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提要] 国家审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安全防护的免疫作用,是维护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有序、协调、安全的屏障,只有确保国家审计的健康发展,才能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国家审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预防性、保障性、建设性和调控性作用,国家审计机关要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为关键点,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促进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审计;经济发展;免疫系统

本文为河南省审计厅重点招标课题“审计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研究”(课题编号:2013304)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审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然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应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提出:“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免疫系统”的提出从两个方面对现行审计的领域进行了拓展:一是把审计的职责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运行领域,二是把审计的职能从经济监督拓展到经济社会运行的风险管理。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这一观点下,国家审计的功能就是通过发挥经济监控作用,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效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有效地监督国家机关和组织,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防御职能,控制国家经济运行,保障社会秩序和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国家审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安全防护的免疫作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经济发展看作一个大系统,它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平衡系统和免疫系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两大目标:一是加快发展经济;二是促进社会公平。动力系统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平衡系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动力系统和平衡系统必须均衡发展,任何一个系统发展迟缓,就会出现经济社会不和谐、不科学,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甚至危及国家安全。为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系统整体平衡,“免疫系统”必须积极地发挥自身的“免疫”功能。当“免疫系统”感知到两大系统之间或两大系统内部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时,“免疫”功能就会通过预警的方式发挥作用,把问题或潜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维护天平的平衡,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的有效运行。反之,如果社会经济运行系统没有“免疫系统”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当两大系统之间或两大系统内部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予以消除,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是维护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有序、协调、安全的屏障。只有确保“免疫系统”自身的健康发展,才能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

如何组建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之我见-系列之二]如何组建内部审计部门 朋友王君,原在一家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在我国引入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考试的第一年 年他参加并通过了考试,后经一家私营企业 公司高薪聘请到该企业做内部审计工作。王君到公司后通过审计手段,发现公司管理控制中的很多漏洞和低效率现象,并提出很多管理建议,还建议公司建立信息申报系统,为管理决策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开始在经理办公会上只要老板出席都会表扬王君,但是不到半年老板的态度变了,同事们也私下议论着王君虽然水平很高,就是只讲大道理不务实,听到议论,王君找同事谈话,同事说: 审计应该查贪污舞弊,你整天讲理论框框,应该务实点。 王君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总经理交流,总经理也说 今后要多查查有没有作弊现象。 想找老板谈话,可是老板向有意避开他,怎么也见不着老板的面,王君想老板的想法估计也是如此,看来他们是不了解内部审计是做什么的,想来这段时间努力工作,也得不达到领导认可,感慨道 道不同不足为谋 ,最后一气之下离开了这个单位。 在内审业界,像这样的内部审计失败例子还很多,总结失败的原因,有的是委托双方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一致,有的是内部审计报告关系不合理,还有的是委托方缺乏对内部审计的明确授权。造成内审工作成绩不被认可,或是高水平内审人员无法施展自身的神通,总结这些情况的原因,都以审计部当初的组建有关。那么,为了避免审计失败应该如何组建内部审计机构呢? 笔者认为,要想避免审计失败,在组建审计部们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了解设立审计部门的目的,进行审计职能定位。

上面例子中王君工作业绩而未被 公司认可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深入了解 公司设立审计部门的真正目的,也没能正确进行内部审计的定位。王君为公司做了很多增值性业务,在价值上远远超过差错防弊,但是因为 公司对内部审计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审计就应该查处舞弊,认为改变控制和流程的业务是讲大道理,甚至是不务正业。如果王君在做审计工作之前能深入了解该单位设立内部审计的真正目的,进行审计职能定位,岂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二、确定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及其在组织中的位置。 审计部门在组织中处于何种位置,直接影响能否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因领导关系不同大致分三类:( )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 )受本单位总经理或总裁领导;( )受董事会领导。从审计的独立性、有效性来讲,领导层次愈高,独立性愈强,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如果受财务总监领导,则对财务方面的评价将受到影响;如果受总经理领导,对总经理是否执行董事会决议情况将不能得到客观反馈。 在组建审计部门时,一定要明确审计部在组织中的具体位置和报告关系,它直接决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理想的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受董事会的领导。为了保障少数股东的权益,应对董事会下属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因审计部是公司的一个部门,行政上应接受总经理的管理。 第三、确立与最高管理者的沟通渠道。 有很多最高管理者(企业老板),本身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内审人员很少有机会能见到最高管理者,这样就会使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这一报告方式变得名存实亡,

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实施细则

XXXX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是公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规范。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确认和咨询工作,以独立、客观的评价和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治理程序和效果,增加企业价值,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 第四条公司根据企业的规模、内部治理结构的需要及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置法律审计监察部,下设审计科,设审计科长1名,内部审计员2名,造价审计员2名。 第五条法律审计监察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行使内部审计职能,直接对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并接受集团公司审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一、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司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熟悉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生产、经营方面的工作程序; 三、掌握企业会计、内部审计、经营管理、工程造价、法律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熟练运用内部审计标准、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 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专业判断、计算机操作及文字表达能力; 五、内部审计负责人应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有从事内部审计、企业会计、工程技术、法律、经营管理等工作5年以上经历,并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三章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 第七条法律审计监察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参与研究、审阅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定和修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检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总结内部审计工作情况。 二、参与组织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对公司有关业务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三、参与公司对主要存货的定期盘点和工程项目、设备安装关键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试题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A. 2018年1月12日 B. 2018年3月1日 C. 2018年5月1日 D. 2018年5月12日 2.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是:* A. 监督和评价 B. 监督、评价和建议 C. 监督和建议 D. 评价和建议 3.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内部审计的目的是:* A. 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B. 保障全体职工利益 C. 为社会审计组织提供服务 D. 保护内部审计部门的利益 4.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本规定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 A. 独立客观公开保密 B. 独立客观廉洁胜任 C. 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D. 诚信客观胜任保密 5.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的直接领导,应当是:* A. 总经理 B.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 C. 财务总监 D. 监事会 6. 下列关于国有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国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总审计师。 B.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 C. 国有企业总审计师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D. 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总经理或纪检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7.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除涉密事项外,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下面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B.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C. 提供审计服务的机构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D. 被审计单位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8. 首次明确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是:* A.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B. 2003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内部审计的职责与作用

内部审计的职责与作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内部审计的职责与作用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随着企业经营风险和竞争不断加大,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内部审计的作用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已从查错防弊发展成为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服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经营环境并了解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过程,因此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强有力的监督功能,检查企业对下属各部门的管理控制效果,验证各下属部门经营层和财务负责人是否有效履行受托的经济责任职能,评价下属各部门经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是否良好。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大大增强企业对各下属单位的约束力,保证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可以通过事前预测把关、阶段监督检查、事后审计查处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具体来讲,内部审计对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具有制约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涉及各方面和各部门,采购、销售、工程项目、投融资等经济业务都需要有效的控制制度来协调。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控制系统中的一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方案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方案 尊敬的****集团董事长: 根据对您对和诚集团的发展规划以及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要求,初步拟订如下内部审计工作方案,请批评指正。 方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部门建设;第二单元:审计工作的开展及如何与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第三单元:资源需求。 ?第一单元部门建设 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人员招聘 根据公司规模和特点,拟初步配备财务审计人员4名,工程审计人员1?2名,法务专员1名,部门经理一名。 ?岗位培训 根据审计人员的构成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内部审计的系统培训,转变常规审计理念和意识,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1/8

合理使用审计方法和工具,达到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咨询和提升的 目的。第一期培训大岗如下: .第一模块内部审计慨述 >内部审计的概念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团队建设 >内部审计实务与标准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申计基本技术与思路 ?第二模块财务审计(以制造业为模型) >财务审计的主体思路 >内部审计底稿 >各科目的审计要点 >财务审计亶实现目的 2013/4/23 ?第三模块房产审计(含工程审计) >巳拟订尚未发布的工程审计规范 >房产审计和工程审计有区别但又密不可分 >房地产企业的工作流程及环境 >房地产企业审计的重要风险点 2013/4/23 2/8

?第四模块物业公司审计 >物业公司与房产公司是一个生命循环的生命周期 >审计重点 >审计思路 >要达到的目的 2013/4/23 5 愛 ?第五模块内部控制审计 >物业公司与房产公司是一个生命循环的生命周期 >审计重点 >审计思路 >要达到的目的 2013/4/23 6 岗位培训时间预计:人员配备完整后,7?10天时间完成全员培训。 ?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处罚制度、内部审计流程、岗位职责 审计部门的高效工作,是建立在准确定位、全员认知的前提下的,审计部门放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要从独立性、客观性、知识层次全面性、工作范围全面性、团队构成多元性和工作的标准性等多个方面入手。要达到上述目的,首先从形式上要作如下工作: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从集团层面发文,确立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一般性工作标准; /审计处罚制度。可以提高审计的严肃性并对违规行为产生实质性的震 3/8

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

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摘要】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作用和实现途径,以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实现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有效整合。 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企业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因上市公司频频惊曝黑幕,公司治理成为公司发展的焦点。在完善公司治理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2002)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是构建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其中,内部审计在支持健全的公司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认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是明确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的前提。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国内学者认为,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反过来又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既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同时又参与到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审计之中。由此,基于公司治理而产生了诸如治理审计、战略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新型的内部审计业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3)强调:“在许多方面,内部审计是两种主要的治理活动:监督风险和确保控制有效的一线行动者,是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的‘耳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包括监督、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与各项控制;复核并证实信息可靠并符合相关政策、程序与法律;协助管理者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执行管理机构提供风险防范以及治理有效的保证;对有助于组织改善的任何方面提供建议以完善过程、政策与程序。”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主要有: (一)内部审计本身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它包括一系列的治理机制。理论上,在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行使确认之职,可增加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契约的签订和执行;履行咨询职能,则可改善其他控制程序,影响受托责任环境,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因此,内部审计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实务中,董事会行使职责需要内部审计协助,管理层解除受托责任也需要内部审计的工作,外部审计也一直依赖内部审计的成果,因此,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高管层及外审人员的助手,已然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运行的一种治理机制。当前的趋势是,内部审计归属董事会或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这样,内部审计本身就属于董事会这一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了。 (二)内部审计可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影响企业的业绩和价值 内部审计可视为一种治理机制。Denis(2001)指出,“分析特定的公司治理机制,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该治理机制是否能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如果可以,则是怎样缩小的?),二是该治理机制对企业业绩或企业价值能否产生重大影响?”前者实际上说明了治理机制的终极目的,后者则是指明如何检验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Denis将二者作为治理机制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我们知道,就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信息不对称而言,受托财务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和受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都很重要;就委托人和受托人之

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策略.docx

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环境、生态等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提高政F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率,需要国家审计机关对社会的发展进行监督和引导。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第三方监督部门,是连接政F和人民的纽带,起着监督、评价和鉴证的作用,对国家的财政状况进行监督,并把审计结果公布于人民,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审计的结果及政F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政F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政F工作中的不当行为,确保政F部门健康高效的运转;还需要把审计结果传达给人民,供人民鉴证,国家审计机关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不受政F的控制,但是它受人民的监督,它的使命就是提高政F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国家审计机关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使命,责任重大。20XX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3号公布的《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对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在法律的约束下,行使权力,承担责任,为人民服务。但即使如此,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事件也不断发生,不仅给国家审计机关的声誉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使得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二、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分析

1、职务犯罪的成因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F工作中的“免疫系统”,其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在诸多诱惑下,总有一些人经不住诱惑,犯错误。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不仅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而且会使得国家审计机关的声誉和名誉受到严重的损害。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剖析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成因[1]。(1)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审计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加上目前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给予审计人员的定性裁夺空间较大,这就给审计人员的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实施责任到人,往往是出了事情相互推诿,这不仅给不法审计人员以可乘之机,而且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审计流程不公开透明,使得一些审计人员偷懒失职,对于一些需要实地考察的任务,不认真执行,随便糊弄,导致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因此,应明确规定审计人员的工作流程,减少定性裁夺空间,把审计人员的工作向人民公开,受到人民大众的监督,使得审计人员不敢懈怠,也不能懈怠。(2)法律法规不完善。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象之所以会频繁发生,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审计人员从开始投机取巧、钻空子,到慢慢地走上犯罪道路。他们总是存在侥幸心理,总以为某一些小利不会被发现,这种现象的杜绝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对审计人员的每一项工作都应建立法律法规条文,使得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依法办事。(3)价值观错位。一些审计人员把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力认为理所当然,而把人民赋予的责任置之不理,认为权力是自

内部审计师定位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

内部审计师定位存在问题及对策引言 在现代企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内部管理极为关键。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以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 1.1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顺应外部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还需建立更为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审计可有效提高企业运营的规范性,最大限度地规避经营风险,增强企业治理的规范性。所以,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不断优化内控机制,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这也是内部审计的核心任务。 1.2推进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企业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员工的个人利益,而且其也体现了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在内部审计基础上可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调节收入差距,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完善企业监督管理 现代企业运营往往是由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构成的,企业的权力也层层下放,内部审计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还同时对掌握权力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监督,有利于加强企业掌权人员行使权力的规范性,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

1.4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实际上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相同,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在管理和效益上均可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促进企业进行科学决策。 2内部审计机构定位 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其主要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科学编制审计工作规划,同时与企业的监督部门和财务部门形成合力,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有效确保企业经营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内部审计机构还可结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拓展工作范围,在做好经济效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上,重视对外投资审计,进而促进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失误。内部审计与财务管理之间是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推进了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完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更为科学和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将其列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准确定位。 3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3.1内部控制职能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协助企业或组织完成管理工作,以及实现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最为关键的职能。利用内部审计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且其也成为带动现代化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流程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为充分完善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内部审计任务,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相关规定,制定内部审计业务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审计人员应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按流程规定遵照执行。 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审计工作可按以下操作流程进行实施。 一、审计立项与授权 (一)审计立项 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审计对象的选择一般由以下三种方式决定: 1、集团法审部通过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2、由集团总经理或董事会下达的计划外专项审计任务。 3、由被审计者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二)审计批准与授权 对于已立项的审计项目,法审部应在审计实施前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批准与授权。 二、审计准备 在确定内部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范围 1、内部审计的总目标是审查和评价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协助集团组织

的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针对已确定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以有助于拟定审计方案和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审计评价。 2、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 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 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资产的完整和利用情况。 5)工程项目的预(概)、决算情况。 6)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可控性和效益性。 7)对法律、法规及政策、计划的遵守、执行情况。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审计任务确定具体的审计范围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背景资料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 当审计对象为集团子公司、职能部门时,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其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情况、管理人员相关资料、定期的财务报告、有关的政策法规和预算资料等。 当审计对象为某一项目、系统时,背景资料主要指其立项、预算资料、合同及相关责任人资料等。 如果在以前年度实施过内部审计,则应调阅以前的审计文件,关注以前的审计发现及审计对象对审计建议的态度。 (三)成立审计小组并确定审计时间 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审计部门应安排适当的审计人员,指定审计项目负责人,成立审计小组,并对审计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 审计小组成立的同时,应初步确定审计时间,包括审计开始的时间、外勤工作时间、审计结束及审计报告的提出时间。 (四)准备初步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是说明审计目标、范围和具体进行的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的记录。审计方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由审计负责人初步制定,并

浅析内部审计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内部审计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各个领域也不断与国际接轨,更加趋于规范。但是,相较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而言,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水平仍是落后许多。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水平和标准,有必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分析内部审计的定义标准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一、内部审计的定位分析 ( 一) 初期定位 内部审计的初期定位主要是辅助国家进行审计的监督工作。早期关于内部审计并没有完整的法律配套文件,只出台了简单的标志性文件,但我国中央政府也先后采取了行政手段在国企和事业行政单位中实施内部审计。《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是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其本质定位仍是以辅助国家审计监督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及其监督职能为主。 ( 二) 定位发展 1、内部审计新定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转折点在于《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颁布。该规定的内容包括: 职责范围划分更加明确,具体到监督和评价本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目标更加明确,促进和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可见,内部审计在职能和目标方面均发生质的改变。从职能来看,其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传统的监督

而是转变为监督评价并行的职能,而在目标的定位上更是以企业的自身发展为主。由此可知,彼时的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企业。 2、内部审计协会组织地位的界定。原先的审计工作以上级或国家审计部门为主导,内部审计行业只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在新的文献颁布之后,内部审计由学会转变为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由民政部批准成立,此后,内部审计协会成为行业内特有的自律组织,负责对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而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可见,我国的内部审计有了较大的独立性,且不断朝着法制规范化发展,这也不断推进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国际化发展。 ( 三) 未来定位 1、增加企业价值。从其定义上可明确地看出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以服务企业为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偏差,因此,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仍有差距。如今,企业把实现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基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检查和监督,而应该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将监督和评估相结合,从真正意义上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应该不断改善监督问题,及时纠正内审人员的不良作风和现象。同时,要能够及时的找出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案。如此,才能够使国内的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定位更好更快实现。 2、引入咨询管理服务。虽然我国内部审计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职能定位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引入咨询管理服务和监督评价

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区别是什么

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区别是什么? 国家审计就是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民间审计就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相对于审计客体而言,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均是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我国来看,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区别: 1.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政府审计是对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进行的审计。 2.两者的审计标准不同。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等进行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的审计。 3.两者的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政府审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应当列入财务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入来源于审计客户,由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客户协商确定。 4.两者的取证权限不同。审计机关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注册会计师在获得审计证据时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配合和协助,对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没有行政强制力。 5.两者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提出处理、处罚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和披漏的事项只能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和披露,没有行政强制力,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和披露,注册会计师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湖客观环境的限制,注册会计师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国家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比如江苏省审计局,民间审计是指导社会审计,比如各注 册会计师事务所.他们的审计主体不一样,审计内容不一样,职能不一样. 2.政府审计简单的说包括审计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以及政府机关对企事业单位的审计 2.内部审计一般指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审计。 3.民间审计就比较简单了,主要是注会事务所。 4.联系就是都是审计,区别在于一些是主动审计,而民间审计是受托审计等等等等。 三、司法会计、民间审计、国家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大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办法

集团内部审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集团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国家颁发的有关内部审计管理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内部审计办法,结合本集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审计中心是在集团公司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财经法规、本集团及各下属公司章程、财会制度及有关文件规定,对集团公司各部门及下属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系统地审查、核实、评价和监督。 第二章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三条集团公司设审计中心,由审计中心主任和审计员组成,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各项审计工作。审计中心直属集团董事会领导,业务上受深圳市国家审计机构指导和监督。审计中心主任由总裁或执行总裁提名,董事会聘任,对总裁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条审计中心依照法律、政策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参与正常的经济业务,不受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预,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五条审计人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熟悉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精通审计业务。第六条审计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一)依法审计; (二)廉洁奉公; (三)忠于职守; (四)坚持原则; (五)客观公正; (六)保守秘密。 第七条按照集团审计制度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是审计中心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审计中心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第八条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九条审计中心根据审计工作的特殊需要,经总裁或执行总裁批准,可以聘请或召集临时专业人员,对审计中某些专门事项协同审查与鉴定。 第三章审计职责 第十条审计中心对下列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一)集团公司内部各部门; (二)集团所属的全资企业和控股企业,包括在境外和内地省份所设立的企业、分公司、办事处、联络处等。 第十一条审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摘要】内部审计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强内部管理的自身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针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 1 内部审计性质的认定较为模糊 在国内生产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内部审计作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加强管理和控制生产所需的和基于内部开发。近代以来,随着股份制这种集中和积聚资本的有效形式被广泛采用,跨国公司的不断崛起,不仅使管理层次的分解比以前更加迅速,而且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开拓和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我们必须能够推动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审计的公司实现业务目标和加强管理。然而,中国生产的现代内部审计执行的顺序是一个片面强调外向性和内部审计服务模型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产品(政府审计存在的扩展)。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人们以确定内部审计,这是不利于发展的模糊性,甚至阻碍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当时,很多企业不理

解甚至怨恨,因为在一些内部审计仍难以融入他们的整体管理,内部审计结果难以进行正常的,而且,监督其功能表现的评价,并确保咨询活动,因此并不能完全在其应有的服务作用的发挥。 2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从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即“监督”和“服务功能”的两个功能。然而,由于内部审计的特殊背景,建立之初是错误地认为,作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内部审计工作将集中在财务账目和审计有限的真实性。很长一段时间的内部审计是根据“警察”身份,突出“监管”功能,忽视了“服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部审计服务机构的内部需求。 2.1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需求。在SOX法案的影响,应该需要中国内部控制标准实施的内部审计要求,上市公司是比较强的,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要求相对较弱。此外,内部审计的组织和运作成本是显性的,其收入是隐性的,基于需求,成本和效益的平衡,也削弱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服务。 2.2 非营利组织内部审计服务需求。非营利组织,实施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提高基金会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该制度有助于增强基金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该系统可以帮助弥补该基金的金融监管体制下,政府审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一、内部审计功能定位的评述 表1列示了国外学者关于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研究的情况。由表1可知,国外学者认为内部审计应当履行监督、评价和咨询的职能,且内部审计实践应密切关注企业的风险,充分利用有利风险或减少不利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从而实现为组织增值的目的。 我国学术界对内部审计功能定位的认识并不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①一职能论 一职能论者认为: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一种职能。邓桂兰(1994)认为监督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审计监督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要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是企业的制约机制。樊其国(1997)认为内部审计监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二职能论 二职能论者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两种职能。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评价是其主要职能。李景双、沈行(1995)认为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既要筹集资金,又要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个阶段的内部审计职能就是为决策层服务,进行经济监督。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根本

职能。但是,作者认为在讨论内部审计过程中的“唯监督职能论”的观点是有害的。“唯监督职能论”者摆出的姿态是“钦差大臣”,是监督你来了,这与过去把内部审计人员比作经济警察没有区别。可见,作者不赞同前述的内部审计的“唯监督职能论”,而认为内部审计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还应该履行其他的职能。申香华(2000)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两种职能。经济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且经济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作者同时认为内部审计不具有经济鉴证和管理职能。理由是内部审计从企业主体来讲,并非第三者,它做出的鉴定只能是一种自我鉴定,其客观公正性极其有限。同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不能承担任何具体的管理职务,只是为管理服务,因而也不具有管理的职能。 ③三职能论 三职能论者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服务三种职能。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经济评价是经济监督职能的派生职能,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具有服务职能。孙澄生(2002),蔡艳芳、蒋峰(2006)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建立以来,有关法规明确其职能为内部审计监督,专司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因而属于“监督主导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提高,参照国际内部审计组织有关的材料,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应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定稿版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公司内部管理和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维护集团有限公司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团公司本部、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直属企事业单位依照本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第二章机构设置及职责 第三条授权经营企业中财务收支金额较大或所属单位较多的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其他业务较少的企业,可以设置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第四条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并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指导监督。 第五条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常设机构在财务审计部,代表集团公司实行审计监督。其职责是: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起草内部审计法规、制度等; 2、制订年度和季度审计实施计划;

3、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并向总经理报告审计结果; 4、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建立建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5、负责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6、负责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等; 7、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对集团有限公司的审计工作; 8、总结、交流、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经验,表彰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个人;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三章审计范畴和权限 第六条内审工作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对集团公司有关职能机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集团公司负责报告工作。 第七条内审工作对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1、财务计划、成本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3、经济效益;

监察审计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

监察审计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 为推进集团公司监察审计工作全面开展,实现集团公司监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保证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根据集团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港口实际,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制定了集团公司监察审计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2006年总体工作思路,综合考虑集团公司管理需求和监察审计工作基础,提出集团公司监察审计工作思路:夯实基础,依法监审;突出重点,提前预控;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二、职能定位 在继承传统的查错防弊职能基础上,监察审计工作重点是为公司内部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向企业风险管理环节靠拢,在业务流程监控、管理效能督办和管理控制制度评审等管理监审方面有所作为,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为企业增加价值。所以,将集团公司监察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为:管理服务与监督控制。 三、发展目标 在1-2年时期内,将夯实监审基础、完善监审体系、强化监督控制作为初步目标;随着监审体系的日益完善、人员素质和监审质量的不断提高,监审职能将逐渐转向以管理咨询服务为主,通过监审建议的落实,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着重从机制上和制度上解决和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为集团公司核心领导层进行管理决策提供充分、及时的决策信息支持,努力使监察审计部成为集团公司决策咨询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企业价值链的监审增值功能。 四、实施方案 (一)进行监审工作宣传,形成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群众干部积极配合的良好内部监察审计环境。 监察审计环境是内部监察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决定集团公司监审部能否发挥其职能的基础。从国内大部分企业监审经验看,审计环境最重要的方面是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离开高层领导的重视,监审工作将很难开展,所以监

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制中的角色定位.doc

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 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正逐渐复杂化,企业的会计活动面临着多重的风险。内部审计在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完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在技术、人才及信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其在开展企业风险管理上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开展风险管理活动,这也是内部审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就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探讨。 一、内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所谓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并为管理部门服务的一种具有独立检查、监督及评价的活动。在企业内部所设的二级审计机构或部门以及审计人员,其可检查、监督与评价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还可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检查、监督和评价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并依照审计特有的专业技术及方法,监督评价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以及企业自

身经营业绩的好坏与经营是否合规。保持相对独立性地对本组织的财务活动、经营效益和各项管理活动进行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共同点是都掌握基本的财务审计技术,可能相互借鉴审计结果。 2、区别:一是不同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所以两者的独立性也不相同。二是不同的审计目标。外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报的合法性与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三是关注不同的重点领域。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而内部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与经营效率等进行关注。四是不同业务范围。外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鉴证、尽职调查等的审计业务,而内部审计则是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基础,并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六是不同的审计标准。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级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外部审计标准。而非法定的公认方针与程序是内部审计的标准。六是不同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和外部审计相比,由于内部审计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所以内部审计对审计工作的管理知

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一)

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一) “摘要”审计体制是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考察国外审计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得出了审计体制选择的若干启示;分析了我国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特点和缺陷,提出了改革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基本目标、指导思想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审计体制的两种设想。“关键词”国家审计审计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是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恢复以来,已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我国审计发展的初始模式的现行国家审计体制,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需要,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和改革开放继续实施,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7%;全国财政收入从197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积累资金1242亿元;3年来投入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总规模达6000多亿元,开工建设重点工程36项;5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万亿元。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而要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尤其是体制方面的改革,中央指出要深入研究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因素。对以上巨额的财政收支必须实行有力的审计监督,而监督的力度、强度和成效不仅取决于审计力量的多寡和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某种意义上更取决于审计体制的优劣。那么,我国现行审计体制是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监督与制衡作用?还存在哪些缺陷?如果要改应如何改革?以下谈谈我们的看法。一、国外审计体制的探源及启迪审计体制是指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职权设置及其运行效率的总称。各国审计体制的形成与其政体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审计体制。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审计体制或模式(本文将审计体制与审计模式视为同意语)。关于审计体制的分类,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文硕(1996)认为有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四种审计模式,这种观点一直被学术界引用(我们称为传统观点)。但有人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立法型和独立型模式(李金华,2003)。本文仍按传统观点对其进行考察。(一)立法型体制的先驱——英国英国的政体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的体制: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英国国家审计产生于对王室收支业务的监督,是英国人崇尚“自由”的表现,也是贵族与国王斗争的结果。早在1215年封建领主为限制国王的权利,就强迫英王签订了著名的《大宪章》文件,其中第12条规定,国王在没有征得贵族同意时,不可随意收取贡赋,说明了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监管国家财政的权力也由此交给了议会。166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光荣革命”)成功后,1669年颁布的以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力的宪法——《权利法案》,宣告了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从此以后,国王附属于议会,议会可以废除国王的政治结果形成了。公元1314年,英国国王任命了历史上第一位国库主计长。从此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立了审计机构,国家审计职责和权力得到不断发展和加强。1866年的《国库和审计部法》、1921年的《国库和审计部法修正案》和1983年的《国家审计法》是审计署开展审计工作的三个重要法律依据。这三项法律为确保主计审计长的独立性提供了法律基础。其中,1866年6月的《国库和审计部法案》标志着现代英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建立和第一个立法模式审计制度的诞生。该法案的中心是规定政府的各项支出应由议会领导的主计审计长审核。其后的两部法案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结果。关于国家审计署的管理体制及职责和权限,主要有以下内容:审计长是一名议会下院的官员,他依法独立地履行职责;审计长代表议会行使职权,向议会提交审计报告;为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国家审计署禁止其职员参与各级政党机构的政治活动,防止将政党的观点和立场带入审计工作;透明度高,审计署的检查结果,有权自行或通过媒体公布。立法型审计体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其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是在美国。它是现代政府审计机构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属于这一类。(二)司法型体制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