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 长度单位

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难点是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由于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该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也经常遇到,但是1厘米、1米分别具体有多长,学生并不清楚,也不能实际应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做一做等来认识厘米和米,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理解知识,掌握概念。

1.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科书介绍了用庹、拃和脚长作为测量长度单位的情况,由于用人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其单位的实际长度并不统一,测量结果很可能不一致。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体会,以引发其认知冲突,从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其他长度单位,这件事不仅很有趣味,更有深刻的数学、社会学价值(当然这里不强制要求学生了解);并通过尝试用这些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切身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结合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厘米尺很常见,用起来很方便。同时,厘米尺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厘米”表象、体会测量含义的最好工具。因此,教学长度单位“厘米”时,要结合厘米尺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活动,认识1厘米、几厘米的长度,建立厘米的长度表象,积累测量经验。教学“米”的认识也应如此。

3.估测物体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对长度估测的基础上,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估测。如:课桌的宽是60米还是60厘米?方法一:一张课桌的宽还不到1米,所以不可能是60米;方法二:根据1厘米的长度估测出10厘米的长度,再根据10厘米的长度估测出60厘米的长度,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因此是60厘米。千万不能简单地判断,不是60米就是60厘米,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也不利于后面长度单位的学习。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例1、例2、例3,完成教科书P4上面“做一做”和P8“练习一”中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在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刻度尺,5厘米长的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选出身高不同的两名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察谁高、谁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画一下。你们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用手比画高多少或矮多少,也有的学生能说出具体高几厘米或矮几厘米,只要学生说的在合理范围内就行。

师:“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的身高,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认识古代人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师: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来看看古代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课件出示教科书P2例1的情境图)

师:观察这些情境图,同学们能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量石头的宽度,用拃量布的长度,用脚长量竹竿的长度。

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1拃、1脚长等都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师:现在我们就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师:课桌的长是几拃?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量出有4拃、5拃。

师:老师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情预设】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1拃的长度不同,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师: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情预设】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自然不一致。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例1情境图中的素材,简单地介绍了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又自然引出了操作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统一了长度单位,用一定的长度单位度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们自己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师: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们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0,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出示课件)

师:有的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 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自主观察为主,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时予以全面、准确的概括,是探究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

2.认识1厘米。

(1)认识尺子上的1厘米。

师:(出示课件)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师: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来指指看?【教学提示】

例1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使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

【教学提示】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础。应注意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

【学情预设】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 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

师:我们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师: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2)用手比画1厘米。

师:想一想,1厘米是多长?可以边想边用手比画或画一画1厘米的长度。 (3)寻找身边的1厘米。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师小结:我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在尺上指”“用手比画”“在生活中找”三次动手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动手操作机会,再结合想一想,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1厘米”的表象。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从刻度0到刻度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7呢?

学生自主学习。 4.探究测量方法。

(1)从刻度0起量纸条的长度。

师: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画一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完善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师:大家看一看这样量可以吗?说一说你们的想法。(课件呈现错误量法)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说是对的,有的学生可能说是不对的,让说不对的学生说明理由。

课件呈现正确量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

【教学提示】

教师通过具体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从而体会为什么测量

时,尺子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量时要按紧尺子。

(2)从非0刻度起量物体的长度。

师:如果尺子前面部分断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们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

学生小组讨论,探讨量法。

【学情预设】经过讨论,学生知道:把尺子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用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5.实践应用,量数学书封面的边的长度。

师: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先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然后量一量,看大家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长边的长。

(1)学生独立活动。

【学情预设】测量时有的学生可能还是没有对准尺子上的刻度0,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还有当尺子一次测量不够时,要指导学生分次测量。

(2)师生反馈评价。

结合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测量方法进行整理。学生可能会汇报自己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也可能提出测量时出现的困难(如尺子不够长等)。还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在测量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1.完成教科书P4上面“做一做”。

【学情预设】铅笔的左端对齐刻度0,右端对齐刻度8,所以铅笔长8厘米。

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时看数据的方法。

2.课件出示习题。

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两张纸条,它们分别长几厘米?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开始时只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说纸条长几厘米。要引导学生观察:一张纸条的左端是对着尺子的刻度0,另一张纸条的左端是对着尺子的刻度1。

3.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1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先测量,把测量的结果填到上面,再估计,要引导学生先估计再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估测结果与实物长度的对比,让学生调整估测方法,提高估测结果的准确性。

4.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2题。

【学情预设】学生会测量,但是量的部位可能有些不准确。注意让学生看图并给出正确示范。特别是1拃的长是中指与大拇指张开的长度,一步的长是前脚脚尖到后脚脚尖的长度或者前脚脚后跟到后脚脚后跟的长度,不是前脚脚后跟到后脚脚尖的长度,也不是前脚脚尖到后脚脚后跟的长度。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某些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长度单位 1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设计了教师和学生均以自己的1拃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这一环节,由于测量的标准不同,导致量得的结果不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对统一长度单位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欲望,让学生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课堂上,教师创设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厘米的时候,先呈现给学生1厘米的表象,再让学生说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加深其对1厘米表象的认识。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1第一、四、五题。

一、比一比,填一填。

四、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估计:( )厘米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测量:( )厘米

五、一把破损的刻度尺只能看到3个刻度(如下图),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哪些长度?(单位:厘米)

参考答案

一、4 6

四、3 3 4 4

五、3厘米,5厘米,8厘米。

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例4、例5,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中第3、4题。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

2.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探究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联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1米长的绳子(若干根),5米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学习单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教室的黑板有多长,谁愿意上来量一量?

指名学生拿自己的学生尺在黑板上量。

【学情预设】一名学生用学生尺测量时,其他学生会观察发现,学生尺太短了,需要多次移动尺子进行测量,而且移动时,前后衔接不是很准确。

师:他量得非常认真。你们觉得这样测量的方法怎么样?

【学情预设】学生展开评价,有的认为好,也有的认为太麻烦。教师以倾听为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黑板的长度?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用更长的尺子测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认识米)

【设计意图】将教科书P4例4的活动作为导入新课的一个问题情境,当学生觉得用学生尺作为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有困难时,可顺势提出是否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

1.认识米尺。

师:(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也就是长度是1米的尺子。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就快多了。来,咱们一起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教师演示测量过程,学生观察。

【学情预设】测量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示范,一边测量一边标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会发现用米尺测量比用厘米尺测量快多了,而且也准确多了。

师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

2.感受1米的长度。

(1)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师:(出示米尺)我刚刚用的这把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请同学们张开双臂,比画比画,感受1米有多长。【教学提示】

一名学生上台测量黑板的长度时,组织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看看黑板有多长。也可以指定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测量活动。

教师指定两名学生上台,一人伸直双臂,一人用米尺量。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自己伸直的双臂长度大约是1米。

(2)在身高中感受1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后,再指名学生进行测量。

【学情预设】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时,可能大多用口语描述,如“我的身高是一米二五”,也可能会完整表述,如“我的身高是1米25厘米”。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区分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2厘米。你们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高?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刚才对米的认识进行估计。

师: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你的身高是超过1米,还是不到1米?

同桌之间互相判断。

(3)在生活中感受1米。

师:你觉得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情预设】学生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如教室里画框的长度、讲台的高度等。

【设计意图】对自己身高的认识是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刚刚认识1米长度的基础上,设计“估计1米长度”的检验环节,伸开双臂比画1米、找老师身高的1米处、找自己身高的1米处,这些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课件出示学习单。

师:同学们,拿出我刚才发给你们的学习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并完成学习单。

学生拿出学习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用20厘米或30厘米长的尺子测量1米长的绳子,教师巡视并进行适时指导。

师:你们量了几次?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用20厘米长的尺子量了5次。20+20+20+20+20=100(厘米)。

预设2:我们用30厘米长的尺子量了3次后,还多出10厘米。30+30+30+10=100(厘米)。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们发现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了吗?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学情预设】1米和100厘米是相等的。1米=100厘米。

2.验证并总结。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米尺上的刻度,验证上面的关系式。【教学提示】

对于表示身高的复名数,只要求学生会认读,知道()米()厘米表示的实际长度就是“()米+()厘米”,会用这种形式描述身高就可以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发现米尺和学生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认识到米尺上的1厘米和学生尺上的1厘米一样长。再引导学生观察米尺上的刻度,从而验证米和厘米的关系。

【学情预设】从刻度0到刻度100就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师小结:米可以用“m”表示,所以1米=100厘米,也可以写成1m=100cm。(板书)【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用量一量的方法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米的认识,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米和厘米的关系。四、动手操作,用米尺量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根绳子,请两名同学互相配合,把这根绳子慢慢拉开。其他同学要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绳子的长度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听清楚要求了吗?请注意,开始!

学生活动。

师:绳子拉开的部分有1米吗?请一名同学用米尺检验一下。(学生检验)

师:游戏继续,请两名同学继续拉绳子,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在你们觉得拉开的绳子有2米的时候喊停。开始!

学生活动。

师:现在拉出的绳子有多长呢?谁会用尺子来测量一下?其他同学观察他测量的方法对不对。继续拉长,请在你们觉得拉开的绳子有3米的时候喊停。

【学情预设】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是否从起点开始,注意在中间衔接处是否做了标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请小组的其他同学帮忙。如果有的学生用卷尺来测量,教师应适时地对尺子的种类进行简单介绍。

师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刻度0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完善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先让学生估计,再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估计意识,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1.操作性练习。

(1)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教室里同学们感兴趣的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与宽、讲台台面的长与宽、门的高度、教室的长与宽等。

【学情预设】学生由于年龄小,在测量时会因为目的不明确、合作分工不好、工具选择不当等因素引起混乱,这是正常情况。教师要注意发现一些小组活动时的优点,在活动结束时给予评价指导,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活动后交流。

师:如果我们要测量粉笔的长度,用什么工具?测量门的高度呢?为什么同样是测量物体的长度却用不同的工具呢?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小结:测量不同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尺量比较方便。

2.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提示】

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cm”“m”,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一下,并不要求学生实际运用,教学时应注意把握。

【学情预设】做题时学生容易出错,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参照物比较,然后确定长度单位。

3.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3、4题。

【学情预设】第3题推算较难,只要能估算出结果即可;第4题可利用熟悉的身高等作标准,并将之与生活中的实际体验联系起来,如用跳绳的一半与自己的身高进行比照,用猫的高度与自己腿的长度进行比较,用人的身高与长椅的长度比较(人平躺在椅子上),再判断。

【设计意图】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很明确: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有意识地思考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的选择;二是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与生活相联系,为今后学生在户外测量奠定基础。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不仅认识了“米”,还学会了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方法,知道1米=100厘米。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动手做、动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设计意图】回顾反思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总结,更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引导。

?板书设计

认识米和用米量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1m=100cm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非常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米的长度观念。一开始让学生用学生尺测量黑板,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引入较大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认识米尺、找身上的“1米”和生活中的“1米”,强化学生关于“1米”的长度表象。再让学生估计1米、2米、3米的长度,通过实际测量验证,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整节课学生都在实践操作中感知、体验1米的长,教学效果很好。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2第一、三题。

一、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物体中,( )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课桌②书包③门

2.( )个长1米。

①3 ②4 ③5

三、在○里填上“>”“<”或“=”。

参考答案

一、1.① 2.③

三、<<><>>

第3课时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6例6、例7,完成教科书P5~6“做一做”和P9“练习一”中第6、7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可测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的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量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学具袋中放有牙膏盒,药盒,直的吸管,弯曲的吸管,铅笔,绳子,弯曲的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师:(出示一根弯曲的绳子)同学们,谁来量一量这根绳子的长度? 指名学生上台测量。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看他是怎么测量的。

【学情预设】学生会将弯曲的绳子拉直,放在讲台上,再用尺子测量。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他在用尺子量之前,做了一件事。(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6的情境图)

师:要想测量出这根弯曲的绳子的长度,我们必须将它拉直,像这样拉直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奠定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基础。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学具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判断一下哪些物体是直的。

【学情预设】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吸管、弯曲的吸管、铅笔、绳子、弯曲的铁丝等,从中迅速拿出自己认为是直的物体。

师:请大家互相检查谁拿对了,谁拿错了,相互之间说一说,并互相纠正。 师: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并能说出因为这些边都是直直的。(板书:直的)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完整表达,比如:什么的边可以看作是线段。

2.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物体,除了直这个特点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假如从直的吸管的一端开始,摸到吸管的另一端,可以把其中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线段就有两个端点;拉直的绳子也有两个端点。(板书:有两个端点)

3.感知线段有长短。 教师出示数学书。

师:(指着数学书封面的长)数学书封面的这条边可以看作是线段吗?(可以) 师:(指着数学书封面的宽)数学书封面的这条边还可以看作是线段吗?(可以) 师:数学书封面的这两条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这两条线段长度相同吗?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知道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是不相同的。 师小结:线段有长短。(板书:有长短)

师:摸一摸自己手上的学具,看看哪条边表示的线段比较长,哪条边表示的线段比较短。 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说一说。 4.找身边的线段。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同学们再想一想黑板边、课桌边、书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5的黑板、课桌、书)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地方还有线段?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物体上的线段,只要说得正确,都要予以肯定。三、动手操作,量画线段

1.估线段和量线段。

课件出示教科书P9“练习一”第6题图。

师:这些图形上有线段吗?线段在哪里?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的交流,指出:组成图形的这些边都是线段。

师:既然它们都是线段,那么它们有长度吗?能否根据经验估计一下它们大约有多长?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图中给出了“厘米”,所以很快想到用“厘米”作单位;有的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乱估”的行为,教师可以请估计正确的学生介绍经验。

师:请打开教科书P9,分小组量出第6题各图形中线段的长度。第一组测量三角形,第二组测量长方形,第三组测量正方形。

学生自主测量各图形中的线段长,小组间互相汇报测得的结果,并交流测量的方法。【学情预设】学生测量时,可能出现误差,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误差,并尽可 能地减小误差。

师小结:在测量线段的长度时,先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要量线段的左端,再看线段右

【教学提示】

二年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应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

个学生都能充分观察尺子,运用尺子,获得动手量线段的机会,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板书:可以量长度)

师:同学们,通过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长,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两条相对的边长度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设计意图】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让学生先估测线段的长,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会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结果

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画线段。

(1)任意画一条线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们会画线段吗?请在随堂作业本上画一条线段。

学生自由画线段,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样画的?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很多学生习惯沿着直尺画一条线,不知道线段要画上两个端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线段是有长短的,为了表示线段只有这么长,在线段的两端都要点上一个点。也有学生先画了两个端点,再用直尺把两个端点连接起来。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去画,只要是对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看来任意画一条线段难不住你们,那你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画一条线段吗?请同学们在随堂作业本上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课件出示教科书P6例7)

学生尝试画线段,教师巡视,让几个画法不同的学生上台演示怎样画,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请使用的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边画边说。

师小结: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板书)师:想一想,还可以从哪里画到哪里?

【学情预设】从刻度1画到刻度4,从刻度2画到刻度5等,都是3厘米。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设计意图】“怎样画”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去自主尝试,探索画法。自始至终,学生都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3.认识各种测量工具。

师:由于测量的具体环境不同、要求不同,人们发明了各具特点的长度测量工具,实际测量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课件出示教科书P6“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测量工具在哪些地方会用到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

【设计意图】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的认识,知道【教学提示】

画线段时,引导学生注意铅笔在尺子边经过时,要流畅,不要停顿,线要画得粗细均匀。

要结合实际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第1题。

【学情预设】学生一般都会判断,但是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理解线段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巩固对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第2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画出一条线段,要引导学生画出3条线段,再观察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以趣味的形式呈现,通过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使学生一方面能加深体会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教学“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奠定基础。

3.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比着上面的线段紧挨着画出一条线段,教师指出这样画不是很准确。这题与例7不同,没有直接给出线段的长度,所以要先量出所给线段的长度,再根据量出的长度画出线段,得到的线段就与所给线段同样长。

4.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2题。

【学情预设】学生做的时候会在正确的位置画小花,但在画小树的时候可能会画成离小花5厘米,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审题,弄清起点具体在哪。

【设计意图】以趣味的形式让学生量画线段,既巩固了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又加深了学生对线段特点的认识。

5.完成教科书P9“练习一”第7题。

师:看看这两条线段,哪一条长些?先估测一下。

【学情预设】有些学生可能会说①长一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用尺子度量,发现这两条线段一样长。

师:同样长的两条线段,人们往往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差,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线段有时候可以估测,有时候又必须通过实际测量来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经历估测和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价值。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是可以测量长度的,还通过一起找线段、量线段、画线段,学会了量画线段的方法。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明确线段的特征和画法。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可以量长度

画线段: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先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线段有长短和可以测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再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试着根据【教学提示】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先用尺子在给出的线段上面找到距离小旗相应长度的位置,分别用点做好标记,再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分别画上相应的图案。可用简单图形代替小花、小树、气球。

自己感知到的线段特征画一条线段,再画一条具体长度的线段,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3第一、三、四、五、六题。

一、请在线段下面的()里画“√”。

三、画一条比7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四、量一量,比一比,从小猫家到小狗家走()号路近一些。(填序号)

五、有甲、乙、丙、丁四个村庄,为了方便各村庄间的往

来,现准备在每两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请问需要修建

( )条公路,请你在图上画出来。

六、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参考答案

一、()(√)()(√)

三、略

四、①(量一量略)

五、6 图略

六、6 6

第4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例8,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和P9~10“练习一”中第8~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估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对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学会借助参照物判断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观体验

1.复习旧知识。

师: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同学们能比画一下1厘米和1米分别有多长吗?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前几节课学习的经验,很容易说出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让学生课前完成学习单,导入新课。

师:看来大家前几节课都学得不错,那你们的学习单完成得怎么样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用到了“厘米”和“米”的地方,例如:尺子的长度约是15厘米,筷子的长度约是20厘米,门高约2米,跳绳长约2米……

师:厘米和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比画1厘米和1米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课前让学生找生活中用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物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建立表象

1.明确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7例8。

师:哪位同学知道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读课件上的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判断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对“问题”概念还处于模糊阶段,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根据教科书编写的要求,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2.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你们认为旗杆高13厘米还是13米呢?你能用什么办法说服别人,让别人听懂你的意思?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预设1:排除法: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画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预设2:估算法:学生利用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大概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预设3:借助参照物法: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看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差不多。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远大于13厘米,应该是13米。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刚刚认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容易混淆概念,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用合情推理的方法进行猜测、说明、推断,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师:刚才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找到了答案: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三、巩固运用,强化表象

1.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

【学情预设】虽然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一定都清楚它们某些部分的长度。如果学生判断具体使用哪个长度单位有难度,教学时,可以用学生都熟悉的实物替换教科书中选用的实物,如果没有条件观察教科书中的实物,可以尽可能地提供这些实物的图片,且图片中最好还有学生熟悉的实物做参照物,以便作为判断的标准,从而避免学生凭空猜测。

【设计意图】直观的图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推理的方法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2.完成教科书P9“练习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做这样的题学生容易出错,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参照物作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的长度单位。

3.完成教科书P10“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鞋长、门宽和1庹的长度,并分别与10厘米或1米比较。

【设计意图】教科书以列表的方式呈现,意在加深学生对10厘米、1米长度的认识,又可以巩固用尺量长度的方法。同时,10厘米就是1分米,也为后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另外,以列表的形式呈现题目,便于学生对估测和实测的结果进行比较,进而使学生及时调整估测的策略,以逐步提高估测的准确性。【教学提示】

要注意加强估测方法的指导,注重探究思考的过程。

【教学提示】

在实测后应引导学生对估测和实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估测是否准确。如果估测准确性差,则应做出调整:调整关于1厘米、1米的长度表象或者调整应用长度表象进行虚拟测量的方法。

4.完成教科书P10“练习一”第10题。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情预设】一般学生都能发现最左边小女孩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起点没有对准刻度0。中间小男孩的测量方法,学生也会知道是正确的,但是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进一步理解测量的本质。最右侧小女孩的测量方法是一种近似结果,学生很容易弄错,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用近似数描述比较符合生活实际,最右侧小女孩的说法也是对的。

5.完成教科书P10“练习一”第11题。

先让学生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情预设】这题难在既要测量折线的长度又要提出问题,需教师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测量的方法,深化学生对线段特点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画,借助身高、身边的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生活性。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长度单位之后,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哪些地方用到了“厘米”和“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在呈现例题时,教师紧紧围绕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答——解答是否合理”这条主线,鼓励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和合理性。最后通过解答“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这类题目,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不太注意生活中的事物,做此类题目刚开始有些迷茫和无从下手,有的学生甚至会用尺子去量给出的事物,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估测,这点尤为重要。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4第二、五题。

二、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对的画“√”,把不对的长度单位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一根电线杆高7米。( )

2.小军比小明高3米。 ( )

3.电视塔高85厘米。 ( )

4.一节动车车厢长25米。( )

五、把两根12厘米长的木条钉在一起,接头处长2厘米,接好后的木条长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二、1.√ 2.厘米 3.米 4.√

五、12-2=10(厘米) 10+12=22(厘米)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口算加、减法是笔算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把笔算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二年级学生学习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他们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教学时应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这将对提高笔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准确率以及计算速度有很大帮助。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建立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原有的知识,让学生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利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说一说算理,再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中,降低教学的难度。

2.注重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算理。教学时,要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

3.规范的竖式格式能准确地表达出运算思路。学生初次接触加法的竖式,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竖式书写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4.解决问题的教学,不仅仅要关注解答结果,更要让学生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策略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对着图能直接用语言表达出信息与问题,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实现文字与图的互相转化。

1.加法

第1课时不进位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12例1,完成教科书P1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若干,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 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学校安排二年级4个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博物馆,知道每个班的人数,还知道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师: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学生能准确选择计算方法。有的是本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有的是后面学习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2.引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不进位加(1)]

【教学提示】

教师注意要锻炼学生把自己所想的用流利的语言说出来,注意完整性,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1单元长度单位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 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 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直尺、纸条、回形针、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感受长度这个量: (1)出示新铅笔、教师书写笔,比一比,谁长谁短? (2)提出新问题: 铅笔和教师书写笔到底有多长呢?这就要用长度来表示。(板书:长度)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学生看图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的。例如:用手臂、手指、鞋长、步长等做工具来测量。 (2)分别演示:用手臂测黑板长,用手指测课桌面的长边,用步长测教室长。记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学科:数学 册数:二年级下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老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高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人教版2020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学习内容】: 课本P2-3,例1、2、3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 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一节 教学内容: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

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 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3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6的乘法口诀…………………………………………………………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8的乘法口诀…………………………………………………………3课时9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学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看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 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 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18+56=7474-29=45(2)44-17=2727+32=5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 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 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 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 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0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1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算理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出示单元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要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请看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让销售看图说一说。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老师引导: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尝试列式 要求:一共多少人?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条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指名列式。 35+2= 二、探究建模: 35加2等于多少呢? 1、交流口算的方法。 你能口算吗?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 指名说口算的方法。结合摆小棒,边说边摆。 学生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上台演示。 教师小结: 2用计数器拨一拨,略 3竖式计算。 这样的算是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根据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201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有对准0刻度的。 (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人们进行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1. 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首先安排分铅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东西,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产生对余数的感性认识。然后把平均分铅笔的事情数学化,用除法算式表示分法及其结果,联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学余数的知识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或4支、5支,各可以分给几人?这是已经教学过的,“按每份是多少”进行的平均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些问题,并自主进入“操作求解”的状态。上面的平均分中,有些全部分完,有些没有全部分完。教材要求学生把分的结果填入提供的表格里,观察表格反思上面的分铅笔活动,体验平均分10支铅笔,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能继续分了,从而获得分东西可能会“有剩余”的感性认识。 例题教学的基础知识是:把有剩余的平均分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已经知道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已经会写出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的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多少或分成了几份。现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