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基础

(教科版)

2017

目录

1.1 信息及其特征 (1)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4)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8)

2.2.1 搜索引擎 (10)

2.2.2 搜索技巧 (13)

2.3.1 文件及其类型 (16)

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 (19)

2.3.3下载效率的提高 (22)

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24)

3.1 信息加工概述 (27)

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30)

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33)

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36)

4.1.2 字处理软件 (39)

4.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42)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45)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48)

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51)

4.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 (54)

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5)

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8)

5.3.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61)

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63)

6.1 信息集成(1) (66)

6.1 信息集成(2) (69)

6.2 信息发布 (71)

6.3 信息交流 (74)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76)

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79)

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81)

1.1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持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一:什么是信息?

1、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

①从图1-1以及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

②小组合作,提取生活中的“信息”实例。

要求至例举四条,组长提交实例,集体评论。

③什么是信息?

学生举手回答。

师: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也就是说,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称为信息。

教学活动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情景描述:因计算机房维护无法使用,老师想请你通知班上同学,下周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室里上课,你会怎么做?

(口头通知、黑板上写通知、贴纸条等)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2、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中,“知己知彼”是什么意思?“百战不殆”能说明什么?(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3、分组探讨:信息还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填写下表。

教学活动三:实践

完成教材P4 实践活动(1)

填写下表:

填写完后,进行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课后练习:教材P4 实践活动(2)

【教学反思】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并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应用

难点: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探究、辩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基本特征。

2、阅读资料:

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游船随时可能沉没,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经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

讨论:如果这事发生在古代,这些乘客能获救吗?这说明了什么?

引出本节课主题:信息技术

教学活动一:信息技术的历史

1、学生阅读教材P6,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2)了解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以列表方式展示历次信息技术革命。

教学活动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分别“CMD”命令及“我的电脑”演示查找文件操作,对比DOS、windows系统。

学生尝试使用dir、type命令查找、打开指定txt文件。

师:同学们都有同样的一个感受,DOS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而Windows 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简单,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使用更便捷。

①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应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阅读P9资料1-3,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网络搜索信息,体验产品功能设计的个性化。

分组探究,集体点评。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出示P10表1-3(补充最近的产品)

教学活动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师:我们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那么,它带来影响是好还是坏呢?

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提问:解释以下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教师小结:

实践:

模拟购买5000元以内个人电脑,要求列出电脑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品牌电脑,也可以是组装电脑。

【教学反思】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组合作,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难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信息技术五次革命;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2、故事导入

提问:这则故事中,杨叔子是怎样获得“猪吃什么”这个信息的?

教学活动一:从简单的例子说起

学生阅读教材P14资料,小组合作,分析、归纳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并使用结构图、流程图等方式列出过程。

教师展示各组所列过程。

小结:

教学活动二: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网络搜集资料,就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分组进行讨论、整理,形成报告。

2、小结:

①定位信息需求:

信息的时间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

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

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

④评价信息

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

实践活动:

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信息需求,填写教材表2-3。

【教学反思】

2.2.1 搜索引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功能,认识百度、谷歌等常用搜索引擎。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应用等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

【重点难点】

重点: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等搜索引擎使用

难点:高效搜索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比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2、引入:

提出问题:

1)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2)如何在网络中高效快捷的获得需要的信息?(互联网上提供的搜索引擎)实践: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毒素,如果摄入过多,可因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这种毒素是什么?

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查找答案,看谁最先获得正确答案。

教学活动一:搜索引擎

讲解:

1、什么是搜索引擎?

所谓搜索引擎,就是在Internet上执行信息搜索的专门站点,它们可以对主页进行分类与搜索。如果输入一个特定的搜索词,搜索引擎就会自动进入索引清单,将所有与搜索词相匹配的内容找出,并显示一个指向存放这些信息的连接清单。

2、搜索引擎的历史

最早现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出现于1994年7月。当时Michael Mauldin创建了大家现在熟知的Lycos。

同年4月,斯坦福(Stanford)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 Filo和美籍华人杨致远(Gerry Yang)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Yahoo,并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从此搜索引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互联网上有名有姓的搜索引擎已达数百家,其检索的信息量也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比如最近风头正劲的Google,其数据库中存放的网页已达30亿之巨。

3、搜索引擎分类

1)全文搜索引擎

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其使用方法被称为“关键词查询”。

使用方法:确定信息主题内容→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单击“搜索”按钮

代表网站:百度、谷歌、天网等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常被称为“分类搜索”,通过收取各个网站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

使用方法:打开分类索引网站→点击分类树查找信息→浏览目标网站代表网站:hao123、新浪、搜狐等。

3)元搜索引擎

元搜索引擎整合了多个搜索引擎数据,用户查询时,可得到多个搜索引擎返回的信息。

教学活动二:实践

1、出示任务: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上述任务。要求先小组交流讨论如何搜索,再确定目标,分工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执行情况及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3、总结:

分组汇报完成情况,汇总网络信息搜索方法:

1)直接访问网页

2)使用搜索引擎

3)查询在线数据库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各类搜索引擎的各自的优势,懂得根据所搜索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搜索引擎。

课后练习:

1、本节课所了解的三类信息搜索引擎,哪种用得最多?为什么?

2、搜集搜索网站。

【教学反思】

2.2.2 搜索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通过网络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因特网搜索技巧

难点:针对所需信息合理选择搜索引擎(搜索网站)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展示问题:

在因特网中搜索信息时,哪种搜索引擎用得最多?为什么?

你收集了哪些搜索网站,它们属于哪类搜索引擎?

2、小组汇报,教师收集常用搜索网站并展示

教学活动一:谁最快

1、比赛:

教师给出问题,各小组通过网络搜索答案,搜索到结果的立即举手示意,经同意后提交答案,对的加分,错的减分。最终分数最高的为优胜组。

2、分析:

各组分析在比赛中的搜索过程,看看哪次搜索的速度最快,最快的原因是什么,并派代表总结发言。

3、小结:小组总结搜索引擎使用心得

教学活动二:练一练

1、出示任务:

①阅读教材P22,了解搜索技巧。

②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在百度、360搜索、搜狗中分析输入同样的关键词,

浏览、对比搜索结果。

③分别使用“祝福”、“祝福鲁迅”、“祝福鲁迅原文”三组关键词,到百度搜索鲁迅作品《祝福》,对比搜索结果。

2、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3、组内交流总结

教学活动三:搜索引擎的秘密

1、高级模式

搜索引擎一般都提供了“高级搜索”模式,提供多种限定参数,让我们能更加精确、迅速地找到所需信息。

2、搜索分类

大部分搜索引擎除了提供关键词搜索方式外,为更精准地提供搜索结果,还会提供诸如音乐、图片、地图、学术等分类搜索。

3、搜索技巧

通过上述搜索引擎功能的体验,及课堂中实际的搜索操作,总结搜索技巧:

①提炼关键词。缩小搜索范围的简单方法就是添加搜索词,只要在关键词中间留空格就行了。

②用好高级模式或逻辑命令。

使用多个关键词:【+/空格、and】

排除搜索的方法:【逻辑符:非(-)】

强制搜索的方法:【“”或者《》】

高级搜索的方法:【filetype、site、 intitle、 inurl】

③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遇到困难,可以求助于帮助系统。

课堂练习:

1.属于搜索引擎网址的有(D )

A.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9967957.html,

B.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9967957.html,

C.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9967957.html,

D.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9967957.html,

2.一名同学要搜索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他访问百度搜索引擎后,输入下列(C )关键词进行搜索更为有效。

A “Yesterday”

B “Once”

C “Yesterday Once More”

D “More”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蜘蛛程序和机器人

B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C 全文搜索方式又被称为分类搜索

D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称为“关键词查询”

【教学反思】

2.3.1 文件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件的类型及属性,对文件名及文件类型有一个整体认识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件的类型划分,能通过扩展名判断文件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文件整理的意识,合理管理信息资源的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文件保存的具体益,认识不同的文件类型。

难点:通过扩展名认识文件类型。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讲练结合、实践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

在学生进入机房时播放管弦乐版国歌

上课后提问:上课前老师播放的是什么歌?

学生回答后,出示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因特网查找信息的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分组到网上下载不同版本的国歌,5分钟内看看能下载到多少种。

教学活动一:文件及其类型

1、学生汇报国歌下载情况,教师展示学生机中下载到的文件。

师:这个就国歌,在计算机中,我们把它称作一个文件。

文件——用文件名来标识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体,任何程序与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上。

文件是数字化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管理计算机信息的重要方式。

文件名——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

2、文件的重要属性:

文件名:文件的名称,由主名和扩展名组成。主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隔开,文件名最多可以有255个字符,主名可以由用户自行确定,扩展名用来标明文件的类别。

存储位置: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具体位置,有三种表示方式:本机路径、UNC路径、URL路径。

内容:文件中实际包含的数字化信息。

3、文件的类型:

文件的类型由扩展名来标明,计算机会根据扩展名使用同一种图标来表示某类型的文件。从使用目的来看,可分为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

可执行文件:内容主要是一条一条可以被计算机理解和执行的指令,它可以指挥计算机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这种文件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通常以exe做为文件的扩展名。

数据文件:内容是可以被计算机加工处理展示的各种数字化信息。

4、实践:学生查看计算机中文件,通过扩展名了解文件的类型。

要求学生记住常用的文档、音频、视频、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

教学活动二:练一练

1、小练习

①文件的主名应是()个字符,扩展名是()个字符。

②在书写文件名时,中间一个标点符号,应该是()。

A.中文的小圆点

B.英文的小圆点

③在更改文件名时,()符号不能使用。

A.;B.:(英文)C./D.?E.:(中文) F.< ④判断:下面2个文件内容是不是相同的?

c:\hello.doc

c:\mydocument\hello.doc

2、实践:通过操作查看文件和分析文件的其他属性,并填写P26表2-7。

3、课后练习:列举出常用文件的格式及其特点,填写P27表2-8

【教学反思】

PS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内容:1.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 工作界面;了解窗口的大小调整 重、难点: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启动Photoshop 首先确认计算机中已经安装了Photoshop中文版软件,下面介绍该软件的启动方法。【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掌握软件的正确启动方法是学习软件应用的必要条件。其他软件的启动方法与Photoshop 的基本相同,只要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安装的软件并单击即可。 二、Photoshop 工作界面 下面介绍Photoshop 工作界面各分区的功能和作用。 【命令简介】 在工作区中打开一幅图像,Photoshop 的工作界面如图所示。 Photoshop 界面按其功能可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图像窗口、控制面板和工作区等几部分,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标题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显示为蓝色的区域,其左侧显示的是软件图标和名称。当工作区中的图像窗口显示为最大化状态时,标题栏中还将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名称。标题栏右侧的按钮,主要用于控制界面的显示大小。 2、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包含Photoshop 的各类图像处理命令,共有10个菜单。每个菜单下又有若干个子菜单,选择任意子菜单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 3、属性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显示工具箱中当前选择按钮的参数和选项设置。在工具箱中选择不同的工具时,属性栏中显示的选项和参数也各不相同。例如,单击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后,属性栏中就只显示与文本有关的选项及参数。在画面中输入文字后,单击【移动】工具来调整文字的位置,属性栏中将更新为与【移动】工具有关的选项。 4、工具箱位于界面的左侧,包含各种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当将鼠标光标放置在工具箱上方的蓝色区域内,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即可移动工具箱的位置。单击工具箱中最上方的按钮,可以将工具箱转换为单列或双列显示。 5、状态栏位于图像窗口的底部,显示图像的当前显示比例和文件大小等信息。在比例窗口中输入相应的数值,可以直接修改图像的显示比例。 6、图像窗口是表现和创作Photoshop作品的主要区域,图形的绘制和图像的处理都是在该区域内进行。Photoshop 允许同时打开多个图像窗口,每创建或打开一个图像文件,工作区中就会增加一个图像窗口。 7、工作区是指工作界面中的大片灰色区域,工具箱、图像窗口和各种控制面板都处于工作区内。为了获得较大的空间显示图像,可按Tab键将工具箱、属性栏和控制面板同时隐藏;再次按Tab键可以使它们重新显示出来。 8、控制面板默认位于界面的右侧,在Photoshop 中共提供了21种控制面板。利用这些控制面板可以对当前图像的色彩、大小显示、样式以及相关的操作等进行设置和控制。将鼠标光标移动到任一组控制面板上方的灰色区域内,按住左键并拖曳,可以将其移动至界面的任意位置。 三、退出Photoshop 退出Photoshop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五年级下册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

山门镇市镇完全小学 五 年 级 下 册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 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学期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及认识和计算机鼠标的操作。 2.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3.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4.认识键盘与指法训练。 5.认识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 6.掌握利用适当的工具编辑加工图形。 7. Internet的学习。运用分类查找和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申请、回复、转发电子电子邮箱,建立自己的博客等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内容:

(1):综合运用键盘与指法训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电脑操作。 (2):掌握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及能用适当的工具绘图。 2.教学(训练)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键盘与指法训练”“画图软件绘图”等 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 (3)、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运用。 四、教法设想和措施: 1、设想: 以“综合运用键盘与指法件”和“画图工具的用法”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措施: A、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B、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C、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D、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第掌握所学的知识。 E、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第三版第三章第四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唤起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教学难点: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2、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皮影艺术”这样一个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感官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艺术,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海宁是盛产皮革的地方,皮革除了用于穿着和饰品之外,也是制作皮影的原材料,皮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逐渐处于消亡的边缘了。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能有机会与传统艺术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 (2)新课讲授 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通辽市第一中学 刘洪波 2015.10.25

2.1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第一节《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与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讨论不同的历史时期,信息的来源和获取方法的不同,进而理解掌握信息来源与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感受到生活中的信息是丰富多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认识信息世界的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不久,大部分学生对信息只有初步的了解,并且不同的班级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要加以适当的引导。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对信息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正确的信息。从而为后面对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掌握获取信息的多面性。 2、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需要来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获取的多面性,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有多种途径,并懂得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一个很重要途径。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带来人类社会信息获取方法的变革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

信息必修(一) 课题: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1课时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情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亲历感官剥夺——你能坚持多久? [游戏] 请几位同学和老师做实验。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我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并出示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请大家保持安静,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能坚持几十秒钟,而有的同学坚持的时间稍长? [学生]:因为他耐力不行 [学生]:因为被孤立,无法得到信息 [总结]: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二、丰富多彩的信息 观察下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运动员比赛场景;奥林匹克运动会徽标;2008年奥运会口号。 [小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docx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标题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国地图出版社《无所不在的信息》二、授课类型: 新授课三、教材分析:“无所不在的信息”是中国地图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 第一单元、 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涉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适合 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搜索与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体会信息就 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帮助学生 加深理解信息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特征。四、学 生分析:高一新生是从不同的初中走到一起来的,他们经历过 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由于他们在读初中的地 理位置、师资力量、硬件配置的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对信息的 概念和认识或不知,或初浅,或略深。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的 第一节课,对于规范学习行为、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信息 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内化信息伦理提升信息 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五、教时安排: 1 课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描述、讲解、讲故事等方式,帮 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特征。②例举有关信息实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与学生在信息技术的 平台上互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基础,为以 后的教学搜集信息。 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 总结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

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学习从多角度 全面看待事物本质的方法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举身边的信息,让学生领悟到信 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信息是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而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八、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及特征教学难点:信息 的特征九、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信息的载体等方面理解身边的信息。然后,教师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作用和信息的特征。引导 学生列举身边能体现信息某些方面特征的实例,在分析学生列举 的实例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的特征。主要使用的教学 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十、教学过程: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 埃”摘自唐代诗人杜牧《寄远》●“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楼 台”摘自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古人》●“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 息”摘自宋代李清照信息一词不象网络一样是个现代词,早在1000 多年前就 有了。只是那时的信息多指消息,几百里快马急送的也不过是一 个口信、一封家信或一道圣旨。当今,我们已经处在了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更充分的、更深层次的、更广义 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运用信息,要做到这 一点,必须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及其特征。投影显 示“信息的概念”,然后给学生下面的相关概念:(1)信息 的含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 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地内容。提示:现代的信息的含义远比古

山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备课

信息技术备课 学校: 年级:四年级 姓名: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标)》的要求,在总结原通用教材和实验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 1. 认识电脑

2. 学习使用键盘 3. 电脑小画家 4. 画出多彩的图画 5. 有趣的集合图形 6. 画图技巧大比拼 共计六课。 二、教材分析: 1. 简明实用、内容生动。注重介绍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内容简明准确、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顺畅的看懂学会,感受学习的快乐。 2.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学科,是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同时成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到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课,而且是学好其他功课乃至将来做好工作的工具。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共有四个教学班。多数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计算机学习很有兴趣。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信息技术课,所以对这门课程并不陌生,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贴近大家的生活,而且又有很多功能,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的积极主动。但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起点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加深计算机知识的难度,提出要求,加强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从基础讲起,循序渐进,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树立信心。 四、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操作计算机 2?掌握鼠标的5种基本操作 3?学会输入英文 4. 使用“画图”软件中的画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图画 5?学会保存和打开文件 6?学习给图画上色 7. 学习用几何图形组成作品 8. 学习取色、移动、复制、剪切、缩放、变形等技巧,绘制较复杂的图画 9. 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与使用的能力 10. 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11.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12. 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1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色彩搭配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4.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会分享。 15.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定等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能力,在教学中我将遵循以下原则:(1)实践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量力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启发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如任务驱动法教学、情景法教学、小组协助式学习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注意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亲自动手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必修)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案例 一、设计背景、思想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进一步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本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通过举例来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但考虑到是高中阶段第一节课,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在开篇就体会到乏味、枯燥的理论课,则采用以举实例、设置探究为主帮助学生学习信息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信息,并理解信息的含义;深入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并且能指出所给例子中所包含的信息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现和归纳信息,通过信息分析确定信息需求,学会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强烈兴趣,和学习愿望,养成自主学习、探讨、参与信息活动的学习观念。

四、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新入学的学生,由于初中所在学校不同,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各自有差异,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充分的兴趣,就会产生自主学习,想要学习的态度。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多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学中有乐,学有收获。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各种基本特征以及其解析;学生有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情景教学 (2)学生互动探讨的学习方法 (3)利用故事设问,历史典故,拓展学生视野,添加学习乐趣,获得知识。 (4)总结、归纳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八、课前准备 制作游戏《COPY不走样》需要使用的卡片若干张,制作课堂需要展示的幻灯片 九、教学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全册教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问:“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里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信息 问: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原来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从正面去理解这个故事,你会怎样解释呢?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信息也不例外。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征呢?讨论交流,阅读课本中关于信息的定义。课本: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 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信息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信息有哪些来源?信息有哪些载体形式?信息有哪些传播途径?信息有哪些 存储方式? 讨论交流,推导出信息的其他特性。如:传输性、概括性、真伪性等. 4、通过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概括信息的基本特征。 案例1:天气预报报道明天要下雨,这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案例2:1万只耐克鞋的故事。 问:信息除了案例中体现出来的的特征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特征,你能说说吗? 六、思考与练习 讨论并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七、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认识信息世界》中的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是一堂“非 技术性”信息技术理论课,通过设计情景,将知识巧妙地融入故事,使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大部分同学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操作课,就是上网。另外,大部分同学初中阶段对信息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信息及其特征的理解是片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信息的概念,并能够理解并举例说明身边的信息,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信息的时效性、价值性等特征。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信息用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体会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分析与鉴别信息的各种特征。 【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是一堂“非技术性”信息技术理论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也在于第一节课。本节课中,采用多种方法如生动讲述法、观察法、讨论法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无所不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布置任务 1.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简介自己的材料。可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等等 方面,在规定的2分钟之内,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示。因为新学校,新同学之间多数彼此不熟悉,学 生之间正好通过此次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学生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形式整理这份材料:①纯书面文字材料;②书面文字辅以简单图片材料;③口头文字说明等。 2.教师课前准备简介自己的材料。事先用word制作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档,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 一组幻灯片,或者用flash制作一段动画,或者录制一段视频。 (二)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1.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位小组成员在其小组内进行自我简介, 2.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自我简介, 3.教师对每个小组代表的自我简介进行适当的评价, 4.教师在全班播放简介自己的幻灯片、word文档或者动画材料或者已经编辑录制好的视频材料。(三)教师发问 1.刚才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简单的自我的简介,大家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原因是什么? 2.学生思考的同时翻阅课本有关信息概念方面的内容: (四)教师小结 1.刚才通过每个人所做的自我简介,初步了解了每个学生,即了解了每个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 就是他的基本信息。 2.引出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五)教师发问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基础 (教科版) 2017

目录 1.1 信息及其特征 (1)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4)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8) 2.2.1 搜索引擎 (10) 2.2.2 搜索技巧 (13) 2.3.1 文件及其类型 (16) 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 (19) 2.3.3下载效率的提高 (22) 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24) 3.1 信息加工概述 (27) 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30) 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33) 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36) 4.1.2 字处理软件 (39) 4.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42)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45)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48) 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51) 4.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 (54) 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5) 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8) 5.3.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61) 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63) 6.1 信息集成(1) (66) 6.1 信息集成(2) (69) 6.2 信息发布 (71) 6.3 信息交流 (74)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76) 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79) 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81)

1.1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持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一:什么是信息? 1、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 ①从图1-1以及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

最新完整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网站的设计

教学设计:网站的设计 一、教学课题 网站的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章第1节)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网站欣赏为主线,介绍网站设计思想,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站设计的整体构思。 2.了解网页设计的关联知识 技能目标: 1.了解网站设计的基本流程 2.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个性化创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网站的整体构思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高中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它是进行网页制作的前提工作,其重点在于创建网站的几个步骤,即网站设计的整体构思。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动脑思考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于本节课内容只在于让学生了解网站设计的完整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暂时只要他们能够策划出简单的网站就可以了。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上学期,他们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windows的基本操作、字处理软件的应用,掌握了上网的相关操作(如:接入Internet、浏览网页,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等),通过观察,他们对上网很感兴趣。很多学生曾问我:老师,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呀?是谁做的呀?怎样发布到Internet上的呀?那些动画是怎么做的呀?等等。由此可见,他们对网站的设计也一定有兴趣、有信心。为了使本节课内容更好的让学生吸收,我特提前(上节课)给他们介绍了FrontPage软件(包括菜单的介绍、创建站点)。 六、教学方法及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节课,本人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应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别是: 1.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通过演示辅助教学课件,而且实时讲解,并把实例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这种计算机数字化了的“集体讲授模式”下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知识点。 2.任务驱动法:

信息技术基础全册教案(沪科版)

高息技术(必修)教案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 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容和过程 1、引入 问:“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里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信息 问: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原来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从正面去理解这个故事,你会怎样解释呢?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容。 2、认识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信息也不例外。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征呢?讨论交流,阅读课本中关于信息的定义。课本: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信息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信息有哪些来源?信息有哪些载体形式?信息有哪些传播途径?信息有哪 些存储方式? 讨论交流,推导出信息的其他特性。如:传输性、概括性、真伪性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