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汉党锢名人传

东汉党锢名人传

东汉党锢名人传
东汉党锢名人传

东汉党锢名人传

东汉“党锢”事件,株连上千人,有史可查姓名者数十人,著名者十余人。据《后汉书·党锢传·序》称:“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窦武、陈蕃等实是反对宦官专横的“党人”之首领。故本篇先据《后汉书》之《窦武传》、《陈蕃传》,传写窦、陈二人;再据《党锢传》,从二十一人传中,选写李膺、杜密、范滂、张俭、贾彪五人;还据《郭太传》,传写郭泰,共写八人。

①此篇材料,主要依据于《后汉书》之《党锢传》及《窦武传》、《陈蕃传》、《郭太传》,凡引此数篇文字不另加注。

一、窦武

谋除宦官

窦武(?—168),字游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融的玄孙。其父窦奉是定襄太守。他少时以“经行”著称,显名于关中。

延熹八年(公元165 年),其长女入宫为桓帝的贵人,不久立为皇后。

窦武先为郎中,随即为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次年,为城门校尉。他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才充足而已”。这时有羌蛮之难,岁俭民饥,他得到皇家赏赐的财物,或散给太学诸生,或以粮食施于贫民。永康元年(公元167 年),当宦官专横,李膺、杜密等为党事拷问之时,窦武上书切谏,为李、杜等“党人”伸冤,认为这些人“建忠抗节,志经王室”,“皆国之贞士,一朝之良佐”,并说应当贬黜宦官,“案罪查罚,抑夺宦官欺国之封,案其无状诬罔之罪”,做到“信任忠良,平决臧否,使邪正毁誉,各得其所”。桓帝下令赦免李、杜等。

是年冬,桓帝死,新即位的灵帝才十二岁。窦武任大将军,封闻喜侯,子侄三人也封为侯,掌握权要。

窦武辅政,常有翦除宦官之意,太傅陈蕃也素有此心,两人合谋,起用李膺、杜密等人,任以要职,共定计策。天下士人闻风振奋。

建宁元年(公元168 年),五月日食,窦武借此为由,请求窦太后诛除宦官,并先下手诛了中常侍管霸、苏康二宦官,并要动手杀曹节等人,窦太后犹豫未决,拖延了时间。

迟疑致败

到了八月,有人劝窦武、陈蕃立即动手,以防意外之变。窦武马上着手准备,罢了黄门令魏彪,以亲己的小黄门山冰代之,将狡猾的长乐尚书郑■关进北寺狱。陈蕃建议立即杀了郑■,窦武不同意,命令山冰等人审问之,供辞连及曹节、王甫等宦官,并欲上奏收捕之。

是夜,窦武归府住宿时,宦官朱瑀得知消息,偷看了他的奏章,大呼窦武、陈蕃阴谋废皇帝而谋“大逆”,立即组织反抗力量。曹节闻之,惊起,挟持灵帝,关闭宫门,胁迫尚书官属写诏,任命王甫为黄门令,持节到北寺狱收捕山冰等人。杀了山冰,释放了郑飒。接着劫持窦太后,夺去玺书。并使郑■等持节收捕窦武等人。窦武不奉诏,驰入步兵营,射杀使者。召集北军数千人屯于都亭下,对军士下令:“黄门常侍反,尽力者封侯重赏。”五更时分,王甫集结讨伐人马于朱雀掖门。次日早晨,两军对阵于阙下。王甫的军士逐渐增多,对窦武之军喊道:“窦武反,汝皆禁兵,当宿卫宫省,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营府军士素来畏服宦官,到了中午,窦武之兵几乎散光了。最后,窦武被围,自杀,被枭首于长安都亭。他的宗亲、宾客、姻属都被杀害。家属被流放遥远的日南郡。窦太后被软禁于云台。

这时,宦官得志,士大夫丧气,原为窦武府掾的胡腾(字子升),独为窦武殡敛行丧,因此

也被禁锢。

二、陈蕃

志在清世

陈蕃(?—168),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汝南)人。十五岁时,曾单独住于一室,庭宇芜秽,有客来访,对他说:你为何不洒扫庭院以待宾客?他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客知他有清世之志,非常器重之。

起初仕于郡,举孝廉,任郎中。因母去世,弃官服丧。服丧之后,为刺史周景辟任别驾从事,因谏诤不合,随即离去。

经太尉李固推荐,征为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当时李膺任青州刺史,有“威政”之名,属官闻风,多自引退,陈蕃独以“清绩”而留任。郡人周璆是个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总不理睬,只有陈蕃能请得动他,以礼待之。有个叫赵宣的平民,葬亲而不封闭墓道,居在里面,服丧二十多年,乡里称孝,地方长官多次以礼请之。郡人向陈蕃推荐此人。陈蕃与赵宣相见,问起他的妻和子,得知他的五个儿女都是丧服期间所生。陈蕃大怒,斥责其伪装孝道,表里不一,“诳时惑众,诬污鬼神”,随即判处其罪。

大将军梁冀致书于陈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骗求谒,陈蕃怒而杀之,因此下放为修武令。

陈蕃后为尚书。当时零陵、桂阳二郡“山贼为害”,大臣议论派兵镇压。陈蕃上疏驳之,说:二郡之民闹事,一定是地方官“贪虐”所致,应当审查地方长官,清除“在政失和,侵暴百姓者”,更选清贤奉公之人去宣布法令,安抚百姓。又提出裁减朝廷和宫中的冗员,除去奸恶。因此触忤左右,被排挤出京为豫章太守。后又征为尚书令。为人严肃,不接宾客,送人不出郭门。反对宦官陈蕃任光禄勋时,感到“封赏逾制,内宠猥盛”,乃上疏进谏,提到“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其功,至乃一门之内,侯者数人”;“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夫不有臭秽,则苍蝇不飞”,但求有所改正。这主要是针刺皇帝信任宦官的。延熹六年(公元163 年),桓帝到广成苑打猎,陈蕃上疏谏道:当今有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三空之厄”,“兵戎未戢,四方离散”,又值农忙,不当逸游而不恤民。未被桓帝采纳。

延熹八年(公元165 年),陈蕃为太尉。这时中常侍苏康、管霸复被任用,宦官得势,排挤他人。李膺及大司农刘祐、廷尉冯绲等都因忤旨而抵罪。陈蕃在朝会时为李膺等反复说情,辞意恳切。在宦官专横与反宦官专横的斗争中,有些朝臣惧不敢言,陈蕃独自上疏说:“内政不理,心腹之患。”自从除外戚梁氏之祸后,“近习(指宦官)之权,复相扇结”。他建议,应当“割塞近习豫政之源,引纳尚书朝省之事”,选任清高之士,“斥黜佞邪”之徒。桓帝不采纳。朝野怨之。宦官由此更怨陈蕃。而太学生敬重之,誉其为“不畏强御陈仲举”。

次年,李膺等以“党人”案下狱考实。陈蕃上疏极谏,为李膺、杜密、范滂等伸冤,说他们“正身无玷,死心社稷。以忠忤旨,横加拷案,或禁锢闭隔,或死徙非所。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以为异?”并指责桓帝“遇贤何薄?待恶何优?”桓帝讳其言切,借口说陈蕃征用下属不当,罢了他的官。

灵帝时,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窦太后因陈蕃在桓帝时坚决拥立她为皇后,又因陈蕃与窦武共参朝政,此时欲封其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上疏辞让。窦太后不许,陈蕃固辞,“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

“党人”失败

这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宦官谄事太后,膨胀势力,“多行贪虐”。陈蕃恨之,志诛宦官,而

窦武也有此谋。他自以为德于太后,一定可以如愿,先向灵帝上疏,指出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是“元恶大奸”,如不急诛,必生变乱,并希望皇帝宣示自己的奏章。窦太后不采纳,朝廷闻者莫不震恐。陈蕃因与窦武合谋,决心诛除曹节、王甫等宦官;并立即起用原被废黜的“党人”李膺、杜密等,共定计策。

建宁元年(公元168 年)五月,陈蕃劝窦武上书窦太后,要求立即诛除专横的宦官。窦太后不同意。窦武和陈蕃先诛了专制宫内的中常侍管霸和苏康,又多次要求诛除曹节等人,窦太犹后豫不决,故久未动手。到了八月,陈蕃与窦武准备对曹节等下手。九月,曹节等人发觉,矫诏收捕窦武等人。窦武抵抗不力而失败,自杀。陈蕃时已七十多岁,闻知事发,带领属官及诸生八十余人,持刀冲出承明门,攘臂大呼“黄门(指宦官)反逆”。终因势小力弱而被捕,关进黄门北寺狱,被害。家属被流放,门生、故吏都被免官或禁锢。

三、李膺、杜密

受士人仰慕

李膺(110—169),字元礼,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祖父李修,安帝时为太尉。父李益,赵国相。李膺生性高傲,交结不广,只是和同郡荀淑、陈寔等师友往来。

他起初举孝廉,得到司徒胡广征召,举高第,升任青州刺史,地方长官怕他严明,多望风弃官而去。后为渔阳太守,不久转为蜀郡太守,调任护乌桓校尉。鲜卑来骚拢时,他常亲自率军迎击。后因公事免官,退居于颍川郡纶氏县,教授学生常达千人,为世人所仰慕。南阳人樊陵求为他的学生,他不接受。樊陵后来因阿附于宦官,当上了太尉,仍为志节之士所羞。荀爽拜谒李膺时,因能为他驾驭车马而特别高兴,并宣传此事。有的士人以被李膺接待过为荣,名为“登龙门”。可见对他为人仰慕之一斑。

永寿二年(公元156 年),鲜卑寇掠云中郡,李膺任为度辽将军,担任抵御任务。由于他抵御得力,寇掠者惧怕,放还一些被掠的人口,边郡得以稍稍安宁。

延熹二年(公元159 年),为河南尹。当时宛陵大姓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归来,偷偷地带回“奇巧”财物。李膺揭发之,并想查办其罪。羊元群向窃据大权的宦官行贿,反使李膺坐罪,罚到左校(官署名)做苦工。

起初,李膺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等共同立志纠罚奸倖之徒,而这时冯绲、刘祐也因获罪在做苦工。司隶校尉应奉了解其情,上疏桓帝为李膺等说情,认为李膺等人素有功绩,秉公执法,百姓称许,反而受罚,应当宽恕,以免激化矛盾。李膺等人才得以免刑。

使宦者畏惧

李膺又被任为司隶校尉,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有“天下楷模李元礼”之誉。这时宦官张让之弟张朔为野王县令,贪残无道,甚至杀害孕妇,闻知李膺严厉,惧罪逃至洛阳,藏匿在张让宅中。李膺知道张朔的罪状,亲自带着从吏到张让宅中搜捕张朔,交付洛阳狱,取得供辞,立即处决。张让为弟向桓帝诉冤,桓帝诏李膺入殿而亲自诘问为何擅自诛杀官员。李膺据理对答,还要求给五日期限,追查首恶分子。桓帝觉得李膺无罪,不再追问,便让他退出。从此宦官都小心翼翼,不敢再出宫门。桓帝觉得奇怪而问其原因,都说害怕李膺。

经历两次党锢事件

延熹九年(公元166 年),李膺等捕杀与宦官勾结的卜者张成之子。宦官集团乘机反扑,指使张成的弟子牢修控告李膺等人交结生徒,“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随从宦官的要求,下令逮捕党人,李膺也被捕。审查此案经过三府(汉代的太尉、司徒、司空所设的府署,合称三府)时,太尉陈蕃认为李膺等颇有声誉,罪名不实,不肯“平署”(联合签署)。桓帝大怒,

将李膺等人关进了属于黄门署的北寺狱,株连达二百多人。外戚窦武等出面援救,桓帝才将李膺赦免,“禁锢终身”,不许做官。官府中还记录有党人名单。这是第一次“党锢”事件。李膺回乡后,居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山中,士人“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等到陈蕃免了太尉,朝野之人都属意于李膺。荀爽担心李膺因名高而致祸,写书劝告他明哲保身。不久,桓帝死,灵帝立,外戚窦武为大将军,名臣陈蕃为太傅,两人共掌朝政,合谋诛除宦者,重新任用名士,任李膺为长乐少府。但因宦官势大,一时未曾动手。宦官却在建宁二年(公元169 年)先发制人,迫使灵帝收捕窦武。窦武兵败自杀后,宦官得势,又肆意逮捕“党人”。乡人劝告李膺逃匿,李膺毫不畏惧。结果,李膺及杜密等百余人被捕入狱处死。同时受株连而被处死、迁徙、禁锢者“六七百人”。这是第二次“党锢”事件。

李膺的妻子迁徙边地,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李膺的门徒景顾因漏名而未被处治,其父景毅不愿苟安,上书请求免去侍御史的官职而返回家乡蜀郡。

时称“李、杜”

杜密(?—169),字周甫,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据传,“为人沈质,少有厉俗志”。为司徒胡广所辟,升至代郡太守,再任泰山太守、北海相。宦官子弟为其属县长官有奸恶行为者,都收捕查办之。

后来杜密去官还乡,常去拜谒地方长官,多所请托。同郡刘胜(字季陵)从蜀郡告归乡里,闭门修养,不大交往。郡太守王昱对杜密说:“刘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他知王昱激己,答道:刘胜官位高,您待为上宾,但他知善不荐,闻恶不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这是罪人;我知善必举,知恶必纠,使您“赏罚得中”,这不是显然的高低之分吗?王昱惭愧而佩服,待之弥厚。

桓帝时,杜密任为尚书令,迁河南尹,转为太仆。“党人”事起,被免官还本郡,与李膺一同坐罪,两人齐名,故时人称为“李、杜”。太学生誉之曰“天下良辅杜周甫”。

灵帝时,陈蕃辅政,杜密又任太仆。“党锢”事件再起,被迫自杀。

四、范滂、张俭、贾彪

范滂严整疾恶

范滂(137—169),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少时因“清节”为州里所佩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冀州因饥荒而百姓闹事时,范滂由朝廷任命为清诏使,前去审理之。他登车前往,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待到了州境,地方官自知贪赃枉法,闻风而弃官逃跑。他对朝廷的报告,都能合乎众议。

任光禄勋主事之时,他对光禄勋陈蕃以“公礼”相待颇为不满,乃弃官而去。郭泰批评陈蕃未曾优礼对待范滂,陈蕃承认欠妥。

后又被太尉黄琼辟为掾属。皇帝诏令三府掾属“举谣言”,即举报地方长官贤奸、百姓苦乐。范滂举奏刺史、二千石(即州郡长官)、权豪之党二十余人。掌举奏的尚书责备他举劾猥多,怀疑他有私心。他说:我的举劾,如果不是针对奸暴而为民除害,那还有什么必要!现在只是先举所急,还有待充实材料。“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如果我言之不实,愿受处治。但他察觉情况复杂,本意难以兑现,便投劾而去。

郡太守宗资曾闻范滂之名,任其为功曹,委以政事。他在位,“严整疾恶”。如有不遵孝悌之行、仁义之道者,一概斥逐之。荐举清节隐居之士。他的外甥李颂,本是公族子孙,但未被乡里荐举,中常侍唐衡为其向宗资说情而拟用为吏。范滂以为推荐者人品不正,便不召李颂。宗资知

之,迁怒而责打办事小吏,小吏以为范滂决定正确而不可违背。宗资只好作罢。郡中之人对此颇存看法,指范滂亲信任用之人以为“范党”。

后来范滂被诬为“党人”,被捕关进了黄门北寺狱。狱吏将拷打审问囚犯,范滂因为同囚者大多病弱,乃要求先受审,遂与同郡袁忠争受刑。中常侍王甫审问拷打囚犯时,范滂等颈、手、足上都戴着刑具列于阶下,王甫审问他:你为臣不忠,“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范滂对答:我只知道孔子“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之言,政治上要求分清贤奸,奖善惩恶,不懂得什么是“党”。王甫说:你拔举用人,合则相好,不合则排斥,什么意思?范滂仰天而叹,自觉问心无愧。王甫无法,只好解下他的刑具。

范滂因无罪而释放,南归。从洛阳出发,汝南、南阳二郡士大夫迎接者数千辆。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也免罪俱归,并侍卫于范滂,应对宾客。范滂对两人说:你俩相随,是加重吾罪,遂遁逃还乡。

建宁二年(公元169 年),大诛“党人”。诏令急捕范滂等。郡内督邮吴导来到县里,手捧诏书,紧闭传舍,伏床而泣。范滂听说此事,知道必为自己,随即主动投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要和他一同逃走。范滂说:我死则祸了,怎敢连累于你,又使老母流离呢!其母与他诀别。他对老母说:我死得其所,只是希望大人“割不可忍之恩”,不要增加悲伤。老母道:“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得兼乎?”范滂跪下受教,再拜而辞。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路人闻之,莫不流涕。这时范滂才三十三岁。

张俭举劾侯览

张俭(115—198),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父张成是江夏太守。张俭初举茂才,因刺史不是正经人,推说有病而不起。

延熹八年(公元165 年),任山阳郡东部督邮。这时中常侍侯览家在山阳郡属县防东(今山东金乡南),残暴百姓,所为不法。张俭举劾侯览及其母罪恶,请求诛之。侯览扣押其章表,使不得上达朝廷,从此结怨。乡人朱并本是佞邪之徒,因被张俭冷落而怀恨在心,上书告发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欲诛捕之。张俭逃跑,所到之处,都因重其名行而收容之。后来流转到东莱郡,躲在李笃家。外黄县令毛钦带着武器来到,李笃对毛钦说:张俭天下闻名,无罪而躲匿,你忍心捕他吗?毛钦劝李笃不必要做老好人。李笃说:我好义,你如今也有一半。毛钦叹息而去。张俭由李笃设法逃亡出塞,故得以免祸。据说,张俭逃难所经历之处,“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党锢传·论》对此救贤扶危精神大加表扬,说:“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

张俭历经磨难,到中平元年(公元184 年)“党事解”,才返回乡里。

建安年间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贾彪同气相求

贾彪,字伟节,颍川定陵(今河南舞阳北)人。少时游洛阳,志节慷慨,与同郡荀爽齐名。起初与郭泰同为太学生首领,结合李膺等人,评论朝政,褒贬人物,与“党人”同气。

初举孝廉,补为新息县长。平民贫困,多不养子女,贾彪订了严厉的制度,凡不养子女者与杀人同罪。有一次,他出城巡视,城南有盗劫害民者,城北有妇人杀子者,掾吏想引他往南。他怒道:“贼寇害人,这是常有之事;母子相残,实是逆天违道。”随即驱车北行,查办其罪。因此几年间,民养子者数以千计,都说这是贾彪治理的效果。

延熹九年(公元166 年),党事发生,太尉陈蕃谏诤无效,朝臣惊惧而不敢言。贾彪对同志者说:“吾不西行,大祸不解。”于是到了洛阳,劝说窦武等人向皇帝报告情由,桓帝因此大赦“党人”。李膺释放后,说:“吾得免此,贾生之谋也。”

先前岑蛭因党事逃亡,亲友大多收匿之,贾彪独闭门不纳,为众人所怨。他解释说,岑蛭触犯皇帝而获罪,咎由自取,吾既然不能捕捉他,又怎能收容他。众人都服他处理有原则。

后以“党人”禁锢,死于家中。

五、郭泰

郭泰(128—169),字林宗,太原界休(今山西介休)人。家庭世代贫贱。早孤,母亲想要他到县府做点事。他说,大丈夫不能为“斗筲之役”。从师就学三年,博通典籍。善于谈论。游学于洛阳。与河南尹李膺相友善,于是名震京都。后归乡里,官吏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他只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

司徒黄琼征辟,太常赵典推举,有人劝郭泰乘机仕进,他认为世将大乱,一概不应。他有知人之明,奖训士类,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各地。曾在陈、梁间行路遇雨,头巾一角下陷,时人仿效而折巾一角,称为“林宗巾”。可见其为人仰慕。有人问范滂:“郭泰何如人?”范滂答:“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他虽然善于交游,但不“危言核论”,所以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他。等到党事发生,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只有他和袁闳得免。于是闭门授徒,弟子数以千计。

建宁元年(公元168 年),陈善、窦武等为宦官所害,郭泰痛哭于野,深为国家前途担忧。

次年春,郭泰死于家,时年四十二岁。远近许多士人奔丧而来,同刻石立碑,由蔡邕撰文。郭泰同“党人”有广泛联系,并寄予同情,故附传于此。第六节“党人”评论“党锢”人物,首先,以反对宦官专横侈恣为“同志”;次之,多数人员是士人或太学生,自持清高,又要求仕进;再者,多出身于世族和豪族,骨干是官吏与贵戚,故当宦官侵犯其利益、损害其权势、阻碍其仕进时,便群起反对,形成一股反“浊流”的社会势力。范晔《后汉书》盛称“党人”的行为和精神,曰:“桓、灵之时,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惛俗。而驱驰崄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又曰:“李膺振拔污险之中,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势,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慨,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家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甚至还将“党人”与宦者区分为“泾渭”、“玉砾”、“兰莸”,比其为“清”与“浊”,而极称“党人”志行高尚,这未免言之过当,然却也不无一点道理。宦者专权确是最腐朽的势力,而有些“党人”实是企图针弊治世的贤者。

但在封建帝制而皇帝又被宦者挟持的情况下,“党人”既难以得到皇帝支持,又无严密组织和政治军事实力,更未鼓动和争取民众,自然难以消灭宦官势力,反而为其所迫而禁锢。

名人传试题及答案

《名人传》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6、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答:

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和()的角度,改造社会。 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9、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10、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1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12、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13、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14、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15、《贝多芬传》还附有:()。 1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

米开朗琪罗传好词好句摘抄

米开朗琪罗传好词好句摘抄: 好词: 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负债累累死去活来无声无息沉默寡言 顽强意志惊人天赋自言自语迷迷糊糊跌跌撞撞潇洒倜傥 百般戏弄怒不可遏势不可挡迷惑不解高深莫测云蒸霞蔚 绚丽灿烂气势磅礴抑扬顿挫若无其事嘻嘻哈哈忧心忡忡 好句: 疯狂的工作热情,苦行僧般的孤独生活,叛逆与屈从的双重思想,以及浪漫爱神的垂青,构成了这位具有惊人毅力的艺术巨匠的形象。 蛮横、冷酷的圣旨像一根绞索,死死地勒住米开朗琪罗的脖子。由于佞臣的怂恿,教皇随意改变了建造陵墓的计划,把米开朗琪罗耗费心血采购来的大理石变为负债累累的标志。 他像只野猫,躲避着周围人鄙夷、嘲讽的目光,更害怕听见父亲长长的叹息声和拉丁文老师的责骂声。 可怕的孤独感包围着他,也紧紧地裹住了他的强烈逆反心理。在冷漠、孤僻的外表下,蕴藏着一个艺术天才的自尊和高傲. 上帝嘲笑无辜者的遭遇,把世界交给邪恶的人,使所有的审判官都瞎了眼。 镜子里的他像个怪人,有时眉毛上扬,嘴巴张大,像一头捕猎羊羔的猛兽;有时嘴唇变得柔和,眼睛眯成一道弯月,在微笑、讥笑、大笑;有时凝神沉思,也时不时偷偷朝镜子里看上一眼。 耻辱、悔恨、悲凄和愤怒交集在一起,残酷地折磨着他的心灵。 他,胸怀慈爱,精神高尚,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永生,甘愿献出自己的肉体。 你像一阵倾盆大雨,洒下正义的甘霖,遍及地上生长的一切。对恶人的审判,证明了你的不朽盛名。 雕刻一旦注入诗的韵律,那么雕刻的体魄刻画愈益显示出美的意境。在运动中的人体体积的特殊规律,包括体积的互相联系和变化,就像抑扬顿挫的吟唱节奏,忠实地传达了雕刻家心里的复杂感受。 不过他的天才般灵感之火并没有完全熄灭,有时仍然迸发出美丽的光芒。他把自己熟悉

最新《名人传》简答题(含答案)

《名人传》简答题(含答案) 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 4.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 5.《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 6.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 7.《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 10.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11.《托尔斯泰传》的立意是什么?作者的着眼点在哪儿? 12.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答案 1.《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2.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 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4.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5.作者紧扣“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 6.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全部伟大之处得以显示出来,其感染力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是以痛苦为情节的目的所在。 7.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8.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9.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10.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 11.立意是歌颂英雄主义;着眼于评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是一部文学创作评传。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三国人物四字歌 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何进:仗妹持宠,妇人之仁,忠言逆耳,身首异处。 董卓:一代枭雄,万恶之首,骄横跋扈,人神共诛。 王允:大汉忠臣,巧献连环,以偏概全,身死人手。 吕布:三姓家奴,英勇无敌,朝秦暮楚,白门陨命。 貂蝉:倾国倾城,绝世独立,凤仪之约,红颜命薄。 陈宫:抛官弃家,识人不明,国士无双,义薄云天。 袁绍:四世三公,势盖群雄,鹰扬河朔,他人做嫁。

《名人传》阅读练习试题及答案(优质)

《名人传》阅读指引 1.概括贝多芬的主要人生经历。 2.贝多芬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3.这些故事表现出贝多芬怎样的性格特点和优秀品质? 4.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 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会应。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贝多芬(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3.本书写的人物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 4.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悲惨的,贝多芬11岁加入戏院乐队。 5.贝多芬父亲的开拓了他的音乐天分。 6.贝多芬佩服歌德的天才。 7.贝多芬认为晚年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 8.米开朗琪罗的父亲是法官。 9.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家。 10.米开朗琪罗酷爱田地。 11.《大卫》是《圣经》中的歌利亚拿着钢刀向大卫冲来,大卫并不躲闪的紧张瞬间。 12.知道《大卫》来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谚语:“权贵的虚荣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13.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4.托尔斯泰是俄国人,他曾攻读土耳其语、阿拉伯语(语言)。 15.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16.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17.托尔斯泰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托尔斯泰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19.“脸又长又厚又粗矿,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20.“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米开朗琪罗的外貌描写。 21.(安徽省?2009)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22.(湖南省委底市?2008)请说出《名人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另外哪部传记所组成的?作者是谁?传记名:《托尔斯泰传》;作者:罗曼·罗兰。 23.(山东省滨州市?200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模拟演练】

《名人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名人传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是一部人物传记,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战胜不幸、战胜痛苦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 4.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弟弟,世称《海利根遗嘱》。 5.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第三交响乐》(《英雄交响乐》),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圭恰迪尔。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肠炎、冷水浴、伤寒、仰面跌倒。 8.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9.米开朗琪是意大利人,被人们称为“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罗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其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耶稣死像》),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2.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卫像》。 13.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开赴罗马。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14.在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事件中,建筑家布拉曼特利用尤利乌斯二世的迷信战胜了米开朗琪罗。 15.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教堂天顶画和墙壁画,作品中充满了生杀一切的神精神。 16.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梅迪契陵墓和尤利乌斯二世纪念物的新雕像中。 17.米开朗琪罗一生中惟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卡瓦列里,是他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圣彼得大教堂穹窿的木雕模型。 18.佛罗伦萨教堂没有建成,连木型也遗失了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19.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童年》是他的成名作。(《童年》是作者1852年自传三部曲《童年》《幼年》《青年》中的一部,

名人传好词好句

1)人生是艰苦的,再不甘于平庸的人,那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2)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3)贝多芬、弥盖郎基罗、托尔斯泰,他们都是天才人物,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由于疾病的折磨,或由于悲惨地的遭遇、或由于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加于一身,这种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毁灭了他们的理智,但是他们凭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坚持着艰苦的里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弥盖郎基罗用他的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有幸福的存在.” (4)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 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 草菅人民坐南朝北幽静古朴 龙头凤尾栩栩如生高龙大厦 玲珑剔透凌空展翅九曲回廊 ? 趣味盎然口是心非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东倒西歪反败为胜 诗情画意齐心协力目不暇接 流连忘返奇形怪状高耸入云 赏心悦目蜿蜒盘旋五彩缤纷 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 千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

名人传习题及答案

《名人传》练习: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国著名的()作家 ()。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 ()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6、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和()的角度,改造社会。 7、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8、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9、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 10、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11、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12、《贝多芬传》还附有:()。 13、“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4、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东汉末年荆州名将

东汉末年荆州名将 下面是有东汉末年荆州名将,欢迎参阅。 东汉末年荆州名将关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锐。 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刘禅时期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崇为“武圣。 东汉末年荆州名将张飞张飞(?-221)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早期和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左右。 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 刘禅时代追谥为“桓侯。 东汉末年荆州名将马超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

早期曾随曹操部下钟繇征战。 父亲马腾入京做官后,马超留驻关中,统领马腾的部众。 曹操治兵关中时,马超联合关中军阀韩遂、杨秋等抵抗曹操,与曹操于渭水大战。 曹操曾一度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刘备进攻益州时投奔,并参与包围成都城。 章武二年(222年)病死,终年47岁,临死托付从弟马岱。 刘禅时期追谥为“威侯。 东汉末年荆州名将黄忠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降刘备,随刘备入川作战。 汉中之战时,黄忠于定军山一举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 刘禅时代追谥为“刚侯。 东汉末年荆州名将赵云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继关羽张飞之后最早追随刘备的将领。 早期跟随公孙瓒,后在邺城加入当时还依附在袁绍处的刘备。 曾两次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称“单骑救主。 汉水之战时击退曹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将士呼其为“虎威将军。 蜀汉政权,赵云是五虎将里唯一的一位两朝元老。 死于建兴七年(229年),刘禅时代追谥为“顺平侯。

名人传读书心得体会

名人传读书心得体会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

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

《名人传》好句好段摘抄

《名人传》好句好段摘抄 《名人传》好句好段摘抄1 1. 天又快黑了,这座忙碌的城市又将入睡,让这劳累的身躯暂别白日的辛勤,让光入睡,陪 伴着城市中的人们进入梦乡。当空的弯月正深情地注视着这座城市与城市中的人们,看着家家户户的灯渐渐熄灭,光在床头悄悄奏响明月曲…… 2.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 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3. 翻开早已发黄的页张,试着寻找过去所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足迹。多年前的好友似乎现在看 来已变得陌生,匆忙之间,让这维持了多年的友谊变淡,找不出什么亲切感,只是偶尔遇上,淡淡地微笑,如今也只能在这发黄的页张中找寻过去的那些让人难忘的,至少我可以握住这仅剩下一段的丝线头…… 4. 听,是谁的琴声,如此凄凉,低调的音,缓慢的节奏,仿佛正诉说着什么。音低调得略微 有些抖动,听起来似乎心也有些抖动,我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沉闷气息,是否已凝结在这空气中…… 5.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 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6. 整个世界,是因为有了阳光,城市有了生机;细小心灵,是因为有了阳光,内心有了舒畅。明媚的金黄色,树丛间小影成像在叶片上泛有的点点破碎似的金灿,海面上直射反映留有的随波浪层层翻滚的碎片,为这大自然创造了美景,惹人醉的温馨之感,浓浓暖意中夹杂着的`明朗与柔情,让雨过 天晴后久违阳光的心灵重新得到了滋润! 7. 今天阳光很好,坐在窗前,看窗外如此晴朗的天感觉特别舒心,雨过天晴后的世界总给人 一种明媚,仿佛阳光照耀在心田上空,让前些天被风雨践踏的花朵重新得到爱的关怀,重现生命的活力! 8. 灯,带有一种明亮的光,每当深夜来临,是光陪伴着你,如此默默无闻。光是平凡的,外 表华丽与否,那都是一样的,珍珠点缀,水晶加饰的灯光只能用以装饰,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比起这,普普通通的日光灯是幸运的,是因为光照明的本性没有改变,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平平凡凡却实实在在。 9. 风,渐渐吹起,吹乱了我的发丝,也让我的长裙有些飘动。绿叶仿佛在风中起舞,离开了树,投向了大地,却不知这样会枯萎,我弯下腰,轻轻拾起一片树叶,那非常有序的茎脉,是一种美的点缀。我有些哀叹:绿叶啊,绿叶,你这般美丽地从树上轻轻飘下,随风起舞,却不知已被人称之为落叶! 10. 有些冷,有些凉,心中有些无奈,我一个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颤抖,身体瑟缩着,新也 在抖动着,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从,感觉迷茫,胸口有些闷,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无人的街头显得冷清,感到整个世界都要将我放弃。脚步彷徨之间,泪早已滴下…… 11. 无知者为梦想中的虚幻而苦苦等待,换回的不是所求的,而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印痕, 一事无成的人一生便是虚度。生活中,与其花时间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寻理想,试着与时间赛跑,也许身躯、心理会感到劳累,但这样的生活毕竟是充实的。 12.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 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

名人传练习题及答案

名人传试题及答案 1.《名人传》的作者是,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传》是一部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家,贝多芬是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岁。 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 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着名的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 8.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 9.米开朗琪罗是人,被人们称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这件作品用年雕成,表现了他精神。 12. 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13.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召赴罗马。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14.在重建圣比哀尔大寺事件中,建筑家利用于勒二世的迷信战胜了米开朗琪罗。 15. 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西斯庭的英雄作品和,作品中充满了精神。 16.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和的新雕像中。 17.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的木雕模型。 18. 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19.托尔斯泰是国着名的文学巨匠,是他的成名作。 20.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斯泰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1. 被称为近代的《伊里亚特》的作品是。 22.《安娜卡列尼娜》写于年月。 23. 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的表白。 24. 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25.托尔斯泰在1900——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性的文字,包括、和。 二、简答题 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东汉末年背景及曹操文学的影响

东汉末年背景以及曹操的影响 历史背景: 三国初期各国主要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三国处于历史朝代变更的时期,连年战乱,百姓生活水生火热,经济连年退步)(时代特征: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幼小,宦官掌政朝政败落,统治黑暗。 一、黄巾起义: 张角、张宝、张良,他们为太平道的创始人,黄巾起义的首领,奉事黄、老道。他们于仙人(太上老君)学得几条咒语,于是到民间施咒语、用法术救人,被奉为“活神仙”,他们派出八使传教,有信徒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荆、扬、兖、豫八大州,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据说有人要投奔他们,大路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在中途被踩死的就有万人之多。黄巾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道。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 “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经过概况: 爆发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地点为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起义军分三个部分: 张角三兄弟——主力军;波才、彭脱——东方黄巾军;张曼——南方黄巾军。他们分别与官军战于河北、颍川、宛城地区以及兖州。后因为各自为战,于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失败。因为起义都在头上包换色头巾,史称为黄巾大起义。 意义: 它对东汉末年政局发生深远影响,减缓了东汉覆亡的时机,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为军阀混战拉开了序幕,为三国立下远因,在农民打击下,最终走向灭

亡。后来由于连年战阵、各种起义以及那时英雄人物的安排三足鼎立的局势也渐渐形成。 二、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那是曹操组建青州兵,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其父子有高度文学修养,由于他们提倡文学有了新的生机,也称聚集了大批文人。诗、赋、文有了新突破 三国文学中以魏曹文学最盛,分别为前期建安文学及后期正式文学,其中建安文学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汗魏风骨’’。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三曹”及“建安七子”(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伟。曹操本人热爱文学,各地。各地文人纷纷吸附。 曹操的诗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慷慨悲凉,有着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风凉的风格,对文体进行了创新,发展了五言诗,开创了七言诗,采用通脱的文体。曹操的诗一部分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百姓苦难,另一部分抒发了他人生抱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其形式多样、辞藻华美、语言质朴刚健、清新自然,形成一代新的艺术风格。 曹操创立了建安文学新局面,“七子”以及当时一二十位文人学士都仿照曹操积极创体。 曹操的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得以发展,七言诗得以开创。在北方,形成了文学繁荣的局面,使一代文风得以转变,推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了巨大贡献。

名人传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读后感

名人传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读后 感 导读:读书笔记名人传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名人传读后感300字书评: 《名人传》这本书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也有所了解,但真正阅读过的恐怕是少数,但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却是闻名世界、大名鼎鼎的,主要讲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大雕刻家米开朗琪罗、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这三个世界名人的成就相信无人不服。我最喜欢里面的贝多芬,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音乐方面的成就,更在于对于艺术的追求,虽然最后眼盲了但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记忆力完成了演奏,真是太了不起了! 书评:这本书值得一读,并且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世界名人的成就和他们的优点,让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名人传读书笔记摘抄好词: 玲珑剔透、凌空展翅、九曲回廊、趣味盎然、口是心非、头重脚轻、诗情画意、齐心协力、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奇形怪状、高耸入云、赏心悦目、蜿蜒盘旋、五彩缤纷 名人传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段: 1、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

生活。 2、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幸运的顶点,往往也是厄运的开端。 3、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 4、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征服者:征服了人类的平庸,征服了自己的命运,征服了人生的苦痛折磨。 5、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6、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 7、淡淡的烟青色,如水墨画般漾开在天边。山脚下的一架紫藤已过了花期,只有零零落落的几株垂挂在落叶间,花架间掩映着一栋风格合适的房子,深绿色的苔藓在灰白色墙上的晴影。 8、心灵太渴望快乐所以当他得不到的时候它就得自己制造快乐。当面对太残酷的现在的时候它就必须回到过去生活。过去的幸福时光仍留下些许的记忆它们的光芒在未来的时间里仍将长久的照耀着。 9、除了善良,我不承认世上还有其他高人一等的标志。 10、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11、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重。古老的欧洲在沉睡、污浊的氛围中已变得麻木迟钝。猥琐的物质主义压抑了思想,阻碍了政府和个人的行动。

名人传导读教案

名着导读:《名人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名人传》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作者撰着《名人传》的目的。 3、感受英雄的伟大不在于英雄的体魄,而在于英雄的心魄和品格,而惟有苦难才能让人不幻想,直面人生,才能造就良好的人才。 一、学生展示 (一)我的积累: 1、注音并抄写。 劫难庸俗卑鄙嫉妒 2、释义。 无可言喻不屈不挠 3、我积累的字词: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法国作家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各题。 1、三位名人各自国别、身份、代表作品。 2、《名人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3、三位名人在生活中分别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四)初读质疑——(学贵有疑) 二、请你设计导入语 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处境。如:托尔斯态放着舒适的日子不外,想到丛林去修行,这些作法是否自讨苦吃? 3、笔者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敬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长处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撰着有啥子开导? 四、总结收获。 ◆综合性测评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读外貌,识人物。 (1)“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2)“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东汉末与三国货币之流通与使用

东汉末与三国货币之流通与使用 东汉末与三国为战乱时期,物资经常流于匮乏,导致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进而使得人民宁可以物资如谷物、锦帛为交易工具,相对不信任金属货币。此外政丅府不良的货币政策会造成通货膨胀更为严重。初平年间,董卓铸小钱的政策便加剧了金属货币难以流通的惨况,终致东汉的货币体系瓦解。 《董卓传》:「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外线,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廓,不磨鑢,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 《晋书.食货志》「及献帝初平中,董卓乃更铸小钱,由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钱数百万。至魏武为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丅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即是政丅府以新发行或增加发行的货币购买民间物资,然而物资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因此在发行更多货币或是新货币时通膨已经发生,故政丅府实际上以更低的代价购入人民资产,董卓铸大量质量低劣的小钱,就是基于这个目的。如今类似的事例,有津巴布韦政丅府无视市场供需平衡拼了老命地印钞票,导致津巴布韦成为全世丅界通膨最严重的国家。 以曹魏来说,由于早先董卓的恶政,导致金属货币的价值不被百姓接受,以物易物的情形普遍,虽然曹操为相后一度尝试恢复金属货币,即五铢钱的地位,但是根据《曹丕传》的记载,曹操最终仍然放弃了这个政策。 《曹丕传》「(黄初二年)三月,加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初复五铢钱。....(黄初二年)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以谷贵,罢五铢钱。」 《晋书.食货志》「魏文帝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民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司马芝等举朝大议,以为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今若更铸五铢钱,则国丰刑省,于事为便。魏明帝乃更立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 由于曹操「还用五铢」之后至曹丕又再度「复五铢钱」,因此陶元珍教授在其著作《三国食货志》第六章《货币与物价》提出「曹操既复五铢,疑后更废之。」此外,曹丕的五铢钱也仅仅推行了八个月,便因为谷价飙高而宣告失败,其统治期间仍然以谷物、锦帛为交易买卖的工具,直到曹睿时由于「湿谷」与「薄绢」等伪劣品横行,方重铸五铢钱并沿用至晋,然而陶教授仍强调「是至晋惠帝时,钱虽有神之称,绢尚不失为重要之货币也。」 总而言之,曹氏政权之初在恢复金属货币价值一事上颇受挫折,最后才在社会相对稳定,且谷物与锦帛出现大量伪劣品才重新发行金属货币。

名人传摘抄

1,生活的无奈,有时并不源于自我,别人无心的筑就,那是一种阴差阳错。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与黑夜间的距离,春夏秋冬之间的轮回,于是有了挑剔的喜爱,让无奈加上了喜悦的等待。 2.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有些空虚,有些凄凉。坐在星空下,抬头仰望美丽天空,感觉真实却由虚幻,闪闪烁烁,似乎看来还有些跳动。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当天空变得明亮,而这星星也早已一同退去……

3.喜欢海,不管湛蓝或是光灿,不管平静或是波涛汹涌,那起伏荡漾的,那丝丝的波动;喜欢听海的声音,不管是浪击礁石,或是浪涛翻滚,那轻柔的,那澎湃的;喜欢看海,不管心情是舒畅的或是沉闷的,不管天气是晴朗的或是阴沉的,那舒心的,那松弛的…… 4.翻开早已发黄的页张,试着寻找过去所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足迹。多年前的好友似乎现在看来已变得陌生,匆忙之间,让这维持了多年的友谊变淡,找不出什么亲切感,只是偶尔遇上,淡淡地微笑,如今也只能在这发黄的页张中找

寻过去的那些让人难忘的,至少我可以握住这仅剩下一段的“丝线头”…… 5.天又快黑了,这座忙碌的城市又将入睡,让这劳累的“身躯”暂别白日的辛勤,让它入睡,陪伴着城市中的人们进入梦乡。当空的弯月正深情地注视着这座城市与城市中的人们,看着家家户户的灯渐渐熄灭,它在床头悄悄奏响“明月曲”…… 6.听,是谁的琴声,如此凄凉,低调的音,缓慢的节奏,仿佛正诉说着什么。音低调得略微有些抖动,听起来似乎心也有些抖动,我

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沉闷气息,是否已凝结在这空气中…… 7.灯,带有一种明亮的光,每当深夜来临,是它陪伴着你,如此默默无闻。它是平凡的,外表华丽与否,那都是一样的,珍珠点缀,水晶加饰的灯它只能用以装饰,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比起这,普普通通的日光灯是幸运的,因为它照明的本性没有改变,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平平凡凡却实实在在。8.今天阳光很好,坐在窗前,看窗外如此晴朗的天感觉特别舒心,雨过天晴后的世界总给人一种明媚,仿佛阳光照耀在“心田”上空,

名人传测试习题及答案

名人传测试习题及答案 1《名人传》是《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⑴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⑵请你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掌声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雕塑兼画家。三部传记中,《贝多芬传》最著名。作者称其写作目的在于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使他们勇敢地和命运作斗争。 3请简要概括罗曼·罗兰写作《名人传》的原因: 罗曼﹒罗兰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不好的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使他们勇敢地和命运作斗争。) 4请简要概括《名人传》的主题思想。

它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崇高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5请列举出《名人传》中三位名人的成就。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欢乐颂》 米开朗琪罗《酒神》《哀悼基督》等雕像。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 6《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深刻、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这首曲子在维也纳首场演出时,贝多芬担任指挥,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满含悲愤与绝望的他,在屡屡失恋、贫困险阻和耳聋的重重沉击折磨下,隐遁于花木、彩云和旷野当中,把大自然作为唯一的知己和神妙的启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地爱田野,爱一株树甚于一个人……在森林中我快活了!何等地神奇!何等地宁谧!传达着人的声音。”在与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界深邃永恒纯真伟大的力,进而通过音乐揭示了大自然那优美纯朴深妙的无限诗意。 问题: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哪个人物?他有一部交响曲是献给大自然的,你知道是哪一部作品吗?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8肖像描写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名人传》中的几段肖像描写,请判断是对哪位名人的描写。 ①“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