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框架研究和设计思想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框架研究和设计思想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框架研究和设计思想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框架研究和设计思想

基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框架研究和设计思想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以策略为指导、技术为基础、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系统框架。安全框架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系统;框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4-0000-03

安全系统设计规划包括信息网络的风险分析与评估、信息网络安全需求分析、信息网络整体安全策略、信息网络安全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安全体系的设计、安全审核与检查等众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符合需求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覆盖通信平台、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应用平台,覆盖网络的各个层次,覆盖各项安全功能,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安全结构模型。安全体系的建立,应从设施、技术到管理整个经营运作体系的通盘考虑,必须以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设计。

1 移动互联网概念及特点

1.1 移动互联网概念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

1.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如下:

移动互联网安全分析

移动互联网安全热点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8658760.html, 2011年3月30日09:21 通信世界网 作者:杨光华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一直以来,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问题都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而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也是移动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由TCP/IP协议族脆弱性、终端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攻击技术普及等缺陷所导致的传统互联网环境中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还体现出一些新的安全问题和需求。在网络安全方面,以LTE+、P2P技术等为代表的网络扁平化、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发展,对建立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可信网络提出了要求;在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下,需要基于统一的鉴权控制体系确保用户的严格接入控制、实现可靠的行为溯源能力;随着带宽的迅猛增长和协议类型的极大丰富,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流量管控能力,包括网络、业务语义监控和安全监控机制与能力。在终端与业务安全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中用户可以永久在线,加之智能终端日益普及,手机病毒、木马等对终端的攻击将更加显著;在内容安全方面,非法、有害和垃圾信息的大量传播严重污染了信息环境,干扰和妨碍了人们的信息利用。 对于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安全,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热点技术问题: 一手机病毒将呈多发趋势,需预先准备防护手段 日前,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监测发现,手机病毒Spy.Flexispy出现新变种即“X卧底”,不但可以监控用户收发短信和通话记录,还可远程开启手机听筒,监听手机周围声音,实时监听部分用户的通话,并且利用GPS功能监测到手机用户所在位置,给用户安全隐私造成极大威胁。 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恶意手机程序,一般利用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等方式在移动通信网内传播;同时可利用红外、蓝牙等方式在手机终端间传播。

网络安全设计方案.doc

目录 1、网络安全问题 (3) 2、设计的安全性 (3) 可用性 (3) 机密性 (3) 完整性 (3) 可控性 (3) 可审查性 (3) 访问控制 (3) 数据加密 (3) 安全审计 (3) 3、安全设计方案 (5) 设备选型 (5) 网络安全 (7) 访问控制 (9) 入侵检测 (10) 4、总结 (11) 1、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 大多数安全性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有恶意的人试图获得某种好处或损害某些人而故意引起的。可以看出保证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使它没有编程错误。它包括要防范那些聪明的,通常也是狡猾的、专业的,并且在时间和金钱上是很充足、富有的人。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能够制止偶然实施破坏行为的敌人的方法对那些惯于作案的老手来说,收效甚微。 网络安全性可以被粗略地分为4个相互交织的部分:保密、鉴别、反拒认以及完整性控制。保密是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这是人们提到的网络安全性时最常想到的内容。鉴别主要指在揭示敏感信息或进行事务处理之前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与签名有关。保密和完整性通过使用注册过的邮件和文件锁来

2、设计的安全性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 可用性: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机密性: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可控性: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访问控制:需要由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的网络隔离,对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的内部网络及其主机、所交换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样,对内部网络,由于不同的应用业务以及不同的安全级别,也需要使用防火墙将不同的LAN或网段进行隔离,并实现相互的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窃取、篡改信息的有效手段。 安全审计:是识别与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追查网络泄密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系统,识别网络各种违规操作与攻击行为,即时响应(如报警)并进行阻断;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审计,可以防止内部机密或敏感信息的非法泄漏 针对企业现阶段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结合企业今后进行的网络化应用范围的拓展考虑,企业网主要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漏洞包括以下几方面:(1)内部窃密和破坏 由于企业网络上同时接入了其它部门的网络系统,因此容易出现其它部门不怀好意的人员(或外部非法人员利用其它部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入内部网络,并进一步窃取和破坏其中的重要信息(如领导的网络帐号和口令、重要文件等),因此这种风险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 (2)搭线(网络)窃听 这种威胁是网络最容易发生的。攻击者可以采用如Sniffer等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在INTERNET网络安全的薄弱处进入INTERNET,并非常容易地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获取所有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的内容。对企业网络系统来讲,由于存在跨越INTERNET的内部通信(与上级、下级)这种威胁等级是相当高的,因此也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3)假冒 这种威胁既可能来自企业网内部用户,也可能来自INTERNET内的其它用户。如系统内部攻击者伪装成系统内部的其他正确用户。攻击者可能通过冒充合法系统用户,诱骗其他用户或系统管理员,从而获得用户名/口令等敏感信息,进一步窃取用户网络内的重要信息。或者内部用户通过假冒的方式获取其不能阅读的秘密信息。 (4)完整性破坏 这种威胁主要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存储期间被篡改或修改,使得信息/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答案#精选.

尔雅通识课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答案 1.课程概述 1.1课程目标 1.《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多人。 C 6亿 2.《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总体网民当中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的人数将近50%。()√ 3.如今,虽然互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很普及,但网络还是比较安全,由网络引发的信息安全尚未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全民性的问题。() × 1.2课程内容 1.()是信息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A、数据安全 2.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以上都对 3.网络的人肉搜索、隐私侵害属于()问题。 C、信息内容安全 1.3课程要求 1.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做到()。 D、以上都对 2.信息安全威胁 2.1斯诺登事件 1.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主要是凭借“棱镜”项目进入互联网

服务商的()收集、分析信息。 C、服务器 2.谷歌、苹果、雅虎、微软等公司都参与到了“棱镜计划”中。() √ 3.“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的电子监听计划。()√ 2.2网络空间威胁 1.下列关于网络政治动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这项活动有弊无利 2.在对全球的网络监控中,美国控制着()。 D、以上都对 3.网络恐怖主义就是通过电子媒介对他人进行各种谩骂、嘲讽、侮辱

等人身攻击。()× 2.3四大威胁总结 1.信息流动的过程中,使在用的信息系统损坏或不能使用,这种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被称为()。 A、中断威胁 2.网络空间里,伪造威胁是指一个非授权方将伪造的课题插入系统当中来破坏系统的()。 B、可认证性 3.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中,最常见的是()。 A、中断威胁 4.网络空间里,截获威胁的“非授权方”指一个程序,而非人或计算机。() ×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Integrity) 、可用性(Availability) 。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 标: 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防范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是指: 预警(Warning )、保护(Protection )、检测(Detection )、反应(Reaction )、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 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 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 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 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 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 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1.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标: 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防范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R是指:预警(Warning)、保护

(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反应(Reaction)、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主要有防火墙、授权、加密、认证等。 检测:通过检测和监控网络以及系统,来发现新的威胁和弱点,强制执行安全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入侵检测、恶意代码过滤等等这样一些技术,形成动态检测的制度,建立报告协调机制,提高检测的实时性。 反应:在检测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之后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响应,从而把系统调整到安全状态。为此需要相应的报警、跟踪、处理系统,其中处理包括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而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2010年的5.17电信日显得格外让人瞩目。虽然世界电信日已经走到了第42届,但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感觉无穷威力的,恐怕要从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从2010年开始,已经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 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网”雏形初现。

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网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 2001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的“移动梦网”正式开通。当时官方的宣传称手机用户可通过“移动梦网”享受到移动游戏、信息点播、掌上理财、旅行服务、移动办公等服务。 随后的几年,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无线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亿万富翁,有媒体说,中国最好赚钱的年代有两拨,一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另外一拨则是大小SP们,可惜好景总是不长。 2006年9月,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投诉突出的情况,信产部猛力推出新的电信服务规范,严格要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执行。新规范将包括: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二次确认;IVR、彩铃、WAP等非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按键确认;点播类业务 强制执行全网付费提醒。这三项主要规定均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的投诉焦点。由于三项新规涵盖了“黑”SP的所有违规利润来源,因此将对国内违规SP形成封杀之势。 萌芽 如果说创建于2004年3月16日的3G门户开创的是中国FREE WAP 的另外一种模式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在中国移动互联网长河里,仅仅是萌芽的开始。 在这个萌芽时期,先后冒出了搜索、音乐、阅读、游戏等领域的多种无线企业,不过,整个行业都处在混沌之中,因为没有人能够讲得清楚未来是什么,商业模式之争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专业 指导教师分校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进入21世纪,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不断进步的。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引言 (4)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5)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5) (二)IPv6协议 (5)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7) (一)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7) (二)操作系统方面 (7) (三)软件方面 (8)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防范措施 (10) (一)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10)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11) 第四章结论 (13) 第五章致辞 (14) 第六章参考文献 (15)

引言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如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着,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应用到各个行业,普及到千家万户;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计算机网络故障也让我们烦恼,本此课题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计算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正是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通信系统的远距离传输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以主机为中心的主机——终端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客户机/服务器、基于多种协议的局域网方式,再到现在以Internet TCP/IP 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模式,短短的30多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共享全人类所共有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热点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要实现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以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网合一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推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业务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学、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和在线咨询等,使人们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坐在家中就可以工作、学习和娱乐。 (二)IPv6协议 IP协议开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广泛使用的IPv4。不可置疑,它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20多年中,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但是日益增长的对多种服务质量业务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而IPv4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报告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报告 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班级:历史1301姓名:李腾飞学号:xx2502020对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与防护的了解与认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国家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系统,而且通过各种方式与互联网相连。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网络虽然功能强大,也有其脆弱易受到攻击的一面。所以,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一、网络安全定义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方面来看,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随着社会的网络化,在各领域的计算机犯罪和网络侵权方面,无论是数量、手段,还是性质、规模,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计算机犯罪的对象从金融犯罪、个人隐私、国家安全、信用卡密码、军事机密等,网络安全问题能造成一个企业倒闭,个人隐私的泄露,甚至一个国家经济的重大损失。 二、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一)网络的脆弱性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脆弱性是伴随计算机网络而同时产生的。因此,安全系统脆弱是计算机网络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因此,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二)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1、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由于设计的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安全性考虑,因而使其受到影响。 2、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 一是文件服务器。它是网络的中枢,其运行稳定性、功能完善性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网络应用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和选型考虑欠周密,从而使网络功能发挥受阻,影响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和升级换代。 二是网卡用工作站选配不当导致网络不稳定。 3、缺乏安全策略。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 4、访问控制配置的复杂性,容易导致配置错误,从而给他人以可乘之机。 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日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据统计1,2014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达2349万辆,位列全球第一,遥遥领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预测这个数据将会在未来五年里增加到4亿辆。在我国车险中的交强险属于强制保险,因此这一汽车数量的上 亿 长。但由于法律建设滞后、行业自律缺乏和市场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车险中面临着理赔难、销售渠道价格不统一等难题,并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我国车险销售渠道分析 1数据来源于Mark Lines。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险公司的营销策略还是依靠营销人员实行人海战术进行直销,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电(网)销、4S店等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如表1所示)。 表1 车险主要销售方式比较 67.27%,增速迅猛。电话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14.65%,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 10.85%,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比达到25.5%,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 相对于传统渠道,电话、网络销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控和地域覆盖广等优势,被视为保险行业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

销渠道。分析发现,其最具竞争力之处是低于传统渠道15%的价格水平。由于价格仍是当前车险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电销产品的出现恰好是顺应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充分说明,费率改革的走向将直接决定车险市场竞争的走势。 2.代理机构 一部分车主通过代理人、4S店购买保险。中国保监会规定车险 在很大的差距。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汽车出险时,车主首先需要及时记录对方的车牌号、对方车主的家庭住址、名字、联系电话以及对方车险的具体情况,然后现场拍照。同时车主也需要记录日期、时间和事故地点;另外如有可能,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最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网上或者实体店中填写索赔申请,保险公司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引??言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 ??????? ??????? 方式,再到现在以InternetTCP/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模式,短短的30多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共享全人类所共有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热点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要实现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以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不 是日益增长的对多种服务质量业务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而IPv4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址资源即将枯竭

???????(2)路由选择效率不高,路由表急剧膨胀 ???????(3)缺乏提供QoS的保障 ??????? ??????? 而且 ??????? 功能:路由器探测,参数探测,地址自动配置,重复地质探测,地址解析,相邻节点连通性测试,选径,重定位等等。 ???????IPv6的安全性分析。其中包括身份验证等方式阻止信息报探测、IP欺骗、连接截获等攻击方法的入侵。

???????此外还有服务质量功能、移动性等新特性。 ???????未来的网络将能够提供丰富的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如多媒体会 ??????? ??????? 护,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也包括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及防护

课程目标已完成 1 《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 年12 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多人。 A、 B、 C、 D、 我的答案:C 2 《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 年总体网民当中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的人数将近50%。() 我的答案:" 3 如今,虽然互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很普及,但网络还是比较安全,由网络引发的信息安全尚未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全民性的问题。 () 我的答案:"(错的) 课程内容已完成 1

网络的人肉搜索、隐私侵害属于()问题。 A、 B、 C、 D、 我的答案:C 2 ()是信息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A、 B、 C、 D、 我的答案:A (错的) 3 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 我的答案:D 课程要求已完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做到() A、 B、 C、 D、 我的答案:D 2黑客的行为是犯罪,因此我们不能怀有侥幸的心理去触犯法律。() 我的答案:" 斯诺登事件已完成 1 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主要是凭借“棱镜” 项目进入互联网服务商的()收集、分析信息。 A、 B、 C、 D、 我的答案:D (错的) 2

谷歌、苹果、雅虎、微软等公司都参与到了“棱镜计划” 中。()我的答案:" 3 “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 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的电子监听计划。() 我的答案:" 网络空间威胁已完成 1 下列关于网络政治动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错的) 2 在对全球的网络监控中,美国控制着()。 A、 B、 C、 D、 我的答案:B (错的)

2017年度尔雅通识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18章

1.1 1《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C )多人。 A、2亿 B、4亿 C、6亿 D、8亿 2《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总体网民当中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的人数将近50%。(√) 3如今,虽然互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很普及,但网络还是比较安全,由网络引发的信息安全尚未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全民性的问题。(×) 1.2 1网络的人肉搜索、隐私侵害属于(C )问题。 A、应用软件安全 B、设备与环境的安全 C、信息内容安全 D、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 2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扩大了的计算机系统 B、它可以像一个单机系统当中一样互相进行通信,但通信时间延长 C、它的安全性同样与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服务的可用性有关 D、以上都对 3(D)是信息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A、数据安全 B、应用软件安全

C、网络安全 D、设备与环境的安全 1.3 1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做到(D) A、加强自我修养 B、谨言慎行 C、敬畏技术 D、以上都对 2黑客的行为是犯罪,因此我们不能怀有侥幸的心理去触犯法律。(√) 2.1 1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主要是凭借“棱镜”项目进入互联网服务商的(C)收集、分析信息。 A、用户终端 B、用户路由器 C、服务器 D、以上都对 2谷歌、苹果、雅虎、微软等公司都参与到了“棱镜计划”中。(√) 3“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的电子监听计划。(√)2.2

1下列关于网络政治动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动员主体是为了实现特点的目的而发起的 B、动员主体会有意传播一些针对性的信息来诱发意见倾向 C、动员主体会号召、鼓动网民在现实社会进行一些政治行动 D、这项活动有弊无利 2在对全球的网络监控中,美国控制着(D) A、全球互联网的域名解释权 B、互联网的根服务器 C、全球IP地址分配权 D、以上都对 3网络恐怖主义就是通过电子媒介对他人进行各种谩骂、嘲讽、侮辱等人身攻击。(×) 2.3 1网络空间里,伪造威胁是指一个非授权方将伪造的课题插入系统当中来破坏系统的(B)A、稳定性B、可认证性 C、流畅性 D、以上都对 2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中,最常见的是(A) A、中断威胁 B、截获威胁 C、篡改威胁 D、伪造威胁 3信息流动的过程中,使在用的信息系统损坏或不能使用,这种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被称为(A) A、中断威胁 B、截获威胁 C、篡改威胁 D、伪造威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分析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分析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带宽增加,数据流量增大,但与此同时安 全威胁并未减少,因此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仍值得关注。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 信息安全威胁的来源、特点及危害,探讨并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94亿,手机上网使用 率达88.9%。随着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移动商务类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 其中手机支付、手机网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76亿、2.70亿、1.68亿。再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报告[1]披露,订票、社交、论坛、浏览器等移动应用程序已成为数据暴露的新主体,移动互联网 恶意程序逐渐从主流应用商店向小型网站蔓延,具有短信拦截功能的移动恶意程 序大量爆发。这些事实说明移动互联网在带给人们工作、生活极大便利的同时, 信息安全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威胁 1.1威胁来源与类型 移动互联网包含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应用服务三个要素,移动互联网信息 安全威胁类型主要来自移动互联网络、移动互联网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三个方 面[2]。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源自网络设备漏洞以及针对这些漏洞的攻击。移动互 联网终端的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对个人信息的盗取、攻击等。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安全威胁主要是应用(一般是手机App)中包含的各种威胁, 如恶意扣费、信息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流氓行为等8种类型。由于移动终端包含用户信息,因而以用户作为目标的攻击 远比PC更为常见[3]。随着4G时代的来临,以大数据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面对更多的安全威胁,由于4G应用更为丰富,安全风险暴露更多;网络层面也面临更 大安全风险;终端层面面临的威胁更加复杂[4]。 1.2 主要安全威胁特点及危害 恶意扣费是指不法分子或不良商家使移动用户以隐蔽方式运行恶意代码,以 达到订购各种收费业务或让用户终端支付的行为,例如业务订购地址中嵌入恶意 代码,用户点击或访问后就被扣费,由于这一切都是在用户不知情下发生的,所 以称为恶意扣费。信息窃取是指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读取用户各种信息数据, 如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等;也包括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进行电话录音、 拍照、摄像等,再将数据上传。远程控制是指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可远程 控制用户终端的程序,使用户终端成为“肉鸡”或“傀儡机”。恶意传播是指自动复制、传播恶意代码的行为,例如用户终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推广软件、发送 推广短信等。资费消耗是指应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上 网等,以致消耗用户资费。流氓行为是指应用自动运行,占用用户终端资源(如CPU、内存)等,但却不能通过正常途径禁用、卸载或删除。可见,安全威胁使 用户蒙受经济损失、带来不良的体验、还可能危害其他用户的利益,因此,对于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威胁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理。 2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措施 2.1安全威胁多发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应用程序,由于我国手机用户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安全风险探究浅析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安全风险探究浅析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希望通过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络的安全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LSB;移动终端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在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面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纷纷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进行圈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大部分的WAP网站正投放更多的人力来提升网站的使用体验,一部分Web网站还专门针对目前使用的智能手机平台进行相应优化以适配手机屏幕的使用; 第二,应用商店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了不仅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移动互联网网民下载安装手机应用程序的方式,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便于吸引大量个人或团队开发者投身其中,形成一个全面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第三,各式各样的移动互联网特有的应用技术不断显现,如手机微博等有时间碎片化特点的应用已成为新的移动互联网关键应用。 在终端方面,智能终端的飞快发展也大力推动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升级,从炙手可热的iPhone、新机不断的HTC到背水一战的NOKIA都暗示着未来的移动终端竞争,是OS的竞争,也是用户体验的竞争。并且所有的OS,无论是否开源,都不再局限于手机终端的使用,终端厂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搭载移动接入设备(SIM卡模块、Wi-Fi模块)的不同类型移动互联网终端,诸如:平板电脑、MP3、手持游戏机、电子阅读器、车载GPS等,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无缝体验相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大大降低了由于设备局限引起的业务不连贯现象。 移动终端功能的增强和移动业务应用内容的丰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同时移动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不容乐观的行业安全现状,部分应用商店开始与安全厂商开展合作,加强应用的监测力度。鉴于目前第三方应用市场的混乱状态,为了响应国家对于行业安全的号召和为广大移动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应用下载平台,中国移动成立了中国移动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以下简称移动MM),还建立了国内首个专业的手机应用测评中心,和制定一套严格的软件审核机制。开发者在移动MM上所提交的每一个手机应用,在上线前都要经过性能评估、安全扫描、预测试、正式测试和质检五大环节,对可能存在的病毒和恶意插件进行全面扫描,最

2017《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期末考试(20)

2017《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期末考试(20) 1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点的是()。(1.0分)1.0 分 A、 传染性 B、 可移植性 C、 破坏性 D、 可触发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2美国“棱镜计划”的曝光者是谁?()(1.0分)1.0 分 A、 斯诺德 B、 斯诺登 C、 奥巴马 D、 阿桑奇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3之所以认为黑客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源头,这是因为黑客是()。(1.0分)1.0 分A、 计算机编程高手 B、 攻防技术的研究者 C、 信息网络的攻击者 D、 信息垃圾的制造者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下面哪种不属于恶意代码()。(1.0分)1.0 分 A、 病毒 B、 蠕虫 C、 脚本 D、 间谍软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系统管理员放置Web服务器并能对其进行隔离的网络区域称为()。(1.0分)1.0 分A、 蜜罐 B、 非军事区DMZ C、 混合子网 D、 虚拟局域网VLAN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6WD 2go的作用是()。(1.0分)1.0 分 A、 共享存储 B、 私人存储 C、 恢复删除数据 D、 彻底删除数据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7应对数据库崩溃的方法不包括()。(1.0分)1.0 分 A、 高度重视,有效应对 B、 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C、 重视数据的可用性 D、 不依赖数据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1.0分)1.0 分 A、 下一代网络中的内容安全呈现出多元化、隐蔽化的特点。 B、 越来越多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的用户让内容安全威胁变得更加难以防范。 C、 现在的大多数移动终端缺乏内容安全设备的防护。 D、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互联网。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1.简述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1)双协议栈技术 (2)隧道技术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2. 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3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3-2=6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子网号为10.32.0.0,主机号范围为10.32.0.1-10.63.255.254 子网号为10.64.0.0,主机号范围为10.64.0.1-10.95.255.254 子网号为10.96.0.0,主机号范围为10.96.0.1-10.127.255.254 子网号为10.128.0.0,主机号范围为10.128.0.1-10.159.255.254 子网号为10.160.0.0,主机号范围为10.160.0.1-10.191.255.254 子网号为10.192.0.0,主机号范围为10.192.0.1-10.223.255.254 3.什么是多径效应? 移动通讯电波传播最具特色的现象是多径衰落,或称多径效应。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地形、地物的影响而产生反射、绕射、散射等,从而使电波沿着各种不同的路径传播,这称为多径传播。由于多径传播使得部分电波不能到达接收端。而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也是在幅度、相位、频率和到达时间上都不尽相同的多条路径上信号的合成信号,因而会产生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延扩展等现象,这些被称为多径衰落或多径效应。 4.为什么CDMA称为绿色手机? 普通的手机(GSM和模拟手机)功率一般能控制在600mW以下,CDMA系统发射功率最高只有200mW,普通通话功率可控制在零点几毫瓦,其辐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手机发射功率的降低,讲延长手机的通话时间,意味着电池,话机的寿命长了,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故称之为“绿色手机”。 5.移动IPV6数据包选路过程? (1)当移动节点在家乡链路上时,它们就像任何固定节点一样收发数据包。 (2)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的通信软件伙伴可以利用IPv6选路报头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移动节点,这些包不需要经过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练,它们将经过从始发 点到移动节点的一条优化路由。在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是一个非 常好的中间目的节点。因为转交地址和移动节点总是配置在一起的。因此。通 信伙伴将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作为选路报头中唯一的中间目的节点,以便数据 包直接路由到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上。 (3)如果通信伙伴不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那么它就像其他任何固定节点发送数据包那样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包。这时,通信伙伴只是将移动节点的家乡地 址(也是它知道的唯一地址)放入目的IPv6地址域中,并将它自己的地址放在 源IPv6地址域中,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这样发送的一个数据包将被送往移动节 点的家乡链路,在家乡链路上,家乡代理截获这个数据包,并将它通过隧道送 往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移动节点将送过来的包拆封,发现内层数据包的目的

2016尔雅选修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和防护》课后作业的答案解析

尔雅选修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答案 收集整理日期:2016-4-1 收集整理:陶少1.课程概述 1.1课程目标 1.《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多人。6亿 2.《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总体网民当中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的人数将近50%。()√ 3.如今,虽然互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很普及,但网络还是比较安全,由网络引发的信息安全尚未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全民性的问题。()× 1.2课程内容 1.()是信息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A、数据安全D、设备与环境的安全 2.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以上都对 3.网络的人肉搜索、隐私侵害属于()问题。C、信息内容安全 1.3课程要求 1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做到()。D、以上都对 2.黑客的行为是犯罪,因此我们不能怀有侥幸的心理去触犯法律。()我的答案:√ 2.信息安全威胁 2.1斯诺登事件 1.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主要是凭借“棱镜”项目进入互联网服务商的()收集、分析信息。C、服务器 2.谷歌、苹果、雅虎、微软等公司都参与到了“棱镜计划”中。()√ 3.“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的电子监听计划。()√ 2.2网络空间威胁 1.下列关于网络政治动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这项活动有弊无利 2.在对全球的网络监控中,美国控制着()。D、以上都对 3.网络恐怖主义就是通过电子媒介对他人进行各种谩骂、嘲讽、侮辱等人身攻击。()× 2.3四大威胁总结 1.信息流动的过程中,使在用的信息系统损坏或不能使用,这种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被称为()。A、中断威胁 2.网络空间里,伪造威胁是指一个非授权方将伪造的课题插入系统当中来破坏系统的()。 B、可认证性 3.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中,最常见的是()。A、中断威胁 4. 网络空间里,截获威胁的“非授权方”指一个程序,而非人或计算机。()× 3.信息安全的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