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作业答案)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作业答案)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作业答案)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作业答案)

宁波九三进修学校行政08班、工商行政091、092班

管理心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目标管理: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它是管理者以预定最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第65页)

2、管理人员良好思维品质的“四个学会”:一是指学会广泛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广度的训练);二是指学会深入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深度的训练);三是指学会快速地思维(又称思维速度的训练);四是学会有目的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目的的训练)。(第71-72页)

3、企业的三大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物质资源;三是信息资源。(第91页)

4、心理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第152页)

5、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跨国经营。在这一领域中,企业经营哲学与组织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格外重要。(第359页)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 )保持一致的过程。

A.组织

B.领导者

C.群体

D.环境

2.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 )四个方面。

A.管理素质

B.综合素质

C.心理素质

D.技术素质

3.领导的传统品质理论把领导者的个人品质条件与人格特征定义为( )。

A.天生的

B.学习的

C.培养的

D.社会的

4.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生产与( )两个方面。

A.面向发展

B.面向效益

C.面向组织

D.面向职工

5.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创建的PM领导行为类型中,把( )类型的领导行为定义为效率最差的领导行为。

A.PW型

B.pm型

C.P型

D.M型

6.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称为( )。

A.思维

B.决策

C.判断

D.分析

7.二元说强调,组织文化是组织中的( )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A.物质文化

B.群体文化

C.社会文化

D.团队文化

8.冲突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潜在对立阶段、认知与个性化阶段、( )阶段、行为阶段和结果阶段。

A.人际交往

B.行为意向

C.行为冲突

D.行为矛盾

9.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

A.信息

B.价值

C.人际关系

D.情境

10.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 )。

A.生理状态

B.现实状态

C.客观状态

D.主观状态

11.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 )。

A.效价

B.动机

C.期望

D.智力

12.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 )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A.本能

B.生理

C.情境

D.需要

13.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

A.马斯洛

B.弗鲁姆

C.洛克

D.斯金纳

14.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 )二大类。

A.情境因素

B.激励因素

C.群体因素

D.领导因素

1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激励程度=期望值×( )。

A.需要

B.目标

C.效价

D.能力

16.洛克在他的目标理论中,用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度和目标的( )作为评价目标的合适程度的三大指标。

A.现实性

B.客观性

C.超前性

D.可接受性

17.按强化程序是否变化,可将间断强化分为固定比率强化和( )强化两大类。

A.可变比率

B.固定比例

C.固定时间

D.可变时间

18.挫折行为的表现特征主要有攻击、( )和妥协三大类。

A.气愤

B.发怒

C.退化

D.激动

19.以群体是否客观存在为依据,可以把群体分为实际群体与( )两大类。

A.假设群体

B.结构群体

C.协作群体

D.活动群体

20.凡不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成员因感情、交往等多种心理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称为( )。

A.参照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小型群体

21.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成俗的( )称为群体规范。

A.群体纪律

B.心理倾向

C.行为准则

D.群体情感

2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它人保持一致,而且在( )也改变原有观点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A.信仰上

B.心理上

C.态度上

D.认知上

23.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 )。

A.向心力

B.协作力

C.合作力

D.内聚力

24.冲突是指由于两种( )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而引起矛盾激化的现象。

A.组织

B.群体

C.利益

D.目标

答案:

1.D

2.C

3.A

4.D

5.B

6.B

7.A

8.B 9.B 10.D 11.B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C 19.A 20.C 21.C

22.A 23.D 24.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注意:本大题各小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的个案研究法应注意()。

A案例选择的准确、有代表性 B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C还应采用多种方法配合进行

D合法、合理、合乎习惯

2、马克思主义关于()的论述,对我们研究管理心理学与正确评价国外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理论有重要指导意义。

A人的善恶 B人的本质 C人的价值 D人的需要

3、影响人的知觉的主观因素有()。

A兴趣 B态度 C需要和动机 D知觉情境

4、性格是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

A态度倾向性 B社会制约性 C稳定性 D可塑性

5、美国心理学家魏特金通过知觉来研究人的性格,把性格分为()。

A优越型 B独立型 C宗教型 D依存型

6、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等几种成分。

A意志 B认知 C情感 D意向

7、人际关系包含的成分有()。

A意志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8、解决团体冲突的具体方法有()。

A协商谈判法 B仲裁调解法 C暴力运动法 D权威解决法

9、现代组织强调(),与传统组织强调封闭性、稳定性、机械性相比较有六大方面的不同。

A开放性 B适应性 C有机性 D灵活性

10、组织文化分为()等到几个层次。

A宗教文化 B实体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11、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特点。

A主观性和能动性 B变化发展和社会制约性 C客观性和主观性 D自主性和社会性1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充分调动人的(),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科学。

A灵活性 B积极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4、影响人的知觉的客观因素有()。

A兴趣 B刺激物的强度 C对象的组合 D知觉情境

15、社会知觉的种类包括()

A对他人的知觉 B自我知觉 C角色知觉 D人际知觉

16、工作满意度会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包括()。

A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B对辞职率的影响 C缺勤率的影响 D对社会效率的影响17、动机具有()的特点。

A原发性 B内隐性 C突然性 D实践活动性

18、动机与目标的关系是()。

A活动动机与目的的一致性 B活动动机与目的有区别 C替代目标与中间目标不等同 C替代目标与中间目标等同

19、人类需要的特点是()。

A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复杂性 B需要与人的心理发展的相关性

C人类需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 D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20、任何一个企业组织至少由()等几个系统组成。

A技术或工作系统 B人文系统 C组织系统 D管理与行政系统

答案:1、( ABC )2、( BCD )3、( ABC )4、( ABCD )5、(BD )6、( BCD )7、( BCD )8、( ABD )9、( ABC )10、( BCD )

11、( AB )12、( BCD )13、(ABCD )14、( BCD )15、( ABCD )16、( ABC )17、( ABD )18、(ABC )19、(ABCD )20、(ABD )

四、判断题(请在各题中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若错误则打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

1、管理心理学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以自然性为主的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

2、知觉的恒常性消失,人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失去确定性。()

3、对角色行为标准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采取不同的角色行为。()

4、能力和知识技能只有区别而不会有联系。()

5、气质是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7、需要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一种个性倾向性。()

8、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至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确切的所谓健康标准。()

9、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不同团体的成员,心理卫生的特点是不同的。()

10、团体至少由三个人以上构成。()

1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最主要形式,人醒着时大约有70%的时间是在进行沟通。()

1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现代企业组织的改革不能以动态发展与动态平衡的观念为指导。()

14、从狭义来看,领导人与管理者是两个相同的要概念。()

15、低关心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行为,会引起上级与员工的不满,是最差劲的领导。()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大题共16分)

1、人受到挫折以后的反应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一是攻击反应,攻击行为又分为直接和转向两类。二是退化反应,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用童年时期的一些习惯与行为方式来应付挫折情绪;另一种表现是依赖性,把别人的帮助视作接触挫折的唯一途径,缺乏自信,盲目追随他人。三是冷漠反应,受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压抑下去,表现为沉默与冷漠。四是妥协反应,有四种表现:一种表现原谅自己,为自己的失败辩护;一种表现是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在别人身上;一种表现当认识到所确定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或受到主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实现时,设置另一个目标取代原来的目标;一种表现用意志的力量压抑住愤怒、焦虑的情绪反应,表现谈笑自若。五是固执反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肯变通,而是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作出反应。(第153-154页)。

2、新生儿对昆虫不存在“喜欢”或“厌恶”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却出现了“喜欢”或“厌恶”的问题。请你分析上述现象。

答:态度的形成是指某种态度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一个人类个体刚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体,一个自然人,后来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对周

围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新生儿对某种事物是谈不到什么态度的,他并不喜欢或厌恶某种昆虫,只是后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开始喜欢益虫,厌恶害虫,从而产生了某种态度,随着他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成熟,逐渐理解了益虫之“益”、害虫之“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了关于昆虫的复杂的稳定的态度。

第二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们对外界环境的心理反应会使人们产生体力的消耗,最终表现为各种生理状态的变化,如高血压、头痛、溃疡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这种在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的综合状态成为应激。(155页)

2、领导者的权力:又称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为了达到预定目标,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171页)

3、正式沟通:组织内部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沟通方式。(230页)

4、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上行沟通是指在组织中,信息从低层流向高层。平行沟通,是指以协调为特征的信息的平行流动。(232页)

5、组织学习:是指组织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对预期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和行动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关系是基础理论与( )的关系。

A.研究方法

B.具体应用

C.应用模式

D.传统研究

2.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 ),该理论又被称为"场"理论。

A.霍尔(Hall)

B.勒温(Lewin)

C.琼斯(Jeass)

D.凯利(Kelley)

3.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判的X理论是对西方人性假设中的( )假设的概括。

A.复杂人

B.现代人

C.经济人

D.发展人

4.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具有二个方面,一是质的差别,即能力的类型差别;二是( )的差别,即能力发展水平与发展早晚的差别。

A.数

B.性

C.量

D.形

5.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知觉过程中会把若干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他们在对知觉对象的组合中,服从于( )、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

A.接近原则

B.情境原则

C.交替原则

D.对比原则

6.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观察者的( );(2)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3)观察者的个性特征;(4)观察者的过去经验;(5)观察者的知识结构。

A.需要与动机

B.能力结构

C.态度体系

D.人格特征

7.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

A.行为方式

B.生活方式

C.学习方式

D.交往方式

8.( )、评价要素、情感要素和意向要素是构成任何一种态度的四个基本要素。

A.文化要素

B.认知要素

C.社会要素

D.情境要素

9.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持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认知,而产生( )情绪体验的现象。

A.激动

B.不愉快

C.高兴

D.愉快

10.按照需要的起源划分,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天然性需要与( )两大类。

A.生理性需要

B.发展性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心理性需要

11.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动机,但动机因素比能力因素( )

A.次要

B.更次要

C.更重要

D.更无足轻重

12.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 )出发(即需要的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A.起始过程

B.结果过程

C.情境过程

D.中间过程

13.马思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人的行为是由( )决定的。

A.生理需要

B.发展需要

C.优势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

A.组织文化

B.领导心理

C.激励心理

D.个体心理

15.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

A.电器实验

B.梅奥实验

C.霍桑实验

D.系列实验

16.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五类,它们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 )。

A.谈话法

B.判断法

C.个案法

D.分析法

17.我国学者一般从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和创造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三种不同角度对人的能力结构进行分类研究。

A.潜在能力

B.再造能力

C.学习能力

D.操作能力

18.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它们依次是: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 )。

A.分析

B.研究

C.反应

D.判断

19.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以及知觉对象的( )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三个主要客观因素。

A.信息量

B.组合

C.差异

D.相同

20.自我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思想管理、自我心理管理和自我( )三个方面。

A.交往管理

B.行为管理

C.经验管理

D.信息管理

答案:1.B 2.B 3.C 4.C 5.A

6.A

7.A

8.B

9.B 10.C

11.C 12.D 13.C 14.D 15.C

16.C 17.B 18.C 19.B 20.B

三、简答题(共26分)

1、如何调节不良情绪?(6分)

答:一是合理排遣与宣泄;二是转移注意;三是积极升华;四是自我安慰;五是诙谐幽默;六是放松练习。(159页)

2、简述柔性组织的特征包括哪些?(8分)

答:一是核心作业;二是扁平的等级层次,三是自我管理的团队;四是智能至上;五是相互依存的微型经营单位;六是形式的联盟;七是网络结构;八是全球经营思想。(329页)

3、联盟运作的决策是什么?(4分)

答:一是正确制定战略联盟规划;二是努力创造新的战略联盟文化;三是充分了解战略联盟各方面要求;四是建立理想的战略联盟组织机构。(338页)

4、传播组织文化的工具有哪些?(5分)

答:一是标识;二是传奇;三是行话;四是仪式;五是规章制度。

5、组织文化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一是为组织成员提供认同感;二是激发员工对组织目标的献身精神;三是澄清并强化组织中的行为标准。

四、论述题(9分)

什么是气质?气质理论在管理实践应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9分) 答: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相联系的行为特征。(1分)

注意问题:

(1)特殊工作岗位,气质要求的绝对性;

(2)一般工作岗位,气质要求的互补性;

(3)人员培训时,气质要求的顺应性和发展性。

(原理6分,理论联系实际2分。)

第三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能够不断增强其创造力的组织,亦称一个拥有知识并能对其进行管理和运用的组织,即能够学习知识的组织。(331页)

2、科学运筹法:一种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的组织计划或时间计划方法。他的中心内容是通过时间事件网络分析,明确各项工作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理清关键事件和关键线路,根据主次缓急,加以科学统筹安排,以便有效地对工作进程加以控制和掌握,最有效的实现目标。(281页)

3、归因理论的研究内容:一是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归结为什么原因;二是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推论,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三是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有关情景总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4、社会思潮风尚:又称为社会风气或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观念、爱好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流行方式有两种:一是覆盖式流行;二是辐射式流行。(304页)

5、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325页)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 )

A.情境因素

B.保健因素

C.激励因素

D.工作因素

2.弗鲁姆在他的期望理论中强调,要调动、保持人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类关系:努力与成绩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 )的关系。

A.他人需要

B.社会需要

C.组织需要

D.个人需要

3.斯金纳在他提出的强化理论中强调,人类行为的发动、调节与控制只能依靠( )强化作用。

A.外部的

B.内部的

C.潜在的

D.需要的

4.奖励与( )相结合是强化的基本原则。

A.奖金

B.表扬

C.惩罚

D.批评

5.群体的显著标志是群体内成员具有共同的( )和群体意识。

A.信念

B.情感

C.要求

D.利益

6.心理学中把组织中实际存在的群体称为( )

A.结构群体

B.假设群体

C.实际群体

D.活动群体

7.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依据,可以把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型、( )、消极型和破坏型四类。

A.情感型

B.规范型

C.活动型

D.中间型

8.管理心理学中所强调的群体规范包括( )和非正式规范两个方面。

A.组织纪律

B.社会规范

C.传统规范

D.正式规范

9.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行为上与其它人保持一致,而在信仰上没有改变原有观点的现象称为( )。

A.组织行为

B.顺从行为

C.从众行为

D.规范行为

10.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 )吸引力两个方面。

A.群体成员之间的

B.组织之间的

C.群体之间的

D.组织与群体之间的

11.冲突是企业运行过程中( )地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A.可避免

B.不可避免

C.不应该

D.不可能

12.不良的( )、组织结构和个人因素是导致冲突的潜在因素。

A.交往

B.行为

C.沟通

D.组织

13.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通过( )来进行的。

A.设备

B.语言

C.仪器

D.媒体

14.按信息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分类,信息沟通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 )沟通两类。

A.声音

B.数字

C.符号

D.书面

15.社会心理学把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称为( )

A.人际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为关系

D.组织关系

16.人与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称为( )人际关系。

A.社会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家庭性

17.吸引接近规律、趋同离异规律、互需互酬规律、交往深化规律和( )是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五大基本规律。

A.交互中和规律

B.作用频率规律

C.时间空间规律

D.利益交叉规律

18.美国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频率、( )、层次和空间距离是评价人际关系的四个重要指标。

A.方向

B.目标

C.行为

D.需要

19.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们接触的距离在一英尺到四英尺之间,如朋友、邻居、同事间的接触属于人际关系( )的范畴。

A.社交区

B.亲密区

C.熟人区

D.接近区

20.( )、心理吸引法、深层了解法、中和互补法、求同存异法和排难解纷法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六种常用方法。

A.感情投资法

B.需要互补法

C.金钱刺激法

D.社会调查法答案:

1.B

2.D

3.A

4.C

5.A

6.C

7.D

8.D

9.B 10.A 11.B 12.C 13.B 14.D 15.A 16.A 17.A 18.A 19.C 20.A

三、论述题(共35分)

1.请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它进行分析与评价。(10分)

答:基本内容: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提出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把五类需要分为高、低二个级别。

评价:贡献:需要归类具有科学性;揭示了需要发展的次序;优势需要的作用分析合理。局限:理论基础缺乏实验依据;机械主义色彩。(基本内容6分,评价4分)

2.请对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10分)

答:(1)群体因素:群体的性质、成员的能力、群体气氛、凝聚力等;

(2)个人因素:个人的智力水平、情绪稳定性、态度与价值观生活阅历等;

(3)问题的性质:问题的重要性、信息量、员工的把握度等。

3.请联系国情,说明组织文化建设应该包含的内容。(15分)相信能就一定能

答:企业价值观体系建设;科学的经营管理;全方位激励管理方法;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礼仪建设;企业形象建设。

车丽萍《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 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 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对) 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错) 3.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其工作的效果也一定是相同的。(错) 4.团体的异质性是因为团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技能。(错) 5.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对)

管理心理学作业教学文案

本案例主要涉及到激励理论当中的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该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公平感到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公平是激励的动力。 公平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到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受到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这种理论的心理学依据,就是人的知觉对于人的动机的影响关系很大。该理论指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所失本身,而且还关心与别人所得所失的关系。他们是以相对付出和相对报酬全面衡量自己的得失。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相比大致相当时,就会心理平静,认为公平合理心情舒畅。比别人高则令其兴奋,是最有效的激励,但有时过高会带来心虚,不安全感激增。低于别人时产生不安全感,心理不平静,甚至满腹怨气,工作不努力,消极怠工等。因此分配合理性常是激发人在组织中工作动机的因素和动力。 ②公平理论的模式(即方程式): Qp/Ip=Qo/Io 式中,Q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获报酬的感觉。I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做投入的感觉。Qo代表这个人对某比较对象所获报酬的感觉。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做投入的感觉。 ③不公平的心理行为。 当人们感到不公平待遇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呈现紧张不安,导致行为动机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逆反行为。个体为了消除不安,一般会出现以下一些行为措施: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心理上造成一种公平的假象,以消除不安;更换对比对象,以获得主观的公平;采取一定行为,改变自己或他人的得失状况;发泄怨气,制造矛盾;暂时忍耐或逃避。 公平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自己的或他人的投入和

2020年电大考试《管理心理学》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A ) A.莱维特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泰勒 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B ) 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D.科学管理 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 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D ) A.冯特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勒温 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 C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 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C ) A.莱维持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泰勒 7.“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A )。 A.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D.恒常性 8.“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什么效应?(C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9.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D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10.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哪种自我认知方式?(A ) A.他人评价B.社会比较C.内省 D .自我显示 11.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受到了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C ) A.知觉者B.知觉对象C.知觉情境D.知觉态度 12.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 B ) 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 13.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D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 D .抑郁质 14.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 D .抑制型 15.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D ) A.艾森克B.荣格C.霍兰德 D .卡特尔 16.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A )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17. 独立、果断、勇敢、优柔寡断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B )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思考题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一)内容 1+2+4维度 1=领导的事业 2=人性的估计文化心理 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 1.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 2.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 二、研究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 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为重点。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 (1)实验法 (2)观察法 a.非参与观察法 b.参与观察 (3)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法 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人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的方法。 b.问卷与量表的区别 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基础而设计的一套题目,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用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心理与管理 思考题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个体的心理构成要素有哪些? (1)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 (2)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3)个性心理特征:人格、能力 2.知觉如何应用在管理中?(可能会考) (1)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 (2)招聘面试:第一印象,可改变的面试结构 (3)企业形象塑造:广告宣传、印象 (4)员工行为塑造:人对自己或他人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 (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答案

《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简述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答:管理心理学是有关情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便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2.知觉过程出现的偏差及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知觉注意阶段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知觉不够准确。管理人员由于管理工作繁忙而难于全面注意和感知各种情况及存在问题,造成偏差。②信息的代表性低。注意的时间和方式会影响信息的代表性。如果管理人员只在特定时间到车间巡视,或者只在问题发生以后出现在现场,所注意决不能的情况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③忽视非期望信息。管理人员往往在信息注意阶段忽视与自己期望不一致或与自身价值取向相矛盾的信息,从而造成注意偏差。知觉组织阶段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是在组织阶段对信息过分简化。这是出于知觉者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和现有图式不完成所造成的。在知觉解释阶段,知觉者把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投射”到对他人特征的解释中,造成知觉偏差。在知觉判断阶段,出于人的认知判断的有限理性会发生多种差误,例如“损失反转偏差”“可取率偏差”“基准偏差”“承诺升级偏差”等。 3.代表性启发式常见认知偏差有哪些?

答:在代表性启发式下,人们通常会借鉴要判断事情本身或是同类事情以前出现的结果,这种推理成为代表性启发。这个认知偏差包括以下六种常见情况。①忽视结果的先验概率。②忽视样本的大小不一。 ③对机遇的误解。④忽视可预测性。⑤效度错觉。⑥忽视回归效应。4.目前,有关管理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自我学习能力。②团队管理胜任力。③基于管理胜任力的薪酬体系。 5.简述Festinger的“认知失调论”? 答:认知失调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须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试,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记应变的管理理论是(C)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全面理论 D.决策理论 2.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3.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B)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4.领导者有意让部署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领导决策方式是(C) A.集权式的领导决策 B.参与式的领导决策 C.放权式的领导决策 D.开放式的领导决策 5.年终考核是何种考核(C) A.日常考核 B.定期考核 C.长期考核 D.临时考核 6.考核者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哪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的心理偏差是(B) A.从众效应偏差 B.相似性偏差 C.趋中化的偏差 D.暗示性偏差

7.人格结构(知、情、意、行)完整、稳定、一贯、协调,以及理智活动与本能情绪反应相协调,人格个别特征与年龄相协调。这是心理健康的那种特征(C) A.能够自尊自制 B.行为反应适度 C.人格健全协调 D.情绪稳定乐观 8.“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说明个性具有(C)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倾向性 9.在人际交往中,影响最最显着和重要的主观印象是(A) A.第一印象 B.性格气质 C.周围环境 D.交往动机 1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领导者的(C) A.素质 B.业务水平 C.成熟程度 D.培训提高 11.领导者的用人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不包括(B) A.广纳贤士 B.以身作则 C.用人所长 D.任人惟贤 12.建立人际关系的思想是() A.互需 B.互酬 C.互敬 D.互爱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人际关系的为(C) A.婚姻关系 B.师徒关系 C.伦理关系 D.同学关系 14.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其中最深层的是(C) A.感情交往 B.礼仪交往 C.思想交往 D.功力交往 15.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高层的需要是(C)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管理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 的难易度和(A ) A. 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中的( C )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 研究方法中的 ( B ) A. 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C ) A. 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 是( C ) A. 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 理论是( C ) A. 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 的( C ) A. 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 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 论是( B ) A. 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 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C ) A. 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 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 是( C ) A. 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 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B ) A.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 A. 一致性改变 B. 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 和( A ) A. 组织形式 B. 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D) A. 对发展的需要 B. 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 罚和( C ) A. 奖励 B. 倒退 C.消 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称为( A) A. 假设群体 B. 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是( A ) A. 小型群体 B. 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A )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 2010《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第1章―――第4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A.法约尔 B.泰罗 C.韦伯 D.梅奥 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D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A组织文化B领导心理C激励心理D个体心理 3. 按能力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 C 。 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B.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C. 能力、才能和天才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4. 态度的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 D A. 因斯科 B.费斯汀格C. 勒温D.凯尔曼5.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的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斯腾B梅奥C闵斯脱博格D勒温6. 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指A A.自我知觉B.自我意识C.自我管理 D.自我感觉7.按某种或某种典型的性格特征性格可以分为 D 。A.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B.优越型和自卑型 C.外倾型和内倾型D. A、B、C、D和E五种类型8.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包括服从、D 、和内化三个阶段。A.接受 B.趋同 C.认同 D.同化9. 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10.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知觉不包括以下D A. 物质自我 B.社会自我 C.精神自我 D.现实自我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和应用管理心理学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其规律性。2.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3. 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 4. 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知觉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个性研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个性的测量来预测个体未来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在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国际学术界都把个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和工作绩效的核心预测指标之一。具体表现为 1.“适才适岗”的选拔程序、2.在工作实践中的人职匹配调整。3.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梯。 2.述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形成与管理。自我知觉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自我知觉并非与生俱有。它是在社会化进程和社会交往、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并经历了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

《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201 年第学期 《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 姓名年级层次专业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 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 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 A.组织文化 B.领导心理 C.激励心理 D.个体心理 2、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 A.电器实验 B.梅奥实验 C.霍桑实验 D.系列实验 3、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理论,最不适宜做会计的是()类型人。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4、人类行为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方面。 A动机 B 活动目的 C 目的与动机的区别D目标选拔的标准 5、按照沟通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 A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B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C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D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6、人际关系的类型比较复杂,根据(),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合作型、竞争型和分离型。 A交往关系大小B人际交往需要不同 C 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状况D交往动机 7、领导者的任职素质是指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条件,总的来说就是对某个领导岗位的德才要求,下列不属于才的方面的是()。 A政治思想作风品质B基本的知识素养C良好的人际关系D身体素质 8、考察领导干部的方法很多,()是指那些对组织目标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 A 情境模拟法 B 360度测评法 C 关键事件法 D 目标考核法 9、关于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中,()是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 A从众行为倾向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助长作用 10、()的心理特点是“喜欢支配别人,自信而精力旺盛,有冒险精神”。 A社交型B传统型C企业型D艺术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及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 3 双因素理论是心理学家______提出的,这两个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4 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及理论,被誉为。 三、判断题(请在各题中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若错误则打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管理心理学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以自然性为主的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 2、知觉的恒常性消失,人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失去确定性。() 3、对角色行为标准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采取不同的角色行为。() 4、能力和知识技能只有区别而不会有联系。() 5、气质是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第九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第一节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二、团体的特征 团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是: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三、团体的种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四)其他团体分类 四、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正式团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团体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复杂的决策;团体在各部之

间起联络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条龙”流水作业;它也是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二)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三)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 五、团体的结构 1.同质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同质结构。 2.异志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异质结构。 第二节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一、团体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的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高凝聚力的团体有以下特征:

《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完整版

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V1.谈话法和问卷法应属于()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满分:2分 2.“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这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称为() A.合理化作用 B.压抑作用 C.投射作用 D.逃避作用 满分:2分 3.内聚力高的工作群体,工作效率() A.必然高 B.必然低 C.可能高也可能低 D.以上都不是 满分:2分 4.气质和性格在心理学研究中都属于() A.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个性心理特征 满分:2分 5.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满分:2分 6.管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 A.能力和工作难度 B.能力和激励水平 C.性格和机遇 D.价值观与态度 满分:2分 7.根据领导方格理论,管理绩效最好的领导风格是()。 A.9.1型 B.1.9型 C.9.9型 D.1.1型 满分:2分 8.俗话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的表现。 A.合理化作用

B.投射作用 C.压抑作用 D.逃避作用 满分:2分 9.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那项任务的积极性会() A.很高 B.很低 C.可能高也可能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2分 10.根据需要型的激励理论原理,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的需要,()才能最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A.干方百计地满足人的一切需要 B.干方百计地满足人迫切需要 C.干方百计地满足人的合理需要 D.干方百计地满足人的合理而迫切的需要 满分:2分 11.某人与多年相识的女友分手后从此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A.攻击 B.升华 C.冷漠 D.退化 满分:2分 12.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子的事物给予高判断,即所谓() A.易获得性偏差 B.基础比例偏差 C.社会刻板印象 D.心理定势 满分:2分 13.人的动机、兴趣、信念等都是需要的() A.表现 B.内容 C.来源 D.诱因 满分:2分 14.在人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影响的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态度 满分:2分 15.首先提出"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马基亚维里 B.薛恩

管理心理学试卷A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基础A卷 、单向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 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3. 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 、个案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4.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 A、早期管理理论 B 、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 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A、人性管理理论 B 、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 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A、参照群体 B、实属群众 C、非正式群体 D、正式群体 7.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 A、暗示 B 、服从 C 、模仿 D 、从众 8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工的团体叫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团体 C、指挥团体 D、利益团体 9、一般来说,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 A、适中 B 、越大 C 、越小 D 、两者没有关系 10、“酸葡萄理论”属于下列哪种自我防卫方式 A、合理化 B 、压抑 C 、升华 D 、替代 11、人为设定条件,控制某些心理现象的发生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 A、访谈法 B、冋卷法 C、实验法 D、测试法 12、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 C、态度特征 D、理智特征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3、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内容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侧面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B=f(P*E) 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联系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5)个案法 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自考管理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3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 A )1-40 A.管理B.领导C.协调D.沟通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B )1-60 A.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实验法 3.心理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或可信性程度称为( A )1-59 A.信度B.可靠度C.效度D.可信度 4.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 C )2-77 A.韦伯B.梅奥C.马斯洛D.摩尔斯 5.法国着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所有工业企业中都存在六大类企业经营活动,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职能是( C )2-68 A.技术B.商业C.管理D.财务 6.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心理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管理心理学产生萌芽的标志是( A )2-70

A.人际关系理论B.社会关系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人本管理理论 7.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它是( B )3-80 A.知觉B.感觉C.印象D.归因 8.人们认为外交官应该情绪稳定,喜怒哀乐“不行于色”;演员应该“喜形于色”,这是( D )3-88 A.自我知觉B.首因效应C.人际知觉D.角色知觉 9.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这指的是( B )3-93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心理定势现象 10.关于能力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学说,智力多元论学说代表人物是( D )4-100 A.斯皮尔曼B.塞斯登C.基尔福特D.加德纳 11.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人的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测量是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曲线分布:临界状态的IQ分布在( B )4-101 A.70以下B.70~79C.80~120 D.120以上 12.气质和工作应进行合理匹配,适宜从事社交工作、外交工作、管理人员、律师、记者、演员等需要有表达、活动与组织能力工作的气质类型是( A )4-110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13.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职位升迁等因素归为( C )5-1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