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十大热点

2018年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十大热点

2018年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十大热点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上升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化,对外关系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技术性、专业性的特点。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批丰富扎实的研究成果,成为全世界国际关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为全面回顾和梳理过去一年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推动相关研究往纵深发展,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从2019年起,每年评选、发布上一年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十大热点”。

调查问题包括:是否为标志性的、得到公认的成果?是否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或者研究议题?是否重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多元互动?研究方法是否创新?研究议题是否具有转型性、趋势性?

本次评选主要观察2018年发表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期刊的中英文论文,其中中国内地期刊文章2 256篇、台湾地区期刊文章134篇、香港地区期刊文章22篇,澳门地区没有录入。观察范围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领域(地区、国别、公域)、国际安全、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以及对中国外交(对外关系)的研究等,尤其是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

本次评选以论文发表为基础,通过专家推荐、问卷调查、内部研讨等程序,力图客观、专业、公正地梳理和评价2018年度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现状、特征、问题与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本次评选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尽管国际关系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繁荣,但是,在地域上仍以北京和上海为主,期刊主要以《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少数期刊为主。

评选出的“2018年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十大热点”如下:

热点一:“国际关系理论”转向“世界政治”的理论创新

【热点介绍】

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关系学科的中心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始终重视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从来是热点。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不再满足或者止步于引进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也转变为国际关系理论的生产者,“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并推动这些构建理论的国际化,参与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演化。在“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过程中,对“世界政治”的关注逐步突出。对一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已经和正在转向“世界政治”。2018年发表的引人注目的国际关系理论论著就充分说明这一转向。众所周知,“国际”和“世界”是相互联系却不相同的。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主流国际关系研究一度舍弃“世界”,转向“国际”,“世界经济”被“国际经济”取代,而“世界政治”则由“国际政治”代表。如今“世界”又显著地回归。这种回归,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关于世界的,是属于世界的。

【文章举例】

1. 鲁鹏:《理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两种构建途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1期。

2. 杨光斌:《发刊词:推动世界政治研究的转型与升级》,《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第1期。

3. 桑玉成:《关于国际政治研究中三个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国际展望》2018年第1期。

4. 王缉思:《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安全、信仰、公正、自由》,中信出版社2018年11月。

5. 杨光斌:《关于建设世界政治学科的初步思考》,《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第1期。

6. 秦亚青、李宏洲、方鹿敏:《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第2期。

【专家点评】

本地经验导向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几代中国学者长期追求的

目标。这一集体努力在2018年取得了重要成果。相对以往,中

国学者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

上都达到了新阶段。其中既有借助本土化概念(如关系性)对

国际关系理论的再认识,也有从哲学、政治学以及学科史角度

对学科定位乃至知识过程的再思考。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进

步与中国学者将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同

时也与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进步对中国研究者的促进不无关

系。近年来西方学者对非西方经验的立场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

对多元文明导向的国际关系理论的系统探索,为中国理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学术环境和重要的学术灵感,也为中西方理论的交流与合作设置了新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世界化,一方面主动接受中国以外经验的检验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普适性,另一方面在明确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中西方理论的通约之道。而如何突破中国视野的局限性,特别是避免类似西方中心主义认识论偏见对中国理论研究的制约,则将成为中国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如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关系的中国理论将真正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评人:鲁鹏,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热点二: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

【热点介绍】

中美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重中之重。从理论到实践,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诸多领域和方向都涉及美国。中美建交40年(1979~2018年)之际,在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与以往历届美国政府有很多不同的外交政策包括对华政策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正经历巨大转变(包括转型),2018年发生了远比冷战晚期的在同盟框架下的美日贸易战更加复杂、更加引人注目的中美贸易摩擦。在美国,关于与中国的关系“脱钩”和“降低接触”的讨论是热点。而中国国际关系学者从社会科学的不同角度,对中美关系的研究有许多新的特点:带着深刻反思一个长时段(过去40年)中美关系的历史感,对美国关于与中国关系的当前主流观点进行回应,关切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继续聚焦中美关系中的新议题,以及预测或者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情景等。

【文章举例】

1. 郭培清、邹琪:《中美在南海、北极(议题上)立场的对比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2. 牛军:《轮回:中美关系与亚太秩序演变(1978~2018)》,《美国研究》2018年第6期。

3. 王悠、陈定定:《中美经济与战略“脱钩”的趋势及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第7

期。

4. 赵明昊:《特朗普执政与中美关系的战略转型》,《美国研究》2018年第5期。

5. 张玉环:《特朗普政府的对外经贸政策与中美经贸博弈》,《外交评论》2018年第3期。

6. Wang Jisi, “The Debate Over U.S. Policy toward China,” Foreign Affairs, June/July, 2018.

【专家点评】Array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热点中的热点”,而2018年

更是备受学界关注的一年。中美贸易摩擦和随之而来美国对华全

方位的压力,使国内学界震惊。中国学术界关于中美关系“好也

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的传统共识被打破,开始严肃关

注在特朗普治下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大变化的原因、可能的后果,

以及如何处理好当下棘手的问题。学界也关注中美关系为何会发

生如此变化。有学者在中美结构性矛盾和世界秩序的演变中寻求

答案,有学者关注美国国内因素的影响,也有学者将其归咎特朗

普这个民粹总统,更有学者研究两国越来越大的认知差距和不断加深的误解。一年来学术成果丰硕,研究更有深度,更加规范。中美关系的发展一直是互动的结果,目前,中美关系正在进入深层困难期,如何防止关系进一步恶化已是当务之急。目前虽乌云密布,美方虽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但尚未把中国看成当下的敌人。我们不应过分强调“斗而不破”,而应改争斗为竞争。力求与美“可控竞争”“和平竞争”,竞而有序,竞中求和。毕竟中国的进一步崛起仍需要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

(点评人:郝雨凡,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事务研究项目主任、校长讲席教授)

热点三:作为全球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阶段

【热点介绍】

国际公共产品的种类和内容是多样的、复杂的。现有的世界秩序就是最大的国际公共产品。世界大国负有维持公共产品的持续性和提供新的国际公共产品的责任。对于当前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西方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如哈佛大学约瑟夫?奈(Joseph S.Nye, Jr.)发明了“金德尔伯格陷阱”(The Kindleberger Trap)的论断。2018年,世界目睹了美国政府在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后退,国际公共产品的赤字扩大,世界在21世纪陷入“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可能性似乎增大了。中国作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新兴世界大国,已经定义“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是否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新的重要提供者?全球治理中的“金德尔伯格陷阱”是否由于中国的作用而有效缓解?2018年8月27日,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共商、共建、共享”被进一步确定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基本原则,“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全球性的国际公共产品。

【文章举例】

1. 黄河、戴丽婷:《“一带一路”公共产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8期。

2. 卢凌宇:《公共物品供给与国内冲突的复发》,《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4期。

3. 李向阳:《“一带一路”:区域主义还是多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3期。

4. 张雪滢:《国际公共产品与中国构建国际机制的战略选择》,《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18年第1期。

5. 朱云汉:《世界需要担心金德伯格陷阱吗?》,《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期。

【专家点评】Array

更好的全球治理需要各国各方通过共商共建来提供必要的

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近几年非常重视研究“一带

一路”倡议与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取得

了一些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只是1978年以来),

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稳定、规则、增长、发展、思想和知识

等各类公共产品。例如,中国作为一个新型大国,为世界和平

发挥着具有系统稳定性的作用;中国探索的和平发展道路,是

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这个道路具有思想和知识公共产品的意

义;中国致力于维护以公道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也是一种秩

序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为秩序之必需。现在的世界处于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转型期,公共产

品需要各国各方共同合作来提供,其中大国的作用和责任更大。提供公共产品并不一定就是

出钱出力,最主要的还是在事关人类秩序、和平、发展等问题上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新型大国,能为国际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如何提供公共产品,确实为

外界所期待。

(点评人:苏长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热点四:当前世界秩序的变化与其未来

【热点介绍】

1945年后形成的以联合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等为代表的世界秩序在冷战后时期经历深刻演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市场化和自由化为主的“全球化”使世界秩序在相当程度上去除了国家的和社会的“嵌入”,而这种“嵌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冷战期间表现得尤为深刻;二是失“嵌”的世界秩序却难以“治理”市场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如气候变化、不平等性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结果,现有的世界秩序处在一个巨大的不确定的十字路口。关于“世界秩序的未来”或者“全球治理的国际制度向何处去”是近几年世界范围国际关系学科的热点。中国也不例外,2018年,对现有世界秩序的研究成为热点。现有世界秩序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外部环境”。由于这一秩序陷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影响中国对未来发展需要的“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中国如何塑造或引领今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在亚洲的地区秩序)?此外,中国学者对“世界秩序的未来”的关注与世界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未来”的讨论正好构成一种中外对话。

【文章举例】

1. 陈拯:《失衡的自由国际秩序与主权的复归》,《国际政治科学》2018年第1期。

2. 王政达:《美国对国际核秩序的侵蚀与弱化》,《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2期。

3. 达巍:《“自由国际秩序”的前路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陈定定、达巍主编:《全球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4.Pang Zhongying, “China and the Struggle Over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Order,” i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Post-Cold War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5. Tang Shiping, “China and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Order(s), ” Ethics &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32, Special Issue 1(Rising Powe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Spring 2018, pp. 31-43.

【专家点评】Array世界秩序的变化直接体现为以自由主义为底色的国际秩序

逐渐崩坏,因此,传统全球化模式与全球治理机制面临挑战的

问题首先受到关注。当前世界秩序的变化与美国霸权主导地位

的衰落紧密相关,于是美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主动修正也成为

重要议题。世界秩序面临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传统国际政治

经济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旧有的国际贸易规则、

国际安全规则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这即是另一部分国内学者

密切关注的更为实用的话题。另一方面,需要塑造怎样的世界

新秩序,新旧秩序及模式如何过渡的问题同样被积极讨论。从

中国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国内学者更关注世界秩序转型为中国带来的“战略机遇期”问题。

无论如何,世界秩序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中最为宏大而重要的议题之一。当前世界秩序正在

发生的变化为国内外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驱动力。对于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者来说,

继续讨论中国与当前及未来世界秩序的关系、中国如何成为世界秩序的贡献者和建设者,仍

是必要且重要的。

(点评人:陈定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

热点五:英国“脱欧”及其对欧盟与中国的影响

【热点介绍】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苏联解体后,欧共体升级为欧盟。自1993年成立以来,欧盟

是冷战后世界秩序的最重要构成之一。截至2018年,欧盟成员国为28国,还有不少欧洲国家

在申请入盟。英国是欧盟的成员。英国在2016年6月23日通过全民公决离开欧盟,是为欧盟

历史上的首个“脱欧”案例。英国“脱欧”也被视为全球范围内“逆(去)全球化”的重要案

例。目前,英国是否最终“脱欧”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是,从2017年3月29日英国正式启

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款,开始与欧盟进行“脱欧”谈判以来,“脱欧”过程对欧盟的前途、

对现有世界秩序的影响深远。在过去2~3年,欧盟深受英国“脱欧”的掣肘。2018年前后

是英国“脱欧”的关键时刻,学者们高度关注,多角度研究。其中,不仅包括观察英国“脱欧”

对欧盟的影响,也包括分析英国“脱欧”对中国等的影响。

【文章举例】

1. 冯存万:《多重危机视角下的欧盟政策调整及中欧关系》,《国际展望》2018年第6期。

2. 史志钦、田园:《英国“脱欧”对欧盟安全与防务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2期。

3. 叶祝弟:《和平、渐进与改革是英国转型成功的良药——钱乘旦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2期。

4. 张程、刘玉安:《英国退欧与欧洲防务一体化问题探析》,《国际论坛》2018年第2期。

5. 冯存万:《构建全球新角色:退欧框架下的英国外交评析》,《国际论坛》2018年第4期。

6. 张飙:《“全球英国”:脱欧后英国的外交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第3期。

7. 孙盛囡、高健:《英国脱欧与中英关系的发展趋势》,《当代世界》2018年第4期。

【专家点评】

英国脱欧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社会和政治问题相互交织引发主权国家困境的典型。

劳动力市场角度对脱欧派社会基础的实证考察,又有从历史学和

政治学角度对英国国家身份和民主制度的反思。英国脱欧在政治、

经济和法律层面引发的诸多不确定性及中国的相关对策,亦是学

界热议的话题。随着实证研究的完善和理论探讨的深入,多项研

究又体现出殊途同归的特点,其核心问题均从不同层面指向了丹

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经典的“全球化三元悖论”假说。

英国的案例表明,在市场和社会相互嵌入的双向运动下,经济全

球化、政治民主和国家主权之间的张力似乎不可避免。设计怎样

的政治容器,才能够承载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保护的双重目标?这不仅是英国和欧盟的当务之急,也是深度卷入全球化进程的所有国家必须正视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学界对英国脱欧的关注显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地区热点问题探讨,对全球化时代经济社会治理总体性方案的思考,是值得学界进一步关注的重要议题。

(点评人:张海洋,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

热点六:“印太”战略及其影响

【热点介绍】

2017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台,旋即高调退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后首次参加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以“亚太”(Asia-Pacific)为名的代表冷战后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跨地区)国际关系新特征的论坛上,特朗普政府却宣布其具有颠覆性的新外交政策——“印太”(Indo-Pacific)战略。2018年11月,美国派副总统彭斯参加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APEC 峰会,再次推广“印太”战略。“印太”到底是什么?“印太”的影响如何?如果说“亚太”是一个地区或者跨地区合作概念,“印太”则是一个地区冲突概念。美国及其地区盟友(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甚至一些东盟国家)愈来愈明确地用“印太”来与中国发起的、其他许多国家参与“共建”的“一带一路”倡议相竞争或者平衡、制约而不是对接或者合作。重要的国际会议,例如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SLD),都少不了有关“印太”的热烈讨论。关于“印太”战略本身,尤其是“印太”战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成为2018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热点。

【文章举例】

1. 林民旺:《“印太”的建构与亚洲地缘政治的张力》,《外交评论》2018年第1期。

2. 刘胜湘、辛田:《均衡制衡与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论析》,《当代亚太》2018年第6期。

3. 江时学:《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探究》,《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7期。

4. 宋伟:《从印太地区到印太体系:演进中的战略格局》,《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11期。

5. 王栋:《国际关系中的对冲行为研究——以亚太国家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1期。

6. 张洁:《美日印澳“四边对话”与亚太地区秩序的重构》,《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5期。

【专家点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范围展现,但首先集中反映于地区层面。在不同地缘空间版

图结构与重塑、各种地区力量分化与组合的进程中,美国“印太”

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博弈产生的影响最大,引发的关注最多。

从2017年底开始,美国“印太”战略迅速从提出概念构想走向

推动战略实施。相应,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从比较研究各种版本的

“印太”战略、构想、愿景转为聚焦美国的“印太”战略。“印太”

战略意在维护美国的地区领导地位,在战略设计上带有针对“一

带一路”倡议的色彩,这就使“一带一路”倡议被放置在与“印太”

战略博弈地区秩序主导权的“新高度”,成为2018年度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未来,更多的学者或将通过借鉴历史经验,尝试对“印太”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互动做出更多诠释、预测,提出破解与应对之道。同时,中美博弈产生的外溢效应以及其他国际力量所具有的政策自主性,也决定了必须更多关注地区国家与组织的认知差异与战略抉择,因为地区秩序的最终走向将由

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点评人:张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热点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演变

【热点介绍】

2018年是回顾和总结过去40年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时刻”。在2018年6月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认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继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后的又一大“时代判断”。40年是一个长和平时期,更是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变。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世界的发展影响了中国。中国成为现有世界秩序的一部分。由于中国的加入,现有世界秩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提出、强调和分析这一课题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外交政策意义。在对这一课题的已有各种研讨中,有的是大历史的宏观把握,有的则是从某种角度深入讨论中国与世界之关系。这些角度包括世界格局(世界秩序)、外交理论与外交实践、软实力、世界经济体系、“战略机遇期”等。

【文章举例】

1. 胡键:《软实力研究在中国:一个概念演进史考察》,《国际观察》2018年第6期。

2. 杨洁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5期。

3. 杨娜:《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特点及启示》,《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8期。

4. 张蕴岭:《中国对外关系40年:回顾与展望》,《世界经

济与政治》2018年第1期。

5. 张清敏:《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年第9期。

6. 张宇燕:《中国对外开放的理念进程与逻辑》,《中国社

会科学》2018年第11期。

【专家点评】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主导过去40年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

中心课题之一。过去40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题之一就是

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涉及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

参与世界和影响世界等各个方面,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开放40年的时刻,是反思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时刻,也是反思过去40年关于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之研究的时刻。伴随着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以研究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为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在这4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大转变?发展是中国在过去40年的主题,在变动的世界中实现发展、在变动世界中的“战略机遇期”一直是一个关键的研究主题。为管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中国意识到仅使用“硬实力”是不够的,但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逐步形成了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以处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复杂难题和艰巨挑战。中国不仅强调维护和增加自身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国家利益,而且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

(点评人:王正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热点八: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反思和探索

【热点介绍】

在本体论意义上,当今世界是复合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世界。中国是过去40年全球化进程最主要因素之一。全球化带来了全球问题,而全球问题则要求全球治理。“逆(去)全球化”不仅是全球化而且是全球治理的对立面。最近几年,以英国“脱欧”和美国“退群”为代表的“逆全球化”使全球治理体系在局部发生严重倒退,全球治理僵局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趋于恶化。全球治理处在艰难时刻。全球治理向何处去?改革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出路。但是,美国、欧盟和中国针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立场和政策不同,争论激烈。与美国不同,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是更加积极参加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及其改革中的作用上升。2018年,反思全球化,讨论全球治理的方向,探索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成为学术热点。

【文章举例】

1. 程卫东:《欧洲是否会走向“逆全球化”之途》,《人民论坛》2018年第10期。

2. 康晓:《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竞争——基于欧盟、美国、中国的比较》,《国际展望》2018年第2期。

3. 龙永图、林毅夫、朱云汉等:《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当今世界走势与中国发展》,《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期。

4. 李昕蕾:《治理嵌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合体的演进逻辑》,《欧洲研究》2018年第2期。

5. 秦亚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6. 蔡亮:《试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Array《国际关系研究》2018期第5期。

7. 周强:《补偿何时能换来对全球化的支持——嵌入式自由

主义、劳动力流动性与开放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

10期。

【专家点评】

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推动了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体系的

兴起,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生产的蓬勃发展和经济繁荣,也推动

了文化、经济、机制、价值、资本、人口等前所未有的流动、

分工、交流和融合。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文明或文化价值

冲突、分配不公等问题。随着伊斯兰世界“反西方化”、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现象”的出现、中美贸易冲突等难题,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诸多论者认为,我们正处于“逆全球化”或“新全球化”的历史时期。如何科学认识和解释全球化的历史逻辑、发展规律、未来趋势,如何科学认识和解释所谓“逆全球化”思潮发生的原因,特别是如何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面对和把握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将对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国家治理、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等各方面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点评人:郭苏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热点九: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

【热点介绍】

区域国别研究,也称国际领域研究,实为中国多年来“国际问题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对国际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区和国家的成建制的社会多学科研究始于美国。在冷战的推动下,美国的苏联研究十分发达。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中国研究取代苏联研究而持续勃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集中于对亚非拉的研究;冷战结束后,则偏重美国研究和欧洲研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使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且使区域国别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学科中增长最快的领域。2018年,教育部批准的一系列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在各地隆重挂牌,加上以前的老牌研究机构,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已经覆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国家。在2018年,从社会科学各个视角,尤其是国际关系学,对区域国别研究的一般讨论(即到底为什么研究区域国别和如何研究区域国别)空前热烈。

【文章举例】

1. 初晓波:《日本地区研究的论争与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第5期。

2. 程多闻:《区域研究与学科之间的争论与融合》,《国际观察》2018年第6期。

3. 刘青:《区域和国际研究:关于历史和“原理”的思考——牛可副教授访谈》,《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第5期。

4. 王缉思:《浅谈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基础》,《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简报》,2018年12月21日,第73期。

5. 《专访朱文莉——中国的美国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第6期。

【专家点评】Array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涵盖面很广。这一学科既关注国际关系

领域的理论问题,也探讨世界上层出不穷的危机和“热点”的来

龙去脉;既分析多种多样的综合性问题,也研究各个区域和不同

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历史、社会和文化。近几年,这一领

域的研究在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方面,中国特色的“大

国外交”的发展要求更为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以便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更好的学术支撑;另一方面,无论在政策

上还是在经费上,中国政府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

2018年,一系列新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的挂牌和有关的研讨会表明,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体系正在中国形成。但是,如何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如何使区域国别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如何提升区域国别研究的质量,如何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

这是中国相关研究领域的每一个学者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显然,这些都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方法论密不可分。总之,在区域与国别学科的研究中,方法论至关重要,有必要推动方法论建设,并以此提高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化水平。

(点评人:江时学,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热点十: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新议题

【热点介绍】

国际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国际关系的主要目标之一。过去40年,中国国际安全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越来越重视“非传统安全”议题。非传统安全代表着广义的安全和新的安全,涵盖多样的、综合的议题。2018年,非传统安全研究是中国国际安全研究中的热点。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顾40年的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研究新的非传统安全议题,如人的安全、全球公域(the global commons)、人工智能等,构成这一年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特点。全球公域是国际安全研究的“新疆域”,根据联合国文件,主要包括空天、公海、极地、网络等。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网络地缘政治是重大课题。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跻身世界先列,国际关系学者及时和敏锐地引入人工智能议题。中国正在建设海洋强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涉海安全研究成为非传统国际安全研究的亮点。

【文章举例】

1. 蔡翠红:《网络地缘政治:中美关系分析的新视角》,《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第1期。

2. 董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下“人的安全”及其治理》,《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3期。

3. 封帅:《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关系:走向变革且不平等的世界》,《外交评论》2018年第1期。

4. 廖丹子:《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40年(1978-2017)》,《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4期。

5. 郎平:《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的形成机制》,《国际政治科学》2018年第3期。

6. 王晨光:《路径依赖、关键节点与北极理事会的制度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外交评论》2018年第4期。

【专家点评】Array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推进了全球安全治理的深度合作,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则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价值坐标。

2018年的非传统安全研究集中体现了对“逆全球化”和“深度

全球化”的思考。无论是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极地安全、海洋

安全、人的安全等经典性非传统安全议题的研究,还是人工智能

与大数据等非传统安全全新议题的探索,都体现了中国基于“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参与和推动全球安全治理所作的努力和贡

献。2018年,非传统安全研究主要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前沿性。

非传统安全研究的议题逐渐从恐怖主义、气候治理、人的安全拓展到网络安全、极地治理、人工智能等。二是体系性。自20世纪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开始关注非传统安全研究以来,非传统安全研究从零散的、局部的专题探索逐渐走向全局的和体系的思考与总结。学界不仅关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脉络与演化,而且努力建构具有“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与展望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未来。三是理论性。非传统安全研究开始从更深层次探

讨安全与发展、安全与自由、安全与正义、安全与公平、安全与秩序等基本价值关系。

(点评人:余潇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