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客观认识初中音乐小班化教学的一些思考-最新教育文档

关于客观认识初中音乐小班化教学的一些思考-最新教育文档

关于客观认识初中音乐小班化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小班化教学是适应发展需要的变革

在一些教育文献和一些教学研讨活动中,往往听到类似于这样的说法,“小班化试验课摈弃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以一种批判过去的方式推进小班化发展,我不敢苟同。

如下图,各国关于小班的班额:

可见,在小班化发展较好的国家,小班班额是和单位面积的人口总数也就是人口密度成正比的,人口密度最大的日本和人口密度最小的法国恰恰位列班额数量的两端。即使在我国,小班化的兴起也不是完全来自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创造,而恰恰是在适龄学生减少,教育资源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

因此小班化是因为被动原因,而以主动的态度提出,并努力向前发展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就不存在对过去长期积累的教育经验的批判问题,而是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问题,是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变革。

二、学生平均占有课堂时间尚未出现质的变化

小班化教育宗旨是因材施教,因为小班的环境中,教师教授的知识可以相对多一点,细致一些。但是,当我们审视下面一组数据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离这样的目标距离还很遥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还仅仅是控制数,从南京的情况看,即使在小班化班级中班额也是至少保持在控制数上限,甚至有所

突破的。即使以最小的控制数30人,按照传统班级45人,每堂课40分钟计算,每个学生每堂课平均占有时间的提高仍然不到半分钟,比例约50%,离成倍提高的目标相距甚远。

三、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不适应小班化教学发展阶段的现象

1.超越当前小班化教学发展阶段的音乐教育

现在的初中音乐公开课中,几乎必然包括音乐游戏、音乐剧、师生艺术技能表演等等内容。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分学生在现有小班课堂时间人均占有量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或者说无法完成得好这些内容。之所以完成了,是因为进行了事先反复的准备,其中甚至包括带领学生一起做假展示。

2.滞后当前小班化教学发展阶段的音乐教育

个人认为,把音乐小班化教学当成音乐传统课+互动,在当前日常初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普遍的,甚至还能算是相对“优秀”的。小班化音乐教学作为一个新兴产物,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是对的,可是由于教师受自身知识储备和所能接受到的信息量的影响,作为单个个体的教师很难全面完成这一目标。

四、加强对初中音乐教学小班化教学的研讨

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搞好当前的“半小班化”教学,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一线教师的执行力

在目前的小班化发展阶段,我们最为苦恼的是虽然知道小班

化教学的整体要求,但却无从下手,也就是没有能够供教师执行的具体内容。建议教研室能够组织专家学者和资深教师,研究出台和教材配套的《初中音乐小班化教学案例集》,允许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案例集的内容安排自身的教学活动,先普及后提高,迅速提升和均衡音乐小班化教学水平。之后,采取各种激励方式以此为原点逐步完善,彻底改善小班化讨论飘在空中、难落实地的状况。

2.调整初中音乐教学份额结构

一是要加强乐理教学。乐理教学曾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乐理教学枯燥,学生缺乏兴趣,在强调课堂气氛和成果展示的教学思想下,乐理教学的地位下降了,甚至有些教师每堂课给乐理教学留下的时间不足三分钟。但是,小班化的教学不仅让教师有能力关注到更多的学生,也让教师有能力把乐理教学设计得更加生动。

二是要增强器乐教学的灵活性。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着独特的作用,不可偏废;但是可以考虑增强器乐教学的灵活性,鼓励演奏型器乐和参与型器乐的协作。把奥尔夫教学法中经常使用的以打击乐为主的一些小乐器和二胡、竖笛、口琴等具备旋律演奏能力的乐器结合起来,实现小班化教学中“人人都参与教学活动”的目标。

三是要突出音乐史和音乐欣赏教学。在目前的小班化发展阶段,可以鼓励教师借鉴历史教学的方法,把音乐史以说故事的形

式溶入教学之中,在说故事中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欣赏故事中的音乐,把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实现音乐与多学科交融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

3.力求实现与学生“同视野”教学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教会学生乐理等音乐知识、音乐家作品等音乐史实、歌曲演唱和器乐演奏等音乐技巧,但却不能“教会”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也不应把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直接灌输给他们。因此,在外部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上,可以考虑拆除讲台和“师生对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考虑使用反证的方法,也就是从学生对过去作品的批判入手,引导他们感受作品大魅力。

4、强调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中除了过去的一些内容外还应该突出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能力。例如:歌唱技能的考核,可以不以美声或民族唱法的技巧为标准依据,只是音准、节奏,特别是情感表现力为标准;演奏技巧也不以技能的高低为主要依据等等。从而确立,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适应于师生交流的演唱就是好的演唱,适应于师生交流的演奏就是好的演奏的评比标准。

总之我认为,初中音乐小班化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步伐一定要扎根在当前的实际之中,站稳脚跟、徐图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