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1 绪论 (3)

1.1 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 (3)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4)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4)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危害及常用手段 (4)

2.2 文献综述 (6)

3 案例分析 (8)

3.1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分析 (8)

3.2 云南绿大地公司舞弊案例解析 (11)

4 财务舞弊案例的启示及应对措施 (13)

4.1 财务舞弊案例的启示 (13)

4.2 应对措施 (15)

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

摘要

财务舞弊现象从财务信息作为公司的经济信号以来就频繁发生,各种程度的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财务舞弊的不断蔓延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使相关的财务报告失去了风险预警作用,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本文以世界通信和云南绿大地两个公司的财务舞弊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原因、财务舞弊的基本手法。在总结两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实施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舞弊;世界通信;云南绿大地;政策建议

1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家上市公司逐渐涌现,但在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状况不容乐观。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技巧进行财务舞弊,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粉饰财务数据,降低了财务信息质量,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市场形象,而且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一方面扭曲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虚假的财务信息严重误导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投资决策和有效监督。

1.1.2 研究意义

随着资本市场的运作,会计信息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市场各经济主体是根据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做出相应的决策,所以会计信息同时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决策。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时,各经济主体按照虚假的会计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就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监管无效。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财务舞弊者把正确的会计信息扭曲,给使用者的分析和做决策带来了阻碍。会计报表使用者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判别能力,才能降低投资决策的失误。如果研究出一种可以有效分析并正确判别财务会计信息是否正确的对策,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用国内外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舞弊人员的动机,分析舞弊行为对本单位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以及研究探讨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等相关内容,用他们的前车之鉴来警醒后人,合理合法的进行经济运转,保护我们的家园持续发展。

我的论文主要以国外和国内两个财务舞弊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运用归纳、和推理等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在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分析财务舞弊产生的动因和舞弊行为特征,通过两个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了它们财务舞弊的共性,从而总结出我国财务舞弊治理问题的政策建议,使整篇论文说理通透。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危害及常用手段

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从古到今,国内外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着财务舞弊行为,世人对舞弊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在美国的审计准则当中定义为:舞弊就是随意改变正确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舞弊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制造虚假信息的人根据正确的会计信息进行篡改、加工、整理成可以实现某种不正当利益的虚假财务信息。具体的做法有:填写虚假的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将某些对自己不利的经济事项隐瞒或者直接删除,对一些业务进行虚假登记,不惜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明知道错误的会计政策进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等。在我国的审计准则当中对舞弊的定义是:企业当中凡是涉及到财务内容的全部人员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信息的使用者。[1] 在我看来,所谓“舞弊”就相当于所谓的“作弊”,为了某种不正当的利益而采取的欺骗、造假行为,财务舞弊就是在财务会计中的欺骗行为,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以欺骗性手段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2.1.2 财务舞弊的危害

财务舞弊行为对他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损害虚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投资人在做出某种投资和信贷决策前,必须掌握一定的财务信息,如果企业向市场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就会导致投资者经济决策失

误,最后会造成经济损失。

(2) 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准确性。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造假会使会计信息不真实,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影响国民收集数据的准确性,使国家作出不正确的宏观经济决策。虚假的会计信息使政府宏观调控失效,使社会秩序不能正常运转,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3) 影响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应该起到促进宏观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真实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给公司本身带来了效益;虚假的会计信息,却可能会为那些造假者提供了条件,扭曲了正常的社会发展秩序。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虚假的财务信息不仅损坏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而且影响了国家对市场的合理操纵,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严重影响了健康的经济发展。

2.1.3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段

对于财务舞弊的手段分为好多种,最常用的类型有:

第一类为虚增收入。具体表现为计提虚假的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不按时披露销售退回,虚增非经常性损益,减少计提返利价保。

第二类为减少成本。具体表现为减少营业成本和支出,未如实计提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不计提借款利息、少计应付账款,管理费用于年末调入递延资产,未确认投资损失,未及时调整价差损失。

第三类为虚增资产或所有者权益。具体表现为将没有回收的证券投资资金虚计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存货,使费用资本化,增加银行存款、存货以及其它资产。

第四类为没有如实披露其它重大事项。具体表现为隐瞒下属公司的设立、关停情况,未公开重大会计制度、会计变更事件,未按规定披露委托理财事项。

第五类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管未按规定买卖股票证券。具体表现为未按规定披露证券股票投资和其他短期投资,现任董事内幕交易行为,违规借用其他法人账户买卖股票获利。

2.2 文献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各人的贪欲等原因使许多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舞弊行为,把公司送上了不归路。财务舞弊行为使人类社会和经济市场时序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导致世界各地区人民的极大关注。财务舞弊者制造出的虚假会计信息不仅给使用者带来投资风险,影响投资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给公司的利益带来损失,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一犯罪行为当今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为。因此对财务舞弊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各界人士都在积极探讨治理方案,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2.2.1 国外的研究

关于财务舞弊的手段及舞弊识别的研究:Besaley等(2007)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财务舞弊行为都是运用虚增资产和营业收入的的手法。Schilit(2008)根据最近几年的财务会计舞弊丑闻案例分析,归纳了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的具体手段,并且将这些手段分为七大类,30小类。COSO报告(2009)认为,营业收入和资产的虚增是财务报告舞弊的两个最常用的手段。Abbott,Parker and Peters(2010)对进行财务舞弊的公司做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归纳了财务误报公司的舞弊特征,强调了提高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重要性以及财务专家在审计委员会中存在的重要性。

关于造成财务舞弊事件的成因分析,有不同的理论来说明。主要的舞弊理论有四种,即:二因素理论(冰山理论)、三因素理论(舞弊三角理论)、四因素理论(GONE)。二因素理论是由G.杰克波罗格纳和加拿大的罗伯特J.林德奎斯特提出的,三因素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W.史蒂夫-艾伯伦奇特提出的,其中三个因素是指机会、压力和借口,四因素理论是由博洛亚等人提出的,其中四个因素是指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的程度。所有原因的特点都归结为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为了利益。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各部门人员协作导致了这种极具危害性的行为发生。[2]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国外机构进行了各个领域的详细研究,总结出了许多手段及治理对策,这为我国的财务舞弊防范及其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法律环境,具有局限性。因此,我国的财务舞弊间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

2.2.2 国内的研究

在财务舞弊的动因理论方面,张月霞(2010)[3]提出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外部审计机制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以及内部股权结构的不科学、财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完善是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原因。

在财务舞弊的治理理论方面,朱孔阳(2005)[4]依据我国公司的舞弊特征及理论和研究结果,从实际出发,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政策性建议。具体有:健全我国的股权结构,提高法人和高层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增强董事会的的独立性,完善法制环境等。

宋鑫(2008)[5]提出利益的驱动是导致财务舞弊的首要因素,会计信息制造者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责任人的失信成本较低,国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使监督作用不能有效的实施。叶孙发(2009)[6]指出:为了取得上市的资格增加发行成本,吸收更多的外界投资,利用二级市场进行炒作给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避免退出市场等是财务舞弊者的主要动机。

方园,吴懿欣,梁树富(2009)[7]运用经济博弈理论进行分析,从反面证明了财务舞弊的严重危害,从而提出加大对上市公司舞弊和注册会计师合谋的处罚力度,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名誉收益可以提高对舞弊的治理效率。总而言之,合理利用有效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评价体系是治理财务舞弊的必要措施。

李赛群(2009)[8]在《论财务舞弊的种类、原因、危害及控制途径》中指出财务舞弊的种类归纳为三种,即人类对物质的贪欲、企业内部虚造会计信息、国家的资金流向混乱。财务舞弊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单位负责人自身为了追求利益而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我国不健全的管理体制使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实施;由于审计机构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充当着不光彩的角色致使其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信任。财务舞弊行为不仅损

害了国家的利益以及扰乱了社会的安定,而且也损害了社会团体的利益。基于财务舞弊的种种危害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科技越来越发达,在财务舞弊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虽然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如在公司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关注的角度大概是内部控制的概念、性质所属、基本框架结构以及审计的程序方法问题;在财务舞弊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审计舞弊的本质体现,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责任落实的方面和技术性研究各级方面,这些探索大都针对具体时间的其中一个部分进行研究,没有达到将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结合研究的程度。

3 案例分析

3.1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分析

3.1.1 世通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介绍

世通公司是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运营商利,总部位于维吉尼亚州,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在世通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9]

世通公司发展逐渐壮大,股票价格迅猛高升,很快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埃伯斯成为商界富豪,他将手中的股票进行了大量的个人投资。然而在公司收购MCI后不久,美国通信业开始走下坡路,公司的股票价格逐渐降低,随后伯纳德.埃伯斯由于卷入大额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2002年的5月,公司财务总监、审计官和总会计师通过编制虚假的会计账务信息来掩盖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席增了利润以维护股票价格的稳定。之后在一次正常检查中大额的造假资金被发现,丑闻被迅速传开,造假人员被解雇。6月26日开始世通公司被深入调查,发现了200多亿美元的虚假财务资金。2003年世通公司彻底破产,公司更名为MCI。破产重组后的公司负债累累,很多股票投资者血本无归,凡是涉及此案的人员都被调查逮捕。[10]

3.1.2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根据世通公司的案例分析可知,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其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

(1) 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

世通公司的准备金被随意使用,将以前年度披露的各项准备冲销线路成本,以此来提高向外界显示的利润,这是世通最擅长的一种舞弊手法。目前已有16.35亿美元被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查证属于这类造假。

(2) 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

世通公司的负责人随意加大预付款项,冲销已经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转到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由此来减少经营费用,增加经营利润。这类利润日积月累,最后由38.52亿美元被SEC和司法部查实。

这两种舞弊手段不涉及任何原始凭证来证实其会计处理,并且没有授权签字。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类造假手段在夸大利润的同时,也虚增了世通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现金流量。

(3) 利用分摊收购成本来低估商誉。

世通的造假行为有很多,除了在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还通过收购兼并来进行会计操纵。美国上市公司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进行报表粉饰。具体做法是:尽可能把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实现在未来期间减少或避免损失的一次性亏损。世通运用创造性来收购会计,并购价格被分配到任意未完成的研究和开发阶段支出。这种随意分摊收购成本的做法,严重低估了公司的商誉。

(4) 固定资产减值被任意计提,增加未来期间的经营费用。

世通公司不但利用分摊收购成本来降低商誉,而且随意计提固定资产简直来谎报未来期间的利润。世通在收购MCI时,曾使其商誉增加了34亿美元,原因是世通把MCI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由141亿美元调减为107亿美元。而用40年的时间来分摊虚增的34亿美元商誉,每年约为0.85亿美元。世通公司在1999年至2001年期间将每年少提的7.8亿美元折旧和多提的0.85亿美元商誉摊销相抵后,每年约虚增了6.95

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5) 在会计准则变动时进行大额冲销。

世通这5年内资产总额的50%一直是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世通用40年来摊销最终收购MCI时所确认的301亿美元商誉,这高额的商誉成为影响世通经营业绩的重要负担。因此,世通利用会计制度的变动为“转折点”,使用巨额冲销来消化收购所造成的高额商誉。2003年3月,世通在针对无形资产(主要是商誉)和固定资产全额或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的基础上对外宣布,预测第一季度可实现1亿多美元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在会计准则变动之机,将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巨额冲销,尽量减少折旧和摊销,是世通扭亏为盈的秘笈。[11]

3.1.3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

一个企业或一家公司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除了粗略失误、经营不当等外部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内因。任何企业遭受危机的最初原因正好是财会这一环节,所以必须意识到财务舞弊的根源,从源头遏制舞弊。

(1) 财务舞弊的最初原因通常是超常规的发展。

世通公司的财务舞弊是由于其管理人员过分寻求快速发展和经营规模的必然结果。超常规的经营模式虽然深得华尔街的喜欢,但这样的发展使世界通信遭受了庞大的财务负担,为会计造假奠定了基础,最终将世界通信送上了不归路。

(2) 公司缺乏相应的治理机制,使防弊纠错的能力降低。

确保公司会计信息高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董事会运作效率和内部控制结构。然而,由于世界通信公司治理机制存在致命缺陷无法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完整性,致使苏利文谋划的造假阴谋屡次得逞。

(3) 财务舞弊的根源是缺乏独立性和职业谨慎性。

安达信在审计世界通信时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同时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职业谨慎性。安达信没有充分检查世界通信的会计程序,没有取得能够赞同其审计观点的直接审计证据就随意编制审计计划。

3.2 云南绿大地公司舞弊案例解析

3.2.1 云南绿大地公司案例介绍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12月,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云南省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2008年10月之后,云南绿大地公司频繁更换财务总监、经常变动审计机构;随着时间的变长,虚假的会计信息被证监会调查发现,引起了审计机构的关注。2010年12月,云南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持有的部分股票被冻结,四天的时间久使公司的市面股票价格降低12.2亿元,大量投资人员遭受巨大的损失。2011年公司又擅自变更了会计估计。2011年4月,财务总监李鹏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公安机关控制。2011年12月,云南绿大地公司被人民法院判为欺诈发行股票罪,没过几天,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抗诉认为,云南绿大地舞弊发行案的审判结果有错误,原审法院对舞弊发行股票罪部分量刑偏轻,应当认定被告单位及各被告人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且原审审级违法。

3.2.2 财务舞弊手法分析

云南绿大地公司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操纵利润并虚构财务报表,致使财务舞弊案发生,具体手段有以下四种。

(1) 虚增资产。

云南绿大地公司的很多资产都是虚增的,例如:在马龙县购买的土地上增加了900多万元,在马鸣乡购买的土地上增加了3190多万元,由于土壤的改良在马鸣乡又增加的2124万元等。公司的总部所在地的外地坪资产和实际的相差甚大,都对公司的总资产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2) 虚增收入。

云南绿大地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通过在被本公司控制的关联公司伪造虚假业务来虚增收入。在2004年至2007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中虚增2.96亿元。随后几年内云南绿大地公司发生少量的虚假营业收入。

(3) 现金流量异动频繁。

云南绿大地公司由于虚假的信息太多,编制的财务报表经常出现错误,在现金流量表中有很多大额的差错。在后来的运转当中,云南绿大地公司少量的开始改正错误,把之前的销售所退回来的费用正确计提,并且将之前的营业收入及成本改减、应付账款改增、未分配利润改减。

(4) 频繁更换审计机构。

深圳市彭城会计师事务所一直是云南绿大地的审计机构,但是从2008年10月开始,连续三年都在更换新的审计机构,分别是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中准会计师事务所,而且每次变更都在年报披露前夕,2011年1月就是在何学葵持股被公安机关冻结后更换的审计机构。一个公司如果频繁的更换审计机构与财务经理,就意味着公司存在更深层次的财务风险。

3.2.3 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公司最主要的管理前提,当公司监管层放纵财务信息的披露只看结果时,将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严格的监管会计人员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不仅为企业带来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1) 管理者独断专行。

云南绿大地公司上市前都是由董事长全权决定重大决策,在此过程中,董事长独断专行,大部分决定都按自己的意见办事,对他人的想法毫不在乎,导致内部控制措施难以执行。随着公司的逐渐上市,董事会内部成员除董事长外彻底更换殆尽,监事会也被无形的更换。董事长逐渐兼任了总经理以及董事会秘书等职务,拥有了大量的权利和绝对的地位。公司新招入的高层人员学历较低,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对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难以胜任。在业务发展中,公司主要凭借资金来增加订单,随着订单的增加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很多客户不能按时付款,致使公司账户中坏账的几率猛然提高。由于管理者的不合理决策造成云南绿大地公司的财务控制不准确,做任何项目随意性较强,造成了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效作用。

(2) 市场缺乏监督机制与惩戒机制。

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必须存在强大的监督机制与惩戒机制,才有助于市场正常的发展。目前市场中存在审批结构方面的缺陷,有些权利没有被制度所扼制。由于监督机制的严重缺乏,审计单位对财务信息的监督作用无法有效的实施,一些监督机构也难以展开全面、有效、及时的监测来发现问题。同时,市场也没有健全的惩罚机制,虽然公司内部制度了惩罚措施,但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后盾,这些惩罚措施就形同虚设,从而使财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

(3) 为了经济利益而采取过分的保护行为。

在云南绿大地的高层管理人员再三谋划下,通过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才使本公司符合上市要求,其上市之前连续三年亏损,当资产不够时就选择虚增土地价值,收入不达标准就靠合同来凑,并且通过自买自卖的可耻手段来提高利润,因此,云南绿大地多数的资产都是虚无的。上市成功之后,不但筹集到了巨额的资金,而且通过为地方政府缴纳税款,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在云南绿大地上市过程中全力支持。[12]

4 财务舞弊案例的启示及应对措施

4.1 财务舞弊案例的启示

从以上两个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可以看出,财务舞弊行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人的趋利行为和特定制度背景下的产物,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违法的经济行为。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4.1.1 财务舞弊的主观原因

从中国的会计现状看,财务舞弊的实际实施者是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单位负责人。他们利用欺骗的手段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此来误导那些不真正了解内情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所关心的是经济上的报酬和职位的升迁。由于公司的各项经济事

件的数据都是直接由会计财务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定制度来填制、编写的,所以会计信息的虚假与会计财务人员有直接关系。个别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篡改会计数据,变造虚假会计信息;也有的会计人员被单位领导指使,运用会计手法故意增加或减少成本,降低或增大利润;还有的会计人员在领导作出违反财务制度的错误决定时,虽不赞同又不敢抵制,或抵制无效后也不敢向上级反映,使违法行为畅通无阻。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企业的经营成本与经营者的收入不相联系,有些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铤而走险,虚构经济业务,伪造或变造原始凭证;有的无视存货管理,该作存货管理的不作存货管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4.1.2 财务舞弊的客观原因

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很多法律法规还没有大范围的完善,致使有些强有力的会计制度不能有效的实施。例如繁杂的坏账损失核销手续,致使企业发生大量旧账得不到解决,虚增了利润,也增长了早期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使资产虚假,致使会计信息不真实。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信息的模糊。例如,会计准则的不一致性,会计原则的灵活性及可选择性,都使得会计信息复杂难懂。并且我国的经济社会监督比较薄弱,即使制定很多财务会计法规也难以有效实施。实际工作中,舞弊者认为自己是为国家和单位做“好事”,即使因舞弊个人出了问题,政府或主管部门也不会撒手不管。很多人还是认为只要自己不贪污、不造假,就犯不了大错误的思想仍然严重存在,成了为舞弊行为开脱的借口。

4.1.3 财务舞弊的社会原因

在现实舞弊中,注册会计师及中介事务所或多或少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导致社会对整个审计行业的不信任。不同股东群体之间在会计信息占有方面存在不对称,中国“一股独大”广泛存在,经理人在大股东的压力下进行舞弊,为大股东谋利益,而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地方政府在舞弊行为中扮演了双重角色。作为地方政府既有行使监督的职责,也有自己的地方利益,本地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和就业直接关

系到他们的升迁。他们希望在资本市场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本地就业。由于当地的政府监督体制不完善,难以实施监督政策甚至对公司的情况视而不见,导致上市公司频繁的更换公司形象。[13]

4.2 应对措施

鉴于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以及由此而带给财务报表信息使用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政府部门的财政监管带来的严重妨碍、给经济市场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这种损失,使国家经济健康发展。

4.2.1 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管理的基点是企业管理层的组织架构,所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结构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前提。发挥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等监管部门的作用,使公司的监管部门积极实现监督的职能。首先,要确保各监督部门的独立性,避免公司内部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收到管理层的控制与操纵。其次,应当在上市公司内部制定适当的激励和惩罚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使经营者弱化由于财务舞弊带来的利益驱动,从而防止经营者可能的“短期经营”行为。惩罚制度能确保经营者在强有力惩罚机制的管制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4.2.2 构建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具体应做以下三点:首先,全面制定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从实际做到有法可依,使那些造假者没有可乘之机。其次,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运用强有力的惩罚制度使那些将要违反法律法规的造假者望而止步。再次,尽可能多的寻找有效的市场监管途径,在健康稳定的社会市场中,往往影响最大的便是政府。

4.2.3 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目前在股权市场中,如果能在重要的关乎国民经济的行业中占有主导权,并且比例较高的可以享受减持股份的优势。如今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是国有控股,适当的增加企业投资者的股份,可以让公司的股东真正意义上的行使自身的权利,来共同经营

管理公司,降低财务舞弊的发生率。[14]

5 总结

财务舞弊是一种危害度极高的违规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财务舞弊者的手段也逐渐高明,舞弊形式千变万化,越来越复杂,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但是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在繁华的经济中,财务舞弊的表现形式更加繁杂多变,舞弊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广,从个人到公司到社会乃至世界都会造成危害,这种危害的趋势也逐渐增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核心点,不管舞弊的形式有多少种类,多么繁杂,其根本点还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好处,不惜去说谎造假,用虚无的信息骗取更多的利益。如今的形式当中,财务舞弊不单单是会计信息单个问题的造假,虽然对财务数据的控制是其主要的方法,但是在防范财务舞弊的过程中应该多方面考虑,既要从内部人员、环境、管理考虑,也要考虑外部条件、法律法规等影响因素。综上所述,为了降低财务舞弊的发生率,维护社会的发展必须从根源入手开始治理,不断推出合理有效的新途径、新方法。

本文主要对世界通信公司和云南绿大地公司这两个典型的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从他们舞弊的手段归纳出他们各自的原因和共性,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的频繁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舞弊治理机制的欠缺的结论。随后根据其手段从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以及社会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财务舞弊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懿欣,方园,梁树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决定因素分析———基于logit 分析的证据[J]. 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现代商贸工业,2009,24: 206. [2]Adams,M.,B.Burton,P Hardwick.111e Determinants of Credit Rating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surance Industry[J].Journa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3,30:539.

[3]张月霞.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J].同煤集团职防院.集体经济财务管理,2010,09:158.

[4]朱孔阳.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5,39.

[5]宋鑫.财务舞弊的成因及防范[J]. 吉林通化.通铁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2):110.

[6]叶孙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成因分析[J].福建省明溪县财政局福建三明.财经论坛,2009,12:132.

[7]李平,于玲.基于财务舞弊的内部控制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沈阳.经济研究导刊,2009,103.

[8]李赛群.论财务舞弊的种类、原因、危害及控制途径[J]. 湖南.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湖南农业科学》,2009,01: 40.

[9]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Simmon Romero,WorldCom Facing Charges of Fraud,Bush Vows Inquiry,New York Times,June27 2002.

[11]徐再春.论财务舞弊的手法及治理[J]. 江苏靖江.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时代经贸,2008,6(124):205.

[12]方园,吴懿欣,梁树富.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的博弈理论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理论与实践,2009,70.

[13]张园.浅谈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对策[J].江苏.法尔胜新型管业有限公司.财务与管理,2009,11:65.

[14]战肖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对策[J].齐鲁证券有限公司.财会/审计《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46.

致谢

首先,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对我的论文写作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对论文的内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文章的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推敲和把握,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另外,我学业上的成就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各位老师的培养紧密相连。然而,我对这一万多字的论文也感到有些遗憾,因为很多地方还不尽人意,还有待今后继续探索。文中的不足支持,恳请老师指正。

在论文写作的后期,我又有幸得到了我舍友的帮助,在此我表示深深的谢意。父母多年来含辛茹苦的抚养、默默的支持和关爱才让我安心投入学习中,在此我深深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

在我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祝我的母校繁荣昌盛,祝母校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会秉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良传统,继续努力学习工作。

公司审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现金 (一) 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 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 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同时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全然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有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 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关心关联方偿还贷款 1) 大股东平常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

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 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 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 占用资金 1) 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通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 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不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 通过制造现金流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托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如此上市公司既达到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B2B平台企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B2B平台企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纷纷借助B2B商业模式提升自身贸易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B2B平台企业作为提高商业效率的有效载体,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B2B平台企业逐步发展到目前的资源整合平台,其业务更加垂直化、模块化、定制化。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好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后勤托管”的B2B平台企业。 公司成立后发展迅速,并于2015年1月和11月两次筹划借壳上市。在第二次与鞍重股份重组借壳上市的过程中,公司进行财务舞弊以达到欺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并最终上市的目的。2017年4月九好集团和相关中介机构受到了证监会的顶格处罚。相对于其他会计舞弊案例集中于传统商业模式,九好集团是具有明显互联网特质的B2B平台企业,其会计舞弊事件值得深入分析。 论文研究九好集团财务舞弊,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及影响,希望论文的研究能够得到有益于其他企业、中介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的启示。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部分首先对财务舞弊的概念、动因和手段进行介绍,其次对B2B商业模式的定义、发展及我国B2B平台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全面阐述。案例研究部分首先对九好集团借壳鞍重股份的财务舞弊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借壳方九好集团以及被借壳方鞍重股份的历史沿革、股权结构及经营范围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九好集团财务舞弊事件的过程以及财务舞弊事件的处罚情况。 其次运用GONE理论对九好集团财务舞弊动因进行分析,结合证监会公布的处罚结果分析了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特点,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财务舞弊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发现:1)九好集团大股东为了巨额财富而借壳上市,在内外部机会共同作用下进行了财务舞弊来满足上市所需条件;2)B2B平台商业模式较为新颖,相比传统行业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降低了财务舞弊被发现的几率;3)B2B平台企业利用其技术特点多选择虚增收入、虚构体外资金循环等舞弊手段;4)该舞弊事件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包括影响了同类型公司在证券市场的声誉,间接阻碍了行业的发展等。最后,论文结合案例分析结论得出供相关企业、中介机构、监管者等借鉴的启示。包括监管人员应该注重新型商业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监管方法,审计人员应该更新审计方法和相应的行业知识等。

会计舞弊案例

: 会计舞弊的识别与防范结课论文 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

摘要:本文以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格林柯尔案例进行介绍,揭示了格林柯尔财务舞弊发生前的“征兆”、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和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格林柯尔财务舞弊会计假账 一、格林柯尔案例简介 (一)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 格林柯尔从2005年8月1日起停牌,于2007年5月18日退市,顾雏军资产从此灰飞烟灭。从并购科龙开始,可能已经有所打算。他先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87 亿元资金,采取反复对倒、反复划账的方式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并使其从表面上符合《公司法》的相关出资规定。打造好了顺德格林柯尔这一购并平台后,科龙电器的梦魇从此开始。2001年10月31日,科龙电器在香港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容声集团与顺德格林柯尔(顾雏军的私人公司)订立买卖协议,后者将以5.6亿元的总代价获得科龙电器20%的股权。一个月后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顾雏军等8人被正式委任成为董事。新一届的董事会中共9名董事,其中5名执行董事全部来自于格林柯尔。china中国最优秀的家电生产巨头科龙电器已经在顾雏军的掌控之中了,而此时顾雏军仅支付了1.5亿元,20%的股权也只是质押还没有过户!2002年4月仃日,科龙电器公告:原单一大股东容声集团向格林柯尔出售2.05亿股科龙电器股票(占已发行股本的20%)的总代价减至3.48亿元人民币。在顾雏军率管理团队进驻科龙电器几个月后,出台巨亏15亿元的2001年报,使掌控科龙的代价顺势降了2.12亿元。2005年4月26日科龙电器公告预亏4,000万元(按国际Accountant会计师准则),并给出了两点原因:一是华意压缩机连年亏损,需将相关7,100万元商誉撇除;二是4,700万元存货拨备。2004年前三季度科龙电器的赢利已达2亿元,投资机构纷纷做出乐观的预计。后来突然曝出亏损令国内外舆论哗然,连科龙的大股东格林柯尔及顾雏军本人都被置于难堪的焦点。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公布2004年年报:亏损6,000多万元,这与上一年盈利2亿多元的业绩形成巨大反差。5月,中国证监会就此问题立案调查,科龙危机爆发,国内投资者眼看着科龙股票从25元掉到了1元多。据有关资料指出,科龙电器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之间进行的不正常现金流出总额约为40.71亿元,不正常现金流入总额约为34.79亿元,至少给科龙带来5.92亿元的损失。顾雏军本人遭遇四面楚歌,于同年7月底被捕。① ①中华会计网校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财务舞弊案例及启示

财务舞弊案例及其启示 【摘要】财务舞弊行为会造成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事实不相符,必然使内部经营管理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遭受巨大危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2001年发生的银广夏财务舞弊事件导致的银广夏神话破灭,将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这是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建设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的根本所在。因此,“银广夏事件”的典型意义在于人们认识到上市公司种种问题,认识到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关键字】财务舞弊公司治理结构银广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日益猖獗。为遏制这种行为,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建议采取四道防线:高层管理理念、业务经营中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和外部独立审[1]。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也较为严重,为此,新的《会计法》特别制定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条款,规定了企业、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针对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不论是美国的四道防线还是我国的三位一体,从理论上说还是较完整的,逻辑也比较严谨。但是,在实践中受到诸多的阻力,效果并不理想,财务舞弊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一、我国银广夏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综述 2001年8月,曾一度被捧为中国股市绩优典范的银广夏以其造假事件震惊股市。[1] (一)银广夏公司概况 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即银广夏),创建于1992年。1993年5月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之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700万股。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同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994年6月17日上市的“银广夏”,开盘价仅1.64元,上市后的5年间,该股一直在低价股的行列中徘徊。直到1999年9月24日,它的股价才上升到9.24元。而“神话”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银广夏”的股价竟上升到37.89元,涨幅高达440%(2000年4月)。2000年4月18日,该股在36元附近以10送10大比例除权,除权后股价跌至18元附近,此后又开始一路填权,“银广夏”又成为填权板块的领头羊。到2001年1月15日,该股以填满权,股价再次高达37.99元。若复一下权,该股的价位已高达76元,累计涨幅高达880%。公司上市6年来,股本从7400万涨至50526万,资产总额从1.97亿元增至24.3亿元。上涨了1200%! 到停盘时,“银广夏”仍站在高价股行列,市场价格为30.79元,流通市值86.21亿元,总市值155.57亿元。其流通市值仅排在深发展(192亿元)、宝钢股份(90.66亿元)之后,名列两市第三。 (二)造假情况的揭露 在中国财经界素有口碑的《财经》杂志2001年第8期推出长篇封面文章《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财务舞弊动因的理论基础 对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国外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财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财务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财务舞弊GON E理论(四因素论)和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①]。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完善的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它把财务舞弊的动因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 个别风险因子侧重于个体的因素,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一般风险因子则指组织控制风险因素。当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对舞弊者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因子分析 (一)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2) 内部控制不健全我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其行为多为政府主导,企业都是被动接受,没有形成内化的需要,导致内控措施执行不力,多流于形式。纵观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其内部控制无一例外地失效了。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就为财务舞弊的发生留下的缺口和机会。 3) 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存在 任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面面俱到,它只是对会计实务进行原则性的规范和指导,具体处理还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这样就预留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自然为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2、被发现的可能 舞弊行为被发现或者暴露的可能性大小会影响财务舞弊行为人是否实施舞弊行为。由于技术和人力方面的制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应该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财务舞弊行为人就会存在侥幸的心理,企图逃避被发现的可能。 3、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惩罚存在处罚不严厉的弊端,证监会往往只是对违规企业和负责人公开谴责或行政处分或罚款,罚款的力度也很小,极少数被追究刑事责任,财务舞弊行为人很少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下面就选取蓝田股份及东方电子等会计舞弊事件做具体的描述。 一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分析 (一) 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概述 1 蓝田股份简介 蓝田股份股票(600709)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副水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劵市场。公司总资产规模五年间增长了近十倍,上市后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也曾以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管理人员却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 2 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发疑问 (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在其公司2000年及2001年中期的应收账款均不足其上亿元销售的0.5%,这使人怀疑其巨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因为无论是其水产品还是饮料的销售都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2001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与同一行业相比毛利率高出很多。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产品市场被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或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优势的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增大了对

银行的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符合。 (4)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亿多元,而其中仅有3590万元是通过销售网点销售,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使其存在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如此廉价的收入水平,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是不合理的。 (二) 蓝田股份产生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蓝田实现会计舞弊的手段 蓝田股份主要是通过会计处理上的一些不合规手法,在收入和成本两方面一增一减,大幅增高利润,特别是通过固定资产来调节利润。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其固定资产是不断增加的,只有详细分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配比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而这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做到。蓝田股份1998.1999.2000年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一直很好,其造假手法就是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投资性现金流出。蓝田股份1998-2000三年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7734万元,但同期投资性净流出187981万元。蓝田股份虚构收入的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然后通过虚增投资名义将虚增的现金流消化掉,使其账面现金流十分好看。 (四)蓝田股份会计舞弊的后果 由于蓝田股份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该公司董事长等10人被警方拘传。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启示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启示 【摘要】本文以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发生前的“征兆”、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和常用的方法。在总结案例带给我们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实施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政策建议 一、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简介 2012年9月14日,证监会对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公司涉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稽查。该案为首例创业板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案件。万福生科发行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审计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及湖南博鳌律师事务所等三家中介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涉嫌未勤勉尽责,出具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记载,后续分别被立案调查。经调查,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和信息披露违法。 1、万福生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08年至2010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经查,万福生科为了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根据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决策并经财务总监覃学军安排人员执行,万福生科2008年至2010年分别虚增销售收入约12000万元、15000万元、190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约2851万元、3857万元、4590万元。 2、万福生科2011年年度报告、201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经查,在上述财务数据中,其披露的2011年年报和2012年半年报虚增销售收入28000万元和165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6635万元和3435万元。 3、万福生科未就2012年上半年停产事项履行及时报告、公告义务,也未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予以披露。万福生科的公告显示,其收入前五大客户存在重大变动,存在着虚拟合同以及随意造假的行为。同时,万福生科公告称,募投项目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上半年因技改停产,其中普米生产线于2012年1月12日至6月30日累计停产123天;精米生产线于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累计停产81天;淀粉糖生产线于2012年3月17日至5月23日累计停产68天。 二、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的手段简析 1、虚增收入。以2012年半年报为例,该公司在2012年的半年报中公告其营业收入约为2.7亿,而其更正后的实际收入为8231万元,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且其实际亏损为1368万元,与虚报盈利2655万元利润相比虚增了4023万元。 2、虚构客户。万福生科从2008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其财务报表中披露的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2016-11-24审计通 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一)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

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易量。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摘要 近些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断被曝光。这反映出了我国公司制度不完善,中介机构独立性低,政府监管体系不健全。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对投资者、市场配置以及公司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基于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我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与理论知识对财务舞弊的概念、成因以及常用手段做个简单的归纳总结,为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着通过万福生科公司舞弊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舞弊过程采用手段与成因,特别深入分析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虚增资产以及隐瞒重要事项手段进行舞弊。最终,针对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特点,对公司自身、中介机构以及政府层面的治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个案件来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3) 第二章财务舞弊概述 (5) 财务舞弊的概念 (5) 财务舞弊的原因 (5) 财务舞弊常见手段 (6) 第三章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件分析 (9) 万福生科公司概况 (9) 万福生科舞弊的财务分析 (9)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采用的手段 (14)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18) 第四章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治理及启示 (19) 公司自身层面的治理 (19) 中介机构层面的治理 (19) 政府机构层面的治理 (20) 第五章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第一章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财务信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因此财务信息的质量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效率。然而各个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公司管理日趋复杂,由此带来的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近些年来国内外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成为广泛误导市场主体的普遍问题。 在国外,财务舞弊行为频繁发生,对世界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安然公司通过虚增利润进行财务舞弊最终致使公司破产,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对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随后,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发生一系列财务舞弊行为。这些财务舞弊事件的曝光极大的削弱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成立至今仅仅30多年尚未成熟,并且资本市场体制不健全致使我国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也一直相当普遍。先是主板市场上的银广夏,然后是中小板的绿大地和创业板的万福生科等公司。从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中可以看出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在各种行业,其危害性也极大。虽然财务舞弊案件曝光后,各国不断加强打击力度,出台相关措施减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但随着当今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财务舞弊的手段也日渐多样化、隐蔽化和复杂化,还有公司内外部复杂的因素致使财务舞弊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效防止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成为当今市场的题中之义。我国创业板是在2009年登陆证券市场,应该在制度上借鉴已有的经验,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但创业板在财务舞弊方面依然没有减少,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万福生科公司作为我国创业板财务造假第一股,在上市前后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舞弊行为并且财务舞弊涉及的金额、采用手段以及影响范围都比较大,并且涉及到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和会计事务所三大主体。因此通过该案件可以对三大主体提出一定的建议,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再次发生具有一定的警戒作用。所以本文选取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 本论文对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防范以及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是根据公司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因此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以有效地维护两者的利益。其次,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以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以云南绿大地为例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 摘要 财务舞弊现象从财务信息作为公司的经济信号以来就频繁发生,各种程度的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财务舞弊的不断蔓延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使相关的财务报告失去了风险预警作用,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本文以世界通信和云南绿大地两个公司的财务舞弊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原因、财务舞弊的基本手法。在总结两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实施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舞弊;世界通信;云南绿大地;政策建议

1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家上市公司逐渐涌现,但在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状况不容乐观。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技巧进行财务舞弊,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粉饰财务数据,降低了财务信息质量,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市场形象,而且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一方面扭曲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虚假的财务信息严重误导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投资决策和有效监督。 1.1.2 研究意义 随着资本市场的运作,会计信息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市场各经济主体是根据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做出相应的决策,所以会计信息同时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决策。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时,各经济主体按照虚假的会计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就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监管无效。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财务舞弊者把正确的会计信息扭曲,给使用者的分析和做决策带来了阻碍。会计报表使用者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判别能力,才能降低投资决策的失误。如果研究出一种可以有效分析并正确判别财务会计信息是否正确的对策,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用国内外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舞弊人员的动机,分析舞弊行为对本单位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以及研究探讨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等相关内容,用他们的前车之鉴来警醒后人,合理合法的进行经济运转,保护我们的家园持续发展。

会计信息化舞弊案例

1998年至2002年间,犯罪嫌疑人叶某在担任厦门某厂出纳、会计期间,其单位实行了信息化。叶利用其担任厂成本会计,在电脑自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后,输出打印,此凭证与其附件(原始单据)是对应的,此账应对审计、税务;之后叶采用虚增材料成本或费用篡改电脑上的会计记录,形成新的记账凭证和账簿,而后盗用出纳口令篡改相应的银行记录,使之与其将贪污的款项相对应,输出出纳银行日记账,用预先截留或盗取的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虚增材料成本或费用,这部分修改后的记录是为应对单位财务主管每日对账目平衡的审查。 叶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篡改电脑会计账簿,虚增材料成本或费用,盗用出纳口令篡改相应的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手段,先后数次擅自用预先截留或盗取的 现金支票从银行领取现金,侵吞公款近40万元,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四、案例分析 叶某的案件绝不是个案,现实中利用会计软件篡改凭证和账簿进行财务舞弊的案件不胜枚举。许多会计从业人员认为用计算机处理的会计数据用磁介质来保存就绝对安全了,这种错误观念来源于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层次性和协调性的不了解。一旦修改了数据,对企业而言很有可能导致权责不分,内控失衡,濒临破产。因此,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行为。基于此,我们认识到对信息化下账簿机制的控制与管理

是极其重要的。注册会计师们在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之时,要掌握识别舞弊的技术,因为这会对审计结果的对与错带来很大帮助。(一)特点 会计簿记有“记载”和“反映”两项职能,分别由账簿和账户来完成,账户负责“记载”,账簿负责“反映”。传统会计的簿记是被记录在纸介质上的,一经记载其簿记的信息格式和内容都不会再发生变化,若要修改,必然也是有痕迹的。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不断拓宽和深入,更加集成化、智能化的承载财务信息的电子信息平台成为了一种必然地趋势。 1.原始数据输入方式多元。传统的会计账簿登账工作繁琐,容易出错,主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凭证,逐笔或汇总记录在会计账簿上。而信息化环境下原始数据的采集与输入形式已经发生了变革,如硬盘、u盘等磁介质导入,远程网络收集与传输等。 2.数据处理方式先进。手工会计核算程序下,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登记采用平行登记,核算过程复杂,容易出错。而在信息化下,由于计算机的智能,会计信息系统基本都是采用集中处理(批处理)的方式,即多个业务子系统采集原始凭证信息,记账凭证一次输入或生成,数据的运算与归集高度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时运作。 3.数据存储电子化。传统的会计账簿是以纸张存储方式保留与管理信息。而在计算机方式下,以电磁介质作为会计信息的存贮载体,有需要时可通过打印机输出纸质账簿。但是这种存储介质具有可逆性,

英国L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616910159.html, 英国L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作者:王昆 来源:《财讯》2018年第06期 上市公司对外展示业绩最常用的办法是展示财务报表,可以展示自己的经营业绩。良好的经营业绩预示着公司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也就自然成为广大投资者投资追捧的对象。对于经营良好,发展前途光明的公司来说,良好的经营业绩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为公司的发展和增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经营业绩差的企业就得不到投资者青睐。因此,为了能够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和资金,财务造假就成了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 财务舞弊 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控制 操纵财务造假在当今市场上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无论是在过去的二十年还是现在,也无论是全球经济市场还是中国的的证券市场,各类财务报表做假和财务舞弊的丑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财务报表造假一直存在于资本市场,不断涌现的重大财务造假或者财务舞弊案件,促使各方对此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遏止财务造假。财务报表舞弊使得各方市场参与者都付出了代价,包括投资者,债权人,证券市场和卜市公司。 本文的案例公司英国L公司正是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自己出现了自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甚至险些退出历史舞台。本文通过英国L公司的案例,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以了解财务报表舞弊和造假的基本概念以及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如何识别财务报表造假,舞弊和欺诈的行为,以及如何最终确认财务造假的问题。通过对公司的背景,事件回顾,深入分析其财务造假的特点和手法,通过相关财务分析和行业对比研究,揭示其在上市前后对利润的操纵的事实。 L是英国领先的零售商,也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L公司在全世界拥有门店总数超过4300家,员工总数多达470000人。除英国外,L公司还在其他多个国家开展业务。L公司始创于1919年,最初的形式是Jack Cohen先生在市场里设立的一个小货摊。“L公司”作为一个 店铺的品牌与1929年首次在伦敦艾奇维尔大街亮相。自此,L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抓住各种 有利商机,在诸多领域引领创新潮流。 2014年,关于L集团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期数据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地时间2014年8月29日,L公司表示在截止到当地时间8月23日的六个月时间里,L公司在英国市场的贸 易盈利达到11亿英镑。但是没过几天,L公司方面更正称,预计盈利只有8.5亿英镑。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无报表但案例很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现金 (一)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并且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根本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实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帮助关联方偿还贷款 1)大股东平时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占用资金 1)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经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 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别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通过制造现金流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委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这样上市公司既达到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将募股资金转移至账外买卖股票,为隐瞒事情真相,伪造或变造银行对账单。 (二)具体案例 案例一: 金花股份(600080)2005年10月14日公告,近期,公司在应上交所要求进行自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控股股东金花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占用公司资金问题,合计60,200万元。 公告称,公司自2004年11月起,将28,500万元以存单质押的方式为金花投资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全额银行承兑保证。该项业务已于2005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调研报告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案例: 黄山旅游2005年4月20日发布公告称:2002年,本公司为避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委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银行贷款3,700万元并汇入黄山市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黄山市远卓投资管理公司账户,由两公司购买本公司拥有的黄山市体育馆及股份大道广告经营权,本公司又将收到的转让款归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构成不当资产交易;2002年本公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截至2004年3月全部股票处置后,实际亏损18,522,716.76元。本公司2002年、2003年未如实核算和反映该证券投资及损益情况。 黄山旅游2004年报显示,2002年净利润调整前是5,649万元,调整后是2,793万元;2003年净利润调整前是-6,121万元,调整后是-4,147万元。很明显,该公司2002年有故意隐瞒亏损之嫌,包括故意少计广告权损失3,700万元和少计股票投资损失2,073万元,这个差错

不管是从金额或性质看都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黄山旅游可能还存在其他资产安全问题。2002年末,该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6,135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1,089万元;2003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8,906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283万元;200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0,104万元,其中定期存款是13,333万元;2005年半年报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2,940万兀,其中定期存款是11,293万元,历年来定期存款都没有作质押之用;而与此同时,2005年半年报 还挂着“其它应付款” 10,673万元,这些欠款多为欠关联方,为何关联方不向黄山旅游索取欠款,还是黄山旅游有意隐瞒利润?黄山旅游为何2002、2003年都多计生活服务费540万元,是不是为了冲抵大股东3,700万元的损失,还是基于其他原因?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 1、道德品质 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仅是经济现象,其背后是深层的道德伦理的扭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幵始膨胀,财务舞弊行为人在贪婪的驱使下为了自身利益而失去诚信。财务舞弊行为人道德品质的沦丧是财务舞弊发生的助燃器。如2006年在科龙案庭审时顾 雏军鼓吹熊市造假无罪,说什么即便存在虚假出资,这种虚假出资也没有对其他人造成损害,即便财会报告虚假,但科龙股价在公布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只下跌了三天就恢复到了公告前的水平,并没有给股民造成太大损失。科龙股价从2002年起就持续下跌,而同期中国股市也在持续下跌,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 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篇一:财务报表舞弊案例(694字) 1986年乌鲁木齐市新产品技术开发部和天山商贸公司先后成立,从事彩相冲扩、服装批发、食品加工、计算机销售等业务,这也是德隆的前身。1992年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00万元;并成立新疆德隆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投资领域。1994年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在新疆进行农牧业开发。1995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设立北美联络处,拓展国外业务。1996年受让新疆屯河法人股,组建新疆屯河集团。1997年受让沈阳合金法人股,进入家用户外维护设备、电动工具制造领域;受让湘火炬法人股,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1998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改制为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立中国民族旅行有限公司,进入旅游业。1999年成立了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文体产业。2000年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控股新疆德隆集团和新疆屯河集团;同年8月,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人民币。2001年成立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党委。2002年德隆大厦落成并投入使用。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

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篇二:财务报表舞弊案例(836字) 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7.17亿元。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一直是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翠宝集团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完全由许宗林一手控制。 从公司报表数据看:1997—2003年间,达尔曼销售收入合计18亿元,净利润合计4.12亿元,资产总额比上市时增长5倍,达到22亿元,净资产增长4倍,达到12亿元。在2003年之前,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均衡增长。然而,2003年公司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3.16亿元下降到2.14亿元,亏损达1.4亿元,每股收益为-0.49元;同时,公司的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浮出水面,涉及人民币3.45亿元、美元133.5万元;还有重大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18亿元。 2004年5月10日,达尔曼被上交所实行特别处理,变更为“ST 达尔曼”,同时证监会对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2004年9月,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锐减为13亿元,净资产-3.46亿元,仅半年时间亏损高达14亿元,不仅抵销了上市以来大部分业绩,而且濒临退市破产。此后,达尔曼股价一路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