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电子版讲义(1)

管理学电子版讲义(1)

管理学电子版讲义(1)
管理学电子版讲义(1)

管理学理论流派演变及师承关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肖斌卿

林耀山

周敏

2003-3-10

小组内部讨论及分工

?在对现有资料整理归纳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主体内容

?肖斌卿演示小组关于“管理学理论流派及师承关系” 讨论的结果

?林耀山将针对泰勒的成名作《科学管理原理》进行解读

?周敏主要介绍巴纳德的《第五项修炼》

“管理学流派及师承关系”分析框架

?1、概述

?2、解读各主要流派

–该流派的背景(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

–对该流派的评价

–该流派的主要著作

?3、参考文献

1、概述

?1.1 管理学理论流派的界定

?1.2 本报告对管理学理论流派的界定

?1.3 管理学理论流派的综述

1.1 管理学理论流派的界定

?通过对现有管理学文献的检索可以发现,各种不同的看法和着重点使得管理学著作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就成为管理学理论流派形成的基础

?关于管理学理论流派的划分,管理学家有着不同的观点

?孔茨和奥康奈把管理学分为七个学派: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交往中心学派和数理学派

?W.沃伦.海恩斯、约瑟夫.L.梅西、小马克.J.华莱士则把管理学分为:管理会计学、管理经济学、组织理论、人类行为、管理科学以及工业工程

(续)

?小詹姆斯.H.唐纳利、詹姆斯.L.吉布森、约翰.M.伊凡赛维奇在《管理学基础——职能、行为、模型》中把管理学理论流派分为三个流派:古典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中国学者孙耀君则将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和未来企业管理的一些论述。

而关于管理学流派,孙认为前三个管理思想可以作为一个流派,但是在现代管理思想中由于纷繁复杂,所以不宜作为一个学派,而将现代管理思想划分为六个管理学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

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1.2 本报告对管理学理论流派的界定

?根据时间纬度(管理理论的演变历史)和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综合了管理学家对管理学理论流派的见解后,我们将管理学理论流派划分为三个主要流派:古典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和现代管理学派,(见图一)当然对于现代管理学派仍然是由各个子学派构成。

?这种分类方法使纷繁复杂的管理学流派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归类。三个流派内部有着内在的关联性,相互之间也有着较为清楚的差异性。

?本报告正是基于这种分类方法来界定管理学理论流派。

(续)

1.3 管理学理论流派的综述

?古典管理学派的观点主要反映二战前的文献中。它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效率问题,即产出/投入的最大化。正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劳动和劳动管理中的问题,而被成为“科学管理”。古典学派认为管理的三项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和控制

?行为科学学派则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其他行为科学把关于人类行为的知识扩展到劳动的环境之中。所以行为科学学派研究的重点就是劳动组织范围内的管理或非管理的人的行为。

?现代管理学派基本的特点就是通过计划和控制熟练地运用数学和运筹学统计学的手段来解决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因此其着重于建立计量技术来辅助管理活动。

2.1古典管理学派

?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主要的古典管理学派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评价

?相关论著

2.1.1 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人类关于管理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成为系统的管理理论大概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经济发展和前人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美国和欧洲人提出了系统的管理理论,最著名的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等人的“古典组织理论”。

(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工商业迅猛发展,资本雄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企业管理水平西当落后,突出表现为:工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生产率低下,工人工资很低,劳资关系紧张。

?所以,很多人认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样的人力和设备,劳动效率就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这种情况引起了许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关注,他们试图运用当时的科学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是科学管理学派产生的现实基础。在那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最著名的就是阿尔弗莱德.泰勒。

(续)

?不管是泰勒的“科学管理”还是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都不是他们自己个人发明的。其理论渊源可以溯及十八、十九世纪以来,亚当.斯密、巴贝奇、麦卡勒姆、普尔等人的贡献,这些人的管理思想就是还未形成系统前的管理思想。

?正如管理学者林德尔.厄威克说到,“泰勒所作的工作并不是发明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十九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务和试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为科学管理。”

2.1.2 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内部又可以分为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的观点集中于工作的原理——车间的管理,被成为“科学管理”;第二个范畴集中于组织的管理,被成为“古典组织理论”。

2.1.2.1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学派

?1880年,泰勒在一家钢铁公司任职期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试验“生铁搬运试验”,他首先挑选了一个始终的搬运工,仔细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他的每一个动作和劳动时间,进而总结出搬运生铁的合理动作和有效方法,他结合了工资方面的激励,施工人员一采用他的方法,从而使搬运生铁的效率大大提高。

(续)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为四个方面:

–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操作方法代替陈旧的操作方法

–科学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工人的技能,激发工人的进取心–摈弃只顾自己的思想,促进工人之间的相互写作,根据科学的方法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必须对各自的工作负责

2.1.2.2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学派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后面的管理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观点主要有三个内容:经营与管理,管理原则以及管理要素。

?关于经营与管理,法约尔认为二者是不同的,管理只是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

(续)

?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和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人员的报酬

–集中

–等级制度

–秩序

–公平

–人员的稳定

–首创精神

–人员的团结

2.1.2.3 韦伯科层组织理论学派

?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

–按行政方式控制的机构的目标所要求的日常活动,是作为正是职责来分配的–执行这种职责所需要的权力是按一种稳定的方式来授予的,并且有官员能加以控制的某种强制手段来严格加以限制

–对于正常而继续地履行职责和行驶相应权力地方法: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被雇用

?权力的类型

–韦伯把权力定义为一种引起服从的命令结构,被社会接受的权力有三种: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和法理型权力。

–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的权力才是科层组织的基础,因为这种权力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基础;具有合理性;领导人可以借助法律手段保证权力的行驶;所有权力都有明确规定,所谓职权明确

2.1.3 古典管理学派的评价

?古典管理学派的贡献

–开创了管理新时代的里程碑

–对以后的管理学这一学科的完善起了巨大的作用:

1.指明了管理是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要素,确认了管理的领域。

2.明确了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职能,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依据。

3.提出了履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的方法和原则。

4.为管理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时间动作分析、工作的简化、刺激工资

制度、生产作业计划、人员的考察和预算等。

(续)

?古典管理学派的局限性

–主要是针对“科学管理”

–经济人的假设,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

–研究范围小,内容窄

–学科建立的初期,其局限性是在所难免的

2.1.4 相关著作

?泰勒:

–《计件工资制》

–《车间管理》又译《工场管理》

–《科学管理原理》

?法约尔

–《工业管理合一般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韦伯

–《一般经济史》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经济与社会》

?穆尼

–《组织的原则》(1947)

?厄威克

–《行政管理原理》(1944)

2.2 行为科学学派

?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行为科学的主要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

?霍桑试验

–行为科学学派

?个体行为的研究

?群体行为的研究

?领导行为的研究

?行为科学学派的评价

?相关论著

2.2.1 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的不足和缺陷使行为科学学派的出现成为必然。

?实施“科学管理”并没有给劳动效率的提高带来巨大的作用,反而使劳动效率甚至有所下降,为什么?这正是行为科学学派产生的现实背景。

?因为,行为科学认为导致劳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在管理中对人的忽视,劳动效率不仅取决于劳动的物质环境和工作条件,还跟员工的情绪态度紧密相关。

?而行为科学学派的出现,其理论基础包括管理学以及其他行为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等等。特别是管理学,古典管理理论仍然对管理学的框架模式产生影响。

2.2.2 行为科学学派

2.2.2.1 人际关系学派

?霍桑试验

–所谓霍桑试验是指哈佛大学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试验或观察。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照明试验,其目的在于调查和研究工厂的照明度与作业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没有直接关系;(2)继电器装配试验,目的是发现休息时间、作业时间、工资形态等作业条件的变化同作业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影响效率的是职工的情绪,而不是作业条件,而情绪是由车间的环境,即车间人群关系决定的;(3)访谈计划,通过访谈计划了解如何获取职工内心真正的感受,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进而提高劳动效率。

–霍桑试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提出了管理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即人际关系的整合。

?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

–职工是社会人

影响员工劳动积极性的,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而科学

管理将人作为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对企业的成员的职位、任务、责任、权

力等进行明确划分而形成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是与正式组织相对的,

不管承认与否,非正式组织都是必然存在的,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共同

作用于工人的劳动态度,进而影响劳动效率,管理人员应该正视非正式组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的程度

生产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而不是作业方法、

工资制度、工作条件,管理人员应该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从而达到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2.2.2 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及其结论提出以后,人们开始关注管理中的人性的方面,研究者越来越多,许多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从行为的特点、行为的环境、行为的过程以及行为的原因等方面展开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从而形成了行为科学学派。

?所谓行为科学学派主要利用许多学科的只是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研究的主题:(1)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2)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3)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

(续)

( 1 ) 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当人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这就产生了行为的激励,也就是动机,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出来。

–个体行为理论就是关于关于行为原因、行为过程以及行为结果的研究

–个体行为理论主要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博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挫折理论

(续)

(2)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人际关系研究的继续,群体行为理论除了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等方面的继续探讨外,还包括群体的沟通与冲突以及群体的动态发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

(3)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

–职工在主管人员的控制下作业,因此主管的领导行为必然会对职工的士气赫工作表现产生一定影响作用。领导行为研究主要有两部分:关于领导人对人性的不通假设;领导人的领导方式的分析。

–关于人性的假设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关于领导方式

?坦南鲍姆和施密特的“连续统一理论”

?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2.2.3 行为科学学派的贡献

?1.社会人的假定

科学管理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行为科学认为工资、作业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提出了“社会人”的假定,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他在生活工作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因此,“社会人”的假定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的方向。

(续)

?2.需求与激励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一旦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另一种需求又会出现,又需要满足。因此当人处于某一需求为主的条件下,其行为动机和行为便会带有此种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特征,为此管理主体可以根据该特征去满足员工的这一需求而使其得到真正的激励。

行为科学对于需求构成的分析,对需求满足追求的动机与行为的研究,对人激励的研究等为管理主体如何管理好人这一关键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将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并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概念与方法,如参与管理、面谈制、目标管理等。

(续)

2.2.4 相关著作

?梅奥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罗特利斯伯格

–《管理和工人》

–《管理和士气》

?马斯洛(Maslow)

–《人类动机理论》(1943)

–《动机和人》(1954)

?赫次伯格(Herzberg)与斯奈德曼(Snyderman)

–《工作的激励因素》

–《工作与人》(1966)

?弗鲁姆(Vroom)

–《工作和激励》(1964)

?麦格雷戈(McGregor)

–《企业的人性面》(1957)

?阿吉里斯(Argyris)

–《个性和组织:系统和个体之间的冲突》(1964)

2.3 现代管理学派

?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主要的现代管理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现代管理学派的评价

?相关著作

2.3.1 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现代管理学派精彩纷呈,百家争鸣,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称之为“管理的理论丛林”。?任何管理理论的出台都有其必然性,也就是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

?现实背景:

–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销遍及全球;(2)生产技术日趋复杂;(3)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4)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靠智力和工作积极性;(5)生产日益社会化使得生产写作更加复杂了;(6)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

–这些变化表明,环境已经越来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如何更好的开展经营活动,以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成为管理学家和管理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流派。

(续)

?理论基础

–现代管理学派也不是无本之木,也是根源于已有的管理学理论和实践。

–由于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先前的管理理论由于其内在的局限性(或者偏重于工程技术,或者专注于人事研究)已经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现有的环境下的经营活动,所以现代管理学派是在对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进行批判性的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比如经验管理学派的目标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产生就是源于经验管理学家对泰勒“科学管理”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管理”有其内在缺陷,如工作的可分性与否;计划与执行的分开。

2.3.2 现代管理学派

2.3.2.1 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管理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把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创始人是巴纳德(美)。

?巴纳德的研究主要有三个部分

–组织系统的特征

–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

–经理人员的任务和作用。

(续)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要整体看待这个系统,因为其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以一定的方式同其它部分联系。组织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协作活动。

在对组织成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

(1)职工既是一个完整的人(其行为的个性、直觉和主观方面),又是在特定组织中扮演有限角色的组织成员

(2)管理人员的权限取决于指挥下属的命令是否为下属所接受。

(3)个人具有自由意志,但他的行为有受到遗传、社会和环境中各种力量的影响。所以要力图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提供恰当的刺激手段来影响和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

(续)

?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1)协作的意愿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下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存续所必不可少的。组织为了获得和提高成员的合作意愿,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金钱、威望、权力和各种客观刺激,另一方面要通过说服来影响成员的主观态度,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号召他们忠于组织、相信组织目标等。

(2)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管理人员非常重要的指责就是帮助组织成员深刻认识到实现了组织目标有助于实现他的个人目标,并努力避免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真实的或理解上的背离。

(3)信息沟通

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的协作意愿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相互联系,形成动态的过程。

(续)

?经理人员的职能

–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就是在信息沟通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资额增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具体有三项:

(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沟通系统;

(2)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3)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续——相关著作)

?(美)巴纳德;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出版

2.3.3.2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行为科学和系统论的观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代表人物:(美) 西蒙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

(续)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串于整个管理过程。

?决策过程

该过程包括4个阶段的工作:

(1)情报活动;

(2)设计活动;

(3)抉择活动;

(4)审查活动。

?决策准则(最优或绝对的理性)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续——相关著作)

?西蒙(Herbert A.Simon)

–《管理行为》(1945)

–《公共管理》(1950与史密斯伯格等合作)

–《人的模型》(1957)

–《组织》(1958与马奇合写)

–《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

–《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

?詹姆士.马奇

–《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1963与赛尔特合写)

2.3.2.3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是把系统论的观点运用于研究和组织企业的管理活动。

?主要代表人物:卡斯特(F.E.Kast)和罗森韦克(J.E.Rosenzweig)

?主要内容

–企业管理必须有整体观念;

–企业管理必须具有层次观点;

–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续——相关著作)

?克劳德.香农(Claude E.Shangnon)与沃伦.韦弗(Warren.Weaver)–《信息联系的数学理论》

2.3.2.4 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以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

东北大学2018年《社区管理学B》张丽丽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社区管理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 学习中心:陕西榆林奥鹏中心院校学号:C02912011690041 姓名张丽丽 (共页)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即人们常说的以_ 家庭 _为细胞的社会。 2、首次将社区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_ _ 滕尼斯 _。 3、社区管理对象包括地区性事务、社会性事务、群众性事务和_ 公益性事务。 4、业主委员会由 _业主大会 _ 产生,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它是依法成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据法律法规,具有作为诉讼当事人的资格。 5、社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__社区自治_ 6、单位制的功能有政治动员、经济发展和 _ _社会控制 7、 _ 1981 年,深圳市第一家专业性的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挂牌,表明我国房屋管理体制开始发生变化。 8、__ _社区的党组织_ 是社区管理组织的领导核心 9、针对社区环境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始终坚持“_ _ _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10、 _ _全科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服务模式。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一个或多个,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社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 B )。 A、多元化 B、社区自治 C、走开放道路 D、走量化管理道路 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区环境管理要素的是( D )。 A.马路的宽窄 B. 气候条件 C.讲座 D.电力 3、( A )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A. 社区管理主体 B. 社区治安管理 C.社区发展 D. 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4、下列选项中,(D )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范畴。 A.社区疾病预防服务 B.社区医疗服务 C.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D.社区体育服务 5、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社区环境的( ABCD ) A、空间要素 B、生态要素 C、人文要素 D、管理要素 6、( C )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它对社区环境的质量和社区环境的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人口、民族、历史传统等环境 B、精神文化环境 C、经济环境 D、政治法律环境 7、在物业建成和出售前,应由谁负责首次选聘物业管理公司,并与其签订物业管理合同?( A ) A.房地产开发商 B.房地产行政主管 C.业主管理委员会 D.街道办事处 8、制约社区教育的因素主要有( ADE )。 A.经济发展水平 B.技术手段 C.政治体制转变 D.管理形式 E.传统教育观念 9、根据参与主体意愿的强烈程度,社区民主政治参与可分为( BC )。 A.制度化参与 B.动员型参与 C.主动型参与 D. 非组织参与 10、现代物业管理企业应该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D )

《管理学基础》课后参考答案

一、理论分析题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管理的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基本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验证和丰富。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是强调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也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靠背诵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地将管理知识和具体管理轰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动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题 走访学校(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简单的介绍) 1.他属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答:属于中层管理者. 2.他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 答:担任副校长一职. 3.他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答:教师30人,学生800左右. 4.他认为胜任其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答:胜任其工作要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教学能力. 5.观察他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并记录下来 答:上课,组织学校会议. 建议根据自己目前所在单位为走访对象,很容易写。

自学考试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全

自考“质量管理学” 名词解释题汇总(1) 1、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 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 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 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 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 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 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 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 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 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 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 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社区管理学作业复习资料

《社区管理》形成性作业1 一、不定向选择题(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D )在1887年提出。 2、(B )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围绕着日常交往组织起来的一群人”。 3、下列要素中属于社区空间要素的有(ABCD )。 4、从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分为(ACD )。 5、根据社区管理主体的性质划分,可将其分为(ABCD )。 二、名词解释(40分) 1、社区 社区是指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第二,社区都以特定社会管此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第三,生活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环境 是指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社区本身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3、社区管理主体 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社区党政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社区中介组织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 4、社区管理主体建设 是指以社区党政组织为核心,由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社区中介组织共同参与,旨在进一步健全管理主体的组织机构,完善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和制度,提高社区管理主体的工作效率的过程。 三、问答题(40分) 1、试阐述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 答:1、满足需求功能2、管理功能3、组织功能4、协调功能5、稳定功能 2、如何加强社区管理主体的建设? 答:1、加强社区组织建设2、加强街道办事处功能 3、加强乡镇政府建设 4、加强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5、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6、加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 7、正确处理社区管理主体之间关系 《社区管理》形成性作业2 一、不定向选择题(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A )范畴。 2、目前西方国家主要存在(C)社区管理模式。 3、在(C )国家普遍实行“政府主导模式”这种社区管理模式。 4、根据参与主体意愿的强烈程度,社区民主政治参与可分为(BC )。 5、下列(BD )不属于社区文化中“四要素说”的构成要素。 二、名词解释(40分) 1、社区管理体制 答: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即参与社区管理的管理主体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2、社区自治组织 答:是指社区居民通过社区民主政治参与,自主管理本社区公共事务的组织形式。 3、社区民主政治参与 答;是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成果的分享,是社区居民对社区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参与过程。同时业市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 4、社区文化 广义上是指居住在社区内的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区内除了物质文化以外的其他社区文化的总和,这些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三、问答题(40分) 1、试阐述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措施。 答: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要求;我国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克服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科学构建社区管理运作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将社区各系统的运作和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管理队伍的素质;建立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手段并举和组织、动员等具体方法协调的运作机制; 2、结合目前现状,我国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答:1、社区自治制度行政化趋势亟待变革。(加分析)

质量管理学试题答案(1)知识讲解

质量管理学 一、理解卓越绩效模式要点 卓越绩效模式指的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方方面面无短板,持续保持竞争力,管理成熟,方法多样,理念先进。绩效:在公司战略领导下,进行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激励,并不断循环。 模式=理念+系统+方法。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一:大质量,强调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要求。 卓越绩效的实质,卓越绩效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一种实施框架,是对以往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是经营质量的管理标准的成功途径,事实上的企业管理国际标准。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二:利益相关方、长短期利益的平衡。 五大利益相关方指的是: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卓越绩效模式要求均衡地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卓越绩效是一种卓越经营的哲学和方法,旨在使五大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为五大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追求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赢。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三:非规定性、开放性和发展的管理框架 卓越绩效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种构建企业TQM、追求卓越的有效的系统管理框架,对于框架的要求是非规定性的,企业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四:诊断式的评价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要的改进;而管理体系审核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重在发现与规定要求的偏差。 卓越绩效模式为测评组织TQM的实施,测评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提出了一个测量诊断仪。管理就是不断地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固化的过程,固化成文件、制度、程序、标准等,使之可以重复持续地进行。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五:学习循环,突破自我,超越对手和标杆,追求卓越。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绩效管理是主线。 领导是关键,战略作导向,关注两个面:外面市场、里面顾客,资源是基础,测量分析与改进不间断,以卓越的过程使得卓越的结果得实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复习资料

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 1 答案 案例一: 1、比较完美。海尔文化七个层次,完全包含了企业文化的三个组成部门,体现了企业特色。 2、对。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海尔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与自己的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在一起。 3、“海尔文化内核”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案例二: 1、可以拟定。因为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方式是独立经营,集中核算。在制定分公司的目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明确总公司经营宗旨和本分公司目标之间的关系;②发动本分公司员工的广泛参与;③目标要略高于本分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目标数量控制在5个以下;④尽可能量化目标,确保目标考核的准确性。分公司总经理制定的目标不可能得到下属的认可。因为下属并没有参与目标的制定,难以保证目标的科学性,没有激发职工参与公司决策、关心公司发展的热情。二是这些目标太多,没有重点,也没有说明完成这些目标与职工的效益有什么关系。 2、需要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有:①总公司的使命和宗旨以及具体的经营方针;②总公司给本分公司下达的目标及有关本分公司产品的市场环境;③可以制定本分公司的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④总公司不宜过分插手本分公司的 生产经营。 3、不是最佳。恰当的做法是:①从总公司了解分配给本分公司的目 标;②分析本分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以及从总公司可能获得的帮

助;③发动职工积极参与目标的制定,明确重点目标,并将分公司的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④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 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2 答案 案例1: 陷于困境的的经理 彼得. 王先生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工程师,开创了一个小型生产企业。他的朋友帮他得到了了一些印刷电路板的订货。 这个公司位于一个平房厂房之中,员工大约有50 个左右,公司是一个管理体制,王先生几乎处理公司所有的业务,包括从计划、采购、市场、人事到生产监督的每一项工作。 由于已经完全投入企业,王先生自然想全盘掌握他的公司。王先生制定所有的应决策。向他汇报工作的人们执行每天的日常工作,王先生处理以下问题: 1. 企业计划 2. 建立和保持与现 有和潜在顾客的联系 3. 招聘新员工 4. 解决生产中的问 题 5. 临管库存、货物接收和发运 6. 在秘书的帮助下管理日常的 办公事务 他在工厂投入相当多的时间,指导工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一旦他见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叫附近的任何职工来改变它。最近进行体检

社区管理学考试资料

社区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功能?答:社区是指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进行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活动区域。 社会的功能:1,政治功能;2,教育功能;3,服务功能;4,娱乐功能;5,凝聚功能。 2.社区有哪些构成要素? 答:1,地域要素;2,人口要素;3,区位要素;4,结构要素;5,社会心理要素;6,约束要素;7,物质要素。3.什么叫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区管理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组织管理;2,社区党建管理;3,社区服务管理;4,社区文化、教育管理;5,社区环境管理;6,社区治安管理。 4.社区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社会管理的主要原则有:1,全体利益原则;2,自治和自助原则;3,组织和教育原则;4,协调性原则;5,前瞻性原则。 5.社区管理的体制是什么? 答:社区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同个方面:1,管理重心下移,社区的功能增强;2,“条包块管,以块为主”的管理格局;3,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4,建立行政、经济、法律三大手段并举的运作机制。 6.社区规划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答:在社区规划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一切为了人的需要的满足。第二,社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三,社区应该做到塑造人、陶冶人、提升人。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为论述则加以下内容。 在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思想指导下,为了满足居民(村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使社区“多功能化”。今天的社区不能只具备单一的居住功能,而应当集居住、休闲、娱乐、审美、卫生保健、科学生活、环境美化、净化心灵等多种功能,以满足居民在安全、方便、舒适、自我价值等多方面的需要。 7.如何在社区管理中做到“小政府、大社会”? 答:为了做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最关键的是机构要精简、管理要统一、效能要高。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按照下面的总体思路去规划社区的管理机构:第一,纯粹的行业行为由企业承担;第二,半行政化的服务行为由中介组织承担;第三,政府直接办的经济实行政企分开;第四,社会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 8.社区景观包括哪此内容?什么是社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答:社区景观是指社区的外在景色,是一个社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的结 合,是人类精神和理想在社区领域的具 体体现,包括活动景观和实质景观两大 类。活动景观,主要包含的是市民的日 常生活、公共活动、节日集会等反映地 方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传统、风俗习惯 等浓厚生活气氛的内容,它表现为动态 的“物”。实质景观指的是社区和自然环 境、文化古迹、建筑群以及道路等社区 各项功能设施的总体,它表现为静态的 “物”。 自然景观指的是自然界中原有的山川、 河流、地形、地貌、植被及一切生物所 构成的地域空间景观。人工景观主要包 括有社区空间结构(街道、广场)、建筑 形态以及社区街廊设施(社区街具、雕 塑等)。 9.目前社区中有哪些主要管理机构? 答:社区内具体的组织机构包括街道委 员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 自治性组织及中介组织等。 10.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答:物业管理涉及的领域广泛,其基本 内容按服务的性质和提供的方式可分为 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针对性的专项服务 和委托性的特约服务三大类。 11.街道委员会的职能是什么? 答:1)街道办事处主持城市社区工作的 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履行了行政职 能。2)街道主持社区工作的规划与操作, 履行了事业职能。3)街道主持社区工作 的资源开发,履行了经济组织的职能。 12.居委会的功能趋向。 答:居委会的功能趋向主要体现在四个 方面:1)社会治安的维护者;2)居民 安居乐业的服务者;3)居民意愿的传递 者;4)居民自我管理的组织者。 13.高度的法律意识对社区管理者有什 么特殊的意义? 答:第一,它为社区管理行为提供法律 监控;第二,它能为社区管理的合法行 为提供法律保护的依据,减轻或减少社 区管理的损失;第三,它还有助于调解 社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各种纠纷;第四, 它有助于社区管理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必 要的法律支持。 14.社区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道德修 养? 答:1)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革命情 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廉洁 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2)在代表党和 政府有效地进行各种关系的协调中,不 牟私利,不循私情,为人正直,处事公 道,讲究信用,遵纪守法。3)在本职工 作中,尽心尽责,恪尽职守,能充分履 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 任。4)勤奋学习,钻研业务,积极进取。 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岗位职业。5)积极主 动地联系群众,认真、耐心地听取群众 呼声,反映群众意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15.社区管理者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形 象? 答:作为社区管理者,其与各类公众直 接打交道的机会很多,他们的个人形象 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着管理目标的实现。 因此,社区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 形象。社区管理工作对其从业人员要有 体形、长相、仪表、风度等素质的要求。 社区管理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行为,社区 管理人员的形象应该首先塑造好,个人 形象不佳的人固然不宜当社区管理者, 但“奶油小生”、打扮妖艳的女郎也不会 讨人喜欢。社区管理者应该衣冠整洁、 举止大方,一言一行都表现出积极、认 真、向上的精神风貌。社会管理者应无 人为的个人形象缺陷,是其做好社区管 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16.什么是文明社区?创建和管理文明 社区的措施有哪些? 答:文明社区是以行政区划的街道(镇) 为载体,以地域内的所有单位和居民的 共同参与为主体,以提高社区成员素质 为目标,以环境优美、生活安定、服务 完善、风气优良、组织健全、治安良好、 教育全面、文化丰富为特征,广大社区 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创建和管理文明社区的措施:1)完善社 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管理职能;2)开 展社区同创共建,实现社区资源共享;3) 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努力提高创建实效; 4)充分依靠社区群众,发挥党员模范作 用;5)加强分类指导,营造良好外部环 境。 17.文明社区的内容体系是什么? 答:文明社区的内容体系按照内容特征 可细化为以下八个方面:1)社区意识。 2)社区共建。3)社区教育。4)社区文 化。5)社区服务。6)社区环境。7)社 区安全。8)社区风尚。 18.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区 的“两个文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社区意识。 答:物质文明主要指人类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的进步状况,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 的进步,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 高,以及由此而来而产生社会物质财富 的增长和富裕,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 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 观世界的改造,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 活的发展所取的成果。 “两个文明”主要指社区内物质财富的 增长与富裕,及以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 高为内容的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以社 区内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为 内容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 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 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 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 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以 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 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社 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 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 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 发展的局面。 社区意识是指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是文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共 同思想基础和精神体现。 19.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居委会主任?等 老师提示再做。 20.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街道办主任?等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 )。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 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 )。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 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 A.戴明 B.休哈特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4.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5.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 6.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 A.管理层 B.一线员工 C.外部顾客 D.内部顾客 7.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 A.质量体系 B.质量职能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8.在PDCA 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 )。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 9.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 )。 A.GB/T 19000—ISO9000 B.ISO9000 C.GB/T —19000.1—ISO9000-1 D.GB/T19002—ISO9002 10.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 ) A.SQC 阶段 B.质量检验阶段 C.TQC 阶段 D.TQM 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 2.质量改进 3.产品质量 4.质量控制 5.顾客满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质量检验的功能。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简述引起质量变异的两类原因(按性质)。 4.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0) 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025 .001.020+-φ ,加工100件以后,得到x =20.011,S=0.005, 求工序能力指数。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揭阳电大管理学基础科(专科)综合作业(二)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得程序、处理方法与标准进行得简单化决策,属于 (B)。 A.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业务性决策 2.战略管理就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得远景与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得行动纲领。这就就是战略管理得(C)特征。 A.长远性 B.全局性 C.纲领性 D.客观性 3.具有极大得偶然性与随机性,无先例可循得决策,如一个新产品得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D)。 A.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4.(B)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哥顿法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等概率法 5.决策得前提就是确定决策目标,决策得终点就是(C)。 A.确定备选方案 B.确定最优方案 C.实现决策目标 D.提高管理效率 6.战略管理得基础工作就是(B)。 A.计划 B.预测 C.组织 D.决策 7.战略管理就是组织(B)最重要得职责。 A.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 C.全体管理者 D.股东大会 8.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9.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得就就是(C)。 A.SWOT分析 B.线性规划法 C.BCG矩阵分析 D.盈亏平衡法 10.西方早期得管理思想中,(A)就是最早研究专业化与劳动分工得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费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11.海尔集团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就是(D)得发展战略。 A.一元化 B.无关联多元化 C.复合多元化 D.关联多元化

(完整版)00153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1)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 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主要表现在:①高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成效;②高质量会意味着更低的成本;③高质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④全面质量管理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⑤全面质量管理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雇员。 12、当前,质量正在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13、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4、质量成本可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15、内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前发现的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废品损失;②返工费;③复检和筛选费;④停工损失;⑤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16、外部故障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保修费;②索赔费;③诉讼费;④退货费;⑤降价费等。 17、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成反比。 18、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有:①质量成本法,这一方法着重于质量成本分析;②过程成本法;③质量损失法 19、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56年美国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 20、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三全”管理。即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质量。 第二章 1、朱兰主编的《质量控制手册》被人们称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圣经”。 2、休哈特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被人们称为“现代质量控制之父”。 3、石川馨在质量管理领域的贡献之一是开发了在欧美被称为石川图的因果图。 4、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准则中体现了11种核心价值观:(1)具有远见的领导(2)顾客驱动的卓越(3)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对雇员和合作伙伴的重视(5)敏捷性(6)注重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注重结果与创造价值(11)系统的视野。 5、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核心标准有:①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②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③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质量奖、TQM、ISO9000之间的关系。①TQM或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最大的概念。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做法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这些奖项均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讲,称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各种评奖准则可以看作TQM的具体实施细则。②卓越绩效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与ISO9001的关系与ISO9004的关系。就基本目的而言,ISO9000族标准的目的旨在促进企业间及国际间的贸易活动。③ISO9001是关于质量体系要求的一个标准,用于双方合同或第三方认证的场合。与这一角色相对应,ISO9001只是关注那些最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的职能。它不涉及经济效果和成本效率这样的问题,而只是涉及那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特定的人事方面和特定的销售及营销方面。因此,ISO9001的范围比卓越绩效模式或是质量奖的范围要窄。 7、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②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③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④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⑤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组

管理学基础导论讲义

管理学基础导论讲义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案 第一部分说明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定位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工商管理、旅游与饭店管理等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管理学基础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主要表现为:把握管理基础知识,用现代管理思想武装,掌握四大关键能力。 二、教学内容 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的班组长、工段长、领班、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既区别于以宏观管理、概念技能为主的高层综合管理能力,又区别于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生产、营销、财会等职能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过为主线进行设计。 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这是课程第一、二章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在本课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本课程的第三、四、五、六章分别研究与培养这四大关键能力。这部分是本课程的主体与重心。 三、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 ㈠改革教学方法的原则与体系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 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

质量管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0分) 1、国际标准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管理的定义为:“在质量方面( D )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A.发展与管理 B.发展与传承 C.检查和监督 D.指挥和控制 2、在我国的国家标准分类中,强制性标准代号为(C ) A. GB/T B.gb/t C. GB D.gb 3、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中,建立之初以为( B )为出发点 A. 成本和利益 B.产品类别和组织 C. 满足组织和顾客的需要 D. 改进工作 4、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正式起步于( A ) A. 1978年 B. 1988年 C. 1992年 D. 1996年 5、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仅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所以组织中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由( B )主持 A.管理者代表 B. 最高管理者 C.部门经理 D.上级首长 6、朱兰认为外部损失成本的最佳构成比例分别为(C)。 A.1%-5% B、15%-20% C.25%-40% D.10%-50% 7、已分组总体数据的方差的表达式为:( B ) A. 2 21 N i i X X N σ= - = ∑() B. 2 21 1 K i i i K i i X X f f σ= = - = ∑ ∑ ()

C. σ= D .σ= 8、针对多个总体的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检验问题一般采用哪种分析方法( D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假设检验 D. 方差分析 9、控制图的应用步骤中首先要选定( C )。 A. 控制图 B. 分析用控制图 C. 控制对象 D. 抽样和分组 10、平均检出质量的最大值,称为平均检出上限,记为( B )。 A. AOQ B. AOQL C. AQO D. ALOQ 二、多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质量的特性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E ) A.经济性 B.广义性 C.时效性 D.复杂性 E.相对性 2、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主要有( ACDE ) A.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 B. 六西格玛管理阶段 C.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E.质量检验阶段 3、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包括(BCDE ) A.合理性 B.整体性 C.程序性 D. 动态性 E.相关性 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不同的层次,其内容应包括( A ) A. 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B.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 质量手册 D.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E.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确定的必要文件和记录;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1 案例一 深深浅浅话海尔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是海”,海是无限的。海尔拥有职工18000余人,产品从白色家电到黑色家电,从厨房用具到药品共26大门类,7000余个品种。在海尔,每一天半,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 海尔还是一本书。是一部创业、改革、发展史,一部管理的百科全书,一部企业文化专著。海尔成功的妙诀是企业文化的建造和更新。用张瑞敏的话说,就是“有生于无,无形财富可以变成有形财富”。 海尔文化的七个层次 表层海尔文化:海尔标志、海尔中心大楼、海尔广告、海尔的样品展室,海尔的园区绿化,可爱的海尔兄弟商标..... 浅层海尔文化:海尔职工礼貌、素养、标准蓝色着装,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作风……; 中层海尔文化: 产品:注重环保、用户至上的海尔产品,“大地瓜”、“小小神童”洗衣机、“宽带电压”、瘦长的“小王子”电冰箱等产品所体现的“乡情”及其文化、科技内涵; 服务:海尔的客户需求调查、海尔生产线现场参观、工业旅游专线的设计、售后服务中“用户永远是对的”理念的建立和实施、无搬动服务及24小时安装到位的服务项目……。 深层海尔文化:OEC t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和“三E卡”管理,定额淘汰,竞争上岗的组织平台,创自主管理班组做法……。 里层海尔文化:管理理念,包括“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适应中国国情的“吃休克鱼,用文化激活休克鱼”企业兼并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市场扩张理念、“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营销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人才观、“用户永远是对的”和“把用户的烦恼降到零”的售后服务理念、“先难后易,先创名牌, 后创汇”的国际市场战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和“要干就干最好的”科研开发理念、海尔的企业斜坡球体定律等等,可谓丰富多彩,全面系统,配套协调。 内层海尔文化:海尔远景,也就是十年之内,进入世界500强的奋斗目标。 海尔文化内核:也就是海尔的哲学和价值观,那就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

经济类、管理类考研数学基础班课程讲义

《附件3》----2018届管理类考研数学基础班课程讲义 导论 一、管理类联考数学考试大纲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MBA,MPA,MPAc等)综合能力考试数学部分要求考生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部分(75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和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两种形式来测试. 数学部分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3)奇数、偶数(4)质数、 合数 2. 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3)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2)均值不等式(3)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 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简单分式不等式. 6.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三)几何 1.平面图形 (1)三角形(2)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3)圆与扇形 2.空间几何体 (1)长方体(2)柱体(3)球体 3.平面解析几何 (1)平面直角坐标系(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3)两点间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的

距离公式 (四)数据分析 1. 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2)排列与排列数 (3)组合与组合数 2.数据描述 (1)平均值 (2)方差与标准差 (3)数据的图表表示:直方图,饼图,数表 3.概率 (1)事件及其简单运算 (2)加法公式 (3)乘法公式 (4)古典概型 (5)伯努利概型 二、数学基础两种考查题型 数学基础共25道题,满分75分,有两种考查题型: 第一种是问题求解,1-15题,每道小题3分,共45分; 第二种是条件充分性判断,16-20题,每道小题3分,共30分. 两种考查形式说明如下: 1. 问题求解题型说明 联考中的问题求解题型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般选择题,即要求考生从5个所列选项(A)、(B)、(C)、(D)、(E)中选择一个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该题型属于单项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该题型有直接解法(根据题干条件推出结论)和间接解法(由结论判断题干是否成立)两种解题方法. 下面举例说明: 【范例1】(200901)方程214x x -+=的根是( ). (A)5x =-或1x = (B)5x =或1x =- (C)3x =或53x =- (D)3x =-或5 3x = (E) 不存在 【答案】C 2. 条件充分性判断题型说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