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郑杭生

2012-9-5 15:51:28 来源:《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地考察了“传统和现代”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回顾了“传统和现代”与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理论的不同关系,着重论证了“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发明”这一对“传统和现代”的新认识,这一认识对理解当代国内外一些学术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和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的成长”“传统的发明”

一、“传统和现代”与社会学

对传统和现代关系的理解,是社会学创始人和实际奠基人创建社会学立论的重大根据之一。这一点对两大系统的社会学——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和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都是如此。此后,传统和现代、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逐渐成为社会学分析的两种理想类型。

(一)“传统和现代”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现代社会与过去的传统社会,做了多方面的极其鲜明的对比。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统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 指出,这个社会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2]和统治。指

出,这个社会引起了观念的变化;金钱关系,金钱至上的观念代替了宗法等级观念,“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3]。指出,这个社会还是一个急骤变化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而与千百年沉睡的慢节奏的传统社会不同:“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4]总之,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转型,1789年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墓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凸显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作为上述变化突出表现的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都市化(城市规模的扩大,作用的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作为社会瘟疫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作为贫富悬殊标志的富人区和贫民窟的并存,从劳资对立到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机器以至起义,从大鱼吃小鱼到企业破产,倒闭,从童工的使用到工人丧失劳动能力后的悲惨处境;从失业大军的形成到犯罪率的提高;一边是“生产过剩”,很大一部分粮食和其他制成品被销毁,另一边是挣扎在饥饿线上的穷人饥寒交迫,如此等等。所有这些,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革命的回答和改良的回答,产生了两大系统的社会学。

传统和现代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仍然是重要的议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我和刘少杰教授曾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5],即“一点两线两段”。其中所谓“一点”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的起始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所谓“两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然后沿着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列宁、普列汉诺夫、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东方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即主要指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另一条线是以卢卡其、

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所谓“两段”就是,以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界,大体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分为两种类型,即对资本主义社会它是革命批判型的社会学,而对自己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建设维护型的社会学。这个框架包含着与以往不同的某种新意。

就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来说,我们注意到,无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还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坚持这样的基本观点:一方面,要与旧的阻碍社会发展的旧制度等旧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另一方面,现代又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成果,而这两者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我们也注意到,革命批判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般更强调与旧制度等旧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建设维护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一般更强调批判地继承传统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成果。我们还注意到,当人们无限扩大与旧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范围,在理论上就会犯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在实践上就会导致“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这样的左倾幼稚病。而当人们无批判地继承传统时,在中国就会在理论上重犯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的错误,在实践上就会盲目提倡用恢复“祭孔”、“读经”之类的手段来“儒化社会”。我们越来越体会到,要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二)“传统和现代”与西方社会学

在西方社会学中,孔德本人已初步有了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类型的对比。孔德并对工业社会类型的特征做了概括[6],他强调的特点有:科学而合理的劳动组织;人的主要活动表现为从对他人的战争和掠夺(孔德认为这是军事类型社会尚武精神的表现)转向开发大自然;产业工人和资本家两大阶级集团的形

成和对立等等。在孔德看来,认清传统的军事社会和现今工业社会的对立,理解社会由神学阶段的军事尚武型向实证阶段的工业科学型转化时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和道德问题,并着手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证实社会学的关键。不过,在孔德那里,社会发展被假定为单线式的,西方世界的过程则是人类的先驱。

稍晚于孔德的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突出地发展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等社会类型的理论,而且与孔德的单线进化观点直接对立。他说:“认为全世界各野蛮的以及文明的种族所呈现的各种形式的社会都只是一种形式社会演进的各个不同阶段,这是一种严重的偏见。实际是,社会各种类型,正如个别有机体的类型一样,并非形成一个系列,而是可划分为分散的群体。”[7] 因此取代孔德历史的逻辑的是生物学基础上的类比法。于是,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的类型,不再被看作简单的历史发展中的两个阶段,而是被看作一定社会条件下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的特征。强制性社会组织与协作型社会组织成为后来社会学分析的两个广泛运用的基本模式,发展出各种变形。

滕尼斯提出的“公社”(Gemeinschaft) 和“社会”(Gesellschaft)概念,表明社会学“传统—现代”比较类型学模式的初步形成。滕尼斯已用人们社会行动的不同方式及动机(如“本质意志”与“选择意志”来说明社会结构形式的不同类型,并在社会学理论的、应用的和经验的三个层次上,应用这对分析范式来说明各种社会行动趋向、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集团。社会学类型渐渐脱离实体性概念的形式,显出越来越清楚的社会学类型的特点。与孔德和斯宾塞不同的是,在滕尼斯那里,体现“传统”型的“公社”并不表现武力和强制,它表明人们尚处在一种有机的联合之中,而代表“现代”型的“社会”则不一定完美,它表明机械的方式成为主宰。滕尼斯从“社区时代”走向“社会时代”的思想从一个独到的方面展现了现代性过程,这种分析中“隐含的真诚共同体与人为社会

之间的对照,持续影响着大多数社会分析”[8]。

迪尔克姆社会学理论的中轴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但在“机械的”和“有机的”两词使用上却赋予了跟滕尼斯相反的意义:“机械的”一词在“传统”的意义上被使用,而“有机的”则在“现代的”意义上被使用。因为在迪尔克姆看来,正是合理的社会分工,把我们从传统社会无差别、同质性的组织结构和“集体意志”中分化出来,成为功能上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这两种社会类型在分工系统、法律系统、价值系统、社会控制系统等方面所表现的不同上,已经可以看到分析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过程的社会学模型。

不管迪尔克姆与韦伯在观点上多么不同甚至对立,他们作为西方社会学的经典代表,在社会学学科化方面是有同样重要贡献的。迪尔克姆使社会学脱离了以前与哲学、史学、心理科学纠缠在一起的模糊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地位,而社会学类型方法的建立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种类型学方法,在迪尔克姆那里主要表现为分析社会结构层次的范式,而在韦伯那里则进一步扩大为分析个体行动(互动)、社会结构和文化符号诸层次上的范式。韦伯把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目标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激情的行动、传统的行动,并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和激情的这两种非理性的行动,在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目标合理的和价值合理的行动。其中,在韦伯看来,又只有目标合理的行动才是绝对合理的行动。韦伯认为,这种目标合理的行动的作用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的过程就是“合理化的过程”。这一点特别突出地表现在用合理的科层制来管理经济和国家上。所谓科层制,就是分级分部门分职责的管理制度。科层制的治理与传统的治理和神授的治理不同,它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合法的。韦伯自己说:“科层制的管理就是通过知识来统治,它的特殊合理性就在于此。”[9] 韦伯对权威类型或支配类型——传统型、魅力(Charisma)型和

法理型——所做的分类中,更明显地表示了在结构分析上的传统和现代两种理想类型。韦伯正是通过这一步骤,最终确立了“传统一现代”的社会类型分析框架,而它一直是后来社会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研究的原型。

处于迪尔克姆和韦伯之间的齐美尔,特别是他关于“形式”的观点,在微观领域完成了社会学的类型化方法。齐美尔还从互动形式和群体规模在个体参与程度上的不同反映,说明社会的发展是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同时社会分化加剧,因而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化的。

在后来的帕森斯社会学分析中,无论是分析个人行动还是分析社会结构,传统和现代也是立论的重大根据之一。帕森斯广泛吸取了古典社会学的学术资源——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及集体意志表象的思想、齐美尔的形式互动论,更新了滕尼斯传统/现代的二分法,例如,情感性、扩散性、特殊性、先赋性、公益性的行动构成传统社会的特征,而现代社会的特征则反映在中立性、专一性,普遍性、自致性、私利性的行动上。帕森斯建立了以社会共享价值为核心的个人社会化理论,以五大行动模式变项刻画了社会行动的现代性转变,阐述了社会系统的结构分化与功能整合,揭示了个人的可整合性与社会的秩序性之间的一体关系,以一种巨型理论“创立了当代社会学论战的框架”(亚历山大)。

同样,现在社会学新三圣——吉登斯、贝克、哈贝马斯——也无不这样那样地涉及现代和传统的问题。当然,在他们那里,无论在视野的广度上,还是理论的深度上,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

由上可见,传统和现代是社会学想绕也绕不开的问题,它们跟社会学的关系

可以说是身影相随,他们之间存在着不解之缘。今后,社会学仍将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来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二、“传统和现代”与现代化和现代性

分析“传统和现代”的问题,不能不涉及欧美的现代化理论,也不能不涉及传统和现代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一)“传统和现代”与现代化理论

欧美的现代化理论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理论预设。其一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元对立。由于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变迁,现代社会从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与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性状和特征。这种传统和现代客观上的“断裂带”和主观上的“断裂感”,使二元对立观点具有了广泛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成为一种经典的现代社会理论图式和方法。欧美现代化理论的另一重要预设是“欧洲中心主义”。正如德里克所言:“欧洲中心主义是这样一种中心主义,它在历史进程中已经横扫全球……,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不提及欧洲中心主义,谈历史就是毫无意义的。”[10] 这一预设曾经主导了现代化以来的历史叙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被认为是欧美式的现代化向边缘区域的扩散和复制的过程。按照这两大预设的逻辑,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与本土社会文化传统无关的、学术“欧化”过程。

欧美现代化理论的这两个理论预设,都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首先关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存在“断裂带”的问题。事实上,不能把传统和现

代这两者简单割裂开来、截然对立起来。我们多年前提出的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理论的社会转型论,主张传统和现代这两者除了有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一面,还有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的一面。就中国社会来说,尽管传统因素还广泛存在,并在某些方面还这样那样地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现代因素也显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越来越在更多的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早就不是那种典型的传统社会了,据此我们把中国社会叫做“传统型社会”,而不简单说是“传统社会”;而且,分别看来,纯粹传统的东西也很难找到,总是多多少少、程度不同的带有一些现代特点,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传统因素不仅可以转化为现代因素,而且如果方针和做法正确,还可以成为促进现代化的深层因素,例如,对东方集体主义的重塑和开发,就可以成为这样的深层因素。即使将来现代因素在各方面实际上都起主导作用了,传统因素也仍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那时,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现代社会。所以,我们并不把传统看作包袱,而是看作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我写过文章,提倡“开发传统,服务现代”[11]。用这种观点来看中国社会转型,就能知道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就社会整体来说,它是一个从传统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因素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但是在这个总过程中,既有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又有现代向传统的转变,既有传统向传统的转变,又有现代向现代的转变。这些复杂、交叉的进程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显著特点之一。

欧美现代化理论,其集中表现是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在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上可以说是“成于斯,败于斯”。成于斯是它提出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问题,败于斯是它把传统和现代截然对立起来。一方面,20世纪中期以前,尚处在初创期的现代化理论就能够通过传统和现代的分析框架,以一种广阔的视野来透析现代性的未来走向,并将现代性之全球化进程预含在自己的理论构架之中,这种理论特质不仅使现代化理论本身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与生长性,而且一直

保持着对当代社会学的诸多理论探索和经验研究浸润、滋养和孵化效应。无疑,这是不容易的。这就是“成于斯”。但是另一方面,把传统和现代截然对立起来这一根本的理论缺陷,又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效应的发挥,也使它日益被具有更深广视野的现代性所替代,这又是它的“败于斯”。

其次,欧洲中心主义的片面性。正如社会学本土化是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合理思想和优秀文化的汇聚、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互动的产物一样,这种世界性的互动旅程形成了纷繁多样、形质各异的本土社会学,使社会学完全超越了最初的欧洲渊源和意涵,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全球性文化和学术现象。显然,以二元对立图式和欧洲中心主义为预设的现代化理论不能合理地叙述和阐释社会学木土化现象和其他许多理论问题。

(二)“传统和现代”与现代性理论

从上世纪最后20年以来,社会学理论越来越面临从本土现代化视野向全球现代性视野的重大转变。由于当代社会学对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深化的认识,逐渐把握了各国现代化过程中蕴含的更为深层的趋势——现代性之全球进程,最终促成了社会学理论从本土现代化视野向全球现代性视野的大转移。可以说,现代化仅仅是现代性的表状和具象,是现代性进程激发的全球各地区本土的、地方的、民族的初步回应,以及相应的方案、策略、措施等;现代性则是现代化的深层趋势和持久进程,它使得各个本土的、地方的分散生活场景逐渐融入了世界性、全球性的社会实践过程,成为了其中一系列充满意义、多种多样的环节和部分。我们因而给予这样的刻画:现代性是不断成长的,现代性可以更进一步地解释为人类生活和组织模式即社会实践结构从传统走向现代、迈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过程。显然,社会学理论视野从本土现代化扩展到全球现代性,越来越展示出

人类社会生活可能存在着一种共享价值和共同目标。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思想蕴力也因之更为深刻、丰富、淳厚、悠远。

约20世纪80和90年代,社会学理论视野的这一全球性转变已成大势,在新旧世纪交替期间现代性话语愈益强盛,基本确定了现代化话语在社会学理论中的淡出之局。这一点也许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当代社会学家越来越普遍地倾向于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范式,而曾经称雄一时的现代化范式却如昨日黄花,以往的盛景已然不再。例如,从当代社会学的“新三圣”——吉登斯、贝克、哈贝马斯的思想来看,吉登斯主张从社会学与现代性的独特关系来理解和界定社会学,他认为,与人类历史的任何其他阶段相比,在现代西方诞生了一系列气势恢宏的变迁,但同时这些变迁也越来越波及全球;“社会学”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分析20世纪晚期我们自己生活的这个新兴世界的特性[12]。在贝克看来,现代性的成长造成了当代社会的极大困惑,他提出并建立了“风险社会”与“世界风险社会”的理论,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第二次启蒙”、“第二次现代化”或“新现代化”,说明了当代社会学必须对第二次现代化是“没落的景象”还是“成功的景象”[13]进行诊断和求索。哈贝马斯的观点是,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他描述了人类生存结构的当代变迁:大众传媒创造了“分散公众”,教育革命推动了知识大众化和教育世俗化,科技创新成为了后工业社会的基础,也改变了人们的风险意识、动摇了以往的伦理原则[14]。这些都表明当代社会学研究一直在关注现代性的最新趋势。

还有一些社会学家以批判的眼光注视着现代性的发展,如沃勒斯坦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现代性——“技术的现代性”和“人类自我解放的现代性”,以往现代性过程注重的是技术的现代性,因而背离了人类解放的目标,他主张结束这种“假的现代性”而开始“真正的现代性”[15]。一些采取后现代主义立场的学者对现

代性持批判性认识日益深化,他们越来越注意到这一过程自身的不断转变,如鲍曼用流动性来比喻当代现代性的特征,指出传统和旧秩序被扔进流动现代性的时代“熔炉”接受溶解的考验,并以从沉重过渡到轻快、从固态过渡到液化或流动的过程来描述现代性的现时状态[16],W.韦尔施则指出,后现代绝不是一种超现代和反现代,后现代是激进的现代(radikal-modern),而不是后-现代

(post-modern),他把“后现代”视为当今现代性的一种特征,认为“我们的现代是具有后现代特色的现代”[17]。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性极大地扩展了对于传统和现代关系的理解:现代性就是社会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变迁过程,而在走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变迁过程中又不断产生自己相应的新传统和更新的传统。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主张和坚持的广义转型论的基本观点。

三、认识的新阶段: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发明

从上述广义转型论的观点,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呢?在我们看来,传统与现代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状态,它们两者是一体相联、互为表达、彼此推进的:没有现代也就无所谓传统,传统揭示了现代的另一种面相。我们从“传统的发明”与“现代的成长”过程来看待和解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18],并认为,传统与现代的这种深刻蕴意,使得广义转型论成为了社会学的一个不老的论题。

传统确实与过去有至关重要的联系,因为传统源于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过去。我们的观点是:第一,传统是保留在现代人的记忆中、话语中、行动中的那一部分过去;第二,传统是被现代人从过去之中精选出来的,由于现代人

的选择这部分过去才得以留存下来,第三,由于现代人的反复实践和应用,这些留存的过去获得了传统的意义;第四,现代人通过对过去“重构”的方式生产出传统,而这是一个集体的和社会的行动过程。所以,传统源于过去,是“活着的过去”,是能够“活到”现在的那一部分过去。所以,作为活着的过去,传统也是“现在”,甚至会是“未来”,因为它们往往会蕴生出更为长久的社会趋势。在我们看来,“传统”是相对于“现代”才体现出自身的意义,传统是现代的一种“发明”,是现代的另一种表达,也是现代的一种最真实的印证。正是有了“传统的发明”,也就有了“现代的成长”;正是有了“现代的成长”,现代性、社会转型研究也就始终会面对“传统与现代”的过渡。

英国历史学家从宽阔的视野分析了“传统”,指出,传统实质上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被发明的”,它们被“插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过去之中;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被发明的”传统与历史意义重大的过去存在着联系,其独特性在于它们与过去的这种连续性大多是人为的(factitious)——它们参照旧形式来回应新形势,通过近乎强制性的重复来建立自己的过去。英国历史学家们还认为,“传统”与现实的实践常常是反向相关的,比如,当没有马的时候,骑兵军官军礼服上的踢马刺才显得更为重要;律师的假发也只有在其他人都不戴假发后,才获得了它们的现代含义[19]。因此,被发明的传统能够告诉我们,现代人如何运用历史来生产出行动的合法性依据以及社会团体的黏合剂。

如果说“人类在认识自己这一点上,永远是在路上”[20],那么同样道理,作为现代人,我们对于自己“发明传统”与“推进现代”的认识,也是在路上。当代人类学以回访来探查从“传统”转向“现代”的逻辑,如我国人类学家庄孔绍论述了“回访和人类学的再研究”,分析了回访的两种情形:对知识失误的订

正、加强学术的可信度,以及对跨时空文化的观察与诠释、综观人类知识的递进。他特别强调,还有一种回访的经历需要给予注意的,特别是数十年间的社会文化变迁中人类学须看到文化再造和知识再造的内容。……博罗夫斯基正是需要对照先前人类学家的民族志才得以发现这个“再造的传统”。博罗夫斯基因“温故”才得以“知新”[21]。在这里,通过当代人类学对博大精深的意境的追求——把握文化再造和知识再造,把握处于“再造的传统”,通过不断回访“传统”而更加明辨“现代”,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对于充满睿智的现代人,“传统”与“现代”始终应当是相互规定和相互揭明的。

所以,“传统的发明”和“现代的成长”显示了一种学术智慧:并非在“传统”之后才有了“现代”,恰恰相反,我们是因为有了“现代”而发生“传统”——现代人所说的“传统”是为“现代”而生的,因为惟有“现代”才能赋予“传统”的意义;“传统”只有通过“现代”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而且惟有当“传统”与“现代”相联系和对应时,它才可以被我们思考和把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传统”实质上就是“现代”的另一面,是对“现代”更为深刻的表达和揭示。除此之外,“传统的发明”也启示了我们:只要我们仍然在现代的旅途中,“传统的发明”就不会终结,因为迈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过程总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统,传统与现代的这种对照也就使得广义转型论成为了一个“不老的论题”。

总之,社会学以及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的研究反复说明了,传统与现代实质上是现代性过程的两种面相,现代正是由于不断与传统的对比,显示出自己是现代;传统构成了现代开拓和成长的因素,构成了现代的资源。正是因为传统的更新与现代的拓展而使现代性能够不断获得新的动力。所以,把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研究视为已经过时了而一笔勾销,代之以从现代向现代的转变这个新议题,

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是说不过去的。这也正是我们主张的广义转型论与新布达佩斯学派伊亚尔、塞勒尼、唐恩斯利等人主张的狭义转型论或所谓“新古典社会学”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一。

Title: Tradition and Modern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ty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relation of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and the sociology. It retrospected the different relation of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and modernized theory, modernity theory. And the paper demonstrated the “growing up of modern” and “invention of tradition ”that were new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The understand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t to the technicality problems in the home and abroad.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radition and modern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basis that the sociology founders and the actual founders established sociology in. Tradition and modern, tradition society and modern society become two kinds ideals type of the sociology analytical. Auguste Comte has had a contrast about tradition society type and modern society type at first. Herbert Spencer has developed the society type theory of tradition society and modern society and so on. The concepts of “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 brought forward by Ferdinand Tonnies indicated that the “tradition-modern” compare typology had formed the first step. The main axis of E· Durkheim sociology theory is “mechanical solidarity” and “organic solidarity”. Weber divides action into four

kinds types——work rationality action, value rationality action, emotional action and traditional action and he uses them to analyse tradition society and industrial society. Georg Simmel’s viewpoint about “form” accomplished the type-rization method in the sociology in microcosmic field. In the T·Parsons’ sociology analysis,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basis to set forth his views when he analyses individual action or social structure. By the same token, now the three sociology sages——Giddens, Beck and Habermas—— also relate to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like this.

When we analyse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we must relate to the Eruamerican modernized theory and the rel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and modernity. In the about 80 and 90 age of 20 century, the truth that the sociology theory ken changed to the global ascertained modernized utterance was fading in the sociology theory. A few sociologists still are look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ty with a criticizing sight. The modernity has expanded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rel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The modernity is the process that the society develops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times and then to the more modern and changing modern. In the process, the modernity produces its own new tradition and renewing tradition. In fact, this i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broad transformation theory. Tradi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past and it is “alive past” and the past that can “alive” to now. As the alive past, tradition also is “now” and it perhaps is “future” because of they can produce more long society trend. For us, “tradition” embodies out itself significance when

it relatives to “modern” and tradition is one kind of modern’s “invention”. Tradition is another express of modern and it also is one kind of the truest verifying of modern. There is “the growing up of modern”because there i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The modernity, society transform study can face to 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because there is “the growing up of modern”.

In short ,tradition and modern are the two faces of the modernity process. Modern exactly shows it is modern through the contrast of modern and tradition. Tradition is the factor of modern developing and is the resource of modern.

--------------------------------------------------------------------------------

[1]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

[2]同上书第253,253,254页。

[3]同上书第253,253,254页。

[4]同上书第253,253,254页。

[5]参见:郑杭生、刘少杰、张金荣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高教出版社,2006年

6月。

[6] 参见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论孔德部分的有关分析。

[7] 斯宾塞:《社会学研究》,纽约,1891年,第32页。

[8]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3.

[9]韦伯:《经济一社会》第1卷科隆柏林1964年版第162—163页。

[10] 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P166。

[11] 参见拙作:《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社会科学辑刊》,1994,第二期。

[12]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7.

[13]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33.

[14]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1、52.

[15]伊曼努尔·沃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43.

[16]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259.

[17]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

[18] 关于“传统的发明”与“现代的成长”的观点,在我和杨敏教授合作的多篇文章中都有所涉及,有所论证。

[19] 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2、4.

[20] 庄孔韶:《发现“虎日”》,成都日报,2006年6月23日,

[21] 庄孔绍等著:《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60.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论文摘要:西方文学现代性理论作为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由于传统不同,现代性呈现不同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借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问题,普遍缺乏较为宽广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反思能力。本文从“时”、“质”两个方面把握我国文学现代性特质,表明中国的文学现代性总是按自身的特点去演进,体现出自身的独特节奏、问题呈现方式及重心。当今,文学现代性更强调为文学跨越新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反促力’,这“反促力”就是文学的现代性的时代征候。 现代性理论作为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一种世界性景观,它提供了一个与政治观念不同的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至80年代后引人我国迅速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我国学者以其为研究和建构对象,来阐释、反思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写了过去文学理论研究的狭隘视野,取得了较为丰硕、新颖的成就。 一 西方“现代性”一词使用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时间方面的,即指启蒙时代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是一种持续进步的洽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概念;二是观念方面的,即以建立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次知识创造和传播以及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推进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形成民族国家的政治观念与法的观念,建立高效率的社会组织机制,创建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并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

标发展。概言之,现代性包含进步的时间观念、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组织机制与效率、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这样几方面内容。中国“现代性’,一词的出现,则源自周作人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的翻译文章《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一般意义上,我国学者将西方现代性理解为两个不同纬度上的现代性。一是社会现代性,它表现为社会的现代化以及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审美现代性,它以主体性和个体性为内核,对工业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市侩哲学及其观念的批判。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容且相斥的特色,在工业化初期,审美现代性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讴歌,而在工业化后期,审美现代性常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对抗和批判,审美现代性成为调节社会现代性中负面的东西。而对审美现代性的内涵把握,则一般认为其现代性是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展、变化,不同时期都呈现不同特色。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批判性的反思,它是现代性社会得以不断更新变异发展的精神动力。从这点出发,一些学者指出,“现代性就是一种质的否定性”,“上承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变革精神,与生俱来地表现出对于以往传统的否定性、叛逆性和批判性”,等等。同时,我国学者从微观层面探讨现代性的内在诸多要素,使得现代性的研究呈现多元的景观,诸如现代性原则、内核、层次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在对现代性的研究过程中,我国也有部分学者忽视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的现代性在发生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根基等方面的不同,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的"后"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一点说明。第一,从"近代"到"现代",从"现代"到"当代"的阶段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此我们关注的不是中国史范围内的具体分期,而是全球范围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整体性变化。这当然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大致把握住问题的要旨。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其新著《后现代主义的假象》(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简明厄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他写道: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与这些启蒙的规范相左,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他指出,这种思潮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诸如瞬息万变的、非中心化的技术领域,消费社会和文化;这种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传统的制造业被服务业、业和信息产业取代,也促成了传统的以阶级为核心的领域向各式各样的(基于族裔、性别、社区等的)"身份认同的政治"转化。与此相应, "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 诸如此类的对"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括性描述早已不是是么新东西了。但我们必需承认,这种基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和文化现实的理论话语,是任何有关"后现代主义"讨论的知识论上的出发点,尽管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中寻找"中国后现代"的定义。伊格尔顿说他无意在"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话语(包括中文世界的有关讨论)从来都是借助两者间概念上的摸糊性跨越种种现实的限制而进入问题的。不妨说,后现代话语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赋予它某种"普遍性",尽管该理论本身是以反普遍性起家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在《极端的时代:一九一四至一九九一的世界史》中对后现代的普遍思潮作了如下总结: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前提构成了这种世界本质的

现代性文学

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 文学研究 王一川 我们所即将告别的20世纪文学,将会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留下什么? 换言之,这个世纪的文学在浩浩中国文学史长河中将占据怎样的位置和作出怎样 的贡献?这是近十多年来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学者于1985年提出“20世 纪中国文学”概念,试图把一向从属于政治划分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统合起来 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并不表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趋于终 结,而只是掀开了新的一页。因为从那时以来,人们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 的讨论连绵不绝,形成杂语喧哗局面。我们在这里也只是想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 这个特定角度,加入到这场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相关问题的世纪末喧哗之 中,提出别一种观察,以就教于方家。 一 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或现代化,是在现代进行的一项长期而根本的“工程”。 这种“现代性工程”(project of modernity)起于何时?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 们虽然认为它根源于中国文化内部的种种因素的长期复杂作用和演化,但在作具 体划分时,还是不得不把目光沉落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个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 事变上。我们所谓现代性工程,大体以鸦片战争为明显的标志性开端,指从那时 以来至今中国社会告别衰败的古典帝制而从事现代化、以便获得现代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学术、审美与艺术等几乎 方方面面。当这个闭关自守的“老大帝国”在西方炮舰的猛烈轰击下急剧走向衰 败时,按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指标去从事现代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似乎就成 了它的唯一选择。确实,面对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的古典“中 心”地位和幻觉都遭到了致命一击,只能脱离传统旧轨而迈上充满诱惑而又艰难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郑杭生 2012-9-5 15:51:28 来源:《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地考察了“传统和现代”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回顾了“传统和现代”与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理论的不同关系,着重论证了“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发明”这一对“传统和现代”的新认识,这一认识对理解当代国内外一些学术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和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的成长”“传统的发明” 一、“传统和现代”与社会学 对传统和现代关系的理解,是社会学创始人和实际奠基人创建社会学立论的重大根据之一。这一点对两大系统的社会学——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和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都是如此。此后,传统和现代、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逐渐成为社会学分析的两种理想类型。 (一)“传统和现代”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现代社会与过去的传统社会,做了多方面的极其鲜明的对比。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统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 指出,这个社会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2]和统治。指

出,这个社会引起了观念的变化;金钱关系,金钱至上的观念代替了宗法等级观念,“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3]。指出,这个社会还是一个急骤变化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而与千百年沉睡的慢节奏的传统社会不同:“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4]总之,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转型,1789年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墓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凸显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作为上述变化突出表现的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都市化(城市规模的扩大,作用的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作为社会瘟疫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作为贫富悬殊标志的富人区和贫民窟的并存,从劳资对立到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机器以至起义,从大鱼吃小鱼到企业破产,倒闭,从童工的使用到工人丧失劳动能力后的悲惨处境;从失业大军的形成到犯罪率的提高;一边是“生产过剩”,很大一部分粮食和其他制成品被销毁,另一边是挣扎在饥饿线上的穷人饥寒交迫,如此等等。所有这些,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革命的回答和改良的回答,产生了两大系统的社会学。 传统和现代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仍然是重要的议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我和刘少杰教授曾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5],即“一点两线两段”。其中所谓“一点”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的起始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所谓“两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然后沿着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列宁、普列汉诺夫、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东方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即主要指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另一条线是以卢卡其、

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

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 促使张爱玲的现代性转向日常的因素有:上海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日伪文艺环境、独特的女性意识、中国文学传统等,另外,战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宽容的现代意识与世俗化生活原则的制约下,张爱玲完成了对文学现代性的建构。张爱玲的文学现代性是一种怀疑文明的中国式的世俗现代性,具有媚俗倾向;是一种基于宽容的现代意识但最终又有一定传统意味的反现代性;是一种与五四有一定关联但主要体现上海市民精神的文学现代性。 一、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内涵 作为继五四启蒙现代性之后的另一种文学现代性,张爱玲的现代性与前者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在一个新旧更替的时代,市民的世俗人生必然是新旧兼容的,譬如白流苏为了生活,她可以自己做主,但她的所求无非是依附一个男人过日子。这样,我们就看到世俗现代性的另一面,当作家以个人或许是海派的现代意识宽容这类人物时,她就容忍了他们的传统、守旧,小说因而不免有反现代倾向。《五四遗事》以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始,但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生活也并不是一如恋爱那么有趣,人物传统的传统、新式的也半新不旧,所以,小说的结局是罗文涛与三美团圆,一个反封建的故事最终落入封建圈套。大时代是一回事,日常生活可能是另一回事,一种不同于五四的现代精神驱使着小说,使她的小说有了传统的负重、有着反现代的一面。 李欧梵先生认为“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是把艺术人生和历史对立的”,显然,他的看法不尽准确。什么是历史呢? 时代大潮是历史,生活中的涓涓细流也是历史,说张爱玲疏离大时代是对的,但是,历史是一切社会事实,从这个角度看,张爱玲的“日常生活”是贴近历史的,更何况她的“日常生活”不乏现代内容。李欧梵那样读解张爱玲的意图是,在他看来,张爱玲跟西方颓废作家一样,她的艺术人生与社会生活对立,因而她就能被纳入颓废作家行列。其实,张爱玲既没有以生活来模仿艺术,也没有颓废到唯美,更没有海派作家的“颓加荡”,所以,很难说张爱玲是颓废作家。不过,她的末世感、虚无感还是决定了她有一些“颓废”,这种颓废是中国式的享受世俗生活的颓废、苟且偷安的颓废。或许,张爱玲本人未必完全认同它,这其中应该既有迫于现实的无奈、也有媚俗的因素在内。 二、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成因 上海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是制约张爱玲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文学作品成为商品时,作家更应该迎合、讨好读者,因为广大读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迫使张爱玲写作转向日常生活的因素是当时的文艺环境。或许可以说,上海的沦陷造就了张爱玲,因为现代作家对大文学之外的文学世界是毫不留情地挞伐的,而在日伪时期,主流作家大都逃离上海,张爱玲因而能以自己的方式潜心写作。惟一一次批评来自傅雷,它虽然打扰了她,但张爱玲并没有改变自己。与好评相比,恶评的声音太微弱。日伪在上海推行“和平文艺”,其手段并不是和平的,一是他们逮捕、关押进步文化人,二是取缔了原有的报刊,三是改组报刊,使其有日伪背景或使其不再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引言 中国文学是一个博大精深地主题,它自古以来都影响着我们地文化,经济乃至政治.而传统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有着明显地不同,西方文明偏重于理性科学和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学偏重于对人生地感悟,对经世治国地探索,偏重于思想地境界.无疑抒情于中国文学是皇冠上地一颗璀璨明珠!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不仅是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地鉴赏与理解,更是对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社会制度地研究与探索,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塑造人生价值观地一种方式.b5E2R。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一·文学中地时间二·文学与自我三·文学与自然四·文学中地江南p1Ean。 正文 一·文学中地时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存不存在?它是唯物地还是唯心地?从终极哲学上讲,时间是不存在地.用《金刚经》地话讲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从来就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这就是时间.DXDiT。 文学中对时间地发现,表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地局限性地一种体认,这种体认会激发人类产生超越地思想.面对时间之流,中国文学对此有不同地选择.RTCrp。 .人类对时间是惶惑不安但不是绝望地,是以积极向上地态度,回应时间地压迫.这种态度,就是儒者所倡导“不朽”观念.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地态度.这在中国文学里是主流,历代文学中地那种抱负、志向、爱国主义,根源于这种积极地面对时间地态度.5PCzV。 例如: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LBHr。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xHAQX。 曹操地《龟虽寿》中传达了人地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地,只要自己保管地好也可以益寿延年地思想.于是引发出对人生地感慨虽已暮年,但是有远大志向地人那种奋发地雄心不会止息.《短歌行》中有曹操对人生短促地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他感叹地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地紧迫感,所以他这“人生几何”地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地事业.整首诗表示自己有宽广地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地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地大好局面.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地雄心和进取精神.LDAYt。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地生命体,每一个生命都会有自己地生存消亡过程,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内容提要: 本文系作者1999 年5 月26 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 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 后现代" 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 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 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 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同时试图解释" 后现代" 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现代性" 和" 后现代性" 相互交融的状况, 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 年秋天, 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 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 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 后现代", 或者说"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 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 此举相当大胆, 因为他80 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 而他的那本" 大书" 《后现代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 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 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 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 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 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

---TheCulturalTurn (Verso,1998), 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 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 年到1998 年的8 篇论文,1983 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 我从前的同事, 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 也是马克思主义者, 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 结果却越写越长, 竟至成书, 名为 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Verso,1998), 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 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 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 后来在1950 年左右, 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 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 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 下半叶就是后现代; 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 而是第三世界, 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 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 当然, 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 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 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 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 年左右到1930 年左右; 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 年前后开始的。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 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 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 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 这种发展到了最

南帆《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①文学的真实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是文学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古代文学不是那么讲究“真实”,苏东坡轻蔑地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古代诗人从不以这种夸张为忤;传奇、笔记乃至《三国演义》《红楼梦》之中出现一些神魔鬼怪或者灵异事件,没有人觉得会有什么不妥。然而,借用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祛魅”。自然科学清除了种种魑魅魍魉,物理学、化学或者生物学的世界清晰可解,科学实验让世界一一再现。在这种风气下,文学祛魅尾随其后。 ②如今看来,许多人可能低估了“真实”问题的复杂程度。事实上,“真实”涉及的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例如,“真实”的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真实”的科学标准与感官标准,“真实”与种种知识门类的关系,“真实”与种种观测仪器和描述符号的关系等等。最近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虚拟空间是否真实?正如《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的所见所闻会不会仅仅是某些大型计算机制造的虚拟景象?庄生梦蝶抑或蝶梦庄生,我们如何判断那个所谓的“真实的荒漠”不是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虚拟景象?另一个尾随而至的难题是,如果我们不信任计算机的虚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信任物理实验室仪器的种种结论? ③从这个意义上,文学考虑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真实感”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吻合科学知识,而在于是否可以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之所以让人感到“真实”,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种性格丝毫不陌生,尽管我们无法见到猪的外形和这种性格的结合。相反,相对论所说的时间与空间的弯曲就不那么真实,因为这种理论推导无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所以,文学的“真实感”产生的真正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反之,“真实感”的丧失令人不安。 ④日常生活是由各种细节组成的。如何运用各种细节进行叙事,这是对于作家艺术才能的考验。批评家因为某一个特殊的主题——例如“寻根”“苦难”“孤独”——褒奖某一作品的时候,作家或许会嗤之以鼻。质量上乘的作品通常血肉丰满,有时作家会使用“纹理”这个词给予形容。如同一篇论文的论证质量取决于作者思想的缜密程度,许多杰作往往纹理细密。这些作品的质地坚实厚重,人们甚至很难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这些杰作的主题。相反,一些貌似尖锐的作品内容单调。 ⑤许多深刻的主题未必诉诸大幅度的动作情节,而是更多体现于各个生活细节。作家通常知道,虚构一个精彩的情节远比虚构精彩的细节容易。叙述比描写容易。离奇的情节可以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坚实的细节才能让这些情节返回人间。如果情节的离奇程度超过了细节的负担能力,说服力就会急剧下降。 ⑥当然,文学重视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这不是倡导鼠目寸光,仅仅关注我们身边的琐事而不考虑时代的重大事务;也不意味着艺术向蝇营狗苟的世俗屈服。不能将现实主义想象为无条件的接纳庸俗,不能将文学想象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我们宁可说,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并且从日常之中发掘出特殊的能量。如何集聚起日常生活之中最富于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整理(十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 穆申、刘婷、黎力等提供 张洋宇、刘婷、邱日明整理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从晚清到五四——现代文学语言与制度的形成 第三讲鲁迅与现代小说形式 第四讲现代小说(上) 第五讲现代小说(下) 第六讲新诗传统的建立 第七讲散文专题 第八讲现代话剧 第九、十讲聚合离散的文学时代 ●不指向确定的时间维度 第一讲导论 ●何谓“中国现当代文学”? 对象:晚清以来,具有现代性质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问题一:晚清以降,中国文学何以成为“现代”? 问题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质是什么? 一、(问题一) 文学革命论述: 1.1917年开始: ?《新青年》2卷5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8个建议 最后一条是“不避俗字俗语”——白话 ?《新青年》2卷6号,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了三大口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逼上梁山》 2.1929,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纲要》 3.193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理论、论争,小说、诗歌、散文…… 4.1990,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以白话为媒介的新文学有别于以文言为媒介的旧文学 胡适注重白话的形式——直线进化论 周作人、钱玄同更注重内容思想(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质疑之一:一种“新文学”的兴起,是否如胡适认为一定是白话? 捷克汉学家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抒情与史诗》提出—— 旧→新:抒情性→史诗性(小说代替诗歌成为主要门类:文类主导性的变化) 《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文言) 结论一:新文学诞生的基本条件,并不像胡适所深信的那样取决于语言; 结论二:现代文学的诞生,不是一个改造各种外国文学成分、改革传统结构的渐进发展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 摘要: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转向中,美籍华裔汉学家陈世骧率先运用“差异性”理论,提出“中国抒情传统”的构想,开启了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新路向。文章重点关注这一创构的两个问题:文类理论与考据方法。前者揭示“抒情传统”的观念背景和比较语境,重点关切经由中西文类理论引发的文学传统的不同路径;后者则以中国文学的“抒情源头”为考察对象,揭示陈世骧的国学背景及其研究方法间的关联。 关键词:抒情传统;陈世骧;比较诗学;文类;考据方法 1958年,韦勒克在教堂山大会上以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之演讲,引领国际比较文学从重视“影响研究”、依靠材料考证、强调事实联系的“法国学派”时代,进入了重视“平行研究”、看重文学作品自身独立性和文学性、强调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视野的“美国学派”时代。这一研究转向,对以比较为基本视野的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0年代,著名留美学者陈世骧显然已成为这一新主张的实践者,在其美国亚洲学会年会的演讲稿《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比较文学的要务,并不止于文学相等因式的寻找;它还要建立文学新的解释和新的评价”,随即他提出了以标榜文化独特性为宗旨的“中国抒情传统”论断。 一文类:在东方与西方 中国文学批评,自《毛诗序》起,就有文学分类的自觉,根据《周

礼》“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雅、日颂”而提出的“六艺”说,风、雅、颂即指诗的种类。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审美的独特价值首次得到文人的广泛认同,文学批评中的文类问题也发展为中国独有的一套文体学。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陆机的《文赋》则更把“文章”细分为十大类,逐一划定美学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哗而谲诳。”而在以“诗文为正统”的古典文学体系中,又按刘勰“音韵之别”划定的“文笔之分”建立了中国特有的文类分野:“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至于戏曲、小说等俗文学,明清以来虽然有了惊人的发展,但始终未能进入文人“雅”文学范畴,因而在文类上并没有取得与诗文同等的地位。 与此相对的西方文学传统,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起,就一直倾向于把整个文学领域分为三大类,这种分类至今仍然通用,它们是:戏剧文学、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亚里士多德把文学建立在模仿论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于是就有了以上三类文学:“假如用同样媒介模仿同样对象,既可以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或化身为人物,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内涵论文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及其 涵作者:方冬雪摘要:发轫于启蒙时代的现代性,因其优越的现代化文化,对中国近代及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性从西方到,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随着上世纪90年代社会和思想文化的急剧转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发现和认识。鲁迅站在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立场上来批判传统,要求该“改造国民性”和精神解放;从文则一种“反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的姿态,希望以自然人性来实现民族精神重造。尽管关注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地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涵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性鲁迅从文涵 首先,我们从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入手。 “现代性”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大家普遍认同的有两种解释:一是从在历史长河中的时间职能上看,它被认为在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明历史中某个阶段的现代性——它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工业革命的产物、资本主义所引起的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产物,因此,“现代性首先是与一种新的时间意识是对应的”;另一种是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在文化畴具有价值叙事职能。 从这两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同时存在着对于两种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文学的兴起就是以一部分作家率先举起“科学”与“”两面大旗开始的。他们对国民性中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对旧的统治制度和腐朽的封建伦理道德发起攻击,从而关注中国的国家民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部分作家可以以胡适、

独秀、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天翼等为代表。另外也有一些作家,则显示出对于审美现代性的浓厚兴趣,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人”,一个更多表现为非理性的人,在现代社会的某种境遇。这一部分作家以金发、戴望舒、爱玲、穆旦等为代表。我们研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需要从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历史进程的实际出发。现代性是个发展的概念,它分为前期、中期、晚期的不同阶段,不可以用相对成熟的现代性来苛求早期的现代文学。它萌芽于晚清,开创于民国,发展在国。从中国整个庞大的文化和时间背景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它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要从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中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就其特殊的时代意义,我们也不难看出发生在1917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不同于古典文学,也不同于西方文学,更不同于当代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性”意义。 其次,从“现代性”的主要表现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同样保持着“现代性”特征。 个人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以文学方式为个人立法,确立了个体的独立、解放、自由和创造的价值意义。郭沫若在诗歌中创造了“我把天来吞了”、“我把地来吞了”的“我”,充满了诗人自我崇拜、自我赞美的激情;庐隐也通过《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等小说描写了自我的心境,抒发了自我的情感……这是与他们的个人主义的思想情感分不开的。 “人道主义”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担当公民和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情、悲悯普通人的生活命运。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的重要作家郁达夫,借作品塑造了一群引人注目的零余者形象,从而抒发了孤独、忧伤的情怀,从《沉沦》中的“我”,到《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烟厂女工,无不充满了令人窒息的苦闷感。作家也正是以此来

[国文,传统]浅析普实克如何看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浅析普实克如何看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西方诗学传统是在古希腊、罗马史诗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叙事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抒情文学的真正发展是到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浪漫主义文学关于抒情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对后来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普实克看来,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的直接渊源。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都受到以抒情性与主观性为特征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显著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文学的抒情性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传统直接发展的结果。普实克认为,中国古代较为雅正的文言文学就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主观性,也正因为如此,欧洲文学这些外来影响才能在中国文学中找到如此适宜的土壤。通过马克思主义内因、外因论,普实克深刻把握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发生的根本动力。并且,普实克细致分析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与欧洲浪漫主义抒情传统的不同,展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独特性,在中西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中,普实克对欧洲浪漫主义抒情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接受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深刻把握并阐明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的本质。通过语义对等性比较,我们能够看出普实克对中西抒情文学传统的认识及对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特征的把握 一中国古典诗文的抒情传统 中国较为雅正的文言文学在普实克眼中,主要是指诗、词、赋、散文等文人文学作品。普实克把抒情性与主观性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或通俗文学的主要区别来看待。他认为抒情性在旧文人的文学作品都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在他看来,虽然在一般的中国古文作品中,作者通常都不是用个人化的风格来创作,而是使用一种固定的文体或表达形式,这中间几乎不能插入任何个人的成分,但仍然无法否认这些作品存在的主观性和抒情性特点。因为,作者的个人经历,他的观点、思考和感受,是作者创作灵感的唯一来源,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中国传统的文人日记、书信等作品中。这些作品往往只记录了作者对外部世界的一个印象、一种感受,或者描写一幅画面,或者记录一段经历,总之,这些作品都不注重情节、故事和叙述,而注重情绪情感的表达。除了笔记、日记这些文体之外,诗歌更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抒情诗是中国文学的典范。普实克对中国抒情诗的特点概括如下: 长久以来,中国抒情诗一直在探索如何从自然万象中提炼若干元素,让它们包孕于深情之中,由此以创制足以传达至高之境或者卓尔之见,以融入自然窈冥(objective existence of literary works)的一幅图象。其背后的基本假设是艺术家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于毫末照见大端,深入自己意想向读者表达的情景。诗歌的目标是成为芸芸经历大自然的同类体验之本质或精华,好比画于画家之为用。这种取态使艺术家揪心于摘选各种现象之典型,将之归纳为最基本的特性,以最简洁的手段作表达。这段论述深刻把握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手法的基本特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意象比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意象成为主观情感的载体,表达作者深厚的情绪。 中国古典散文的抒情性虽没有诗歌那样明显,但是普实克认为中国散文中,除去政论文或者反映官场生活的作品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个人经历和感受的叙述,是大部分散文的主题。,因此也具有抒情性。这种抒情性发展到宋明时期,强调个性和内心倾向的倾向日益明显,作家们越来越公开自己的心理世界,把自己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古典文学中这些抒情因素都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了影响,比如我们在郁达夫充满主

《离骚》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抒情传统

《离骚》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抒情传统 医学部10级生物科学师范 1030401003 苏君菊前记:笔者来自广袤的北方,性情也颇有几分北方的豪爽耿直,文学作品的欣赏上也是如此,苏东坡一直是我的最爱,并非因为都是姓苏,实在是东坡的才情卓绝,随意挥洒让人欲罢不能。他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全才,他的诗歌善用比喻,纵意自如,触手生春;对人生持有达观的态度,能够超越困难、解脱苦难。诗人宽容平和的襟怀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使我折服。课堂上老师曾反复强调,词之正宗为婉约派,苏轼辛弃疾之类乃非正宗。但我想,文学创作应该本无所谓正宗与否,读来让人身心爽透的就是好东西。独抒性灵,有感而发,不是无病呻吟,就是好文章。浪漫主义文学我不太喜欢,太多矫揉造作,扭扭捏捏。此话说的可能也有些片面,因为何为浪漫主义何为现实主义实在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界限。之前从没有完整的读过离骚,因为实在太难读。以下内容是结合听过的课加上个人对离骚的学习和网上的各种资料写出的,有些地方直接引用了网上的原文,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实在无力独立完成;有些地方进行了修改加上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失偏颇,还请海涵“门外汉”的粗鄙。 文学是人类借助语言对于世界、社会以及人生进行的审美观照。在由西部白雪皑皑的高原、东面蔚蓝色的大海、北部寒冷不毛之地、南部崇山峻岭框定出的相对独立的广袤土地上,中华民族享受着黄河、长江的滋养,脚踏黄土地,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创造出具有中国面貌、中国气派的文学艺术,中国古典文学历经数千年持续的发展而没有中断,至今仍然如阳光、空气一样滋养着当代的中国人。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战国时期,在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的楚国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兴起了楚辞,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时代环境和独特生活经历、个性品质,使得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具有很卓越的政治器识,“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忠君爱国却遭到奸臣嫉妒,昏庸的楚怀王听信谗言,屈原先后被流放到汉北和江南,最后投汨罗而死。《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我一直在想,离骚到底何意,查阅资料说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可我觉得应该是脱离困境之意。全诗缠绵悱恻,感情强烈,迸发而出,象征性的叙事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也揭示了诗人选择的艰难和灵魂的煎熬,显示了生命的深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屈原之后还出现了深受屈原影响的楚辞作家群,如宋玉、唐勒、景差等。宋玉的《九辩》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在秋景的描写中把个人的身世之悲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情联系在一起,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两千年来一直给后世以巨大的启发和鼓舞,屈原也因此成了一个不朽的爱国典范。汉初,遭遇和屈原极相似的贾谊,在赴长安任太傅途中经过湘水,凭吊屈原自沉殉国的地方,怀古伤今,写下了《吊屈原赋》,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无尽哀思。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引刘安语称誉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并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自勉,“就极刑而无愠色”在身

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思考

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思考 【摘要】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具备解释传统文学定义反抗与质疑现代性的双重原则,所以其对现代性的理解与社会并不相同,文学相对更重视对另一些层次的研究,该文就是针对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而做出的浅层研究。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现代性 自1990年开始,文学界有关现代性的分析逐渐深刻,也就是说其已经被当做目前文学领域所深刻探讨的最新课题。针对现代文学所包含的现代性,不但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成熟,同时也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给文学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由此能够得出现代性对我国的文学领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针对现代性的探讨,部分学术界专家认定其属于时间概念,还有一些认定其是与传统观念相区别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并且逐渐自我完善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术界里,许多的专家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与审美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文学自身就具有审美的意义。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难以被全面解释的,它属于一个整体,具备着启蒙、审美的作用,它的核心就是审美现代性。 二、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文学审美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成熟的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观念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中,具有经验世界具体性与当代经验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每个国家的文学现代性,利用其他国家正确的观念来完善我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传统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传统研究 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抒情传统已经不是某位学者的新发现或者杜撰,而是众所周知并且得到认同的一般知识。这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状况就可以达到论证。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抒情传统最初是陈世骧先生在美国的一次演讲上提出的,但是随着近年来文学史学的发展,学术界对此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慢慢地从研究中国文学史上是否存在抒情传统到对此做出研究,而且进行概括,探讨抒情传统的规律等。 我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确存在着抒情传统,却并不是唯一的,应该还存在着批评性的抒情传统,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益。所以目前要做的不是将中国存在着文学抒情传统这一理论推翻,而是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抒情史,并且研究两种传统之间的关系,用中国文学批评性传统去补充和充实单一的抒情传统说,从而使中国文学史的抒情史发展趋于完整。 一、谈论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从我国文学史上学者的许多观点来看,中国文学中存在着抒情传统,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涉及到作评论、风格论、批评论以及其他的方面,但是关键是文学以情志为核心和以抒情言志为创作宗旨观点的抒情传统。 翻开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或者参考资料,就会看到一些古老的文学抒情的文言,比如,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等等。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文学起源和性质的经典性与核心性言论,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情感思路、对创作过程的看法,也决定了文学价值判断的准则、文学发展的意义等等。随着后来历代的发展,文学家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轴心进行了阐述或者批评。其实文学创作的本质是写心,即要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为主导,而外物或者事象只是使人产生感性和借以表达感性的前因和工具,表达内心情感依然是处于主导的位置。在文学创作中学者也并不是一味地不知道叙述,既客观地将身边的事物或者身外的景象进行描述,主要是由于上述的主导理论的影响,只能将叙事放在为抒情服务的地位,认为在文学表达中只有抒发主观的情感,才是抒情的本分工作,也是其写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而对于其他的描述手段,即使描述得再妙笔生花,也不能够体现文学抒情的主导理论。 二、中国抒情传统的学术谱系以及国内的研究现状 从历史性的研究角度分析中国抒情传统的叙述谱系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世纪上半期,在西方文学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向西方的纯文学观念靠拢,并且想要以此试图从整个层面上规定中国文学主潮,其中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情感中心论逐渐显现出抒情传统的端倪;还有的学者以跨文类视野初步梳理表现出中国文学抒情体系的尝试,更有学者将这种抒情传统从美学的角度阐述其中的文学艺术精神,从不同程度上触及到了中国抒情传统研究的理论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并以此视为抒情传统的理论渊源。 第二阶段应该是中国抒情传统理论的提出,发生在20世纪的60到70年代。以陈世骧为代表的文学家以文类为基点,正式提出了中国抒情传统的议题。 第三阶段,则发生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北美古典文学研究界,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高友工为代表的抒情美学为例。其言论的特别之处是从审美活动的主客观关系为基础,分别从抒情主体和客观对象两方面构造了中国抒情传统之美学体系,在其中融入的结构主义诗学理论等西方形式文论的成果,更加体现了时代和地域的特色。 第四阶段,则是在海外的中国抒情传统理论在台湾得到了接受和拓展,而且此议题在高友工返回台湾后就薪火不断,其中以蔡英俊的情境交融为代表。这种中国抒情传统理论显著地影响了台湾的文化观念和文艺创作,说明了抒情传统的理论参与到文化实践的种种迹象。 但是发展现状是国内的学术界对海外华人的这一发现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论文方面比较有限。以陈亚林为代表的《从形式角度切入挖掘中国抒情美学》是在国内能够找到的第一篇专门针对抒情传统进行阐述的专题研究,虽然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海外华人的美学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