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拉康的幻想

拉康的幻想

拉康的幻想
拉康的幻想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论文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隐喻;换喻;客体小a [论文摘要]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欲望理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上,也体现在欲望的表达方式上。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属于现象层面,欲望(desire)属于本体层面。隐喻和换喻是欲望表达的最常见方式。客体小a是欲望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一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欲望产生于要求之外,因为当要求将主体的话语联结到它的条件上去时,它精简了需要”。因此欲望实际是要求减去需要之差,它的目标不可能在需要与要求的任何一方那里得到实现。欲望在消灭了需要的个体性和要求的幻象性之后,达到了一个本体性的境界,但是欲望的本体仅仅是一种乌托邦状态。尽管欲望演变的过程也经历了前面所说的两次异化或者否定,但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欲望的途程最终并没有迎来柳暗花明,而仍然处于否定、缺失的状态之中。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 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 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 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 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 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 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 了:这个处于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 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 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 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 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 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 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 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 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

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姓名刘珊珊 学号3109089002 专业外国哲学 一.拉康其人 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拉康主义(11)- 情绪解析-焦虑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拉康主义(11)- 情绪解析-焦虑.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一、定义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人格发展及人格活动的动力状态中都起着主要的作用,焦虑即是对危险的恐惧。弗洛伊德提出三种焦虑:客观的、神经质的和道德的焦虑。客观性焦虑是对真正存在的危险的恐惧;而神经质的焦虑是对于因表现冲动的欲望而受惩罚的害怕;道德性焦虑则是由于良知的畏惧。焦虑总是引起一个人行为紧张的力量,也是促使一个人去减少这种紧张状态的动力。而自我可以发展起许多抵抗焦虑的保持性的防御,亦即所谓防御机制,例如,一个人通过自居作用(或认同)的机制,以模仿和接受某个模范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从而认为自己具有与模范人物同等的能力足以应付引起焦虑的那种特殊危险。 案例1::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较为常见的自卑引发的焦虑症: 我会在感觉比自己强的人(地位、学识、金钱等方面)面前很自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敢展现自我,该说的该做的都畏首畏尾,脑子也不好使了,满脑子只想着“人家怎么这么厉害、怎么这么有水平”“我怎么这么差劲”...同时有一种很强的嫉妒感;相反,和感觉比自己弱势的人相处时,又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活跃和自大,什么话都敢说,什么都敢表现,无所顾及,跟“人来疯”似的,同时又有优越感;我这个人是不是人品有问题啊?还是心理有毛病? 这是一种自卑心理导致心理失去平衡的而采用极端方式寻求平衡的表现。由于对自卑的状态感到极度的不满,心理失去了平衡,未了保障心理平衡,在逮到可以自信的情境时,就极端地表现自我,与前者之间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向他人----更重要的是向自己证明:其实我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差劲! 当事者两种绝然相反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是一种典型的应对自卑感焦虑的两极化模式。之所以或有这两种极端,是因为本身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使自我心理获得平衡的其他方式。人自动寻求心理平衡的方式有很多,而这位焦虑者恰好其经历在偶然间体验到了这种平衡的方式,于是就沿用了下来,而对于其他平衡的方式不了解、没有经验。然而,这却是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因为这不符合理性的判断和社会一般公认的方式。于是,求助者对于两种情况都感到不满意。结果更加焦虑。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般来说,缺乏安全感是常见的原因,因为“如果自己什么方面都很优秀的话,就没有危险存在”。“自己就魔障了”是一种被自己难以接受自己比他人差的自卑焦虑情绪笼罩,而将自我的能力和心理能量给屏蔽了而无法发挥出在的结果,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卑上,感到焦虑、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欲望理论。作者首先探讨了拉康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突出解析了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其次,论文分析了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

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呵呵,说得多阴毒。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1、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愿望是有可能通过幻想得到满足的,可欲望却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在拉康这里,被指认为欲望的东西不再是现实中的真实需要,甚至不是弗洛伊德所讲的心理性的愿望,而是一种在语言的象征域中,伪主体对本体论意义上的缺失之物永不可能实现的欲求。为什么?我们来看拉康的解释。 拉康否定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一切感性的生物主义需要-欲望观,也不赞同皮亚杰一类建构主义的经验需要论。他自己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需要-要求-欲望的三元逻辑。拉康承认,人的需要可能源发于生物性的匮乏,它总是以具体的缺失对象为欲求指向,一旦获得对象,需要则得到满足。

拉康:《镜像阶段论》的笔记-父亲的名字

Scheme L 在这两个轴中,想象轴a'—a用实线划出,而象征轴S—A从A出发,碰到a'—a轴之后则变成了虚线,这是必须预先提醒注意的。它的意义已在前面叙述了,表示主体S想要和外部的大他者A 产生关系,但没有达到目的,碰到a'—a轴之后,就被回送到作为心像的自我a上。就是说,这条实线和虚线的关系就像这个例子,主体最初要寻求与外部他者的交流,但在自己的形象中陷入同语反复的空虚的谈话中,这表明主体的真理总是被盗走这样一种机制。首先,在图解中位于S位置的虽然暂且被符号化为S,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名称的地方,在那里被假想的就是以S为字头的主体(sujet)。 因为S和它(Es)在发音上相似,所以也和弗洛伊德第二部分所论述的本我重叠在一起来理解,但它具有伦理性的要求,就像前文所述的拉康翻译的弗洛伊德的那句话:“有它的地方,我一定来。” (p.75)主体不能以将自己的姿态固定在S地方的形式来理解,因而要把它捧到在镜像阶段所看到的一个形象中。这样,小他者a把S送到想象轴a'—a上,并把它作为自我a寻找出来。其次,告诉这个主体S自己是谁的,也是在象征轴S—A上位于相反的一极,拉康用大写字母A书写的大他者。大他者A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变化的、外表是同类的他人,而是和我们隔绝着的外部的东西,也就是作为一个定点先于我们位于既能使主体虚无化,又能在那里保持联系的、在原理上无法抵达的地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为了保证我们世界的安定而导入的维度,因为它正从我们的生活世界分离出去,所以才具有存在价值。因此可以说,拉康在图解L上把它用虚线抛向了a'—a墙壁的另一侧,将锚抛向前方无限远的一点。把这个远方的看不见的大他者A 作为阿基米德的不动的点,通过被他言说,又与那里保持联系(这里一定要注意箭头是起始于先于S 的A点,又指向S的),主体S才可能在S的位置上接受自身的存在。(p.76)但是,这个大他者A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 一般认为,当代西方批评界影响最大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家无疑是法国的雅克·拉康(1901- 1981)。他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又在巴黎大学学习精神分析学,后从事精神分析的教学与医疗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文集》(4卷,1966),《自我的语言》(1965),《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1973)等。 拉康本人作为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和其理论的局限是比较清楚的。在他看来,弗洛伊德主义固然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理论上的不完善却有碍于它的传播与发展,必须同时从内部和外 部对它进行反驳和修正。他作为哲学家,试图借助于结构主义的“科学力量”来修正精神分析学的过分主观性和任意性。具体说来。拉康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提出了自己的阅读和批评策略。他既反对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科学化”和行为主义,又反对萨特对精神分析所作的解释。 首先,拉康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如果说霍兰德用“个人交易”的术语来阐释精神分析学的话,拉康则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术语来解释它。拉康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他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拉康把索绪尔的概念颠倒了过

来,强调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分裂,使能指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主要成分——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把侧重点放在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上。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先于语言这一观点。他不仅认为这二者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而且还把无意识看作是语言的产物;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混乱的、任意的、无规律可循的,而拉康则认为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有规律或有结构的,这种结构的规则受制于语言经验,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其内容的,而拉康则认为这两个概念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代表;而在拉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则是语言的一种特殊作用,是语言对欲望加以组织的结果。反映在梦中也是这种情形:“梦具有句子的结构,或者用弗洛伊德书中的话说,是一种猜字画谜的结构,也就是说,梦具有某种文字形式的结构。儿童的梦反映了原始表意文字学的特征,而对成年人来说,它同时再现了符号成分的语音用途和象征用途。”①显然,拉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一次“语言革命”。 拉康从结钩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弗洛伊德主义的重新阐释,使我们有可能探讨无意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他使我们认识到无意识并不在我们身体的“内部”,而在我们的“外部”,或者说在我们“之间”,是我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果。无意识之所以难以搞清楚,倒不是因为它处于我们的意识深处,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把我们包围在其中。而能说明这种网状体系的最好手段就是

以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之“无名林”

○李红梅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摘要]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主体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本文通过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无名林”,着重分析“无名林”中爱丽丝和卡罗尔的缺乏的欲望,从中得出反映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 缺乏欲望;他者欲望 中图分类号: 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8-0046-02 一、《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于1871年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姊妹篇。 维多利亚时代童话小说的崛起是在英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历史语境中完成的。工业革命一方面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激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布莱恩·奥尔蒂斯(Brian Aldiss)在论及工业革命和进化论对科幻小说的影响时指出:“工业革命和进化论都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显著的隔绝感: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还有人与自然的隔绝——它如此频繁地在科幻小说里作为必须被征服的敌人而出现,似乎我们不再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了。”卡罗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备受成人和儿童喜欢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卡罗尔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第三章中将爱丽丝置于“无名林”中。“无名林”是一片树林,在那里,任何东西都没有名字。爱丽丝走进“无名林”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一只小鹿漫步跑来,它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小鹿带着爱丽丝在树林里穿行,她们来到树林外面的另一片开阔地。小鹿挣脱了爱丽丝的搂抱,惊慌逃奔,因为她知道爱丽丝是人类的娃娃。而爱丽丝因为突然失去小鹿黯然神伤。本文试图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依托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无名林”,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欲望理论 什么是欲望?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简言之,欲望的真正对象就是缺乏。缺乏是一种存在的缺乏,它超越了任何能表现它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缺乏绝对不是存在的一种简单的相对物,它可以说是存在的基础,或者说,存在依赖于缺乏而存在。就如拉康所说:“存在是作为缺乏的一种功能而开始存在的。”鉴于拉康把欲望视为对缺乏的欲望,区分欲望与需要(besoin)就变得非常必要。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他们都把需要与满足放在一起来讨论。具体地说,需要代表着一种生物的倾向,或者说,一种生理上的倾向。如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基本上就是这种需要—满足的关系。而在人类身上,情况明显不同。人除了有生理上的需要以外,还有需求(demand),即通过言词向他人表示自己想要的东西,其根本上表现为对爱的需求。拉康指出,“在需要与需求的裂缝边缘处,欲望形成了……”所以,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征,即它总是朝向对象,寻找对象、以求满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征,即它总是面向他人的,希冀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为它的对象不是一种具体对象。它的对象根本上是一种缺乏,即它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同样,欲望也不可能是需求。因为需求必须借助于语言,而欲望只要求他人的认可,它本身是一种绝对物。 (一)爱丽丝的缺失的欲望 爱丽丝在镜中保有的唯一身份痕迹是:她知道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字,她就会真的成为一个“小对形”,因为她失去了她在符号中的最后一个身份标识。因此,爱丽丝进入“无名林”后,

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启示

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8-11-15T15:34:58.3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8期作者:严和来[导读] 本文简述法国精神分析家拉康对中国文化与汉字的研究,着重指出拉康曾提示人们注意汉字的独特性,汉字的书写特性。中国的实践材料也映证了拉康的启示:在中国的精神分析实践,不仅要注重言说,也要注重书写。严和来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33 摘要:本文简述法国精神分析家拉康对中国文化与汉字的研究,着重指出拉康曾提示人们注意汉字的独特性,汉字的书写特性。中国的实践材料也映证了拉康的启示:在中国的精神分析实践,不仅要注重言说,也要注重书写。 关键词:拉康;精神分析;汉语;书写 一、引言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通过精神分析的变革,形成了拉康学派,改变了人类探索心理健康的方式,乃至西方思想界都认为,拉康是二战后影响人类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 拉康学过中文,拉康曾说:“如果我以前没有学习过中文,我可能不会成为拉康派[2]”。在拉康的精神分析实践与教学当中,他一直将中国思想作为重要参照内容。拉康提炼与革新的许多精神分析概念,都若隐若现地表露出中国思想的影响。本文尝试着分析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一些启示。 二、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的研究 拉康在其临床与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材料的参照,我们今天能发现的,始于1946年。在著名精神病医生亨利·耶(Henri Ey)[3]主持的精神学科跨界讨论中,拉康被邀请做最后总结发言,他谈论了中国人对“同道”的理解,指出精神学科界的同行应该和其他学科的同行协作,跨学科研究人类的精神世界[4]。 1977年,拉康受法兰西院士程抱一的影响,知道中国诗歌的艺术性,不仅在于语言,而也在于文字。当时程抱一在法国出版了《中国诗歌写作》[5],拉康给他的弟子介绍说:“我希望你们好好读读这本书,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去做,但是如果你们是精神分析家,就应该好好去读读。”这次拉康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为后来精神分析家研究言说与书写的关系,开启了新视角。 从1946年到1977年,三十余年间,拉康在教学研究中,对中国文化材料的引用有数百次之多。这些材料几乎遍及拉康谈论的所有讨论班,在拉康《文集》的一些重要篇章当中,中国文化的身影也屡屡出现。特别要强调的是,1971-1972年,拉康的第18个讨论班,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中国材料,对中国汉字进行分析,以至于这个讨论班也简称为“中国讨论班”。2006年,此讨论班正式出版时,封面用的是康熙皇帝提笔书写的肖像[6],这也暗示着汉字与书写在中国的重要性。 特别是,拉康指出在临床当中应该重视弗洛伊德提到的“唯一特征(einziger zug)”的价值,并将其阐述成“一画(trait unaire)”理论,在结构精神分析学当中,“一画”理论开启了理解主体的符号性认同的新局面。对此,拉康毫不掩饰:他的这一发现是受到中国明清书画家石涛的“一画论”的启发[7]。由此提出了在汉语下进行精神分析要重视书写。 三、中国精神分析临床的独特现象 循着拉康的启示,在对中国的精神分析实践当中,确实有所发现。 首先我们发现,来访者会把一些关键词放在不同的词组里,利用不同的情景表达出来。由于汉语当中歧义性过于广泛,这阻碍了对来访者无意识的发现。来访者利用了汉语的广泛歧义性,躲避了对他无意识表达的发现。比如,在一次分析场景当中,来访者说:Ta bu zai rang wo hen gao xing。对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成“他不在,让我很高兴”;也可以理解成“他不再让我很高兴”。正是这种模糊性,让来访者既做了意识的表达,也做了无意识的表达。通过后来的解析,我们知道:虽然这个女性来访者在意识里是在陈述生活当中的场景:因为与哥哥有着竞争关系,她的哥哥不在家,让她感到喜悦。但是,实际上,在无意识世界里,她和哥哥粘着得很紧,她对哥哥有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爱着哥哥,这一点恰是她本人没有发觉但是在无意识里深深地打扰着她的情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字不仅仅是记录汉语,而且是汉语的延伸,是汉语的进一步精确。上段所举的例子,其口语的模糊性,本身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但是通过汉字,则可以得到极大的澄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中国进行精神分析实践,在言说的同时,及时补充书写,会让分析有很大进展。 实际上,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不像西方语言与汉字关系那样简单,汉语与汉字相互影响,它们不是附属关系,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汉字的这个特点,也像拉康提示的那样,对我们的精神分析实践有着影响。 比如,当某个来访者在临床实践当中,说出一些人和他们的事情时,分析师并没有发现他们有更多的共同点,但是一旦要求这个来访者把这些人的名字写下来时,我们就发现,他提到的这些人名大都具有一个相同的部首:“水”字旁,而这个“水”旁在汉字中是作形旁的,我们在言说时,是听不到的。类似这样的个案,书写是不可或缺的,而不仅是言说的补充。 书写能带人们的精神健康,在书法艺术上已经有所表现。唐朝书法家怀素的一首谈论书法的诗里也可见一斑:“志在新奇无定则,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8]。正是醉后,也就是处在一种自由书写的境地,怀素的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是来自无意识的创造性,以至于怀素醒来之后,也就是当他意识占上风之后,他有意为之时,反而写不出来那种感觉。拉康对中国书法的评价是:“手的独特性打碎了世界的单调,[9]”从而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四、结论 精神分析学在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当中,都极大地考虑了当地社会的语言与文化特点,从而造就了各国精神分析学的风格。正如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所作的启示那样,在中国进行精神分析实践,也要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独特性,不仅在实践当中注重言说,也要注重书写。 参考文献: [1]法国思想杂志:Le Point,2011年9-10月合刊专辑《我们的最后大师》。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 、要求(demand) 和欲望(desire) 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

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 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 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和他 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段的 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 6-18 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 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 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 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 生了:这个处于 6-18 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 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 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 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 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 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 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 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 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

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拉康的理论

. 黄华,权利,身体与自我一福科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5必须注意的是,自我的建构是在一种时间的辩证法中实现的。对拉康来说,镜子阶段远不仅是幼儿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而且是主体发展中一个体现了时间辩证法的、先行和回溯相互交织的决定性的时刻。“这一发展是作为时间的辩证法而经历的,它把个体的形成决定性地投射进历史之中:镜子阶段是一出戏,其内在压力迅猛地从不足冲向先行(anticipation)——对于受空间认同诱惑的主体而言,这出戏生产了从身体的破碎形象到我所说的关于身体整体性的外科整形形式的种种幻想——直到最终穿戴起异化身份的盔甲。这副盔甲以其僵硬的结构标识出主体的精神发展。”[2](p6) 拉康认为,镜子有一个整体的功能,构建统一的自我,自我形成于镜像 阶段。 来源于作者与自我分裂6 Lacan and His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Theory of Subject Jacques Lacan(1901-80)is undoubtedly the central figure of psychoanalysi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He has not only revolutionized the psychoanalytic practice but also exerted a global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entire psychoanalytic theoretical edifice by employing the achievements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nd semiotics.The reinterpretation has changed the entire field of the scientific debate.Some of his formulas such as“[T]he unconscious is structured like a language”;“[D]esire is the desire of the Other”(Ecrites:A Selection 121,123),etc.acquire an almost iconic status like Einstein’s E=mc2.The least one can say about Lacan is that nobody was undisturbed and unaffected by his work:even those who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拉康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综述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从 弗洛伊德到拉康思想中的继承和变化。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象征父亲这一概念 的延伸,这构成了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全新理解,也构成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 的核心成分之一。 1.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 拉康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解建立在弗洛伊德之上。他在于1938年为《法国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Fran?ais)所写的文章《个体成长中的家庭情结:对一种心理学功能的分析》(Les complexes familiaux dans la formation de l'individu: essai d'analayse d'une fonction en psychologie)将俄狄浦斯情结定义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拉康在文中这么定义情结:情结实际上以一种固定的形式联系着一些反应的整体,这些反应可以涉及到一切又组织 的功能,从情绪到适应于某一客体的行为都包含其中。对情结的定义就是,情结重现了一种 氛围的现实,其有双重含义: (1)情结的形式代表着这种现实,其客观地有别于心理发展中某个特定的阶段,心理发 展的阶段有其特定的起源。 (2)当某些要求着一种这种现实的高度客观化的经验每一次出现时,情结的活动都在经 历中重复着这种固定的现实;这些经验构成了情结的条件。 2.俄狄浦斯情结的三个逻辑时刻 拉康在第五个讨论班《无意识的种种构型》中更加详细和完善地讨论了俄狄浦斯情结的 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三个逻辑时刻。在拉康看来,三个逻辑时刻的通过是俄狄浦斯情结的 正常渡过的毕竟之路。 第一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紧接着镜像阶段的认同阶段的完成,儿童在这个时刻与母亲形成了一种彼此 融合的关系。但拉康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与母亲之间并非一种纯粹的二元关系,反而他加入 了第三元——石祖。石祖对应着母亲的欲望的客体,而这正是儿童所必须要去满足的欲望。 儿童寻找的,便是让自己变成欲望的欲望,即可以满足母亲的欲望,换言之:成为或不 成为(to be or not to be)母亲的欲望的客体……为了满足母亲……必须且需要成为石祖。 儿童想象着母亲总是欲望着这一个“想象的石祖”,因此为了满足母亲,儿童不得不成为“石祖”。而由于三角关系已经出现,因此儿童与母亲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想象性的中介,使 得之后象征父亲的介入成为可能。 第二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刻,父亲作为一种象征的功能 介入到了母亲和儿童的关系中间。在这一时刻,儿童发现,母亲所缺失的石祖被某个存在所 剥夺了。而剥夺并占有母亲石祖的那个人也就是象征的父亲。拉康对此这样说道:经验向我们证明,被视为剥夺了母亲的这个客体,尤其是母亲欲望的石祖性客体的父亲,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基本的角色,这就是最自然、最正常的俄狄浦斯情结。 象征的父亲并不一定是一个具象的存在,而可以是象征的一个彼者。这要这个彼者剥夺 了母亲的石祖,他在剥夺了母亲所缺失的欲望的同时也代表一种有关母亲欲望的法则。拉康 将这种象征的父亲称之为“父姓”。而父姓的意义就在于给予儿童一种律法、一种欲望的法则。这个时刻代表着儿童接受了父姓的阉割,也就因此进入了一个象征的秩序,即从想象界到象 征界。这个时刻也对应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提到的原初压抑的过程。 第三个时刻: 第三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后一个时刻,这一个时刻也标志着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束。在这个时刻,实在的父亲的登场,期指代一个能够扮演象征父亲的人物角色。而男女性俄狄 浦斯情结的差异也就是在这里显现出来,男性放弃成为石祖,转而认同拥有石祖的父亲。而 女性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男性一样认同父亲,另一种则是认同母亲,以便像母亲一样知 道可以去找一个拥有石祖的男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一.拉康其人 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