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的中职教育故事 润物细无声

我的中职教育故事 润物细无声

我的中职教育故事 润物细无声
我的中职教育故事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教育,爱于无声处爱于责任上

—XXX 记得杜甫有首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班主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确是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的“主任”。我们微小的一些举动,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前途,进而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班主任的工作要细微入致。

我们班的小明同学,一直是班里的后进生,纪律上的困难生。开学到现在经常迟到旷课,多次受到学校处分,挂班领导亲自找到他谈话他一样是冷漠相对,小明的脾气很倔。在一次班会课上,小明在教室给手机充电,根据学校的纪律,我当时就末收了他的手机,他没说什么,只是那眼神极为不满。第二天早上,我们班在钳工室实操,小明远远就冲着我喊了一句,“老师,我的手机,能不能给我啊?”我听见了,对他笑了笑说,“你说呢?”没想迎来的却是他随口的几句脏话,极为刺耳。深呼吸三次,冷静了一下,我装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没多久,我还是忍不住亲自去实操室找到了他。本想细心跟他谈谈,可是没等我说几句话,他就转身离开了。这个举动没让我感到惊奇却很失落。好吧,看来只能把这事先放一放。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就到了清洁区,三个值日生,有两位同学已经在打扫卫生,唯独小明没有到。过了一会儿,小明经过了那里,也许是看到了我,他故意避开了。我走过去,带有一丝责备的语气说道:“小明,今天是你值日。怎么这么迟才来。”他用余光撇了我一下,抛下一句,“我还不扫了呢。”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真有些气。不过我又一次压住了自己那根怒动的神经对他说,“你先回宿舍去吧。”一转身,他一个人回实操室了。

这种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在中职学生尤其在后进生中较普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会有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甚至与老师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此时的我也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小明的性格和承受力等心理特点。我静下心来,平等地与他谈心,允许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或许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明的问题由来已久。家校的沟通也很重要。过后,我打了电话给家长。在电话里,我也

不断地肯定学生的优点,以及提出一些问题。在与家长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家长在平时的教育孩子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一种较为消极的教育方法。学生有轻度的网瘾。而小明的自控能力也较差。家长平时也常责骂相对。但小时候却是宠爱有加。在了解到这种情况,我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往后的生活,一定要多些去肯定孩子的优点,对于缺点要换种角度去说。孩子需要别人的认可,缺乏认同感。我们需要给予他更大的肯定”。一周后,我把手机给回了小明。出乎我的意料,周末他亲自打了电话给我说,老师,对不起,我还是想回去继续好好读书。过后,我经常找他聊天,跟他说,“其实你真的很不错的,像那次放假我跟同学们说,回家后要给我发一条信息,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忘记了。而你是第一个给我发信息的。至少证明你很在乎老师的话,懂得感恩”。比如在班会课时,我时不时肯定他的优秀表现,诸如此类很多。这位同学到后来确实转变了。

对待青少年的逆反,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冷静对待。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征,产生逆反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束手无策,更不能强制压迫。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作为班主任也应努力采取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主动消除和避免青少年的逆反发生。

教师应该结合家长应及时发现他们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悉心保护和大力引导这些有益的心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给予足够的爱,倾注我们的爱心,融洽师生的关系,换位思考,努力去消除误解,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并要深化到细处,以赢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是最为关键的。

班主任的爱要像春风一样,润物细无声,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老师的那份细心。亲其师,信其道,才让学生能亲近你。爱每一个学生,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当我把小明的缺点缩小,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他的倔强脾气。这样才取得他后来的成功。班主任工作没有固定如一的模式,它需要因人而宜,随人而化,注重艺术。我作为班主任也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让班主任工作刚柔相济、游刃有余。

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教育中的 潜移默化作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心想一定是有人不守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来椅子,蹲在原处等候。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住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落地时,他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用平静的语气说:夜深了,快去加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将此事转告其他师兄弟,此后,再也没人翻墙出去闲逛了。 听了这则故事,谁能不被这位禅师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深深折服呢?这位聪明的禅师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但是让人的心灵却受到了很深的触动。用他那闪耀的智慧教育了小和尚和他的师兄弟,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呢?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是及其琐碎的:像迟到早退、打架骂人这样的事件,像这个学生得满分、那个学生不及格这样的事件,像这个学生感冒、那个学生发烧等等,这样的事件每一件事单独看来都是微乎其微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思想变化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一件琐碎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成功的基石,学生脚踏这一块基石一步步

向前,在自己人生的某一时刻蹬上自已事业的顶峰;处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下滑的斜坡,学生可能由此而跌入人生的深渊。因此,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乐于通过感悟去心领神会。 一、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陶行知先生在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天见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男生已在等他。陶校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校长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先生用他精湛的教育艺术使得一场纠纷迎刃而解,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具有一双“慧眼”。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都逃不过他的“慧眼”。“与其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生的抵触情绪在老师的句句夸赞中慢慢融化,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并在思想上得到真正的进步。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说过:“每个孩子心里都蕴藏着两个小人——好孩子、坏孩子。”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用语言和行为去不

《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演讲稿

《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中心小学的老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老师能为学生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时光流逝得真快,几年后我果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真的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自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好老师,当一名学生和家长都喜欢的老师。 我满怀激情地踏入了教育这片热土,每天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学校,晚上披着满天星光离开校园,这样年复一年的工作着,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纯洁与高尚。 每当我看见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到一声声“老师您早”的问候,就更加坚定了当好一名老师的信念,是学生们那纯洁的心,深厚的意更加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时刻鞭策着我,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我立志成为学生的指路明灯为他们指引方向,照亮人生,我要用我的知识,我的智慧去开辟学生美好前程。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

时开花,老师只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它的背后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世界! 记得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她的各种捣蛋行为一点也不亚于男生:上课不听课,和同学闹矛盾,还经常伤害他人,爱拿别人的钱物等等,这让我十分头痛。但是换位思考,她毕竟是个孩子,每个孩子身上应该有他的优点和闪光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因人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爱。于是我便一次次和她真诚交流,林阴道上,操场旁边,时常有我们并排的身影。教室里,餐厅前经常听到我们亲切地交谈,帮她梳理乱糟糟的头发,清洗脏兮兮的脸蛋,送她生日小礼物。就这样一次次心灵互动,让她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慢慢地,她变了,变得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与人道歉,学会了做简单的作业。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她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就这样,许多差生在我的耐心关注下,成为了班上的优秀学生,好几个成绩特别差的毕业班,在我的努力下,小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由此可见,没有改变不了的学生,老师只要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众所周知,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意味着奉献,奉献的是青春和智慧;还意味着付出,付出的是勤劳和汗水;也意味着牺牲,牺牲的是休闲和娱乐;更意味着舍弃,舍弃的是不能在

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因此,教育更需要学生的被动性变主动性,如何转化这种局势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同仁倍加关注的学术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提倡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正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提高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掌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本领。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记生字,背词语解释,背诗句意思,经常硬性的去要求他们去死记硬背一些书上的东西,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语文素养的养成。而语文素养的养成,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去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 语文教学中的无痕教育,应该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创设语境,从各个方面去着手。记得一次一次公开课《秋天的雨》,我让学生们把前一天准备的秋天的朋友带到课堂上了,(手绘贴画)强调孩子自由随意地把自己的朋友张贴到黑板上,孩子很兴奋这种方式,当孩子坐定的那一刻,老师提问:刚刚你们都跑到讲台前来,拥挤吗?有没有碰到其他的同学呀?可以用我们本节课的一个词语来代替吗?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出“你挤我碰”。那么孩子们你们在回头看看黑板,你们的粘贴的图片,你们能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描述一下

吗?“五彩缤纷”孩子们的回答,给了我最好的诠释,心灵的慰藉!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就理解了词意,也正是我所要的课堂效果,我此刻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幸福感! 杜甫吟诵春雨,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也想歌咏这“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它该是一种教育境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快乐的最高境界。我祈愿这教育的雨季早点来临,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片乐土。虽然雨季来临的乡间小路,充满着泥泞,但雨后的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也是令人寻味的!

育人于无形 润物细无声(教育叙事)

育人于无形润物细无声 连江县马鼻中心小学吴品亮 一个星期天,我看见一辆装满石条的板车陷进坑里,前面的汉子和后面的小孩埋头死劲地拉着,就是不动。此景此情我仿佛看到自己在六七十年代为了多挣工分,而帮父母推板车的往事,顿时心生怜悯,便不由自主地伸手帮他们推了一把,板车轮出了泥坑。汉子停下车,小孩也抬起了通红而挂满汗珠的脸。“李帅!”我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原来这是我们班的一个外来工的孩子,通过交谈,才知道汉子是李帅的爸爸,他每天靠给人家拉石头赚钱来养家糊口。每到双休日李帅都主动要求来给爸爸帮忙。我还了解到,李帅家很穷,爸爸妈妈出去打工,家务活都是他做。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李帅特别地可爱。爱父母,爱劳动,懂得分担,不怕吃苦。 我们班的李帅同学,学习基础差,行为规范更差,再加上方言重,在班级里显得很另类。经常跟同学吵架,作业不认真完成,值日的时候先逃走,上课做小动作……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作业做错了,“六项评比”扣分了,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转向他。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作业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许多老师对他也失去了耐心。我也多次严厉地批评他,他不顶嘴,总是默默地站着,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第二天上课,我讲起了星期天那个在如今鲜为人见的事情,而且故意不说这个孩子是谁,还添油加醋地将自己小时候怎样关心家庭、体谅父母的事贴在这孩子身上,说完,我问全班学生,这个孩子怎么样?几个能说会道的学生讲的头头是道,个个学生啧啧称赞。在这些学生看来这个孩子的

行为是不可想象,是可望不可即。 此时,我觉得火候已到,便说:“这个学生的行为帅不帅?” “帅!” “这样的学生值不值得我们学习?” “值得我们学习!”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这个学生的品德美不美?” “美!” “他就是我们班的李帅同学!” 顿时,全班鸦雀无声,继而掌声雷动。全班同学都把钦佩和赞许的目光投向李帅,李帅红着脸,显得非常腼腆。 作为一个10岁的男孩子,曾经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曾经不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其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是何等的痛苦。此时此刻以前对老师的话无动于衷的李帅,眼里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从此以后,一个令老师、同学讨厌的孩子,穿着干净了,作业能按时完成,和同学友好相处了,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充分发挥自己体质好能吃苦耐劳的特长,积极为集体做事,劳动时一人敌仨,学习也小有成绩,体育课上再也不见懒洋洋的李帅,取而代之的是生龙活虎跑得最快的李帅。慢慢地李帅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同时也渐渐地成了班级的劳动模范。 沃土上的花儿固然美丽,瓦砾中的青草同样可爱。当学生背着太阳对

润物细无声-生活中的教育

润物细无声——生活中的教育 各位师长、各位同学及家长,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学校能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不仅在身心发育上从儿童变成了青少年,而且有了不同数量级的自由的时间、信息获取渠道、自我独立意识。初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养成的重要、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呵护式教育,无法继续也不可能继续了。 结合这个阶段的特殊性,我认为作为家长除了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课程教育外,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做一个有情操、遵纪守法的人 孩子们除了在学校、家庭,开始逐步独立接触社会,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被输入的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很难,也不可能将孩子与这些信息渠道完全隔离。能做的就是关注、管理这些信息渠道,帮助孩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一个一个具体的事情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懂法、畏法、尊法。 例如:讲一个例子,你可以结合自身发生的选取。比如帮助其选择书籍。有些漫画丑化老师,讲学生恶搞老师的,摒弃之,树立尊重师长的价值观。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积极向上,是孩子成长的内驱力。有,不待扬鞭自奋蹄;无,千磨万击“愚钝”,任尔东西南北风。而在积极向上这一内驱力的塑造上,家长的以身作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对工作是否勤奋用心、对生活是否热忱认真,几乎决定着孩子是否有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的基因。 哪怕是家庭生活的琐事,也能对孩子的品性形成重要的影响。例如,家庭环境卫生,我认为一个对自己生活环境“讲究”的人,将比一个很容易“将就”的人更难以接受自己的学习成绩、工作业绩、学识胆识泯然众人。所以,我坚持用较多的精力保持家庭整洁、有序,并严格要求孩子,意在树立孩子对自身所处环境的高品质要求,远离“将就”。

我的教育故事之润物细无声

我的教育故事之润物细无声 城南小学左建玲 城南小学有五栋教学大楼,色彩明艳而不失端庄典雅,且显华丽气派。尤其令我喜爱的是,每座大楼都撷取儒家要义命名:学仁,孝义,明礼,睿智,诚信。行走间,中华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实可谓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楼舍之间巧妙设计了四座庭园,梅兰竹菊四君子各自伫立于假山池沼旁边,娉婷绰约;幽静小路蜿蜒于芭蕉绿树之间,曲径通幽。更兼八斗亭依红偎翠,坐落其间,淑气迎芳草,轻风待落英。置身校园,恍若漫步于苏州园林一般,不由人不心旷神怡,惬意万分!穿花越径,进入教学楼,更深刻感受到美丽的新城南不仅外观靓丽迷人,内部设施更是先进一流,着实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我的教育小故事,就发生在这美丽的校园中…… 初夏,我们毕业班学习新课文《广玉兰》。这篇散文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欣赏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感受她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可我总觉得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此时,窗外梅园里的广玉兰在细雨中默然静立,枝头硕大洁白的花朵纯净高雅,淡淡的幽香若有似无,弥漫于校园之中。我灵机一动:课后练习要求观察自己喜欢

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她的特点。我何不带孩子们实地去观察一下广玉兰,用自己的笔描绘他们自己眼中的广玉兰呢?说干就干!讲清楚要求以后,我立刻组织学生带着纸笔下楼,来到梅园,自由观察,即兴描写。孩子们离开教室,来到梅园,在假山旁,在水池边,仰起小脸认真地观察起来。孔维政围着广玉兰树转着圈的看,大概是想观察得更全面吧!刘心蕊踮起脚尖,伸着脖子看藏在绿叶丛中的那朵花苞,脸上满是喜悦与兴奋;陈玉婷把小鼻子凑近一朵刚开放的花,闭上眼小心翼翼地嗅着,那神态别提多惬意多享受了!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我组织同学们回教室了。好多孩子依依不舍,他们有的匆匆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有的不时回头张望着,张子越捡拾了一片宽阔的叶子在手中把玩,许梦洁将一片洁白的花瓣轻轻夹在了本子里……一本本散发着淡淡幽香的作业收上来了。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了广玉兰颜色的纯白素雅,质地的玉琢冰雕,手感的柔韧弹性,香味的淡雅清芬,叶片的富有光泽……他们在字里行间不仅表达了对广玉兰的喜爱,还抒发了对美丽的校园,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那清新美丽的文字让人心动又惊喜。本次作业,所有同学的完成质量都很高!不仅如此,我还发现许多同学课后主动地在品读背诵本课优美的语段!没有了以往按要求背书时的机械与应付差事的敷衍,却多了几分对美文的享受与惬意.看着孩子们互相比着背书时的专注与投入,听着他们用抑扬

润物细无声——品德课中的养成教育

润物细无声——品德课中的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11-06-22T10:31:43.220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张丽 [导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 张丽(玉溪聂耳小学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师风;学生品德养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被教书的任务冲淡了,应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坚持德育为首,培养真正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1.利用生活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为人生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构成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智商高、身体好、品德好,是为 “精品”;智商低、身体差、品德较好,是为“次品”;智商高、身体好、品德差,是为“危险品”。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耳濡目染的得到体悟,践行道德认识,确立道德信仰。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首先,学生在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自然也比较多,受心理困扰,有的学生乐于交往,有的不愿意交往,有的不会交往,还有的害怕交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礼仪行为,学说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际,遇事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安慰别人,团结友爱,共享欢乐。 其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的“灌输”、“说教”型的德育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赤裸裸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用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我教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领悟、自己体验、自己抉择、自己践行,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轮流值日等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理解、体验、选择和行动。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科学选择”。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接触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不可控制。受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取向极易“偏轨”。只有教会学生选择,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才不至于融入团队、集体时,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成为“问题儿童。” 2.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让学生“不扶而直” 古人有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沙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意义深远。我们将校园环境的德育教育分为硬环境教育和软环境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学校的每垛墙都能说话,并且能讲出最美的语言来。这就是硬环境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就属硬环境德育教育的范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教学楼取名为“求知楼”,把试验楼取名为“探索楼”;可以给每个楼道取上名字,“孔子楼道”、“安全楼道”、“常规知识楼道”,并将相应的内容利用展板悬挂在楼道的两侧;也可以利用橱窗展示一些名人故事、古典精髓(如‘弟子规’)等。相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块标语牌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软环境德育教育是指校风、校纪和班级的微观环境、校园文化等。学校可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日常管理细则等印成小册子,师生人手一份。要教会学生唱校歌,可在每次的升国旗仪式中让全体学生诵读学生誓词,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把本班的班级姓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形象、管理理念等制成牌匾,挂在本班门口,让每个学生“心知肚明”。 21世纪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全新的,以往那种“三句好话不如一顿教鞭”的做法,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是行不通的。作为教师,我深知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家园,是学生心理上的“家”。要想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加完善,使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教师必须竭尽全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在班级管理中,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块儿“特区”——老师们常不会板书到内容的黑板两侧。众所周知,几乎每位任课教师都习惯把板书内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座位靠墙的前排学生,以使人人都能看到板书内容。久而久之,一块黑板就会出现颜色深浅不同的两块儿区域。为了发挥整块黑板的功能,我将黑板的两侧划成了“特区”。在这块儿“特区”上,我写上了一些谚语、歇后语、古诗词、名言警句,每周一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与人争志,不与人争气”,“花开在春天,立志在少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诚实比空话值钱,行动比语言有力”。这些都是“特区”的产品。这样不仅帮助了学生积累课外知识,对学生的品行也是一种启示。学生在美观、温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里学习、生活,犹如“春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完善个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扬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革命红旗代代相传可以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三好”,“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家乡,我来参与”的植树活动,“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校园签名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2008年暑假,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观看“2008北京奥运会”,尤其是观看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并统计中国奖牌的数量。在这项作

润物细无声——“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九江县港口中心小学赵传娣三年前在南昌师专参加班主任培训时,授课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三年后的今天,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这句话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蕴含深刻的意义的。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的我,能深深地体会到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每一个父母都会尽职尽责地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而作为一名教师,你眼中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几十个孩子,你还能不遗余力地照顾他们,教育他们吗?你能够用心地疼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那你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神”! 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古到今,人们赋予教师太多的赞美,太多的期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常常在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该如何去做,才不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才无愧于孩子们那纯洁的心灵? 踏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已经十三个春秋了。这些年来,我深深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爱!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

有学生的一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你是一名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应该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学生。爱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一、热情地面对全体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爱生之师受人爱。教师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这就是爱的感染作用。反之,如果教师用粗暴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数落学生,会给学生的心灵投下阴影,让学生感到痛苦与自卑,反而会对教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甚至会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在我的学生当中,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开始他犯错时我总是严厉地批评指责,可是成效甚微,隔几天他又会故伎重演。后来,我改变策略,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慢慢地孩子变得懂事了,也不再惹事生非了。所以,我们要热情地面对全体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培养一种爱,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我们不仅爱聪明的、稳重的、学习好的学生,还要爱迟钝的、调皮的、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我们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爱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

润物细无声 教育皆有爱

润物细无声教育皆有爱 【摘要】家庭教育充满着爱,可如何对孩子实施父母的爱,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向孩子倾注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友爱,不能实施无原则的庞爱和不理智的溺爱。给孩子施爱要讲究无声地渗透,有形地激励,理智地引导,互动地交往,才能使爱更富有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爱的实施 “爱”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为“爱”而奋力拼搏,为“爱”而低头曲膝,为“爱”而尽情付出,为“爱”而不惜牺牲。男女之间的情爱,朋友之间的友爱,长幼之间的关爱等等都是那么的纯洁珍贵,令人敬仰。可这个“爱”若是用到家庭教育上便赋予了她更加特殊的含义。她既包含孩子对父母及祖辈的尊重,更能体现长辈对孩子的疼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但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爱”的理解和表达却产生了很大的扭曲。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六个大人(仍至更多)呵护一个孩子的优越环境,给孩子构筑了一个永远也摆脱不了的蜜罐。在这个蜜罐里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真诚的关爱,而更多的是无原则的庞爱和不理智的溺爱。诸如二年级的学生解手后不会擦屁股,三年级的学生不会剥鸡蛋壳,五年级的学生不知怎么挤牙膏等事例都是因为长辈过分的溺爱所造成的。反之也有被爱遗忘的角落。有的家庭不惜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关爱,使他们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扭曲。中学生徐力,大学生马嘉爵等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了当今家庭教育中真爱的严重缺乏。 什么是对孩子的爱?当今孩子需要怎样的爱?父母及祖辈应如何给孩子施爱?这些都是现代家庭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当今家庭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必需要站得高,看得远: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为重点,以有利于孩子的终生发展为宗旨。家长给孩子施爱,应该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从生活中渗透,从行动中体现。家庭既要给孩子倾注无私的真爱,更要教会孩子对他人的关爱,体现爱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使爱的教育更具有活力。 爱是伟大的,爱是美好的,爱更应该是理智的、有原则的。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拙见。 1 渗透无声的爱 对孩子的爱既不是只给孩子吃好、穿好,也不是多对孩子喊几个“小心肝、小宝贝”,更重要的是应该给孩子心灵上、精神上的呵护;教育孩子不在于给孩子宣讲一番又一番的大道理,而是应该抓住孩子学习、生活及身体、心理上的一些小细节,及时加以引导、关心和帮助,使他感到幸福、快乐和温暖,从而和父母产生深厚的感情,才能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在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给他一点帮助;在孩

家庭教育应该“润物细无声”

家庭教育应该“润物细无声” 家庭教育应该“润物细无声”一、我为什么要讨论家庭教育问题?一位教育家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说教育是水池,那么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教育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池子是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特别是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中国的学校教育已有些变味。教师,起码一部分农村教师不再像从前那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师也是人,他也需要物质享受,也需要得到更多。情和爱这种最美好的东西一些老师不再作为最好的礼物献给学生了,而是给了教育部门的领导,按时按节要给领导送礼,关心领导身体健康;剩余的爱要给了自己的孩子一部分,留给学生的已不多了。给领导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实惠,给孩子是出于真心实意。北京某大学教授在给自己的研究生训诫时也公开喊:“在四十岁之后没有千万家产别来见我!”有个中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讲课,有个学生说自己不懂,让老师讲讲。老师则说:“不懂,晚上到我家里来,我一定给你讲清楚!”有些农村孩子要想在学校得到最好的教育已非常难,即便您为学校缴了数万元的赞助费把孩子转到好学校,其结果可能是您的钱完完全全打了水漂。当梦醒的时候请您不要过分伤心,因为钱是您自觉自愿缴的,收钱的人也多数出自好心,他也不清楚怎么能帮您培养孩子。作为您来说目的已经实现了一半,那就是您的虚荣心曾经得到了满足。如果您早一天知道

靠“孟母三迁”来解决孩子难教育的问题已过时了,您也许不会那么做。您会自觉承担起培养孩子的重任,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适度的爱,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用最好的家庭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爱孩子一定把握住度,爱过头了,结果也适得其反。我们绝不要“小时候把孩子养成‘宠物’,长大了再把孩子逼成‘废物’或者‘怪物’。”我虽然称不上学者和专家,但还算会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善于实践的老退休教师。作为过来人,一个好心人,很乐意把在家庭教育上正反两方面的体会奉献给各位。二、必须认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现代学者也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改变。这种改变包括改变自己,也改变学生,改变孩子。”我觉得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改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要总是说:“我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我的,我就怎么对待孩子。”因为时代变了,我们的观念就需要改变,需要学习。我的博客中,有博友写的两篇文章:“家长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和“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我认为值得家长读一读。我曾经也是一个脾气及其暴躁的人,打过自己的孩子,导致了家庭教育上的不如意。后来我变了,是脱胎换骨式的改变,改掉了自己的臭脾气,采用了新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我真诚的告诉各位朋友“不改不行啊!”三、怎样把家庭教育做到更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

成长篇的发言稿《润物细无声 教育爱无痕》

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 用两个词形容我现在的心情,那就是“幸运”和“幸福”。幸运的是我拥有了一次成长的机会,我感到很荣幸,今天能和大家说说心里话很幸福。 今年,我满怀激情地开始了二中人的旅程。我带着领导的信任担任了童老师和张老师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听说这两个班特别的优秀,心里像压了一座大山,脑子里像蹦了根弦,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经验不足的新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但是当我看见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到一声声“老师您好”的问候,就更加坚定了当好一名老师的信念,是学生们那纯洁的心灵,深厚的情更加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时刻鞭策着我,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我要立志成为学生的指路明灯为他们指引方向,照亮人生,我要用我的知识,我的智慧去开辟学生的美好前程。因此,我在把每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剩下的时间全部安排去听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一学期,我总共听了三十九节课,孜孜不倦,我始终坚持先听课后上课,以这种方式弥补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 冬去春来,我每天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学校,晚上披着满天星光离开校园,这样一天天的工作着,学习着,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纯洁与高尚。 十月底刚结完婚,去上班。学校给了我一份令人惊喜的新婚礼物,让我接任六班的班主任。说实话,那时的心理压力又倍增了。自己都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接任这个所谓的特色班的班主任,总是担心自己太年轻了能否胜任?能否让孩子们接受?能否让六班的家长们放心?当时家长们都是冲着名师童老师,才送孩子们来到这个班的。其次,还担心同事的质疑。因为按照二中以往的惯例,新来的老师总要先锻炼几年,才能担任特色班的班主任。我就是在这种压力之下,摸索着开始了班主任之路。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老 1

师德演讲稿: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从小的时侯就向往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在我的心目中教师是一杯水,纯洁;教师是一颗星,带来光明;它更是一幅风景,桃李满天下!而今,我已是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了,如果有人问我:“你爱自己的职业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我非常爱幼儿教师这一行。”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早已装满了天真无邪的孩子,我爱他们,我要用爱心之水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要用我的创新之船载送着孩子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努力实践着。对天资聪颖的孩子,我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我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寻找他的自信,打开她心灵的窗户;对生病的孩子,我更是少不了关怀、探望……记得我班有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秋秋,刚来幼儿园时,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且样样没兴趣,跟她说话,她永远都是点头、摇头。一年来在她身上倾注了我的爱和我的教育,我时刻都在关注她。为了培养她的自信,我开始鼓励她自己独立做事,有时我心里确实会有点儿着急,但理智告诉我,我如果一批评,她会更不知所措,所以对秋秋,我必须具备了五心:爱心、耐心、关心、信心、细心。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她终于有了转机,她开始轻声讲话了,面对她每次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她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说话的语气也壮了,现在的秋秋活动时还常常举手发言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转变的呢?让我大声的告诉你们吧!那是爱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在工作中,我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和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学习,带领他们走出幼儿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我成了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都会被我捕捉,从中,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特长、爱好、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多元智能得到发展。 “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了,一天天地长大了。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创新是船,载送着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创造型的人才。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教育的改革,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有创造性的教师。怎样才能有创造性呢?我们必须心怀一颗进取心,下苦功学习,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孩子学,学电脑网络,学科技信息。在工作中,我经常为了组织好一次活动而广泛查阅书籍资料,经常为及时记录幼儿的表现而加班加点。作为教师,我常常以研究者的心态去对待教育活动,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常常学习幼儿

幼儿园环境——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幼儿园环境——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动幼儿发展”的全新观点时,我园就开始注重周围的环境,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高质量、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我园室内和室外空间比较宽敞,设施比较高档,但是,真正衡量一所幼儿园良好物质环境的标准不是幼儿园面积的大小、房舍设施的豪华气派与玩具的精致高档,而是如何合理利用这些空间让它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让每一寸空间都“说话”、每一处环境都“育人”,这已成为幼儿园面临的一个新任务和新课题。 一.开辟小场地,回归大自然 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生机,那幼儿的生命也更将富有活力,因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的。我们充分挖掘资源,开辟以土地、青草、绿树、小花为主体的开放性种植园。让幼儿观察蚯蚓松土、蚂蚁搬家、小花、小草的生长过程,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在这里,孩子们会充满幻想,创造童话。能满足不同年龄、同一年龄不同发展水平幼儿活动的需要。 二、开放、自主、情感体验 为了全面发展幼儿的体能,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物,变废为宝,给幼儿制作能够展开走、跑、跳、平衡、钻爬各种活动的多元化器械,并分别安放在操场的两侧。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所以活动材料的管理要方便幼儿,体现一种开放、自主的气氛。因为园内体育器材种类不同且大小不一,所以难以收存和让小朋友自由拿取。为此,活动时将器械箱推出,让幼儿自由选择,随时游戏。为幼儿自主活动提供了方便。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之余能休息放松,体验亲情,我们推出“大手拉小手”一对一、二对一的团结互助模式,体现人性化的关怀,让孩子感受爱与被爱同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多元化的活动器械使幼儿的户外活动丰富多彩,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大与小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温馨和谐。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处处蕴涵了我园老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良苦用心。 三、小角落描绘大文章 环境,无声的教育者。应充分地让环境说话,为教育服务。 幼儿园中不能有一处无用的角落,应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过道、门厅、拐角都是教室空间的延伸,幼儿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激发他内在潜力的资源。我们充分利用墙面、门后的零碎角落,玩具柜、作品展示角,把大的地方留下来,使活动室空间宽敞、安全,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完整、流畅、通透。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与条件,提升环境利用率。 环境创设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只有恰倒好处地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才能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201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语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教育中的潜移 默化作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心想一定是有人不守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来椅子,蹲在原处等候。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住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落地时,他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用平静的语气说:夜深了,快去加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将此事转告其他师兄弟,此后,再也没人翻墙出去闲逛了。 听了这则故事,谁能不被这位禅师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深深折服呢?这位聪明的禅师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但是让人的心灵却受到了很深的触动。用他那闪耀的智慧教育了小和尚和他的师兄弟,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呢?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是及其琐碎的:像迟到早退、打架骂人这样的事件,像这个学生得满分、那个学生不及格这样的事件,像这个学生感冒、那个学生发烧等等,这样的事件每一件事单独看来都是微乎其微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思想变化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一件琐碎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成功的基石,学生脚踏这一块基石一步步

向前,在自己人生的某一时刻蹬上自已事业的顶峰;处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下滑的斜坡,学生可能由此而跌入人生的深渊。因此,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乐于通过感悟去心领神会。 一、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陶行知先生在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天见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男生已在等他。陶校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校长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用他精湛的教育艺术使得一场纠纷迎刃而解,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具有一双“慧眼”。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都逃不过他的“慧眼”。“与其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生的抵触情绪在老师的句句夸赞中慢慢融化,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并在思想上得到真正的进步。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说过:“每个孩子心里都蕴藏着

润物无声 教育无痕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摘要:“教育无痕”是当前教育界盛行的教育理念,她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极高的教育境界:没有夸夸其谈,正襟危坐,训斥责备;有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的融合,智慧的碰撞,生命的对话。教育无痕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她让被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切身体验、自觉自悟。笔者从换位、表扬、宽容等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讲述了三个成功的无痕教育的案例。关键字:教育无痕换位表扬宽容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极广阔的天地。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广阔的心灵世界里耕耘,其责任是重大的,其劳动是神圣的!”这是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在他的文章《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里的一段话。确实,作为负责组织、管理班级的主任教师,作为学校中主要承担道德教育责任的核心教师,班主任的确担负着全面关怀学生生命发展,即“育人”的神圣使命。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尽善尽美地完成这一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成熟,充分发掘自己的教育智慧,改进和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做好教育工作。 “教育无痕”是当前教育界盛行的教育理念,她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极高的教育境界:没有夸夸其谈,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有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无痕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她让被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切身体验、自觉自悟。 然而,教育无痕尽管是教育活动的极高境界,但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牢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多换位、多表扬、多宽容等一些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无痕的教育便随处可见。下面便是笔者亲历的三个成功的无痕教育的案例。 一、沟通心灵,换位思考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综合二(4)班的印象尤为深刻。班级纪律涣散,每天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不胜枚举。班级卫生无人过问,教室、清洁区脏、乱、差。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每门功课都是年级倒数。年轻气盛的我,没少与学生致气,每天不是批评他,就是批评你,什么都想改善,什么都没有改善。我很苦恼,开始怀疑我的管理能力,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无意间读到了这么一则小故事: “卡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 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莫莉,你知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公文袋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那一定是你讲得太精彩了。”“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新闻。”说着将手中的材料递给莫莉。莫莉的脸刷的红了,喃喃地说:“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这不会让您丢脸吧?”“当然没有,你这样做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还得谢谢你呢!”从此以后,莫莉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粗心而造成工作失误。 细细品味,我忽然有些顿悟。我开始酝酿新的策略,寻找突破口,突然我想到每天的晨操,这可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我们班学生懶床的特别多,尤其是男生。对,要有所改变就从一天的开始做起。于是想每天早上我第一个去操场,等候我亲爱的学生。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才知道,起早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冬天。一开始,出操的还是那么几个女生,男生寥寥无几。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出操的男生越来越多,我暗暗窃喜。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收到卫生的扣分单越来越少,教室慢慢地变得明亮起来了,同学们学习态度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到了学期末,我们班居然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同学与我都高兴坏了。想不到,我的一个微不足道“早起”却带来如此多的惊喜。这让我深切地体会到直言不讳的批评指责乃至训斥、嘲讽我的学生,只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伤害到学生的自信,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