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查和抽样调查公开课课件

普查和抽样调查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普查与抽样调查》说课稿

《普查和抽样调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普查和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普查和抽样调查等概念,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感受抽样的必要性。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是整个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材分析,明确编者意图,把握教材思路结构和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学习难点。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难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教学设计中采用“洋思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指导自学---自学检查---当堂训练---总结归纳。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学生自学、分析、描述、讨论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二)学法指导:

8.2普查和抽样调查(2).doc2

教学设计 备课日期:2014 年 5 月21 日 课题2普查和抽样调查共 1 课 时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在上一课时初步了解两种调查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抽样调查的注意问题;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学情分析一般来讲,学生对样本的代表性缺乏深刻认识,容易认为大样本既可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应引起关注。 教学目标(1)经历普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领会其在具体问题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选用何种调查方式,了解总体和样本的联系。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资源班班通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5.27下1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二、探究: 小明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为:1-2次83人,3-6次15人,7次及以 上2人。 小颖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1-2次的占7%,3-6次的占24%,7次及以上的占 69%。 小彬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次数1-2次4人,3-6次5人,7次及以上1人。 问题: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为了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进行交流。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 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以上问题先由组内交流,然后班级内交流。)

《普查与抽样调查》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数据收集的两种方式及优缺点,了解抽样调查过程中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在前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进行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从常见的统计图表中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但没有系统地学习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过程.活动经验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一些数据的收集过程,获得了一定的相关活动经验,但对数据收集的方法仅仅基于生活的经验,对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展开调查缺乏理性的思考. 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验抽样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3.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引入数据收集的两种方式;借助一个具体的抽样调查活动,通过对各种抽样方式及其结果的比较与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抽样调查的特点,体会抽样样本选取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了解样本选取的注意事项,再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设计抽样调查方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统计的过程并非只是读取和分析已有的数据,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调查和数据的收集;再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索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案,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引出普查、总体、个体的概念.问题1:你每周在家干家务活吗?时间大约是多少?你知道其他同学在家干家务活的时间吗? 问题2: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每周在家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应该如何展开调查?通过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的看法. 讨论结果:略. 教学说明 在以往统计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在已经通过某种形式组织好的数据中获取信息并作出判断,而未曾考虑如何采集数据.通过以上问题设疑,引导学生把对统计知识的探究学习从数据的处理分析追溯到数据的收集,带着问题学习;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又进一步引发学生根据数据从个体到总体的变化,设计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因为具体的调查渠道、

《普查和抽样调查》 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2.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样本的抽取过程,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普查与抽样调查等概念,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难点:根据给定的实际问题的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方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微课《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知识卡片《普查和抽样调查》 五、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每周在家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应该如何展开调查?通过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的看法. 师生活动: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他们的方案并进行比较.学生讨论之后,可以表述自己的结论,全班可以按照比较合理的方案展开调查,也可以由教师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材料,比如采用如下表格: 数据填写到该统计表格中,教师再进行全班汇总,由学生动手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水平.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统计的过程并非只是读取和分析已有的数据,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调查和数据的收集;再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索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案,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引出普查、总体、个体的概念. 【新知讲解】 探究一:普查 活动1.普查、总体、个体的概念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数据的调查、收集的过程,并通过对所得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了解了自己在家干家务活的时间所处的位置和水平,在这一调查过程中就涉及到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的总体与个体. 师生活动:教师结合整个过程直接引出定义,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学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刚才的活动说出该调查是否是普查,哪些是总体,哪些是个体. (1)普查: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4)“调查对象”指的是表示被调查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不是这一事物本身. 如本例中总体是“全班学生在家干家务活的时间”,而不是“全班同学”或者“干家务活的时间”. 设计意图:结合新课引入环节的学生活动,自然地引出本节的重要概念,让学生理解对于每一个统计活动都要有数据调查和收集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分析总体与个体的联系和区别,并重视调查方案的实际操作细节.活动2.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请你回答:(1)调查目的是什么? 调查目的是准确了解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状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北师大)必修3试题 1-1从普查到抽样

第一章统计 §1从普查到抽样 双基达标(限时20分钟) 1.下面的四个问题中,可以用抽样调查方法的是().A.检验10件产品的质量 B.银行对公司10万元存款的现钞的真假检验 C.跳伞运动员检查20个伞包及伞的质量 D.检验一批汽车的防碰撞性能 解析根据抽样调查与普查的概念可知A,B,C一般采用普查的方法,只有D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答案 D 2.某学校共有36个班级,每班50人,现要求每班派3名代表参加会议,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A.36B.50C.108D.150 答案 C 3.医生要检验人血液中血脂的含量,采取的调查方法应该是().A.普查 B.抽样调查 C.既不能普查也不能抽样调查 D.普查与抽样调查都可以 答案 B 4.(1)对某班学生视力作一个调查; (2)某啤酒瓶生产厂,要对所生产的啤酒瓶的抗压情况进行检验;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对全世界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做一个调查. 对于上述3个实际问题所应选用的调查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5.某公司新上市一款MP4,为了调查产品在用户中受欢迎的情况,采用________形式调查为好(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答案抽样调查 6.某市有7万名学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 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1)在此项调查中总体是什么? (2)在此项调查中个体是什么? (3)在此项调查中样本是什么? (4)在此项调查中样本容量是多少? 解(1)总体是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2)个体是7万名学生中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3)样本是从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中抽取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4)样本容量是1 000. 综合提高(限时25分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普查是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 B.我国的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 C.当普查的对象很少时,普查是很好的调查方式,但当普查的对象很多时,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普查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 答案 B 8.若对某校1 200名学生的耐力做调查,抽取其中120名学生,测试他们1 500米跑的成绩,得出相应的数值,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A.120名学生 B.1 200名学生 C.120名学生的成绩 D.1 200名学生的成绩 解析本题抽取的是120名学生的成绩,因此每个学生的成绩是个体,这120名学生的成绩构成一个样本. 答案 C

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1)

7.1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主备:审核: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等基本概念;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4、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这里有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积木,哪一种颜色最受你们班同学们的喜爱?意见不一怎么办?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统计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与同学交流. (1)人口普查;(2)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3)“新闻联播”收视率的调查;(4)你校学生身高的调查.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简称抽样). 活动二:思考:抽样调查与普查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 练习1:请指出下列调查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适合做抽样调查? (1)盐城市的所有动物园里老虎的只数. (2)北京市的一个中学生一年的零花钱的平均数. (3)要了解一箱葡萄的口感. (4)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在统计里,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引入了几个概念: (1)总体: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见数学书P7 举例) 练习2:下列各项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调查你班每位同学穿鞋的尺码;(2)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3)调查一个社区所有家庭的年收入;(4)从一批袋装食品中抽取10袋,调查这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 活动三: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备选答案以及说明等.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年月日 在下面四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爱的是()(单选) 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注:填完后,请将问卷交数学课代表。 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 应加“男□女□(打勾)”这一项. 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例如,调查的结果是: DCADBCADCD CDABDDBCDB DBDCDBDCDB ABBDDDCDBD 活动四: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普查和抽样调查》参考教案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2.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与普查各自的优、缺点.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普查和抽样调查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调查范围与对象,合理收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确定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如何收集数据.如何使收集的数据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如何使所收集到的数据更真实、可靠地反映总体情况.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为了解某些情况而采取的两种调查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并要求掌握总体、个体、样本这些基本概念.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华三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投影片1) 小明: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 表(一) 比较一下上述两种表示各自的优越性. 小颖: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投影片2)

表(二) [师]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华: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投影片3)表(一)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北师大版必修3学业测评 1.1 从普查到抽样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现从80件产品中随机抽出10件进行质量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件产品是总体 B.10件产品是样本 C.样本容量是80 D.样本容量是10 【解析】80件产品的质量是总体,A错,10件产品的质量是样本,故B 错.总体容量是80,故C错. 【答案】 D 2.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A.环保部门对淮河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解析】A、B中的调查,从理论上来说采用普查是可行的,但普查时费时费力,C中进行普查具有破坏性.D中,必须采用普查,否则工人的工作服不合体. 【答案】 D 3.下面的四个问题中,可以用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A.检验10件产品的质量 B.银行对公司10万元存款的现钞的真假检验 C.跳伞运动员检查20个伞包及伞的质量 D.检验一批汽车的防碰撞性能 【解析】根据抽样调查与普查的概念知A、B、C一般采用普查的方法,

只有D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答案】 D 4.为了调查北京市2015年家庭收入情况,在该问题中总体是() A.北京市 B.北京市所有家庭的收入 C.北京市的所有人口 D.北京市的工薪阶层 【解析】由题意知,北京市所有家庭的收入为总体. 【答案】 B 5.下列问题可以用普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的是() A.检验一批日光灯的使用寿命 B.检验10件坯件产品的尺寸 C.检验一批钢材的抗拉强度 D.检验流水生产线上生产的饮料的容量 【解析】选项A、C都是破坏性检验,不适合用普查的方法;选项D,由于生产的饮料的容量很大,用普查的方法浪费人力、物力,故不适合用普查的方法;选项B,适合用普查的方法. 【答案】 B 二、填空题 6.检验员为了检查牛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素MI,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检验. 【解析】这是大批量的破坏性检验,不可能进行普查,应当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检验. 【答案】抽样调查 7.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2 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20名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就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2 000名运动员是总体;

普查与抽样调查说课稿

《普查和抽样调查》说课稿 瓜州二中张正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普查和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普查和抽样调查等概念,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感受抽样的必要性。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是整个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材分析,明确编者意图,把握教材思路结构和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学习难点。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难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教学设计中采用“洋思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指导自学---自学检查---当堂训练---总结归纳。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学生自学、分析、描述、讨论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二)学法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自学,学会分享,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个父亲要抽烟没有火柴了,就使唤儿子去买,临走前父亲对儿子说:“买的时候挑着点,别把点不着的买上了。”过了一会,儿子回来了,对父亲说:“爸爸,我这次买的火柴保证根根都能点着。”“你怎么能保证根根都能点着?” “因为我每一根都试过了。” 教师活动:出示生活中风趣幽默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本节课你想学到哪些知识呢?生成性目标。 (二)展示目标指导自学 学习目标:

从普查到抽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 首先,教科书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展开讨论,并通过对人口普查的了解,说明普查的工作量大,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从某种意义来说,人口普查虽然规模大,还是可以实现的,但有时候,即使有时间、精力和财力也难以完成普查.因此,教科书通过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抽样的必要性.更进一步,教科书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总结出抽样调查的优点,让学生了解样本和总体的概念. 【问题提出】 P7 通过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对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统计数据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有关的支持.教科书通过对人口普查的有关新闻报道,让学生体会人口普查的规模是何等的宏大与艰辛. 教科书提出了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人口普查的作用,人口普查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人口全面情况,比如,人口总数、男女性别比、受教育状况、增长趋势等.人口普查是对国家的政府决策实行情况的一个检验,比如,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等.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普查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以加深学生对于普查的理解.学生可能有一个误解,普查就是100%的准确,其实不然,即使是最周全的调查方案,在实际执行时都会产生一个误差.教科书通过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在人口普查中出现漏登是正常情况,调查方案的设计是尽可能让这个误差降低到最小.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人口普查的工作,即使出现漏登现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国家的宏观决策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个问题是针对人口普查工作的艰辛而提出的,让学生体会人口普查数据得来不易,要尊重人口普查人员的劳动,对人口普查工作要大力支持. 如果有条件,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信息,教师也可以借助当时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有关报道,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的历史.(本书在备用课程资源中有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备课时可以参考) 【阅读材料】 P8 “阅读材料”是课堂阅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普查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主要的一些普查工作.进而,总结出普查的主要不足之处,这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例1和其后的“思考交流”】 P8~9 紧接着,教科书通过例1和“思考交流”的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普查有时

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当今信息时代,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未来公民的一个较为基本的素质要求。从学习数据收集的方式入手,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对于如何抽样调查,在后面将学习到。这一节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调查方式,为今后学习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打下基础,以求更好地利用统计知识服务于生活与生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已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但数据技能仍不强,尤其对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和用表格整理数据不习惯,所以对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搭设台阶,设计提问来降低学习的难度,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给定的一个调查项目,能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了解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抽取是否具有代表性,影响到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的准确程度。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及普查与抽样调查等概念,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2.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帮助,广泛呈现自己的观点,扩大思维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合作交流学习,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实际问题的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事例1】 《阿里巴巴教主马云先生在第九届网商大会上演讲》 我记得2003年第一次开始有思考做网商大会的时候,2003年整个淘宝的交易不到一个亿,今年淘宝网的交易会过一万亿,变化一万倍,网商从一个概念到今天变成落地,到今天变成中国主要的一个商帮力量,在改变着、影响着中国,大家知道一万亿是什么概念,所有的年轻人,这一万亿意味着中国排名第十七个省的GDP,全中国超过万亿GDP的、人民币GDP的省只有十八个,去年陕西省的整个GDP就一万亿. 1.从这段演讲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普查与抽样调查 教案

2 普查和抽样调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 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population),其 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individual),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 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sample size).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 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 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导、评论. 师: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数据呢?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反思一: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1.在引课过程中,由于区域差异,不是所有地区的学生都能对人口普查有所了解,此时就可以换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讲解;也可以从身边的事例处入手,如可先调查学生所在班级带眼镜的人数,再统计本年级带眼镜的学生人数,进而到全校,全地区,全国,递进式的的展开问题的引入,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课前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3.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反思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优点是: 1.课堂教学与现实中的人口普查相结合,可以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参与讨论学习交流的积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社会工作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爱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可用的,体现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2.有关人口普查的数据,事先让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搜集相关数据。能够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了教与学的相互结合。 不足是: 1.课堂教学的引入我认为可以这样来进行: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家庭调查表4张,让4名组长担当班级普查员对全班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汇总公布。引出普查——为一特定目的(七九班每个家庭平均数有多少人)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七九班每个学生)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进而引出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全校学生每个家庭平均数有多少人)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七九班每个学生)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抽样普查;最后再引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课本上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都有现成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找到,关键是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甄别应用,所以课堂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这些方面。 反思三: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反思 《普查与抽样调查》,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理性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堂课学生的表现看到,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感受较好: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观察到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 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类型的题目,发散学生的思维。这节课感到遗憾的是有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样他们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理解不透彻,不能更好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普查与抽样调查 课后感

难忘的讲课历程 茌平县杨官屯乡中学何莹自2011年7月来到杨屯中学至今已有3个年头了,3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 在成为杨屯中学一员之前,我是一名代课教师,在代课的五年期间,我热爱自己的岗位,有时刻为学生着想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五年对于我来说,即漫长又充实。代课期间我也常常参加学校同年级同学科组织的“课堂艺术评比”活动、“一周一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但却从未参加过县里组织的各学科评选优质课的活动。 第一次参加县电教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的情景,仿佛仍在昨日。 记得当时,我正准备去八年级二班上课,主任碰到我说“电教优质课评选,你去讲吧”。当时我第一反应便是“我可以吗?”、有些担心,可仍有一种心情告诉我“试试吧,这不一直是你想要的锻炼机会吗?”、“重在参与”,我硬着头皮应下了这件事。 接下来便好奇地等待着课题的出现:第4章样本与估计第1节普查与抽样调查。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课题一出现,我直接懵了。这部分知识学生大部分了解,在生活中也曾经听说过“调查”这一事件,这节课太简单了吧,还需要讲吗?刚开始报名的冲动劲儿顿时泄了下了。可当我仔细一看教材,细细“咀嚼”这节课时,才发现这节课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既报之,则备之吧。我积极地调整好心态,尽快进入备战阶段。 首先,我翻阅教科书及并结合课程标准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2、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样本的抽取过程,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3、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二、课题的导入 怎样才能在课堂的一开始,便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我纠结的问题之一。课题的导入是本节课的关键!课前导入的内容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易接受的……“最近电视剧《家有儿女》不是在热播吗?”《家有儿女》故事的内容趣味性强,实在是老少皆宜的一部喜剧啊。我何不以此为素材引出今天的主题? 因此,我下载了《家有儿女》的主题曲作为这节课的“开场白”,歌曲节奏轻快,内容正是初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正好符合学生的口味吗?相信学生肯定会喜欢的!爱音乐爱生活,课前我音乐一放,学生定会比较兴奋……我暗暗为自

初一数学教案:普查和抽样调查

初一数学教案:普查和抽样调查【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了解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理解总体、样本的容量的概念,了解它们与调查之间的关系,面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能合理选择使用哪种调查方式。 2、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统计中相关概念,并在实际问题的思考中,认识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总体、个体、样本、概念以及理解与调查之间的关系,对调查的两种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预习】 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 3、我们将所考察的对象的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叫做样本的容量。 4、在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1) 我国每五年对全国1%的人口进行一次普查。 2) 为了了解七(5)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视力检测。 【探索新知】

1、抽样调查要注意什么? 2、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样本是 个体是 【例题教学】 例1 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是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 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 2) 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了解鱼塘中鱼的平均质量。 3) 商检人员在某超市检查出售的饮料的合格率 4) 某班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例2 说明在下列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 1) 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试验。 2) 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 【课堂检测】姓名: (一)细心选一选 1、下列调查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7.1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主备人:张伟平核校人:刘晓亮备课时间:年月日第 7 课(章)第 1 节(单元)第 1 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7.1 普查与抽样调查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3.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个体间的关系.难点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具 与 课件 多媒体板书 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气球,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哪一种颜色的气 球最受全班同学的喜爱?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调查是收集 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自主先学 1、自学内容:P6--7 2、自学指导: (1)什么是普查? (2)什么是抽样调查? (3)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3、自学检测: (一)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 (1)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 (2)某校学生身高的调查; (3)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4)“神州十号”飞船零件质量的检查. (二):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为了了解某班同学的体重,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 行调查; (3)为了了解一锅汤的味道,小明盛了一小碗汤来品尝味道; (4)为了了解某次考试试卷的质量,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4、质疑问难,提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交流展示 (一)展示一 分组展示自主先学中的问题,归纳所学知识。 讲清: 1像(2)(4)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像 (1)(3)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2、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 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 容量. 说出自已喜欢的颜色,与同 学交流,意见不一. 自学教材内容 完成检测题 交流问难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4)用普 查;(2)(3)用抽样调查.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了解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理解总体、样本的容量的概念,了解它们与调查之间的关系,面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能合理选择使用哪种调查方式。 2、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统计中相关概念,并在实际问题的思考中,认识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总体、个体、样本、概念以及理解与调查之间的关系,对调查的两种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预习 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 3、我们将所考察的对象的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叫做 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叫做样本的容量。

4、在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1) 我国每五年对全国1%的人口进行一次普查。 2) 为了了解七(5)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视力检测。 探索新知 1、抽样调查要注意什么? 2、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样本是 个体是 例题教学 例1 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是采用普查还是抽 样调查 1) 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 2) 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了解鱼塘中鱼的平均质量。 3) 商检人员在某超市检查出售的饮料的合格率 4) 某班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例2 说明在下列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

1) 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试验。 2) 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 课堂检测姓名: (一)细心选一选 1、下列调查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 A、为了了解某次考试试卷的质量,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B、调查某一品牌5万袋包装鲜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C、调查我国所有城市中哪些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D、了解全班学生100米短跑的成绩 2、下列调查方式中,采用了“普查”方式的是 ( ) A、调查某品牌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 B、调查某电视连续剧在全国的收视率 C、调查七年级一班的男女同学的比例 D、调查某型号炮弹的射程 3、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在这个调查中,总体是 ( ) A、某产品 B、某人买的100件商品 C、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的中奖率 D、10件商品的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普查和抽样调查 一、学生起点分析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一些数据收集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活动经验; 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学生尚多是凭借一些生活的经验,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为此,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希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能够具体情境的要求中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此外,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教学中首先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其次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最后要注意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4.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5.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理解概念;第三环节:调查方式的选择;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天布置) 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情况,进一步了解人口的区域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民族构成等. 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人口普查知识,为了下一环节的研究进行铺垫.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理解概念(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妈妈:………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妈妈:“啊!” 在这个故事中,体现了数据收集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 定义: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二、能力目标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这里有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积木,哪一种颜色最受你们班同学们的喜爱?恐怕有的同学会说“红”,有的同学会说“蓝”或其它颜色,意见不一怎么办?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 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统计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二、讲授新课 讨论问题: (1)航天飞机上使用的零配件质量要求非常高,它们的质量如何进行调查? (2)工商部门要检查某烟花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又如何进行调查呢? 1.引入概念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population):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 思考:开展调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探讨小结如下: (1)首先确定调查目的; (2)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明确总体与个体; (3)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 2.学一学 (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调查目的: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 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 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而不是指人; (2)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3.议一议 (1)你能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一天离开你所在地区的人口流量吗? 答:不能,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把某一天离开这一地区的人数全部调查清楚.(2)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 解:因为了解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被调查的灯管将不能出售,所以不能采用普查方式,可以采用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4.抽样调查的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抽样调查(sampling investigation):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sample):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抽样的注意事项: 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2000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