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化学04碱金属培优教案

高一化学04碱金属培优教案

高一化学04碱金属培优教案
高一化学04碱金属培优教案

第二章碱金属

第一节钠

[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

(一)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小(比水小,0.97g/cm3),熔点低(比水的沸点低),(97.8℃)导电,导热性强。

(二)化学性质:强还原性

1.与非金属反应①与氧气:在空气中露置:4Na+O2=2Na2O

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

==Na2O2

②与硫(研磨即可爆炸):2Na+S=Na2S

③与氯气2Na+Cl2点燃

==2NaCl

2.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浮、熔、动、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

注意:钠与水反应就是钠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钠和酸直接反应,而不是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和酸反应

4.与盐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6Na+2FeCl3+6H2O=2Fe(OH)3↓+6NaCl+3H2↑

(三)存在状态:化合态,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

(四)保存:少量密封保存于煤油中,大量用铁桶盛装,石蜡密封。

(五)用途:制取化合物,导热剂,(钠和钾的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还原剂,电光源。

例:4Na+TiCl4

熔融

===4NaCl+Ti(不能有水参加)

(六)制取:2NaCl(熔融)

电解

===2Na+Cl2↑

二.学习指导

1.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钠最终变为什么物质?

分析: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很快由银白色变暗,这是因为生成了一薄层氧化钠(Na2O)的缘故。但不久又能看到有白色物质出现,此物质主要是(NaOH)。如果将其久置于空气中,此白色固体变成粘稠状物质,这是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所致。潮解后的NaOH很容易吸收空气的CO2而生成白色的晶体Na2CO3·10H2O。Na2CO3·10H2O晶体在空气中还会风化而转变为白色粉末状的Na2CO3。所以,长久放置在空气中的金属钠,最终会转化为Na2CO3。

2.如何正确分析钠与水,盐溶液作用的现象?

2+-

2

2H2还是O2。

分析:由反应现象可推断,反应后的溶液是NaOH溶液,说明Na元素在反应后失去了电子才形成Na+,这就表明同时还有一种元素得到了电子,若产生的气体是H2,则H2O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了电子。若产生的气体是O2,则H2O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了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是同时存在的,所以产生的气体是H2而不是O2。

②钠与硫酸铜作用

钠与盐溶液作用分为两个过程,先与水作用生成碱,碱再与盐作用,因此现象的前三条不变,只需将最后一条改为“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即可。

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

Cu2++2OH-=Cu(OH)2↓

例题:将同样大小的金属钠,分别加入①MgCl2溶液②饱和NaCl溶液③NH4Cl溶液中,各发生什么现象?主要生成物各是什么?

分析:Na分别投入上述三种盐溶液中,首先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在①中又发生了反应Mg2++2OH-=Mg(OH)2↓在②中Na+浓度增加而水的量减少,在③中又发生了NH4++OH-=NH3·H2O因反应放热,会有NH3放出。

答案:在三种溶液中的共同现象是: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最后消失;不同之处是①中有白色沉淀②中溶液变浑浊③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

A.基础性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钠、钾的合金通常状态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将两块质量相等的钠,一块直接投于水中,另一块用锡纸包住,在锡纸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两者放出氢气相等。

2.下列对钠单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必须用电解法制备 B.可保存在CCl4中

C.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 D.着火时可用沙土灭火

3.下列化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NaCl B.Na2S C.Na2O2 D.NaF

4.将钠放入下列液体中,不反应的是()

A.苛性钠溶液 B.盐酸 C.煤油 D.氨水

5.把4.6克钠投入95.4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4.6% B.<4.6% C.>4.6% D.>8%

6.取等质量的钠分别投入到下列足量的物质中,放出气体质量最多的是()

A.碳酸铵溶液中 B.食盐水中

C.水中 D.硫酸铜溶液中

7.将一粒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饱和的石灰水 B.BaCl2

C.CuSO4 D.MgCl2

8.下列有关钠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用于照明

B.钠大量用于制造过氧化钠

C.钠、钾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钠可将钛、铝、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把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不会减轻的是()

A.CuSO4 B.MgCl2 C.H2SO4 D.NaHCO3

10.在天平两托盘上分别盛有等浓度等质量盐酸的烧杯(烧杯质量相等)天平平衡,然后分别投入质量比为23:24的钠和镁,反应结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HCl过量,天平仍平衡

B.若HCl过量,则放钠一端重

C.若HCl不足,则放镁一端轻

D.若HCl不足,则放镁一端重

(二)填空题

1.根据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全过程,填写下列空白

①钠保存在里,密度比大,比小

②钠可用切割,说明它的硬度(较大,较小)钠的颜色是

③与水反应立刻,说明反应(放热,吸热)且钠的熔点(较高,较低)

④钠在水面上,因为反应产生

⑤滴有酚酞的水变,因为反应生成了。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2.为何说“钠是一种强还原剂”

3.将1.15g钠投入9g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把1.15克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中1个Na+,最后溶液中水的质量克,共需水克。

5.将0.23克钠溶于水中配成100毫升溶液,将此溶液用盐酸中和,消耗36.5%的盐酸克

(三)计算题

1.一块表面已部分被氧化的钠块质量为1.08g投入100g水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224ml 氢气(P=0.0899g/L)已知Na2O+H2O=2NaOH求(1)钠块中含游离态的钠的质量分数,(2)原金属钠被氧化的钠的质量(3)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提高性训练题

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用下列方法,2NaNO2+6Na=4Na2O+N2↑,试说明采用此法的原因2.钠和氢气在一定温度下可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A,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取少量A投入水中剧烈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并形成一种碱性溶液。

①钠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氢气作剂

②写出化合物A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其中A作剂

3.将足量的金属钠投入100克T℃的水中,恰好得到T℃时的NaOH饱和溶液111克,求T℃时NaOH的溶解度。

C.研究性习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制备钠的化合物的实验方案哪些是切实可行的?说明理由。

(1)制备Na2O:4Na+O2=2Na2O

(2)制备Na2O2:2Na+O2点燃

==Na2O2

(3)制备Na2O:2NaNO2+6Na=4Na2O+N2↑

(4)制备Na2O2:2Na2O+O2=2Na2O2

(5)制备Na2O:Na2O2+2Na=2Na2O

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A.基础性训练题

(一)选择题

1.D

解析:钠和氧气反应,O2充足时生成Na2O2、O2不足时生成Na2O,A正确,B是钠的重要用途之一也正确,由于钠的性质很活泼,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某种溶剂中以隔绝空气。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把钠放到煤油中,钠沉于煤油下,达到了保存的目的,C正确。钠的密度比水小,它将浮在水面上,这样就有少部分钠被氧化,而用锡箔包住的钠不会被O2氧化,所以两者放出的H2不相等。D错。

2.AD

解析:钠是很活泼的金属,有很强的还原性。制备活泼性很强的金属钠必须用电解熔融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方法。CCl4的密度大于钠,不能用CCl4保存金属钠。Na和CuSO4溶液接触,金属Na首先和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只能生成Cu(OH)2沉淀和H2。Na着火时生成Na2O2,易与水和CO2反应,所以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器灭火,一般用沙土覆盖,以隔绝空气而灭火,故答案为A、D。

3.A

解析:上述化合物均为二元化合物,比较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只要看每个钠离子所带的其它元素的大小,其它元素质量越大,则化合物中钠的质量分数越小。

4.C

解析:钠可与酸、盐溶液、H2O等发生反应,若遇到碱溶液时与碱溶液中的水反应,钠不与煤油反应。

5.D

解析:首先弄清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液的质量为多少。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溶质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应是钠与水的质量之和再减去氢气的质量。由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可计算出生成的NaOH的质量8克,H2 2克,而NaOH溶液的质量等于4.6g+95.4g-2g<100g,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8%。

6.A

解析:把Na放入NH4HCO3溶液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该反应放热,又发生

NH4HCO3+2NaOH

?

==Na2CO3+NH3↑+2H2O,所以放出的气体有H2和NH3,而把Na放入食盐水、水、

CuSO4溶液时,都只是Na与水反应放出H2,由于放入的钠的质量相等,所以A放出气体质量最多。

7.A、D

解析:A 2Na+2H2O=2NaOH+H2↑由于Na在反应时消耗了H2O,而原来是饱和的石灰水,当水减少后,会出现不能溶解的Ca(OH)2固体,使得溶液变浑浊。B内投入到BaCl2溶液中,只与溶液中的水反应,把它投入CuSO4溶液中,与水作用生成H2和NaOH,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把它投入到MgCl2溶液中能产生H2,生成的NaOH与Mg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Mg(OH)2。

8.D

解析: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与水发生反应,因此钠只能将钛、铝、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熔融物中置换出来。

9.C、D

解析:将钠放到四种溶液中,将发生下述反应

A:2Na+2H2O+CuSO4=Cu(OH)2↓+H2↑+Na2SO4Δm=减少52份质量

2×23 98

B:2Na+2H2O+MgCl2=Mg(OH)2↓+H2↑+2NaCl Δm=减少12份质量

2×23 58

C:2Na+H2SO4=Na2SO4+H2↑Δm=增加44份质量

2×23 2

D:2Na+2NaHCO3=2Na2CO3+H2↑Δm=增加44份质量

2×23 2

10.A、D

解析:2Na+2HCl=2NaCl+H2↑ Mg+2HCl=MgCl2+H2↑钠与镁分别与盐酸反应,若盐酸过量,则钠与镁适量。

设m(Na)=23g,m(Mg)=24g

2Na+2HCl=2NaCl+H2↑Δm Mg+2HCl=MgCl2+H2↑Δm

46 46-2=44 24 24-2=22

23g x 24g y

x=22g y=22g

所以天平平衡

若HCl不足,则钠和镁与HCl反应产生H2的质量相等,但过量的钠还可继续与水反应放出H2,所以钠放出的H2质量大于镁放出的H2,最后投入钠的烧杯中溶液质量小于投入镁的烧杯中溶液质量,即放镁的一端重。

(二)填空题

1.

①煤油,煤油,水

②小刀,较小,银白色

③熔成一个小球,放热,较低

④迅速游动,气体

⑤红,NaOH,2Na+2H2O=2Na++2OH-+H2↑,水

2.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原子半径较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小,极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钠离子,所以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剂。

解析:还原剂的特征是反应中能失电子。钠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其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表现出强的还原性,这是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所决定的。

3.19.8%

解析:所得溶液为NaOH溶液,溶质是NaOH,其质量可由钠的质量来计算,溶液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来计算,即钠与水的质量之和再减去氢气的质量。

设生成NaOH的质量为x,放出H2质量为y。

2Na+2H2O=2NaOH+H2↑

46 80 2

1.15g x y

则x=2g y=0.05g

∴ω(NaOH)=%8.19%10005.0915.12=?-+g

g g g 4.90克,90.9克

解析:由2Na+2H 2O=2NaOH+H 2↑可知1.15g 钠放在水中,可产生1.15gNa +,要使100个水

分子中有1个Na +,则水的质量应为9023

15.118100=??g 克,由于Na 与H 2O 反应时消耗了水9.046

3615.1=?克,所以共需水90g+0.9g=90.9g 5.解析:本题所涉及到的反应有 2Na+2H 2O=2NaOH+H 2↑ NaOH+HCl=NaCl+H 2O ,由此可得到 Na ~ HCl

设需盐酸的质量为x

Na ~ HCl

23 36.5

0.23g x ·36.5%

x=1g

(三)计算题

1.(1)设Na 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质量为y ,消耗Na 质量为x

2Na+2H 2O=2NaOH+H 2↑

46 80 2

x y 0.0899g/L ×0.224L

x=0.463g y=0.806g

∴ω(Na)=%9.42%10008.1463.0=?g

g (2)m(Na 2O)=1.08g-0.463g=0.617g

2Na ~ Na 2O

所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g g 458.062

617.046=? (3)设由Na 2O 与H 2O 反应生成的NaOH 的质量为z

Na 2O+H 2O=2NaOH

62 80

0.617 z

z=0.796g

ω(NaOH )=%100224.0/0899.010008.1796.0806.0??-++L

L g g g g g =1.59%

答: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9%

B .提高性训练题

1.N 2作保护,避免Na 2O 2的产生,且实验中无空气或氧气。

解析: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 2O 2而Na 与NaNO 3反应生成了Na 2O 和N 2,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和Na 2O 的反应

2.

①2Na+H 2?==2NaH 氧化剂

②NaH+H 2O=NaOH+H 2↑ 还原剂

解析: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

3.解析:此题有一定的技巧性用差量法求解最为简单

(1)利用溶液的实际增重质量求NaOH 的质量,设Na 充分反应后,生成NaOH 质量是x 2Na+2H 2O=2NaOH+H 2↑ Δm

46 80 2 46-2=44

x 111g-100g=11g

x=20g

(2)设T ℃时NaOH 的溶解度为S 则g

g g S g 2020111100-= S=22g

答:T ℃时NaOH 的溶解度为22g

C .研究性习题

1.碱金属的氧化物必须用间接的方法制得,这是因为Na 2O 不稳定,它会跟O 2继续反应生成Na 2O 2,工业上制备Na 2O 的方法有(3)(5)制备Na 2O 2的方法有(2)(4),其中方法(2)的具体操作是:将Na 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的除去CO 2的干燥空气,维持温度在180-200℃之间,钠即被氧化成Na 2O ,进而增加空气流量升温到300-400℃。

3156高一化学碱金属单元训练题

高一化学碱金属单元训练题 碱金属单元测试(2008.10.10用)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3 N 14 C 12 O 16 S 32 Ca 40 Na 23 Zn 65 K 39 Rb 85 Cs 133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金属钠的用途:①还原某些金属 ②做高压钠灯 ③制造过氧化钠 ④与钾混合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中利用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 2.下面是比较过氧化钠与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物质 B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能与2CO 或水发生反应 C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NaOH 生成 D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3 ( ) ①高锰酸钾热分解:①K 2MnO 4+ MnO 2 + O 2↑ ②硝酸铵热分解 2NH 4NO 22N ↑+2O ↑+ 42H O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22Na O +22H O =4NaOH +2O ↑ A .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③ 4.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溶液仍为紫色 B.溶液最后变蓝色 C .溶液最后褪为无色 D .有沉淀产生 5.R 2O 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 2+离子氧化为MnO 4-离子,若反应后R 2O 8n-离子变成RO 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计量数之比为5:2,则R 2O 8n-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5 (C )+6 (D )+7 6、在溶液中可以共存,加OH -产生沉淀,加H +生成气体的一组离子是 ( ) A.Na +、Cu 2+、CO 32—、Cl — B.HCO 3—、Cl —、Na +、Mg 2+ C.Cl —、NO 3—、K +、Ca 2+ D.SO 42—、H +、K +、NH 4+ 7.为了测定某碱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仪器本身连同水的质量为 1m g 。若向瓶中投入ag 金属M ,实验完毕后,测得装置的质量为2m g 。则 计算碱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算式、实验值与正确值的比较分别是 ( ) A.a/(m 1-m 2)、偏小 B. a/(m 1-m 2)、偏大 C. a/(m 1+a-m 2)、偏大 D. a/(m 1+a-m 2)、偏小

高一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答案】D 【详解】 A.硝酸钾含有的阳离子为钾离子,则硝酸钾属于钾盐,故A正确; B.硝酸钾含有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则硝酸钾属于硝酸盐,故B正确; C.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纯净的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2.有一充有1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 A.1∶4B.2∶3C.1∶3D.4∶1 【答案】B 【详解】 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 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10a 3 - 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 为NO,因此有a+10a 3 - =6,解得a=4,NO和NO2的体积比为4mL:(10-4)mL=4: 6=2:3,答案选B。 3.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答案】A 【详解】 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 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

碱金属元素教案

一、课题:碱金属元素课型:预习+展示课 使用时间:2014-7-9 主备人:韩艳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在掌握钠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锂、钾、铷、铯的性质。 ②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并能运用碱金属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性,分析其原子结构的差异及相同之处。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验对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对碱金属元素结构、性质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实验及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②培养学生认识“量变引起质变”,“本质决定现象”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①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性质的递变规律 ②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方法:探究法、启发法等 四、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内容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见ppt) 思考问题1:通过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发现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之处吗?有什么递变规律吗? 温馨提示:(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2)递变性:从Li→Cs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二)思考问题2: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对碱金属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温馨提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最外层电子越来越易失去,性质越来越活泼。 (三)碱金属物理性质的递变性(见ppt) 思考问题3:从表中你可以总结出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及递变规律吗? 温馨提示:(1)相似性:色(铯略带金色)、软、轻、低、导 (2)递变性:从锂到铯硬度减小;ρ增大(K与Na反常);熔、沸点降低 2、小组探究与讨论 (一)钠、钾与O2反应的比较

高一化学《碱金属元素》知识点详解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新课指南 1.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 2.掌握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钠和钾以及它们的离子的操作技能. 3.通过学习碱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本节重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本节难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相关链接 1.钠的原子结构 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分三层排布,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2.钠的典型化学反应 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够与多种物质反应.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知识详解 知识点1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从下表可以看出,锂、钠、钾、铷、铯的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是相同的,都是1个电子.这个电子对原子半径的大小是有影响的,一旦失去这个电子变成离子,离子半径就显著地比原子半径小了.例如,钠原子的

半径是1.86×10-10m,钠离子的半径则为0.97×10-10m.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锂钠钾铷碱金属 项目 元素符号Li Na K Rb Cs 电子层结构 Ⅰ相同点: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 Ⅱ递变规律(从锂到铯):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知识点2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都以化合态存在,它们的金属由人工制得.下表列出了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小结①相似性:碱金属除铯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都呈银白色.碱金属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它们的密度 都比较小(Li、Na、K的密度小于1 g/cm3,Rb、Cs的密度大于1 g/cm3),熔点较低(Li大于100℃,其余小于 100℃),铯在气温稍高的时候,就呈液态.它们的导热、导电的性能都很强.碱金属,特别是锂、钠、钾,是 金属中比较轻的. ②递变规律(从Li→Cs):密度呈增大趋势(但K

高一 习题化学5单元质量检测

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3015P),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2713Al+42He―→3015P+10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 B.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10n是一种电中性粒子 D.对于3015P有: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析:一般的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只有核反应中原子核中才发生变化,而核反应不是一般的化学反应,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0n是电中性的粒子;对原子而言,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 答案:A 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所示方法形象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解析:①②③分别为11H、21H、31H,三者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原子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一样,中子数不同,质子数不同,只有A正确. 答案:A 3.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A.3和17B.1和8 C.1和6 D.7和12 解析:选项A,Li和Cl能形成稳定的LiCl,选项B,H和O能形成稳定的H2O2.选项C,H与C能形成稳定的C2H2.选项D,N与Mg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稳定化合物,形成的是稳定的Mg3N2. 答案:D 4.X为主族元素,其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0,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X、Y、Z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X2Z2B.X4YZ4 C.X2Y2Z4D.X5Y2 解析:X为ⅠA族元素,其化合价可能为+1或-1,Y元素为ⅣA族元素,化合价为+4或-4;Z为氧元素,其化合价为-2.A项正确,例如H2O2或Na2O2等;B项正确,例如H4SiO4;C项正确,例如乙二酸(HOOC-COOH). 答案:D 5.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解析: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其金属性依次增强,因此,可以由熟知的钙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类推镭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确定其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其氢氧化物呈现出比氢氧化钙更强的碱性,而不能呈两性.所以C正确,B不正确. 答案: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高一化学“培优补差”计划

高一化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为提高本学期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本学期我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采取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培优补差措施,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班级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力争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和亲近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和课堂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的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放学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和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让学困生多在黑板上板演,中等生来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2.安排座位时坚持“优等生和学困生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是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是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每月进行一次测试—“月考”,建立两头学生的学习档案。 三、培优补差中注意的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讲究教法。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重庆市安富中学高一化学 碱金属 教学案

碱金属 教、学法指导 1.主要内容: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碱金属原子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碱金属元素制法、用途、存在与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关系。 3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性质、制法、用途及焰色反应。 2.学习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和碱金属元素性质比较。 考点与命题 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化合物Na202、NaOH、Na2C03、NaHC03分别作为过氧化物、强碱、强碱弱酸盐、酸式盐的代表,在无机化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都成为命题的重点物质,它们是物质推断、鉴别及有关实验、计算的常见物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主要侧重于三方面:一是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二是碱金属元素性质;三是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后者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 第一节钠 1.钠的性质 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还小;而且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 (1)跟氧气反应: 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4Na+02=2Na20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Na+02Na202(黄色火焰)以上反应说明Na202比Na20稳定。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2Na+S=Na2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

1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2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3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4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NaOH。 (5)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2Na+2H2O =2NaOH +H2↑ 2.钠的存放和取用 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人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3.钠的存在与用途 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先与水反应生成N aOH,NaOH再与盐反应): 1与CuS04溶液反应 2Na+2H20=Na0H+H2↑(1) CuS04+2NaOH=Na2S04+Cu(OH)2(2) 合并(1)(2)得 2Na+2H20+CuS04=Na2SO4+Cu(OH)2↓+H2↑ 2与FeCl3溶液反应 6Na+6H20+2FeCl3=6NaCl+2Fe(OH)3↓+3H2↑ 注意: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 典型例题解析 例1将4.6g钠与1.6g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l -35.5 Na -23 Li -7 K -39 Rb -85 Cs -133 Ag -108 一. 选择题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 A .8、8、18、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22286 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中中子数 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 4.下列表达方式错误.. 的是 ( ) A .H ∶Cl B . C .O 188 D .O =C =O 5.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B .NH 3 C .Ca(OH)2 D .CaBr 2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5分) 6.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 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 2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 4 2 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He 32和He 4 2 互为同位素 C .He 32 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He 42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He 4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B .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 C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 D .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 个质子,n 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 n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10.下列各组中前者的碱性比后者强的是( ) A. KOH 和Al(OH)3 B. Mg(OH)2 和NaOH C. Al(OH)3和Mg(OH)2 D. Mg(OH)2和Ca(OH)2 11.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与过量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锂 B .从锂到铯,密度由小到大 C .从锂到铯,熔沸点依次升高 D .钠与水反应不如钾与水反应剧烈 1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常元素的化合价与其原子的质量数有密切的关系 B.14 6C 和17 7N 的质量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所以互称为同位素 C .已知铱的一种核素是191 77Ir ,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114 D .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3.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H 4>NH 3>H 2O >HF B .SiH 4>NH 3>H 2S >HCl C .HF >H 2O >NH 3>PH 3 D .NH 3>PH 3>H 2S >HBr 14.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 D .常温时,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 1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 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容易失去1个电子 16.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 A 族,甲个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SO42-等,A错误;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B错误;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Ag+,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C错误;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沉淀为氢氧化铁,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答案】C 【分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 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 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 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

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 B.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 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 D.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 【答案】D 【详解】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 错误; 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 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4.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 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 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 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2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5)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 2.掌握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金属性强弱比较。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抽象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培养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碱金属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学生用) 1.碱金属包括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锂(Li)、钠(Na)、钾(K)、铷(Rb)、铯(Cs)。 2.根据课本P5完成: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都为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3.阅读课本P7第二自然段和表1-1,完成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质软,银白色(铯略带金色光泽);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增大的趋势(K小于Na)。

4.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金属活动顺序表; 互动课堂(教师用) 【回忆】必修一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性质,同学们回忆一下钠的性质。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课标是: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板书】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 【过渡】通过元素周期表的结构,Li、Na、K、Rb、Cs属于同主族,它们的性质有何异同?【问题1】观看钠、钾在空气中燃烧,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钠和钾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如都显银白色,质地软,都能和氧气反应;不同之处:钾的燃烧比钠更加剧烈,得到产物更加复杂。 【补充】Li和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K、Rb、Cs 和氧气反应产物更加复杂。 【问题2】观看钠和钾与水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碱金属从上到下与水反应程度更加剧烈。 【问题3】阅读课本以及根据自己所掌握知识,如何比较金属性强弱?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2. 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考点阐释 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掌握钠的几种最重要的化合物(NaOH、Na2CO3、NaHCO3等)的性质和用途。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春上海,1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2.(2001年全国理综,13)将a 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 A.[(b-c)/125a]×100% B.[(b-2c)/125a]×100% C.[(b-c)/250a]×100% D.[(8b-8c)/a]×100% 3.(2001年上海,1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4.(2001年上海,5)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5.(2000年春,25)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2 3的浓度之比约是 和HCO- 3 A.1∶3 B.1∶2 C.2∶3 D.3∶2 6.(1999年上海,6)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7.(1998年上海,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下列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数为37的原子应该有()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r)之比大于1的是 A. rF/ rCl B. rI-/rI C. rMg2+/Na+ D. rF-/rCl-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B.H2O C.SiCl4D.PCl5 4.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 A.CO2 B.H2O C.N2O D.CH4 5.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O2 B.I2C.NaHSO4D.HNO3 7. 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B元素是() (A)P (B)Mg (C)Cl (D)Si 8.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9.第4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B.氯化物难溶于水 C.其氢氧化物的碱性比NaOH强D.碳酸盐难溶于水 10.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Y 2 B.X 2 Y 3 C.X 3 Y 2 D.X 2 Y 11.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 2(B)KOH (C)H 2 O (D)NH 4 F 12.最近,科学家研制是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和12C都是碳的核素 (C)含离子键(D)中含共价键

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17---原子结构

高一化学人教版同步培优专题讲义 原子结构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3.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自主学习 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 2.质量数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的含义 01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人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02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别在□ 不连续的壳层,称之为电子层。 2.电子层表示方法 3.电子的能量与运动区域 (1)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10较低。 (2)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11较高。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是□12K层,该电子层上的电子的能量最低。 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13内层排起,当一层□14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15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68(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172)。 5.原子结构示意图 以Na原子为例: 1.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提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一 个电子的质量仅相当于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1 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 核上。 2.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画为,对吗? 提示:不对,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应画为。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组成原子的有关粒子间的关系

1.核电荷数取决于元素的种类,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的种类。 2.有关粒子间的关系 (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中性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1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的质量数为4 C.该粒子为4号元素 D.该粒子的质量比氢原子大 [批注点拨]

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

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 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2.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及其化合物。 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片、水、金属钠、钾、酚酞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酒精灯、装在玻棒上的铂丝,Na2CO3、CuSO4、KCl、BaCl 2、CaCl2溶液蓝色钴玻璃。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 第二课时:焰色反应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8436723.html,)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碱金属元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为什么把它们称做碱金属? [引言]本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碱金属元素。 [板书]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讲解]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等来进行探讨。 [板书]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教师]首先,我们来分析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差异。 [投影]

[学生分析总结] [板书]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讲解]根据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可进行如下分析: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该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一样,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现在,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这个推测。 [板书]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2—9]取Na、K同时放在石棉网上灼烧。 [演示实验2—10]Na、K分别与水反应。 [讲解]实验证明,Na、K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K比Na更容易燃烧,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K的金属性要比Na强。 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如果说K与Na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碱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而引起的,那么K比Na性质活泼又应该怎样解释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高一化学碱金属

高一化学碱金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在空气里不发生 ...变化的是( ) A. Na2CO3·10H2O B. NaHCO3 C. Na D. NaOH 2.下列化合物能通过相应单质直接 ..化合而成的是( ) A. FeCl2 B. CuS C. Na2O2 D. SO3 3. 实验室要使用坩埚熔化苛性钠,应选用( ) A. 铁坩埚 B. 玻璃坩埚 C. 石英坩埚 D. 瓷坩埚 4.关于ⅠA族和Ⅱ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周期中,ⅠA族单质的熔点比ⅡA族的高 B.浓度都是0.01 mol·L-1时,氢氧化钾溶液的pH比氢氧化钡的小 C.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高 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易分解(MCE99) 5. 下列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干燥的氯气②Na2O2③NaClO ④亚硫酸酐 A. 除①外其余都可以 B. 只有①③④ C. 只有①④ D. 全部都可以 6. 下列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的是( ) A. Na2O2和Na2CO3 B. Na和NaCl C. Na2O和Na2O2 D. NaOH和Na2CO3 7. 用Na2O2与水反应制O2,应选作该反应容器的材料是( ) A. 玻璃 B. 铁 C. 铝 D. 塑料 8. 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A. Na+H2O → B. Na2O2+H2O → C. F2+H2O → D. CaO+H2O → 9. 下列物质在强光照射下,不发生 ...化学反应的是( ) A. 氢、氯混合气 B. 浓硝酸 C. 过氧化钠 D. 新制的氯水 10. 下列各种固体物质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排列错误 ..的是( ) A. KMnO4>K2MnO4 B. KCl>KClO3 C. Na2O2>Na2O D. Na2CO3>NaHCO3 11. 电子工业制造光电管时,需要一种经强光照射就失去电子,从而接通电路的材料,制造这种材料的物质是( ) A. 放射性元素 B. ⅦA族元素 C. 卤化银 D. ⅠA族的单质 12. 锂是一种活泼金属,它在工业上的用途为①光电材料②化学工业上的催化剂 ③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④制取高强度玻璃⑤制热核反应的材料( ) A. ①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13. 过氧化钠与足量NaHCO3的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

3118高一化学碱金属检测题

高一化学碱金属检测题 姓名: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Li-7 K-39 Rb-8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B.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C.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都能呈现焰色反应 D.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熔点都低于100℃ 2.碱金属的化合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一组是 A.Na2O2 、NaCl B.NaOH、Na2CO3、 C.NaCl、Na2SO4 D.NaHCO3、Na2O 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得到的主要产物是 A.Cu和CuSO4 B.Cu(OH)2 、Na2SO4和H2 C.Cu、Na2SO4和H2 D.Cu、Cu(OH)2、Na2SO4和H2 4.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是白色固体,和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 B.在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水 C.Na2O不稳定,能继续被O2氧化生成Na2O2 D.能与酸反应,生成含氧酸盐,故是碱性氧化物 5.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碳酸铯可分解为CO2和氧化铯 B.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是Cs2SO4 C.电解熔融的CsCl可得到金属铯 D.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6.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后,能生成盐和O2的是 A.Na和H2O B.Na2O和H2O C.Na2O2和H2O D.Na2O2和CO2 7.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B.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C.与酸反应的速率:NaHCO3〈Na2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成Na2CO3 8.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灼烧 D. 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水(或稀盐酸、硫酸等) 氨 水显碱性 8NH3+3Cl2===N2+6NH4Cl 作制冷剂、制化肥等 【解析】 【分析】 (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据此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据此分析氨气的吸收方法; (2) ①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大于氢离子浓度,据此进行分析; ②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规律,推断出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详解】 (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即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