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校本课程开设的“三字经”

校本课程开设的“三字经”

校本课程开设的“三字经”
校本课程开设的“三字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4074674.html,

校本课程开设的“三字经”

作者:殷千枝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年第10期

四年来,有好几次机会到外地的一些学校去参加“校本课程”的研讨会。与会者普遍反映,校本课程有名无实,或挂着校本课程上语数,或挂着校本课程上活动课,甚至没有开设校本课程。深层的原因是校本课程缺乏教材,师资不足,设备短缺,管理困难。针对这种现状,下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探索,及我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的体会,谈几点对策。

一、校本课程开设应强调一个“责”字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6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因此,开设校本课程是执行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责任,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责任。我们应该及时的不折不扣的把校本课程开起来。

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突出一个“可”字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魏国栋、吕达在《校本课程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当前,学校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应突出一个“可”字。

1.因地制宜——凸显可续

三字经教案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案教学设计 《三字经》 设计理念:将稳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心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盛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详尽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塞的时间让学生们解放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非”: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精巧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七)总结与延伸:

《三字经》教学计划94938

校本课程《育心经典》教学计划科目:《校本》年级:一年级 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经典诗文,堪称世界瑰宝。 《三字经》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内涵丰富而极具文学性、韵律性,是中国古代知识的教科书。利用它们进行识字的同时,学生可获得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修习其中良好的行为规范,无形中完成了美德熏陶,建立了汉语的节奏感的韵律感,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 通过诵读《三字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3. 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 通过诵读《三字经》,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教学理念 1. 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情境化。即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情境与韵律中,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 3. 故事化。即用经典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 4. 生活化。即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设计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在生活化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观点了解古训要求人们做什么,如果是不符合现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内容,我们就引导学生去批判,培养他们不迷信书本,不拘泥古训条文,弘扬人文个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5.课程化。就是要求教师们重视《三字经》的诵读教学,要保证诵读时间、诵读效果,切实诵读目标。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完整资料).doc

、面对公安,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下大错,幸而他知错悔过,五星红旗与祖国血脉相连,所以我们应该像热爱自己的生

2、大人是怎样评价你的? 3、许多小朋友都能积极主动地做家务(板书),这种爱劳 4、这些做法对吗?为什么?(判断题) 5、小朋友都懂得要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劳动就需 6、工具认识了,我想请大家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看看 7、完成这些家务活,该用哪些清洁工具和用品呢?四人 --谁来说? 8、劳动小实践:洗碗、洗衣服、晾衣服、折衣服。 9、竞赛游戏:我是小能手。(折衣服比赛、带红领巾比

2、课间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3、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课间活动要科学 (1)不要拥挤成团,不在楼道内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 (2)不要追逐打闹(3)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4)要正确使用体育设施(5)要开展健康、安全的活动、课间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 (1)影响学习效果(2)有损身体健康 、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以保证继续(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 (4)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一、通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 二、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踩踏事件 师:同学们,教训是惨重的,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 三、交流讨论 师:这么多的事故简直触目惊心,到底哪些场所容易发生、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学校楼道、超市活 、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遇到拥挤踩踏的情况怎么办 四、游戏竞赛 下面我们进入班会的第四阶段:竞赛抢答 五、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危险时时威胁着我们 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三字经教案(精选6则)

三字经教案(精选6则)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透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音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一讲吧!(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好处。)(4)小结:只有明白这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忙。 三、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的五组经文。具体内容如下: 1、有关孝悌的两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有关学习的三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忠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它流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相传是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的,流传中后人又不断作了增补。《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五组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及注释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准备《三字经》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简介《三字经》。 1、对于《三字经》你了解多少?(指学生回答) 2、师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作者是宋朝的王应麟,全文一千多字,堪称“蒙学之冠”。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学生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注意“弟”字的读音和意义,“弟”通“悌”,意思是弟弟应该敬爱兄长,兄长也应该关心爱护弟弟。 4.指导读,读出节奏。 5.学生默读,思考读懂什么? 6.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学生先自由读,再谈收获。 7.品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8.有关孝悌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三字经》教学设计

1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2、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法学法:讲授法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 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互动合作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 “燕”读一声“教”读一声“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的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展示交流 1.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①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③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2.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②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③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 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 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

千字文校本课程 教学计划

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的精神层面与现在人的精神层面比较,所传达的是心灵的关怀,是启迪良知,明心见性。学习国学,我们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灵体验,你会拥有更深邃的眼光和更深沉的情感,因此我们选择了〈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把国学融入到校本课程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人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国学《千字文》,体会并理解其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能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了解千字文,传承国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诵读、理解、创新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千字文》,体会国学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千字文》,体会和理解其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 (3)能结合所学的内容,把千字文融入到创编操和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在玩中学到知识,有所收获,形成学校校本特色。 (三)学段目标 千字文是国学中的经典著作,它涵盖了天文地理以及道德伦理等内容,涉及面较广,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更加完善的是非观,将孝敬父母、爱祖国、忠诚自然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对国学产生兴趣。四年级学生基于有过《三字经》、《弟子规》的基础,对于国学《千字文》的接受能力还较强,但其中有部分生僻字,

学生理解起来稍有困难,故在教学中应分清重难点,把握好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其在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收获。 (四)教学目标以一课为例举出三维目标: 以《千字文》第一课时为例,本课通过让学生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搜集材料、汇报介绍千字文的来历,初步感受千字文的精华、韵律美四、课程实施 1、教学时间: 课程为每两周一节课; 2、授课内容: 千字文内容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及道理; 3、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改变了原有的教和学的方式,用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千字文,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创编了“千字文健康操”,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身体的锻炼,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弥补了学校活动空间小,不能大范围活动的缺陷,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课程评价: 根据小组评价形式,进行同学之间互评,教师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方式,形成特色的校本评价。 千字文课程教学实例 1.认识千字文。 听诵读千字文。 师: 同学们知道现在我们听的是什么吗?

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方案

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古诗文诵读 课程意义: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在于宏杨和继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夯实师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背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温家宝总理在重要演讲中谈到:“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2006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和委员纷纷指出: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

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课程方案的建设和实施,对于学校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课程基础:学校自1998年开始,开展“读千古美文,做华夏赤子”的古诗文诵读活动,2004年后进一步拓展到以《论语》、《大学》、《老子》、《三字经》、《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诵读。集九年实践与探索,业已形成以古诗文经典诵读促进育人为本的学校整体发展共识。在市区参加古诗文诵读比赛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教师的支持、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社会声誉逐年提高。以诗激情、益智、明理、育人渐成特色。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综合性课程。 课程特点: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知识性、教育性的特点。在活动开展中具有整合性、渗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二年级《三字经》校本课程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教案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

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非”: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七)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教

《三字经》教学设计与案例

《三字经》教学设计 巡检镇甘溪完全小学李珍 一、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它流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相传是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的,流传中后人又不断作了增补。《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 三、教学重点: 1、识记积累《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知经文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内涵。 教学难点: 1、经文句意的理解翻译及相关故事的收集。 2、正确认识《三字经》的精华与糟粕 四、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跟我学。 请你跟我眨眨眼; 请你跟我拍拍肩; 请你跟我拍拍手; 请你跟我来吟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好吗?(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不知义”1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1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1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

三字经课程纲要

《国学经典——三字经》 课程名称:《三字经》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资源:选编 所需课时:20课时 学习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设计教师:王建芳/打车李小学 课程简介: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用一千多字涵盖了自然界、社会及中国古代人文与历史的基本知识,通过“读千年美文”,引导学生“做少年君子”,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精神。它又是我们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适应低年级学生心智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宽了教学面,生动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因此,开设了《三字经》课程,就是意在发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民族道德意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国学、用国学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能朗读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诗句,形成诵读的兴趣和习惯。 3、扩大生字量,以此为识字启蒙教材,积累更多的生字、词汇。 能力目标: 1、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2、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惯。 情感目标: 1、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2、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课程框架:

实施说明: 1、反复诵读。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感积淀为主,以诵读为主要形式。 2、随文识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字形的掌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诵读活动中,则是通过口诵的方法使学生对汉字产生亲切感,相识感。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学生便会轻松而受益。 3、结合动画视频简单讲解。《三字经》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和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人物掌故。引导学生诵读时,不求学生有深入地理解,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大概。 4、诵读展示。开展诵读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精髓的兴趣。 课程反馈:

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

东湾中心学校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必修课开设一学期总计18课时) 第一课:《.三字经》 教学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句子,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听《三字经》朗读录音 二.诵读新句 三.简单讲解句子 四.诵读、总结。 第二课《.三字经》 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1、了解古时候孩子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2、知道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 3、背诵本课所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诵读新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自由读。 三、大致了解句子意思 四、拓展。 第三课《.三字经》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2、知道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背诵本课所学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诵读句子。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领读。 3、自由读。 4、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总结 第四课《三字经》 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读成诵本课所学内容。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课: 二、诵读新句。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展示。 1、一起诵读前八句。 2、教一教你身边的小伙伴 第五课《三字经》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本课所学的内容。 2、能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准备:收集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三、理解句子。 四、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五、总结。

三字经教案2016年

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介绍《三字经》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可编辑-

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可编辑-

人之初——不知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新授感悟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不知义”1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1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可编辑-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4篇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 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

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材料

课程名称:《妙趣数学魅力无限》 前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趣味数学题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3.通过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

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课程内容: 1、结合教材,精选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围绕数学快乐游戏、数学图形剪拼、数学智力竞赛等开展学习。 3、教学内容形式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原则与方法: 1、实践性、趣味性、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除了严谨性以外,还有很多的趣味性,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面向学生全体开展各种活动,同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指导他们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课程评价: 1、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活动表现等情况及时评价,评价采取生生互评、小组点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2、学习成果展示评价。 课程目录 第一课时参观森林公园 第二课时快乐运算 第三课时迷惑人的数学故事 第四课时七巧板的来历 第五课时莫比乌斯带 第六课时平移和旋转

三字经教案课程

三字经教案课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着作; 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着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 二、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三、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解释“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

校本课程《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经典美文,凝聚了先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 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丰富我校的人文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本学年,我校开发了以《三字经》为内容的校本课程。《三字经》教学活动在全校全面铺开。《三字经》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认真组织下,在班主任老师的全力协助下,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现将该项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一年级到六年级以《三字经》为教材,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由校长亲自挂帅,负责校本课程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教导处抓落实,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副教导、教研组长负责《三字经》教学的业务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做到人人参与。在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躁、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二、构建人文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为了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时随处地感染学生,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德馨满校,书香满园”的人文环境。校门、操场、楼道悬挂“诵读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等宣传标语,使全体师生还未踏进校门就感受书香的氛围,同时也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有关三字经的诗画呈现在操场的围墙上形成一道怡人的风景,让师生触目可及,牢记于心。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开播古典诗词欣赏和古典轻音乐节目,莺燕绕梁不绝,下课铃声设置成了诵读、歌唱《三字经》的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有效地陶冶师生情操。 三、抓好诵读时机,确保诵读时间。 为保证诵读时间,学校作统一要求:(1)每天早读课铃响后开始十分钟的诵读;(2)每天课间操预备铃设置成诵读《三字经》,学生一边活动,一边背诵经典,不但能温习所学经典,还能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3)每周星期一下午班会课前10分钟作为诵读的时间,指导教师为各班班主任老师;(4)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诵读经典教育的主渠道,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通过学科渗透,有效地实施诵读经典教育;(5)校内外相结合,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利用活动载体,调动学习热情。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3.让学生懂得懂得孝顺,谦让,学会感恩。 4、学会学习经典国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孝顺,谦让。培养学生对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可以从中明白道理,让学生懂得孝顺,谦让,学会感恩。培养学生对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2.能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学《三字经》的诗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三字经》第一节,齐读。这段文字出自哪里?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无数的瑰宝,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三字经》就是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你们了解《三字经》吗? 过渡:《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时接触的第一本书,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起乘坐机器猫的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几千年前,看看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到底是什么样吧。 3、出示简介。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它一共有一千多字,但是却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著名的学者。他做了很大的官,但为人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别人。后来他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为了教育子孙就编写了一本书,内容丰富,因为都是三个字一句,读起来很有韵律,所以叫它《三字经》。学了它,我们就可以知道很多做人的道理。 4、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一本国学经典著作《三字经》的节选。 (二)新授 屏幕出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校本课程三字经

校本课程《三字经》 (一年级)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目标: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 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 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 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 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 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 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 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 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0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 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学生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 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 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 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故事导入、反复诵读、配乐吟唱、品读解意、联系实际、感悟升华、背诵积累、 深化感受、积淀语言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