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桥示范段实施方案(京沪)

路桥示范段实施方案(京沪)

路桥过渡示范段实施方案

(DK630+901.30~DK631+000)

一、示范段建设目的

通过路桥过渡示范段建设,全面系统的对京沪高速铁路过渡段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施工工艺控制、质量管理等进行试验和总结,分阶段及时组织观摩和推广,达到“工艺示范、质量示范、管理示范”,指导其它过渡段施工的目的。

二、编制范围及依据

(一)编制范围

自跨薛常特大桥沪方台尾至CFG桩地基处理段路基,包括地面截排水、地基处理、台后防排水、过轨管路、过渡段及与之相邻路基分层填筑等,里程为DK630+901.30~DK631+000,长99.70m。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安全规程。见表2-1。

2、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4、京沪公司下发的相关文件;

表2-1 现行最新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三、工程概况

(一)情况简介

本示范段里程为DK630+901.30~DK631+000,长99.7米。地貌为缓丘及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现为耕地。线路以填方通过,填方高度7.35~7.53m。地层表层为粉质黏土、黏土,下部为砾砂、再下为花岗片麻岩。路堤基底设计采用CFG桩进行加固,桩长5.3~7.2m。桥台采用一字台,钻孔桩基础,单根设计桩长19米,共12根。

路桥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加5%水泥的混合料分层填筑。

(二)工程特点

本示范段地层表层为粉质黏土、黏土,下伏花岗片麻岩,路基填筑前需进行地基处理,设计采用CFG桩加固。台后地基处理为过渡段沉降控制的关键因素。

四、施工组织

(一)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示范段特点,为保证质量、加快进度,以期更好地发挥示范段作用,本示范段施工采用一级管理模式,即分部管理和技术人员直接管理和指导施工队进行施工,并控制过程质量。分部经理亲自抓,主管路桥的副经理主要抓,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试验室全程直接参与示范段施工和质量控制。

图4-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二)施工队伍及人员安排

过渡段在相邻桥梁的桥台施工完成后与相邻路基同步作业,由一个路基队负责施工,按需要配足各工种作业人员,过渡段施工管理及质量检查人员要参加京沪高速铁路指挥部组织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书,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后再进行施工作业。根据本示范段工程量,施工队人员配置见表4-1。

表4-1 过渡段示范段施工队人员配置表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名单

(三)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配置

1、主要工程机械

结合本路基过渡段施工的特点,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一次性上足上齐,满足施工要求,主要施工机械见表4-2。

表4-2 主要施工机械表

2、检测设备

K30检测仪1套、Evd检测仪1套、灌砂桶1套、Ev2检测仪1套、水准仪1台。

五、施工计划安排

(一)施工准备

4月10日完成施工准备。

(二)进度计划

4月11日~5月31日:CFG桩地基处理

5月31日~6月25日:CFG桩检测及褥垫层

4月11日~6月10日:桥梁桩基及承台

6月11日~6月25日:桥台

6月26日~8月31日:过渡段施工。

附进度计划横道图。

(三)观摩计划

5月中旬观摩CFG桩加固处理软土地基,8月上旬观摩过渡段施工。

六、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路基过渡段及路基填筑严格按照图纸和现行规范要求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如下:

(一)地面截排水系统

过渡段施工前,根据现场地势平坦的实际情况,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在设计永久排水沟处挖设临时排水沟作为排水通道,并与桥台基坑四周排水沟连通,确保降水、地表径流不汇入施工区内。

(二)地基处理

本过渡段地基处理为CFG桩,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工艺成桩,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以复核地质情况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拌和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设备操作等工艺参数,报经监理单位确认后进行施工。

1、工艺流程图

详见工艺流程图。

2、施工步骤

(1)CFG桩钻机就位后,用钻机塔身上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

图6-1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混合料搅拌

混合料按配合比进行配料,确保计量准确,上料顺序为:先装碎石,再加水泥、粉煤灰和泵送剂,最后加砂,使水泥、粉煤灰和泵送剂夹在砂、石之间,每盘料搅拌时间不小于60S。

(3)钻进成孔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从而既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放慢进尺,以避免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在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孔深的依据。当动力头底面达到标记处桩长即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还需考虑施工工作面的标高差异,作相应增减。

(4)灌注及拔管

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心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控先提管后泵料。成桩的提拔速度控制在2~3m/min,成桩过程连续进行,避免因后台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灌注成桩完成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进行保护。施工桩顶高程比设计桩顶高50cm左右,以保证桩身质量。

(5)移机

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施工时由于CFG桩钻出的土较多,经常将临近的桩位覆盖,有时还会因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根据轴线或

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6)弃土清运及桩顶处理

CFG桩施工完毕在其混合料初凝后,进行打桩弃土清运,清运时避免对扩大头以下的桩身造成损害;不扰动桩间土;不破坏工作面未施工的桩位。清运完毕后清除地表面种植土30cm,并开挖其下20cm保土层,清除保护土层时不扰动基底土,防止形成橡皮土。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不得超挖。

保护土层清除后采用截桩机截除桩顶50cm桩头。截桩头完成质量检测合格后。凿毛桩顶,桩顶立模,浇筑C30混凝土桩顶扩大头。待CFG桩达到强度要求后回填20cm原土,其上填筑路堤相同填料至桩扩大头高程处,并用小型机器压实。

3、检验

CFG桩身施工完毕,一般28天后对CFG桩和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检测包括低应变对桩身质量检测和静荷载试验对承载力的检测,单桩承载力设计值500KN,静荷载试验数量取桩总根数的2‰,且不小于3点;低应变检测取总桩数的10%。

(三)台后回填及防排水设施

桥台后基坑按照设计选用混凝土回填(如图所示)。

桥台后填筑0.1m厚无砂混凝土隔离层,并在基床部设置混凝土块。混凝土块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设置无砂混凝土渗水板、无砂混凝土渗水板基础、软式透水管、C20混凝土基础四部分组成的排水系统,软式透水管直径ф100mm,并由软式透水管将水引出路基以外。

(四)过渡段填筑

过渡段范围内分层填筑参5% 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

1、施工方法

路堤基底地面平整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先在桥台背面用墨线画出每层填筑水平线,每层高度根据试验参数确定,填料的厚度控制在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过渡段路堤同与其连接的路堤和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不到位时,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充分压实,碾压的遍数由试验参数确定。

图6-2 路桥过渡段断面示意图

2、施工工艺

(1)级配碎石材料选择

过渡段填料主要为级配碎石。使用前,对各种规格集料的强度、抗磨耗指标和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进行颗粒分析。根据颗粒分析结果,进行室内配比设计,配比设计首先需满足级配碎石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考虑现场石料生产的集料比例情况,结合施工实际,经反复的室内试配分析和现场的

摊铺压实实验,确定各种集料配比的压实效果,从而确定各种规格的集料比例。

(2)级配碎石拌制与运输

①拌和

级配碎石搅拌采用厂拌法生产,拌和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等集料分别堆放,电子自动计量,电控加水。拌和站进料仓设有4个,其中1个为备用。级配碎石根据击实试验测定最优含水量,为考虑级配碎石在运输、摊铺中含水量的损失,拌制时适当调高0.5%~1%。使用ZL50型装载机将3种不同规格的粒料分别投入相应的仓内。拌和站在停机前先停止粒料的供给,使滚筒空转3~5min,待余料出尽再停机。

②运输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级配碎石熟料,根据摊铺能力、运输线路、运距和运输时间,以及拌和站生产能力,选用自卸汽车的数量,保证拌和站连续生产。自卸车装料按其载重量装足,并按指定地点和顺序卸料。使用电子计量地磅控制级配碎石用量。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确保熟料的延迟时间和不离析,为防止水分过量流失,视天气情况考虑是否采用苫布盖,且雨天不施工。

③级配碎石施工试验点

在规模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

(3)级配碎石摊铺、平整

填筑前检查过渡段底部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进行修整。并对下承层进行清理、整修养护。级配碎石的填筑按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级配碎石的摊铺采用推土机、平地机。级配碎石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每层的摊铺厚度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大于10m,横向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

设方格网桩。使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按设计做出路拱,由人工或小机具配合平地机对不均匀处及坑洼处进行调整。顶层级配碎石施工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路基工程质量。

(4)级配碎石碾压

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立即进行碾压,碾压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碾压时,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动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 横向接缝处填料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避免工作缝。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处补平并补压。

(5)检测

①压实质量检测

压实标准满足K30≥150MPa/m、EVd≥50MPa、EV2≥80MPa和空隙率n<28%。

②外观检查

对过渡段路肩高程、路肩至中线路基宽度、横向路拱进行检查,并用2.5m 靠尺检查路基平整度。

3、注意事项

(1)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2)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3)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比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

(4)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图6-3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五)沉降观测

本过渡段设计在DK630+906处布设E1型观测断面,设3个沉降观测桩和3个沉降板。

1、沉降观测桩

加载预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埋设沉降观测桩,路基面两侧观测桩一般设在距左右线路中心2m处。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沉降观测桩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量并积累数据。由钢底板、金属测杆(φ40mm厚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φ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1 cm;采用水平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沉降板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量并积累数据。

2、沉降板

沉降板应埋入褥垫层顶部嵌入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用水平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沉降观测及评估: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埋设沉降观测仪器,并进行观测,铺轨前对过渡段工后沉降进行评估。

3、沉降观测

路桥过渡段沉降观测应同时对桥梁和路基过渡段同时进行观测比较,在

施工过程中每天至少观测一次,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应保证不少于3天观测1次;填土结束后第1个月至少每周观测一次;第2、3个月至少每2周观测一次;三个月后可每月观测一次,铺设无砟轨道后第1个月至少每2周观测一次;第2、3个月至少每月观测一次;3~12个月每3月观测一次。路基观测资料应随时和设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及专门沉降观测单位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评估,对预压时间、预压高度、及铺架工期调整提出意见,对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控制。

(六)站后相关工程接口控制

路基附属结构物(包括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综合接地线、通信、信号、电力电缆过轨钢管、集水井)应与桥梁工程各附属结构物连成一体,做好过渡衔接。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其中综合接地线、电缆过轨钢管要求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线间集水井在路基成型后采用机械切割或钻挖施工,线间集水井的横向排水管在路基填筑施工中预埋,施工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安排施工工序,不得遗漏或倒序进行。同时严格做好路基(特别是基床)防、排水工程,尤其做好隐蔽工程、建筑物之间的施工缝、伸缩缝的连接、填塞,防止表水的下渗。

七、质量控制

建立由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成的质量控制系统,制订各项质量控制流程,并通过其有效运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动态控制的方法,进行质量监控。

本示范段将按照质量控制流程,在依据《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常规试验检测的基础上,严格遵循设计单位的专项技术交底和示范段监理细则中的质量检验方法、检测标准,从过渡段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开始,随施工,随检测,上道工序检测不合格,坚决返工,绝不进入下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原始施工记录并请监理旁站签认,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及时对已完工项目进行质量检测。

(一)过渡段原材料质量控制

1、控制流程

图7-1 过渡段原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图

2、检测标准及检验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过渡段路基填筑采用倒梯形,分层填筑掺加5%(重量比)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

⑴级配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表7-1 级配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表

⑵级配碎石粒经级配

碎石的级配范围满足表7-2要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碎的碎石含量不超过10%,粘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2%。

表7-2 级配碎石粒经级配表

(二)CFG桩质量控制

1、控制流程

图7-3 CFG桩混合料质量控制流程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