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2007-4-3 8:34:00

前言

西安市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环保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是全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市、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保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

根据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西安市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组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提出本规划的编制思路为:

1、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我市“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工作成就及经验教训,客观分析我市环境保护形势。

2、立足当前,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预测未来5-15年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趋势。以低于环境容量的排放总量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研究实现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需求。

3、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提高环保监管能力。重点解决我市辖区流域水环境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准等突出环保问题。优先发展环境保护监控和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保科研及产业化推进工作。提出未来5-15年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实现环境保护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根本转变,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保护环境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保证。“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愈来愈大。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将迎接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全面控制环境污染和减缓生态破坏趋势。因此,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西安建设发展目标即“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为指导思想,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环保规划,对保障我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尚未最终定稿,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也处在调研汇总阶段,这些问题都给编制这次规划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局同时还在编制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因此在该规划中对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方面不再进行详细规划。由于编制人员水平所限,对于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并在其他相关规划完成后对本规划内容进行必要的评估与调整。

一、“十五”规划中期回顾

(一)水环境

1.污染源状况

“十五”期间西安市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源为造纸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

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等行业,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挥发酚。“十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除2003年略有下降外,整体呈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各水平年废水排放情况详见表1、表2。

西安市地面水环境中,10条主要河流的24个监测断面中除2001年有2个断面的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外,其余年份所有断面均未达到其功能区划分类

别。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2000年为1261.60,2001年为1021.31,2002年为1367.29,2003年为1656.40,2004年为1349.30,可以看出地表水质在2001年略有好转后呈直线下降趋势,2004年水质又出现好转,除1条河流水质污染加重,9条河流水质污染减轻。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四个监测断面2001年、2002年除兴庆湖未达标,其余三个断面(荆峪沟、灞河口、耿镇桥)的考核指标均达标。自2003年2月市政府对兴庆湖实施了综合治理工程后,兴庆湖水质好转,出口断面只有氨氮、石油类超标。2004年兴庆湖水质优于2003年,除pH在九月份超标,其它指标全部达标。

西安市河流源头共设18个监测断面,2001年有11个断面达标,污染程度与2000年相比有所下降。2002年达标断面只有3个,2003年初市政府全面启动“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使该年达标断面上升为12个,2004年有12个断面达标,3个断面水质好转,1个断面略有下降,总体来说河流源头水质在逐年好转。四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除2003年为99.96%外,其余各年达标率均为100%。排污渠系及护城河共设四个监测断面,各年度均未达到功能区划分的类别,水质年际变化呈波动性,2004年污染程度较2003年有所减轻。

3.“十五”期间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城市饮用水源地的监督管理力度,狠抓了对破坏污染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突发事件的查处工作。从2001年元月起实行了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月报制度,实施了对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的有效监控。与此同时,加大

了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完成“三河一渠”(皂河、新河、沣河、沣惠渠)的污染调查,“三河一渠”污染治理项目已开始实施,该项目已被列为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对新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沿岸企业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另外,根据市政府发出的《关于逐步淘汰小规模造纸企业的通知》,市环保局于2004年底之前将95家小规模造纸企业全部关闭,可减少年废水排放量4700万吨,COD 年排放量减少2万吨。“十五”期间环保局还积极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和审计工作,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提高了全市工业废水达标率。“十五”期间的绿色工程及其完成情况见表3。

1.污染源状况

“十五”期间西安市工业废气主要来源于燃煤,主要污染行业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业等。“十五”期间工业废气污染源排放状况汇总于表4。

由于西安市燃煤烟尘及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加大,以低硫煤替代高硫煤为主的作用效果,虽然燃煤量逐年在不断增长,但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2004年,由于西安灞桥热电厂、西安热电公司的扩建,导致燃料煤耗量比2003年度增长79.03万吨,增长约10%。

“十五”期间实施的大气治理和防治措施,使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环境空气常规监测项目PM 10、SO 2、NO 2在“十五”期间各年监测结果汇总见表5,

各污染物的浓度年际变化曲线见图1。

从表5和图1可见,“十五”期间SO 2及NO 2年日均值均低于GB3095-1996《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且逐渐好转;PM

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10

为西安市的首要大气污染物。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60天,达标频率为71.04%,创历史最好纪录。

表5 “十五”期间各年空气污染物年、季均值

3

“十五”期间,西安市以建强创佳为理念,按照“创卫”和“创模”目标要求,以综合治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为重点,进行了如下工作:

(1)燃煤烟尘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十五”以来,西安市先后累计拆改燃煤锅炉3700余台,累计减少燃煤超过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5万吨。

图2-1 各污染物的浓度年际变化曲线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监测时间

SO

2

NO

2

PM

1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图1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年际变化曲线

减少烟尘排放量2.4万吨。2003年开始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强制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使用低硫、低尘的优质煤,电厂大锅炉和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使用动力配煤,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5800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700余吨。(2)餐饮洗浴业油烟和烟尘污染治理不断推进。有6900余家餐饮单位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控制饮食业油烟污染的排放,完成2670多家餐饮单位完成油烟治理,控制露天燃煤烧烤烟气污染,推行无烟烧烤。以上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减少燃煤约1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300吨。

(3)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工作实施规范运行。认真落实《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

染防治管理办法》,加强了汽车尾气治理工作和机动车尾气路检、年检工作;加强机动车污染超标排放的控制和双燃料车改造,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排放。(4)集中整治二次扬尘污染成效显著。对各类建设施工工地防治扬尘污染措施进行了规范;对露天堆放的煤堆、沙、渣土、灰土、煤渣、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采取了围挡、覆盖等防尘措施;市控制扬尘污染领导小组联合检查办公室严格履行职能,定期组织市级各成员单位对市区扬尘污染进行联合检查;实行扬尘污染状况例行监测制度,及时通报情况并提出要求。为控制自然扬尘和二次扬尘污染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声环境

1.声环境质量

“十五”期间西安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见表6;功能区噪声年际变化情况列于表7;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统计列于表8;西安市噪声环境情况总汇表见表9。

下降,道路交通噪声与去年持平。

2004年功能区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均超标,主要是交通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大,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夜间噪声严重超标,但与2003年相比,呈下降趋势。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现象日益突出,已逐步上升为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主要噪声污染源。2004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6分贝,与2003年持平。

2.“十五”期间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交通噪声仍是西安城区的主要噪声源,为了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改善道路交通条件,西安市完成了城市二环路、一环路拓宽改造,及一环、二环路增设立交工程,高架快速干道一期工程,及一批道路拓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以一环路、二环路、东西轴线及南北轴线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为了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在修建的道路两侧种植降噪效果好的树木。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 dB(A),低于国家标准70dB(A)的要求,噪声污染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为了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管理新体制,强化环境保护“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职能,加强环境监理、监测、科研、信息和宣传教育工作,确保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按照《西安市市以下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政法[2002]180号)精神要求,“十五期间”西安市环保局完成了区县环保机构的垂直上划工作。共接受了区县上划人员总数650人;成立了“西安市环境监察支队” 和“西安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在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国家、省、市各级财政在“十五”期间共投资600万为市监测站、13个区县环境监测站购置了一批基本的监测、化验设备,使监测“硬件”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为了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在“十五”期间,西安市环保局开展了全市环保相关产业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环保产业的底数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在新世纪实现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环保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基础性资料。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保产业园正式挂牌,已有近200多个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入驻园区,年产值超过20亿元。是全国第五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园,我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园。

(五)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处置现状

“十五”期间,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指引下,我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1-2004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总产生量为440.66万吨,年平均产生量为110.17万吨,综合利用量为377.1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5.58%。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是电力、煤气生产供应业,均以粉煤灰和炉渣为主,2003、2004年度综合利用量大于产生量,综合利用情况良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占总量的23%左右。

与“九五”期间相比,工业固体废弃物年平均产量下降了10.4万吨,占“九五”期间平均年产量的8.6%,这主要是由于炉渣、粉煤灰和危险废渣的平均年产量有所减少,其他废渣产量基本持平。“十五”期间综合利用率提高了个22.67

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心未建成,这些医疗废物绝大部分都未进行无害化处理,仅有部分配备有小型医疗废物焚烧炉的医院,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随着市政建设和城市开发项目的实施,我市建筑垃圾产量增长较快,2000年日产建筑垃圾13500吨,2003年日产建筑垃圾达68112吨。除一少部分用于筑路外,其余的建筑垃圾由各建设单位自行清运,定点倾倒。

2003年本市城六区日产生活垃圾3300吨,均送往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由于郊三区(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和四县(周至、户县、高陵、蓝田)未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致使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6.87%。

2.“十五”期间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加大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江村沟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工程前期顺利实施,建成后的容积858万立方米,可容纳西安市城六区未来4—5年的生活垃圾。江村沟垃圾卫生填埋场投资1700万元的渗滤液处理工程主体已完工,处理规模500立方米/天。同期投资2000多万建成一座沼气发电厂,安装960kwh的发电机组3台。

2004年西安市投资2738.79万元建成占地34亩,年处理医疗废物7300吨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结束了西安市无特种垃圾处理处置中心的历史。

在西郊三民村投资13000万元,建成日处理垃圾800吨的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解决了我市西北郊地区垃圾长距离清运问题。

在南郊岳旗寨投资8300万元,建成占地127亩,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有效地解决了西安市西南地区垃圾处理污染问题。(六)生态环境建设

“十五”期间,西安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总投资约60亿元,重点实施城市绿化生态保护林带、秦岭北麓天然林保护

及加强对秦岭北麓旅游开发的环境管理,确保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绿地系统不断完善,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化覆盖率有大幅提高,截止2003年底,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395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391.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21.15%,绿化覆盖率达35.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80

平方米。与“九五”末绿化覆盖率33.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12平方米比较,有所提高,绿化覆盖率增长5.3%。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和环境卫生工作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居居住面积达到11.05m2,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5.80%,污水处理率达到

35.32%,,城市用气普及率61.84%,市区累计划定烟尘控制区总面积168km2,覆盖率达100%。

(七)辐射环境

1.管理现状

在“十五”期间,西安市环保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卫生部2004年4月26日联合召开的关于“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省环保局的要求,于2004年7月至10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共收到全市130家单位的放射源申报登记表,通过核查和统计,其中55家单位拥有密封放射源,密封放射源总数1037枚,其中在用846枚,闲置废弃191枚。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消除了各种事故隐患,规范了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建立了放射源管理动态档案和数据库。在完成放射源的申报登记和现场检查后,根据放射源管理现状及西安市的实际情况,西安市环保局会同公安、卫生等部门制定了“西安市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并与各涉源单位进行了责任书的签订,彻底消除了放射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今后我市放射源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监测现状

根据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2004年监测结果:西安地区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西安地区空气气溶胶放射水平、西安地区水环境放射性监测结果及土壤放射性监测结果均属正常范围。电磁辐射所测的几个点位场强值均低于《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对公众照射的限值12V/m,西安地区电磁环境质量符合《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对公众照射的限值12V/m。

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2004年对西安市辖区内的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及西北核技术研究院等污染源进行的监测结果表明: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存周围环境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及空气气溶胶放射性核素含量属正常范围,说明放射性废物库对周围环境未造成影响。[NextPage]

二、“十五”期间城市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安市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依然是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水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多数河流自净能力大为弱化,已无接纳污染负荷的能力,部分河流水质已失去使用功能,而且直接威胁着我市的地下水资源;声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尤为突出;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也不容忽视;由于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投资少,造成的环保能力建设不足,已成为制约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水环境

1.根据西安市环境监测站2004年对市域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河流源头水质良好,有12个断面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类别标准。所有出峪口的河流几乎全部受

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二十多项监测指标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或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等,呈典型的有机型污染;氨氮成为主要污染物与城镇、乡村生活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密切相关;部分河段受到总汞的污染。在划分的68个(除去与咸阳共用的渭河3个功能区段)功能区河段水域中,设有例行监测断面(或点位)48个(包括河源18个)。根据监测结果,对照相应功能区水质目标,48个监测断面,达标率为25.0 %,根据调查和以往监测资料统计,在全部68个功能区水域中,达标率为52.1%。

2.部分污染源未达标排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餐饮、旅游业迅猛发展,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由于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污水不达标排放,加之西安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径流补偿逐渐减少,使地表径流中污水比例加大,水环境污染加剧。

3.地表水环境的普遍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主要靠地表水补给的城镇、乡村饮用水地下水质的安全;“非点源”污染也已威胁到我市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的安全。

(二)大气环境

,这是由于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毗多年来,西安市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

10

邻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地面土壤尘颗粒很细,易于扬尘,再加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尤其受春季沙尘天气的影响,且冬季采暖、工业生产燃煤排放的烟尘和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等致使PM

常年超标。其次是二氧化硫,

10

主要来源于燃煤烟气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污染的增加,氮氧化物的污染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三)声环境

城市功能区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一直保持稳定,各类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平均值均有超标。由于路况和车况有所改善,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的状况下,昼间交通噪声强度并未明显增加,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夜间噪声依然超标严重。而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占环保信访比例较高,噪声污染管理和治理工作还需加强。

(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由于资金不足,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滞后,环境监理、监测手段和信息系统落后,事故应急救护能力薄弱,都是影响西安市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五)固体废弃物

目前西安市区垃圾收集站建设过缓,垃圾的分类收集率较低,回收利用率差。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及户县、周至、高陵、蓝田目前均未建成垃圾卫生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暂未进行无害化处置。

(六)生态环境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生态的破坏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山地、台塬、丘陵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降低;城市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较低,对黄土高原自然扬尘和二次扬尘的吸附能力不足。

(七)辐射环境

我市医用及其它民用辐射源量多面广,电磁辐射源增加迅速。对辐射环境的监管机制亟待完善。

三、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一)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西安市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南部为秦岭,北部为渭河平

原。北纬33o39′—34o44′,东经107o40′—109o49′。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行政辖区面积9983平方公里。从地理位置上它是连接西北、西南、华北、中南以至华东的重要纽带。

秦岭巍峨苍翠、草木茂盛、溪水潺潺,其山地面积约占全市的50.7%,地广人稀(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有一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45种;全市30余万公顷的森林及共计约25亿立方米的地表水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该区,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渭河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田畴如画。

西安地区山地以自然植被为主,自然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山区,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平原、台塬多为农作区,为人工生态系统。平原和山地土壤种类不同,平原以褐土、土娄土为主;山地棕壤分布较广。

西安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旱灾害多于洪涝灾害。城区年平均气温约13℃,年降雨量各年分配极为不均,多年降水量为

504.7—719.8mm,降水日数月季变化以冬季最少,夏季最多。

西安城区主要位于渭河以南的一、二、三级阶地和部分黄土台塬上,平均海拔412米。西安地区水系组成比较简单,主要有渭河水系的干支流组成,但河流密集,纵横交错,境内东有灞河、浐河,西有沣河、涝河,南有橘河、皂河,北有泾河、石川河、渭河。地下水储量也较为丰富,渭河干、支流的河滩及一级阶地富水区一般埋深在5米以内,在潜水下部埋有丰富的承压水,厚20-80米,一些地段的承压水高出地面而形成自流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人类繁衍生息,使西安成为在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城。“八水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都”这些佳句都是对西安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生动描述。

(二)社会和经济发展概况及预测

各水平年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结果见表1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 的“四化”理念为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防治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和遏制人为生态破坏为重点,提高环境监控和管理能力为保障,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科学研究及环境保护产业化工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让人民用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食品,生活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2)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原则;

(3)坚持主要污染物容量和总量控制相协调原则;

(4)坚持污染预防为主,以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为先导,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则;

(5)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辐射环境管理,优先提高环保监管能力的原则。

(三)编制“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的依据

(1)《西安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

(2)《西安市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3)《西安市2004-2020年总体规划修编(环境保护规划)》(草案)

(4)《实施西部大开发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5)《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

(6)《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7)《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白皮书)

(8)《西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12)《西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

(13)《西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14)《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通知》

(15)《西安市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十年规划》

(16)《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征求意见稿)

(四)规划目标

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以西安市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四化为理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紧紧围绕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坚持水气同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到2010年基本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和管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监管能力;主要污染物实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流域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建设节约型社会。

1.水环境

2006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继续保持“城市综合整治考核”中规定的4个断面各项指标的达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60%,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市内主要河流基本无超V类水质;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2010年,通过流域综合整治即皂河(包括太平河)、漕运明渠、幸福渠等工程的

实施,同时采取节约水源、污染治理同时并进等措施,加大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提高污水深度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并以浐、灞、渭河流域为主体,通过流域治理和护城河污水改排工程的建设,使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

2020年,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回用工程的建设,采取增加排水设施服务,建立和完善供排水系统等措施,以供水、蓄水、调水为依托,规划治理西安外围八条河流,使其与城区的兴庆湖、未央湖、浐灞生态园、曲江水面、环城河及城市公园和绿地中的水面形成一个水质良好,环境优美完整的河湖水系。2.环境空气

进一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加强各类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

“十一五”期间各水平年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的控制目标详见表12。

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加大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的污染防治和治理,“十一五”期间,改善城市噪声污染状况,达到功能区标准,使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85%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8 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 dB(A)。

4.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2006年建设市、区(县)两级环境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环保内部局域网;

2006年规划建设辖区流域河流入渭断面的自动监测站,形成西安市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全市重点污染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网络;

2006年规划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增补点六个站的建设,形成准确反映西安地区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网络;

2006年-2020年逐年投资完成西安市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固体废物管理、辐射监测机构、宣教、信息的标准化和能力建设。至2010年西安市监测站力争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西安市环境保护能力达到经济发达地区同类;至2020年使西安地区的环境保护能力达到国际大都市的水平。

2006年-2020年在环保科技和产业方面: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政策与管理体系;环境规划、环境标准与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加强;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5.固体废弃物

“十一五”期间各水平年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详见表13

以建设“生态化”城市为目标,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提高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化覆盖率,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到2010年,绿地覆盖率达到3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达到6平方米。到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

7.辐射环境

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监管和专业的监测机构,形成一定监测能力,将辐射管理和监测工作纳入正轨,实现网上的动态管理。[NextPage]五、重点工程与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规划工程措施

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资源

西安市境内共有54条河流,除渭河、泾河、石川河为过境河流外其余均为境内河流。流域总面积为10141.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渭河、灞河、黑河、沣河,4条河流均发源于秦岭山区和骊山丘陵区,由南向北经过冲击、洪积平原注入渭河。泾河、石川河则由北向南注入渭河。这些河流均为雨水补给型河流。

这些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对森林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西安水资源紧缺,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据统计,西安市水资源总量为31.46亿立方米,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全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不足35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2)水质现状评价

地表水:2004年西安市10条河流中,有18个断面为超V类,占监测断面的75%,其余断面均为IV类水质,所有断面均未达到功能区划分标准,但与2003年相比,除临河水质污染加重外,其余9条河流水质污染减轻,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属有机型污染。

排污渠系:排污渠系的4个断面水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但与2003年相比,4个断面污染普遍减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石油类。

城考断面:两个城考断面07#(耿镇桥)和24#(灞河口)的各项城考指标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景观娱乐点中荆峪沟断面水质良好,兴庆湖出口断面pH在9月份超标,其余指标全部达标。

河流源头:河流源头的18个断面中,有3个断面水质明显好转,1个断面(大峪)污染加重,其余14个断面基本持平,共有12个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划分标准。4个断面只有单项指标略有超标。大峪断面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

氧量超标,黑峪除高锰酸盐指数超标外,氨氮略有超标。

饮用水源:西安市4个饮用水源地(黑河、灞河、沣河、渭滨)所有监测项目全部达标。

2. 控制重点

根据西安市地表水环境污染特征,其规划控制重点应为:其一、污染物以防治化学需氧量、氨氮为主;其二,污染源以控制造纸、医药化工、食品酿造、城镇生活污水污染为重点。

3. 地表水环境污染负荷、允许排放量、削减量

(1)确定原则

① 根据西安市的地域特点,整个渭河处于谷底,是西安市所有河流的排泄通道,也是西安市唯一的最终纳污泄洪通道,渭河城区段功能区的达标受制于西安市整个辖区的水污染排放(上游来水达标状况下),所以地表水规划范围为西安市整个辖区。

-N)为② 预测、估算水污染负荷时,污染物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

3

主,水量以各水平年规划水量为依据。

③ 根据西安市“总体规划”中的“优势产业规划”,中心城市区将重点发展旅游、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等五大支柱产业。因此,今后中心城市区以“节水型”产业为发展方向,城市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

④ 根据实测的西安市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平均浓度值或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值和各水平年预估排污水总量,计算出西安市各水平年水污染负荷,然后再比照人均每天产生化学需氧量、氨氮量的经验数据进行核对。

⑤ 根据《西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和《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中中水回用系统建设规划、污水处理回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在估算污水排放量时进行适当的考虑。⑥ 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可得出西安市各水平年水环境污染物产生量,剔除各水平年污水处理厂削减量后,可得出各水平年水环境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最终排放量即污染负荷,结果见表14。

(2)允许排放量、削减量

因西安市所有污水经辖区各地表河流、及排污渠最终全部汇入渭河,所以在预测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削减量时重点考虑入渭口各断面情况。根据调查、统计、监测结果,各条河流径流量2010年基本保持不变。到2020年,排入皂河和漕运渠的污水量因外来调水而有所增加,故其径流量及允许排污量有相应变化,其余河流则基本保持不变。现将西安市各条河流入渭口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量计算结果列于表15。

4. 水污染防治规划工程措施

(1)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尽快改善我市水环境面貌。根据西安市环境的污染现状,结合《西安市渭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重点工程》、西安市环境质量全面

达标的要求,在西安市辖区内拟建污水处理厂(见表16)。2007年6月底前,全面运行第三、四城市污水处理厂,临潼、长安、户县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2010年完成第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六村堡污水处理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项目,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阎良、高陵、周至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日处理能力155万吨(包括现状31万吨/日),污水深度处理能力达16万吨,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届时,城市污水外排可以满足西安市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的要求。

2020年建成日处理能力107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网系统,形成雨污分流,污水深度处理能力达36万吨,实现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262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表15 西安市主要入渭口各水平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放量、

理后的污水做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通过中水回用管道输入城市及市区河道的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绿化、消防、环卫、工业冷却、住宅卫生洁具冲洗用水等。到2010年回用水为19.5万吨/日,2020年回用水为27.5万吨/日(包括2010年的19.5万吨/日)。

快速发展高新产业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能耗、水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污染全过程的控制,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或者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在重点工业企业中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关闭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从污染成因分析,造纸行业是西安市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源,也是目前急需治理的行业,其化学需氧量的分担率占到全市的61.00%,加快各流域造纸企业结构调整是重大防治措施之一,具体内容包括:

——从2004年11月1日起,在西安市辖区内,不再批建新的造纸企业,对化学制浆造纸企业要求在2005年年底前必须上碱回收装置,对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在2005年年底前废水必须达标排放并逐步实行废水零排放。

——对于全化学制浆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实施生产与黑液治理分离。通过市场化运营,建设造纸黑液集中处理中心。对于分散的造纸企业,生产污水必须采取生化法进行处理,确保外排污水达标排放。

加强目前保留造纸企业的监控,对其外排污水进行定期监测,要由有资质的污水处理设计单位对其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论证,对达不到处理技术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等措施。

(3)进行流域综合整治,控制入渭河流的排放,确保渭河水质达标

流经西安市的各条河流和所有排污口最终全部汇入渭河,所以渭河(城市段)水质能否达标是西安市地表水质量达标的关键。从常年监测结果来看,渭河入西安的水质已经恶化,COD的污染负荷为97.7万吨,出境处COD的污染负荷为73.1

万吨,要使渭河水质达标,除在西安段实行污染源达标排放、各条入渭河流达到允许排放量外,还要控制上游入境水质。陕西省人民政府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对渭河进行全流域综合整治,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确保渭河水质达标。

为保障西安市域各入渭河流达标入渭,可在各主要入渭口建河流在线监测系统,以便掌握各流域的水质状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局部治理和整治。

(4)加强对城市周边地区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应科学规划农村环境,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积极建设生态示范村,加强农作物秸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控制农药、化肥、白色污染、蓄禽养殖业等带来的农业环境污染。近郊农村聚集区应以单个聚集区为控制单元,敷设污水收集管网,建筑单元污水处理设施,使排放废水达标排放。

(5)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污染源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取缔死灰复燃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对偷排、漏排、直排企业严肃依法处理,决不姑息手软。严格按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对现有、新建、扩建工业污染源强化管理。所有排污口必须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6)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认真贯彻执行《西安市城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做好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已划定有“保护区”范围的饮用水地表、地下水源地,在规划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及旅游休闲设施等建设时应严格执行;对尚未划定保护区的饮用水源地须立即按有关规定划定保护区范围;对已明确的备用水源地也应按常规划出足够的范围。

开展污染控制工作,减少保护区内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对城市水源的巡查工作,掌握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水质的问题。(二)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工程措施

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近年来西安市加大环保投资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特别是建设无燃煤区和改煤区,燃煤烟尘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餐饮、洗浴业油烟和烟尘污染治理不断推进,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机动车污染排放管理进一步加强,使得城区燃煤烟尘污染控制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由典型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混合型”污染,污染程度有所减轻,环境空气质量三项主要污染指标(SO

2

NO

2、PM

10

)中的SO

2

、NO

2

已达到国家标准要求,PM

10

也在逐年下降。

2004年西安市环境空气中SO

2年均值为0.049mg/m3, NO

2

年均值为0.033mg/m3,

PM

10

年均值为0.142mg/m3,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60天,达标频率为71.04%。

2. 控制重点

根据西安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规划控制重点应为:进一步加强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措施,同时需将二氧化硫列入控制重点。[NextPage]

3. 大气环境污染负荷、环境容量、削减量

(1)确定原则

① 西安市大气污染目前主要来源于燃煤,而燃煤量的80%来自于重点工业企业。根据重点工业企业分布的状况,规划中以西安市绕城高速范围作为控制重点区域。

② 预测、估算大气污染负荷时,污染物以烟尘、SO

2

为主。煤炭消费量以工业企业燃煤量为主。

③ 预测、估算大气污染负荷时,煤炭煤质以全硫分≤0.8%,灰分≤25%,发热量≥5100大卡/公斤,固硫率≥50%来计算。

④ 预测、估算产生的SO 2、烟尘以天然气、煤炭为主要预测对象,来预测各水平

年排入大气中的SO 2、烟尘量。同时,按照不同水平年考虑其采取不断加强的除

尘脱硫效率。

(2)环境容量

依据国家标准(GB/T3840-91)和国家环境规划院的要求,以及结合西安的地形、气象特征、数据资料、所需模拟分析的大气污染物的特点等因素,根据AP 值法和多源模式的计算分析,西安市城区控制区内在P 值法90%保证率情况下的实际环境容量结果见表17。

据西安市统计数据,西安市2000-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0.5左右,考虑到西安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0%-15%),参照“十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考虑到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油产品消耗的增加和城市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按3%计算,预测各水平年总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天然气和电的消费量在今后会有较大的增长。

各水平年城区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结果见表19。

表19 大气污染物预测排放量

2

尘去除率≥95%, SO

2去除率≥45%。2020年烟尘去除率≥95%, SO

2

去除率≥60%。

由表20中预测可知,西安市在采取各种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后,污染物排放满足达标环境容量,可以使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小于0.060mg /m3国家二级质量标准。

4. 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工程措施

“十一五”期间为使西安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需计划投资151亿元作为空气污染控制和防治资金,实施的主要工程有以下几项:

(1)燃煤烟尘治理项目。总投资2亿元。对“无燃煤区”和“改煤区”内1106台燃煤锅炉进行集中供热、天然气、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和节煤固硫改造,可大力改善西安市烟尘污染现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计划2005-2008年完成。(2)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二期、三期)。总投资14亿元。二期和三期工程总规模为11.33亿m3/年。到2015年供气量增加到15亿m3/年,供应居民用户从现在的42万户增加到110万户,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可改善西安的大气环境质量和调整城市能源结构。计划2005-2015年完成。

(3)建立重大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利用国外贷款资金约9911万元建设城市交通污染综合防治系统、空气监测系统、环境污染综合监控系统、城市空气污染控制信息中心系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地面扬尘控制系统8个项目。对于西安市重大污染源,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动态监督管理体系,实时监控,发现污染及时解决和处理。建立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监督管理体系。计划2006-2010年完成。

(4)城市集中供热工程。总投资134亿元。2010年实现供热面积3000多万平方米,解决300多吨工业用气,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2010年达到35%,发电60多万千瓦时/年。计划2006-2010年完成。

(5)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通告》要求,加强对城区各类施工工地的监督检查,不断推进市政府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的“三个延伸”计划,全面落实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到2010年需工作经费500万。

(6)投资800万元建设地面扬尘控制系统。地面扬尘控制系统建成后,中水洗车站可以对进入城区机动车夹带的尘土在进入市区前冲洗掉,避免二次扬尘污染;扬尘监测系统实施后能够对建筑工地和拆迁工地产生的扬尘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及超标预警,对严格控制扬尘污染提供保障措施。

(三)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工程措施

1.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在车辆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城市道路的修建,2004年车流量比2003年略有下降,道路交通噪声值为68.0分贝,与2003年持平;功能区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均超标,主要是交通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大;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夜间噪声严重超标,但与2003年相比,呈下降趋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6分贝,与2003年持平;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76%。2004年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环境其它噪声污染的投诉占全年群众环境污染投诉的30%以上。

2.控制重点

西安市噪声控制重点首先为交通噪声,尤其是夜间交通噪声;其次是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

3.噪声控制措施

根据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整体规划,尽管“十一五”期间道路交通设施有所发展并改善,但随着城市人口和车流量的增多,声环境质量整体仍受制于交通噪声,不会有太多好转。因此,为控制噪声污染,须采取如下措施。

(1)建设大运量快速公交线,落实公交专用道,诱导人们使用大众交通方式,优化出行结构,抑制小汽车数量增加和私人机动交通方式的使用。

(2)构筑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和智能化的公路体系,将有效的改善西安的交通状况,缓解交通堵塞问题,从而降低交通噪声污染。

(3)立交桥的建成最大程度的减少人车争道的状况,从而有效的提升车辆运行速度,减少交通堵塞带来的噪声影响。

(4)对穿越居民文教区的交通干线,强化车流疏导管制,强化道路路面及两侧的降噪措施。对于位于交通干线两侧的居民文教区,可通过设置隔音墙、建设隔声林带等措施降低环境噪声污染。

(5)立即着手城市新建区适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划分工作,加强对噪声的监督管理。

(6)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必须加强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居住区、文教区、商业区使用高音喇叭;居民使用电器、乐器和进行家庭娱乐活动,或在住宅楼内进行装修活动,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以减轻对周围邻居的干扰;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不得超过环境噪声标准。生活环境噪声污染应该从制定和执行建筑物隔声标准,提高建筑物隔声性能上入手.保证不同建筑之间或同一建筑内相邻房间有足够的隔声降噪量,以防止人们在生活中互相干扰。

(7)施工噪声管理: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对施工噪声的管理,建筑施工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必要时还要采取有效的防噪措施;施工作业场地边界噪声不许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应禁止在居住区夜间施工,不得不进行夜间施工时,必须进行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严禁使用噪声大的施工机械设备。

(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规划措施

1. 环境保护监控能力建设

在西安市域新建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新建8个入渭河流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完善全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网络体系。需资金投入2100万。

2. 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环保行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继续提高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动态管理,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成立ISO14000环境管理

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健全××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省环保厅关于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 1.3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先期控制,及时监测;资源共享,保障有力。 1.4 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 -1-

一般四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见附件1。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环保局组织或参与的发生在我市行政辖区内或涉及我市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参与处置、指导、调度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质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的应急工作按照《××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执行。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应对工作按照《××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领导组 市环保局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组(简称“局领导组”),统一指挥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指导县区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局领导组组成如下: 组长:市环保局局长 副组长:分管应急的副局长及其他局领导 成员单位:局办公室、法制宣教科、规划与财务科、污染控制与科技科、开发监督与自然保护科、总量综合科、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环境信息与在线监控中心、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局领导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见附件2。 -2-

西安市铁腕治霾财政奖补办法

西安市铁腕治霾财政奖补办法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着力解决“减霾难”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关中地区铁腕治霾专项行动奖补办法》(陕财办〔2017〕38号)、《西安市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1+9”组合方案(办法)》(市政办发〔2017〕19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按照“治理为主,激励为辅;简便易行,公开透明;标准统一,分级负担”的原则,由省、市、区县(开发区)按比例分级负担补助资金,对铁腕治霾治理项目,采取“以奖代补”和“直接补助”相结合的形式给予适当补助;奖补工作坚持公开、公正、透明,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多措并举,注重实效,促进铁腕治霾工作顺利实施。 二、奖补对象 对参与实施铁腕治霾治理的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和驻西安部队等,按照相应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三、奖补措施 (一)燃煤锅炉拆改。 1.建成区外20蒸吨/时(不含)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奖补标准为3万元/蒸吨。

2.20蒸吨/时及以上燃煤锅炉拆除或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煤改清洁能源,奖励标准为3万元/蒸吨。对不具备拆改条件的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按总投资的15%给予奖励补助。 3.对驻西安部队燃煤锅炉拆改继续沿用2016年奖补标准(20万元/蒸吨)。 (二)电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电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按照一炉一塔、每台锅炉300万元标准给予奖补,对采取两炉一塔的锅炉每台按照150万元标准给予奖补(项目奖补额不超过总投资的15%)。 (三)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项目。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控制标准的复函》(陕环函〔2017〕333号)要求:新建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30毫克/立方米,现有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80毫克/立方米。对不同改造方式、不同排放浓度、不同减排效果、不同锅炉容量分类予以奖补。 1.单台锅炉容量20蒸吨及以下燃气锅炉。 方式一:通过更换低氮燃烧器的方式进行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削减幅度大于等于50%,且浓度值低于30毫克/立方米的项目。 (1)单台锅炉容量小于等于4蒸吨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面对当今环境与发展问题,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立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下文是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协调处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灞桥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相关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保护监督,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务、农林、公安、旅游、文物、交通运输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各自职责,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置重大事件和严重违法案件。 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时,可即时组织召开。市、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领导。 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报告下列事项: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 (二)本辖区内影响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事件、案件; (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下达任务的完成情况。

市环境保护局主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2018年版)【模板】

XX市环境保护局主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2018年版) 总则 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确立原则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对具体环境违法行为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确定处罚种类、裁定处罚幅度时,应当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一)公正、公开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三)综合分析的原则。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时,应当在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范围内,综合考虑以下情节: 1、当事人的主观过错程度; 2、环境违法行为的具体方法或者手段,危害的具体对象; 3、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环境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 4、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改正措施及其效

果; 5、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是初犯还是再犯。 (四)量罚一致的原则。当针对常见环境违法行为,确定自由裁量权适当尺度标准,对处罚裁量标准有幅度范围的,运用插值法计算罚款金额,使情节相当的同类案件,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基本一致。 (五)从严从重处罚适用原则。环境违法行为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刑事犯罪等事项的,按上限或最高限实施处罚;当事人存有阻挠环保执法、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及多次实施环境违法行为等情形的,从严加重处罚。有以下情形的,按违法程度上调一个档次最高限从严从重处罚,但不得高于最高处罚额度。 1、阻挠环保执法或者拒不整改的; 2、故意隐瞒编造事实推翻以前陈述的; 3、包庇或者串通其他环境违法行为人的; 4、当事人在12个月内实施了3次以上环境违法行为的; 5、当事人的环保信用等级为红牌的; 6、需配套环保设施未建成就投入生产的项目。 有以下情形的,一律按最高限实施处罚,但不得高于最高处罚额度。 1、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2、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期间或者被

西安市治污减霾工作方案

西安市治污减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及《陕西省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我市大气、水污染治理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面临形势。 2013年,我市拆除燃煤锅炉593台,140台燃煤锅炉完成烟气综合治理设施提标改造,5.1万户蜂窝煤居民用户改用了清洁能源;淘汰、报废黄标车和老旧车辆5.6万辆,2.1万辆机动车实施了油改气,108条尾气检测线完成“简易工况法”建设;475座加油站、5座油库、645辆油罐车完成了油气回收治理;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138天,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 但由于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地理和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环境容量较小,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2013年我市大气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19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10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分别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71、2.00和0.42倍,二级以上良好天数仅占全年总天数的37.8%,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仍排名靠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面临形势。 2013年,我市新建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万吨/天,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202.1万吨/天;9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关闭造纸企业16家,淘汰落后产能74.85万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021.54吨/年;完成大环河截污,一污、二污二期配套管网改造,灞河柳雪路、战备路等一批截污工程,新建截污管网50公里,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2600公里。 渭河西安段、氵皂河入渭及新河入渭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虽分别降至31毫克/升、1.9毫克/升,139毫克/升、16.6毫克/升,21.1毫克/升、6.5毫克/升,但距渭河三年变清目标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氵皂河目前氨氮指标超过要求目标2.32倍。2014年是渭河三年变清目标的最后一年,污染问题仍然较多,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二、目标要求 2014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以下目标: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PM2.5、NO2浓度分别低于183.82微克/立方米、101.23微克/立方米、55.39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4%、4%、3%),降尘强度低于18吨/平方公里·月,优良天数达到140天(各区县开发区优良天数任务见附件1)。 2014年我市水环境质量达到以下目标:渭河干流全程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Ⅳ类(化学需氧量30毫克/升以内、氨氮1.5毫克/升以内),新河市界断面和氵皂河入渭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低于50毫克/升,氨氮

西安生态文明建设

控制工程(学院)系2014级自动化专业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两课实践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关于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 总成绩 评阅人 班级:自动化1401 学号:1443121008 姓名:郭振华 日期:2016年5月30日

关于西安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探讨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论文正文: 1.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健康管理的消费方式以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推崇物质享受主义,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 2.1资源之利 其一,供水需求有办法解决。西安市秦岭山区面积4900km2,境内有48条河流,通过黑河、李家河、大峪、沣峪、灞河上游五大引水系统建设,再加上几年后将建成的“引汉济渭”工程,基本可以满足西安市2020年前的供水需求。 同时,西安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活动,2004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经过努力,用水总量由2003年的17.72亿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15.56亿方米。2010年9月,西安市等全国8个城市被授予首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 其二,森林资源殷实。西安市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分别是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分别为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受保护区面积覆盖率达到17.90%。而且,总面积5.79万平方公里的秦岭是西安南麓最大的“绿海”,秦岭72峪,西安段就占据48个,其中35个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峪口,实行了全封闭或半封闭保护。在周至县境内,即将建成面积639平方公里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区域内森林覆盖率将达85%以上。除此之外,西安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方式,继续扩大森林资源,增加和恢复林草植被,营造起“绿色海洋”覆盖西安。 其三,科技资源强大。西安高校林立、人才济济、科研院所广布,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和研发力量,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奠定了稳固的人力保障。此外,由国家批准建立的四区两基地均为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具备开发研制新型清洁、低成本、高效能源的

他市环保局信息中心职责

黄山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职责 1、组织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制订并实施环境信息化工作规划计划。 3、实施环境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 4、组织建设、运行和维护环境信息网络系统。 5、组织开发和利用环境信息资源。 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职责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推进环境区域合作与交流,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建立和完善环保宣传教育及公众参与机制,积极策划、组织环保公益活动,指导环保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各类环保活动,推动社会及大、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活动。 2、通过环保网和各类新闻媒介,加强环境保护理念、信息、知识的传播,增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发挥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收集国内外有关环保信息,策划、编辑环保科普读物和环保宣传教育手册及资料。 4、根据我市环境治理的需要,为市政府、市环保局提供和编辑制作资料片、内参片、专题片等影视作品。

合肥市环境信息中心职责 1、负责合肥市环境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递、分析及规范化应用等工作。 2、负责本辖区内的环境信息系统网络建设、业务建设和技术管理工作。 3、负责编制全市环境信息系统规划并指导全市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负责局系统内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配置、安装、调试、管理和人员培训。 安庆市环境信息中心工作职责 1、根据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国家总局、省环保局要求,制定安庆市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负责制定市级环境信息技术规范和组织实施全市环境信息化工作。 2、履行市环保局下达的各项环境信息管理工作职责;承担环境信息处理和环保数据统计、发布等应用工作。 3、负责市级环保广域网络的规划建设和项目管理;负责国家环保专网、省环保网安庆节点的管理;负责市环保电子政务工作的实施和推进。 4、负责市级环保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负责环保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网上平台的建设管理;承担全市环境信息的收集、采编、上报和发布。 5、负责全市环境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存储;承担市级环保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

中山市各地区环境保护局联系方式

文章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8180513.html,/Content-651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8180513.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山市各地区环境保护局联系方式 中山市各地区环境保护局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南朗分局 电话(0760)85217718 网址 地址体育路6号 附近建筑中华保险 公交车站南朗镇政府站:083路; 085路; 089路; 212路; 中山12路 中山市民众环保局 电话 网址 地址六百六路61 附近建筑精英电脑 公交车站民众镇政府站:360路下浪线; 360路新胜渡口线; 361 路; 368路 中山市环保局东区分局 电话(0760)88380953

文章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8180513.html,/Content-651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8180513.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网址 地址中山五路63东区办事处大楼107室 附近建筑汇智大厦 公交车站东区办事处站:1路; 006路; 023路; 208路; 中山12路 中山市环保局东凤分局 电话 网址 地址凤翔大道138 附近建筑中山市国税局东凤税务分局 公交车站民乐村站:203路; 512短线; 512路 中山市环保局板芙分局 电话(0760)86502163 网址 地址中山市市辖区 附近建筑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板芙分局 公交车站板芙工业区站:652路; 653路

文章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8180513.html,/Content-651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8180513.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 电话86-0760-********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8180513.html,/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石歧中山三路政府第二办公区26楼 附近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富豪支行) 公交车站社保局站:1路; 033路; 038路; 208路; 216路; 216路平东三六九墟日班; b15路; 中山12路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三乡分局 电话(0760)86686555 网址 地址建设路9 附近建筑中山市个私协会三乡分会 公交车站三乡公安分局站:611路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火炬开发区分局 电话(0760)85599367 网址 地址康乐大道3

西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西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其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近年来西安在旅游发展上的成果,一直致力于发掘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然而旅游经济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必须贯彻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的方针,促进西安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让古都昔日辉煌重回华夏大地,让世界看到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西安。 西安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千年古都。从公元前12世纪起,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历时逾越1200年,是13朝古都(一说17朝),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定都西安。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并奠基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是极少数可令外国人心怀景仰而来顶礼膜拜的伟大中国城市。而“西方罗马,东方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唯一东方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个城市的底蕴。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大小雁塔、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一系列的充满唐风的文化旅游景点都是现代的西安向人们诉说古代长安的言语。其中尤其是近十年内打造的曲江遗址旅游产业群更是给西安的市区内现代化旅游提供了新的方向,从整修遗址新建公园到招商引资发展成旅游、文化、商业共同繁荣的经济产业群,给西安提供了可观的旅游、商贸收入。这一成功模式,目前正被复制深化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汉长安城遗址公园。西安正在慢慢的改变传统的“来西安看坟头(古代陵墓)”的旅游中心。 1.用历史资源来定位。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就是利用西安古城的历史资源来定位的。通过大力弘扬盛唐文化,来实现文化产业改革过程中的一次有一次大胆的尝试,并成功的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将唐文化完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2.国家政府的支持。首先为了更好地支持西安改革旧的文化产业形势和发展模式,做到理论创新和景区创新相结合,西安市政府按照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等文件,对以往某些区域混乱的文化产业管理现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保证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正常发展。其次,西安市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相对解决了以往大多数景区管理资金短缺这个尴尬的问题。以上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西安文化体制向前发展。再次,西安利用强大的市场,推动文企合作,利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把文化产业的品牌和影响力提升上去,这样既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又成功地缓解了金融危机对西安经济的冲击,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西安拥有独特的文物考古遗存,宗教文化资源更是丰富。考古资源对于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西安来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而西安的宗教资源更是居于全国首位。这样的一个发展优势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所以更要把握好历史和新时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未来西安文化产业区的改革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石。 4、形了曲江,高新,经开,浐灞,临潼,秦岭北麓,城墙景区七个文化产业板块等。按照区域和旅游文化资源划分景区,这七大板块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有利于模块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将空缺的产业资源进行修补,推动管理区域,管理机制的完整化。 5、西安强大的经济基础,现代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影视、网络等科技文化资源发展迅速,这都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市环保局请示卡样

市环保局请示卡样

朔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十一五”工作汇报 朔州市地处山西北部,与内蒙接壤,全市辖四县两区,人口150万,是一个以产煤为主的能源城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等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能源被广泛应用,各种具有现代特点的城市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如何有效保障社会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造安全和谐的生存生活环境,朔州市环境保护局与朔州市公安消防支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经过长期酝酿、反复研究和多方论证,经市政府批准,2008年朔州市环境保护局与朔州公安消防支队按照“立足朔州、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工作方针,联合组建了全国首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首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队。现就朔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环境污染救援模式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思路 充分利用环保部门专业技术以及人才优势,发挥消防部队反应快速、高度机动、装备精良、能征善战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三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组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队

势在必行。 二、基本情况 2008年8月,朔州市环境保护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创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形式,在山西省环保厅以及朔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朔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联合组建了朔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全国第一支专业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队,这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产物,同时也是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的真实写照。朔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张力军副部长分别做出重要批示,并要求《中国环境报》总结推广。公安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朱力平副局长专门听取了相关汇报;2009年4月23日,山西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朔州现场会胜利召开,环境保护部应急中心张迅副主任、公安部消防局张荣昌将军,山西省张建欣副省长、及省环保厅、省消防总队领导和各地市分管市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就朔州市创造性的组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队、开展突发环境应急救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推广;2010年3月22日,朔州市代表中方在国家环境保护部举办的“中英环保消防合作论坛”会上,环境保护局焦日龙局长、消防支队王建平支队长

西安市雾霾成因及防治措施

项目类别:环保项目申报类 项目方式:假期社会实践 项目名称:西安市雾霾成因调查及防治措施学校:西安工业大学 指导老师: 作者:

项目类别:环保项目申报类 项目方式:假期社会实践 项目名称:西安市雾霾成因调查及防治措施学校:西安工业大学 指导老师:刘增超 作者:耿瑜斌刘思谦杨妍万欣欣陶然

1背景意义 (1) 2 活动过程策划 (2) 2.1活动目的 (2) 2.2活动内容 (2) 2.3活动方案 (3) 2.3.1实践地联系——外联组 (3) 2.3.2物品准备——后勤组 (3) 2.3.3日程安排 (4) 2.3.4蓝衣天使实践队规章制度 (5) 3 问卷调查及走访调研 (7) 3.1问卷制作 (7) 3.2问卷发放 (7) 3.3走访调研 (10) 4分析与措施 (12) 4.1雾霾成因调查分析 (12) 4.2市民认知反馈分析 (14) 4.3 雾霾危害分析 (16) 4.4措施与建议 (17) 4.4.1政府现有措施 (17) 4.4.2蓝衣天使实践队的建议 (18) 5宣传 (19) 5.1环保骑行宣传 (19) 5.2 发放知识卡片宣传 (21) 5.3携手公交六公司雨中共同宣传 (21) 6总结 (22) 7附件 (23)

1背景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兴起,北京、上海、天津等较发达城市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而西安这座古老城市的雾霾天气状况也越发严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13年,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 粒物(PM 5.2)等监测指标,西安的PM 5.2 频频爆表,空气质量一度成为全国 最差。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环绕(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自然景观优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安的工业水平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但与此同时,工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雾霾天气也给西安的光彩抹上了一块阴影。渭河平原东西狭长,其南部为秦岭山地,北部为黄土高坡,西部地势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说渭河平原其实就好似一个小盆地,气流动相对封闭。西安冬季雾霾最严重。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坡,西有秦岭和黄土高坡的结合,东边又是潼关和黄河形成的通风口,处于“盆”中的西安,在少风又少雨雪、空气流动性差的冬天,雾霾就像放在一个加了“盖子”的“盆”里,难以向外排出。风是空气污染物的克星,但由于西安特殊的地形,使强风不容易吹进来。 来自西安市环保局官网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监测显示,2013年西安蓝天只有137个(其中优9天,良128天),污染天数达228天(其中轻度污染105天,中度污染56天,重度污染33天,严重污染34天)。今年1月至10月,西安6次进入74个城市月度空气质量排名的后十名,其中,2月倒数第四、3月倒数第三、4月倒数第五、8月倒数第八、9月倒数第十、10月倒数第九,11月在18个蓝天的帮助下西安退出后十名,12月每一个

西安市饮食业项目环评审批细则

西安市饮食业项目环评审批细则(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西安市饮食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工作实际,并参照环保部《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西安市范围内所有饮食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管理。 第二条对饮食业建设项目按其规模及对外环境影响分为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一类项目指含有炒菜、油炸、火锅和烧烤类功能的酒店、饭店(摊)、饮食街等食物制作加工企业;二类项目指不含炒菜、油炸、火锅和烧烤等不易产生油烟、噪声污染的小吃店、面馆等食物制作加工企业。 第三条对新建饮食业项目的选址要求: (一)城市建成区内,项目选址必须符合规划使用功能、环境功能区要求和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 (二)居民住宅楼内、职工住宅楼内、商住楼住宅用房内、商办楼办公用房内等禁止新建饮食业项目。 (三)新建一类项目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独立饮食建筑:与相邻住宅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9米。 2、商住楼中商业用房内的饮食单位与其上下相邻的住宅之间必须有不小于3米的隔层;饮食单位边界与相邻住宅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9米。 3、饮食单位与医院门诊楼、住院部及学校的教学楼等特殊环境敏感单位应大于9米以上。 (四)新建二类项目,其项目建筑与周围建筑的间距,以对周围建筑生活人群不造成污染,且征得该人群的同意。 第四条新建饮食业项目的环保要求: (一)新建一类、二类项目均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饮食服务业项目应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电、轻油等清洁能源。如需使用其他特殊燃料的,必须同时建设并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保证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2、经营场所必须有较完善的排水设施,废水、噪声和油烟等实现达标排放,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3、项目产生的饮食废油脂及其他废弃物,必须有专用回收贮存装置,并与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建立回收处置协议,不得擅自排放、倾倒和处置。 4、饮食业项目的空调冷却塔、空调机组、发电机、风机、室外广告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降低噪声措施,符合噪声排放标准,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5、项目运行产生特殊气味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除异味控制措施,保证排放的废气气味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臭气浓度标准。 (二)新建一类项目应符合以下设施配套方面要求:

市环保局局长履行职责情况调查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市环保局局长履行职责情 况调查正式版

市环保局局长履行职责情况调查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最近,我们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先后到市环保局及有关单位,采取与本人交谈、领导班子成员座谈、征求部分干部职工和人大代表意见等方式,对市环保局局长×××同志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认为,×××同志自XX年4月被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环保局长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团结带领全

体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严格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环保局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环保系统先进集体。主要表现在: (一)坚持认真学习,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环境保护工作面广量大,专业性强,涉及十几部法律法规,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该同志担任环保局长后,面对环保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深感责任重大。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岗位要求,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提高了党性觉悟和理论水平;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律法

西安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

西安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水气环境质量,推进“品质西安”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中、省安排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全市2016年治污减霾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中省大气、水污染防治要求,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持治标向治本转变,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程监管,进一步深化“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六项措施,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2016年工作方案》和《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力争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继续争先进位;进一步巩固渭河污染治理成果,使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水体水质。

(二)具体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PM10、PM2.5浓度分别较2015年下降12%和3%;全年优良天数不少于261天,其中优天数不少于18天;冬防期间优良天数不少于61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多于18天,具体指标分解至各区县、开发区(见附件1)。 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在保障生态流量的条件下,渭河干流西安段全程断面达到Ⅳ类水质(化学需氧量30毫克/升,氨氮1.5毫克/升,溶解氧3毫克/升)。氵皂河、新河、临河、漕运明渠、幸福渠入渭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年均值达到50毫克/升以内,氨氮年均值达到5毫克/升以内(1月、2月、12月达到8毫克/升以内),以上两项指标的月均值达标保证率大于85%。黑河、涝河、灞河、沣河等入渭一级支流入渭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要求。清河、石川、泾河等过境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不劣于入境断面(见附件2)。 二、重点任务 (一)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城市布局。

西安市生态环境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说明)

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说明书 一、引言 (一)、编制背景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西部桥头堡的城市--西安,其城市建设也呈现出空前高涨的局面。2002年12月18日,中共西安市委下发了《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关于率先建成西部经济强市实现西部最佳的实施意见》,文件中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在沣、渭、产、灞等河流沿岸形成环形绿化带,利用渭、灞、产三角洲建设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5%;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建成各类大中小型公园、绿地,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以上,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并提出“尽早把西安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在这样大的背景要求下,《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这项工作就显得迫在眉捷。 在西安市80年代和90年代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西安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在这两个规划成果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努力,园林绿地已初具规模,在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市容,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居环境水平的日益提高,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与绿地建设工作之间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目前,西安市在全市域及全市的绿地系统方面还未做过专项规划,因此,探

索绿地系统布局的新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步骤,将西安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将是本次专项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工作思路 (三)、工作特点 1、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绿地的分类方法建国以来经历了几次发展,在尚没有正式的部颁标准之前,各地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也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见下表: 中国较典型的城市绿地系统分类现状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重申规范排污费征收行为的通知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重申规范排污费征收行为的通 知 【法规类别】行政事业性收费 【发布部门】西安市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13.12.24 【实施日期】2013.12.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重申规范排污费征收行为的通知 各环保分县局、市环境监理处: 针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查找的问题和“二次聚焦”反馈的意见,关于排污收费等方面存在协商收费、人情收费的问题,经局党委认真分析产生问题及原因,提出整改落实方案,进一步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切实贯彻执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杜绝协商收费、人情收费,自觉维护环保部门形象。现就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认真做好排污费征收工作 各分县局是排污费征收工作的主体,各相关环境监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市环境监理处负责对全市排污费征收的监督稽查以及业务指导,市局监察室负责对违规行为的查

处。 (一)各分县局环境监察机构要严格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规定及工作程序,认真做好排污申报、核定工作。排污费申报核定征收工作必须使用《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操作。 1.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制度,按照《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号)要求,根据排污者的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工艺的不同,认真审核排污者申报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2.根据排污者排污申报,结合监督性监测报告以及对排污者环境监察现场核查情况,按月核定排污者污染物排放量;对拒报、谎报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被责令限期如实申报而逾期不如实申报的排污者,环境监察机构可以依据国家和省规定的测算办法直接核定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按规定对排污者做出处罚决定。 3.应当按照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进行核定。要按照污染物排放量的多少,正确确定应征污染因子。对排污者排放污染物核定、审核无误后,要规范制作和填写《排污核定通知书》,及时送达或邮寄排污单位。 4.排污费征收核定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立排污费征收核定工作集体审核制度。 5.排污者排放污染物需做重大变化或者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排污者必须分别在变更前15日内或者3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填报《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各分县局要进行现场认真核查,进行集体审核并报市环境监理处备案,作为稽查的重点内容。 (二)排污费征收工作 1.排污费

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依法行政建设制度一

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依法行政建设制度(一) 一、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二、内部监察工作暂行条例 三、执法公示制度 四、信访实施细则 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试行 ) 为了加强我局行政执法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章的正确实施, 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四 川省环境保护条例》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行政执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循依法 治国基本方 略,认真贯彻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 建立职责明确、关系协调、人员精干、管理科学的执法队伍和权责一致、程序清晰、运作高 效的运行机制。 二)原则: 二、行政执法职责分工 行政执法是指依法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确保法律法规 规章正确实施的一种行政管理行为。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我局的工作职责, 保证法律、 法规和规 1、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执行的原则; 2、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 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5、 坚持以教育、整改为主的原则。 我局具有对

全市行政区划内环境监管的行政执法职能。 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全市环境污染处置行政执法工作。 环境污染管理科负责全市相关企业的污染源控制行政执法工作。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科(自然生态保护科)负责全市“三同时”建设、自然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工作。 三、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构 局办公室是我局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构,指导和监督全局的行政执法,组织实施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其它行政执法。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起草、制定行政执法规章制度; 制定和管理规范性行政执法文书; 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和培训行政执法人员; 申领和管理行政执法证件; (五)指导和监督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及其人员依法实施行政执法; 组织执法经验交流,研究执法中的问题; (七)接受和处理管理相对人因行政执法而进行的投诉、举报; 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范围见第七部分) (九)对管理相对人因市环保局机关或委托的单位实施的行政执法不服而提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负责应诉或安排由相关科室应诉;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交办有关行政执法的其它事项。 四、行政执法执行机构 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科室是我局的行政执法执行机构, 负责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应认真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具体行政执法制度; (二)负责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监督和教育工作; (三)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在法定权限内或局行政授权范围内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执法权,履行应尽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执法水平; 五)调查处理行政违法案件; 配合、协助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七)罚没收入依法全额缴入同级财政,严禁挪作他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