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试题

2018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试题

2018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试题
2018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汕头市2017~2018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 积极宣扬礼乐文化

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 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2.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3.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4.《通典·食货》记载,唐天宝八年,河南洛阳含嘉仓的粮食储量为583万石,占全国储量的46%。根据含嘉仓出土的铭砖上记载的数据和已探出的287个仓窖的容量推算,结果与文献记载的数据基本符合。由此可知

A.考古发掘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B.原始记录比考古更具说服力

C.文献史料应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D.历史研究须立足于实物史料

5.宋代的书肆(书店)并不限于京师,就连一些边远地区也有书肆,而且这些书肆的业务相当繁荣。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B.市民阶层推动了文化繁荣

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科举制度影响越来越广泛

6.宋太宗曾派内侍8人,带着国书、礼物和丝绸,分四批出使海外各国。每批使者还带有两封未填国名的皇帝亲笔信,准备在所到之地了解清楚再填写递交。信的主旨是邀请外国人来做生意。这主要反映了,北宋

A.海外贸易的重要性增强

B.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C.统治者对世界缺乏了解

D.传统重农政策发生动摇

7.从十六世纪起,大量的外国银元源源不断地流入漳州一带,品种多达近百种,主要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墨西哥、日本、法属印度支那等国的货币。据此可知

A.中国传统手工业具有优势

B.西方殖民扩张步伐加快

C.中外经济联系日渐加强

D.中外贸易不均衡现象突出

8.明中期以后,一方面“弃儒就贾”现象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模仿绅士,并以“儒商”自居的商人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传统思想影响深远

B.儒家思想越来越不受重视

C.逐利成为社会风气

D.商业发展促使阶层观念变化

9.《皇朝续文献通考》中提到,农民经常因为缺乏其他副业收入而很难养家糊口,就种田而言,一亩之田,耒耜有费,籽种有费,罱斛有费,雇募有费,祈赛有费,牛力有费,花费大约需要一千钱。据此可推知

A.古代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

B.官府的盘剥是小农贫困的根源

C.工商业收入是小农主要收入来源

D.商品经济是农业经济重要补充

10.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11.19世纪末英国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讽刺杂志“PUNCH”,1894年该杂志发表的一副漫画如图所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明治维新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B.作者对中日国情分析基本准确

C.作者认为中国拥有实力优势

D.西方对日本侵略采取中立政策

12.1902年,梁启超指出权臣于国有利有弊,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利,以宰相为例,宰相与天子共治天下,而非天子之私人,相权之尊类似近代之立宪国。梁启超此言旨在

A.提倡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否定丞相制度的历史作用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为袁世凯掌握国家权力辩护

13.据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统计,1753年清政府国库收入的74%来自田赋,而1908年田赋只占35%。同时期国内贸易的税收和关税收入占比大幅度提升。税收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晚清

A.自然经济趋向解体

B.民族工业成就巨大

C.延续重农抑商政策

D.逐步恢复关税主权

14.清末民国以来,中国历史教科书大体经历了从翻译西方或日本的教科书,到对外来教科书进行改编,再到独立编写教科书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清末

A.政府积极弘扬传统文化

B.国人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C.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D.西方列强文化侵略加剧

15.20世纪20年代,学生运动由强调“个人”转而朝强调“群体”的方向发展,知识精英关注的重心也开始由文化向政治转移,注重“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这主要是因为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普及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内忧外患的政治现实

16.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初版时印了1000本,很快销售一空。到1926年5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重印达17版之多。由此可知,当时

A.中国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指南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步扩大

D.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17. 近代,上海有海路航线通往欧美名城,而巴黎、伦敦、纽约的流行服饰三四个月就可到达上海,再以上海为中心,流向全国。这反映了

A.上海日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B.中国成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市场

C.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D.上海是对外交往的必经之地

18.1940年,日本最高档的餐厅也只能供应进口的廉价大米,这种大米太难吃以至于被人们讥笑为老鼠屎。到1941年,即使在东京都需要用配给券才能得到这种大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战导致世界经济衰退

B.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 日本深陷对华侵略泥潭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打击

19.1964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将国民经济三五计划的主要目标由解决“吃穿用”问题扭转为以战备为中心,确定搞三线建设的方针。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指导思想

B.国家外部安全环境急剧恶化

C.美苏争霸导致国际形势紧张

D.工业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20.公元前630年,雅典出现第一部成文法典——拉古法典。该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除了少数重要官员,其他官员都从能够制备武装的人们中选出。这说明

A.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B.雅典民主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

C.公民权的获得有财产资格限定

D.政体的运行需要私人资金支持

21.1593-1595年,西班牙国王三度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上限。这一政策出台主要是因为

A.西、葡两国殖民地争夺愈演愈烈

B.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

C.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荷兰日益成为海上贸易强国

2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作者旨在说明

A.其他国家不具备民主制条件

B.美国联邦宪法缺乏普遍意义

C.政治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情

D.美国民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23.某学者描述了19世纪前期的一种状况:“在雇主的剥削下,他们已经变成了机器的奴隶,只知道挣钱糊口,他们集中居住在全然没有准备好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城市里。”上述状况出现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B.西方强化对殖民地人民的剥削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

D.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广泛兴起

24.朝鲜战争爆发前后,苏联对朝援助主要是训练朝鲜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制定作战计划,但极力防止苏军直接介入战争。对此,斯大林的解释是:“我们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与了这件事。”这反映了,当时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C.美苏争霸愈演愈烈

D.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材料二1798年经美国国会批准、由卡特总统签署的《监察长法》明文规定,监察长及其办公室是负责审计和刑事调查的独立部门;法律规定各部委的监察长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须经参议院同意;监察长有权查阅所在部门的所有记录、报告、文件等资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它的审计和调查;监察长可向国会报告任何事项而不受所在部门或有关机构限制;除联邦政府道德署外,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廉政和效率委员会、监察长办公室、独立检察官等都是依据相应法律而设立的专门履行相应职能的监察机构,这就使立法与执法配套、法律体系与监察体系相互协调。

——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晚清不同阶段的外交情况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围绕“晚清中国外交”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随着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为满足国家机器运转需要的赋税也随着出现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最初的税收形式是贡献实物的“贡”、为国家服劳役的“助”和劳役稅与比例稅并行的“彻”。后来,铁器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这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于是先秦农耕社会实行的“井田制”土地制度开始瓦解。随之产生了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新形式——“初税亩”,即实行履亩而税的新税制,扩大了征税范围,增加了财政收入。至此,中国的传统税制从名称到主要内容都基本定型。

材料二欧洲各民族国家,是中古晚期直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的,这就使其税收文化传统的形成晚了很多。当人们对纳税不堪重负时,其反抗的目标是通过制度的改进,把民众在稅上争到的权利巩固下来,这样就有了发展和进步。西方宪政制度主张纳税人自己的财产权利,从而要求限制国王的征税权力。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权利本位的税收文化。折中妥协达成协议,从而取得权利与义务的均衡。

——以上均摘编自王飞《中西税收文化差异及我国税收文化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各时期税收的特点与当时政治的关系。(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西方税收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