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史志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史志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史志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史志

附件1: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志

前言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始建于1956年。现隶属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教学、科研单位。经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一代代在这里工作过的解剖教师和教辅人员,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教育奉献了毕生精力。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创始人刘其端教授去逝后将自己遗体捐献给原内蒙古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回顾半个多世纪的解剖发展历程,无比感慨。一代又一代解剖人用辛勤工作打造了内蒙古医学教育的基石专业。本着对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工作过的每一位教师和教辅人员的崇敬,我们回顾性的编写这部教研室志,力求详实。但毕竟年代较为久远,许多人和事已无法详细考证和赘述,万望体谅。本教研室志中的不详和不实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志》分为年代志、人物志和附录三部分。人体解剖实验室于2005年8月正式成立,隶属基础医学院,其前身为解剖教研室技术组。由于该实验室仅为解剖教研室教学服务,而且,其工作性质和目的与解剖教学无法割裂,故将其一并记述在本教研室志中。

最后,我们怀着崇敬心情编写解剖教研室史志,回顾解剖教研室

发展历程感慨万千,一种精神激励着我们,这就是全体解剖人为人民医学教育事业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部分

解剖教研室年代志

一、共分6个时段:

1、1956年建院初始至1966年文革开始时段;

2、1966年6月至1971年(文革前半期)时段;

3、1971年恢复招生至上世纪70年代末时段;

4、上世纪80年代时段;

5、1980年至2005年时段;

6、2005年至现在时段。

二、每个时段的记述内容

A.科室空间结构的变迁

B.人员结构(教师及教辅人员)

C.人员的进出情况变化(带花名)

D.科室负责人组成及变化

E.所承担教学任务及变化

F.研究进展情况

G.教研室内大事记

人体解剖学教研组组建到“文革”开始时段

(1956年4月-1966年6月)

该时段为人体解剖学教研组筹备组建成立及初步发展阶段。1956年5 月1日内蒙古医学院成立。1956年春,首批教研组筹建工作完成,于1956年4月底,人体解剖学教研组作为首批教学科室之一正式成立,隶属于基础医学部,办公场所位于主楼一楼东侧。

A 科室空间:总占面积约400m2

拥有5m×5m 小型实验室7个;

5m×10m 中型实验室1个;

3m×5m 教师办公室5个;

5m×5m 操作室1个;

5m×5m 尸体储存室2个;

5m×10m 标本陈列室1个;

3m×5m 小型尸体房1个;

杂物收藏(小型)若干。

拥有尸体20-30具

粗标本?件;瓶装细标本?件;模型?件;挂图?幅。此空间可同时容纳2-3个班组的实验教学。

部分标本照片

B 师资:

组建初期,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医学院。以此为核心汇集来自协和医院,沈阳医学院和乌兰浩特卫校等各有关医学院的支边人员组建而成。

教师:刘其端(教授)、穆家圭、王之烈、李益纯、李定一、马承忠、以后又陆续毕业分配或调入博彦图、王俊侯、陈卫昌、徐公美、朱钦、闫桂彬、张魁亨及邱经权,其中教授1名,讲师2名,助教11名。

C 技术组人员:徐春荣、张旺明、杨海高、吕彦林等。

D 教研室主任:刘其端

秘书:李益纯

E 承担教学任务:医疗系本科系统解剖学(约200学时),中医系本科系统解剖学(约150学时)。

教学方式:大课(理论)和小课(实验)按1:2进行教学。

F 科研方向:少数民族(蒙)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主要刘其端教授设计)。

G教研室内大事记

1955年的秋天,中央决

定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医

学院,次年招生开课。卫生

部从沈阳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院校抽调了一批教师和职工支援内蒙古医学院的筹建工作。国内老一辈解剖学家刘其端教授当时已年过半百,患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为了支援边疆建设,他毅然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北京医学院,来到边陲青城。他除担任医疗系主任参与建院工作外,还亲自抓起建立解剖教研组的工作。当时的解剖教研组一无所有,一切都是从头做起。在刘其端教授指导下,全组教工同心协力,定购书刊,到外地运尸体。为了制作示教标本,刘其端教授亲自带领一些同志搜集挖掘无主骨骼。市

内工地,郊区荒冢,清晨,

当旭日冉冉升起,解剖教

研组的同志携带竹筛、口

袋等工具,乘马车奔往郊

外。他们不顾日晒风吹,寻找和清点大、小骨头。为保证标本的完整,每块手脚的骨头、舌骨、中耳三块听小骨都设法找到。他们将这些骨骼运回来,清洗干净以备教学使用。老一辈技术员徐荣春同志指导青年同志将散骨穿成骨架。技术组还赶制了一些示教标本及石膏模型。在刘教授指导下,徐荣春制作了脑和脊髓的髓鞘染色切片。为烤片,他们自己设计制作了安装灯泡的简易烘片箱。这些工作不仅解决了教学的急需,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与些同时,刘教授还根据我院情况,重新编印了他在北医使用的《人体系统解剖实用讲义》。就这样,同志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要极端困难的情

况下,完成了开课准备工作。当年,刘其端教授带领大家制作标本留给学院的不仅仅是一些标本,而是那种热爱边疆、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转自李益纯的“第一节解剖课之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记人体解剖学专家刘其端教授

刘其端(1906年——1990年),解剖学教授。男,汉族。字式谭,河北省南宫市人。1931年毕业于原北平大学医学院后留校工作,曾到日本进修和留学,1947年晋升为教授。任解剖教研室主任。解放后被聘为卫生部教材编委会特约编审,作为中国解剖学名词委员会委员参加《人体解剖学名词》一书的编写审定工作。1956年支边到内蒙古医学院工作。曾任解剖学教研组主任,医疗系主任,基础部主任,并兼任内蒙古科委委员,专家组副组长,内蒙古解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内蒙古政协第二、第三届常务委员等职。治学态度严谨,研究成果丰富,发表论文近30篇,完成有关人体解剖的教材数种,其中关于颅型的大量数据及分析对不同颅型的成因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国内外解剖学界所肯定,对医学做出重要贡献。临终遗嘱将遗体献本院作解剖教学、科研之用。是支边专家中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献身内蒙古的榜样,受到党政领导和卫生、教育界的广泛尊敬。

早在三、四十年代,刘其端教授就已在解剖学上有较高的造诣,在我国解剖学界也有一定影响。建国初期,他已是北京医学院解剖教

研室主任,并担任着国家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特约编审和中国解剖学会名词委员会的委员。1956年,年过半百的刘其端得知内蒙古自治区要成立医学院,乌兰夫同志亲自到中央请求内地支援时,他的心动了。在支边大会上,听到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他的脸上露了欣然的微笑。他说:“我会在草原上干出一番事业上来!”随即,他和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的妻子田淑珍,把即将报考大学的儿子只身留在北京,带着刚刚七岁的女儿,来到了呼和浩特市。

筹建中的内蒙古医学院一穷二白,找不到一具可供教学使用的人体骨骼标本。“上人体解剖课,没有骨骼标本怎么行?”刘其端教授心急如焚,他找到领导说:“让我带着同志们到荒郊坟地挖些没有主的尸体骨骼来吧。”“您这般年纪能行吗?”“行”。教授肯定地回答。这么有权威的教授要亲自去挖死人骨头,干这种没人愿意干的活?!人们惊讶了,但同时也深深地为他那种艰苦创业精神所感动。一批从内地分到医学院的青年教师纷纷坐上马车,带上干粮,跟着老教授来到荒无人烟的南郊坟地挖掘死人的骨骼。然后,他们又制成一具具完整的人体骨骼标本及大量的头颅、躯干和四肢标本,使学院当年就开了人体解剖实验课。如今30多年过去了,老教授制作的这些骨骼标本,有的仍在教学上发挥着作用。他们辛勤编写教材、积极备课的同时还要抽出一定时间监管教学楼的建设,使之适用于教学。

刘其端老师治学严谨、精于传递授业、解惑为师之道,把新的学术成就及时地教给学生。同时他非常注重教书育人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教育的理念,深入同学中间去做辅导、指导学习,赢得同学们钦佩和

敬仰。直到今天,他所教过的学生提起刘其端老师都称赞他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刘其端教授在解剖学的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奋斗了50多个春秋,为国家,特别是为内蒙古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医学人才。他开设了高中级解剖学师资班,撰写讲授人体系统解剖实习讲义,人体系统解剖讲义,人体组织学讲义,发起创建了内蒙古解剖学会并担任理事长,开展解剖学的教研工作,使内蒙古的解剖学教研水平,早在六十年代就跻身于全国的中上等水平。

十年文革,老教授饱受磨难。粉碎“四人帮”后,他不计前嫌,在古稀之年仍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1980年,老教授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他一边忙着筹备主持内蒙古解剖学学术年会,并准备参加第二届全国科协大会;一边赶写着总结自己一生教学经验的论文。终因过度疲劳,造成脑血管意外出血,病倒在床上。他的夫人田淑珍悲切地说:“他太爱事业了,以致于身患重病也不注意休息;他太不珍惜自己了,反而留下了许多遗憾。”

是的,刘其端教授爱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爱草原胜过自己的故乡。他在内蒙古34年,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只求给予,不求回报。这些年来,他没有晋升过一级工资,没有调整过一次住房,就连自己唯一的爱女的工作,还是组织主动帮助解决的,他就像蜡烛,悄然发光,燃尽自己。

1981年组织上送老教授去北京治病疗养,然而,刘其端教授无时无刻不在眷恋着为之奋斗了后半生的内蒙古医学教育事业。只要病

情稍有好转,就对家人说:“我病好了就回内蒙古,我还要带10个研究生,我还能为自治区的医学教育事业做点工作。”后来,他病情日渐加重,内蒙古医学院的师生闻讯前去探望,他紧紧地拉着同志们的手,用含混不清的语言一遍遍地说:“请帮我翻翻身,把我的脸朝着西边,我要望着内蒙古……”他在病重时反复叮嘱家人:“我死后一定要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内蒙古医学院,让我为自治区的医学教育事业尽最后的一点微薄之力。”

1990年2月16日,84岁的刘其端教授在北京病逝,噩耗传来,内蒙古医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万分悲痛,并遵从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体制成骨骼标本,从北京运回呼和浩特。9月15日,内蒙古医学院1500名师生为老教授举行了隆重的骨骼标本揭幕仪式,在老教授遗像两旁,两幅长长的挽联上写着:

“破陋俗先导师留遗骨在边疆做表率以教后人

树新风众师徒敬仰慕昭君志展宏图藉慰九泉”。

最令人不能忘怀和感动的是刘其端老师在病重直到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内蒙古的解剖事业,提出了死后把自己的遗体奉献给内蒙古医学院。刘其端教授安息了,但他的遗体依然留在解剖教研室内支持解剖事业的发展,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内蒙古的医疗卫生事业。

“文革”前半期时段

(1966年6月-1971年)

此时期为文化大革命前半期,受“文革”运动的冲击,一切教学活动均停止,科室设施亦受到一定程度的毁坏。

教师王俊侯和技术员张旺明调离;

教师白青林1960年调入,后参军;

刘其端教授错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一些教师被错打成“右派”。

1971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时段

(1971年-1979年)

本时段内主要是“文革”后期教学工作逐步恢复。1971年第一次招收工农兵学员,直到1976年共招收有6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招生制度,重新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

A 教研室空间略有变化:原第一中教划归教研组使用,实验室由此中型实验室增为2个;

B 调入教师:白青林、王瑞、赵忠诚、栾亚文(后不久调离)。

C 技术组:增加张琪、杨维群(后很快调离)及临时工小祁(河北省)、赵兵及王明松。

D 教研室主任:刘其端

副主任:博彦图、李益纯

党支部书记:博彦图

E 承担教学任务:

71级-76级6届工农兵学员系统解剖学(医疗系及中医系),蒙医系系解。护校系统解剖学,师资班系统解剖学。教学时数大为减少。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医疗系本科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中医学本科系统解剖学、药学本科系统解剖学、附属医院卫校护理中专系统解剖学。

F 科研活动开展并未恢复

G教研室内大事记

1. 刘其端教授恢复并主持教研组工作;

2. 从1971年开始迎来工农兵新学员;

3. 从1977年恢复招收高考入学的医疗系、中医系、药学本科和附属医院卫校护理中专学生。同年底,恢复正常的解剖教学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时段

(1980-1989年)

本时段是“文革”后人体解剖学教研组教学及科研工作恢复、发展时期,人员数量开始增加且流动大。

A 教研组空间变化:

原第一中教室划归中型实验室分一半让于组胚教研室。教学场所变为7个小型实验室及1个中型实验室。可承载4个班的实验教学任务。

B 教师队伍有所增加,相继调入有赵士斌及从师资班毕业分入本组的王树勋、苏慧杰、张宝林、李清水。由医疗系毕业分配来的

赵毅丹、刘元生、闫明、刘锦涛、李昶(198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季晓君、王世界、张晓云等。教师队伍最多达19人。调出者:闫明、刘锦涛、李昶、王世杰、陈维昌、徐公美、赵毅丹、张小云、刘元生、李清水。

C 技术组人员调入:谢群、邵文忠及本院毕业分配的汪剑威、魏向阳、闫小林。徐荣春老先生退休回北京。

D 教研组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博彦图

科室副主任:李益纯、王之烈、马承忠

后期主任:朱钦副主任:王之烈

E 所承担教学任务:

医疗系本科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医疗系专科(大专)系统解剖学,中医系本科系统解剖学,药学系本科系统解剖学、附属医学护校护理专业(中专)系统解剖学。

F 80年代后期,开始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师资结构出现较大变化。高级职称者8人,约占60%;中级职称者6人,约占30%。科研活动开始活跃。

G教研室内大事记

1. 1980年,由刘其瑞教授、

舍英教授倡导和积极努力

下,成立了中国解剖学会内蒙古分会,即后来的内蒙古解剖学会的前身。成立初期仅有二十位学会成员,主要为内蒙古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组织胚胎教研室、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包头医学专科学院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教研室及其它盟、市卫校等单位的教师。成立之际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等活动,学院领导也前来参加并祝贺。刘其瑞教授在此期间举办了学术讲座并倡导遗体捐献

2.本教研组负责举办了华北协作区解剖学会年会。

3. 1983年,本教研组为内蒙古医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之一。

4.李益纯教授于1983年招收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张宝林。

上世纪90到本世纪初时段

(1990-2005)

进入90年代,人体解剖学教研组改称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后将技术组改称为与教研室并列的实验室(科级)。

A 为满足教学工作量大增的需要,经不断努力,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科室教学场所有了很大改善。首先收回了在文革期间被别的科室占用的两所房间,作为储藏室用。并将第二、三中教室划为本室使用,使我室可供整班实验的中型实验室增加为3个。教学负载能力大为提高。可同时接受8个班的实验授课空间。

B 这一时段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许多老教师由于退休,调离

或自然减员,大为减少。年轻教师进入的不少,但因考研或调离,减少的也多。年轻教师一般多在3-5年内离开教研组。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明显。

进入的师资有:齐连枝、李志军、刘文忠、张静、李红华、李跃新、高斌礼、郝丽霞、高尚、王国强、蔡永强、王海燕、李筱贺、王建忠、张少杰等。

调出的师资有:张静、李红花(考博)、李跃新、郭向阳、高斌礼、郝丽霞等。

新增实验技术人员:马界荣(新调入);王志强。

退休教师:王瑞、赵忠诚、王树勋。

C 至1999年底实有教师:王瑞、赵忠诚、王树勋、苏慧杰、赵士斌、张宝林、汪剑威、季晓君、齐连枝、李志军、刘文忠、郝丽霞、高尚、王国强。高级职称者6人,约占30.6%。中级职称者5人,约占50%。

实验室技术人员调出:闫小林、谢群、邵文忠、魏向阳,杨海高退休。

实验室实有人员:吕彦林、张琪,马界荣(新调入),王志强。

D 党政负责人组成:党支部书记:王树勋

教研室主任:邱经权;副主任:王瑞、苏慧杰后期教研室主任:王瑞;副主任:苏慧杰、张宝林。

实验室主任:王瑞(兼)

教学秘书:季晓君,后由汪剑威接替。

E 承担教学任务:

1. 开设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口腔解剖学及断层解剖学?

2. 授课专业:①医学系本科②医学系专科③医学系计划外专科

④中医系本科⑤中医系专科⑥药学系本科⑦护理本科⑧卫校专科⑨卫校计划外专科⑩口腔专科○11影像专科○12硕士研究生系解课。

教学人员及空间紧张,已近超负荷状况。

3. 至90年代后期,教学的方法、手段方面实行了多样化,多媒体教学开始引入。

F 研究生培养及科研

继李益纯老师之后,先后招收研究生的硕导有朱钦、王瑞、王树勋、赵士斌及张宝林。

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确定的科研方向有:神经解剖研究,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临床应用解剖方面的研究,运动系统及骨学方面的研究。教研室发表不同级别的论文约30余篇。朱钦、张宝林二人获上级有关部门的科研资助项目的支持。王瑞、苏慧杰及赵士斌分别参编华北协作区统编教材(人体解剖学)和与河北医科大等5所高校合编的教材(人体解剖学)均用于教学。G教研室内大事记:

1. 1990年刘其端教授在北京去世。按刘其端教授生前遗愿,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内蒙古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并将骨骼由原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制成完整标本。后将刘其端教授遗骨由朱钦,汪

剑威前往北京运回,陈放于人体解剖陈列室。后经医学院决定,在刘其端教授遗骨陈放的解剖教研室设立为我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其端教授遗骨可供后人瞻仰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在此时段,科室前后共接受高校工委、卫生厅、本院教务处、医疗系及基础部等6次评估检查。此后被内蒙古卫生厅确定为全区重点学科、先进实验室及学科带头人(王瑞),并挂牌见报(内蒙古日报)。

3. 着手申请博士生培养点。申报论证材料后传付闫小红后未果。

2005年至现在时段

本时段“大事记”主要有内蒙古医学院建院50周年;2005年底内蒙古医学院金山校区建成并于2006年整体搬迁工作完成,2007年10月高教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和2012年内蒙古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此时段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的蓬勃发展的激励下,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教学及科研上有了较大的发展。2005年学校改制,原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分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实验室由马界荣任第一任副主任。

A 2005年底内蒙古医学院金山校区建成并于2006年整体搬迁工作完成。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人体解剖实验室教学及办公场所分配在实验教学D楼1至4层。教研室面积作用面积约为160㎡;实验室教学用面积约为2511㎡。尸体房:300平米。实验室房间用于:实验室、实验准备室、系统解剖学教室共11间(多媒体教室4个)、局部解剖

操作室5间、标本陈列室2间、断层标陈列室和塑化标本陈列室1间、其余办公室、模型室、骨学标本室、库房若干。刘其端教授遗骨陈列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在一楼西侧。

B 这一时段教师队伍相对稳定,青年师资增加,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明显优化。增加博士1人。

新增的师资有:杨喜、春香、侯二飞、和雨洁、王建、戴丽娜。调出的师资有:王国强,刘文忠。

新增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恩和吉日嘎拉。

退休教师:苏慧杰、赵士斌。

张宝林(因病去世)

C 截止到2012年10月本教研室实有教师共16人:汪剑威、季晓君、齐连枝、李志军、高尚、蔡永强、王海燕、李筱贺、王建忠、张少杰、

杨喜、春香、侯二飞、和雨洁、王建、戴丽娜。高级职称者5人,约占31.3%。中级职称者7人,约占43.8%。

2011年李筱贺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博士学位后回教研室工作。硕士学位以上共11人,占68.8%。

实验室主任:高尚(2011年任命)

实验室实有人员:张琪,马界荣、恩和吉日嘎拉、王志强。

D党政负责人组成:

教研室主任:汪剑威;副主任:高尚。

教学秘书:王建忠,后由张少杰接替。

党支部书记:蔡永强

E承担教学任务:

1. 本科及本科以下各专业开设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口腔解剖学、麻醉解剖学及断层解剖学。研究生开设有断层及神经解剖学、外科手术解剖学、数字人及数字解剖学、英语论文写作、Mimics软件使用方法等课程。

2. 授课专业:①临床医学本科和专科②临床医学计划外专科③口腔医学、麻醉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运动医学和法医学本科④中医学本科、专科和针灸推拿本科专业⑤蒙医学和蒙医护理本科⑥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和蒙药学本科专业⑦护理学本科和专科⑧医学信息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学英语和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⑨医学检验技术、医疗保险、眼视光技术、药物制剂工程、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科专业。

F 研究生培养及科研

本时段,解剖教研室做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的一部分,研究生培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成绩。研究生培养数量达名,质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与第三军医大学等区外医学院校间的校际合作使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内涵。导师队伍进一壮大。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增加李志军、汪剑威、季晓君、齐连枝。

科研项目主要有李志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青少年脊柱椎弓根三维形态计量研究及HCT骨质重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12岁儿童脊柱颈段数字化三维形态发育研究”

G 教研室内大事记:

1. 2006年内蒙古医学院建院50周年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实验室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本规定进一步规范实验室仪器、药品使用及储存管理,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质管部实验室内部管理。 2、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 2.1. 实验室是进行检测、检定、校验工作的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检测室 温度、湿度符合相关项目检测环境条件需要。 2.2. 与试验检测工作无关的人员及物品不得入各检测室,实验人员不得做与检测和质 量改进实验无关的事情。工作期间严禁离岗、聊天、嬉戏、打闹、吸烟 2.3.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工作时应戴相关的手套,严禁用手触摸带电器柜, 遵守安全用电规定。 2.4. 相互产生交叉污染或干扰的项目必须分室进行,不同项目的台面和物品不准混用。 2.5. 严格遵守本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每次实验必须有详尽的实验记录,原 始实验记录、数据按规范和要求必须严格管理。 2.6. 工作完备后清理试验场地,关闭电源,水龙头和门窗,做好防水、防火、防盗等 工作。 2.7. 必须遵守危险品的有关规程,对于使用的易燃、易爆、剧毒和有腐蚀性物品,从 进场、领取、使用、废弃等环节上严格按操作程序和细则进行管理。 2.8. 实验室钥匙管理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钥匙管理的要求,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 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 2.9. 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实验室清洁卫生落实到人,定期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 疏通排水沟

正常人体解剖学 骨学部分

正常人体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分类组织学 胚胎学系统解剖学 其他 解剖学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双脚并拢,足尖向前。 运动系统组成:骨骼,骨骼肌,骨连接。 第一节骨学: 骨数量:成人骨206,颅骨29,椎骨26;下肢骨62,上肢骨多2个. 长骨:两头一端 短骨 形态扁骨:颅骨,肋骨等 不规则骨 骨的分颅骨29(包括听小骨3*2) 躯干骨51(椎骨26) 部位上肢骨64 下肢骨62 骨密质 骨松质成骨细胞(生长,改建,修复) 内: 破骨细胞(骨内外均有) 外:胶原纤维 骨质红骨髓(不同时期造血细胞,造血功能) 骨膜 骨构造 骨髓黄骨髓(6岁左右,长骨红骨髓被脂肪

细胞替代,可以变回红骨髓)其他:血管,神经,淋巴管。 骨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无机质韧性,有机质坚固。(磷酸钙,碳酸钙;胶原蛋白:骨胶原纤维,粘多糖蛋白),比例:有机:无机=3:7。 第二节躯干骨和颅骨 中轴骨=躯干骨+颅骨 一,躯干骨 (一)椎骨 一般形态: 七个凸起:上下关节突(2*2),左右横突(2),棘突(1). 腰椎:椎体最大,棘突宽大呈板状,棘突间间隙大(腰椎穿刺)。 颈椎特征结构:椎体小,椎孔大:有横突孔,棘突分叉。 寰椎(第一颈椎):无棘突,无椎体。 枢椎(二):有齿凸。 隆椎(七):棘突特长

骶骨:5个骶椎融合。骶管裂孔(裂孔:管道开口不完整):会阴神经经 过,痔疮手术麻醉处。 尾骨:3~4个尾椎退化。 第三节附肢骨 一,上肢骨锁骨:呈~形状,2/3前凸,1/3后凸。 (一)上肢带骨肩峰 肩胛骨喙突 关节盂 肩胛岗 岗上下窝’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外科颈(下部有腋神经经过),桡神经沟,鹰嘴窝,冠突窝,桡窝 内上髁,外上髁。髁:突出点!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保障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制定本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促进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实现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实施资源整合、共享;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2、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使用管理、统一资源分配、统一保障、统一考核管理的原则。 3、实验实训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科研任务,提升实验实训教学水平;在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学校要重视实验实训室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熟练、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实验实训队伍。 5、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主要为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等实验实训教学服务的实验实训室。 二、管理体制 1、实行在校长领导下的主管校长负责制,教学校长分管,设立实训处、各专业教研室等负责具体实验实训的工作与日常管理。建立实训处和各实训室二级管理体制。总务处为实验实训提供后勤保障。

2、实训处与各实训室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实验实训工作规划;实验实训室有关规章制度;实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日常管理 1、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管理的文件。学校实验和实习管理规范,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实验实习场所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实验实习安全到位、管理到位。认真做好实验实训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实验实训室教学资料、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包括学生实习记录、学生实训报告、设备台帐等。 2、实验实训室应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保证实验实训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认真贯彻执行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与培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加强实训课卫生、纪律等环境保障,及时督促与管理,每周上报各专业实训室基础卫生、纪律考评分,细致到班、人,计入每周每班流动红旗考核。 5、每学期对各实训室的设备及资产进行核查。 四、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内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的管理。

学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教师职责 一、执行学校有关实验室工作计划,遵守、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仪器研制,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三、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修以及废物回收、处理工作,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习惯。 四、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协助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切实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五、采取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好国家财物,按规定处理好三废。 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 一、教学仪器专供实验教学、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等使用。禁止擅自挪用教学仪器用于非教学活动,更不允许个人占用。 二、校内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借用教学仪器,应先填写“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学生实验提前一周交实验教师准备,然后签字借出。 三、外单位借用教学仪器,需持单位证明,在不影响本校教学的情况下经学校主要领导批准签字后方可借出。

四、教学仪器使用完毕要及时归还,实验教师对借用时间到期而未归还者有责任督促归还,学期末要将借出器材全部收回入库。对归还、收回的教学仪器要当面清点,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按有关规定处理。 教学仪器损坏赔偿报废制度 一、教学仪器若有损坏或丢失,应由当事人填写“仪器损坏、丢失报告单”,实验教师应及时查明原因,根据有关制度和损失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领导批准签字后实施。 二、本校师生实验教学过程中正常损坏的仪器一般免于赔偿,但若属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或粗心大意、玩忽职守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应视情节轻重,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并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情节严重的加倍赔偿。 三、外单位借用或本校教师非教学借用造成损失的,应视影响教学的程度,赔偿全部损失或加倍赔偿。 四、对于损坏或丢失的教学仪器,确已无法修复或追回的,学期末统一填写“教学仪器报废申请单”,学校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逐件进行技术鉴定并填写鉴定意见,需报废的低值易耗品直接报学校主要领导审批,需报废的固定资产经学校主要领导同意,报县教学仪器站,县教学仪器站依据有关规定组织鉴定审批。批准后方可办理销帐手续。 五、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要注明报废标志装箱单独存放备用或清除,报废情况年末报县仪器站备案。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A市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出台。《办法》提出新设“A实验室”,旨在培育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每年可获不低于2000万元的稳定支持经费。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现有207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包括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72家。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41人,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81项。 此次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办法》,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支持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国家和我市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新设立A实验室类别 据悉,《办法》所指的实验室包括在渝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以及A实验室、A市重点实验室。 其中,A实验室是新设立的一个类别,旨在培育国家实验室,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基础好、实力强、水平高的在渝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相关领域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基础上进行建设,打造引领发展、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管理创新的国际一流实验室。 A市重点实验室分为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区域重点实验室三类。其中,区域重点实验室是新设立的类别,目的是通过市和区县(自治县)共建,解决有关区县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相对薄弱、创新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每年给予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 《办法》明确,每年给予国家实验室不低于2000万元,学科、省部共建、军民共建三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研究中心600万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0 万元,A市重点实验室不低于20万元的稳定支持经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A市重点实验室在评估周期内每年给予100万元的稳定支持经费。A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稳定支持经费主要用于科研人员绩效奖励、人才引进培育及自主研发等。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 暨南大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0000906 课程英文名:Human anatom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课程类别: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学分:2 总学时数:36 周学时数:2 适用专业:药学,中药学 适用学生类别:内招生,外招生 开课单位: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2.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教学要求 1.自学能力:大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主要讲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 2.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 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

系。 4.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5.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6.外语: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词汇及阅读部分贡文参考资料。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 难点: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周围毗邻关系.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理论授课:主讲绪论、各章节总论和一些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共36学时,分14次完成,每周2/3学时。 要求: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以理论性讲述为主,配合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动活泼课堂氛完成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模型、标本、实地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辅助教学资源,建立和开展现代化、立体化、开放式人体解剖学教学手段和方法。 【暨南大学人体解剖学远程教学网站】网址:http://202.116.15.22:100/。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人体解剖学课程整合,以传统的印刷教材为主、配合模型、标本、实地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辅助教学资源,建立和应用现代化、立体化人体解剖学教材。 《人体解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7月; 【暨南大学人体解剖学远程教学网站】网址:http://202.116.15.22:100/。 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平时考核占30%,期未闭卷考试占70%。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

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有 A、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B、脑膜中动脉后支经过 C、脑膜中动脉的起点 D、三叉神经节 2、面神经运动支: A、颞支与颞浅血管伴行 B、颧支与腮腺管伴行 C、颊支与腮腺管伴行 D、下颌缘支与面血管伴行 3、管理颜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滑车神经 4、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 A、面后静脉 B、颈外动脉 C、面横血管 D、Ⅸ、Ⅹ、Ⅺ、Ⅻ脑神经 5、有关腮腺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又称咬肌筋膜 B、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形成 C、分浅、深两层,在腮腺前缘融合 D、深层厚而致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面动脉 A、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内动脉 B、在面部行于面静脉前方 C、在颈动脉三角起自颈外动脉 D、面神经下颌缘支越过其浅面 E、末端改称为内眦动脉 2、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 A、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下部之间的狭隙 B、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C、经下颌切迹相通 D、常易受牙源性感染累及 E、仅以下颌支相隔 3、关于颅底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蝶骨体骨折可引起颅内动静脉瘘 B、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可造成鼻出血或脑脊液外漏 C、颅底骨折因部位深且软组织多,故临床上无开放性骨折 D、颞骨椎体部骨折可发生面神经麻痹和失听 E、鼓室盖骨折可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入中耳经咽鼓管流入口内,若鼓膜同时被撕 裂,血或脑脊液可自外耳道流出 4、关于腱膜下间隙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头皮撕脱沿此层分离 B、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C、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D、腱膜下间隙血肿与颅骨鼓膜下血肿难以鉴别,因二者均可弥散到整个颅顶并 有搏动感 E、此隙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5、关于海绵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B、因在垂体前、后有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感染可蔓延至对侧 C、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通过 D、前端与眼静脉相通,此外与翼丛、面静脉、鼻腔等静脉亦相通,故面部感染 可导致海绵窦炎和血栓 E、后端分别有岩上窦和岩下窦,前者注入颈内静脉,后者注入横窦或乙状窦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实验室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本规定进一步规范实验室仪器、药品使用及储存管理,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质管部实验室内部管理。 2、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 2.1.实验室是进行检测、检定、校验工作的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安 静,检测室温度、湿度符合相关项目检测环境条件需要。 2.2.与试验检测工作无关的人员及物品不得入各检测室,实验人员不得做 与检测和质量改进实验无关的事情。工作期间严禁离岗、聊天、嬉戏、打闹、吸烟。 2.3.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工作时应戴相关的手套,严禁用手触 摸带电器柜,遵守安全用电规定。 2.4.相互产生交叉污染或干扰的项目必须分室进行,不同项目的台面和物 品不准混用。 2.5.严格遵守本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每次实验必须有详尽的实 验记录,原始实验记录、数据按规范和要求必须严格管理。 2.6.工作完备后清理试验场地,关闭电源,水龙头和门窗,做好防水、防 火、防盗等工作。 2.7.必须遵守危险品的有关规程,对于使用的易燃、易爆、剧毒和有腐蚀 性物品,从进场、领取、使用、废弃等环节上严格按操作程序和细则进行管理。 2.8.实验室钥匙管理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钥匙管理的要求,严禁任何人 以任何借口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 2.9.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实验室清洁卫生落实到人,定期打扫室内外环境 卫生,疏通排水沟。

最新人体解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同步)

《人体解剖学》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 A.身体直立B.两眼平视正前方C.手背和足尖向前D.手掌和足尖朝前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C A.前B.内C.内侧D.近侧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C A.桡侧B.胫侧C.尺侧D.腓侧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D A.桡侧B.胫侧C.尺侧D.腓侧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E 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额状面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D A.希波克拉底B.亚里士多德C.盖仑D.维萨里E.达芬奇 ◇B1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A.系统解剖学B.局部解剖学C.断层解剖学D.X线解剖学E.微体解剖学 1.按照人体各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位置及形态结构的科学A 2.按人体结构的部位,由浅入深研究各局部组成结构的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B 3.研究人体不同层面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C 4.以显微镜等作为主要手段观察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E 5~8题共用备选答案)A.器官B.系统C.细胞D.组织E.细胞间质5.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 6.由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D 7.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A 8.由彼此相互关联的器官共同构成的结构B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内B.内侧C.浅D.深E.近侧 9.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较近的方位术语B 10.距空腔较近的方位术语A 11.距四肢根部较近的方位术语E 12.距皮肤较近的方位术语C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A.正中矢状面B.额状面C.水平面D.垂直面E.垂直轴 13.垂直于水平面,上下穿过人体的线E 14.平行于地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C 15.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面B 16.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A ◇X型题 1.属于解剖学分支学科的是ABCDE A.外科解剖学B.临床应用解剖学C.艺术解剖学D.运动解剖学E.体衰解剖学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印刷稿

实验室是学院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完善的实验教学设备设施、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一流的实践教学师资、完备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是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的实验室工作,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实验室运行的绩效水平,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358”建设工程纲要》 一、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满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为基本目标,积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强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运行绩效水平。实验室建设和运行要紧紧围绕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积极支持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职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

良好条件。 二、实验室建设原则 实验室建设要遵循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高绩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先建设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实验室,优先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要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有利于产学合作和实现社会服务。实验室建设要适度、够用,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使用相结合,避免重建设、轻管理以及利用率低等情况的发生,防止闲置浪费。 三、实验室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院实验室的建设要与学院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相适应,与重点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的要求相匹配,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相结合,实验室建设要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实验室数量、实验室面积、实验师资队伍、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指标要达到高职院校办学优秀水平的要求。 1、实验室建设要满足各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为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 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 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 2.1. 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 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 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记载,是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开始的。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描述。 希腊的另一位学者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进行过动物解剖,提出心是 血液循环中心,并把神经和肌腱区分开来。但他误将动物解剖所得的结论移用于人体,错误 较多。 西方有较大解剖学影响的当数古希腊医学家希罗菲卢斯( 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年),他发现小肠的起始段大约有12个指头并列长度,命名为“十二指肠”。他还命名了“前列腺”、“睫状体”、“视网膜”、“乳糜管和淋巴”。研究了肝、胰和女性生殖器的子宫与输卵管等。而有较完整的解剖学记录的论著,当推盖伦( 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 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许多解剖学记载,如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均有清楚记载,但因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艺术春天到来,解剖学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如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解剖过3O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他将空气吹人肺,证明空气不是由呼吸道进人心。他 制作的人体骨骼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是一部时代巨著。 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开拓性的解剖 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的记述了人休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论点 予以校正,为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基础。 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 1578-1657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雄辩的事实阐释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新 思路,为生理学从解剖学中诞生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 , 1628-1694年)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他在动物和植物微细结构的研 究中,总结出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为组织学从解剖学中派生出来并形成一门新学科打下了 基础。 19世纪,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 1809-1882年)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等巨著问世,建立了崭新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使探索人体形态结构的工作 有了正确的遵循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发明的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三维构筑的研究,使形态科学研究跨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并进而达到分子水平。形态科学研究的发展是随着新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方法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展开的,形成了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和超微结 构解剖学三个不同标志的阶段。 宏观解剖学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微观解剖和超微结构解剖学的出现而停止,相反,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改进,X线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而与时俱进。X线计算机断层成 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 CT)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带动了断面解剖学的进步。而应用力学原理分析骨骼的形态结构,应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心血管的形态结构等,都是随 着医学的发展对解剖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并同时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如随着心、肺、肝、肾 等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的内部结构、心段、肺段、肝段、肾段等器官内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随着器官移植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发展等。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4209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室、实训场所是学生技能训练的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堂;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加强学校实训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特制订本制度。 一、基本任务 1.依据学校的规划和上级的有关要求,负责实训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根据实训大纲和实施教学计划的规定,编写相应的实训、实验指导书和考核大纲;编制教学计划并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 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2.1.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间空隙较大(临床腰椎穿刺)3-L2-命门穴L4-腰阳关穴。 2.2.1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东南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东南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二〇一二年二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委第20号令),加强我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与效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对外服务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第二条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实验室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反映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三条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明确目标,根据东南大学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建设和学科发展总体要求,按照整合和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共享为指导思想,不断优化实验室建设布局,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第二章任务 第四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要求,组织编写、完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安排实验指导人员,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第五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实验项目,更新实验内容,逐步提高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在实验项目中的比例,开发各种技能训练项目,注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第六条利用现有的实验装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承担、参与国家、省(部)各级各 类科研课题。实验室要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认真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 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保证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研究任务。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篓鳐驱。 第七条实验室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人员和 技术优势,积极对外开展实验、测试、分析等服务,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长鳏檷。 第八条依据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计量及标定等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同时结合实验创新的需要积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摟鳎饗。 第九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聾諦鳍皑。 第三章立项与建设 第十条实验室建设应按照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教学、科研的需要统筹考虑,制订近期和长远的建设规划,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平衡,区分轻 重缓急,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曉养鳌顿。 第十一条我校的实验室按功能划分为三类:教学实验室、教学科研并重实验室和科研实验 室。凡主要面向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实验室为教学实验室;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根据专项科研任务而设立的实验室为科研实验室。实验室建设大体可分为6个层次: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大类或多学科共享的专业基础实验平台、本硕共享专业基础实验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实验室。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龅绌鳆現。 第十二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教育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应考虑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 1 / 3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上理工教[2010] 30号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加强学校本科教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卓越工程教育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以学校的人才培养为目标,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条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各部门应切实重视建立和稳定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第三条 实验项目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做到场地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 实验室基本任务 第四条 实验室须根据学校本科生培养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并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第五条 实验教学需有相应的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教学资料。实验室应不断吸收科研和教学的最新成果,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实验内容和技术要求,合理安排实验指导教师,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六条 实验室在切实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展实验室的开放和资源共享,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开放内涵,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第七条 实验室应尽力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和标识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八条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指导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都应自觉遵守,保证实验教学在安全、规范的环境中有序进行。 第三章 实验室管理体制 第九条 学校设立实验室建设工作组,由主管校长任组长,组员由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组主要负责审核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实验室工作重要规章制度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规划等。实验项目建设的过程控制由工作组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论证、审核。 第十条 实验室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教务处作为本科教学实验室主要归口管理部门,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校现实条件提出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规范,切实做好实验室建设经费的管理和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管理、监督和协调处理日常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十一条 有实验教学任务的学院应建立本学院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中心主任由学院聘任或任命,并报教务处备案。实验中心可下设若干分中心及负责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由学校聘任或任命。 第十二条 学院实验中心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主体,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中心负责学院各实验室具体的内涵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保证学院实验教学正常、有序开展。 第四章 实验室项目建设和管理 第十三条 各实验中心在实验室项目建设(改造)申报时必须制订完整的实验室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规划制订详细的年度建设计划。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分期要求、实验室任务、人员结构、仪器设备、房屋、能源、环保要求、经费投入、规划实施进度及采取的重要措施等内容。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应由学院主管院长组织有关专家和实验室负责人员进行编制。 第十四条 实验室项目建设按照申请、论证、审批、立项、实施 、检查、结题验收、效益考核的流程进行管理。教务处负责该流程各环节的事务受理、初审、协调和组织工作。各实验中心应认真负责,及时完成或配合完成实验室项目建设中各个环节的相关工作。各实验中心前期项目建设的进度、规范、质量和效益,是学校考虑后期项目建设投入力度的重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