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理章节要点

原理章节要点

原理章节要点
原理章节要点

原理章节要点

第一章

1. 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2. 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 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

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4.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

5. 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

程。

7.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 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

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分为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

9. 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0. 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11. 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12. 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

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的一般水平。

第二章

1. 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匠人营

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这是中国古代城

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3. 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的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4.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

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5.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马托斯。莫尔在16世纪提出的。

6. “田园城市”的理论是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

7. 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

划的开端。

8. 29页 9. 31页

10.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

行。

11. 邻里单位是美国人佩里提出的。

12. 全球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有全球城市及其腹

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

13. 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

全球城镇化。

?第三章

1.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

化总和。

2.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3. “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

工程规划许可证。

4. 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和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

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5. 近20年来,永续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

6. 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7. 三个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

展和谐。

8. 永续城市和和谐城市的关系: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人

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人类还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大的愉悦。

9. 当个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的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

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四章

1. 城市发展及其空间规划受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基本要素

的共同影响。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其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

统。

2,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缺生产者和分解者)

4,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3.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播

第五章

1.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2.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

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3. 社会要素对城市规划的本质影响,在于城市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

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活品质的提高。

4. 城市人口的动态统计:一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无时不在增减变化,主要来

自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者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119页)

5. 城市文化:广泛的文化指普遍的物质生产、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生产

力(经济活动)

-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的道德规范(思维活动)-趣味与倾向(大众化价值观)-个人修养(理想和素质)等,几乎囊括了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文化值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时空特点:时代的产物,地区性表现,国家/民族文化,社会制度

6. 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7. 文化的类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

城市与区域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大纲要求

1、熟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

2、熟悉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熟悉)考 P8

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例题』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A. 相互依存

B. 相互对立

C. 相互促进

D. 相互制约

答案:ACD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的某些职能对其所在区域发挥着辐射和吸引的作用。

中心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中心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资源等),对周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他发展条件的制约。

(3)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关系既有相互促进一面,又有相互制约

一面,其中相互促进是发展的主导方面。

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是指:物流、人流、信息流。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重要方面有: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城市空间结构等的影响。

(1)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因素有:

① 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广义的资源包括:矿产、土地、水、气候、生物的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劳动力状况、产业结构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社会、文化资源等。

② 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充分考虑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

③ 分析区域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2)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所以通常所说的城市发展规模主要是指人口的发展规模

区域生产力发展与布局: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生产力的布局则直接影响城镇人口的分布和城市发展的规模。

(3)城市形态与区域空间结构

城市布局形态变化具有客观发展规律,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采取何种布局形态,需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论证,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熟悉)考 P9

1、城镇体系及其城乡发展的概念

(1)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城乡发展是指区域内城市、乡村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及发展状况,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城镇体系的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的整体发展水平。

2、城镇体系的特征

群体性

关联性

层次性

开放性

动态性

整体性

『例题』城镇体系有哪些特点()。

A. 整体性

B.依赖性

C.开放性

D.层次性

答案:ACD

3、城镇体系与城乡整体发展

(1)城镇体系与城乡整体发展一般规律

① “城市向心增长”(集聚)

② “城市离心增长”(辐射)

(2)手段——为了使城镇体系得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必要通过规划对其作出科学合理引导和调控。

(3)目的——协调城镇体系发展中集聚力与辐射力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城市与区域的同步发展和区域城乡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本章结构

内容精讲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大纲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2、了解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了解)考 P12

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几千年来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几经演变。

1、西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具有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对于城市布局模式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定。

2、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

《周礼.考工记》: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礼制思想的体现。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度时代,既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强调“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

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3、西汉(武帝时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

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也长期并存。

4、宋代---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开始冲破《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约束。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了解)考 P13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以各个朝代的都城最为突出,其中唐长安城、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是《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的完整体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宗法礼制。

『例题』我国古代典型城市格局的代表是()。

A. 唐长安

B. 汉长安

C. 元大都

D. 宋东京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我国古代典型城市格局的典型代表。

1、唐长安城:

主要特点: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

2、元大都和明清时代的北京城

格局特点: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格局

中轴线南北贯穿三套方城,突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我国的一些古城还充分体现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融合的理念,明代都城南京较典型体现了这类城市的空间格局。

(三)欧洲古代城市格局及其社会政治背景(了解)考 P15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城市格局特点: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宫殿,市民集会场所形成城市的中心,体现民主和平等。

古罗马: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城市格局特点:罗马共和国最后100年中,大规模发展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同时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娱乐设施;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入鼎盛时期,除了延续以前的建设思路,城市还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典型城市:古罗马城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社会和政治背景: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这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社会

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这时欧洲分裂成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同时教会势力十分强大。

中世纪欧洲城市格局特点: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

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兴起,一些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这时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文艺复兴: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艺术、技术和科学都得到飞速发展。受人文主意思想的影响,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如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巴洛克时期

社会和政治背景:17世纪后半叶,新生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保护,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城市格局特点:以最强盛的法国巴黎为例,体现古典主意思潮,轴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丽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如协和广场)是那个时期的典范。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熟悉)考 P28

《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基本上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从中我们可以追踪城市规划整体的发展脉络,建立起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

1、《雅典宪章》(1933年)

背景: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达到发展的,甚至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运用了近代理性主义的观念。

理论思想: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方法: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在印度新城市昌迪加尔的规划中,得到了具体实践)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和“最合适的关系”。城市看成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例题』《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物质空间决定论

C.综合多功能

D.大众参与

答案:B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背景: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于1977年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学术会议,在马丘比丘山上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其中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4)提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5)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6)《马丘比丘宪章》不仅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更进一步的推进其发胀,提出: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员、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相互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

『例题』《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

A.整体性 B.系统性 C.过程性 D.动态性

答案:CD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三、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大纲要求

1、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

2、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一)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了解)考 P36

跨入21世纪,城市未来发展面临的全球性经济议题得到普遍关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当代城市规划必须适应形式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拓、创新。

『例题』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可持续发展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D.互联网

答案:ABC

1、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核心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具有环境的可持续性,即最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影响绝对不可危及生态体系的承载极限。

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社群能够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另外,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管理体系、法制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和决策体系等五大体系的支撑。

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全球21世纪议程》:变革现行发展政策,改变贫穷国家和社区的生活水平;变革现行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达到最少限度的耗费自然资源以及最低限度的产生废弃物;提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在管理、科技、教育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人类共同纲领。

3、1994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强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其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展目标:通过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制定并实施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动员所有的社区团体和民众积极参与,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

人类住区的发展任务:向所有居民提供住房,改善住区环境和管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业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推动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三提供良促进一改一推)

(二)知识经济与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了解)考 P36

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度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提出。

1、知识经济四个主要特点

科技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资源,被称为无形资产;

信息技术:使知识能够转化为数码信息而以极其有限的成本广为传播;

服务产业: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人力因素:空前重要,人的智力取代人的体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资源,因而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所在。

『例题』下列属于知识经济特点的是()。

A.科技创新

B.信息技术

C.资金流动

D.人力素质

答案:ABD

2、高科技园区四种类型

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与所在地区的科技创新环境紧密相关,以大学所提供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基础;

科学研究中心:与制造业无直接地域联系,往往是政府计划的项目;

技术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企业投资;

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作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项计划。

当今世界的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仍是发达国家的国际性大都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

总之,知识经济将催生各种高科技园区,它将是未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大的中心城市仍然是科技创新的最重要基地。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地区(如北京和上海),发展较为成功,因为科技创新的环境比较成熟。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是以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为主,主要是制造装配基地,而研究开发层面仍然留在发达国家。尽管如此,这些高新产业园对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城市或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了解)考 P37

1、经济全球化

定义:指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

基本特征:

(1)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管理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生产与装配三个基本层面的空间配置已经不再受到国界的局限。

(2)各国的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国际贸易额占各国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关税壁垒正在彻底瓦解之中。

(3)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不断扩

通信原理 樊昌信版 各章重点

第一章 1、通信系统的模型(了解 图1-1 1-4 1-5) 2、数字通信的特点(掌握) 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②传输差错可控③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④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⑤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⑥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3、平均信息量的简单计算(选、填) 2 21log log ()()() I P x bit P x ==- 21 ()()l o g ()(/n i i i H x P x P x bit ==-∑符号) 当信息源的每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信息源具有最大熵:2()log n (/H x bit =符号) 4、码长、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定义、单位、计算 码元速率RB :每秒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B 二进制与N 进制码元速率转换关系:RB2=RBNlog2N(B) 信息速率: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单位bit/s 在N 进制下Rb=RBNlog2N(bit/s) 第二章 1、随机过程的概念、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理解 P36-37) 均值:1[()](,)()E t xf x t dx a t ∞-∞ ξ= =? 方差:2222 [()]{()()}[()][()]()D t E t a t E t a t t σξ=ξ-=ξ-= 自相关函数:1212(,)[()()]R t t E t t =ξξ 协方差函数:121122(,){[()()][{()()]}B t t E t a t E t a t =ξ-ξ- 2、高斯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掌握 P46-47) 2 2 1()f ())2x a x -= - σ 误差函数 :2 ()22)1x z e r f x e d z x ?-= =-? 互补误差函数 : 2 ()1(2(2)z x e r f c x e r f e d z x ?∞-=- =-? 3、高斯白噪声及带限噪声的定义、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 P57-60) 白噪声:0()()(/z )2 n n P f f W H = -∞<<∞ 自相关函数:0()()2 n R ξτ= δτ 低通白噪声:0 20()H n f f n P f ||≤={其他 自相关函数:0sin 2()=n 2H H H f R f f ππτττ 带通白噪声:0 f f 2220()c c n B B f n P f -≤ ||≤ +={其他 自相关函数:0sin ()=n cos 2c B R B f B πππτ τττ 平均功率:N= 0n B 4、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与相关函数的关系 线性系统输出/输入功率谱密度的关系计算(掌握 P42-44 P48-49)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P f ξ与其自身相关函数()R τ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关系,即()()j P f R e d ∞-ωτ ξ-∞ =ττ? ()=()j R P f e df ∞ωτ ξ-∞τ? 或()()j P R e d ∞-ωτ ξ-∞ ω= ττ? 1 ()= () 2j R P e d π ∞ωτ ξ -∞ τωω? 平稳过程的总功率: (0)=()R P f d f ∞ ξ -∞ ? 输出过程0()t ξ的均值:0()]()(0)t a h d H ∞-∞ E[ξ=?ττ=α?? 输出过程0()t ξ的自相关函数:0120()()R t t R ,+τ=τ 输出过程0()t ξ的功率谱密度:2 ()()o i P f f P f =?H ()? 输出过程0()t ξ的概率分布:0()()()i t h t d ∞-∞ ξ=τξ-ττ? 第四章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1.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 2.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3.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4.通信系统模型: 5.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6.数字通信的特点: (1)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传输差错可控 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2)缺点: 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对同步要求高 7.通信方式(信号的传输方式) (1)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A)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B)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 (C)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2)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A)并行传输: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优点: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 缺点:需要n 条通信线路,成本高 (B)串行传输: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优点: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 缺点: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 8.则P(x) 和I 之间应该有如下关系: I 是P(x) 的函数:I =I [P(x)] P(x) ↑,I ↓;P(x) ↓,I ↑; P(x) = 1时,I=0;P(x) = 0时,I=∞; 9.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码元传输速率R B :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简记为B 。 式中T - 码元的持续时间(秒) 误码率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更确切的说,误码率是指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第四章 1.信道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通信设备,其功能是将信号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2.信道分类: 无线信道 - 电磁波(含光波) 有线信道 - 电线、光纤 3.有线信道: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 4.由于信道中的噪声是叠加在信号上的,而且无论有无信号,噪声是始终存在的,因此通常称它为加性噪声或加性干扰 5. 因k (t )随t 变,故信道称为时变信道。 因k (t )与e i (t )相乘,k (t )可以看作是对信号的一种干扰,故称其为乘性干扰。 6,用错误概率描述编码信道的特性,错误概率也叫转移概率。 7.接收信号: 8. 因传播有了起伏的现象称为衰落。 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应变成包络起伏的窄带信号,这种包络起伏称为快衰落(有多效应引起的衰落) - 衰落周期和码元周期可以相比。 慢衰落(起伏周期较长) - 由传播条件引起的。 9.噪声分为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 10.信道容量 即 ) ()()()(t n t e t k t e i o +=∑∑==+=-=n i n i i i i i t t t t t t t R 1100)] (cos[)()]([cos )()(?ωμτωμ)/(1log 02s b B n S B C t ???? ? ?+=???? ? ?+=???? ??+=???? ??+=0202021log /1log 1log n E B B n T E B B n S B C b b b t

通信原理各章重要知识常考知识总结,通信原理习题及详细答案(第六版)

第一部 各章重要习题及详细解答过程 第1章 绪论 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英文字母E 的信息量为 105 .01 log 2 =E I =3.25bit 英文字母x 的信息量为 002 .01 log 2 =x I =8.97bit 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l/8、l/8/、3/16和5/16。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即信息源的熵为 ∑ =- =n i i i x P x P H 1 2)(log )(=41log 412- 81log 812-81log 812-163log 1632-16 5 log 1652 - =2.23bit/符号 1—3 设有四个消息A 、B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和l/2传送,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 ∑ =- =n i i i x P x P H 1 2)(log )(=41log 412- 81log 812-81log 812-2 1log 212- =1.75bit/符号 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 P A =l/5,P B =1/4,P C =1/4,P D =3/10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即出现概率均为1/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 ∑ =- =n i i i x P x P H 1 2)(log )(=41 log 4142?-=2 bit/符号 因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 2×5×10-3=10-2s 每秒传送符号数为100符号/秒 (2)平均信息量为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1、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2、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3、模拟信号信号的参量取值是连续(不可数、无穷多)的(抽样信号未量化仍为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信号的参量取值是可数的有限的 4、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 字通信系统;按照传输媒介、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5、模拟消息?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已调制信号(带通信号) 6、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①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②完成模/数转换 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可靠性 基本的数字调控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PSK)、相对(差分)相移键控(DPSK) 按同步的公用不同,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帧)同步、网同步 7、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②传输差错可控 ③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便于将来自不同 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④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⑤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①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②对同步要求高 8、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频分复用是用频谱搬移的方法是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时分复用是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的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码分复用是用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的信号。 9、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