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评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评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评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评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

汪莹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与该国或该地区

的产业竞争力是密不可分的,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竞争力也迅速

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现状做一

全面归纳,并主要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理论基础、分析范式、实证研究四个重要研究领域进行梳理,在此

基础上,提炼出笔者的基本认识,以期能推动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分析范式;实证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全球竞争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与该国或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是密不可分的,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竞争力也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开始丰富起来。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因而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也从不同角度予以诠释。笔者将这些定义归纳如下:

(一)国际环境学说

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定义当属波特教授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定义。波特(2002)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其他国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或购买者需要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

(二)生产力学说

中国社科院金碚研究员(2003)指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这一定义明确指明,产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一国特定产业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力,相关国家特定产业的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是产业竞争力最终的实现指标。

(三)效率学说

四川师院张超(2002)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要素资源配置学说

郭京福教授(2004)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体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及转换,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体现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关系,表现在市场上如产品价格、成本、质量、服务、品牌和差异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差异化能力。这一定义明确指出了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相对竞争力,而且还强调了生产要素及其配置效率会影响产业竞争力,同时,这一定义也给出了产业竞争力的市场表现形式。

30

《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五)区域环境学说

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陈红儿院长(2002)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这种表现或地位,通常是由该区域产业所具有的提供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具体显示出来。

(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学说

中国社科院裴长洪博士(1998)指出,产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在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这一定义揭示了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二、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产业竞争力是竞争力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也是基于竞争力的理论渊源展开。

(一)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提出了经典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其拥有的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进行贸易,双方都能得到益处。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有较高的生产率,而另一国在所有的产品上生产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时的国际贸易情况。

为了更好地解释国与国之间的贸易,1871年大卫·李嘉图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概念,将其演化发展为比较优势概念。他认为,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也就是比较优势是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市场机制会把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到那些具有相对较高生产率的产业中去。一个国家应专门生产那些自己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商品,而去交换那些自己具有较低生产率的商品。

(二)要素禀赋理论

对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学者是赫克歇尔和俄林。20世纪初他们发展了比较优势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H-O模型)。该理论认为,在给定一个区域里,供给量丰富的要素,其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必然也低;而供给量较少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较高,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必然也高。因此,资本富裕的国家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实现最佳的国际分工,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在世界各国趋于统一(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双重理论

金碚(2003)认为,各国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而在现实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际上共同决定着各国各产业的国际地位及其变化趋势。

金碚进一步指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较优势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比较优势的发挥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反过来竞争优势会强化比较优势。在一国的产业发展中,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会同时发生作用;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两者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各国不同产业间的生产率比较,后者强调各国相同产业间的生产率比较。

(四)国际竞争力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于1994年9月联合发表了《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修改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准则。它们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在此基础上,WEF和IMD总结出了国际竞争力理论,即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用公式可表述为: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

济结果(如通过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衡量的结果)所产生出来的竞争力。该理论为很多学者所借鉴,用于分析具体产业的竞争力问题。

(五)产业集群理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近年来,人们也开始发现,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往往是在同一区域内群居在一起。因此,产业竞争力与区域内产业集群因素的关系研究成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安徽大学胡本田(2006)认为,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竞争力,主要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竞争,集群内企业与政府、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知识的溢出与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等。通过资源共享效应的发挥,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加强了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三、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范式

(一)波特的“钻石模型”

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十多个国家存在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以该国产业的出口额占世界该产业总出口额的比例来确定)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竞争力主要是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政府以及机会六个要素决定。波特的“钻石模型”成为竞争力的经典分析范式。

在钻石模型中,波特将生产要素区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并认为基本要素丰富反而不能提高甚至会降低国际竞争力,要求大力开发高级要素。这在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可能是正确的结论,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数仍然是基本要素丰裕的产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基于高级要素的开发和培育来和发达国

家竞争可能难以发挥其竞争优势。

(二)邓宁的“国际化钻石模型”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国际资本活动和跨国公司的行为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显突出,于是英国学者邓宁(J.Dunning,1993)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日益增加的跨国界经济活动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波特钻石模型中的各个互动的关键要素,应该将跨国公司的活动看作第三个外生变量添加到波特的钻石模型中,这样可以解决波特的钻石模型低估产品和市场全球化对国家竞争优势影响的问题。据此,邓宁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国际化钻石模型。

(三)鲁格曼和克鲁兹的“双钻石模型”

鲁格曼和克鲁兹(1993)在分析加拿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时,发现波特的钻石模型在应用于具有经济规模小、开放的贸易经济国家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加拿大-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使得国家之间的边界对发展加拿大产业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小。为了能够和美国的

图1波特的“钻石模型

图2邓宁的“国际化钻石模型”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31

《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图5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领先产业竞争并生存下来,加拿大本土经营者必须将加拿大钻石模型和美国钻石模型联系起来。随着创新

和成本的竞争日益激烈,加拿大不再是单独的一个钻石模型和自然资源基地,必须考虑美国模型,因而形成了双钻石模型。

(四)Dong-Sung Cho 的“九因素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来源,然而对于欠发达国家或发展

中国家而言,它们的现实经济并不必然地具备与波

特“钻石模型”相称的国内经济环境,它们不得不依靠自身不断地去为提高本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创

造条件。为此,很多学者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改

和完善,以适合不同的国情。韩国汉城大学教授赵东成(Dong-Sung Cho ,1994)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韩国的实际,提出了九

要素模型,Dong-Sung Cho 认为,

新模型应符合以下两个目标的要求:一是更好地评估创造欠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二是说明一国如何增强其国家优势。

他将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分为三大类九个要素:有四种决定国际竞争力的物理因素,即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与国内需求;同

时也有四种决定国际竞争力的人力因素,即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与职业经理和工程师;外部机遇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第九个因素。

(五)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金碚(1997,1998)等指出波特的分析范式尽管十分富于启发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由于我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视野应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因此,可以从对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是必须能生产出可以为市场接受的产品,所以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具体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在此基础上,他构建了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图3鲁格曼和克鲁兹的“双钻石模型”图4Dong-Sung Cho 的“九因素模型”32

(六)芮明杰的“新钻石模型”

复旦大学芮明杰教授(2006)对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作了一点修改,即为“钻石模型”加了一个核心———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芮明杰教授认为有了这个核心才能真正发展产业的持续的竞争力。因此,现在与未来中国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其次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在产业链中谋求好的位置,进而在全球经济中保持与发展自己的产业竞争力。

图6芮明杰的“新钻石模型”

四、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利用这些理论对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展开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研究。

(一)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领域

1.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现阶段我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新型工业化,而直接决定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的主要是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加之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制造业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笔者搜集的82篇产业竞争力的实证文献中,49篇是关于我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任若恩(1998,2005)

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双边及多边比较;张其仔(2003)以“三资”企业为标杆,对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统计分析;金碚、李钢、陈志(2006)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 以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魏后凯、吴利学(2002)提出了一个衡量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框架,根据这一基本理论框架,设计了一个简便的测度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

2.其他单一产业的实证研究

除了制造业这一热点研究领域以外,一些单一的子产业,如汽车、IT 、

纺织和生物等产业也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

在上述82篇实证文献中,16篇是关于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实证研究,IT 产业竞争力3篇,

纺织业2篇,生物产业2篇,其余如石油、通信、农业等单一行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零星分布。吴红光(2001)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贸易政策调整的建议;杨嵘(2004)建立了包括竞争实力指标、竞争潜力指标、竞争环境指标和竞争动态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游士兵、肖加元(2005)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农业竞争力的测度方法。

(二)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

1.单一测度指标

(1)进出口数据指标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33

34

《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用进出口数据指标是通过市场份额来衡量产业竞争力。具体指标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出口产品质量指数、进出口价格比以及出口优势变差指数等8个指标。

邹薇(1999)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以贸易竞争指数TC为辅助指标,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所涉及的九大类产业与产品,计算了我国1965-1995年间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演变情形。同时还推导了香港、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我国台湾1995年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数据作为比较;陈佳贵、张金昌(2002)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C以及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来确定中美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卢艳秋、余戈、朱秀梅(2003)用贸易专业化系数TSC(也即贸易竞争指数TC)来显示我国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赵文丁(2003)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评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及其变迁,并以此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做出实证分析;汪斌、邓艳梅(2003)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了过去10多年间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状况。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两国间国际分工类型在总体上仍以垂直分工为主,同时具有局部向水平分工发展的特征。

(2)生产率指标

生产率是产业竞争力的实质,因此,生产率指标也成为产业竞争力度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教授是国内以生产率法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先行研究者。在和格林根大学合作进行的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任教授(1996)运用“国际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ICOP)项目组所提出的“生产法”,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研究中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主要是指相关价格水平,分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劳动成本。

在1996年的研究基础上,任若恩教授(1998)继续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1998年的研究中,任教授依然采用的是ICOP的生产法,然而对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定的指标是经过购买力评价这一折算系数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率和成本。文章不仅对中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而且为了从全球角度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应用Pilat和Prasada的产出和生产率的多边比较方法,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多边比较研究。

2005年,任若恩教授更新了1998年的研究,以1997年为基年,利用多边比较方法,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和国际价格等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并将比较时间延续到2004年。同时该研究在比较严谨规范的条件下,提供以中国为中心的劳动生产率的多国比较,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利于其他研究学者在此基础上研究人民币的实际汇率问题。

(3)利润指标

产业的利润率是反映产业投资效益的指标,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蓝庆新、王述英(2003)对2000年我国与美国及世界制造业平均利润率水平进行了比较,来分析我国产业竞争力状况。考虑到市场份额指标的局限性,张其仔(2003)增加了效率指标来计量产业竞争力。在其研究中,所用的效率指标由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指数构成。这一效率指标的补充颇值得借鉴。

2.指标体系测度

指标体系测度方法主要是从产业环境的角度衡量产业竞争力。通常这类研究会构造一个多因素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产业竞争力。

金碚、李钢、陈志(2006)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角度,构造了包括三个层次、八个指标的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比较优势使用某一行业占该国出口的比例、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和RCA等3个指标来衡量,竞争优势使用国际市场占有率、美国市场渗透率、日本市场渗透率、欧盟市场渗透率、贸易竞争指数等5个指标来衡量。各指标及因素的权重如表1所示。

图8中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目标层

因素层 指标层 指标权重 某一行业占该国出口的比例 1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1 比较优势权重 3 RCA 1 国际市场占有率 1

美国市场渗透率 1/3

日本市场渗透率 1/3

欧盟市场渗透率 1/3

产业国际竞争力 竞争优势权重 3 贸易竞争指数

1

表1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崔大沪(2003)构造了一个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递进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动态演变状况,并选择了14个国家进行了相关比较,表明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取决经济快速增长,还取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待续发展能力。如图所示,该研究首先构造了由产业现实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转化能力所体现的产业现实竞争力指标;在产业现实竞争力指标基础上,增加了产业竞争力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标和产业开放度指标,从而形成产业增长竞争力指标;在产业增长竞争力指标的基础上,再辅之以产业发展环境,就形成最终的可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指标(如图7所示)。

图7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杨嵘(2004)在对我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中,借鉴了WEF 和IMD 的评价方法和体系,构造了包括竞争实力指标、竞争潜力指标、竞争环境指标和竞争动态指标的中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如图8所示)。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猿缘

36

《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魏后凯、吴利学(2002)认为地区工业竞争力是由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有机构成的综合体。根据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他们设计了一个简便的测度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赵彦云、张明倩(2005)根据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了包括制造业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七大要素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框架。该指标体系采用对称设计原则,共有指标49个,分别从上述7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地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和态势。李荣平、王哲(2006)建立了由4个模块、7个要素、14个指标构成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产业竞争力的实证方法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多用来处理多指标评价问题,其主要思想是通过降维的方法,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使得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而这些较少的指标要尽可能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

严于龙(1998)在分析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省际间的特点,选择地区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作用、金融活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八大类要素作为衡量我国地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这八大类基本要素涉及17个具体分析指标,本研究遂运用主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对1980-1995年地区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排序分析。

2.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后由E·S·邓恩和埃德家·胡佛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偏离-份额法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如果一个区域各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同一产业增长速度完全相同,则排除由于各区域同一产业竞争力不同造成的增长速度上的差异,那么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则由结构因素所形成。如果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全国完全相同,那么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只能由区域竞争力来解释。因此,偏离-份额分析法既是一种能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即结构因素与竞争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是进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结构决定因素差异的比较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的原因,并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刘希宋、李响(2005)根据1997年(基期)和2001年(报告期)的全国国民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群及各群内产业增加值,运用偏离-份额法计算各指标,对高技术产业群中的各产业部门进行比较评价。从竞争分量和其相关指数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群中五大产业部门竞争力排序: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3.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DEA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DMU)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DEA可以得出每个DMU的综合数量指标,据此将各DMU定级排队,确定有效的(即相对效率最高的)DMU,并指出其他DMU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

赵听、薛俊波、殷克东(2002)将商业银行作为决策单元,以员工人数、营业费用率、一级资本作为反映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投入指标,以资产收益率、人均利润率作为反映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产出指标,选取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三个有代表意义的股份制银行作为7个决策单元,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得出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远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结论。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37

五、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

综合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竞争力的文献相当多,涉及范围较广,研究也相当深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⒈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不同的研究角度决定了产业竞争力的不同内涵

首先,从研究层次性看,产业竞争力是中观层次的竞争力,其介于宏观的国家竞争力和微观的企业竞争力之间。它既和企业竞争力紧密相连,又和国家竞争力密不可分,是联系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纽带,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竞争力在各个产业中的具体体现。

其次,从研究的空间角度来说,产业竞争力有两个层面:一是国际层面,即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是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也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个层面;二是国内层面,研究的是一国内部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即区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区域产业竞争力。

最后,从研究的产业对象来说,产业竞争力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产业总体竞争力,即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内的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二是具体产业竞争力,即是指具体某一产业,如制造业、石油产业等等。

⒉产业竞争力分析范式众多,而未有新的突破

从已有的产业竞争力分析范式来看,无论是国外的分析范式还是国内的分析范式,大部分是基于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创新,或者是对原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细化和分解,或者是增添了新的影响因素,而实质上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思路没有重大突破,仍然以波特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为主,只是各人强调的重点或者研究的视角不同而已。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对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有益补充,但是这些研究对产业竞争力的深入研究推进不大。

(1)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单一测度指标侧重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某一层次,无法反映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情况。指标体系测度方法有利于从多方面、多层次的把握产业整体竞争力,可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一,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庞杂,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指标体系的构造就会不同;第二,由于部门产业差异较大,竞争态势不同,从而不可能用一个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来评价所有的产业,这同时也会滋生出产业竞争力评价的随意性。

(2)产业竞争力实证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因子分析方法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性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早期的产业竞争力文献中,因子分析法较为常用。因子分析法有助于我们对产业竞争力的整体状况的评价,但是无助于我们理解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和本质。

偏离-份额分析法主要是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角度分析经济或产业发展,所需的数据比较少,分析结果能够简洁明了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时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研究基期和报告期;二是要合理选择参照系。一般地,选择的标准取决于分析和研究目的,但是为保证分析结果具有好的可比性,增强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应选择产业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或相差不大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参照对象。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近年来管理科学和经济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效率测量方法,用DEA方法对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是对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和本质进行的挖掘。这种方法突破了对产业竞争力的平面式讨论,将对产业竞争力的实证方法推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Alan M Rugman,D Cruz,R Joseph.“The Double Diamond”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nadian

《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

(上接第16页)产权的转换、推广与开发等包含大量脑力劳动的事务。公共非盈利机构和专业中介机构在运作机制上互补,在业务领域上有竞争有补充,有利于创意企业进行选择,也为信息传递、知识溢出提供了新的集合与发散点。

4.举办多样性的创意活动。当创意产业集群内部交流达到某种程度,

各企业的知识会趋同并缺乏新的异质创意,因而减弱集群的竞争力。而多样性的创意活动在为集群内的企业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外界的知识,带来了创意思维激发物,在融合企业与人的同时,避免知识的趋同,形成新的创意。参考文献:

[1]Erik Dietzenbacher.Spillover of innovation effects[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0,22(1).

[2]潘瑾等.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7,(8).

[3]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30-50.

[4]陈剑锋.基于知识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J].财经研究,2003.(2):62-69.

(责任编辑顾锦)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econd Quarter,1993,33(2):17-39.

[2]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

[3]陈佳贵,张金昌.实现利润优势-中美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较[J].国际贸易,2002,(5):21-24.

[4]崔大沪.强国战略中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3,(9):29-35.

[5]Dong -Sung,Cho.A dynam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Korea [J].Journal of Far Eastern Business,1994,(1):17-36.

[6]郭京福.产业竞争力研究[J].经济论坛,2004,(14):32-33.

[7]胡本田.产业集群: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8-143.

[8]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9]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0]金碚,李钢,陈志.加入WTO 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5-14.

[11]John H Dunning .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 ’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econd Quarter ,1993.33

(2):7-15.

[12]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J].经济评论,2003,(1):111-115.

[13]李荣平,王哲.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5):143.

[14]刘希宋,李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15-17.

[15]卢艳秋,余戈,朱秀梅.提高我国化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4):20-24.

[1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李明轩、邱如美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7]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竟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8]汪斌,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J].世界经济,2003:(4):21-25.

[19]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54-62.

[20]吴红光.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贸易政策调整[J].中国软科学,2001,(11):23-25.

[21]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4.):39-45.

[22]杨嵘.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4,(1):52-57.

[23]游士兵,肖加元.农业竞争力的测度及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7):147-152.

[24]张超.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对策探微[J].宏观经济研究,2002,(5):49-52.

[25]张其仔.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J].管理世界,2003,(8):74-80.

[26]赵昕,薛俊波,殷克东.基于DEA 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9):84-87.

[27]赵文丁.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8):32-37.

[28]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23-30.

[29]郑海涛,任若恩.多边比较下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980—2004[J].经济研究,2005,(12):77-89.

[30]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1999,(5):27-32.

(责任编辑吴晓妹)

38

品牌关系理论研究述评_视角_主题和核心观点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首先兴起的关系营销理论,至今方兴未艾。随着中国市场逐渐步入关系营销主导的时代,对关系营销理论的梳理分类,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三大方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类比于人际交往关系,并透过这一拟人化思想来寻求品牌管理思路,对品牌资产的建立与测量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所以,品牌关系的提出顺应了关系营销理论发展的趋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Blackston ,1992;Fournier ,1998,2004;Aggarwal ,2004;Aaker ,Fournier &Brasel ,2004,etc .卢泰宏等,2003;周志民, 2004,2005;黄静等,2006;何佳讯,2006; 等)。[2-10] 卢泰宏等(2003)将品牌关系理论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概括为:(1)品牌关系研究的思路如何?(2)在与消 江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企业品牌关系理论研究述评: 视角、 主题和核心观点□余可发(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13) [摘要]文章以全球品牌关系相关文献为分析对象,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品牌关系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将研究文献的视角归纳为关系主体研究视角、 关系流程研究视角、关系规则研究视角,在三个研究视角的统筹下,总结了研究主题和核心观点:品牌关系概念主题、品牌关系测量主题、品牌关系动态发展主题、品牌关系型态主题、品牌关系与其他品牌模型关系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品牌关系;视角;主题;核心观点[中图分类号]F713.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06(2009)02-0054-05 Review of Brand Relationship Research :Views , Themes and Core Issues YU Ke-fa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a literature overview of global research of brand relationship (BR ),the paper identified three views for the theory of BR ,named as view of BR structure ,view of BR development process ,view of BR norms.Then ,under the three views ,the paper included some themes and core issues of BR research which are the themes :the Model of Concept ,the Model of Measure ,the Model of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odel of BR forms ,the Relation between of BR and others Model of Brand .Finally , some prospec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in BR are offered.Key words :Brand Relationship ;Views ;Themes ;Core Issue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摘要:产业集群在经济地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文将对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定义进行归纳总结。随后对于产业集群的结构、产业集群形成原因、产业集群的功能效应进行分别阐述。 关键词:集群产业空间组织综述 在西方对产业集聚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在数量众多的理论成果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成熟的理论。其原因是众多的学派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所以使结论也并不相同。对于不同的理论成果我们只能取其相似之处,并对不同之处加以阐述并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定义 (一)地理资源、运输成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早期产业集群 这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帕鲁的增长极理论、科洛索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些理论在对产业集群进行定义的主要从产业链在地缘上集中所能获取外部经济角度出发的。如马歇尔对产业区的定义: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称作“产业区”。当然在这些理论中能看出,研究者也看到了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齐全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买方和卖方的市场以及经常性开支成

本的减少。研究者也相信企业集聚能带来创新的产生。但是在早期的产业聚集研究中更倾向于物质方面能获取的好处。将研究的主要目光锁定在能轻易看到的各种成本的降低上。 (二)社会文化、知识溢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产业集群 这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产业区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社会经济学派、波特的新竞争理论。这些理论相比起早期的产业集群理论更加重视交易费用的减少、社会文化的根植性和知识溢出带来的创新。波特在综合各家理论之精华对于产业集群理论下了这样的定义:“集群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对于现代产业集群研究者更认识到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产业集群内网络的建构成为最为关注的地方。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机构和科研学校之间、还有企业与地方文化制度之间的信任网络构建成为现代产业集群更为显著地特点。在现代产业集群里对于创新的理解更为透彻,认为创新是产业集聚获得的看不见的巨大利益,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竞争优势获取的源泉。 二、产业集群的类型 (一)马歇尔产业区 马歇尔产业区是产业集聚初期的理论,主要针对的中小企业的集聚。这些中小企业的聚集虽然能获得规模经济但其收益甚少,且相互之间只是地缘上的临近却将一部分交易内部化从而节约成本,但在企业之间的网络构建上却鲜有形成。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潘炳英 学号200808020321 所在院系商学院营销系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老师汪嘉彬 课程名称服务营销学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21日考试方法提交课程论文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 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李姿姿(1976-),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民社会、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 《学术界》 (双月刊)总第128期,2008.1 ACADE M I CS IN CH INA No .1Jan .2008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李姿姿 (中央编译局 世界所,北京 100032) 〔摘 要〕经历了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20世 纪90年代进入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国家嵌入社会”等理论,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表明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走出了零和博弈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对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社会;国家在社会中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通过国家-社会二分法来看待问题,认为国家与社会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打破了这种二分的视角,以米格代尔(Joel S .M igdal )、埃文斯(Peter B.Evans )、奥斯特罗姆(Elinor O str om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公与私合作伙伴关系等理论,认为 国家与社会存在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二者是互相形塑的。〔1〕在这一理论的影响 下,产生了有关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形形色色的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超越了传统二分法对单方面的片面强调,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对国家权力和作用的认识转变,对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是讨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 072—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在广义上的产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_洪广欣

作者简介:洪广欣,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兼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特 曼(Frederik Terman )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并由此诞生了全球第一个大学科技园———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即现在的硅谷)。此后半个多世纪,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随之不 断推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运行等方面均有涉及,并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涉及多方主体和目标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很难用单一理论对其做出全面、科学的解释,需要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研究。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多植根于区域发展和园区发展等理论,这些理论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宏观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宏观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和三元参与论。其中,增长极理论是宏观发展的阶段理论,三元参与论是宏观发展的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学者佩鲁(Perlloux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指出,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自身成长迅 速、并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是指极点能够对外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将外区的资源吸引而来,从而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后者是指极点能够通过资源流动,向外传输经济动力与创新成 果,从而带动周边地区、 整个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也由于极点的空间、环境和经济容量有限,当增长极上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会带来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就应当取代极化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心,大学科技园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发挥增长极的作用。根据增长极理论,大学科技园投资目标的重点不应是推动型产业部门本身,而应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其他基础设施、或与大学有联系的企业。大学科技园应发挥研究性资源的优势,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先进的高技术公司在此建立研发机构。这样,大学科技园才能通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 洪广欣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北京100872)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生事物,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 注。本文首先总结了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而后从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存在的缺陷,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厘清思路。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8)12-0067-04—67—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的时代;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当今,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是企业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随着无形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升高,如何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力,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领导的领导理论。领导理论影响着员工绩效,形成组织氛围,潜移默化构成组织文化,那么什么样的领导理论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员工积极性,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呢?从而提高员工绩效呢?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中国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研究领导理论更具实际意义,也是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际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对领导理论的研究有斯托格迪尔[Stogdill],鲍莫尔为代表的特质理论,E.Fleishman(1948)为首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的四分图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及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提出的“工作中心”与“员中心”理论,里斯(Chris 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连续流理论,三隅二不二的PM模型,及中国的相关领导行为理论PM研究, 费德勒模式,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佛鲁姆(V.H.Vroum)和耶顿(P.W.Yeton)又提出了领导-参与模式等为代表的领导权变理论。 本研究综述上述领导理论,希望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够提升中国管理者的领导行为。 关键词:领导理论,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领导理论的发展历程 (4) 第二章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 (4) 第一节领导特质理论 (4) 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 (6) 第三节领导权变理论 (11) 第四节领导风格理论 (16) 第三章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17) 第四章对各领导理论的评价 (18) 参考文献 (19)

金融生态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_傅昌銮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52金融生态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 傅昌銮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310012 摘要:本文对金融生态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这一领域的理论探讨主要有三个层次: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界定;评价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探讨金融生态与金融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文献梳理与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金融生态;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发展 一、引言 在金融生态理论出现之前,金融理论主要存在着金融发展论、金融功能论、金融结构论以及金融中介论等,这些理论主要是围绕着金融体系、金融中介的存在和发展等角度进行研究的。(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73;Leland and Pyle,1977)。这些金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金融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为深化了解金融提供了一些方法与工具。然而,以上金融理论没有把金融看做具有生命的一个主体去研究,这必然忽视了金融主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 “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学概念,借用了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较早是由周小川(2004)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提出。之后理论界涌现出了一系列有关文献,围绕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界定与理论阐述;(2) 评价与优化金融生态及相关实证研究;(3) 探讨金融生态与金融主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已有的关于“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的一个梳理,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向,进而为更好地优化我国的金融生态提供理论指导与未来关于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的展望。 二、金融生态的界定 参照生态学,“金融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金融分析中,用以描述所处的外部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但正是由于概念的参照性,对于“金融生态”内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界定,许多学者都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周小川在2004年提出了 “金融生态”的概念,并认为其是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或外部环境;同时,强调了法律、制度环境等因素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李扬等(2005)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在其专著中较系统的对“金融生态”进行了研究,他把金融生态界定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一个系统,而且它们是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许诺金(2005a,2006)更进一步地将金融生态系统划分为三个部分,即金融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以及金融生态调节系统。他指出金融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执行特定功能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在平衡系统内,各种金融组织与其生存环境以及内部金融组织等相互影响。 以上对金融生态的界定指出了“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中的一部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朱德位(2006)也特别强 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然而曾康霖则认为从金融本身产生发展和消亡来看,“金融生态”实质是指“金融企业的生命力状态和生存环境”,“金融生态环境”是这一概念的外延。后来众多学者对“金融系统”含义的阐述均没有脱离李扬等(2005)或徐诺金(2005a,2006)的论述。 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徐诺金(2005b,2006)将其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而软环境则指社会习俗、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李扬等(2005)不仅从社会、经济、法治和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定义金融生态环境,同时还认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也属于金融生态环境。较之李扬等(2005),徐诺金(2006)还论述了“金融生态的调节”,并将其分为内调节和外调解:内调节是指一种自发调节,它是金融生态内部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来调节的;外调解则是外部主动对金融生态系统施加影响。 综上所述,金融生态是一个完备的生态体系,通过金融生态的调节机制,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动态地相互依存、彼此影响。 三、金融生态的评价与优化 作为一个完备的生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是有相当影响的,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促进金融的健康发展,从而可以有力支持经济的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基础。 最早提出评价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与方法的是李扬等(2005),他们从9个方面共35个指标对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这9个方面主要是从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法制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企业诚信等。后续的研究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思路,分别对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体系。徐小林(2005) 以山东省三个城市为例,提出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第一层核心指标,并依层次构建相关的利润和资本的第二层指标以及法律环境、社会信用水平、政策环境等第三层指标来衡量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由于多指标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在赋予权重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胡滨(2009)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20个指标构造主因子和综合因子评价了黑龙江各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许多学者在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中主要也还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估。 对于如何优化金融生态,特别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学者也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林永军(2005)提出了基于金融生态建设的系统论观念,其中包括了完善金融法律 本论文获得浙江省社科规划基金的资助,课题名称为“浙江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实证研究”,课题编号为11JCYJ09YB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32 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2006年33期 牌是相关事物的象征,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 (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 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自1931年美国宝洁公司(P&G)的麦克尔?罗伊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品牌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实业界的操作需求带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繁荣。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笔者根据品牌一词在使用时具体语言环境的差异,把对品牌的理解划分为三类:服务的理念、利益的源泉和进化的角度。 品牌的传统观——服务的理念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让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 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 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纵览当前国内外品牌界,对于传统品牌观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张焱、张锐,2004)。 (一)符号说 Lynn B.Upshaw(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1960)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D.Benneh,1998);Philip Kotler(1997)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从本质上说,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允诺和质量的保证。 (二)情感说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是具有创新性的,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 :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 宋旭琴1 向 鑫2 (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州 5107252、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广州 510090) 品 内容摘要: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 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这些名称和标识等会由于不同的品牌表述方式而产生差异,又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观念。本文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并对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以期能对品牌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概括,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关键词:品牌 品牌理论 品牌观念 性价值(personality),因此,品牌管理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建立品牌的个性,要创造性地运用广告资源来为品牌建设(即企业的长 期收益)投资。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Lannon和Cooper(1983)坚持了品牌创建中的情感主题,他们运用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并指出美国广告方式(其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欧洲广告方式(其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的不同特点。 (三)关系说 奥美公司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Michael Perry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如何感受一个产品,它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而滋生的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David Arnold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结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王新新(2000)认为,品牌是一种关系性契约,品牌不仅包含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还包括其他社会关系,如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关系;苏晓东等(2002)认为,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它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基于这个认识从而架构了“7200品牌管理系统(BMS)”。 (四)资源说 Alexander L.Biel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及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无形资产,其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预期未来的进账远超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其他品牌所需的扩充成本;而陈伟航则指出,品牌会渗透人心,因而形成不可泯灭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的妥善运用可以给企业带来无穷的财富;韩志锋认为,品牌是企业内在属性在外部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资源,它不仅是企业内在属性的外部环境集中体现出来的(外化的)有价值的形象标志,而且因为其能整合企业外不同资源对企业内在属性发展产生反作用,它更是一种资源。 营销谋略 Sale Stratege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各种学派)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 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 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 产业聚集理论(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产业聚集理论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理论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分别从外部经济、产业区位、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交易成本、报酬递增等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与发展机理。由于研究背景及观察问题角度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聚集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看,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产业聚集理论 - 外部经济理论 早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绝对利益理论(Absolute Advantage),从分工协作的角度,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1817)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他指出,所谓内部经济是指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则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作者提出了三个导致产业聚集的原因:一是聚集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企业聚集于一个特定的空间能够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从而确保工人较低的失业概率,并降低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三是产业聚集能够产生溢出效应,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 马歇尔进一步指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问,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资源等等。而空间内诸如此类的投入品,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多,就越容易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投入品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因此,马歇尔相应提出了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的概念和工业区理论。而关于聚集经济的根源,马歇尔认为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企业、机构和基础设施在某一空间区域内的联系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带来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技能的集中,进而促进区域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增加相互作用、共享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区域外部性。但是,马歇尔(1920)强调因为更大的劳动力“蓄水池”,非贸易投入的可得性和知识外溢带来的外部性会使得一个产业聚集于某地,而其分析只适合于一个产业,无法解释不同产业的聚集。 产业聚集理论 - 产业区位理论 屠能(1826)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强调区位运输差异的理论,开创了区位理论的先河。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作者寻求解释德国工业化以前某典型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的模式,最早用多种要素来解释聚集经济现象,其农业圈模型区位外生市场的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对国内学者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概述,发现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甚少,而且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对我产业集聚现象的解释和分析有硬套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善,从而使理论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产业集聚;规模经济 1、引言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是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国内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甚少,主要是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实际问题结合进行论述。本文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简单述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以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

(Core-Periphery)模型的提出为标志,在经济理论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从而为经济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它阐明了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的形成和演变的[1](邱竞、薛冰,2008)。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一些现象,如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以及两个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新经济地理学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的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 [2](金煜、陈钊、陆铭,2006)。刘长全[3](2009)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包括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建立了中心―外围、国际专业化、全球和产业扩散、区域专业化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模型,认为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来源与模型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分析市场深化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要素流动、产业分布变化和产业集聚趋势。谢燮、杨开忠[4](2005)。杨盛标,张亚斌[5](2009)从改进的角度认为新经济地理的几个基本模型都是在某些理想的假设下建立起来的,研究者可以从改变垄断竞争函数形式、考虑异质工人、非同质的区域空间、拆散厂商的完整性等方面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