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师幼关系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师幼关系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身心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师幼关系不仅体现在集体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还体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进餐、就寝、盥洗等环节中,渗透在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是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最依赖的人际关系,因此,重视师幼关系对幼儿人际交往的培养至关重要。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后第一个学习场所,教师又是这个场所与幼儿密切联系的人,当幼儿因人际交往问题影响到日常生活及学习时,教师就应该介入并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培养。新入园的幼儿由于身份与环境的变化,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表现出许多不适宜,不同类型的幼儿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他们的相处方式。外向的孩子更容易接触他人,但易引发争执与矛盾;内向的孩子比较难与人交朋友,与人交往的机会更少,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的幼儿展开个性化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幼儿对教师的反应也会截然不同,有的幼儿欣然接受,但个别会落泪、与教师唱反调。在教师面对幼儿的时候,特别是小班幼儿,不光要关注他们的一日生活,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要为他们树立正确交往的榜样,让他们在看与做中学会如何与人友好相处。本研究希望教师能更多关注师幼关系,使幼儿都能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研究的目的通过教师、家长问卷和教师访谈找出师幼关系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教师提出指导和建议,为幼儿在认知水平发展的同时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1.2名词解释
1.2.1人际交往 人际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与人之间”。
张明红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中人际交往是这样定义的:“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人使用一定的言语、文字或肢体语言、举措等表达手段将信息传递给他人的进程。”
薛振田在《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中提出:“人际交往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加德纳认为人际关系能力就是“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气质、动机以及欲望,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
通过以上人际交往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虽然对其表述不同,但意义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本研究中的幼儿人际交往则是指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与别人的接触与往来,主要包括幼儿与父母、与教师以及与同伴的关系。
1.2.2师幼关系 牟映雪主编的《学前教育学》中

明确指出:师生关系是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极大的激发教师与幼儿参与日常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Erik Erickson在《童年与社会》中强调: 儿童开始接触教育场所后,就与教师产生交往。师幼关系是指在幼儿园、托儿所等正规学前教育场所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互为影响的过程。
通过上述研究师幼关系可以定义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在园发生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文献综述
2.1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2.1.1人际交往的含义
张明红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中人际交往是这样界定的:“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人使用一定的言语、文字或肢体语言、举措等表达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他人的进程。”
本研究中的幼儿人际交往则是指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与别人的接触与往来,主要包括与父母、与教师以及与同伴的关系。
2.1.2人际交往的类型
根据Schaffer研究,将小班幼儿人际交往分为亲社会型、退缩型和攻击型。
2.1.3幼儿人际交往的现状
庞丽娟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积极友好、外向、爱说话;被拒绝儿童性子急、脾气大、易冲动;被忽视儿童很内向、脾气小、不易兴奋、胆子较小。
刘文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其气质特点为,情绪稳定、不激烈;而被拒绝的儿童其气质特点为,情绪不稳定、爱冲动、注意力易分散。
上述研究说明由于幼儿不同的气质类型,在幼儿园确实有着不同表现,有些利于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有些可能逐渐发展为问题行为,如攻击性行为,虽然气质类型难以改变,但通过教师对幼儿进行时刻的观察,在适当的时机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干预和引导,亦是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2.2师幼关系的相关研究
2.2.1师幼关系的含义
Erik Erickson在《童年与社会》中强调: 儿童开始接触教育场所后,就与教师产生交往。师幼关系是指在幼儿园、托儿所等正规学前教育场所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互为影响的过程。
本研究中可以定义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在园发生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2.2师幼关系的类型
姜勇、庞丽娟将师幼关系分类为四种类型:严厉型、民主型、开放学习型以及灌输型。
Pianta 通过因素分析得出师生关系的三个主要类型:亲密性、依赖性、冲突性。
朱婷婷认为幼儿园中教师与活泼、喜欢表达自己观点的幼儿的关系属于亲密型关系,与教师关系不亲近也不疏远的幼儿关系属于一般型,此外,还有少数的幼儿平时不擅表达,总喜欢一个人,她认为这种师幼关系为疏远型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的分类比较多,本研究主要研究已成型的稳定的师幼关系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以Pianta的分类方式,把师幼关系分为:亲密性、依赖性、冲突性三类。
2.2.3师幼关系的现状
在丁璐璐的师幼关系研究中发现,教师对幼儿要么掌控较多,或者完全放任,师幼关系呈现出极端的状况。
崔淑萍发现,师幼间的冲突现象常见。在师幼冲突的类型方面,显性直接冲突占19.8%, 隐性间接冲突占80.2% ;在师幼冲突的教龄方面,教师与幼儿发生冲突的次数随教龄的増加而减少;师幼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幼儿缺乏自制力、教师教龄短等因素。
通过上述研究得知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与教师的培养密不可分,教师是除父母外与幼儿接触最多的对象,在实际的师幼关系类型中,冲突性师幼关系最为常见。
我国在师幼关系的研究存在处于数量较少的情况,并且从其现状来看,指导性不强。有效的师幼互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幼儿的人际交往水平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能提高教师重视自身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等不同的形式,分析该幼儿园的师幼关系情况,为营造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人际发展做出努力。
2.3师幼关系对幼儿人际交往的影响
研宄者豪斯研究表明,与教师有安全性情感的幼儿与同龄人更好相处,更善于交际,在同伴交往中很少出现攻击行为,而过于依赖教师的幼儿则表现出更多的退缩行为和攻击行为。
姚铮从幼儿园教育环境方面分析,认为幼儿园人际环境主要是由幼儿和教师组成的。他指出,如果教师将幼儿视为拥有独特个性的人,就会建立一个和睦、相互依存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起安全感与归属感,促进他们与他人、同伴的互动。
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幼儿园的师幼关系对幼儿的社会适应影响远高于中小学时期的师生关系,幼儿在学前期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更易受教师的影响,教师正向的引导提高幼儿在互动、交往、合作中的能力。
3研究方法
3.1研究目的
基于前人对于小班幼儿人际交往的研究,结合在幼儿园中对师幼关系的观察,本文对师幼关系的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目的通过教师、家长问卷和带班老师访谈找出师幼关系对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教师提出指导和建议,帮助幼儿在认知水平发展的同时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2幼儿园师幼关系假设
假设1 和谐的师幼关系能促使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假设2 各类师幼关系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3.3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选取上海市徐汇区某两所幼儿园作为调查样本

的采集地。《师幼关系量表》问卷主要研究对象是:两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教师,共63名(有效问卷回收60份);《人际交往情况调查问卷》(家长版)主要研究对象是小班幼儿共计62名(有效回收问卷60份);访谈法的研究对象为小班带教老师2位。主要目的是了解幼儿园师幼关系情况及小班幼儿人际交往情况。
表3.1教师构成情况表
人数 百分比
分布 平江路幼儿园 30 50%
枫林路幼儿园 30 50%
合计 60
年龄 20-30岁 30 50%
31-40岁 25 41.7%
41-50岁 5 8.3%
合计 60
平均年龄 33
学历 本科 49 81.7%
专科 11 18.3%
合计 60
专业 学前教育 53 88.3%
非学前教育 7 11.7%
合计 60
由表3.1的数据可以看出,调查的教师主要是青、中年教师,平均年龄为33岁。在学历上,本科占81.7%,专科占18.3%,教师大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科班出身,只有个别是非专业毕业。
3.4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方法,对小班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再结合教师的访谈,分析师幼关系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的情况,从而给幼儿教师提出建议。
3.4.1文献法
文献法,指通过搜寻、分析、整合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明确核心概念的含义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本文开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3.4.2问卷法
(1)师幼关系问卷调查
师幼关系研究采用 pianta 编写的信效度良好的《师幼关系量表》,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背景,第二部分为问卷。
第一部分,教师信息,包括婚姻状况、教龄、学历等。
第二部分,主要是由亲密型(11 题)、冲突型(12 题,负向计分)以及依赖型(5题,负向计分)三个因素共 28 项组成,采用五点计分法。该量表经过检验,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同时,问卷也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在各维度所得高分分别表示亲密型好,冲突型高,依赖型强。问卷统一由园长随机发放给两个幼儿园63名小班教师,问卷见附录1。
将师幼关系量表调查的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
(2)幼儿人际交往情况问卷调查
人际交往调查问卷是根据Schaffer 的研究,从幼儿亲社会性、退缩性和攻击性这三个维度出发,并借鉴陈会昌教授编制的《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需要对其中的题项进行了改动从而形成的问卷《小班幼儿人际交往情况调查表》,共计15个问题,亲社会性(问题 1、 3、6、 8 和 13 )、退缩性(问题 5、 7、 10、 11 和15)和攻击性(2、4、9、 12 和 14)各维度分别5题。问卷按五点计分法计分。问卷见附录2。该问卷的研究对象为

小班幼儿,但由父母代为完成,由园长随机发放给小班幼儿,再由带班老师统一回收。
将人际交往情况表调查的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
3.4.3访谈法
访谈是研究者通过与受访者进行交谈,从而获得研究信息与资料的一种方
式。在本研究中,针对问卷中产生的疑惑,包括教学活动及教师与幼儿的相处等,设立访谈提纲,对小班带班教师进行访谈。访谈提纲见附录2。
4结果与分析
4,1小班幼儿人际交往分析情况
根据不同类型幼儿人际交往的特点,选取问卷中亲社会性、退缩性和攻击性三个维度对60名幼儿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表4-1 小班幼儿人际交往分析情况表
维度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亲社会性 60 10.43 4.492
退缩性 60 12.18 4.447
攻击性 60 15.10 4.569
由表4-1可知:人际交往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攻击性的均值最高,亲社会性的均值最低。说明选取的样本中,幼儿的亲社会性发展较好,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但幼儿的退缩性及攻击性较强,说明小班幼儿仍未适应幼儿园,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和帮助,以便适应幼儿园生活。
4.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三种师幼关系类型,选取师幼关系的亲密性、冲突性及依赖性三个维度,对师幼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幼儿园教师的婚姻状况、教龄和学历为自变量,分析师幼关系与其三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4-2 小班师幼关系各维度差异情况表
维度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亲密性 60 35.25 4.743
冲突性 60 26.15 5.230
依赖性 60 13.72 2.484
由表4-2可知:师幼关系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亲密性的均值最高,依赖性最低。说明小班亲密性师幼关系居多,这与教师是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主要接触的成人有关,幼儿喜欢和教师呆在一起,通过游戏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播,在幼儿规则意识还没有成熟之前,教师就是他们的“标准”,对教师有着一定崇拜感。
表4-2-1小班幼儿教师师幼关系在不同婚姻状况下的差异情况
维度 婚姻状况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F值 显著水平
亲密性 未婚
已婚 25
35 31.88
37.66 4.186
3.514 33.586 0.000
冲突性 未婚
已婚 25
35 30.08
23.34 5.686
2.274 40.339 0.000
依赖性 未婚
已婚 25
35 12.20
14.80 2.000
2.233 21.528 0.056
由表4-2-1可知:小班师幼关系各维度在不同婚姻状况下存在一定差异,在依赖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亲密性上,已婚教师均值高于未婚教师;在冲突性上,未婚教师均值高于已婚教师。这与已婚教师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关,在对待幼儿园的孩子时已婚教师自然也多了一份如母爱般的关怀,因此与幼儿的亲密性相对较高;而未婚教师暂时没有这份家庭责任感,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