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是什么_西方企业理论述评兼论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

企业是什么_西方企业理论述评兼论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

企业是什么_西方企业理论述评兼论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
企业是什么_西方企业理论述评兼论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

2001年第4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4,2001第38卷

JOURNA L OF NAN J I NG UNI VERSITY V ol.38(总142期)(Philos oph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G eneral ,№142

企业是什么?

Ξ———西方企业理论述评兼论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

贾良定(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古典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合约理论和专业化—

协作理论等各自解释了企业的一个部分而没看到整体。应用综合的眼光来看现代工商企业,

首先应强调其生产功能;其次,它是物理资产、流动性资本、技术技能的集合体;再次,它是各种

管理能力的集合体;第四,它是个法律实体。

关键词:企业理论;现代企业本质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0)04-0140-08

一、企业理论述评

1.新古典企业理论

学术上通常把微观经济学正统中对企业的看法称为新古典企业理论。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无论是“局部均衡”理论,还是“一般均衡”理论,都是研究市场交易的理论,其主题是探讨价格机制的有效性。企业本身是一个“黑匣子”。该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集,这个生产集由一个对生产计划、各生产要素边际产出都具有完全信息的管理者指挥。在此企业中,管理者也是所有者,追求所有者福利(企业利润或市场价值净现值)最大化。新古典企业理论给予我们诸多理解企业的方便,但是,却不能解释企业的生产结构及其利益结构。

2.委托—代理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承袭新古典企业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集,但是,企业的管理者与所有者已经分离,企业生产决策是由职业经理作出,而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观察成本,职业经理的行为不被所有者所完全地、直接地观察,或者职业经理掌握所有者所不了解的有关企业经营绩效的真实信息。该理论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和观察成本,解释了企业内各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

该理论把所有者看作委托人,管理者看作代理人,委托人与代理人构成委托—代理关0

41Ξ收稿日期:2000-12-30

作者简介:贾良定(1969-),男,安徽合肥人,南京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系[1][2]。一方面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观察成本,所以代理人利用自己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而产生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行为,以使代理者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在职消费等。这时,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或如实汇报真实信息。这个合同必须满足:委托人的理性条件以及代理人的理性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条件。

发生于1841年10月5日美国马萨诸塞至纽约的西部铁路火车相撞事件,导致了企业制度的深刻变革:老板交出了企业管理权,只拿红利,另聘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担任企业领导。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1933年伯利(A.Berle,Jr.)和米恩斯(G.Means)在其著作《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中,第一次系统地对大公司制度进行了统计方面的分析,论证了现代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管理权与财产所有权分离,认为现代大公司是准公有制,管理人员的行政权远比股东的私人财产所有权重要。钱德勒在其著作《看得见的手》中,也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1880年以后)四种历史性的典型形态[3](P9):个人企业形式(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家式或家族式企业;金融资本主义式企业;经理式企业。钱德勒重点研究后三种企业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特征。

委托—代理理论给予我们打开现代公司大门的一把钥匙。然而,它并不能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的边界是什么,也不能解释企业的生产结构、内部利益结构。

3.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问道,“如果所有交易都可以由价格机制有效地协调,那么,为什么需要企业?……企业为什么会在专业化交易经济中涌现?”[4](P388)。科斯以“交易”为分析单位,以马歇尔的边际分析和替代分析为方法,以交易成本概念为基础,打开了企业“黑匣子”。因为使用价格机制来协调交易是有成本的,因此,用企业家来协调交易是有利可图的。企业形成的原因,是为了节省市场交易费用,而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通过价格机制来组织生产的成本主要是:发现相关价格、签约和履约成本[4](P391)。另一方面,企业家协调交易也是有成本的;并且由于交易的空间分布、交易的差异性和交易相关价格变化可能性,随着企业内协调的交易数量增加,协调成本不断增加。因此,企业不可能完全替代市场。当企业内增加一次交易的成本等于同样的交易在市场上或由另一企业完成的成本时,企业规模达到均衡。

虽然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但他并不解释其产生原因。威廉姆森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交易”,①采取合约方法来研究经济组织。首先,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中的“经济人”的假设,威廉姆森提出“合约人”假定。“合约人”与“经济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任何有关经济组织研究的努力都离不开与资产专用性相联系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这一对混合衍生物。”[5](P30,42,53)由于合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所有可行的合约都是不完全的合约;既然可行合约都是不完全的,合约的实质就是“承诺(promise)”[6](P139)。其

①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法学和组织理论。康芒斯和科斯作出了主要经济

学贡献,确定了其基本分析单位———“交易(transaction)”。勒威林(Llewellyn,1931)作出了主要的法学贡献,提出了合约研究应着重于其服务的目标而非纯粹的法律条款。巴纳德作出了主要的组织理论贡献。

141

次,威廉姆森从三个维度来解释交易:资产专用性①、不确定性②和交易重复频率。交易被何种形式(市场、企业或其他)所协调,取决于该协调形式使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当人们进行相关且专有的投资时,交易成本尤其重要,因此在此情况下,虽然在投资前存在大量的竞争者,但一旦投资形成,投资各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锁定。结果,一旦投资形成,外部市场不能向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机会成本。此外,在专有的投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机会成本这一信息,投资各方希望投资关系能持久下去。现实世界是变幻莫测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再者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投资各方企图签订一个面面俱到的合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企业制度就应运而生。

4.合约理论

詹森和麦克林在评述过科斯的“企业是企业家权威协调交易”观点、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的本质是团队生产”的观点后,他们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合约关系,不仅与雇员,而且与供应商、顾客、债权人等等的合约关系。不管是否存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意义上的联合生产,所有这些合约都存在代理成本和监督问题……认识到大多数组织不过是一个充当众

多个体间合约集的结点的法律实体(legalfiction ),这是重要的”[7](P310)。如果把企业看成众多

合约的结点,则试图区分企业内和企业间的交易便没有意义了;相反,这两类交易都是合约连续统一体的一部分。企业可以看成一个标准形式的合约,比如上市公司便是一个标准形式合约,其本质特征是有限责任、不确定的寿命和股份的自由转换。当然,人们可以相互之间签订类似此特征的合约,但其成本太高;上市公司作为标准形式的合约,节省了人们之间重复谈判的成本。

法玛接受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詹森和麦克林的思想。他认为,企业是众多自私自利的人通过一系列合约而形成的团队,这些人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他特别强调现代大型公司的两权分离,“现代大型公司的经营控制权掌握在管理者手中,而这些管理者或多或少地

与公司有价证券的持有者是分离的”[8](P196)。他更强调“公司仅仅是一合约集的结点”,“公

司的各个要素分属于不同参与人……因此,企业的所有权是个无关的概念”[8](P198)。理解现

代企业,必须放弃两种认识:其一是“企业是有价证券持有者所有的”,其二是“企业家的职能是制定决策和承担风险”。法玛认为,用“有价证券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以及“企业仅是合约集的结点”的观点来认识现代公司是可行的,并且这种企业制度也是有效率的。现代公司的经营控制权掌握者———经理受到外部和内部经理市场的双重压力,如果一个经理把企业经营得很差,那么在经理市场上他的个人资本就会贬值。市场会根据他过去表现计算出这位经理的未来价值,因此,经理会从个人长远利益出发而努力工作。

“企业是合约结”的观点有助于认识企业与雇员、供应商、顾客、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关系,有助于我们注意到经理市场的重要性。但是,该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同企业所需的资源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企业存在不同的生产与利益结构。

2

41①②社会的经济组织所面对的和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有三类:与状态依赖有关的主要不确定性;起源于缺乏沟通的次要不确定性,即一决策者不了解另一决策者的当前决策;源于行为者之间战略关联性的第三级不确定性———行为不确定性。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资产专用性表现在五个方面:(1)位置专用性;(2)物理资产专用性;(3)人力资产专用性;(4)专注性资产(dedicated assets );(5)品牌资本。

5.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由交易费用理论演变而来的。该理论把企业看成“产权集”[9](P1763)。该理论前期的重要人物是阿尔钦、德姆塞茨以及威廉姆森,后期重要人物是格罗斯曼、哈特、霍姆斯特姆等。阿尔钦、德姆塞茨[10]不赞成科斯有关企业具有权威特征的观点。他们认为,“雇主与雇员间的长期合约不是我们所言的企业的本质。……两个关系之间———杂货店老板与其雇员间关系和杂货店老板与其顾客间关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一个团队内使用各种要素投入,以及在所有其他投入的合约安排中有些角色处于中央集权地位。它是一个团队生产进程中的中央合约代理人,并不是什么更为优越的强制指令或惩罚权。”[10](P778)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看来,企业的优越性体现在其“通过投入要素所有者的合作,以更好地利用它们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使报酬支付与生产率之间更加一致”[10](P778)。由于团队生产的特性,组织设计问题成为如何选择一个适用于每个参与者的报酬结构。如何把各参与者的收益从联合产出中分解出来,这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如果投入能被清楚地观察,并且可以合约化,那么,分解联合产出是简单的:只要按每人的投入比例分配,或付给一些人其投入的成本,其他人给予剩余。事实上,团队生产产生了计量问题:计量投入的生产率以及计量报酬。计量问题的存在,使得完全准确地计量投入的生产率和报酬或者不可能,或者成本高昂得无利可图。计量成本的存在导致成员偷懒行为或搭便车行为。为了减少偷懒行为,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法是由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m onitor)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这样,“选择谁作为监督者”成为组织设计的重要问题了。对监督者的一种约束是由其他监督者提供的市场竞争,但这并非完全有效;另一种约束是授予他获得团队的净收入的权力和向其他投入支付净报酬的权力。如果合作投入的所有者同意监督者可以获得规定额度以上的任何剩余产出,那么监督者就获得了一种作为监督者不再偷懒的附加激励。监督的专业化加上监督者对剩余索取权身份的依赖,将使组织内偷懒减少。这个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人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监督者,这便是“所有者—监督者模型”。除了小企业外,现代大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因而,又产生了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依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逻辑,如果监督者不具有剩余索取权,仅仅存在监督专业化不足以降低组织内的偷懒行为。因而,要理解现代企业的本质,我们必须要重新理解现代企业所有权的概念。

理解企业所有权的另一重要理论启示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和不完全合约思想。当人们进行相关且专有的投资时,投资各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锁定,各投资者不能独立地确定其未来的收益;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投资的关联性和专有性,投资各方不能事先明确各方的未来收益,因此所有可行的合约都是不完全的。各方未来的收益取决于事后各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威廉姆森进一步发展的是,事后各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取决于组织结构,因此可能寻找出某些有效的结构,其在一定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减少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另外一些学者在思考,不完全合约中留待事后决定的、事先不能明确规定的内容,其本质是什么?

企业的合约性和合约的不完全性可能导致了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而非法玛的所有权无关性。企业所有权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11](P1)。企业本身是由众多要素产权通过合约构成的法律实体。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证明,如果团队产出在所有队员之间分配,每个人都有偷懒的积极性,个人最优的行为不可能实现团队最优,为此团队若想得到“帕累托最优”必须引入一个监督者,并让监督者成为剩余索取者。赫姆斯特姆证明,纳什均衡与

341

帕累托最优的冲突来自于“预算平衡约束”(即总产出必须在所有成员之间分完),如果能打破“预算平衡约束”,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纳什均衡实现,为此就得引入一个“外来的委托人”作为“企业所有者”。[12]这个外来的委托人拥有企业所有权,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拥有剩余控制权是保证委托人有能力执行他与组织成员所签订的合约,拥有剩余索取权是保证委托人有动力执行合约。只有保证委托人既有能力又有动力与成员签订且执行合约,合约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在赫姆斯特姆看来,该委托人的作用是打破“预算平衡约束”,从而使得“群体激励”能起作用,使得群体收益完全内部化。

用莱宾斯坦的方法,“把(企业)生产率看作一个‘囚徒困境’问题”,[13]我们可以比较简单地证明:[14](1)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引入“所有者—监督者”来解决生产率问题,虽然使群体利益得到了帕累托改进,但并不能使群体利益实现帕累托最优,这是因为“所有者—监督者”与雇员间的激励或惩罚合约是单向的,群体收益不能完全内部化;(2)赫姆斯特姆的引入“外来的委托人”来解决生产率问题,虽然内部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使帕累托均衡和纳什均衡达到一致,但这个“外来的委托人”需要特殊条件,或者委托人能够筹集足够数量的保证金额,或者委托人拥有甲乙所需的战略资源(或者能形成对甲乙的强制力量)。

6.专业化—协调理论

以专业化—协调来理解企业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分工交换理论,20世纪最重要的几个人物是杨格、斯蒂格勒、彭萝丝和理查得森。其主要观点是,产业创造某种顾客价值,创造顾客价值需要众多互补性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相似的或不同的能力,企业则是具有一定能力的、完成某些活动的生产实体。

斯密[15]的经济理论是从分析分工开始的。他把劳动分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原因。斯密的逻辑是:(1)交通状况决定着市场广狭;(2)市场广狭限制着交换能力;(3)交换能力又限制着劳动分工的程度;(4)劳动分工的程度决定了一国的劳动生产率;(5)一国的劳动生产率又是国民财富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杨格把“劳动分工受到市场广狭的限制”称为斯密定理,并强调指出,“……第二,递增报酬的获取依赖于不断发展的劳动分工,并且劳动分工的主要经济性,其现代表现形式是劳动的迂回生产经济性。第三,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广狭,同时市场广狭又依赖于劳动分工”[16](P539)。这样,斯密经济增长模型动态化了。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劳动分工的两面,市场容量与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两面。对于绝大多数的产业而言,在原材料生产者与最终产品消费者之间存在着日益复杂的专业化活动的链,并且随着产业间劳动分工的扩展,产业内代表企业的内部经济性融于众多高度专业化的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经济之中。企业的规模反映的是其所从属的各产业的最终产品市场的规模,一个企业并不一定仅仅从属于某一产业,而可能从属众多的产业。随着产业内迂回生产程度越高,企业所从属的产业数量可能越多,其所面对的市场容量就可能越大,规模经济和范围都会得到增强。

斯蒂格勒提出,“我们不是按厂商购买不同投入品的市场、而是按厂商的不同功能或构成厂商活动范围的不同操作阶段来‘分割’厂商的”;“企业从事着一系列不同的活动(distinct operations)———采购与贮存原材料,把原材料转换为半成品以及把半成品转换为产成品,贮存与销售产成品,对顾客信贷,等等。……单个活动的成本与其技术相关。不同活动具有不同的经济性,有的报酬递增,有的报酬递减”[17](PP130-133)。如此,“随着产业的扩展,具有递增441

报酬性的功能的容量会渐渐大到足以使一厂商专门去承担。原有承担这一功能的厂商会放弃此功能,让一新厂商去承担。……随着产业的成长,厂商无需完全放弃具有递减报酬或报酬先增后减的功能”[17](P133)。彭萝丝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在一个管理框架组织下的生产性资源集合体”[18](P24)。每个企业的独特性源于每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及其资源所能产生的服务之间的差异性。产生生产性服务取决于每个企业所特有的经验、团队和目的,它是一个潜在的、动态的过程,又是知识和经验创造过程。企业拥有一定的资源和知识从而创造服务,创造服务过程中又生产出新的知识和获取新的资源,另一方面,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知识被完全充分利用仅仅是偶然的事。资源和知识未完全充分使用客观上由于资源的不可分割性,主观上由于管理者计划能力有限。多余的资源和知识存在,驱使管理者去发现新的服务。企业成长的另一面是管理者判断“生产性机会”的能力。“经验,不仅使众多个体成为一个工作团队,而且发展着企业行动机会的递增知识,这些知识的增长不仅产生与环境变化无关的企业生产性机会,而且使各个企业所面临的机会相互差异。”[18](P52)理查德森“把产业看作是完成无数多活动———与对未来需求发现和估计、研究、开发和设计、物理制造过程的实施与协调、市场营销等等相关的”,并认为“这些活动得由拥有适当的能力的组织来完成”[19]。那些需要相同能力的活动被称为“相似活动”,那些在不同阶段或不同专业化上的且需要相互匹配的活动被称为“互补活动”。“这些活动由三种基本方式来协调———市场交易、合作和指挥。”[19]他认为这种两分法———企业和市场,指挥和自发性的协调忽视了企业间合作的事实。“我们不应该认为企业仅是制造产品的工具,而应把企业看作是承担活动的实体,这些活动的性质与企业拥有的技能、经验和市场关系所决定的特定能力相一致。”[20](P44)计划协调并非在个体企业间的边缘停止,而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在两企业之内产生影响。由于企业间的合作存在,企业间的界线也模糊了。一般来说,那些既相似又互补的活动将在单个企业内通过指挥来协调;那些不具互补性的活动将在不同企业间通过市场来协调;那些具有互补性但不相似的活动将在不同企业通过合作来协调。

二、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

现代工商企业从19世纪80年代迅速涌现并发展起来。现代工商企业本质特征是“多单位多功能”[3](P3)和“资本密集型”,以及其所在产业特征是“寡头垄断”[19](P81)。也是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转变为垄断的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守夜人”角色,它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公平的竞争秩序,经济生活由市场那双“无形的手”指挥着;企业是小企业,管理协调着企业参与者的行为,企业间完全按市场规律竞争着。19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不再仅仅是小企业,许多“富可敌国”的大集团、大公司协调着几十万、几百万企业的活动,“看得见的手”的力量越来越大;政府已不再仅仅是“守夜人”角色,它不仅维持竞争秩序,而且还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管理部门直接参与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政府—竞争性小企业”(宏观—微观)的两级结构,而变成了“政府—集团企业/行业组织—竞争性中小企业”(宏观—中观—微观)的三级结构。

现代工商企业的涌现和发展基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蒸汽机和电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革命和速度革命,生产革命导致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供给方面),

541

速度革命导致市场容量扩大(需求方面)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充分运用(供给方面)。按斯密定理,市场容量扩大促进劳动分工专业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生产革命和速度革命既创造了规模经济又创造了迂回生产经济。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制度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两权分离、有限责任、科层组织以及联邦分权制等重要的企业制度创新为现代工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私人资本社会化提供了基础,从而使得企业的资本量不受个体财富多寡的限制,而与整个社会财富(所有个体和法人财富之和)有关。

我们应该用综合的眼光来理解现代工商企业。企业像只大象,学者们如同盲人,各自摸着企业的某个部分,便喋喋不休。正如哈特所言,“经济学家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这一问题,但至今为止没有共同的、明确的答案”[9](P1757)。通过上文有关企业理论的不完全回顾,我们可以看出,至少有四个属性已经在企业理论中得到阐述:“企业是个法律实体———同其供应商、分销商、雇员和顾客签订合约;企业又是个管理实体,因为如果在企业内存在分工或者企业运营多于一种活动,那么必须有一个管理者团队去协调和监督这些不同的活动;企业一旦建立起来,它又是物理资产、技能和流动性资本的集合体;最后,追求利益的目标,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都是当前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销、以及对未来生产和分销进行计划和分配的最基本的工具。”[21](P79)

理解现代工商企业,首先应强调其生产功能,应该把它看成一个商品和服务生产和分销的实体。其次,它进行生产和分销需消耗资源,它应该是物理资产、流动性资本、技术技能的集合体。再次,从现代工商企业发展历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德国企业迅速在国际市场上超过英国企业的事实[21](P90),可以看出,现代工商企业更是各种管理能力的集合体,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能力、培养和监督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第四,必须把现代工商企业置于产业范畴才能理解现代企业的协作性,现代工商企业并不能独自地完成某种顾客需求的所有活动,它仅仅是顾客价值创造系统中某些阶段中某些活动的承担者。完成这些活动既需要产业共同的知识,更需要企业所特有的知识;创造顾客价值需要处于价值创造系统的不同阶段的众多企业的相互协作,不同企业又是个法律实体。

参考文献:

[1]S.G rossman,O.Hart.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2Agent Problem[J].Econometrica,1983,(4).

[2]J.M irrlees.T he T heory of M oral Hazard and Un observable Behavior:Part I[J].The Review o f Economic Studies,

1999,(1).

[3]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R.C oase.T he Nature of the Firm[A].The Firm,the Market and the Law[C].Chicag 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1988.

[5]O.W illiams on.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 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M].New

Y ork:Free Press,1985.

[6]O.W illiams on.T ransaction C ost Econ omics[A].R.Schmalensee,R.W illig.Handbook o 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Amsterdam:N orth H olland,1989.

[7]M.Jensen,W.M eckling.T heory of the Firm:M 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 osts and O wnership S tructure[J].

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4).

641

[8]E.Fama.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 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1980,(2).

[9]O.Hart.An Econ omist’s Pers pective on the T heory of the Firm[A].O.W illiam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8402961.html,anization Theory:f rom

Chester Barnard to the Present and Beyond[C].New Y ork: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0]A.Alchian,H.Demsetz.Production,In formation C osts,and Econ omic Organiz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5).

[1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10).

[12]B.H olmstrom.M oral Hazard in T eams[J].Bell Journal o f Economics,1982,(10).

[13]H.Leibenstein.T he Pris oners’Dilemma in the Invisible Hand:An Analysis of Intrafirm Productivity[A].L.Put2

terman.The Economic Nature o f the Firm:A Reader[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4]贾良定.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间冲突的解决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科学,2000,(1).

[15]S mith,Adam.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6]Allyn,Y oung.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 omic Progress[J].Economic Journal,1928,(152).

[17]G.S tigler.T he Division of Lab 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 arket[J].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1951,

(3).

[18]E.Penrose.The Theory o f The Growth o f the Firm[M].Ox 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9]G.Richards on.T 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J].Economic Journal,1972,(September).

[20]G.Richards on.S ome Principles of Econ omic Organization[A].N.F oss,B.Loasby.Economic Organization,

Capabilities and Co2ordination:E ssays in Honour o f G. B.Richardson[C].Lond on:R outledge,1998. [21]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8402961.html,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the Econ omic H 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J].Journal o 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2,(3).

Wh at Is An E nterprise:A R eview of W estern E nterprise Theory,

A lso on the N ature of the Modern E nterprise

J I A Liang2ding

(School o f Business,Nanjing Univer 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T he classic enterprise theory,the agency by agreement theory,the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property right,the contract theory and the specialization2coordination theory contribute partly to the enterprise theory,but not to the enterprise as a wh ole.T he m odern enterprise should be viewed from a com prehensive perspective.Firstly,the productive function of an enterprise should be em pha2 sized,and it sh ould be regarded as the instrument for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for g oods and services.Secondly,an enterprise is a pool of physical facilities,liquid capital and learned skills. T hirdly,an enterprise is an administrative framew ork of specific human management kn owledge.Fi2 nally,an enterprise is a legal entity.

K ey w ords:enterprise theory;the nature of the m odern enterprise

(特邀编辑 人人)

741

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邓正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市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所要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藉非马克思思想资源但却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市民社会思想发展之脉络在历史上太过庞杂且缺乏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1〕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理论所标示的侧重点的差异,二是因为当下的论者或行动者往往都是根据一己的目的而择取其所需要的理论资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所要复兴的市民社会理念,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3〕。 驱动市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一个较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初显并于二十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4〕。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例如,约翰?基恩力图通过捍卫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界分来推进欧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Michael Walzer 建议用市民社会的理念来统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理想;Daniel Bell 甚至呼吁在美国复兴市民社会,以此作为抵御日益扩张的国家科层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雅克?拉尼克(Jacqaes Rupnik) 就曾将1968年至1978年间波兰的政治发展概括为“修正主义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再生,”或者说,乃是依凭市民社会理念展开自下而上的努力斗争的结果〔6〕;爱德华?希尔斯则认为,这是市民社会观念浮现的结果,因为集权式国家在消解市民社会的同时却无力根除市民社会的观念,“正如魔鬼的观念在企图限制并剥夺魔鬼一切权力的神学中得以保存一样。”〔7〕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8〕;这一判断的深层预设,就市民社会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经验或观念的市民社会而型构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那种可以跨越空间、超越文化或传统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 validity) 的结构性框架。正是基于这一预设,市民社会就被认为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或抵御暴政、集权式统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应被视为当然的目的〔9〕。这种将市民社会不仅视为手段而且还设定为目的的观点,其要害在于市民社会理念的运用不会因“后共产主义”的到来而终止,相反将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持续得到使用。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学中的移植现象综论_肖勇

理论研究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年第6期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学中的移植现象综论 t 肖 勇 摘要 当前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广泛移植,在对移植现象予以全面整理的基础上,就当前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学 企业理论 企业管理 移植 众所周知,移植方法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1]。在近年来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呈现出了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现代企业管理领域的众多前沿理论纷纷被移植进或者说引入到图书馆学当中,使得当前的图书馆学研究呈现出了明显的融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导向。 1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概述 传统的或者说经典的企业管理理论分为企业经营管理与企业生产管理两大知识板块 [2] ,前者涉及企业经营思想与战略、市场营销、企业财务等内容;后者涉及生产过程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设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主要面向企业管 理实践领域的管理理论分为以泰罗和法纳尔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梅奥为代表的 人际关系学说为先导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被哈罗德#孔茨称为/管理理论丛林0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和当前的全新阶段)))/新管理理论丛林0阶段 [3] 。前后两个/管理理论丛林0并不相同,/旧管理 理论丛林0是20世纪40年代之后、80年代之前的管理理论,/新管理理论丛林0则是指20世纪80年 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由各种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以/新管理理论丛林0的出现为标志,企业管理理论开始由成熟定型的传统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成为尚未定型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这些在/新管理理论丛林0背景下纷纷浮现出来 的新兴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现代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信息技术发展与企业组织变革、新型企业组织(包括网络制组织模式、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学习型组织模式、团队结构组织模式等)、知识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从M RPI 、ERP 到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变革、工作流管理、外包业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战略理论与企业战略联盟、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人本管理理论与实践(如柔性管理等)、无形资产管理与品牌价值、冲突、危机与管理、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等 [4-5] ,此外,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组织行 为与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注意力经济、心理契约、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营销与公共关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2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当前图书馆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广泛移植与应用 /新管理理论丛林0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当前图书馆学的研究取向,众多现代企业管理前沿理论被移植进图书馆学中,深刻地影响着图书馆学研究,使得图书馆学研究,尤其是图书馆管理学研究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新管理理论丛林0烙印。笔者对此作了粗略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1)现代企业理论在近一二十年来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和激励理论等这些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新突破基础上的。与此相对应,一些研究者基于现代企业理论,分别从信息经济 2

浅谈西方行政学说史六大理论

浅谈西方行政学说史六大理论 摘要:从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提出行政与政治二分至今已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文章通过对西方行政学说史的发展背景和主要的观点的研究,以及产生的主要成果对西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行政管理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以及行政学的学术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 公平和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西方行政学说理论不断追求和批判的主题。其理论围绕公平和效率做有规律的“摆动”,在管理效率和政治公平的交替中平衡发展。钟摆从右到左依次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民营化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民主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一、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导致高福利国家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加上环境污染、失业以及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日益理性化。除上述原因外,政府等公共组织的急剧扩大带来的财政压力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的直接原因,另外学术领域的发展也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将新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机构要小规模运行,并且把服务分包出去,而不是直接通过。强调公共服务的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供给。强调公共服务向使用者收费,不是把缴纳的税金作为公共服务的基本费用。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方面,尽可能用私人企业。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如陈振明、毛寿龙等都提出过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但本文比较认同谭功荣教授的观点,他把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决策与执行二分。也就是说政府只要掌握好经济发展的方向就好,而向前的动力则可以有基层来承担。自己对自己负责;二是绩效目标。通过设立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为了自己的需求而努力对于效率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三是顾客本位思想。顾客的目标是政府服务的标准,政府通过了解顾客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效率。它提出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展开的与传统行政学相比提倡的工具理性的绝对性较低。在关于人性假设方面新公共管理学是理性经济人,强调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因此不再是纯粹的理性人假设。在政府角色方面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掌舵比传统行政学中政府是执行者更近钟摆运动中的下端点。因此在钟摆运动中新公共管理处于右端点和下端点之间。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产生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年代,很多西方学者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胜利,最早提出新公共服务的概念的是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罗森布鲁姆在1989年提出的。在他看硇鹿共服务是合乎现代社会价值追求的,也是未来必须努力要实现的,它解决了公共行政不合法合宪的问题。在《新公共服务:服务,不是掌舵》一书有很清晰的描述。表明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目标,登哈特夫妇指出社会的共同价值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公民参与。新公共服务表达了这样一种模式,那就是可以取代现在的管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二是追求共同利益;三是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理论资料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 (1)功利主义学说与思想 早期的资产阶级福利思想产生于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哲学之中。他认为,追求幸福或福利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根本动机,而所谓的福利就是功利。“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给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如果利益有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 在边沁看来,无论是个人、共同体还是国家,只要他们的活动“倾向于增大个人快乐的总和”,或者“增大共同体幸福的倾

向大于它减少这一幸福的倾向”,就是符合功利原则的,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是测量对错的尺度。’判断政策的好坏只能依据他们是增加共同体的快乐还是减少这种快乐的倾向来定。”可见,功利原则不仅是道德上的善恶标准,也是立法上的优劣标准。社会成员只能在整体的利益中获得自己的福利。 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坚持并发挥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首先,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幸福。不过,作为幸福的标准,不是单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体人的幸福,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就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关心他人幸福,改善人类,不是手段,而是目

的。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本身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真实快乐的源泉。其次,约翰·穆勒认为,正义的行为,就是能够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为。国家应采取某些干预政策,通过法律手段,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把不容忽视的资产阶级利益和无产阶级的要求调和起来,在保存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前提下,限制遗产继承,发展合作社,增加对全民的救济。 (2)德国新历史学派 新历史学派又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施穆勒(Gustav

吉登斯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吉登斯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社会学研究生班温广救 内容摘要: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它以市场能力与准技术关系为轴心进行社会分层,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在阶级活动和阶级结构的互动中考察各个阶层的流动。依据“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的原则,可以解析其理论认识上的得失。阐明其理论在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吉登斯;社会分层;阶级结构化;和谐社会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当今社会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但目前对于其早期社会分层理论建树的介绍,国内鲜见。他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于《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1973年)一书。吉登斯从阶级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出发去考察阶级和阶级社会,运用自己独创的阶级关系结构化理论分析了当代发达社会的上、中、下三个阶层,对他倡导的中左政治路线有直接影响。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我们提供一个认识发达社会阶级结构的一个批判性视角,同时也对于我们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启示。 一、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 吉登斯关于社会分层的构想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吉登斯尝试引入阶级关系结构化的理论来解决“阶级”一词在以往的运用中“经常既被用来指代经济集团,又被用来指代社会集团”[1]107这一难题。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结构,将阶级视为具有市场能力(market skills)、处于准技术关系中并不断流动的活动者。在二者的互动中考察社会各阶层是该理论的一大特色。 首先,不同寻常的阶级社会分层前提。吉登斯在社会分层流派中属于主张划分阶级的一派。因此。认定阶级社会产生于什么时候,就成为关键的一环。吉登斯认为,阶级社会不是起源于阶级开始出现的社会,而是阶级关系开始在解释该社会的多方面关系中占据主导作用的社会。吉登斯将阶级社会的起源定于资本主义社会,其立论的前提就是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契约关系。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与政治分离”的特征。[2]38—39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商品化和根据绩效确定的劳动分工原则取代了基于习俗确立的分工原则,公开市场上资本和工资劳动形成契约纽带关系主导着阶级关系,造成了“经济”与“政治”的分离。这体现在,国家仅提供行政服务与法律机构保障契约关系,使雇主以国家的公共权力为靠山剥削劳工。积累巨额财富。而政府中的统治精英并不拥有社会的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简述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简述 摘要:市民社会理论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和文化社会三个阶段,哈贝马斯在市民社会理论第三阶段即文化社会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公共领域理论。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是国家权力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缓冲地带,其核心诉求是通过观念和文化的力量对抗政治权力,用观念启蒙来影响公众和政治权力持有者,不断发扬和扩大民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于规范政治权力、促进后发国家理解现代性问题、启示人类解放的途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哈贝马斯;市民社会;公共领域 按照哈贝马斯的论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各种形态的国家主义。在西方,打着凯恩斯主义旗号的国家干预政策逐渐大行其道,名学宿儒绞尽脑汁为新兴的国家主义寻找学理上的论证和支撑;东方一些国家则以列宁主义为核心,建立起国家覆盖和管理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新制度。然而,当国家主义的弊端尽显无遗的时候,当国家和社会都不堪重负的时候,学术界又开始寻找一度迷失的市民社会理念,试图重建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合理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的现代性理想依然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如何发挥市民社会的自治和自主量、如何复兴公共领域的理性的批判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术界重点探讨的问题。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1)政治社会、公民社会和文明社会阶段。它主要包括古希腊和近代早期的市民社会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概念,就既有公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意思,又指文明社会和道德社会。亚里士多德对城邦和家庭做出的区分,成为后世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先声。受古典市民社会概念的影响,近代早期的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都提出了在政治社会和自然社会二分中界定市民社会的主张。在这些理论家看来,在自然社会里,或者充满争斗,或者无法永远保持自由和平等的状态,所以人们需要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来克服前政治和前国家的自然社会的弊端。(2)经济社会阶段。主要包括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他们的理论认为市民社会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自组织生活。他们的理论也是对现代社会日益被划分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但是,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解放并不是人类的解放,市民社会的解放充其量不过是有财产的人的解放,而人类的解放需要通过市民社会的自我扬弃来实现。(3)文化社会阶段。主要包括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等从事文化批判和建构的学者与学派。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所包括的不是‘整个物质关系’,而是整个思想文化关系;不是‘整个商业和工业关系’,而是整个知识和精神生活”。葛兰西开辟的市民社会理论成为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基础。哈贝马斯是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领域”概念,而且建设性地研究了公共领域的发展路径和结构转型,为后发国家理解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王家兴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王家兴 发表时间:2018-11-26T16:06:16.3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作者:王家兴 [导读]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各类企业所面对的共同问题,这就迫切要求企业更为注重管理,以良好的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众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关键词: (惠州雷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各类企业所面对的共同问题,这就迫切要求企业更为注重管理,以良好的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众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创新 引言: 创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且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经被证明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企业的管理者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十分关注管理创新。 1 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必要性 1.1 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未来10年内,我国GDP每年可保持8%-10%的增长。但我国企业运行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定价能力有限。二是装备水平不太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能源资源消耗较大。三是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软实力较低。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大量的调整,做到企业管理的创新,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1.2员工和顾客需求的变化 根据中国员工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工作因素中满意的选择排序是这样的:(1)有较多的锻炼成长机会占23%;(2)工作环境和氛围好占21% ;(3)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占17% ;(4)个人兴趣占15%;(5)薪资待遇好占14%;(6)领导重视占10%。可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员工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已经不是原来的最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了,现代企业中员工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和价值实现,这也正符合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分布理论。因此,现代企业不仅仅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还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顾客的需求日新月异。开发一个新客户比维护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高得多;具有顾客忠诚度基础的企业发展速度比行业平均高得多;而顾客忠诚度的提升有赖于顾客的体验,而非产品的差异和价格的差异。顾客是具体的个人,而非归类后的人群。因此需要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增加与客户的亲密性;实时满足顾客需求,提高服务供应速度,服务的柔性此时就比较关键。在打造全新服务,提升顾客体验就成了众商家必争之战场,因为这是培养忠诚顾客,在变化市场中的生存之道。 1.3科技进步对企业提出巨大挑战 我国企业目前现状堪忧。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管理滞后、人员不稳定、内部组织结构不够紧凑、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问题。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这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要求我们及时发挥科技的支撑引导作用,逐步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可绿色发展的良性增长之路。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进步可以推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加企业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成本,避免闲置资源浪费,还可以提高就业率,提高个体的经济实力对国家的贡献。 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给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企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技术的投资及应用,还要求企业要改进内部组织结构,削减管理层次,提高信息传送及反馈的速度;更新内部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2.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 2.1管理观念的创新 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因为观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现代管理必须以观念创新、思想转变为先导,因为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多多少少都与守旧的观念有关,观念的落后是管理落后的主要根源。而且在创新活动中,各个部门的协作与集成是一个处理信息、依赖资源、相互影响与冲突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一个因素处理不当,都将导致创新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思想观念,特别是加快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知识型社会本身所具备的知识密集的特征, 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而企业就要通过学习型的管理, 使这样的个人能够更有效地成为优秀的未来资源。 2.2管理决策的创新 决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管理决策必须坚持四项原则,信息准确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对比优选的原则,集团决策原则。管理决策需要经过四项程序,一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二是调查预测、制订方案,三是综合评价、方案优选,四是实施反馈、修正完善。应当把时间和精力90%花在决策前的调研上,拍板只需要不到10%。现代企业面对的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环境,企业必须运用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充分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准确的信息系统。 2.3战略管理的创新 面临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管理已进入战略管理阶段。战略就是方向,定位就是选择,决策就是谋断。但也不得

西方行政理论与实践作业题

《西方行政理论与实践》作业题 一、试述西方行政学产生的背景。 答: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并迅速扩及到西方各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背景有四点: 1. 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巨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普遍。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任务日愈繁重,为了缓和、消除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各种公共性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政府开始积极、主动地干预社会公共生活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从理论上指导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能够更好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于是,行政学便应运而生。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促成了西方行政学的形成和兴盛。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中间,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各种社会问题纷纷出现,首先表现为企业内部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能否通过对管理的改进,来提高生产率,于是出现了一种理论叫科学管理。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引发了美国乃至西欧工商企业管理的科学管理运动。后来人们把其中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方法引入行政管理,从而为行政管理学在当时的创立,从外部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当时企业要提高效率,不仅要求改进内部的管理,而且需要有一个外部的好的环境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政府的高效服务环境。这种问题的出现,也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外部的动力。科学管理运动,一方面从外部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可以借鉴的理论方

法、原则原理。另外一方面它客观上也要求研究行政管理的规律,改进服务,创立能够指导高效运行的一些理论、原理、原则、方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也为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行政管理学尽管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但是,关于政府的研究,关于国家的研究,一些相关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散见在相关的学科领域,比如政治学、行政法等。再比如像德国、像日本一些官房学,专门研究的是政府官方应该怎么样有效运行的,等等。所以在行政管理学创立的时候,这些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它提供了理论的借鉴。 4. 行政管理的实践,为行政学创立提供了经验支持。行政管理学在创立的时候,应该是因为有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很多经验是可以进行提炼概括总结的。有了国家就有政府,有了政府就有政府行政管理实践,那么长期的实践恰好为建立这个学科要创建相关的学说,提供了经验知识,使这个学科可以牢牢的根植于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如十八世纪初普鲁士创立的任官制度和19世纪英国的文官制度,都为行政学研究提供了素材,为行政学人事行政研究提供了主要的范畴和规范。 正是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背景因素,所以行政管理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首先在威尔逊等行政学家倡导下,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诞生了。 二、试析威尔逊的方法论思想对于行政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借鉴意义。 答:正确的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行政学研究也不例外。威尔逊指出:“要准确的断定什么是发展这一研究工作的最佳方法”,并说明“最适合于这种研究的方法以及它最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 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 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 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 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 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 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6)基金的监督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 四、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形式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十三章 社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答: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一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方面,主要有以下要点: (1)指明阶级的含义,并指出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说明阶级产生的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产生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 (3)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认为阶级现象最终将随着私有制的铲除,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5)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6)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 答:(1)西方社会学分层现象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西方社会学者也认识到其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而过度的冲突和斗争会引起社会动荡,形成社会运行的障碍。出于维护的目的,他们对社会分层现象也十分重视,进行了长期研究。作为这一研究的结果,他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社会差异,把握各个社会层次上人们的社会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其主要的理论代表有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2)西方分层理论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对于这些理论不要盲目照搬。尽管如此,仍然可以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分层理论,为我所用。 ①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它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我国虽然在基本制度上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作为社会系统,总有些共同的结构特征及共同的运行规律。西方分层理论对维护社会系统运行的机制做了长期研究,发展出一套理论概念。有选择地借鉴这些概念,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②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虽然分层理论认为不平等不可避免,永恒存在,甚至认为某种“适度不平等”发挥着有益的功能,但它同时也认识到,无限制地加剧社会不平等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不得不寻找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我国目前虽然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基础,同时消灭了由此产生的经济上、政治上的根本性不平等,但毕竟还存在着阶级差别,存在着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消灭社会不平等,是我国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分层理论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一)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一)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或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福利改名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建立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启示。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万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T.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深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付难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中的机制。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西方对会保障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问题。

西方市民社会概念的变迁和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启示1

西方市民社会概念的变迁和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一西方市民社会概念的变迁 西方“市民社会”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思想家,开始是用来区分于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和氏族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在一定的区域聚居并形成城市,市民社会是城市和国家区别于周围野蛮部落的标志。亚里士多德最初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提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具体来说是指“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而古罗马政治理论家西塞罗则明确了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概念:“不仅指单个国家,而且也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西塞罗是在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和文明社会三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典型代表。 在中世纪,神学家们也对于市民社会提出了自己的阐释,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国家或政治社会的目的是引导公民实现最美好的生活,而最美好的生活不仅指物质上的丰裕和平与安宁,也包括与上帝共享天伦之乐,所以市民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神权的高扬来进行。他的这种说法是建立在其本身神学家的身份和当时神权的极度放大的基础上的。 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多的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和主导权,启蒙思想家们则更多的用契约论来解释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他们更多的将市民社会视作自然状态的对立面,认为市民社会是人们为避免在原始状态下遭遇的各种威胁和“一切人针对一切人的战争”而相互订立契约,出让自己一部分权力,结成市民社会。这种解释将宗教和封建王权控制社会的理论基础完全打破,“君权神授”的理论不再成立。市民社会拥有了决定自己生活状态和信仰的权力。 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的理论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黑格尔在吸取了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更加明确的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分别开来,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法哲法原理》(1821年)是黑格尔关于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作。根据他在这本书中的论述,可以将其市民社会概念定义为: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有五个要点:首先,具体的、特殊的个人构成市民社会及其活动的基本要素,个人乃是权利主体和道德意识主体。其次,自治性团体(同业公会等)构成市民社会及其活动的另一个要素,它是将个人与国家、私人利益与普遍利益联结起来的中介,它有助于克服个人主义,培养公共精神。第三,“需要的体系”构成市民社会及其活动的主要内容。第四,在市民社会中伦理精神还处于特殊性的阶段,因而必须要由警察(在黑格尔用语中指广义的内务行政或公共权威)和法院使用强制性力量从外部建立起秩序。第五,作为普遍性原则之体现者的国家乃是伦理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法规和利益都必须从属于它。 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合理内核,纠正了其缺陷,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市民社会乃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了处在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实质上是一种“非政治性的社会”)。像黑格尔一样,马克思也承认个人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基础,他也强调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即市民社会的组织的重要性。如同在“需要的体系”中一样,马克思的“私人利益体系”中也包括了阶级关系的领域(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的领域(社会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或阶级结构)以及文化一意识形态关系的领域(意识形态结构)。马克思把上述要素作为他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出发点,由此而创建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之后的帕森斯、葛兰西、哈贝马斯以及柯亨和阿拉托等人基本沿袭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二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 1 市民和城市居民的区别 中国历史悠远,但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在原始蒙昧时期和封建时期。在原始社会自然不会有城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最科学、最有效、最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一方面促使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合,齐前进,推动各项专业管理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的设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具体要求。只有对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摆脱旧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其次,要学习西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方国家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 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或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福利改名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建立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启示。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万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 T. 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深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付难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