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月18日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

8月18日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

8月18日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
8月18日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

中共阳泉市城区委员会

阳泉市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11号)和《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阳政发…2008?48号),现提出我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服务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是节能减排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三城十区”建设目标,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十五”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三产主导、非公支撑、消费拉动、环境推动”的区域经济特点日益突出。截止2008年,全区服务业企业2270户,个体工商户5209户;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0.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亿元,占到全市的54.4%;商业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服务业纳税额实现28451万元,占区财政总收入的81.18%;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58490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67.8%。服务业的社会贡献度不断提升。

在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区服务业发展还存在着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规模效益不太明显、经营理念相对落后、资本市场融资和运作不畅以及消费单

一、市场单一等问题。尤其是石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开通和周边地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受金融危机后续影响,我区服务业加快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中央、省、市一揽子积极增加投资、扩大内需重大举措的实施,以及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城乡一体化推进和加快“三个基地”的建设,为我区服务业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充分认识我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存在问题,促进全区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要求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城十区”建设目标,按照“九个相统一”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多元投入,优化行业结构,拓宽发展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壮大产业规模,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竞争力较强、与全市一、二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建设成为全市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我区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达到77亿元,占GDP的比重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两大商贸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重点商务楼宇的商户(企业)入驻率达到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占到全市的60 %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上升,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左右;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特色更加突出,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超过65%,成为提升产业能级、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体现城区繁荣繁华的重要产业;服务业对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带动作

用明显增强,全区服务业总量和发展水平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牢牢把握“走向、结构、布局、领域、规模、理念、资本、消费、市场”18个字要求,做到“九个转变”,实现“九个相统一”。即“走向”由主要靠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实现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统一;“结构”由主要是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变,实现进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统一;“布局”由主要是商业网络的自发形成向科学规划转变,实现市场导向、企业决策与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相统一;“领域”由主要是提供传统服务向提供新兴服务转变,实现发展传统服务业与拓展金融、物流、信息等新兴服务业相统一;“规模”由主要是散、小、单向集聚化、专业化、多样化转变,实现充分竞争与集约优势、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理念”由主要是单纯追求利润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资本”由主要是外引向内启转变,实现引进外来资本与激活本地资本相统一;“消费”由主要是物质产品消费向精神产品消费转变,实现物质产品消费与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相统一;“市场”由主要是服务市民为主向服务农村市场转变,实现服务城乡两个市场相统一。

三、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建设城区“三产园区”

围绕全市“三大基地”建设,发挥城市中心区优势,根据地域分布特点,依托现有经济和社会基础、人才和技术资源、信息和交通条件,顺应城市快速发展要求,重点建设两大商贸中心、规范发展6类专业市场、积极构建五个层面社区服务网络,形成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区域特色明显、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城区“三产园区”。

1.两大商贸中心

桃南路下站商贸中心。依托兴隆街、河边街、福寿街、华盛街、桥北街、新建路等老商业区主次干道的密集交错,继续聚集人气,积极引导华联、华林、隆鑫、百纺、日日新、富百家等传统商贸企业加快自身结构调整,促进改造提升;大力推进9.5万平方米的美隆国际商贸城、18万平方米的天融中兴商业广场、2.5万平方米的移动通信大楼、6万平方米万通家私建材广场和泉中路地下通道等项目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实施阀门厂、印刷厂等企业搬迁改造和兴隆地区、河边街综合改造工程步伐,不断改善老商业街区的环境。形成商业面积50余万平方米,就业人员3万余人,销售额达到30亿元的商贸中心。

桃北路滨河商贸中心。以22万平方米的新天地商业广场(SUPER MALL)为核心, 8万平方米的凯旋世纪广场、欧洲街商业步行街和15万平方米的3个专业市场为两翼,香榭花园、半山公馆、意大利花园三大住宅区和新的公交汽车站为依托,建设东西长2300米、南北宽400-700米,商业面积50余万平方米、住宅面积60余万平方米、提供3万余个就业岗位、容纳3万余人居住,集购物、休闲、娱乐、健身、仓储、物流、居住为一体的硬件设施一流、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捷通畅、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上的新兴商贸中心。通过加强管理,培植人气,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逐步打造成国内外品牌企业汇聚、经营业态丰富、专业化分工高、集聚辐射度强的全省一流的新兴商贸区。

通过改造提升和加快建设“两大商贸中心”,形成以桃河景观带为轴线,南北相对应,企业聚集,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竞争有序,辐射较强,对全市服务业起龙头带动作用的服务业核心区域。

2.六类专业市场

坚持功能创新、扩大规模、增强特色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和打造专业特色浓、辐射区域广、经营规模大、管理水平高、服务功能全、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大型专业市场。加快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市场在资源配置、信息集散、价格形成、引导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完善仓储、运输、金融、餐饮、住宿、停车等服务体系,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专业市场与传统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农副产品市场(2个)。提高西河滩蔬菜瓜果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辐射周边地区的集散功能;加强滨河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聚集人气,培植商气,逐步担负起市内企业和居民肉、蛋、菜、粮、油、干鲜水果的批发零售供应。

建材装饰市场(4个)。加快建设滨河建材装饰城;改扩建万通家私建材广场;培植扶持恒美家居广场、全友家私城。

小商品批发市场(2个)。依托新的公交汽车站交通人流优势,建设和发展好滨河银泉小商品城;利用下站老商业街区的地脉人气,巩固好桥北街富百家(原凯源)小商品批发市场。

电子产品专业市场(2个)。改造提升泉中路天元家电专业市场和南大街晋东电子产品市场。

汽车销售及配件市场(2个)。逐步壮大桃南东路东风汽车销售及配件市场、南大东街益昌汽车专业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2个)。扶持发展桃北东路滨河五金机电城,平安路钢材、木材专业市场。

3.五个层面社区服务网络

以满足居民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为目的,规范和建设好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卫生服务网。

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目的,规范、完善和

建设好社区各类商业网点、小市场和配套设施,着力构建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

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质量为目的,依托街道(社区)文化站(室)、社区文化广场、团体协会,构建和完善社区搭台、单位支持、居民共同参与建设的社区文化娱乐健身服务网。

以提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为目的,构建和完善以6个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44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平台的,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网。

以围绕社区事务和服务为目的,依托政府信息网站,构建以6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的,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居家生活、社会互助、信息之窗、社区论坛等各类服务信息的社区信息服务网。

四、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

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创新服务业发展理念,坚持做大总量与完善提高并举,突出做大总量;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并举,突出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坚持总体推动与重点突破并举,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

(一)实施“四动”工程,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以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辐射力为目标,实施项目拉动、招商驱动、集团带动、管理推动,改造提升我区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实现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统一。

1.项目拉动。加快新天地商业广场、美隆国际百货、天融中兴商业广场、金街购物广场、金地名仕豪庭等大型项目建设,通过组建商业运营公司和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我区商贸流通规模和档次;积极推进滨河银泉小商品城、滨河建材装饰城、万

通家私广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发展新型批发贸易,促进批发业态创新,重点发展总代理、总经销、特约总经销等贸易形式,培育现代批发企业,整体提升我区批发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实施美隆国际五星级酒店、金联商务酒店和金地商务会馆等项目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管理公司,带动和提升我区餐饮、住宿和接待水平。

2.招商驱动。依托项目建设,以沃尔玛、苏宁电器、赛格数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入驻为契机,进一步创优环境,通过项目招商、以楼招商、以商招商,大力引进国内外一、二、三线品牌企业,促进品牌企业集聚,提高商贸中心区商户入驻率和商业面积使用率,增强辐射力。要注重引进一批与商贸流通、餐饮住宿关联度高的文化娱乐、商务服务等服务企业和项目,形成一批行业互动、品牌汇聚、档次较高、人气聚集的特色街区。

3.集团带动。鼓励金联置业、华通路桥、美隆国际、北京海润、佳禾地产等房地产开发企业拓宽经营领域,以所开发商业楼盘和资本为纽带,整合中小型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建紧密型或松散型的商贸运营公司(集团),尽快改变我区服务业企业分布散、规模小、结构单的状况,发挥领军作用,带动我区服务业企业由散、小、单向集聚化、专业化、多样化转变,实现充分竞争与集约优势、规模与效益相统一。

4.管理推动。顺应传统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服务经营理念。推动泉美国际、北冰洋大酒店、阳泉宾馆、凯悦、景隆花园进一步提高管理接待水平;支持华龙超市、华联、百纺、隆兴、日日新等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经营组织方式,开拓新的经营业态,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鼓励泉美、东海、燕川、海外海等餐饮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和

连锁化发展。支持挖掘传统名吃,培育好大众化地方特色,形成一批特色餐饮街区,繁荣餐饮市场。努力吸引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到我区经营,引进先进的餐饮经营模式,提升我区餐饮业档次。

(二)突出“6+1”重点产业、行业,大力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

在改造提升传统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突出发展好现代物流、金融、中介、文化、房地产、社区服务六大产业和总部楼宇经济,促进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六类专业市场为基础,依托城市区出入口和重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区域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和我市交通运输企业向物流园区聚集,逐步形成集信息、配送、仓储、交易、多式联运于一体的区域性物流中心。鼓励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逐步将物料采购、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分离出去,实行服务外包,实现自营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催生2-3家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引领我区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

2.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完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和经营环境,吸引各类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入驻我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国内外金融及金融中介机构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区域内小额贷款公司顺利起步,快速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难问题。要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健全体制、机制,做大规模,逐步发展为城市商业银行,使我区资本市

场由外引向内启转变,实现引进外来资本与激活本地资本相统一。要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相互配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互为补充的金融支撑体系,发展金融担保机构,扩大金融担保规模,为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理财、保险代理、物业租赁、广告代理、咨询策划、商务会展、人才中介、职业介绍、居民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规范发展会计、税务、审计、评估、律师、仲裁、公证等鉴证及法律服务中介组织;强化服务、协调、管理、培育职能,提高行业协会发展水平。引导中介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企业,以知名服务机构的先进理念、管理经验和资本,提升服务业水平。整合中介服务企业信息资源,加快建设集网上展示、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发布、供求信息搜索等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中介服务“一站式”信息平台,为中介服务企业的上下游联动提供条件,通过完善中介服务链条,引导中介服务企业集聚发展。积极支持为全市优势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区中介服务业与全市优势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高起点谋划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休闲娱乐业的空间布局和经营业态,打造富有特色的文体娱乐休闲品牌。加快区文化中心、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阳泉书城、新天地华谊兄弟数码影院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大众休闲娱乐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市场,着力培养高水平的文化创作群体和领军人物,精心打造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城区特色精品文娱节目。积极引进大项目,建设一批满足不同需求的休闲娱乐设施,打造时尚文化生活名片。发挥区位优势,借助社会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拓展艺术表演、健身健美、体育竞技、琴棋书画、

古玩收藏、剪纸面塑等内容的艺术教育培训业务。以学校、文化团体周边街区为依托,积极培育文化用品、图书、音像、书画等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主体和中介机构发展。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网络,加快完善公共图书馆体系、大众娱乐健身体系、文化广场体系、社区文化游园体系等,形成全社会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格局。

5.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要以适应各个层次消费能力,提高人民居住水平为出发点,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价位的住房供应体系。积极培育为房地产开发服务的房屋中介行业和物业管理行业,加强商品房的售后服务和住宅小区的管理,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收费工作,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促进物业管理集团化、标准化发展。以街道、社区为主,强化对住宅小区的公用设施、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小市场以及小区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支持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区域内国有和集体企业改组、改造,利用存量土地资源,拓展新领域,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促进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健康协调发展。

6.大力兴办社区服务业。鼓励和支持发展以提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便利购物、大众餐饮、家政、医疗保健、维修、洗染、理发、废旧物回收、中介代理、文化娱乐、养老幼托等便民、利民服务业,推动社区服务便民化、家务劳动社会化,努力扩大社区服务的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居一项目”的要求,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建设商业服务标准化示范社区。结合三城同创和旧城改造,扶持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健全的社区便民服务小市场,满足居民家庭和社区公共需求。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加快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加

强协调,保障社区服务事业用地、用房,拓展社区服务空间,促进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

7.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

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区战略性资源优势,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的重中之重,制定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为企业总部服务的机制,搭建总部经济发展平台,创造一切条件,吸引区外企业总部、大项目办事机构落户我区,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市乃至晋东地区的企业总部中心区,最大限度地实现总部经济的“税收贡献效应”。

楼宇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我区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植新型税源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商务楼宇资源,把商务楼宇纳入区级招商引资管理体系中,对滨河凯旋世纪广场、美隆国际5A级商务楼等楼宇进行包装、宣传、推介,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和总部型企业,促进相同或相关产业集聚,提高商务楼宇的入驻率,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中介服务和金融保险等行业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特色商务楼宇。要突出政策扶持和引导,切实加强与楼宇企业的联系,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对楼宇经济的服务能力,为入驻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把楼宇经济打造成为我区“站着的开发区”、全市总部经济样板区。

通过实施“四动”工程和发展“6+1”重点产业、行业,促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结构合理、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发展态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物质文化消费需求。

五、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1、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范围。对一般性服务业企业,除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有明确规定外,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一律降低到1万元人民币。

2、落实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现行税、费政策,对涉及服务业领域的税、费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归集并公布。收费标准有上下限幅度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费。积极落实对符合《山西省产业投资指导目录(2006年本)》的服务业鼓励类企业用水、用气实行与工业企业同价。

3、实行资金扶持。

(1)设立区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扶持传统服务业和“6+1”重点产业、行业发展中对优化我区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的企业和项目,带动和放大全社会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

(2)培育新建项目达产达效。新建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以上,产权分割出让不超过30%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和商务楼宇,自开业经营之日起,按照其所缴纳税收形成的区级财政留成部分,第一年全额给予扶持,第二、三年给予50%扶持,以帮助企业度过商业培育期。对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的服务业项目和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

(3)支持新办企业快速发展。对新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机构、物业管理公司和知识密集型中介机构等企业,经认定为重点支持类企业,自开业经营之日起,按照其所缴纳税收形成的区级财政留成部分,第一年全额给予扶持,第二、三年给予50%扶持。

(4)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传统服务业和6大重点产业中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对列入重点扶持的企业,缴纳的税收以上年度实缴数为基数,年度实际缴纳税收超出规定增幅(每年递增15%)的部分,按照形成的区级财政留成部分,三年内全部给予支持,用于企业再发展。

(5)扶持发展总部经济。认定为总部企业,从税务征管关系确定之日起,按照其所缴纳税收形成的区级财政留成部分,连续三年给予60%扶持。金融保险业来我区注册的分支机构,自开业之日起,按照其所缴纳税收形成的区级财政留成部分,连续三年给予80%扶持。

(6)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加快社区商业发展,支持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对取得市级商业示范社区、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2万元资金扶持。

4、加大奖励支持。

(1)每年在传统服务业和6+1重点产业、行业中,根据企业规模、

经营业绩、社会认可、上缴税收等综合贡献率,评选若干行业领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优秀员工,由区委、区政府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优秀企业家、优秀员工给予物质奖励。

(2)鼓励争创品牌。当年新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名牌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不重复奖励10万元;对获得注册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不重复奖励0.5万元;对获得质量信誉等级的企业,按AAA、AA、A级给予一次性不重复奖励2万元、1万元、0.5万元。

(3)鼓励采用先进管理技术和营销方式。委托知名饭店集团(全球酒店集团300强、中国酒店集团20强)管理的五星级、

四星级酒店,管理期限在3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经国家级“两总一特”(总代理、总经销、特约经销)许可授权,有较好业绩和年税收贡献的企业,按照国家、省、地级代理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税收贡献要达到奖励金额5倍以上)。

(4)鼓励中介机构发展壮大。对新进入全省10强、全国百强的中介服务机构,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10万元。

(5)鼓励发展行业协会。积极支持我区服务业各个领域组建有代表性的行业协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会员服务、行业自律、对外交流等活动,成为联系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纽带。对发挥作用好的区级服务行业协会给予资金奖励。

六、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加快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承担日常工作。各街道、各部门要落实分管领导,配备具体联系人员,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做好各自职能范围的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

2、转变政府职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拿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能力。要实行重点服务业企业检查(安全生产检查和突发情况除外)扎口管理,由区加快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相关部门要求统一组织检查,避免出现多头、重复检查现象。

3、开通绿色服务通道。设立区加快服务业发展投诉中心,开通网上受理和直诉电话,受理事项要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结果。对引进的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入驻企业由招商部门和

企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全程跟踪服务;对项目单位和企业提出的合理要求,区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超出权限的应立即转报,并继续全程跟踪服务;对重大问题,由区加快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月调制度,加强协调督促。

4、做好奖励扶持政策兑现。奖励扶持兑现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报区加快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经区加快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查确认,提请区委、区政府批准,享受相关奖励扶持政策。奖励扶持对象必须是在我区纳税的服务业企业和项目。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行,由区加快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

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 一、XX年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方式“两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总战略,围绕建设“台州北部服务业中心”和“宜居城市”目标,做到“三突出、三加快”和“四注重、四推动”: 1、“三突出,三加快”: 突出头门港建设,加快港口服务业形成。发展港口服务业,有利于提高港口运作效率,提升港口竞争力,发挥“一港带全局”的放大效应,带动我市经济发展。谋划长远、着手眼前,着重围绕“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的功能,突出头门港的龙头作用,加强与央企、国企开展项目推介和招商选资工作,大力发展物流、大宗商品交易、集装箱运输、储运等港口服务业。 突出“三圈两岸”平台建设,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服务业集聚平台,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和功能集成,提高服务业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区域和产业目标定位和发展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三圈两岸”平台。加强项目推介和招商选资工作,瞄准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突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商贸综合体、楼宇经济和金融创新等新型业态。 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市服务业中的短板,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保障。重点扶持培育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要继续抓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鼓励企业做强主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主体培育,推进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 2、“四注重,四推动”:

第五篇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壮大服务业规模,拓宽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总量、质量和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 第二十章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围绕提升工业竞争力和提供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一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网络节点,以中心城市和工业聚集区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着力构建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服务业的新兴支柱产业。重点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把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打造成为省域重要物流中心,把兴义、都匀、凯里、铜仁、安顺等发展成为区域性重要物流中心,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和工矿区发展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推进全国性物流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快递物流。加强物流业新技术开发利用,提高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积极发展金融业。完善经济金融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政银企合作。继续推进“引银入黔”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贵州省落户;积极吸引国内有实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到贵州省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做大做强一批地方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力。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城乡金融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最新)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 为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理论、“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贸活区”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资源整合、要素重组、规模集聚和产业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到“x”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x年的26%增加到28%;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建成5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房和1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60%以上。 二、总体思路 (三)根据我区总体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对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统筹规划工业与服务业、城市发展与配套服务业,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

业四大区域板块,即以传统专业市场、饮食、大型超市为主的老城商业板块;以金融服务、交通服务、房地产开发、宾馆会所为主的北部新城板块;以现代家具展示、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园区与城区结合部新型功能板块;以火车站为中心的仓储物流板块。 三、主要任务 (四)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与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零散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壮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建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建设一批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精品项目,提高我区房地产业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六)加快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发展步伐。重点引进金融业法人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七)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商务服务体系,搭建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库及相应的网络平台,提升我区商务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八)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业。广泛开发和利用信用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

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

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重要内容,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是工业强市的内在需要,是优化经济结构的迫切要求,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幸福铜陵建设,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导向,坚持产业融合、统筹协调、错位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承接创新、开放带动、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做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层次,构建现代与传统融合,生产性、生活性和公共性服务协调,空间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把铜陵建成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集散地、皖中南现代商贸中心、皖中南科技研发基地和宜工宜商宜居示范区,为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幸福铜陵提供重要推动力量和坚实支撑。 2010—2015年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总量大幅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以上。 ——结构明显优化。现代物流、科技信息、金融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在服务业中所在

比重逐年提高。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全部服务业产值的50%。 ——布局更加合理。建设城市商业中心,加快发展区级商业中心,建成一批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形成空间合理集聚、产业层次清晰、特色优势突出、服务便捷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就业显著增加。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上升,到2015年,实现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员达70%以上,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活力明显增强。现代市场体系、城乡社会服务化体系逐步健全,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服务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效益不断上升。 二、重点发展领域 1、现代物流业。根据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构建皖中南物流中心、沿江物流区域中转枢纽和泛长三角物流内联腹地。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物流业“4321”工程,加快筹建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南岸物流园区,推进铜陵煤炭储配中心、中部地区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物流基地建设。鼓励通过招商、兼并、联合和联盟等方式,加快培育和引进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支持大中型企业进行物流资源整合,鼓励工商企业将原材料、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分离出来,发展面向铜基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等优势产业的专业物流企业集群。创新口岸管理体制,建立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形成高效畅通体系。加快运力结构调整,放大长江水水中转、水陆联运功能以及铁路的辐射功能,提高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完整版)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 (四)规划的期限 中期规划201X—201X年,远期展望201X年—201X年。 (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商务服务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为目标,以现代流通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消费和服务方式,引导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发挥商务服务业的先导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规划的原则 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 2、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互动发展的原则; 3、项目支撑,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原则; 4、适度超前,多元投资,共同发展的原则; 5、规划先行,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相结合的原则。 二、规划背景及现状 (一)规划背景 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200美元,进入了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产业。目前

我国大多数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低于50,我州不到3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多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今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昭示着我国商务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保持二产平稳、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把商务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产业、贸易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二)“十五”期间商务服务业现状 第三产业增加值201X年预计达50.6亿元,平均增长 9.7,低于gdp平均增长率(1 1. 4) 1.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1X年的3 1.78下降为2 7.8,下降 3.98个百分点,全省排位第8位; 其中批发贸易餐饮零售业201X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 4.99亿元,平均增长 10.96,占gdp的比重为 8.2;比201X年的 8.6下降0.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X年预计实现4 8.97亿元,平均增长1

有关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doc 7页)

有关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doc 7页)

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的旅游资源优势,切实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扩大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切实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符合我省实际。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开发和脱贫致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省旅游业潜力巨大但发展相对滞后。我省拥有类型多样、种类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具有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基础,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制约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对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不够一致,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总体发展规划滞后,基础配套条件不够完善,资源整合和开发程度较低。三是市场化程度不高,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市场开发和促销方式缺乏创新,政府导向性投入较少。四是管理体制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X”服务业发展规划》《X市“X”规划纲要》,牢牢抓住“X”服务业发展良好机遇,不断挖掘服务业发展潜能,有效解决影响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市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但还存在发展整体规模不大、内部结构不优、有效供给不足、投资效益不高、体制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在破解各种因素制约中加快发展,使服务业在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同时,支撑全市追赶超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三个X”建设。充分发挥X区位交通、环境资源、产业基础、历史人文等优

势,增容扩量生产性服务业,拓展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坚持集聚发展、项目带动、品牌引领、产城融合,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推进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在打造经济升级版中实现服务业提档升级,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体系。 (二)目标任务。扩大总量。“X”时期服务业年均增长13%以上,到X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优化结构。到X年,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显著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全域旅游、健康养老、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显著提高。集聚发展。培育建设一批具备较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品牌。切实发挥优势,着力将X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养生胜地,打造X 休闲之都品牌。 三、突出重点,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X”期间,服务业发展要牢牢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挖掘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 放宽市场准入 一、放宽市场准入 ----坚持“非禁即入”,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所有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内外资实行同等待遇,凡是鼓励外资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向境内各类所有制经济同等开放。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优惠政策对所有投资主体同等适用。鼓励外商参与我市服务企业的兼并重组,重组后的新企业经外贸管理部门批准,可依法变更登记为外商投资服务企业。 ----对具备注册资金、经营场所、人员机构等要素申请设立企业的,工商部门可先行注册登记,核发执照。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外,其他一切审批项目均不得作为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项目。特许行业由行业主管部门及时为服务业企业办理专项许可。 除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经营的行业、项目外,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式,工商部门可按企业要求予以核定。 ----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设立公司制服务业企业,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可为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最低注册资本额。其中,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额不低于3万元,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凡服务业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并拥有3家以上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合并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的,可办理集团登记。 放宽对科技服务类企业注册的限制,允许注册资本3万元成立科技服务类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税收优惠 二、实施税收优惠 ----大力支持物流业发展。物流企业将承揽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作为营业税计税基数。 货运代理企业的营业税,可在扣除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港口费用、运输费、保管费、出入境检疫费、熏蒸费、仓储费、装卸费及其他代理费用后,计算缴纳营业税。 保险代理公司取得的全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可按规定扣除支付给保险营销员(非雇员)的劳务报酬后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基数。 ----支持服务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生产服务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实计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舟政发(20091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与消费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综合性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55号),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机遇 (一)发展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服务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总量不断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服务业总体上呈现较好发展态势。2003-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7%,增速居全省前列;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 2.22万元,居全省前列。 2.结构逐渐优化。重点行业稳定发展,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港口物流、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临港产业辅助及衍生服务业,研发设计、信息中介、会展休闲、电子商务等有了新的发展。完善商贸流通业布局,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得到了提升。 3.布局渐趋合理。中心城区新城作为全市经济中心,正在抓紧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定海、普陀城区按照各自特点,积极发展商贸旅游、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等服务业。岱山、嵊泗及三大岛以港口物流、海洋运输和商贸旅游等为重点的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类服务业逐渐向渔农村延伸,渔农村服务业发展加快。 4.地位明显提升。2008年全市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9.8%,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中,服务业创造税收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成为地方财税的主要来源。2008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在36%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存在问题。相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海洋经济体系的要求,我市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

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0]121号)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 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国办函〔2010〕121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各司其职,狠抓落实。要将《分工方案》中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抓紧制定具体措施;同一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及时汇总进展情况,其他部门要主动协作。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要将各项工作年度完成情况汇总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将对重点工作适时开展督促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 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一、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 (一)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

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或单位,下同) (二)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局、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负责) (三)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旅游局、商务部负责) (四)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局、中央编办负责) (五)支持各地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和机构转移出去。五年内,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要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旅游局牵头负责) 二、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一)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旅游局负责) (二)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所有旅游收费均应按规定向社会公示。全面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门票优惠政策。(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增加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间的航线航班、旅游列车,完善旅客列车车票的预售和异地购票办法。(铁道部、民航局负责) (四)城市公交服务网络要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公路服务区要拓展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旅游局负责) (五)规范引导自发性旅游活动。(旅游局负责)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议材料

---------------------------------------------------------------范文最新推荐------------------------------------------------------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议材料 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部署和要求,将建设科技南开,实现科学发展确定为发展主题,将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作为建设科技南开的重要举措,对发展科技服务市场、扶植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开发科技服务产品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建设科技南开,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产业,聚集科技人才,促进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政协科技委对我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技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速建设创新型城区,充分利用整合我区科教资源优势,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科技服务业特色和服务品牌,推进科技服务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加快发展以创新基地和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主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区,全面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使科技服务机构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撑,成为天津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目标 1 / 15

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产品品牌;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科技服务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科技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科技服务业的格局,建立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服务社会组织体系;科技服务业成为我区人才的最集中产业高地,科技服务业对区财政贡献率显著提高,形成科技服务业与科技市场服务相互结合、科技服务业与科技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重点任务 1、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业。以科贸街四大品牌专业卖场和7个专业科技卖场为基础,配套发展高、中、低端写字楼,建设创业孵化器万平方米,进驻企业家,年总营业额超过150亿元,实现税收万元。提升卖场及专业卖场计算机服务业的附加值,形成科技卖场、商务办公、综合科技服务等配套服务。 2、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大力发展以软件服务为主的服务外包业,鼓励支持打造服务外包基地和人才培训外包基地,支持征信系统、认证中心建设,吸引知名信用服务企业到南开区经营发展。重点支持有特色的信息安全、企业管理、生物识别、电子商务、数字认证等软件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大型软件企业。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推动软件企业的重组联合,鼓励软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促进我区科技服务业总量快速增长。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就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二、主要任务 (四)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要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各地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实施方案

崇州市2014年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实施方案 按照成都市商务局和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试行办法的通知》(成财外〔2014〕108号)文件精神,制定《崇州市2014年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实施方案》如下: 一、民生类支持项目及标准 (一)支持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扩大本地鲜活农产品经营 1.支持对象及条件 在崇州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税收解缴关系在崇州市,正常经营三年以上,从事农产品经营的限额以上商业零售企业。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经统计部门核定,购进本地鲜活农产品(蔬菜、水果、猪肉、水产品、禽蛋)在500万元以上(其中销售我市生产的农产品不低于50%);与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关系,签订有效期1年以上的长期采购合同;设立本地农产品专销区(柜)。 2.支持方式及标准 支持方式:奖励 支持标准:经评审合格并按销售额排序,购进本地鲜活农产品500万以上、1000万以上、3000万以上的,分别给予每个企业不超过10万元、20万元、50万元的资金奖励。 (二)支持社区便利店和乡镇直营店建设。 1.支持对象及条件 依法注册登记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税收解缴关系在成都市的品牌连锁经营企业。承办企业的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上,具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配送中心和具备信息管理系统,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0日期间,按照《农村日用品直营连锁建设规范》,在崇州城区社区或农村镇(乡)、村、新型社区建成的日用品便利店或直营连锁店。 2.支持方式及标准 支持方式:补贴; 支持标准:经验收合格的便利店或直营连锁店分别给予3万元/店的资金补助。 (三)支持乡镇农贸市场新建或改建 1.支持对象及条件 (1)乡镇农贸市场的运营企业在崇州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税收解缴关系在崇州市,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按照《农贸市场建设改造规范(试行)》建成或改建完成并投入营运。 (2)对于2014年1月1日前由中央、省、成都市、崇州市本级财政资金投资修建的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的工程建设款项给予补贴。 2.支持方式及标准 支持方式:补助; 支持标准:经验收合格的新建乡镇农贸市场,每个分别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营运补贴;对于验收合格改建的农贸市场,每个分别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金补贴。 (四)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冷链配送体系建设

工作方案: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X政发〔201X〕10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以打造特色服务、知名品牌为突破口,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产业融合、完善布局为路径,加快服务业提速升级,推动我市服务业突破性发展,为建设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全面建设X 区域性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GDP 比重达到45%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达到70万人以上,占全市从业人数比重的45%左右;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地方税收总收入比重的42%以上。 二、突出发展重点 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短板,做大做强做优商贸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业和健康养老服务业,壮大通用航空服务业,大力培育中介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 (三)商贸服务业。统筹优化布局现代商贸服务业,促进传统商贸行业提档

升级。加快构建一批线上线下互动的体验式、一站式智慧商圈,打造以区域级核心商圈(CBD中央商务区商圈)为中心,中天街、虎牙关、长坂等市级商圈为依托的中心城区现代城市商业体系。鼓励电子商务全方位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完善城乡居民电商服务体系。推进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和标准化建设,鼓励商贸流通业推动绿色发展和品牌创建,构建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城乡双向流通网络,引导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按照规划积极“退城入园”。鼓励发展对外贸易,推进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医药化工出口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各县市区) (四)金融服务业。加快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基金、信托、融资租赁、融资性担保公司及金融中介机构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丰富完善金融供给。建设漳河新区金融保险中心,支持国内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入驻X,吸引专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在X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做大做强江汉产业发展基金,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引导企业依托各类债券市场融资。大力推进融资租赁,鼓励特色园区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厂房及设备融资租赁服务。(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政府国资委、人行市中心支行、X银监分局,各县市区)(五)现代物流业。提高物流网络化、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中心城区在麻城组团和牌楼组团分别打造X国际内陆港物流集聚区和X公路港物流集聚区,支持建设京山金瑞物流园、沙洋新港物流园、钟祥石牌港物流园、屈家岭中国农谷农产品物流园。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畅通汉

关于2018年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意见 (送审稿)

2018年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 (送审稿) (2018年1月27日)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全面推进我县服务业转型发展,现就2018年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按照省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聚力创新、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为中心,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5个3”计划,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加快形成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实现“三争”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夯实“三二一”产业结构基础,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10.5%;确保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以上,提前完成“十三五”服务业发展目标。 1.创建三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的原则,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创

新载体,提升服务业集聚区集约发展水平,综合服务集聚区(泵阀产业配套服务区)创建市级甲等服务业集聚区,滨海港临港产业(综合新能源产业)服务业集聚区、沿海环保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市级乙等服务业集聚区。各镇(区、街道)、园区结合民营创业园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服务业集聚区等级创建。 2.推进30个重大项目建设。全年新上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0个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个以上。着重加快滨海港区物流园、医药高科技加速器、滨海电子信息智慧园、民俗酒香小镇、城北新经济产业园等市、县“两重一实”服务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34.7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全力推进镇(区、街道)、园区服务业项目建设。 3.新增30家以上规上企业。深入实施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城北新经济产业园、四季年华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创新活力强、就业贡献大、支撑作用显著的市场主体,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以上。 4.开展3次以上重大招商活动。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组织3次县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重大招商活动,重点做好市组织的“上海招商活动”,以及杭州、广州(深圳)等地招商活动。各镇(区、街道)、园区在参与全县服务业招商活动的同时,强化招商队伍建设,采取敲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跟踪和洽谈力度,确保完成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方案

(请办事处通知各有关调研企业,并于今天上午11点前将办事处联系人及电话报区商务局,区商务局电话:2671792) 关于德城区 发展现代服务业情况调研的实施方案 为了在区第二次常委会上审议好区政府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情况的报告,特进行本次调研活动。调研拟采取听取有关单位书面汇报和对服务业企业现场调研及座谈等方式,了解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我们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向常委会提出一份比较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审查好政府的有关工作报告,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具体安排如下: 一、调研时间:2012年4月23日 下午3:00 从德城区区委综合楼集合准时出发 3:15 到达第一个调研点银座商城; 3:45 到达第二个调研点国际商贸城; 4:15 到达第三个调研点运达物流园; 4:45 到达第四个调研点天虹广场,并在此调研点进行座谈; 6:00 调研结束。 二、参加人员: 魏皎然张杰王海滨朱国强

尹世凯孙瑞生高银平 三、考察的具体内容: 1、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工作思路、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 2、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现状、规划,制定规划的依据,政府是如何围绕规划进行工作的; 3、在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好政府规划和市场调节关系、确保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健康发展的; 4、我区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中需要处理好那些关系,工作中有那些经验和教训; 5、企业在发展中有什么问题,希望政府做什么; 6、有关部门和企业希望人大就监督和支持政府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做那些工作,人大代表在发展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工作中能够如何发挥作用,欢迎有关部门和企业提出宝贵意见。 四、有关事宜: 1、区商务局就以上有关内容准备一份书面汇报,调研时交调研组; 2、区商务局负责三个调研点的确定和联系; 3、区人大财经工委制定考察的实施方案和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并负责起草调研报告; 4、调研组的具体服务工作由孙瑞生负责。 2012年4月16日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今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进一步改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提高服务产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以山水田园资源为优势,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明确旅游定位,培育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休闲旅游知名度。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积极打造天府水城旅游品牌,优先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生态环境优良、休闲旅游舒适、节庆活动精彩、旅游设施配套的“休闲之城”。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全方位多层次开发具有特色的商务休闲、消夏度假、专题旅游等,大力发展短线休闲旅游项目,突出水上游乐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引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开发一批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带动房地产、批发零售、休闲餐饮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开发等重点景区,实施景区农民转移安置和封山育林,为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开通沱江小三峡、九龙长湖景区旅游航道,开通县内各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专线,完善重点景区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鼓励发展星级旅游饭店、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大力发展社会化、大众化休闲(度假)旅店住宿。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组建国内旅行社,开办旅行社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组建旅游车船队(公司),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二)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为突破口、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对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成为近年来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房地产业起步较早、发展势头好、优势突出。2010年,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1.4亿元,占全县固定投资总额的10.3%,开发商品房面积146.87万m2,竣工面积31.33万m2,销售面积50.57万m2、销售额达16.49亿元,由此可见,房地产已成为县的支柱产业,“富税”效应明显。但总体说来,的房地产发展与山水田园城市建设还不相适应。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合理规划,有序开发,稳步推进。利用城郊丰富的资源,做大房地产业,把建设成为环境一流、品味优雅的山水之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精)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 策意见 甬政发[2011]10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浙政发[2011]33号),着力推进《宁波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合理引导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特制订本政策意见。为与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本政策意见有效期为五年,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优化服务业市场发展环境 (一)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各部门一律不得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进一步降低服务业企业出资最低限额,允许公司注册资本分期缴付,注册资本可以首付20%,其余部分在2年内缴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放宽服务业企业取冠市名、组建集团公司的条件。中介服务、科技开发企业取冠市名的,注册资本放宽到50万元。文化、旅游、中介服务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其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建设等部门要对本领域能够实行市场化经营的服务,提出放宽市场准入、清理进入壁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二)优化商务服务环境。大力推进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改制,推动中介服务业市场化发展。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开展服务时,对于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收费项目,可在基准收费标准基础上,按照上浮不超过30%,下浮不低于经营成本的原则,确定具体收费。规范中介服务业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建立并实施会计师、评估师、律师、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企业及其注册专业人员退出机制,完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对不符合法定设立条件或违法违规的企业,依法实行行业退出。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信用宁波”系统的信用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我市联合征信平台,继续整合工商、财税、质监、劳动、司法、人民银行、检察院、法院、公安、安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海关等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推动各县(市)区政府建立联合征信系统,构建较为完善的信用信息征集体系,形成相对完整的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信用宁波”系统的平台,实施对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归集平台、共享查询平台以及守信失信发布平台,实现对各类经营主体信用体系的长期实时跟踪管理,促进全社会诚信经营。对执业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企业和个人,依法撤销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