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荷兰鹿特丹中央车站

荷兰鹿特丹中央车站

项目概况:

建筑设计: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MVSA Architects, West 8

地址:荷兰,鹿特丹(Stationsplein 1, 3013 AJ Rotterdam, Netherlands)

主持建筑师:Jan Benthem, Marcel Blom, Adriaan Geuze, Jeroen van Schooten

面积:46000.0 平方米

时间:2013

照片版权:Jannes Linders, Rijksoverheid, Team CS, Gemeenten Rotterdam

该项目获得2015年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凡·德·罗奖提名

项目简介:

来自于建筑事务所的描述:鹿特丹中央火车站是荷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该中央火车站每天客流量可达110000人次,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齐平。除了连接欧洲的高速列车(HST)网络,鹿特丹中央火车站还连接到轻轨铁路系统(RandstadRail)。随着HST和RandstadRail的开通,鹿特丹中央火车站的日客流量到2025年预计将增加至约323000人次。

鹿特丹HST是火车从南行驶入荷兰的第一站,也是欧洲中部战略性的一个站点,距史基浦机场仅20分钟,到巴黎也只有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因此,与旧火车站相比,新的车站将更加宽敞、明亮,并更加有序,同时非常具有国际范儿;它不仅提高了高速列车站点的效率,而且是鹿特丹城市发展和更新的雄心壮志的完美补充。该车站结合实用性,容纳率,舒适性和吸引力等各个方面,还与马德里、巴黎、伦敦和布鲁塞尔的中央火车站一起构成交通网络。

鹿特丹中央火车站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车站北部和南部城市特征的差异。火车站的北部入口采用适度常规的设计,适合北部城市Provenierswijk的特点以及小流量的乘客出入。入口处外挑,逐渐与城市相连接。Provenierswijk充满了19世纪的荷兰小镇的特点,为了维持城市特色,会尽量避免修建大型建筑,车站周边的环境通过园林绿化得到改善,车站也被设计成透明的。

相比之下,城市另一边的主入口则显然是通往高层林立的城市中心的门户。整个候车大厅由木材料和玻璃构成,符合车站都市化、国际化的定位。大厅的屋顶完全用不锈钢材料覆盖,强化了建筑的标志性形象,并直指城市中心。

鹿特丹中央车站具备适宜的结构和规模,相对于整个城市景观来说它在城市尺度以及人类感官尺度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鹿特丹市通过围绕在车站周边密集的小规模的城市结构从而将人流引向新车站。整个铁路区域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车站成为了城市新的风景线并且模糊了工作区和生活区的边界,组成了更为美好的城市结构,并且将大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车站的周边环境。

车站前面的步行大道是一个连续的公共空间。为了实现这个简单的目标,设计师将可容纳750辆汽车和5200辆自行车的停车场置于广场地下。有轨电车车站搬到中央车站的东部,而且电车车站平台的存在还拓宽了整个广场。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的停车点以及临时停车区都集中在现有的城市结构当中,所以不构成障碍。车站红色石头的铺地一直延续到站前广场,将城市与车站融合在一起。步行道和自行车路线由于没有障碍而变得令人愉快并且安全,抵达鹿特丹的旅客可以感受到来自整个城市的尊重,并且不会受到交通堵塞的影响。

内部装饰和立面设计

车站的设计充分结合了自然光,太阳光的温暖和现代的外观是本次设计的重要元素。站台的屋顶,朝Proveniers的一边是透明的。当火车驶进车站,乘客会有一种被车站逐渐笼罩的切实感受。进入高而明亮的中央大厅,旅客可以纵观整个车站,还可以看到正在月台下等待的列车。

大厅的内部为木质结构,结合平台顶部的木质梁结构,打造了一种温暖而热情的氛围,无形中增加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大面积的玻璃顶结构长达250米,覆盖了所有轨道。屋顶的玻璃板通过利用不同模式的太阳能电池而产生不同的透光水平,在平台上投射出不断变化的迷人的阴影效果。

流线和布局

车站的流线合理又具有逻辑性;旅客可以在大厅直接看到等待的列车,也可以受穿过透明屋顶洒向游客通道的阳光的指引。透明的屋顶,扩大了游客通道的空间,与周围的商业功能区相得益彰,使车站自然融入城市。自动扶梯、电梯和楼梯通向新站台,站台上配备了舒适的家具。车站西边的轨道上方架设有为换乘旅客设计的人行天桥。这个人行天桥同时也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

客运站同时连接着火车、电车、公共汽车和地铁,不仅是国家级的交通中心更是一个国际交通枢纽。公共交通枢纽是专为乘客的舒适出行而服务的,这样的宗旨在车站中随处可见。它涵盖了商业空间、一个休息室、餐厅、办公室、汽车和自行车的停车场。在宽敞的大厅中,客运服务功能都是以保证游客的方便为前提而安排:有旅游信息、一个游客咨询中心、荷兰铁路(NS)旅游网点、自动售票机和商业功能。在大型咖啡馆和游客休息室内,游客可以看到整个大厅和相邻轨道的壮观景色。大厅的等候区和游客通道为游客提供了信息浏览和快速购物的服务功能。

新的鹿特丹中央火车站是愉快的、开放而透明的公共交通枢纽,并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交汇点。作为城市网络的重要一环,车站融合着城市的不同特点并标志着鹿特丹文化轴的起点。

这个现代和高效的建筑给来往于这个港口城市的游客提供了他们现在或未来想要和需要的舒适和便利。

可持续性

车站屋顶面积达28000平方米,130000块装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玻璃覆盖了其中的10000平方米。这是在荷兰最大的车站屋顶太阳能应用项目,也是欧洲最大的屋顶太阳能项目之一。考虑到鹿特丹中央火车站周围的高层建筑的影响,太阳能电池放置在屋顶照射到最多的阳光的部分。根据玻璃面板透光率不同时,会使用不同模式的太阳能电池。屋顶阳光照射最充足的地方,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密度就最大。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还有较高的透明度,所以能够保证站内有足够的采光。太阳能电池的使用使火车站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8%。而且这些太阳能电池预计每年将产生320兆瓦的能量,足够为100户家庭提供能源。

From the architect. Rotterdam Centraal S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port hubs in The Netherlands. With 110,000 passengers a day the 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 has as many travelers as 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 In addition to the European network of the High Speed Train (HST), Rotterdam Centraal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light rail system, RandstadRail. With the advent of both the HST and RandstadRail the number of daily travelers at Rotterdam Centraal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o approximately 323,000 by 2025. Rotterdam HST is the first stop in the Netherlands when travelling from the south and is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in the middle of Europe, with Schiphol only twenty minutes and Paris a mere two and a half hours away. Hence the new station is not only larger, brighter and more orderly than the former, but also has an international feel; it beautifully complements both the efficiency of the Hispeed stop an d the Rotterdam city’s bold ambitions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The station matches in all respects the practicality, capacity, comfort and allure, of the central stations of Madrid, Paris, London and Brussels.

Integr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hallenges of Rotterdam Centraal station was the difference in the urban character of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 of the station. The entrance on the north side has a modest design, appropriate to the character of the neighborhood Provenierswijk and the smaller number of passengers. The entrance gradually connects to the city. In the Provenierswijk the character of the 19th-century Dutch provincial town is strengthened. Large architectural extensions are avoided on this side of the station, the presence of green is ameliorated and the station is transparent.

In contrast, the grand entrance on the city side is clearly the gateway to the high-rise urban center. Here the station derives its new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 identity from the

hall made of glass and wood. The roof of the hall, fully clad with stainless steel, gives rise to building’s iconic character and points to the heart of the city.

Now Rotterdam Centraal has the appropriate structure and dimensions for the urban landscape; it is in balance with the heights that characterize the metropolis and simultaneously reflects the human scale. The city of Rotterdam is drawn to the new station via the compaction of the small-scale urban texture surrounding the 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 The entire railway zone becomes one with the city. This finer urban texture with new sightlines and a mixture of living and working will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tation area.

The esplanade in front of the station is a continuous public space. To achieve this simplicity a parking garage for 750 cars and a bicycle shed for 5,200 bicycles are located under the square. The tram station is moved to the east side of the station, so the platforms broaden the square. Bus, tram, taxi and the area for short-term parking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existing urban fabric and do not constitute barriers. The red stone of the station floor continues into the forecourt, merging the station with the city. Pedestrian and cycling routes are pleasant and safe and arriving travelers now have dignified entrance to the city, free from traffic.

Interior and Appearance

Incorporation of natural light, the warmth of the sun’s rays and a modern look are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design. The platform roof on the Proveniersside is transparent. When the train drives into the station, there is an almost tangible feeling of being enshrouded in the station building. Upon entering in the bright high hall through the center side, the traveler gets an overview of the entire complex and a view to the trains that are waiting invitingly along the platforms.

The wood finish on the inside of the hall,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wooden beams of the platform roof creates a warm and welcoming ambience, inviting visitors to linger. The largely transparent roof structure which covers all the tracks over a length of 250 meters, flood the platforms with light. The glass plates of the roof vary the level of light transmittance by utilizing different solar cells patterns, which produce an ever-changing and fascinating play of shadows on the platforms.

Routing and Layout

The routing through the station is logical; travelers are guided by a direct view of the trains and by the daylight that penetrates to the traveler’s passage via the voids that extend through the transparent roof platform and down to the stairs. Because of its transparency the widened traveler’s passage, lined with commercial functions, forms a natural part of the station. Escalators, lifts and stairs lead up to the new platforms, which feature inviting and comfortable platform furniture.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station there is a footbridge

over the tracks for travelers in transit. This footbridge also functions as an escape route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The passenger terminal is a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hub that connects train, tram, bus and subway. The 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 is designed for passenger comfort, which is visible in the different zones of the station. It includes commercial spaces, a lounge, restaurants, offices, parking for cars and bicycles. In the spacious concourse the passenger service functions are conveniently arranged. There is travel information, an information point, the Dutch Railways (NS) travelers shop, ticket vending machines and commercial functions. The grand cafe and the NS-lounge offer spectacular views across the hall and the adjacent tracks. Waiting areas in the hall and the passage are linked to the passenger flows, with areas both for browsing and quick shopping.

The new Rotterdam Centraal Station is a pleasant, open and transparent 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 which functions as an iconic meeting point. Interwoven into the urban network, the station connects the diverse characters of the city and marks the beginning of Rotterdam’s cultural axis. This modern and efficient building offers travelers to and from the port city all the amenities and comfort they could want or need i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Sustainability

Windows with 130,000 solar cells cover 10,000 m2 of the total roof area of 28,000 m2. This is the largest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in a station roof in The Netherlands and is also one of the largest rooftop solar projects in Europe. The solar cells are placed on the parts of the roof that get the most su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igh buildings around Rotterdam Centraal. The glass panels vary in light transmittance by using different patterns in the solar cells. Where the roof has the greatest efficiency in terms of sunlight, the cell density is the highest. The solar cells that are integrated in the roof have a high degree of transparency, so there is ample light. The solar cells represent an 8% reduction in the station’s CO2 emissions. The cells are expected to generate 320 megawatt per annum, which is enough energy for 100 households.

(本文贡献方:archdaily,iarch;组织:树状模式)

————外钢内“柔”,开放透明

荷兰鹿特丹港的四大特色及发展趋势

世界之窗 荷兰鹿特丹港的 四大特色及发展趋势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吴心宏 摘 要 荷兰鹿特丹市是世界上典型的实行地主港模式的著名港口城市,本文对该城市在地主港模式运作管理方面的主要特色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鹿特丹港 地主港管理模式 特色 发展趋势 国际航运中心 鹿特丹港历史悠长,并几经兴衰。特别是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猛发展。1961年,鹿特丹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达1.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此后40多年来,它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虽然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鹿特丹港,但是鹿特丹港货物吞吐量仍居世界第四位、欧洲第一位。经考察,鹿特丹港在地主港管理模式下,港区建设、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及集疏运体系等4个方面非常有特色,以下逐一介绍。 1 港区建设 1.1 港区分布 港区建设以新航道为主轴,由上游向下游、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由近市区向大海延伸,港池多采用挖入式,分布于主航道两侧。自东向西主要港区有7个(见图1),分别是瓦尔-埃姆港区(W aal-Ee mhaven)、梅尔沃港区(Mer wehaven)、维尔港区(V ierhavens)、波利斯港区(Pernis)、博特莱克港区(Botlek)、欧罗波特港区(Eur opoort)和马斯莱可迪港区(Maasvlakte)。港区水深从6.8m(接纳内河船舶)到22m,可以停靠从内河驳船到50多万吨的特大油轮等各类船舶,同时可供600多艘轮船停泊作业。按功能分为集装箱、石油化工、煤炭、矿石、农产品、滚装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

国内外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试卷100分答案_百度文库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广州简称() A.粤 B.垣 C.羊城 D.穗 2.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上提出”三智三通”。 A.北京 B.天津 C.天津 D.武汉 3. 以下关于阿姆斯特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艾瑟尔湖东岸 B.是荷兰最大的港口 C.荷兰首都 D.荷兰第二大工业城市 4. 智慧城市建设的拉动力是指() A.全球城市化进程和发展、国家发展、技术进步与发展、社会进步与发展 B.市民生活的要求、企业的业务发展 C.政府对城市发展的规划 D.城市发展自身的惯性 5. 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重大战略部署。

A.绿色重庆 B.森林重庆 C.绿地重庆 D.蓝天重庆 6. 根据本讲对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的分类,智慧公共安全建设属于() A.市政设施类 B.产业发展类 C.社会管理类 D.公共服务类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 A.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B.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C.智慧产业基地建设 D.智慧应用体系建设 2. 根据本讲的案例分析,主要把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分为() A.市政设施类 B.公共服务类 C.社会管理类 D.产业发展类 3. 国内智慧城市计划开展,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 A.长三角

B.珠三角 C.港澳台 D.环渤海 三、判断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INEC是科威特的一个关于智慧城市的组织。 正确 错误 2. IDC于2008年底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正确 错误 3. 韩国政府在2006年启动了以首尔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设,该计划被称为“U”计划。 正确 错误 4. 广州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正确 错误 5. 首尔是世界第七大都市。 正确 错误

鹿特丹港的地理位置

鹿特丹港简介 交运083 沈骏200810611106 ◆鹿特丹港的地理位置 鹿特丹(Rotterdam)是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它是欧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来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港区水域深广,内河航船可通行无阻,外港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鹿特丹港的天然地理条件 1.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 2.地势平坦,河道宽阔,河床深`适合泊船。 3.经济腹地广阔,具有欧洲大陆经济支持。 4.历史发展早,早期欧洲航海事业发达,经济覆盖广。 5.没有结冰期,全年可以通航。 6.水深港阔,可以避风躲雨。 7.陆上交通网密布,易于运输。 ◆鹿特丹港的发展 在16世纪,鹿特丹城市建设逐步发展,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许多港口,为对外交通和贸易奠定了基础。到18世纪;鹿特丹的对外贸易更为蓬勃兴旺,集中对法国和英国开展贸易,当时也有船只远航到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到19世纪,鹿特丹在转口贸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德国在1870年统一,在莱茵地区,特别是在鲁尔地区实行工业化,使鹿特丹也相应地得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特别是1877年铁路接通南部市区和1895年建成通往北海的运河新河道,使其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城市的扩展,港口运输网络的建立,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河流和运河联为一体,至20世纪初鹿特丹一跃而成为荷兰第一大港,世界上设备最好的港口之一。 目前,它有400条海上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每年约有3.1万艘海轮和18—20万艘内河船舶停靠。港口年货物吞吐量高达5亿吨,装卸集装箱达400多万只标准箱。港口设备先进,拥有机械化装卸码头,大型仓库和冷藏库,是世界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其余为香港、新加坡、高雄、纽约等)。港内可停泊30—50万吨巨型油轮。进口和过境的大宗货物有石油、石油制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进出口主要对象为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鹿特丹港区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储、运、销一条龙。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欧洲的目的地。 ◆鹿特丹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鹿特丹在荷兰并非第一大城市,但它保持的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的记录却使它当之无愧地居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与我国的上海港一样,鹿特丹港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港,海洋性气候十分显著,冬暖夏凉,船只四季进出港口畅通无阻。鹿特丹港港区面积80多平方千米,海轮码头岸线长56千米,江轮码头岸线长33.6千米,总泊位656个,航道最大水深22米。鹿特丹港共分7个港区,40多个港池,码头岸线总长37千米,可以停靠54.5万吨级的特大油轮。这里的起重设备应有尽有,大小作业船只500余艘。船只进入鹿特丹港,从来就不存在等泊位和等货物的问题。 从1947年到1974年,鹿特丹在新水道建成了3个大港区,一个是博特莱克港,包括港

荷兰鹿特丹DOKHAVEN污水处理厂介绍

荷兰鹿特丹DOKHAVEN污水处理厂介绍 荷兰鹿特丹DOKHAVEN市政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79年,负责处理来自鹿特丹市中心、南部与西部部分地区城市污水。其主体污水处理工艺构筑物完全置于地面附近存在大量居民住宅的地下,使之成为荷兰,乃至世界污水处理厂建设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工程之作。同时,因其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升级时不断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如 SHARON(中温亚硝化)与ANAMMOX(厌氧氨氧化)等现代技术已生产化应用于其污泥消化液的脱氮处理之中,从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它的总占地面积仅相当于普通处理厂的1/4,这意味着它不仅在能源与材料消耗方面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可持续意义,而且在节省占地方面亦呈现出十分紧凑的可持续特点。此外,该处理厂在通风尾气的利用与处理、防振消音等方面的工程措施也有独到之处。 本文从DOKHAVEN污水处理厂兴建的历史背景、工艺沿革、除磷脱氮、污泥处理、尾气处理、过程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一一介绍该处理厂的情况,目的是使国内同行在跟踪先进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以及升级过程的同时,了解发达国家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的阶段性与总体发展思路以及具体工程实施办法。 1 历史背景 1977年荷兰ZHEW水务局决定在鹿特丹兴建3个市政污水处理厂,以处理从鹿特丹市排放的全部污水。其中一个打算建在鹿特丹市中心的污水处理厂选址在当时成了一大难题。在市中心Vaanplein附近建处理厂不仅耗资巨大,而且也存在着很多棘手的问题,例如通向新马斯河的截流下水道不得不改变方向而穿过鹿特丹市中心地区。这些实际问题迫使市政当局寻找另外较为合适的场址,最后选定了DOKHAVEN——一个已有一个世纪历史但已被废弃多年的船坞码头。 由于地表可用面积的限制以及周围已经存在大量居民住宅,污水处理构筑物不得不选择全地下式结构,而且能够利用的最大地下占地面积也仅为传统工艺所需面积的1/4。DOKHAVEN污水处理厂于1979年决定兴建,1981年开始施工,1987年11月3日正式开始运行。 因占地所限,在污水处理工艺的现场不可能再兴建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只好将污泥送往距 DOKHAVEN 主场地 600 m以外的另一场地进行单独处理。同时,利用这一场地对从地下式全封闭污水处理工艺中排出的尾气进行必要的处理并排放。实际上,从DOKHAVEN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伊始,污水排放标准便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处理工艺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升级与变型。在此方面,DOKHAVEN污水处理厂不仅设计时便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AB法,而且在近两年内又及时吸收了研发于荷兰的最新脱氮技术——SHARON与ANAMMOX 工艺,最大限度地以较可持续的方式降低出水中氮的排放浓度。 2 排放标准提高与处理工艺升级 根据欧洲委员会《地面水污染协定》(75/440/EEC及79/869/EEC)与《市政污水处理协定》(91/271/EEC)[1],荷兰为满足境内《地面水污染协定》的目标,相应制订了自己严格的排放标准——《市政污水排放规范》。污水处理厂出水不仅要满足这个规范对出水水质的要求,而且还不得不满足对臭味与噪音控制的需要,即满足《环境管理协定》所规定的内容。

(完整版)西班牙桑坦德智慧城市

西班牙桑坦德智慧城市建设之道 2013/10/8 17:48:57 分享到: 据智慧城市运营商贝尔信报道,在第三节中国西班牙市长对话会上,西班牙桑坦德市市长伊尼戈·德拉塞尔纳讲述“智慧城市”的风貌。并希望通过他的介绍,将智慧科技引入山西的城市建设。 更便捷的城市生活 通过手机上的免费App(应用程序),你可以清楚地知道公交车还有多长时间到站,哪条道路不堵车,哪里的停车场有空位。在桑坦德,普通市民通过手机与这个城市的数据网联系起来,大家可以分享很多数据信息,生活更加便捷。 伊尼戈特意拿出他的手机,展示了这个名为“城市脉搏”的应用程序。他说,如果有人来到公交车站,不知道该坐哪一班车,他只需要打开手机上的App,然后将手机摄像头对准站牌,就可以得到这趟车运行的线路信息,以及下一趟车到达本站点的大概时间。再比如,驾车出行之前可以先打开“城市脉搏”关注一下路况信息,App还会为市民自动选择一条最为通畅的路线。 伊尼戈知道太原市有公共自行车,也单独开发了“龙城单车”查询的App。他告诉记者,在桑坦德,公用自行车查询系统只是“城市脉搏”的一个分支,不仅可以随时查询附近的站点及车辆情况,还可以查询站点附近有什么游览景点、便利店、商场等服务设施。这种综合式的开发,可以整合各类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此外,“城市脉搏”还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如将手机摄像头对准音乐厅、剧院、博物馆,就可以知道未来几天或几周内在那里将上演的节目、展览等;通过“城市脉搏”搜索不仅可以迅速找到周边的各类商场、娱乐设施,还可以得到商场或超市的优惠打折信息。 伊尼戈说,“城市脉搏”不仅方便了桑坦德市民,还为游客提供各类服务。只要游客安装了App,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比如,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市中心的喷泉,关于喷泉的修建时间、建造者等信息就会迅速呈现在游客的手机上。 更透明的城市管理 地上的井盖坏了、公园的长凳歪了,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会选择置之不理,因为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谁负责管理维修这些公共设施。而在桑坦德,遇到这样的情况,市民只需打开手机App,对着需要维修的公共设施拍照,然后按发送键,这张照片以及拍照地点等详细的GPS数据就会上传到政府的网站。随后,政府的计算机会把这份信息转达到相关的技术部门和负责修缮的行政部门。 伊尼戈说,除了发送报告人是匿名的,其他一切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公开,什么时候上传的照片,什么时候转达到相关部门,什么时候进行修缮,以及修理的结果都会清清楚楚地让每个人看到,大家还可以随时对修理的进展和结果进行评价。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市政人员的工作效率,过去两三个星期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往往三四天就可以解决。

鹿特丹港口

港口-期末报告 题 目: 鹿特丹港港口之物流研究 班 级: 物流081 指导老师: 王一帆 组 名: 三缺一 组 员: 郁包樑 3080125041 徐 璨 3080125038 陆恒杰 3080125034 宁波理工学院

目录 一、鹿特丹港港组织 (一)、历史沿革 (2) (二)、组织结构 (4) (三)、经营理念/企业文化 (6) 二、鹿特丹港港服务 (一)、服务项目 (7) (二)、服务特色 (8) 三、鹿特丹港港港口设施 (一)、码头类型及港口设施 (9) (二)、未来投资计划 (11) 四、鹿特丹港港港口物流 港口物流发展 (13) 五、结论与建议 结论及建议....................................................................................... .. (16)

一、鹿特丹港港组织 (一)历史沿革 鹿特丹(Rotterdam)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荷兰的世界性港口。鹿特丹港区是该市的主体位于该国西南、莱克河三角洲的北翼,莱口克河和瓦尔河,以及马斯河汇流以下的新马斯河两侧和新开河左侧的敞开港池内,西南至提尔伯里港168海里,至直布罗陀1370海里、东北至汉堡310海里;近洋海轮还可顺莱因河而上至德国科隆,500吨级汽船可直达瑞士巴塞尔。铁路、公路、航空与欧洲联系都很方便。港区从市区铁路桥开始下至河口、东西延伸约35公里,分布大小30多座港池,但下游2/3地段主要分布着8个石油港池区,只有密西西比转运港、比荷卢港和博特来克港等港池区除外。远洋班轮主要停靠在靠近市区的新马斯河南北,这里有埃姆港池、瓦尔港池、威尔明娜港池、维尔顿港池和富尔坎港池等。入港航道高潮时,30万吨级油轮能进入第八港池,20万吨级也能进入4、5、6、7、石油港区以及密西西比、比荷卢散货港区;吃水10万吨的船可随时进出博特来克港池区,10.6米的船可上航至莱茵港。全港有远洋船泊位380多个,其中有石油泊位70多个,最大可停靠35万吨级油船;散货码头线长8850米,主要分布在河口马斯平原、博特来克、富尔坎和瓦尔等港区;谷物码头线长2800米,主要分布在比荷卢港区、博特来克港区等;集装箱、滚装船码头线总长20870米,主要分布在欧洲港的马斯平原码头不列颠港,埃姆港和瓦尔港、梅尔沃港、威尔明娜港区;此外,还有5200米的杂货泊位线分布在希斯、来克、梅尔沃、马斯、瓦尔等港区。本港不仅港区宏伟,设备完善优良,且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内通莱茵河、马斯河流域航运网,外接北海国际航道,每年大约有3万艘国际海轮来此挂靠,把莱茵-马斯河流域发达的经济腹地与世界紧紧地联系起来,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吞吐和中转港。 鹿特丹在历史上几经兴衰。它原本是鹿特河附近的渔村,该河古时从南荷兰的沼泽地区鹿特丹流人马斯河,鹿特丹因鹿特河而得名。1250年在马斯河北岸修建堤坝,用闸门将鹿特 鹿特丹风光欣赏(20张)河与马斯河隔开。1340年荷兰伯爵威廉四世治理鹿特丹时,挖掘运河与代尔夫特和莱顿相通,使鹿特丹开始繁荣起来。1563年城市大部分曾被大火破坏。1572年鹿特丹被西班牙军队占领和掠夺,几个月以后西班牙人撤退。当时有许多来自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商人和工匠在鹿特丹定居下来,使鹿特丹进入一个恢复发展时期。 到了16世纪,鹿特丹城市建设逐步发展,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许多港口,为对外交通和贸易奠定了基础。到18世纪;鹿特丹的对外贸易更为蓬勃兴旺,集中对法国和英国开展贸易,当时也有船只远航到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到19世纪,鹿特丹在转口贸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德国在1870年统一,在莱茵地区,特别是在鲁尔地区实行工业化,使鹿特丹也相应地得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特别是1877年铁路接通南部市区和1895年建成通往北海的运河新河道,使其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城市的扩展,港口运输网络的建立,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河流和运河联为一体,至20世纪初鹿特丹一跃而成为荷兰第一大港,世界上设备最好的港口之一。鹿特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鹿特丹遭受了巨大损失。1940年5月14日,德国空军对这座城市狂轰滥炸,整个市中

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_内容_问题及启示_王广斌

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 内容、问题及启示 王广斌,崔庆宏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智慧城市被视为重振经济的重要领域,亦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及解决部分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欧洲许多城市都展开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活动,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总结。本文首先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特别是对建设要点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部分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5点启示:战略规划与内容设计、有限预算与资金来源、政府作用与多方关系、公众参与及弱势群体以及对绿色与可持续的关注,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竞争力;战略规划;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1文献标识码:A Cases Study of European Smarter Cities:Main Points,Problems and Advices Wang Guangbin,Cui Qinghong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Aft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2008,smarter city is regarded not only as an important area of reinvigorating econo-my,but also as an innovative way to enhance cities'competitiveness and partly solves problems hindering urban development.When many cities in Europe have launched their smarter city initiatives recently,a few problems also occur in different smarter city pro-jects.In this paper,European smarter cities'construction cases,especially main points and their specific contents,are analyzed first-ly.Some smarter cities'construction challenges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es.In order to provide advices to smarter cities in China,this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five arguments:strategic planning and content designing,limited budget and capital sources,administrative roles and multi-participator relations,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vulnerable groups,and attention on green and sustain-ability. Key words:Smarter city;Urban competitiveness;Strategic planning;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ublic particip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3-03-23 作者简介:王广斌(1967-),男,山东鄄城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经济、工程管理信息化。

荷兰鹿特丹港

港口物流发展案例荷兰鹿特丹港 荷兰是世界范围内物流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主要依托为海港城市鹿特丹,围绕鹿特丹港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系统和服务体系。虽然荷兰的 GDP 仅占全欧洲的 5 % ,但每年到达欧洲的货物中有 50 %是经鹿特丹港进人欧洲的,荷兰的过境运输总量占到全欧洲的 36 % ,可以说鹿特丹港是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物流中心之一。 1.基本情况鹿特丹港位于北纬 51 " 55 ’、东经 4 " 30 ' ,地处荷兰莱茵河与马斯河的人海口,是西欧国际贸易主要进出口港,内陆交通十分发达,经济腹地包括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工业发达的国家,为欧洲内陆大约 4 亿家企业服务。 鹿特丹港始建于 16 世纪,港口早期的码头多建于新马斯河北岸,后扩展至南岸。港口和工业区域占地 105 平方公里,是欧洲最重要的石油化工、集装箱、铁矿石、煤炭、食品和金属运输港口。 鹿特丹港有 3 座较大的港区:一是马斯平原港区。这是由吹填土形成的陆域,港区面积 33 平方公里,港区水深 23 . 5 米,可停靠 25 万吨级矿砂船和30 万吨级油船。二是欧罗港区。总面积 36 平方公里,水深约 22 . 65 米,可停靠 20 万吨级油船, 1 万标箱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也可以毫无阻碍的进人鹿特丹港,主要吞吐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港区附近建有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三是鲍特莱克港区。这是最早建成的港区,总面积 12 . 5 平方公里,港区水深 12 . 65 米,可停靠 6 万吨级船舶,装卸货物的种类主要是矿石、石油和散粮等。鹿特丹港还有 50 万吨级干船坞;在欧罗港区和马斯平原港区的南面开凿了与老马斯河相通的哈特尔运河,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建有大型船闸一座。 2.货物与码头 ( l )集装箱 鹿特丹是欧洲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港口。集装箱货物作业基本上集中在两个区域: Maasvlakte 和 Waalhave 可 Eemhaven 区域。从事洲际远洋运输的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装卸都选择在更靠近出海口的 Maasvlakte 进行。 Maasvlakte 靠近北海,适宜特大型集装箱船的集装箱海一海中转。欧洲其他小型的港口是鹿特丹港的喂给港,货物在鹿特丹港的一个物流园区里进行处理,包装或重包装,达到当地市场要求,再通过陆路或内河运输出去。 waalhave 盯 Eemhaven 区域主要从事近洋船舶的集装箱运输。在集装箱码头的周围,还有几十家商行专门提供空箱的贮存,以及维护和修理业务。 ( 2 )液体散货 原油、油制品和液体化工占到了鹿特丹港所有货运量的一半,分布在港口和产业区的 5 家炼油厂是主要的发货和收获方,运入港口的液体散货中有1/3通

鹿特丹中央火车站

鹿特丹中央火车站/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 MVSA Architects + West 8 ? iarch001 2015-02-07 1740 浏览 ? 建筑交通建筑火车站荷兰鹿特丹2013木质材料玻璃不锈钢太阳能屋顶 ? Jannes Linders 来自于建筑事务所的描述。鹿特丹中央火车站是荷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达110000人次,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齐平。除了连接欧洲的高速列车 连接到轻轨铁路系统(RandstadRail )。随着HST 和RandstadRail 的开通,鹿

年预计将增加至约323000人次。 From the architect. Rotterdam Centraal S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port hubs in The Netherl passengers a day the 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 has as many travelers as 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 In a network of the High Speed Train (HST), Rotterdam Centraal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light rail system, Rand of both the HST and RandstadRail the number of daily travelers at Rotterdam Centraal is expected to incr 323,000 by 2025. ? Jannes Linders

国内外最新城市规划理论以欧洲为例

一、英国大伦敦战略规划 邹军、王学锋《都市圈规划》p21 (一)范围及概况 伦敦位于英国东南部,现状总人口750万左右,占地面积约1580平方公里。大伦敦分成33个区。大伦敦的发展在近代经历了一个集中、疏散、再集中的过程。其人口在1939年达到最高峰,为860万人。1944年,设立了伦敦外围的绿带,大伦敦的空间扩张被约束在绿代内;1945年,英国政府开始开发新城,以疏散大城市尤其是大伦敦的人口;1970年代中期,伦敦外围129公里周长范围内,分散了11个新城,新城开发主要由政府投资,工业项目也优先安排在新城,大伦敦人口持续下降;1985年后重新集中,人口增长迅速,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和海外移民,金融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迅速。 图1-3-2:大伦敦范围 (二)发展策略 1.强调并鼓励大伦敦的增长,包括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强调要“通过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来取得对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可持续的改善” 2.竖向增长而不是东扩西拓等。强调这种人口和经济增长要容纳在现有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建成区规模不再扩大,大伦敦外围的绿带以及市内的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不能受到侵犯。即城市的空间发展将是竖向为主,增加开发强度,对宗地进行再开发等。 3. 非均衡发展——尊重市场、侧重交通、照顾公平。确定了竖向增长的总原则之后,发展机会也不是全市均摊,而是优先照顾几个方面:一是照顾市场需求,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商务空间等等的开发向中心区倾斜;二是照顾交通方便,即工作机会增长点等的开发向主要公共交通节点和沿线集中,并与交通容量的增加相协调;三是照顾社会公平,适当向东部地区倾斜,强调机会共享,兼容照顾社会各个不同群体的发展。 (三)空间发展 伦敦发展的空间前提主要在于这几个方面:中心活动区和伦敦中心发展区的发展将会增强伦敦的物质环境的增长,特别是经济方面;东部泰晤士河口的发展将会拓展伦敦的中心功能;分散和强化城镇中心功能;郊区服务的发展;城市更新地区的政策;混合土地利用政策。 政府将引导和促进对郊区的开发,包括中部、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伦敦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加强东部的建设和改善区域不平衡的现状,东部伦敦郊区的发展将优先考虑,政府通过发展郊区来建立有价值的就业岗位。郊区空间发展策略:关注郊区内的主要零售、休闲、商业活动和服务,郊区和城镇中心保证有便利的可通达能力;保护郊区的就业区域,保证人们能工作和生活在伦敦郊区;促进郊区城镇中心地区周围的居住和交通发展;提高郊区居住核心的水平。新郊区核心和其邻里的发展策略:关注郊区内的主要零售、休闲、商业活动和服务,郊区和城镇中心保证有便利的可通达能力;保护郊区的就业区域,保证人们能工作和生活在伦敦郊区;促进郊区城镇中心地区周围的居住和交通发展;提高郊区居住核心的居住水平。新郊区核心和其邻里的发展策略是:在任何政府规划发展的郊区或者其临近地区,应当考虑建立新的郊区中心和公共交通体系。 图1-3-3:大伦敦空间结构 空间规划考虑分三类地区发展:有发展机遇的地区,强化发展的地区,更新的地区。对

典型国内外智慧城市案例分享

典型国内外智慧城市案例分享 一、国外案例 1.迪比克 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为了保持迪比克市宜居的优势,并且在商业上有更大发展,市政府与IBM合作,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该市率先完成了水电资源的数据建设,给全市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不仅记录资源使用量,还利用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预防资源泄漏。仪器记录的数据会及时反映在综合监测平台上,以便进行分析、整合和公开展示。 2.纽约 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纽约消防部门将可能导致房屋起火的因素细分为60个,诸如是否是贫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房屋建筑年代是否久远,建筑物是否有电梯等。除去危害性较小的小型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分析人员通过特定算法,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目前数据监测项目扩大到2400余项,诸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也涵盖了。尽管公众对数据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心存疑虑,但是火灾数量确实下降了。 3.芝加哥 通过“路灯杆装上传感器”,进行城市数据挖掘。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被应用在了芝加哥市的街边灯柱上。通过“灯柱传感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检测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噪音水平、温度、风速。芝加哥城市信息技术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灯柱传感器”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它只侦测信号,不记录移动设备的MAC和蓝牙地址。在今后几年“灯柱传感器”将分批安装,全面占领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区,每台传感器设备初次采购和安装调试成本在215~425美元之间,运行后的年平均用电成本约为15美元。该项目得到了思科、英特尔、高通、斑马技术(ZebraTechnologies)、摩托罗拉以及施耐德等公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4.西雅图 利用数据节省电力能源。该市与微软和埃森哲(Accenture)合作了一个试验项目,以减少该地区的能源使用。该项目收集并分析从市区建筑物管理系统中得来的众多数据集,通过预测分析,找出哪里可以减少能源使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使用能源。项目的目标是将该地区的电力消耗减少25%。 5.伦敦 利用数据管理交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负责运行伦敦公共交通网络的公共机构“伦敦运输(TransportforLondon)”,在使用者增加25%的情况下,使用收集自闭路电视摄像机、地铁卡、移动电话和社交网络的实时信息,确保火车和公交路线只有限地中断,从而保证交通顺畅。 6.格洛斯特 也是充分利用了传感器,建立了“智能屋”试点。传感器安装在房子周围,传回的信息使中央电脑能够控制各种家庭设备。智能屋装有以电脑终端为核心的监测、通讯网络,使用红外线和感应式坐垫可以自动监测老年人在屋内的走动。屋中配有医疗设备,可以为老年人测心率和血压等,并将测量结果自动传输给相关医生。 7.阿姆斯特丹

鹿特丹港调查报告和总结

鹿特丹港调查报告 一、(1)调查目的 作为港口,无论在任何国家,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35个国际化的城市,其中有31个是因为有港口而发展起来的国际化的城市。前10名的城市几乎都是港口城市。有资料显示,全球财富的50%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 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也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的长三角地区,占国家GDP 总量的18.6%,长三角地区正是因为有强大的港口群,比如说上海港、宁波港等等。同时,珠三角地区,占国家GDP9.9%,它也有一个港口群,比如说广州港、深圳港做支撑。同样在环渤海地区,占全国GDP总量的25%,也是因为有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这样的港口,支持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因此,港口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港口为什么会起这样的作用呢?是从历史演变的过程来看。港口首先是交通的枢纽,是各种交通工具转换的中心,这样大量的货物聚集在这里,拉动经济的发展。同时,港口周边地区又发展加工工业,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再后来是第三代港口,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代理的行业,物流也发展起来了。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港口,是什么概念呢?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因为当前的一个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化,全球化的趋势就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资源在全球的共享,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就要靠海运来支撑,因为海运的运量最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在港口周围就变成了资源配置的枢纽。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港口对于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发展各种产业集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鹿特丹港成为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它的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 (2)调查方式:网上调查 二、鹿特丹港的设施和设备条件 至2003年底鹿特丹港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港区总面积10,500公顷 工业用地5,040公顷 水域3,500公顷

鹿特丹港口物流发展案例

港口物流发展案例荷兰鹿特丹港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时间:2013-10-06 | 作者: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 |来源:浙江舟山群岛 新区研究中心|浏览:283次] 荷兰是世界范围内物流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主要依托为海港城市鹿特丹,围绕鹿特丹港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系统和服务体系。虽然荷兰的GDP仅占全欧洲的5 %,但每年到达欧洲的货物中有50 %是经鹿特丹港进人欧洲的,荷兰的过境运输总量占到全欧洲的36 %,可以 说鹿特丹港是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物流中心之一。 1.基本情况 鹿特丹港位于北纬51 " 55 '、东经4 " 30 ',地处荷兰莱茵河与马斯河的人海口,是西欧国际贸易主要进出口港,内陆交通十分发达,经济腹地包括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工业发达的国家,为欧洲内陆大约4亿家企业服务。 鹿特丹港始建于16世纪,港口早期的码头多建于新马斯河北岸,后扩展至南岸。港口和工业区域占地105平方公里,是欧洲最重要的石油化工、集装 箱、铁矿石、煤炭、食品和金属运输港口。 鹿特丹港有3座较大的港区:一是马斯平原港区。这是由吹填土形成的陆 域,港区面积33平方公里,港区水深23.5米,可停靠25万吨级矿砂船和 30万吨级油船。二是欧罗港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水深约22 .

港口物流发展案例荷兰鹿特丹港 65米,可停靠20万吨级油船,1万标箱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也可以毫

无阻碍的进人鹿特丹港,主要吞吐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港区附近建有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三是鲍特莱克港区。这是最早建成的港区,总面积12 . 5 平方公里,港区水深12 . 65 米,可停靠 6 万吨级船舶,装卸货物的种类主要是矿石、石油和散粮等。鹿特丹港还有50 万吨级干船坞;在欧罗港区和马斯平原港区的南面开凿了与老马斯河相通的哈特尔运河,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建有大型船闸一座。 2.货物与码头 ( l )集装箱 鹿特丹是欧洲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港口。集装箱货物作业基本上集中在 两个区域:Maasvlakte 和Waalhave 可Eemhaven 区域。从事洲际远洋运 输的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装卸都选择在更靠近出海口的Maasvlakte 进行。 Maasvlakte 靠近北海,适宜特大型集装箱船的集装箱海一海中转。欧洲其他 小型的港口是鹿特丹港的喂给港,货物在鹿特丹港的一个物流园区里进行处 理,包装或重包装,达到当地市场要求,再通过陆路或内河运输出去。 waalhave 盯Eemhaven 区域主要从事近洋船舶的集装箱运输。在集装箱码 头的周围,还有几十家商行专门提供空箱的贮存,以及维护和修理业务。 ( 2 )液体散货 原油、油制品和液体化工占到了鹿特丹港所有货运量的一半,分布在 港口和产业区的 5 家炼油厂是主要的发货和收获方,运入港口的液体散货中 有1/3 通过管道网络运往欧洲内陆地区。港口工业区有超过20 家跨国化工 企业,总的液体储存设施容量超过3000 万立方米。 ( 3 )干散货 煤炭:在欧洲的所有港口中,鹿特丹港拥有最充足的优良的用于装卸、

阿姆斯特丹城市规划amsterdam-planning

213Faseringsbeeld 2010–2020 Algemeen Ontwikkelingen wonen - werken werken - wonen Zuidas kwaliteitsimpuls stadsdeelcentrum stedelijke vernieuwing wonen - werken in ontwikkeling werken - wonen in ontwikkeling werken in ontwikkeling Zuidas in ontwikkeling stedelijke vernieuwing in ontwikkeling kwaliteitsimpuls metropolitaan park kwaliteitsimpuls stadspark kwaliteitsimpuls openbare ruimte project postcodegebied 1012 capaciteitsuitbreiding spoor indicatief tracé HOV (bus/tram/metro) capaciteitsuitbreiding auto afwaardering capaciteit auto nieuwe veerverbinding opstelsporen metro opties (grond-)watergerelateerd project geplande P+R locatie ingreep fietsroute capaciteitsuitbreiding station wachtplaats binnenscheepvaart 2e zeecruise terminal intensivering havengebied studiegebied * zeesluis 123* Voor studiegebied Haven-Stad is scenario 3 weergegeven. Naar aanleiding van toekomstige studies zijn verschuivingen mogelijk. Mogelijke ontwikkelingen aan de zuidoever van de Gaasperplas zijn onderwerp van studie bij de Verkenning Gaasperdam.

鹿特丹规则中文版(联合国官方文件)

联 合 国A/RES/63/122 大 会Distr.: General 2 February 2009 第六十三届会议 议程项目 74 08-47810 2008年12月11日大会决议 [根据第六委员会的报告(A/63/438)通过] 63/122. 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 大会, 回顾其1966年12月17日第2205(XXI)号决议设立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其任务是促进国际贸易法的逐渐协调和统一,并在这方面念及各国人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在国际贸易广泛发展中的利益, 关注现有海上国际货物运输的法律制度缺乏统一,未能充分考虑到现代运输做法,包括集装箱化、门到门运输合同和使用电子运输单据, 注意到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是促进各国间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深信采用统一规则,更新和协调涉及海运区段的国际货物运输规则,将增强法律确定性,提高国际货物运输效率和商业可预测性,减少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流通的法律障碍, 认为采用统一规则,对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运输合同进行规范,将增进法律确定性,提高国际货物运输效率,便利过去相距遥远的当事人和市场获得新的准入机会,从而对促进国内、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注意到托运人和承运人无法利用有约束力、平衡的普遍性制度支持涉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合同的运作, 回顾2001年和2002年委员会第三十四届和第三十五届会议决定订立一项关于涉及海运区段的门到门运输业务的国际法律文书,1 1 《大会正式记录,第五十六届会议,补编第17号》和更正(A/56/17和Corr.3),第319至345段;以及同上,《第五十七届会议,补编第17号》(A/57/17),第210至224段。

欧洲智慧城市_安德里亚

一、引言 城市增长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源泉是什么?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备受学者和决策者们的关注。全球城市正处在一种不断变化并展示着各种复杂动态的状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规划师们构想出“与来自世 欧洲智慧城市 ◎ [意] 安德里亚·卡拉留 基娅拉·德·波 彼特·尼坎 摘?要:如今,一座城市的表现不仅取决于它的先天硬件(即有形资本),还更多地取决于知识流动的顺利与否、水平的高低以及社会的架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作为一种战略手段被提出,它将城市生产要素囊括于一个普遍的框架之中,更重要的是,它凸显出过去20年信息通讯技术对提升一座城市的竞争实力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厘清“智慧城市”这个往往难以捉摸的概念。笔者针对这一构想提出一个浓缩且具可操作性的定义,并就欧盟27国中智慧城市的地理因素罗列出一系列证据。据笔者了解,本文的数据和图表分析首次深入运用最新版本的城市审计数据集,这些数据集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分析影响智慧城市表现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发现:创意阶层的有无、城市环境的质量以及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度、受教育水平、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通达性及其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都与城市的财富正相关。这一结果促使欧洲城市形成新的战略,让它们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更良好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智慧城市?欧盟27国【中图分类号】F290 界各地的食品供应商、远程供水商和本地 废弃物处理机构打交道的各种复杂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等等;(……)而所有这些市政投资的质量,决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The Science Museum, 2004)。 尽管城市群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巨大挑战和劣势,全球的人口却自始至终地集中在城市。图1显示了居住在城市的欧盟

荷兰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类专业怎么样

荷兰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类专业怎么样 由于荷兰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荷兰的建筑师们在建设城市的时候要非常费力,但正因为如此才考验了荷兰的建筑师的能力,才有了今天独具魅力的荷兰建筑。那么今天的话题是,荷兰专业里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如何呢,容天道小编一一道来。 荷兰有一首著名的儿歌歌词是这么写的:“阿姆斯特丹是建在桩子上的城市”。荷兰具有在极端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建房的丰富经验,荷兰几家公司即是令人赞叹的香港机场的联合城建者,合作和规划截水造地相关事宜,大坝建成后,则需负责对新造地理质地进行开发。城乡规划学在荷兰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建筑设计师和城市建设者经常组织到荷兰的游览活动,他们前来参观享誉世界的荷兰建筑典范,这些范例很少是独立建筑,更多的是整个住宅区和楼盘。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荷兰建筑设计师逐步发展成为公共住房建筑的设计专家,这些居住楼很吸引人而且廉价,是专为工人和兴起的中产阶级开发的。享有盛誉的住宅区有所谓的“阿姆斯特丹派”(Amsterdamse School)和鹿特丹花园城,它们现在仍然是建筑设计师的灵感源泉。设计的关键是要最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现有空间,在不影响舒适程度上,还要保护居住在独立住宅和套房里家庭的隐私——因为在面积仅为4.15万平方公里的荷兰土地上居住着1600多万人。 荷兰多所大学和专业院校设立了多种用英语授课的涉及建筑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专业课程,其中有硕士学位课程,也有涉及专业性选题的课程。荷兰人喜欢言行一致。“实践是最好的教员”这种说法也体现在荷兰高等教育领域。荷兰高等教育以重视研讨会和课堂讨论为特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师教导之外尽可能地施展其才华。在注重设计的专业课程里,这种教学形式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因为他们有机会通过主动运用自己的才华来发展才能 荷兰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类专业优势: 1.城乡规划学在荷兰有着悠久的历史。荷兰具有在极端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建房、增加土地利用率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的丰富经验。 2.世界建筑设计师发展成为公共住房建筑的设计专家,享有盛名的住宅区有“阿姆斯特丹派”和鹿特丹花园城。 3.荷兰设计的关键是要最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现有空间,同时不影响舒适程度,还要保护居住在独立住宅和套房里家庭的隐私,此设计理念非常符合现今社会发展。 推荐院校:莱顿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 作为新兴的荷兰热门留学专业,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都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如今荷兰的这类人才也非常稀缺,因此留学选这两个专业的任何一个都比较吃香。 天道六步曲服务体系由六大步骤和36项子模块组成,核心内容包括留学理性规划和背景提升、考试个性化辅导、文书创作和学校申请、套磁和面试、签证辅导及后期服务、海内外求职。天道六步曲体系贯穿天道所有服务项目:美国名校本科申请,名校硕士申请,博士奖学金申请,TOP 2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