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85—87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关系等。

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外一个量,即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揭示课题

1、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漂亮的标志,(出示“M,CCTV”图片)。

2、你能说说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学生举例)

3、大家的知识真丰富,举了这么多生活中的例子,今天这节课。我们以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字母。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二、创设情境,感悟理解

1、认识用字母来表示数。

①创设《数青蛙》儿歌情境。

师:让我们的探索从一首儿歌“数青蛙”开始吧!大家跟着说,接着往下说。

看来我们班同学个个都是编儿歌的高手啊,咱们对一下口令好吗?我说青蛙的只数,你们对嘴巴的张数,认真听!10只青蛙,50只青蛙……

学生对口令

师:对的这么快。有规律吗?

生:青蛙的只数等于嘴巴的张数。

师:说得真棒!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儿歌的规律,青蛙的只数等于嘴巴的张数。那照这样关系,我接着说100只青蛙?1000只青蛙呢?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那谁有办法把大家数的1只、2只、3只、4只……无数只青蛙全都表示出来呢?

生:n只青蛙n张嘴

师:再说一遍。说得真好!能用一句顶万句,看来你有较强的概括能力。他用到了字母n,只能字母n吗?谁还想说说?

生:o青蛙o张嘴;a 只青蛙a张嘴;b只青蛙b张嘴;……

师:那也就是26个字母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表示。那字母n在这里可以表示哪些数呢?举例说说。

学生举例说。

师:这几个同学再说这句儿歌时,说到的其中两个数字有什么关系?

生:相等。

师:对了。那在数青蛙这个情景里,相同的数我们要用相同的字母来表示,因为青蛙的只数和嘴巴的张数相同,所以都用字母n来表示,n可以是1、2、3…… 等等。

师:那也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字母n 就将青蛙的只数与嘴巴的张数表示的清清楚楚,看来字母的作用还真大!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①猜年龄游戏

师:同学们,下面王老师想做一个调查。指名几生,问:你几岁了?

生1:我10岁。

生2:我也10岁……

师:10岁的同学请举手,看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10岁。

(板书:你们的年龄10)

师:想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想知道吗?先猜猜看。(板书:老师的岁数)

指名几生猜一猜后,师出示“老师比同学大14岁”。

师:现在知道老师多大了吗?怎样算的?(生说师板书:11+14)

师:现在你们试着写一写当你5岁、11岁、20岁时,老师分别的年龄。

生说师板书:

你们的年龄老师的年龄

今年 10 10+14

5 5+14

11 11+14

20 20+14

┇ ┇

师:观察你所写的,有没么发现?

生:不论你多大,老师始终比我们大14岁。

师: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你们的发现?

生:n=a+14,用a 表示我们的年龄,老师的年龄就是a +14.

师:你能说说为啥是a+14呢?

生:因为老师比我们大14岁,所以是a +14.。

师:说得非常好!那先用字母表示出来之后与黑板上的一个个举例比较一下有什么好处?

生:简洁了;一眼看出老师比我们打14岁。

师:那当我给a一个确定的岁数1时,n的数值确定吗?

生:15.

师:如果a 是2呢?n 的数值确定吗?

生:16

师:a是3呢?

生:17.

师:那也就是我给a一个确定的数时,n也会对应得到一个确定的数值。

师:那咱们现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用 y 表示老师的年龄,你们的年龄该怎么表示?

生: y-14.

师:用为啥是 y -14呢?

生:因为我们比老师小14岁,所以是y-14。

师:说得真好!那用y-14也表示出了我和你们之间的年龄关系。那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了字母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加法,还可以是减法,大家大胆猜测一下还可以是什么?

生:乘法;除法。

师:下来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测。

②摆小棒游戏

(课件出示)摆一个三角形需要1x 3根小棒,试着算算如果我要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和三个这样的三角形,分别需要几根小棒?

(生边说师边出示答案:)

三角形个数

小棒的根数

1

1x3

2

2x3

3

3x3

a

ax3

师:观察这个表格,发现规律了吗?谁能试着说说?

生:小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三倍。

师:说得真棒!一个三角形需要1x3根小棒,两个三角形需要2x3根小棒,三个三角形需要3x3根小棒.小棒的根数在变,三角形的个数也在变,但它两者之间的关系始终不变:小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三倍。

师:谁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概括出这种关系?

生:用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小棒的根数就是ax 3。

(师出示答案)

师:通过这个活动,验证了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刚才通过我们的探索与研究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那有时呀人们习惯用固定的字母表示某个量。

(课件出示: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计算的文字公式

生说师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x4;正方面积=边长x边长)

师:怎样用字母来表示呢?(学生板演)

师:其实像a×4,a×a还有更简洁的写法,想不想知道?

下面我们一起看关于简写的三条规则。

(课件出示三条规则并结合举例说明)

师:知道了简写规则,我们试着做这样一道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看来大家对简写规则掌握得不错!现在请你把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补充完整。

生说师板书(C=4a ;S=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师:现在用字母表示出来之后与上面的文字比较一下感觉怎么样了?

生:简洁;不用写那多文字了。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字母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数学公式。光知道不够,我们要学以致用。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课件出示)

1、用字母表示你所学过的运算律。

2、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师:其实,我们身边许多事物都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说。

比如(课件出示)

3、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①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元。

②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页。

师:还比如现在大家做的这个阶梯教室四人一张桌子,那 x张桌子可以做几人?

师:同学们,用字母表示数现在看来最普遍不过的例子,在它的诞生之初,却是伟大的创造。(课件出示)

代数学家之父—韦达法国人,十六世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表示数的人,是他确定了符号代数的原理与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学到这里也接近这节课的尾声。那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谈收获。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棒!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

(课件出示)A=X+Y+Z 这是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的一个公式。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老师把这个公式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公式中得到启发,刻苦努力,勇往直前,你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国学教案 (1-18课)

1、《笠翁对韵》教案 课型:新授 教学目的:培养对国学的喜爱。初步了解《笠翁对韵》的内涵及其朗朗上口的感觉。学会背诵经典内容。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多媒体播放《笠翁对韵》,让学生谈感觉并交流。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2、教师解释含义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学生一起说文意并交流。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收集对联。 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二冬

2、小儿语 课型:新授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在熟读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言行。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多媒体播放《小儿语》,激起学生兴趣。 .2、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授《小儿语》 1、.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三、教师小结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小儿语》可以告诉我们。 把我们学的背给父母听听好吗? 板书设计: 小儿语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太平中心校新形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校立志小学教师吕文良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1、引言:同学们,最近人们都在关心城市空气质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 么?空气质量好坏,其实与PM2.5有关,对于PM2.5你有哪些了解? 那么最近上海的空气质量如何呢

2、复习条形统计图:课前,老师收集并整理了上海过去7天的PM2.5数据,并绘制了一副条形统计图,仔细读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根据直条的长短,我们能清楚地知道PM2.5的含量是多少。如果要进一步反映PM2.5含量的变化情况,除了用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猜猜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绘制方法 4、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图表,解决问题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组成与区别 1、出示:折线统计图绘制过程。 2、小组合作研究: (1)一副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3、质疑:那么点与折线在折线统计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就是根据数量的大小先描出各点,然后用折线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条折线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读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解读数据。 (1)4月18日,pm2.5的含量是多少微克/立方米 (2)在这七天中,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差 (3)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好,pm2.5的含量是多少?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与评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者:浙江省特级教师顾志能老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1.问题情境。 根据五天的训练成绩,选拔一位同学去参加学校的1分钟跳绳比赛。 张明:201 205 208 213 217 王星:206 204 210 209 202 师:谁去更合适? 生:张明,因为从数据的变化趋势中发现张明在不断进步,而王星起伏不定。 教师板书“数据的变化趋势”。 2.引导转换,复习旧知。 师:如果我们要想更清楚直观地看出两人成绩的变化趋势,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生:我们可以统计图表示。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呢? 学生讨论,得出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并说理“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3.简单读图,感悟趋势。 呈现张明和王星跳绳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图1、图2),学生读图。 师:王星成绩怎样? 生:忽上忽下。 师:张明呢? 生:步步升高。

二、学习新知,初步感悟 1、设疑问难,引发思考 一 (1)呈现刘辉的成绩(图3),分析其进步趋势。 (2)设问:如果张明和刘辉要一决高下,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课件切换,将张明和刘辉两人的折线统计图并排呈现在一起,学生交流。 (3)学生都认为张明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们两人的成绩虽然都在上升,但张明的折线要斜得厉害,说明他上升的趋势更明显。 (4)引发思考。 师:我们能不能再想个办法,对这两张图作个处理,使得我们能一下子就看出张明比刘辉进步得更快? 2.唤醒旧知,初步感悟。 生:我们可以把两张统计图合并在一起。 师:以前我们学过把两张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今天你们想把两张折线统计图也合并在一起。好的,老师给你们试一试。 课件演示合并。(合并后,两条折线都是黑线) 师:现在老师把两条折线合在了一个图上,你们可以怎样来看这个图呢? 生:张明的可以用实线表示,刘辉的用虚线表示。

感受音乐课堂实录

感受音乐课堂实录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小编整理的音乐课堂实录,供参考! 一、和着节奏来介绍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和张老师一起来扭一扭! 。 师:今天我们痛痛快快地来玩一玩。先让台下所有的老师都来认识一下你,但是今天的自我介绍不一样,要和着节奏来介绍。 师:开小火车,从我开始,我-叫-张-敏。 师:下面张老师点到谁我们就一起喊他的名字。 生:楼宇琪 | 楼宇琪 | 楼宇琪 |…… 师:下面我们不用电子琴的伴奏,看着张老师的指挥,一齐喊“陈新佳兰”的名字。 师:嘿嘿!没有看懂。刚才张老师的指挥什么在变化? 生1:强弱有变化。 生2:音量有变化。 师:音量,就是她说的强弱。我们继续。 师:什么有变化? 生1:强弱有变化。 生2:速度有变化。

师:很好,速度和强弱都有变化。再听,又有什么变化? 师:什么有变化? 生1:感情有变化。 生2:一个是有弹跳力的,一个是非常抒情的。 师:非常好,一个是跳跃的,一个是连贯的。 师:我们演唱的真好听,有一个小木偶也想来参加我们的合唱队,他来了。 师:表演我是一个提线木偶,主人把我挂在了墙上。主人把我放下来了;头,放下;左手,半放,右手,半放;左手,全放,右手,全放;左肩,放下;颈线放下;最后全放下。 主人又把我挂起来了:先挂颈线,然后挂右肩、左肩、左手、半起、挂上、右手、半起、挂上,最后是头线。平时小主人可喜欢我了,经常摆摆我的手摇摇我的腿。 师:小木偶有一位好朋友,是一个会跳舞的洋娃娃。闭上眼睛,听,洋娃娃在跳舞了。 师:洋娃娃是怎么跳舞的? 生1:有精神地跳舞。 生2:洋娃娃在跳圆圈舞。 师:圆圈舞。你会跳吗?不会,那你们想看洋娃娃跳舞吗?那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班会跳舞的洋娃娃。 师:洋娃娃跳得好吗?怎么没有掌声呢?台下的老师好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6961583.html,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何艳苓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1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学理念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学经典对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国学经典的应用,对于塑造小学生优良人格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国学经典教学途径进行了分析,从遵循原则、因材施教、创设情境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学 引言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社会文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多变的价值观充斥整个社会。在此背景之下,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不具有自主辨别事物的能力,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又强,导致当前很多小学生只知“圣诞”而不知“重阳”,民族灵魂缺失,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严重不足。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中华民族历来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伦理之责与价值之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渗透国学经典教学,对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增强小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遵循教学原则,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国学经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遵循原则,提高国学经典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国学经典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特点。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不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国学经典,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为充分发挥国学经典教学有效性,增强其对小学生健康身心的塑造性提供重要保障。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激励原则,以鼓励与赞美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小学生心思单纯,非常重视教师的鼓励,教师赞美性语言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过程中获得极大的自信心,并且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遵循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个性、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国学经典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多重视整体的“复古”,对个体的重视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维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国学

人教版四年级《条形统计图》公开课课堂实录

《条形统计图》课堂实录 2018.11.30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之前我们通过看了一个小视频,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而且完成了一份预学单,下面我们来再看一次这个视频,我们来回顾一下。(播放视频) 师:好了,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之后,现在拿出你们的预学单,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和你们画的条形统计图,开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师:下面,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跟大家分享你们的预习情况? 师:我发现第5组很积极,还有吗?第二组也很棒。好,请你(生1)上来。 生1:请大家听我说,(指着预学单)这是我画的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的是一天,晴是九天所以画了九格。从图中我知道了条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 师:对于这第一题,大家有没有补充?她知道了条形统计图是长这个样的,有补充吗? 生2:(上前)雷阵雨她涂了三格。 师:那应该涂几格? 生(齐说):两格。 师:那为什么不是涂三格而是涂两格呢? 生3:因为上面写着雷阵雨是两天。

师:一格就代表一天,两天就有两格(生齐说)。同意吗?(问生1)还有吗? 生4:你应该补充晴天和多云是一样的天数。 师:你想补充这一点,你们同意吧? 生齐答:同意。 (给发言的小组加分) 师:还有补充吗? 生5:她一开始就应该要说哪一种天气比哪一种天气要多。 师:你来说一下给大家听。 生5:(上前指着预学单)比如说,这个晴比阴要多三天,阴比多云少三天。 师:就是说两种天气互相比较一下。对吧?太棒了!还有吗? 生6:可以说一下,每种天气有多少天。 师: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6:对。 生7:还可以看出雷阵雨是最少的。 师:看出雷阵雨是最少的,看来从这幅表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很多很多有关的信息的对吧?(生齐答)接着我们来看第二题。来说说你的第二题。 生1:我的想法是: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知道,哪个东西比哪个东西多多少或者少多少,而且象形图容易画歪,而条形统计图不会。师:你是觉得它(条形统计图)是画不歪是吧?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堂实录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的幸福。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并进行表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探究、合作等方法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验旋律的美感,能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感受经典歌曲带给我们的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录音带、船形座位排列(三组)、小黑板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段老师,欢迎你们乘坐音乐小船,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请同学们准备好!马上出发! 请第一只小船出发:wu—︱wu—︱(从1—︱1—到3—︱3—到5—︱5—) (唱完后教师弹下行音阶示意第一组学生坐下。)

请第二只小船出发0wu wuwu︱(同上) (唱完后教师弹下行音阶示意第二组学生坐下。 请第三只小船出发::wu wu ︱wu wu︱(同上) (唱完后教师弹下行音阶示意第三组学生坐下。) 师:让我们划着小船,荡起双桨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50年代的北海公园,一起感受北海公园的美丽风光,在这美丽的北海公园里,曾经也有一群五(2)班的学生来过这里,并且还唱着一首传唱至今的歌曲,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让我们荡起双桨》(师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其达到身临其境之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唱歌曲 1.观看视频,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在听之前,请同学们带上老师的两个问题:歌曲给你的初步感受是怎样的?歌曲里唱了什么内容,唱了几段?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师播放录音《让我们荡起双桨》 生聆听看,初步感受歌曲。(师引导学生坐好并边划船边听音乐)(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师:谁能说说歌曲给你的初步感受是怎样的?歌曲里唱了什么内容,唱了几段?生(1):这首歌曲给我的初步感受是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地、抒情地,我们仿佛真的划着小船来到北海公园。(师板书:优美

国学课题

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如何让国学精神指导小学生日常行为的研究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学科分类________文科(国学)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王建 负责人所在单位沧州市第三小学 单位地址沧州市林园路文化大街14号单位电话225879 邮编478555 填表日期2011 年5月8 日 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制

填表须知 1、每项课题限报一名主持人。主持人需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科级以上行政职务(含同级顾问、督学、督导员)。主持人未达到上述资格的,可由两名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推荐(申报重点课题的主持人需要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推荐),并填妥推荐人栏目。 2、封面上的“课题类别”是指重点课题、立项课题或青年专项课题。 3、封面上的“学科分类”是指理科(包括数学、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文科(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等社会学科)、艺术(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德育、管理、心理学、计算机、职业技术等)。 填写示例:理科(数学)文科(英语) 4、成果形式指:专著、论文、实验(研究或调查)报告、调研文章、其他等。 5、“申请书”中的内容要求用电脑打印(签名、签字和盖章除外)。填妥后的“申请书”,经主持人所在单位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核实、签章后报送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室。 6、本“申请书”报送一式三份,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报批后,由市规划办、县规划办(教研室)及本人各存一份。 注:本表(A4纸格式)可以复制或复印,但不要随意改动格式或添加内容。

一、课题负责人资料 二、课题组主要成员 三、负责人和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论证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空港实验小学李发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条形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2.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能进行初步的判断与预测。 3.在六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其必要性,理解折线统计图最明显的特点,并能够运用特点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 2.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平板和题单。 【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关于哈尔滨雪博会的视频。 一、引疑、生疑 1.观看哈尔滨雪博会图片,获取信息。 课件展示:2008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24万人,2009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18万人,2010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30万人,2011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36万人,2012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36万人,2013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58万人,2014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60万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课前请仔细看一起欣赏了哈尔滨雪博会的美景,这是 老师搜集的近几年参加哈尔滨雪博会人数数据统计,请仔细看,你能从中获得哪 些数学信息。(利用智慧教室随机点名) 生1:我发现这些年参观雪博会的人数不断在增长。 生2:从2012年到2013年参观人数增长了二十几万人,说明了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从2008年到2009年参观人数减少了6万人,2009年到2010年增长了 12万人,2010年到2011年增长了6万人,2011年2012年人数没变,2012年到2013年增长了22万人,2013年到2014年增长了2万人。从2008年到2014年,说明有很多人知道有这个地方了,觉得这个地方很好玩,都想到这个地方去。 2.根据信息出示参观雪博会人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师:好,他说了这么长一段话,我们感觉信息很多,看起这些的数据,读起 这些数据都挺麻烦,如果把它整理更清晰一些,你想采用什么方式? 生:可以采用统计图的方式。

条形统计图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条形统计图(二)》是九年义务教育沪教版数学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P39-40的内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一)”,孩子们能通过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计数,用直条表示事物数量。本课页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一)”的延续。学生在“条形统计图(一)”中画条形统计图时只需根据提供的信息画上相应的直条即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比较两张不同单位长度的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而且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必须考虑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案例实录: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课件、引发思考。 师: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边看小动物们在运动场上的比赛,边学习数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去运动会上看看。(出示课件:车辆行驶至运动场的情景) 2、呈现图表、揭示课题。 师:小兔欢欢做事非常细心,他已经统计出了各种车子的数量。(出示表格) 小胖说,这张统计表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示小胖的统计图) (1)提问: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统计图由两条垂直的射线构成,竖的叫纵轴,横的叫横轴。 “参加运动会车辆情况统计图”是统计图的《标题》。(板书) “0、10、20”等称作《统计数据》。(板书) “辆”是统计数据的《单位名称》。(板书) “轿车、大客车等”称作《统计项目》。(板书) (2)评析(重点:自行车数量的直条,突破一格表示多少,半格表示多少。) 小胖说:小伙伴们真棒!把学过的本领记得牢! (3)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3、再呈图表,比较异同。 小亚说:这个统计图还可以换一个样子画。(出示小亚的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娃哈哈》课堂实录

《娃哈哈》课堂实录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欣赏新疆风景视频 师:老师今天想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到了之后看看谁能告诉大家那个地方是哪里。 (通过悬念、欣赏新疆风景视频,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踊跃地)新疆。 师:对!是新疆,那谁又能告诉老师新疆主要生活着我们56个民族中的哪个民族呢? 生:维吾尔族。 师:你真棒!对!是维吾尔族。 师:(介绍新疆风情——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中也是倡导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去表现。以学生为主体,让整个班级每个同学都动起来参与音乐活动。) 视——引起学习兴趣 动——表现音乐 奏——提升音乐技能 唱——达到教学要求 是我们中华儿女,我们要热爱她们,和他们紧紧地团结一起。

(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对新疆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 2、出示课题《娃哈哈》,放歌曲,答问题,做游戏 师:谁能说说新疆的特产是什么吗? 生:(踊跃地)葡萄、哈密瓜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课件出示葡萄)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现在我们去摘葡萄咯,那怎么样的葡萄才能摘呢?只要葡萄上的要素是和现在这首歌曲是符合的,就可以摘了。 a痛苦、悲伤;b活泼、愉快;c抒情、柔美;d X××;e XX; f X; 3、评出正确答案,拍打节奏 (设计理念:边听音乐边玩边学习,即潜移默化地学习歌曲,也在游戏中解决了难点教学。) 三、教授新课 师:老师把节奏提高难度,你有信心拍打出来吗? 生:有! 师:出示节奏课件X××XX∣X××X || (设计理念:节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同时也是对难点巩固加强,学生学习歌曲时更得心应手。) 生:练习节奏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接触画折线统计图,会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量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观察、交流、探究、制图、欣赏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到过这个地方吗?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它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条形) 二、探索新知。 (一)课件演示: 1、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请同学们给这个统计图取个名字。 2.刚才同学们看了课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同座位的说一说,全班交流。 (二)读图教学 1.从这幅折线统计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折线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点) 3.你觉得每两点间的线段都是一样吗?(不一样)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吗? 4.中小学生参观井冈山的人数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多)呈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上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折线)你有什么感想? 5.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说出它们的异同? 6.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7.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三、自学例1 1、独立完成统计图, 2、回答图后问题。 3、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情境延续 读图感悟 1 ? 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 线统计图吗? 问题三: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 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4月7日最高气温的点在哪里?这一天的最高 气温是多少摄氏度?4月8日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 说一说。 出示问题: (1)母几天记录次最冋气温? (2)哪天最咼气温最咼?哪天最咼气温最低? (3)最高气温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 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问题四:人们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时,为什么选用折线 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每一 天的最高温度,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情况。) 【时间预设】10分钟 1、学生小 组合作,教师 引导学生认识 折线统计图的 结构、描述数 据的方法等。 2、学生通 过读图、解决 问题,了解折 线统计 图:“可以表 示数量的多 少,还可以表 示数量的增减 变化情况” 联系生 活 再度 感悟 1?出示本周洛阳地区最高气温折线统计图。(图 略。)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谈话:如果你是气象播报员,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一 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呢? 2.介绍生活中的折线图。 冋题五: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 图所表示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时间预设】5分钟 学生通过对 生活中其他 折线统计图 的收集、了 解、分析, 加深了对知 识的巩固。

《感受音乐》课堂实录

《感受音乐》课堂实录 ●【实录】 一、和着节奏来介绍 (动感的迪斯科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和张老师一起来扭一扭! (教师随着迪斯科音乐有节奏地边扭边喊口令,学生欢快地扭动起来)。 师:今天我们痛痛快快地来玩一玩。先让台下所有的老师都来认识一下你,但是今天的自我介绍不一样,要和着节奏来介绍。 (电子琴节奏响起,教师带着学生拍四二拍节奏,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师生有情感地拍打节奏) 师:开小火车,从我开始,(合着电子琴节奏)我-叫-张-敏。 (教师将话筒一一递到每个学生面前,学生和着节奏有表情地介绍,有的学生转着圈、有的做出吹笛子的样子,有的摆头……进行过程中,学生速度有所不稳,教师不断调整) 师:下面张老师点到谁我们就一起喊他的名字。 (师指某一同学) 生(全体有节奏地喊):楼宇琪| 楼宇琪| 楼宇琪|…… (师先后指向不同的同学,学生有节奏地喊他们的名字) 师:下面我们不用电子琴的伴奏,看着张老师的指挥,一齐喊“陈新佳兰”的名字。 (师关闭电子琴并指挥,学生喊:陈新佳兰| 陈新佳兰| 陈新佳兰 |……教师一会儿猫腰,一会儿双手在空中挥舞,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进行强弱的变化。教师突然收住,学生没有反应过来,引得台下的教师一片笑声) 师:嘿嘿!没有看懂。刚才张老师的指挥什么在变化? 生1:强弱有变化。 生2:音量有变化。 师:音量,就是她说的强弱。我们继续。 (师指挥,学生喊:楼宇琪| 楼宇琪| 楼宇琪 |……教师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进行速度的变化。教师收住,学生也收住了,看懂了指挥) 师:什么有变化? 生1:强弱有变化。 生2:速度有变化。 师:很好,速度和强弱都有变化。再听,又有什么变化? (师指挥,学生喊:张斌| 张斌| 张斌| 张斌| ……教师一会儿左右大幅摇摆,作陶醉状,一会儿双手在胸前作短促跳跃状,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进行变化。) 师:什么有变化? 生1:感情有变化。 生2:一个是有弹跳力的,一个是非常抒情的。 师:非常好,一个是跳跃的,一个是连贯的。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 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课程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和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 课程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内容: 1、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诵读经典诗词、诸子典籍等。 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积累为主,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运用,使国学成为学生真正的营养。 2、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国学,提高其学习国学的兴趣。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所给的数据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渗透统计思想。 3、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作用,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纸、刻度尺、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吗?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样做?(预设:调查、统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1、这里是2006-20XX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

2、我们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怎样做?(预设:制作成统计图。) 3.出示条形统计图1,并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 名称,横轴,纵轴,每一年的参赛队伍的多少。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4.提问:从20XX 年到20XX 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是怎样的?谁能用手势比划?你同意吗? 5.追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预设:直条的高低。)如果我挡住条形统计图的一部分,你还能看出这一情况吗?(预设:可以。) 6.过渡:这说明“分析增减的变化情况”和“直条的完整度”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只想分析变化情况,你觉得可以怎样绘制统计图更简单呢?自己动手在下图上试一试。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条 形 统 计 图》教学实录

《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钱月娥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94页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用合理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能多角度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材料。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农民伯伯在果园里唉声叹气,说:我今年辛辛苦苦了这么久,而果园里的果子结得又少又难吃,都是天公不作美呀!) 老师:果子的收成与老天爷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是呀,农作物的收成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一起去看看天气预报吧。 (课件展示:天气预报视频,一分钟左右) 老师:天气预报中出现的这些符号你都认识吗? (课件展示:出现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图例) 教师指认。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教师:农作物的生长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下李子花期4月份重庆市的天气情况。

(课件展示:重庆市今年4月天气统计表) 教师:看着这张表,你想了解关于4月份天气的哪些信息? (学生:我想知道晴天有多少天?------) 教师:也就是你想知道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课件要显示出来) 2.分四人小组合作。 (小组素材:每四人小组准备1张天气统计表,1张象形图表的横线,1张统计图的方格图,2张空白纸) 教师: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有一些学习材料,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研究。活动之前,先看要求。 (课件展示活动要求:1.组员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合作;2. 每组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研究;3.要让大家能清楚地看出各种天气的天数;4.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请做好交流准备)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这个环节:时间6-7分钟) 3.展示交流 (1)交流统计表 教师:谁上来介绍你的统计表。 (时间1-2分钟)(关注生生评价、反馈结果,如果有错要及时订正)教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2)交流象形统计图 教师:他们用的是表格,还有同学用图形,请这样的同学上来给大家交流下。 (说到几个点:数据是否正确,名称是否正确,采用了什么方式)(时间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法国号》课堂实录

《法国号》课堂实录 一、感受四三拍强弱。 师: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乐器,是什么呢?瞧,是什么啊?没错,是鼓。谁想上来试着敲一敲? 恩,真不错,很有节奏感。谁能跟他敲的不一样? 恩,你敲的也很好。还有谁跟他敲的不一样。你来。非常好。 同学们,刚才三位同学敲的有什么不一样? 恩,刚才三位同学敲的节拍不一样,节奏不一样,还有敲的地方不一样。下面老师也想来敲一敲,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老师鼓声跟同学们敲的鼓声有什么不一样?听——师敲X X X稍重一些。 同学们老师敲的鼓声跟同学们敲的鼓声有什么不一样?(老师的声音大,同学们的声音小。)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形容声音说很大或很小,在音乐中我们把声音的大小称为强弱。下面大家仔细听,老师敲的这两个声音那个强那个弱? 师敲X X,生回答。第一个比较强,第二个比较弱。 下面老师考考谁的耳朵最灵?要求听到强的声音拍手,弱的声音拍腿。 师敲。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刚才,同学们拍的强弱跟老师是一致的,那下面同学们能不能试试跟老师翻过来拍,老师敲的鼓声是强的时候,你们用弱的方式来拍,当老师敲的鼓声是弱的时候,请你用强的方式来拍。好不好?开始。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很好,看来大家的反应能力都很好。下面老师要变化着敲,听仔细了。 X x X x

同学们,这个节拍的强弱是什么样的?先强后弱。 没错,一般这样的强弱关系在二拍子的乐曲中出现,板书:◎○点课件大家再听。 敲击X x x 这个节拍的强弱是怎样的?第一个强后两个弱 没错,就是强弱弱。这样的强弱关系在三拍子的乐曲中出现,四三拍,八三拍等。贴板书◎○○ 下面请大家再跟老师一起拍一遍,体会一下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那同学们,除了可以用拍手拍腿来表示强弱拍,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现。谁来说说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 (拍手拍肩膀,拍桌子拍手,拍手叉腰)等。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老师一起拍一遍。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请你在这两种节拍中选择一种,看哪一种给我们这段音乐配上最合适?请你用动作告诉老师。 播放《法国号》伴奏,生随音乐排拍击。 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一下子就能在音乐中听出强弱来。老师发现,大家都选择的是第二种。 跳华尔兹 在音乐中,三拍子的音乐叫圆舞曲,也叫华尔兹,它的节奏特点像小船在水里起伏荡漾一样。123123让我们一起用身体感受一下吧,先迈左脚,再迈右脚,左二三,右二三。 放音乐,师生跳华尔兹。 二、认识法国号。 1、导入语:大家跳得真不错,刚才我们跟着打击乐器鼓感受了四三拍的强弱,今天还有一个乐器想跟大家做朋友呢,是谁呢?一起来听歌吧。 播放歌曲范唱。 2、介绍法国号。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4 秋天 自学站 2 写景诗7 秋天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等对话窗 1 迷人景色丰收景象 2 (1)拟人丰收(2)比喻秋风梳子秋光汗珠 3 秋天有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雪白的棉花碧绿的白菜秋天有成熟的玉米高粱大豆练功房 1 桂花酒歌柔韧梳子烦恼 2 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金黄的玉米悄悄的珍藏甜蜜的微笑飞速的奔跑红得可爱甜得像蜜香得诱人 3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平安安反反复复安安静静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动人、草草了事、草草收兵、代代相传多多益善、耿耿于怀、昏昏欲睡、、九九归一斤斤计较、炯炯有神、津津有味大手大脚、呆头呆脑、多才多艺、独来独往、谢天谢地、人山人海、十全十美、全心全意 4 鸭梨嚷着冷了,要穿黄衣露珠如同晶莹的珍珠,闪闪烁烁在草叶上打滚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5我给江主席鲜

花 自学站 2 秩序井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 3 东方之珠1997 7 1 对话窗 1 等待献花兴奋激动1——7 8——11 2 (1)我手捧鲜花在雨中等待江主席兴奋激动(2)①我对江主席由衷的爱戴②和蔼慈祥③香港祖国(3)不重复首尾照应,强调这是难忘的一天。练功房 1 启迪地毯秩序井然频繁耻辱欣喜若狂 2 彩——采清——情框——眶颁——频 3(1)现场秩序井然,同学们当真地听着校长的讲话。(2)邻居小李一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满面春风地跑回家让爸妈知道。 学习与探究答案 6 天安门广场 自学站 2 中心最宽广最壮观天安门 3 宽广壮观对话窗 1 6 位置特点方位天安门2 (1)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广场大花园天安门广场五彩缤纷的景象。(2)鲜花彩灯礼花五彩缤纷热闹非凡练功房1 仪式庄严政府宣告沸腾雕梁画栋2 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五彩缤纷描写建筑的:雕梁画栋雄伟壮丽形容花草树木的:花团

国学主题活动方案

国学主题活动方案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 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xxx会议精神加强以“忠诚感恩”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区中小学生中普及国学知识形成学国学、爱国学、用国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提高学生的个人人格修养在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他们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推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承使他们以更 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自信的风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四、基本内容 各中小学要在每周专门安排课时进行国学专题教育教材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选有课程开发能力的可自行制定校本教材供学生使 用

1.经典部分 经典诵读内容分年段推荐:小学可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论语》等中学可选择《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墨子》、《诗经》、《礼记》等 2.艺术部分 各校在经典诵读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广泛开展书法、国画、戏曲等国粹的启蒙和入门教育 3.健身部分 各校可根据本校的师资条件利用体育课、课间操开展武术、太极等项目的学习和活动努力弘扬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学教育中来 五、实施途径 (一)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要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与指导在不同领域挖掘传统文化因素传播中华文明成果 (二)课外活动 1.主题教育活动各中小学利用升旗仪式、班团队会、学校艺术节(体育节)、报告会、家长会等途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国学经典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 2.社会实践活动各中小学利用寒(署)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设立创新性活动主题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城郊小学:文强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大家见过机器人吗?(出示图片) 请看图片,喜欢机器人吗?这里在举行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我们去看看这里产生了什么数学问题。 在2006年时,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07年,参赛队伍有394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 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 (教师边说,边出示原始数据) 二.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这些数据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观察原始数据,回答) 生1:2011年最多。师:多少支?生1:499支。 生2: 2007年最少,394支。 生3: 2007年减少了,2008年又增加了。 生4: 2008年后每年都在增加。 生5:不对,到2009年有点下降,以后每年都增加。 ...... 教师:刚才大家都说的很好,发现了哪年多,哪年少,哪年增加了,哪年减少了,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是明显的看出哪年队伍多,哪年少?还是在心里想了一下,才发现哪年多,哪年少的? (师板书:明显) 生1:明显看出。 生2:不能明显看出,在我脑袋里要比较一下,394比426少,所以2007年减少了。 师:你们赞同谁的想法? 生齐:赞同第二位同学,不能明显的看出。 生4:我认为不能明显的看出,刚才我就看错了,2009年454支,比前一年下降了一些,以后才是每年增加。 师:你知道为什么看错了吗? 生4:就是因为不能明显的看出,需要在脑袋里比较一下,我来不及仔细比较。师:你是个很棒的孩子,出现了错误能及时改正,并且能自己总结错误的原因,相信你以后的学习会越来越好。 师:刚才大家说了,哪年多,哪年少这些信息不能明显的看出来,大家想想,有没有办法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用在脑袋里比较。 生3:可以制成统计表。 生4:可以制成统计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