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听觉认知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研究

听觉认知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研究

听觉认知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研究
听觉认知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正常健康人56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第4、12周时,进行P300测试、CPT及WCST 评定。比较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和认知量表得分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时期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P<0.05)。试验组各阶段的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CPT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PT分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损害,治疗对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P300能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预后状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临床综合征,临床除阳性和阴性症状外,还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这是影响疾病预后和转归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常用持续操作功能测定(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量表来评价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但有关P300认知电位对该病的评定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和认知量表的变化,进而探讨P300电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为试验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34.00±19.13)岁,入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未服用过精神科药物或1个月之内未服用过精神科药物;(3)无严重的躯体疾病;(4)无酒精或药物依赖史。以沈阳市社区普通居民作为对照组,基本资料与试验组匹配,无任何药物干预措施,无神经系统疾病及明显的躯体疾病,无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滥用史,韦氏成人智力测验IQ分大于70分,无听力障碍,试验对象同意进行试验,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案试验组单一使用利培酮,剂量为3~7 mg,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短期合并安定类药物。对试验组在治疗前、治疗4、12周时,分别进行P300、CPT、WCST评定注意、执行功能。正常对照组在入组时,进行一次P300、CPT、WCST测定,数值作为参照值。

1.2.2 电生理测定电极位置参照国际脑电图学会10/20标准放置电极,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点,眼动(EOG)记录电极分别位于左眼上、右眼右2 cm 处,分别记录垂直眼动和水平眼动伪迹,参考电极置于双耳A1、A2点,前额FPz 点接地,电极间阻抗小于5 kΩ,分析时间为1000 ms。被检者接受双耳的短音刺激,刺激频率为1次/s,刺激持续时间10 ms,灵敏度为5 μV,带通低频滤波0.1 Hz,高频滤波50 Hz,叠加100次。非靶刺激(Nontarget,NT)强度为85 dB,频率为1000 Hz,占80%,靶刺激(Target,T)频率为2000 Hz,强度为95 dB,随机串插在非靶刺激中,占20%。两者次序关系的范例如下:

NT NT NT T NT NT NT NT T NT NT NT NT NT T NT NT NT。测试指标为靶刺激

P300潜伏期及波幅。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期P300潜伏期、波幅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周时,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短,波幅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周与治疗前、治疗4周比较,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期CPT、WCST变化治疗前,试验组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分类数、正确反应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CPT 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试验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CPT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农业科技论文治疗12周时,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试验组CPT分数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2。

2.3 P300潜伏期和波幅与CPT、WCST评分的相关性 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r=0.51,P<0.05),与波幅呈

负相关(r=-0.39,P& lt;0.05),CPT得分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37,P<0.05),与波幅呈正相关(r=0.40,P<0.05)。正确反应数、分类数与P300潜伏期和波幅无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目前已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认知功能会有不同程度改善,而认知功能的程度与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反映正常人的认知功能[7-8],但它是否能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程度的评定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潜伏期较正常人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与报道基本相似,即使治疗12周时,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升高,但仍未达到正常人标准,说明治疗12周时患者仍存在认知损害。目前有关P300是否可用来评估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乏系统性研究。试验组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缺陷,与报道一致。治疗12 时明显低于治疗前,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CPT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12周时比治疗前改善,但仍未达到正常程度。本研究结果与先前相关报道结论一致。治疗4周P300、WCST、CPT尚无明显改善,可能与患者病情未缓解有关。有报道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WCST的正确反应数、分类数明显减少,但本研究未出现明显差异,可能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关。研究结果显示P300波幅、潜伏期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CPT评分存在相关性,WCST和CPT是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心理指标。P300波幅、潜伏期的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改变具有明显一致性,说明P300可以作为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客观神经生物指标,相关研究仅在类似研究中提及,但是否能作为诊断性指标,尚不明确。

本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高级认知功能损害,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认知功能,P300可以作为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疾病预后的客观生物学指标。

抑郁症对认知功能有哪些损害

抑郁症对认知功能有哪些损害第一,抑郁症患者受损的执行能力。有学者认为执行能力对于抑 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来说受损害最重。执行能力的受损在抑郁症患者 中可以表现为在处理新事物、计划行动策略、抑制错误、监督实施行动、利用反馈修正等多种能力的下降。抑郁症患者损伤了分析综合能力、空间知觉力、逻辑及联想能力、部分与整体观念、思维灵活度、 想象力、眼、手协调能力等多种能力受到损伤,这些认知能力的受损 可以导致患者在患病阶段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疾病越严重认知功能受 损越严重。在通过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倾向于时程更长,更难恢复的现象。 第二,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功能下降。人的大脑掌管记忆的分区较多,大家一般认为额叶、丘脑、颞叶内侧面和边缘系统这些脑区都参 与了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往往会受到注意力和情感的影响。而抑郁症 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情绪与注意力都有不同程度地损伤,可知抑郁症 患者的记忆力会受到影响。学者们认为抑郁症患者记忆力在患病过程 中明显减退,表现各个记忆过程的受损,首先短时记忆和瞬间记忆能 力下降,其次自由联想、粗质回忆和再认过程都受到限制。在整个病

程中患者的长时记忆保持较完整,受到的影响较小。或许这能解释临 床上抑郁症患者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患病时适应能力下降等表现。 第三,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大脑扣带回的前部和额叶 一般认为参与注意力功能协调。影像学可以看到抑郁症患者的额区较 正常人有缩小,抑郁症患者额叶功能下降,可能会影响注意力。临床 观察许多患者在患病中反映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持久,或注意 力固定于病态观念上难于转移。有研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数字广度测 试时,中度和重度患者测验成绩有显著差异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比中 度患者注意力缺陷更加明显,表现地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进行保持。

事件相关电位(ERPs)简介

事件相关电位(ERPs)简介 对大脑高级心理活动如认知过程作出客观评价,我们很难将意识或思维单纯归于大脑某一部位组织、细胞或神经递质的改变,因为仅采用具体、微观的自然科学手段如神经分子生物学、神经生化学难以解决具体的心理活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Sutton提出了事件相关电位的概念,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 录大脑诱发电位来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因为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过程有密切关系,故被认为是“窥视”心理活动的“窗口”。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大脑认知活动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诱发电位(EvokedPotentials,EPs),也称诱发反应(EvokedResponse),是指给予神经系统(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特定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正性或负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诱发电位应具备如下特征:1.必须在特定的部位才能检测出来;2.都有其特定的波形和电位分布;3.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与刺激之间有较严格的锁时关系,在给予刺激时几乎立即或在一定时

间内瞬时出现。 诱发电位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依据刺激通道分为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根据潜伏期长短分为早潜伏期诱发电位、中潜伏期诱发电位、晚(长)潜伏期诱发电位和慢波。临床上实用起见,将诱发电位分为两大类:与感觉或运动功能有关的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和与认知功能有关的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s) 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与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有着明显的不同。ERPs是在注意的基础上,与识别、比较、判断、记忆、决断等心理活动有关,反映了认知过程的不同方面,是了解大脑认知功能活动的“窗口”。经典的ERPs成分包括P1、Nl、P2、N2、P3(P300),其中P1、N1、P2为ERPs的外源性(生理性)成分,受刺激物理特性影响;N2、P3为ERPs的内源性(心理性)成分,不受刺激物理特性的影响,与被试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有关。现在ERPs的概念范围有扩大趋势,广义上讲,ERPs尚包括N4(N400)、失匹配阴性波(MismatchNegatiVity,MMN)、伴随负反应(ContigentNegatiVeVariaeion,CNV)等。但长期以来有人通常以P3 作为事件相关电位的代称,虽有失偏颇,但临床应用甚广。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抑郁症)

1 .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诊断抑郁症的病程标准为(): ? A.2年以上 ? B.3个月 ? C.2周以上 ? D.1个月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表现不包括(): ? A.反复出现自杀的想法 ? B.兴趣性减退 ? C.情绪低落 ? D.精力减退易疲劳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关于抑郁症的认知三联征错误的是(): ? A.过去无用 ? B.现在无助 ? C.将来无望 ? D.现在无用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是(): ? A.早醒 ? B.睡眠过多 ? C.入睡困难 ? D.性欲减退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抑郁发作躯体综合征的症状包括(): ? A.心境低落 ? B.体重减轻 ? C.精神运动性激越 ? D.自杀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抑郁症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 A.抑郁症是想不开,不坚强,自我调理即可;

? B.抑郁症是心理疾病,心理疏导就行; ? C.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 ? D.中药治疗可以除根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治疗抑郁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改善营养 ? B.改善睡眠 ? C.防止自杀自伤 ? D.预防感染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 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目前经典假说是(): ? A.单胺递质假说 ? B.受刺激所致; ? 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异常; ? D.神经内分泌异常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 在精神疾病的自杀最常见的是(): ? A.神经衰弱 ? B.抑郁症 ? C.精神分裂症 ? D.焦虑症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10 . 患者某某,32岁,已婚,近3周无原因的出现心情不好,爱哭泣,对什么也不感兴趣, 整天就想躺在床上,朋友也不联系,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睡眠不好,醒得早,食欲差,体重减轻约10斤,觉得活着没意思。既往体健,家族史阴性。你认为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A.强迫症 ? B.恐怖症 ? C.抑郁症 ? D.神经衰弱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目的1.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童年虐待情况。2.探讨首发抑郁症 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3.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得分将其分为伴童年虐待抑郁组(64例)和不伴童年虐待抑 郁组(28例),并纳入90例健康对照。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程度,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Stroop 色词测验(SCWT)、持续操作测验(CPT-IP)评估认知功能,采用CTQ评 估虐待情况(当CTQ中的5个临床分量表任意一个大于临界值,本研究即视为伴有童年虐待)。结果1.抑郁组童年虐待总分、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2.两组认知功能测验比较显示,抑郁组RBANS总分、注意、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troop单字时间、单色时间、双字时间、双色错误数、双色时间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PT结果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抑郁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HAMD总分与即刻记忆(β=-0.210)、言语功 能(β=-0.238)等成负相关,与Stroop单色时间(β=0.283)等成正相关;年龄与视觉广度(β=-0.238)、延时记忆(β=-0.285)、RBANS总 分(β=-0.189)之间成负相关,与Stroop双字错误数(β=0.183)、Stroop双色错误数(β=0.341)之间成正相关;受教育年限与即刻记忆(β=0.449)等成正相关,与Stroop单色时间(β=-0.237)等成负相关。 4.伴童年虐待抑郁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情感忽视与言语功能之

“事件相关电位”名词中英对照表

关于“事件相关电位”名词中英对照表(欢迎修改和补充) 自发电位electroencephalogram(EEG) 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脑电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 垂直眼电vertical electrooculogram(VEOG) 水平眼电horizontal electrooculogram(HEOG) 输入阻抗input impendance 输出阻抗output impendance 共模抑制比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CMRR) 高通high-pass 低通low-pass 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 波幅分辨率amplitude resolution(AR) 陷波notch-filter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PCA) 独立成分分析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源成分分析法source component analysis 分析时间epoch 参考电极转换reference electrode conversion 总平均grand average 数字滤波digital filter 平滑化smooth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体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 正慢波positive slow wave (PSW) 负慢波negative slow wave (NSW) 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 加工负波processing negativity (PN) 预备电位readiness potential (RP) 外源性成分exogenous component 内源性成分endogenous component 中源性成分mesogenous compenent 伴随性负波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 朝向波orientation wave 期待波expectance wave 解脱波extrication of mental load (EML) 运动相关电位movement-related potential 运动预备电位bereitschafts potential (BSP) Cz 点上记录的电位 运动电位moto potential (MP) 即N2 运动后电位post-movement wave 即P2 内侧前额叶mesial prefrontal cortex 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 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cortex 偏侧预备电位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 (LRP) 晚正复合体late positive complex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注意研究几大问题中的应用

第25卷第1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 l.25N o.1 2006年3月 Journal of South2Central U niversity fo r N ati onalities(N at.Sci.Editi on) M ar.2006 α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注意研究几大问题中的应用 谢 莺 (中南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武汉430074) 摘 要 指出了事件相关电位(ER P)是从人类被试头皮无损记录的认知相关电位,其高的时间分辨率使得它在人类认知功能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注意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论的4大基本问题,分析了ER P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注意;电生理 中图分类号 B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4321(2006)0120043204 Appl ica tion of Even t-Rela ted Poten ti a l Technology i n A tten tion Stud ies X ie Y ing Abstract Event2related po tentials(ER P s)are reco rded non2invasively from hum an scalp,w ho se h igh tempo ral reso luti on has enable them to p lay mo re and mo re i m po rtant ro l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 an cogniti on.In th is paper w e introduced four basic issues about attenti on w h ich is long controversial and the critical ro le ER P p layed in so lving these p roblem s,and p ropo sed future study directi on to study hum an cogniti on. Keywords event2related po tential;attenti on;electrophysi o logy X ie Y i ng L ect,Cognitive Science L ab,B i om ed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SCU FN,W uhan430074,Ch ina 在当今认知科学研究中,各种认知成像技术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ER P技术.ER P技术是一种从人类被试头皮上无损记录脑电位来提取人类认知相关信号的功能性认知成像技术.相对于其他的脑代谢 脑血流信号,ER P 信号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因而使ER P技术在众多认知研究获得广泛的应用[1]. ER P在注意研究领域的应用最为引人注目.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注意一直是认知研究的热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学者采用各种手段设计多种实验范式,对注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围绕某些基本问题长期存在激烈争论.ER P中的许多成分与特定的认知加工阶段相联系,并能够随着注意状态变化而变化,因而在阐明这些问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介绍注意研究中面临的4个基本而又重大的问题,以及是如何应用ER P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1 选择部位:早期还是晚期 注意在信息加工的哪一阶段发挥作用,即注意选择早晚的问题是注意研究面临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也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早期选择观点认为,人的知觉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类面临的信息往往是大量的,因此注意的作用在于选择一部分刺激进入知觉加工;相反,晚期选择观点认为,人的知觉加工能力是无限的,因而无论注意刺激还是非注意刺激都得到了充分的知觉加工,注意的作用仅仅在于选择相关的反应.两种观点都得到大量实验结果的支持,自提出之日起即始终存在激烈争论. 限于方法学上的缺陷,传统行为学实验始终未能就这一问题做出明确回答.ER P的高时间分辨率 α收稿日期 2005212202 作者简介 谢 莺(19722),女,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脑研究,E2m ail:yingxie@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8704631.html,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70213)

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损伤和康复治疗

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损伤和康复治疗 【摘要】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损伤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康复治疗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康复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常见精神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行为、情感、思维等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缘起,但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损伤已得到科学证实。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作者通过文献法和实证法谈谈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和康复治疗。 1认知功能损伤机制及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损伤目前没有完全的定论,但大多学者认为与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及前额叶和颞叶的多巴胺(DA)功能下降有关。临床病理学则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大脑额叶及颞叶不同区域以及相邻的皮质下结构的改变有关,即所谓额颞叶系统之间的连接功能紊乱,其中前额叶的改变最明显。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一般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抗胆碱能和阻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降低了警觉性,使认知功能的损伤加重[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伤主要表现在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抽象思维障碍、信息整合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注意障碍:有些患者的注意力过度分散,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刺激而无法完成某一工作;还有些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以至于难以从注意中分解出来。记忆障碍:记忆主要有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和工作性记忆四部分组成,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工作性记忆的缺陷,工作性记忆是暂存在脑中可供立即使用的信息。抽象思维障碍: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的缺陷上,使患者的决策能力、组织计划能力减弱。信息整合障碍:人在认知事物时,会通过各种感观将信息传入脑中,然后将信息整合,得出整体看法,然而认知损伤患者在进行这些信息的整合时十分困难。运动协调障碍主要是运动不协调、不连贯,起始运动差,难以有效的监督自己,难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2]。 2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 造成认知损伤的因素很多,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 精神症状:有阳性症状的患者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状态,使患者的注意力下降,对信息的捕获残缺不全。而阴性症状影响患者的自知力、注意力等,而且常伴有脑部的器质性改变,认知功能障碍表现更突出。国内外许多文献资料认为阴性症状与认知损害存在生物学上的同源性,而阳性症状则与之没有必然的平行关系。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关系

?论著?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关系 周云飞 赵靖平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与病程关系。 方法:分别用韦氏记忆测验,数字划销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27例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和3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 结果:注意损害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记忆和执行功能损害与病程无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某些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有关。 【关键词】 记忆; 注意; 执行功能; 病程 Relation sh ip of cogn itive function i m pa ir m en t and illness duration i n sch izophren i a Z hou Y unf ei ,Z hao J ingp ing .S henz hen K ang ning H osp ital ,S henz hen 518003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cognitive functi on i m pair m ent and illness durati on in sch izoph renia . M ethod :M emo ry ,attenti on and executive functi on w ere assessed respec 2tively w ith W ech sler m emo ry scale (WM S ),the cancellati on test (CT )and W isco sin card so rting test (W CST )in 27acute sch izoph renic patients and 31ch ronic ones . Results :A ttenti on i m pair m ent co rre 2lated po sitively w ith illness durati on ,w h ile significantly co rrelati on w as no t found betw een m emo ry o r executive functi on i m pair m ent and illness durati on . Conclusion :It indicates that som e k inds of cogni 2ti on i m pair m ants m ay be related to illness durati on . 【Key words 】 M emo ry ; A ttenti on ; Executive functi on ; Illness durati on 精神分裂症存在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损害,但其认知功能损害是否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尚无一致意见,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对认知功能影响程度是否一致亦未达成共识[1,2]。现通过对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的比较研究,试图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对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损害的影响程度。作者单位:518003 深圳市康宁医院(周云飞);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赵靖平) 1 对象与方法111 研究对象 入组对象来自深圳市康宁医院1999年9~12月门诊病人,以及广州市精神病医院1998年3~12月住院病人,按CC M D 222R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共58例,分为两组,其中急性精神分裂症(急性组)27例,病程≤5年;男12例,女15例;平均年龄(3212±717)岁,平均受教育时间(1015±112)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组)31例,病程>5年;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3315±811)岁,平均受教育时间(1011±110)年。 112 方法 所有病人在入组前2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治疗。分别评估其记忆,注意,执行功能。记忆评估采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WM S ),触摸分未进行,取其加权分。 注意评估采用数字划错测验的第1个分测验,以测试被试者注意的集中性,计算被试者在3分钟内划掉‘3’字的划对数目、划错数目、划漏数目。净分=划对-划错-划漏 2。 执行功能评估在386型计算机上完成,按 Spau lding 等设计的软件操作[3] ,要求被试者根据4 张卡片将128张卡片进行分类,由电脑直接计算出持续错误、非持续错误,以及总测次数。 统计方法:采用SPSS 910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和t 检验。2 结果 急性组划销测验中的划对数目、划错数目和净分成绩均显著性比慢性组差,而记忆测验和划销测验成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 102?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年第11卷第4期

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

浅论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 【摘要】本文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损害问题。指出部分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在愈后一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如自觉状况差、社会适应功能减退。目前有学者推断是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能力受损造成的,并且认为这些损害主要损伤了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特别是执行功能。【关键词】抑郁症;认知功能;执行功能;损害 抑郁症是一组精神障碍,不同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临床表现的组合。在临床中人们发现部分患者常常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的下降等认知障碍为显著的表现。以前人们认为抑郁症通过治疗后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一些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患者的调查发现部分患者的情绪低落确实得到了缓解,但是患者往往抱怨自己的状态不能恢复到病前。大约有50%-65%的患者会对自己愈后的生活状况不满,认为自己的记忆能力不如从前,情绪消沉,自我评价差,工作、与人交往等社会功能难以恢复。据调查显示,那些缓解的患者由于自杀造成的死亡率仍然高于普通人群。抑郁症患者中存在突出的认知功能损害,不仅会带来患者的不良感受,并且影响愈后,作为残留症状存在下来。国外学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造成的。由于患者在情绪恢复后认知功能的损伤依然存在,可以考虑这些认知功能可能存在于抑郁症状之外,逐渐的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损害问题。

认知在心理学的概念中被认为是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之一,认知不仅参与个体对自身以及环境的确定,还包括了感知、学习和记忆、注意、语言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我们在临床上所指的认知功能障碍常常用另一些名词表示,例如认知功能衰退、认知功能缺损或者认知残疾,其实都是指认知功能障碍。其概念泛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可以从轻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到严重的,例如痴呆。帕金森症、脑外伤等都是常见的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疾病。一般来说,认知功能包括多个方面,如计算能力、记忆力、定向力(时间、空间等)、结构能力、语言、执行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而目前大家更加重视的是认知功能中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的意义在于一种协同作用,在人们认知过程存在多个、复杂的操作,而执行能力将它们协同起来,也就是指个体实现一个特定目标时能够以动态、灵活的方式协调多个子系统活动的复杂认知过程[1],往往运用到个体的计划能力、启动、顺序、运行、反馈、决策力和判断力等。在需要快速解决问题时,个体正常的执行能力能够保证个体在庞大的信息中做出必要地选择,有计划开始推理并处理问题。若个体的执行能力受到损伤,那么这种协调性就会打破,导致患者认知过程中产生错误,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虽然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学者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但目前普遍认为抑郁症可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并且主要影响了患者的

脑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

脑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 欣克(R.F.Hink,1977)首先报道脑事件相关电位(ERPs)中N1波,即潜伏期约100毫秒左右的负波,是知觉形成中注意参与水平的客观指标。全神贯注注意知觉刺激、分散注意和不注意条件下,N1波波幅依次下降。当知觉刺激长时呈现,注意力下降时,N1波幅也随之下降;当这一持续性刺激突然捎失或停止,则N1波幅值却迅速回跃。 80年代以来,更多的研究报道认为,潜伏期约200毫秒的负渡N2和潜伏期为250-500毫秒的P3波间的关系,对知觉过程是更灵敏的生理指征。当N2波幅值增大不伴有P3波改变时,将N2波称为不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这时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制约着MMN幅值,刺激的物理强度大,MMN的幅值则高。因此,把这种制约于外部刺激物理属性的ERPs成分,称为外源性ERPs成分,反映着知觉形成的自动加工过程。当N2波幅值伴随着P3波幅值的同时变化时,此时N2波称为加工负波(Processing negativiry),是知觉在主体脑内形成的生理指标,这时人们才理解知觉刺激的含义。 因此,将与N2波同时变化的P3渡称为意义波或理解波,是制约于知觉主体对刺激产生知觉和理解的内源性ERPs成分。由此可见,根据N2渡和P3波变化的关系,可以了解知觉形成的阶段性和机制。里特(W. Ritter1983)明确提出,P3渡之前的N2波与人类对外部刺激的模式识别有关,P3波与刺激的理解和分类有关。奴特阿年(R.Naatanen)等(1983)对事件相关电位内源性成分的概念进一步发展,认为它应包括N2波与P3波,根据其在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处理的意义,又将N2波分为两个成分,较早出现的N2波被称为不匹配负波,与人类认知活动开始时,脑对外部事件的差异匹配有关,可能是脑的次级感觉皮层活动的结果。稍后出现的N2z成分称为N2b,它与P3波的前部分P3a形成一个两相综合波N2b-P3a。这种综台波才是真正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内源成分,与人类对外部刺激的朝向反射有关。雷诺(B. Renault)也提出事件相关电位中的3种内源性成分;顶一枕区皮层N2波在知觉信息处理的时相内出现}中央区皮质的双相N2b-P3a综合波,与人类受试对外部刺激的主动性信息处理有关,代表脑内沿着N2波所指出的方向对外部刺激的认知决策过程;顶叶P3b波,代表认知过程的终结,往往在被试对刺激给出运动反应时出现此波。简言之,3种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反映了人脑对外部事件信息处理的完整过程,顶-枕区N2波代表信息处理开始时相;中央区N2b-P3a综合波代表信息处理的决策时相;顶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及治疗进展_周晨辉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周晨辉1,2王志仁2刘小蕾1,2杨甫德1 【摘要】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的第三种症状,并且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前认知功能损害较明显,最终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所以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方面进行阐述,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受体;机制;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 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52(2017)02-0204-04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学习、记忆、注意、执行功能以及社会认知。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且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前认知功能损害已很明显,其严重性预示治疗依从性较差,而且会增加首发患者的复发风险[1]。最终认知功能障碍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功能,可能比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如幻觉和妄想对患者的影响更为严重。所以改善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 associated with schizophrenia,CIAS)是各种功能受损的结果[2]。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相关神经递质受体药物或药物附加认知训练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因此,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方面进行阐述。 一、相关神经递质系统与认知功能1 多巴胺能系统与认知功能 有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皮层多巴胺释放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及阴性症状,而增加伏隔核多巴胺释放可能会增强动力、改善某些认知功能;而且多巴胺对背外侧前额叶的工作记忆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D 1、D 3、D 4受体是多巴胺受体家族中能够增强认知功能的靶向受体。前额叶皮层多 巴胺能传递主要受D 1受体调节,D 1受体功能异常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相关灵长类动物研究结果显示,多巴胺D 1受体家族(D 1受体和D 5受体)是治疗前额叶皮层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靶点。而D 3受体主要分布在中脑边缘区的伏隔核以及皮层 区域,这些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关系密切。 Gross 等[3]研究显示,D 3受体拮抗剂能够改善 啮齿动物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和执行功能等认知行为,而执行功能在阴性症状明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损害较为严重。Rosell 等[4]对D 1受体激动剂 DAR-0100A 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DAR-0100A 可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Zimnisky 等[5]研究表明,卡利拉嗪(Cariprazine)作为多巴胺选择性D 3受体部分激 动剂,能够显著改善NMDA 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PCP)诱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如空间工作记忆损害及社会认知记忆损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9月18日批准卡利拉嗪(商品名Vraylar)上市,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型抑郁症,但是否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文中并未提及。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药物选择性作用于D 3受体,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且其疗效尤其在避免不良反应方面较D 2受体靶点药物更具有优势。相关临床数据显示D 4受体拮抗剂L 745870能够改善情景记忆及工作能力。但是关于 D 4受体改善相关认知功能的实验数据有限。 [基金项目] 1.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D121100005012005);2.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编号:ZYLX201409);3. 北京回龙观医院“龙跃”计划杰出青年基金(编号:2014LYJQ-02)。[作者工作单位] 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呼和浩特,010110);2.北京回龙观医院。[第一作者简介] 周晨辉(1991.01-),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精神药理学。[通讯作者] 杨甫德(Email :yangfd2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8704631.html, )。 DOI:10.13479/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8704631.html,ki.jip.2017.02.003

抑郁认知理论综述

抑郁认知理论综述 摘要:抑郁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对其病理的解释多种多样。本文从认知理论入手,介绍了几种主要理论,包括Abramson抑郁无望理论、Beck理论、双重加工模型和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抑郁认知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抑郁认知易感性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是目前导致残疾和死亡的第四大疾病。这种疾病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思维、自我感觉、人际交往及躯体功能状态。最新的调查表明,16%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候可能罹患抑郁。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已达3%~5%,超过2600万人罹患抑郁症。对抑郁病因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抑郁形成的解释有多种,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动力学派,神经科学等。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看自己、世界和未来的方式是引发和影响情绪状态的关键因素。因此,下面着重介绍关于抑郁的几种认为理论模型。 1 Abramson的抑郁无望理论 无望感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塞利格曼首次将动物无助感实验的结果用于人类抑郁的解释,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无助理论。该理论一“控制“为新观念,认为有机体不可控期望的繁华导致费事硬性的消极行为和其他的系的无助表现。Abramson等人对抑郁的行为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抑郁修正习得性无助理论。该理论认为,抑郁是由于患者对消极事件三方面错误的归因引起的,这三方面指的是:内在的,普遍的和稳定的原因是,最容易发生。因此,这个理论有被称为抑郁的无望感理论。无望感的认知,引出了一个新概念——无望型抑郁,及抑郁的一种雅兴,表现为悲哀、自暴自弃、缺乏活力、领没、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无望感理论模型认为,当经历一个负性事件时,具有抑郁性归因方式的人比非抑郁性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无望感,从而产生抑郁,尤其是无望型抑郁。 2001年Abramson对理论再次进行了修订。不再局限于归因,扩展到各种负性认知方式,应对方式等。导致的异域类型,也就不再仅限于无望抑郁一种亚型。更加强调认知易感性与负性应激之间的相互作用。Teasdale进一步认为,具有一予以感性的人,负性情绪很容易诱发与自我有关的负性思维,并导致对结果和未来做出消极的解释。 2 Beck的理论 2.1基本内容 Bec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抑郁症的认知理论,认为抑郁患者的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是消极的,包括消极新年、思维和想象。他认为,认知过程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接受和评价信息、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预测和评估结果。Beck以“抑郁认知三联征“,”认知歪曲“”自动性思维“和”潜在的一遇行人制图室“为核心概念来解释抑郁障碍的产生。所谓抑郁三联征,是指个体对子我做消极评价,对以往经验做消极解释,对未来做小机遇期;认知歪曲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错误解释或错误直觉,在这种情况下,已与个体得出的结论会是他们的消极期望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自动性思维指的是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维。大多数抑郁患者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反应之前的难写思维。大多数抑郁患者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前已存在这些思维,因为这些思维已经成为自动性思维。抑郁症是消极认知方式的结果,而抑郁患者的消极认知方式就是自动性思维,已经成为抑郁患者认知事物的习惯方式。 该理论认为,抑郁患者对自己做出不合逻辑的推论,而这种逻辑上的错误退了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导致了不良行为和情绪障碍。抑郁患者用自我贬低或自我责备试图去解释所有事件。Beck把抑郁患者对客观事件的错误逻辑推论归纳为四种:(1)任意的推断。推断中昂并不存在结论的证据(我是无用的,因为我买东西是商店已关门;(2)选择性抽象。其中结论只

如果你有以下5种症状的话,你就是抑郁症了!

如果你有以下5种症状的话,你就是抑郁症了! 90后创作女歌手本兮于12月24日因故离世年仅22岁,工作室发布讣告,并未说明死因。她和沉珂阿悄汪苏泷徐良许嵩小贱等人一样曾陪伴了许多90后的青春岁月。对于她的骤然离世,粉丝也对工作室的讣告语焉不详而表示不满,也引发了路人的猜测,随后有网友自称知情人说本兮是抑郁症跳楼…又是抑郁症?? 小编不敢断言本兮的离世是因为抑郁症,但是抑郁症确实是社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压力大的娱乐圈。 临近年终,各种压力随之而来,你是否在因为买不到而苦恼?你是否在因为年终放假时间而不甘?又或者你在因为没有年终奖而耿耿于怀……焦虑,抑郁是否正在折磨着你?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2.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3.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4.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

抑郁症对认知功能有哪些损害

抑郁症对认知功能有哪些损害 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那么抑郁症对认知功能有哪些损害呢? 长期的认知能力损害主要包括: 第一,抑郁症患者受损的执行能力。有学者认为执行能力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来说受损害最重。执行能力的受损在抑郁症患者中可以表现为在处理新事物、计划行动策略、抑制错误、监督实施行动、利用反馈修正等多种能力的下降。抑郁症患者损伤了分析综合能力、空间知觉力、逻辑及联想能力、部分与整体观念、思维灵活度、想象力、眼、手协调能力等多种能力受到损伤,这些认知能力的受损可以导致患者在患病阶段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疾病越严重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在通过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倾向于时程更长,更难恢复的现象。 第二,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功能下降。人的大脑掌管记忆的分区较多,大家一般认为额叶、丘脑、颞叶内侧面和边缘系统这些脑区都

参与了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往往会受到注意力和情感的影响。而抑郁症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情绪与注意力都有不同程度地损伤,可知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力会受到影响。学者们认为抑郁症患者记忆力在患病过程中明显减退,表现各个记忆过程的受损,首先短时记忆和瞬间记忆能力下降,其次自由联想、粗质回忆和再认过程都受到限制。在整个病程中患者的长时记忆保持较完整,受到的影响较小。或许这能解释临床上抑郁症患者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患病时适应能力下降等表现。 第三,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大脑扣带回的前部和额叶一般认为参与注意力功能协调。影像学可以看到抑郁症患者的额区较正常人有缩小,抑郁症患者额叶功能下降,可能会影响注意力。临床观察许多患者在患病中反映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持久,或注意力固定于病态观念上难于转移。有研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数字广度测试时,中度和重度患者测验成绩有显著差异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比中度患者注意力缺陷更加明显,表现地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进行保持。 抑郁症患者是非常危险的,这类人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想要知道小区中哪类人群最易发生坠楼

精神分裂症药物分类

精神分裂症药物知识简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类疾病,因发病突然、治疗过程漫长、病程多迁延而难以治愈。受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尽折磨,十分痛苦,往往会丧失治疗信心而半途而废。 其实,患者发病期在接受心理治疗的同时应予以药物治疗,并力求治疗的系统化和充分化,以期获得较好的疗效。能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及其类别如下: 1.二苯氧氮平类 代表药物有:洛沙平、氯氮平、氯噻平等。 2.苯酰胺类 代表药物有:舒必利、泰必利、舒托必利等。 3.硫杂蒽类 代表药物有:泰尔登、氯噻吨、三氟噻吨等。 4.丁酰苯类 代表药物有:氟哌啶醇、氟哌啶醇葵酸酯、苯哌利多、三氟哌啶醇、五氟利多、氟司必林等。 5.吩噻嗪类 代表药物有: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奋乃静葵酸酯、甲硫达嗪、氯丙嗪、奋乃静等。

6.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代表药物有: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氨磺必利、舍吲哚等。 总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很多类型。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和临床表现,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药方各有不同,而且这些药物的作用复杂,用药的技术性和技巧性很强,所以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患者切勿盲目服药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舍吲哚等,这些药物多数是在氯氮平的化学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通过药物对DA、5-HT二个系统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和认知障碍的目标,相对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减少了锥体外系反应和肝脏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患者使用后生活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优势。但相对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催乳素水平升高的副作用又是新的医学问题,常常出现体重增加、泌乳、闭经、血糖血脂升高等,形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特点,但总体而言较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其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其中阿立哌唑因为作用机制有较为特殊,无明显的催乳素水平升高问题。 1.利培酮 利培酮是目前国内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除成人使用疗效良好外,儿童和青少年使用也是相对安全高效的药物之一。利培酮设计剂型较多,长效针剂、口服液、口腔崩解片和普通片剂,兼顾了临床上各种需要层次,为此价格上有差异较大, 普通 片剂相对价格便宜,能为中国一般家庭承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