统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假借义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与词的本义、引申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二、考察本义的方法 1、分析字形 象形字豆:器皿干:盾牌 指事字本:树根末:树梢 会意字兵:兵器集:聚集亡:逃跑 注意: ◆分析字形应依据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 ◆形声字的形符虽不直接反映本义,却标明了本义所属的范畴,为掌握本义指出了方向。 例释:(1)臣(2)元 本义:奴隶本义:人的头(3)祝(4)保 本义:祷告本义:抚养(5)阝(左阜右邑) 阜:土山邑:人居住的地方 与山有关名词陵:大阜陆:高平地阳:山南隅yú:山角 形容词阻:山路难行险:同“阻” 阜与高有关名词除:殿阶陛:殿阶际:两墙之缝防:堤坝 动词陟:登队:从高处掉下陨:从高处落下陷:自高而入下 国名、邑名郑郎:鲁邑名邶bai:邯郸 邑有关国邑、行政区域的名称邦、都、邻:五家鄙、郊:五百家邮:传递文书的驿舍 敲(“叩”的古字)敂(敲打)攻:打击的意义 (6)攴敵、救、敚(“夺”的古字):与战斗、畋猎有关的意义 收(逮捕)赦:与审刑、牢狱有关的意义 啟、變:其他动作行为 :小击也,从又,卜声。(“扑”的初文。)

(7)欠 有关呵气的动作:吹歎欢欣歌欲欷歔 有关吸气的动作:饮歙(xī,吸气)歃shà歠(chuò,吸) 欠=口:歎=嘆歐=嘔欠=言:歌=謌歡=讙 (8)行háng 本义:道路 行:路。遵彼微行街:四通道。从行,圭声。衢:四通道。从行,瞿声。九省通衢 衝:交叉路口。从行,重声。要衝首当其衝 術:邑中道。从行,术声。衙:官署。从行,吾声。 (9)宀mián 名词:官(官府)宇(屋檐)宰(邑宰)宗(祖庙)宪(法令)宝客宫宀动词:宿寝字守寫寄实寤 形容词:宴(平安)宁安定寒宽完寂 意义 (10)广前面无墙的堂皇的建筑物 yǎn 名词:廉(堂边)序(东西墙)庖(厨房)庵库府 广动词:廢(房子倾倒)庇(遮蔽) 形容词:廣龐 (11)厂hǎn,突出的岩石,下可住人 厚:山陵之厚。原:水源,从泉出厂下。厉:磨刀石。厨:厨房。厰:厂房。 2、考核文献 已,“已,中宫也,……像人腹”。《说文解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列子·汤问》 子墨子曰:“胡不已乎?”《墨子·公输》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吾欲已子张之谏。《国语·楚语》——停止 ◆考察本义的方法- 指事字用以构形的象形单位具有表意性。 (1)会意字 形符标明本义所属的范畴,为掌握本义指出了方向。 ①经史子集等历史文献。 (2)考核文献②古书的训诂材料 ③《尔雅》《说文》等工具书。 (3)综合运用以分析字形为主,考核文献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章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第二章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何为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例: 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义。 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朝、射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三、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 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早上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朝见、上朝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朝堂、朝廷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 朝,甲文作,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为朝廷、朝堂,有朝廷引申为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③朝廷、朝堂④朝代 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 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形貌形状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功能作用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方式情态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标志作用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复习资料 一、本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兵:武器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努力从事 3、夫子至于是邦也。邦:国家 4、以立田里。里:闾里,住处 5、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蹶:僵仆跌倒 6、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郊:古代距离国都百里以外的地区 7、有高墙深宫。宫:房屋 8、百川灌河。河:黄河 9、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涘:水域的岸边 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闻:听到 11、树势五谷。树:种植 12、陈良,楚产也。产:生 13、国中无伪。伪:欺诈

1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肖:骨肉相似(不肖:不贤,不善) 15、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间:缝隙 16、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城:城墙 17、俊杰廉悍。悍:勇敢俊杰:才能出众的人 18、不一引手救,反挤之。挤:排 19、吾少孤。孤:幼年丧父 20、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毁坏 21、吾未晡食。晡:申时食(吃晚饭)下午三点~五点 22、泾洲野如赭。赭:赤土。 23、过岐,朱泚幸致货币。致:送币:束帛(古代礼物) 24、历亭障堡戍。历:经过,到过 25、始构堂而奠焉。构:架材盖屋 26、三宿而后出画。宿:住宿 27、不省所怙。怙:依靠 二、引申义

1、三进及溜。及:到达 2、君子务本。本:基础 3、过则勿惮改。过:超过应有的限度,犯错误。 4、父没观其行。没:死。 5、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术:方法、技艺 6、今上举义不辟贫贱。举:推荐、选拔 7、虽然,未闻道也。闻:通晓 8、门人治任将归。任:行装 9、疆以其所不能为。疆:强迫 10、迟速。迟:缓慢 11、在缧绁中。缧绁:囚禁 12、养生亡所不致。亡:失去,没有 13、仅如毛发比。比:一样(同类) 14、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精美的食品。奠:傺品 15、卒以货窜名军伍中。窜:匿,偷偷。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第三节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由于词义是不断发展的,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止一个意义,因此,词的多义现象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本节中,我们就来谈谈古汉语书面语言中词的多义现象的几个重要方面——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一、词的本义 1 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或最早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汉字诞生之前,语言(口头语言)早已产生,某个词在口语中刚出现时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我们无法考证。据考古发掘,中华大地上早在170万年之前,就有元谋猿人的活动,就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而汉字的产生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同170万年相比,五、六千年实在是短暂得很。我们现在了解古代语言,主要是靠用汉字记录的书面材料;王力先生说:“所谓古代汉语,实际上就是古书里的语言。”因此,研究和学习古代汉语,离不开汉字。在汉字诞生之前的一百六七十万年中,汉语的形

态和词的含义,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因此,我们界定的词的本义,是从有记录词的汉字之时算起的,而不是从语言中词的产生之时算起的。词的本义和词的原始意义之间不能画等号。 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说,本义在它的所有含义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含义多数是从本义派生发展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其他含义也就容易理解。清儒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这是对本义与引申义、假借义关系的深刻揭示。例如,在新版《辞海》中,“题”字共有七个义项,即:①头额;②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篇题”;③题目、问题;④书写、署,如“题字”、“题诗”;⑤品评;⑥章奏;⑦通“提”。在这七个义项中,“头额”是本义,《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说文》告诉我们,“题”是形声字,它的本义与“页”有关,读音为“是”。“页”(xié)是个象形字,含义为“头”;“头额”是“头”的一部分,所以从“页”。《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文题”即“花额”,这是“题”的本义之用。义项②至⑥,都是由本义发展推衍出来的:“头额”是人体最上最前的部位,由此引申表示一篇文章最前面的文字,即“标题”、“篇题”;“标题”表示文章要阐 述、说明的具体对 象,由此引申表示“题目”、“问题”;出了“题目”、提出了“问题”人们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教学内容: 1、掌握本义、引申义的概念、引申方式 2、学会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课时:2课时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例如: 我们所指的词的本义,并不一定就是这个词的原始意义。这是因为汉语的历史悠久,而记录汉语的汉字才不过几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产生之前,口语中的词自然也有一个本义的问题,但那个时候的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去考证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本义是指由汉字的结构形体扫显示出来的而且必须有古文字材料能够证明的意义。只有这样的意义,我们才能称之为本义。 另外,词的常用义并不一定就是词的本义。如:“天”字,很多人认为“天”的本义就是“天地”的“天”,上古的文献也大都用的这个意义,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天:本义是指头顶。《说文》“天,颠也。”章炳麟《小学答问》“天即颠耳。” 《周易·睽》“其人天且劓。”天:一种京凿头顶的刑罚。 《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个敢于反抗上帝的英雄,因为“帝断其首”,所以叫做“刑天。”陶渊明《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即咏此事。 二、什么是引申义? 所谓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发展而来的意义。例如:粪:本义是扫除,引申为扫除的对象——垃圾、秽土。《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人的粪便也是垃圾,又引申为粪便。 元:由“人首”引申为其它事物之首。如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叫元首,一军之首,即统帅全军的主帅称元帅,在政界资格老的叫元老,考进士取得第一名的人叫状元。坏人头子叫元凶。“元”用在时间上引申为“第一”,每年的第一个月叫元月,每年的第一天叫元旦。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改位的第一年叫元年。如:隐公元年。 字:本义是生孩子,引申为抚育、抚养。《尚书·康诰》“父不能字厥子”。《左传·成公十年》“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 天:本义是头顶,由人体的最高部位引申为“至高无上”的天地的天。这个引申义被广泛地运用,本义反而消失了。 总之,本义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与本义有着密切地联系。那么,假借义是不是引申义呢?不是。因为假借义与本义之间毫无联系。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讲。 三、怎样分析本义和引申义? 1、怎样分析本义? 分析本义是基础,不了解本义,就谈不上分析和研究词的引申义。因为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词义,那么,怎样分析本义呢? 分析本义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分析汉字字形,二是找古书例证。 ①分析汉字字形 在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时,我们曾谈到:从分析汉字的结构入手,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因为汉字是表义体系的文字,人们是根据语言中的词的意义来造字的,因此汉字的结构能够提供词的本来的意义。例如:斤:篆文、金文是一把斧子的形状,是个象形字。这种象形证明了“斤”的本义是砍伐树木的工具。 但这样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所得出的本义是否是正确的呢?这就必须得到古文献资料的证明,看看古文献中古人是如何使用这个词的。 ②看古书例证 关于“斤”,《孟子·梁惠王》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斧斤按照一定的季节由人们带到山林里去砍伐。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例: 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义。 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朝、射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三、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早上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朝见、上朝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朝堂、朝廷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 朝,甲文作,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为朝廷、朝堂,由朝廷引申为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朝:①早上④朝代 本义 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形貌形状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功能作用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方式情态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标志作用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 五、词义引申举例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说文》:“要,身中也。”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作业(二) 一、填空 1、词的本义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引申义是本义引申出来的,更正确地说,是从本义发展出来的。 2、文字学家主要是凭字形来辨析本义。许慎《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词的本义。 二、下面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有别,试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热水)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护城河) 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诉讼) 4、一兔走.,百人逐之。《商君书?定分》(逃跑)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僖公三十年》(外交使节) 6、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城,城市;市,买卖) 7、云髻半偏新睡觉 ..。(白居易《长恨歌》)(睡醒) 三、翻译句中加“?”的词,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隐公元年》(兵器,本义) 2、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城墙,本义) 3、子犯清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年》(达到, 引申义) 4、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左传?僖公三十年》(灭亡,引申义) 5、君子引.而不发。《孟子《左传?僖公四年》尽心下》(开弓,本义) 五、给下列句子中的“信”释义,并指出哪是本义,哪是直接引申,哪是间接引申,哪是假借义?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对人真诚、不虚伪。直接引申)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论语?公冶长》 (相信。直接引申)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 (言语真实。本义) 4、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的确。间接引申) 5、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孟子?告子上》(通“伸”。伸直。假借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教学目的】理解什么是本义,掌握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培养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分析词的本义的能力。知道引申义的内涵,掌握词义引申的类型、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及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以提高分析词的引申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求本义的方法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探求本义应注意些什么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所用课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词的本义 一、相关概念 结合现代汉语相关内容辨析:词的本义、原始义、基本义。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思考回答:如何探求词的本义。总结: 1.词的书写形式 2.用例始见文献 3.义位之间的联系层次 以“字”为例: 字:文字、人的表字、生子、爱、养育(上古义位) 书写形式:人在屋下生子 始见文献: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周易》——生子 于父不字厥子,乃疾厥子。《尚书》——爱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养育 义位之间的联系层次: 生子——爱抚、养育 生子——文字 生子——表字 综合考证,故“字”的本义是生子。 三、借助字形探求本义时需注意的问题 思考讨论:我们在借助字形探求本义时应注意些什么? 1.对于本无其字,借用别的字来表达的词,当然不能根据字形来探求它的本义。这时,要区分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例如:难、权、新、我 2.不能拘泥字形把本义理解得过于狭窄,如:牢、逐、牧、高、小 3.要同考察词的用例相结合,如:圂、焚 4.尽量使用古文,如:保 四、课后拓展 阅读熟悉教材362页《词的本义探求例》。 词的引申义 一、讲授新课 (一)什么叫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直接引申:月、城、 间接引申:朝、任 要尽量把一个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关系条分缕析清楚,如“解”。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 1.链条式引申: “要”的引申脉络: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辐射式引申: “节”的引申脉络: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③关节(用于动物) 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①竹节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约(用于用度) 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3.综合式引申: “信”的引申线索如下: ②诚信 ①言语真实③相信 ④的确 ⑤信物→⑥信使→⑦音信→⑧书信 (三)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1.由具体到抽象。如: 道:本义指道路,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 2.由个别到一般。如: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 3.由实词到虚词。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 (四)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1.同步引申 同(近)义词的同步引申 假借贷贳:都可由“借”义引申出“宽”义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由同(近)义词构成的同步引申? 反义词的同步引申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2]

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由于词义是不断发展的,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止一个意义,因此,词的多义现象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本节中,我们就来谈谈古汉语书面语言中词的多义现象的几个重要方面——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或最早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汉字诞生之前,语言(口头语言)早已产生,某个词在口语中刚出现时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我们无法考证。据考古发掘,中华大地上早在170万年之前,就有元谋猿人的活动,就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而汉字的产生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同170万年相比,五、六千年实在是短暂得很。我们现在了解古代语言,主要是靠用汉字记录的书面材料;王力先生说:“所谓古代汉语,实际上就是古书里的语言。”因此,研究和学习古代汉语,离不开汉字。在汉字诞生之前的一百六七十万年中,汉语的形态和词的含义,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因此,我们界定的词的本义,是从有记录词的汉字之时算起的,而不是从语言中词的产生之时算起的。词的本义和词的原始意义之间不能画等号。 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说,本义在它的所有含义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含义多数是从本义派生发展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其他含义也就容易理解。清儒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这是对本义与引申义、假借义关系的深刻揭示。 例如,在新版《辞海》中,“题”字共有七个义项,即:①头额;②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篇题”;③题目、问题;④书写、署,如“题字”、“题诗”;⑤品评;⑥章奏;⑦通“提”。在这七个义项中,“头额”是本义,《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说文》告诉我们,“题”是形声字,它的本义与“页”有关,读音为“是”。“页”(xié)是个象形字,含义为“头”;“头额”是“头”的一部分,所以从“页”。《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文题”即“花额”,这是“题”的本义之用。义项②至⑥,都是由本义发展推衍出来的:“头额”是人体最上最前的部位,由此引申表示一篇文章最前面的文字,即“标题”、“篇题”;“标题”表示文章要阐述、说明的具体对象,由此引申表示“题目”、“问题”;出了“题目”、提出了“问题”人们才能做文章,由此引申出“题字”、“题诗”之义;写的字、题的诗,是供人们鉴赏的,由此引申出“品评”之义;就某一问题向皇帝禀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便引申出“章奏”之义。义项⑦“提”在意义上与“题”无关,是音同借用。可见,只要抓住“头额”这个本义,“题”的其余六个意义就不难把握。 正因为本义在理解多义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古汉语研究者历来重视本义的探讨。我们在学习中,必须牢牢掌握一些常用词的本义。 2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