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三成语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辨析成语的几个主要方法。

考点说明

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

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题型设误类型

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

"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望文生义,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1998年)、“炙手可热”(1999年)、“首当其冲”(1995年)、“指手画脚”(2001年春季)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例2、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2003年高考北京题)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旅游的人,用错对象。

高考考过的成语还有:“洗心革面”(2000年)、“车水马龙”(2001年)等。

其他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002年)

“雨后春笋般地、”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

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以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

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1995年)、“趋之若鹜”(1997年)、“处心积虑”(1998年)、“殚精竭虑”(1999年)、,“蠢蠢欲动”(2000年春季)等。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4、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

例4、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2006全国卷2)

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成语意思与语境不符,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望其项背”(1998年)、“有口皆碑”(2002年)。

5、逆情背理,自相矛盾

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自相矛盾。

例4、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2003年)

“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与本句中前文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矛盾,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莘莘学子”(1997年)、“安步当车”(2001年)。

6、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6、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05年广东卷)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用在这里尊卑颠倒

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谦辞“蓬荜生辉”(2001年)

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常见的谦辞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鼎力相助、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7、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7、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2004天津)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汗牛充栋”(2000年)等

8、不知本义,不明来源。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8、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题)

“非非”,佛家用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想入非非”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灯红酒绿”(1992年)、“淋漓尽致”(2000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2001年春季)、光怪陆离(2002年)等。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等。

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二、报刊上的误用成语

1、对象用错

(1)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读者》2004年第8期第19页)[解析]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显然,“呼之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

(2)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体育竞技报》2004年8月17日)

[解析] “怨声载道”意即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们的强烈不满。由释义可知,“怨声载道”一般用于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而句中是指姚明个人,所以不能用“怨声载道”。(3)在这首长调词中,对秋天的礼赞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35页)

[解析] “如火如荼”原指军容盛大,现在用来比喻气势旺盛或热烈,也可用来比喻形势发展很快。由此可知,“如火如荼”只适用于比喻气势、场面、形势、活动等,“对秋天的礼赞”显然不能用“如火如荼”。

(4)关于郑贵妃欲废太子由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的政治谣言,早已不翼而飞,传遍街头巷尾,但那毕竟是私下的窃窃私语,如今竟然堂而皇之地以书面形式公开散发,可见事态的严重性。(《文史知识》2004年第7期第32页)

[解析]“不翼而飞”应改为“不胫而走”。这两个成语的适用对象不一样:“不翼而飞”现多用于比喻东西突然无故丢失;“不胫而走”本意是没有腿却走得很快,多用来比喻消息、谣言、文章等流传或传播迅速。

2、褒贬失当

(5)后世合称的“高岑”,此时也登上了边塞的舞台。高适有着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气派,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官做得最大的就数他了。(《资料卡片杂志》2004年第8期第15页)

[解析]“目空一切”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不可一世”意即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这两个成语都是贬义成语。

(6)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他可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琴师。(《意林》2004年第11期第53页)

[解析] “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为贬义成语。

3、重复累赘

(7)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5期第77页)

[解析]“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而“突然”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也含有“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突然”重复,“突然”应去掉。

(8)也许是因为诗人在这首诗里所采用的意象十分丰富多彩,因此也多少显得有些驳杂,所以给读者一种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感觉,缺少一条比较鲜明的抒情主线。(《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34页)

[解析] 已经“丰富多彩”,怎么还“十分”?“十分”实是蛇足,应斩掉。

(9)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6页)

[解析] “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有重复之嫌,“到位”应去掉。

(10)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报刊文摘》2004年9月27日)

[解析]“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

4、词义误解

(11)他的词是最强烈的伤心之人的言语,满腔血泪,迸涌而出,通篇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令人不堪卒读。(《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第106 页)

[解析]“不堪卒读”应为“不忍卒读”。“不堪卒读”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不忍卒读”多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

(12)萧红对翠姨很少做直接心理描述,但她的追求、向往、痛苦、幻灭的心理历程,我们都感同身受、历历在目。(《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第26页)

(13)它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日常生活”的艺术观念与“身体修辞”融为一体,消解既往的英雄戏剧化的理想型写作,把感同身受的世俗体验推向前台……(《名作欣赏》2004年第9期第4页)

[解析] “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而这两句中,显然把“感同身受”错误地理解为有相同的感受了。

(14)伴随着穆沙拉夫的强硬态度,巴方的军事行动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环球时报》2004年3月29日)

[解析] “紧锣密鼓”用来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它只能用于准备工作,而句中“巴方的军事行动”已经“进行”,又怎能用“紧锣密鼓”呢?

(15)在这个浮躁鄙俗风气充斥文坛的时代,先生知人论世的高度真真是高山仰止、不可企及了。(《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5期第77页)

[解析] “高山仰止”出自《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道德高尚;景行:喻行为光明正大。“高山仰止”用来比喻非常仰慕一个人高尚的道德。而句中把“高山仰止”错误地理解为像山一样的高度。

(16)平心而论,在于2003年泥沙俱下的众多名人自传中,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王蒙

先生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是不可与那些“伪名人自传”同日而语的。(《资料卡片杂志》2004年第8期第22页)

[解析]“同日而语”应改为“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相提并论”都可以表示把不同的两种事物或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但如果有时间上的差别,就要用“同日而语”。(17)……向人们坦白波澜壮阔、心系朝廷的人生艰辛,讲述着他对诗的至纯至美、至真至善境界的不悔追求。(《资料卡片杂志》2004年第9期第21页)

[解析] “波澜壮阔”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显然不能用来修饰“人生艰辛”。

(18)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资料卡片杂志》2004年第9期第26页)

[解析]“登堂入室”也作“升堂入室”,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说,子路学习虽然有成就,但还须更进一步。后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而句中把“登堂入室”简单地理解为“进入”的意思了。

5、不合语法

(19)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只能望其项背。(《意林》2004年第11期第60页)

[解析]“望其项背”指能够望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其用法是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所以应改为“许多明眼运动员难以(或“不能”)望其项背”。

(20)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资料卡片杂志》2004年第9期第22页)

[解析]“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应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不疲”。

三、高考典型题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004福建)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答案:B解析:A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境;犯了顾名思义的错误,错误的理解成一种纸张。B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写大学生不正确。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这里写文字不恰当。就该句而言,“文字优美”与“金玉其外”可以呼应,但“败絮其中”与“言之有物”则显然不能衔接。

另解:A选项,属于适用对象的误用或说是修饰不当、,“纸醉金迷”一般用于形容骄奢淫逸的生活,多用于指人的行为。而在该句中,它用作“晋商大院”的定语,修饰建筑物的富丽堂皇,是不妥帖的。

C选项,也是属于适用对象的误用。“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之时。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初夏开淡黄色花。常用以比喻少女。如:这些豆蔻年华中的姑娘们对未来充满着梦一般的幻想。在C项语句中它作为“大学生”的定语,显然是不妥当的。

D选项,属于前后照应不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指外表像金玉,里面却是烂棉絮。比喻外表好看,里面却一团糟。

如:别看他风度翩翩的,其实什么本事也没有,正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可用来指人的表里不一致,也可指文章等内容与形式不统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04江苏)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答案:B解析:在劫难逃,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劣质食品”被暴光对我们而言是好事;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用在此句适用对象不当;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此句中家长的做法无“巧”可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4浙江)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答案:B解析:B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用在这里不合语境。A勉为其难,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C山不转水转,事物总是运动的,强调事在人为,办法总汇有的;D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达到某种目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5全国二)

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答案D解析:本项从成语特定的搭配或修饰对象的角度来设置错误。

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紧锣密鼓:锣鼓点敲的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工作。

取而代之: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等而代替他。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5江苏卷)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

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答案:D解析: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B、巧舌如簧:含贬义,意思是指灵动的舌头好象簧片,形容言词巧伪,说得美妙动听。

C、画地为牢:在地面上画一个圈儿当作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D、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6、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005辽宁卷)

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案:D解析:A、"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分事情的底细、缘由或是非曲直;用在此处不当。B、"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由于发生冲突,用在"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身上不当。C、"白头如新"指相识很久但相知不深,用在"曾非常要好的老王和老李"身上不当。D、"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使用正确。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全国卷1)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答案:B解析:A项“一念之差”的词义是“念:念头。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很明显用错。B选项中“乐此不疲”的词义是“对某事特别爱好,精力为之贯注,不觉得疲倦”。C项“拍手称快”的词义是“鼓掌欢呼,表示非常高兴。多用于表示正义得到伸张时或事情的结局称人的心意”,泼水节泼水,并不存在正义得到伸张的意思。D选项中“功败垂成”的词义是“垂:将要,接近。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山东卷)

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了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区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答案:B解析:“刚柔相济”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符合句意。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的起了变化。这里用于“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属使用对象错误;“筚路蓝缕”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误解词义;“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的相遇,主语应是人,使用对象错误。

四、成语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B、他们两家是多年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关系和睦。

C、小军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葛非、顾俊两人配合默契,多次获得女子双打世界冠军,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双打组合。答案A B“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句中用来指邻居显然不当,类似的成语还有“举案齐眉”。C“忍痛割爱”指忍受疼痛而失去。上句本来就没有买到,何谈失去。D“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句中用错了对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B、张大夫给我针灸了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腰腿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C、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D、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答案C A “萍水相逢”这一成语出自《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像水里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前面的“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相矛盾B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使病危的人痊愈。显然该成语不能在一般的情况下称赞医生,句中对该成语适用的范围不明。 D “因人成事”这一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公等录录,此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思是: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后面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相矛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B、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

C、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功亏一篑,只获得第八名。

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答案D A“涣然冰释”是比喻疑团消除,这里用来指“烦恼”,显然用错了。

B“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该成语适用对象不能用于某一人,句中显然用错了。C成语“功亏一篑”见伪古文《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来人们用以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上面例句中既然说“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只获得第八名”,那么就不能说是“功亏一篑”(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在决赛中惜败获得亚军才是“功亏一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B、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C、这次考试,班上同学们的成绩良莠不齐,差别不大。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答案D A“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该成语适用范围要注意一是用于两人之间,二是要处于困境中,句中成语是误用了。B“断线风筝”: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而句中“小燕”却在“打电话给妈妈”,显然自相矛盾。C“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文中用来指成绩不齐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参差不齐”。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B、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学习,陈冬却玩得痛快。要大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大考都不能参加,真是自食其果。

C、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答案D A “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B“自食其果”指自己犯了罪,自己承担责任,罪有应得。句中陈冬只不过做错了事,何罪之有呢?此处言重了,应换语义较轻的“自作自受”。C“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坏事,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做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D、小明的妈妈一进来,我们寝室的人就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答案B A“狼狈为奸”适用的范围是两个人,应用“朋比为奸”形容坏人结成集团干坏事、,因为句中是指一伙人。C“义无反顾”,意思是“道义上不容许徘徊退缩;只能勇往直前”。而句中“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时间”与“道义”无关。D“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一般在句中作谦语,这里应用“不约而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B、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

C、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答案D A“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于用。B 中的“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而这里则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显得不正确。C“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感到惊异、震动或害怕。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B、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C、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球场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

D、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C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今年初,美英多次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但始终没有提出一个光明磊落的理由。

D、历史上的这类教训,虽说值得注意,可惜流风余韵还是绵绵不绝。

答案B A贬义误用为褒义C“光明磊落”形容心地光明,胸怀坦白,与“光明正大”意思差不多,但前者偏重于人的行为,句中宜用“光明正大”。D“流风余韵”指前代流传下来的高尚韵致,褒义。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绘声绘色的话剧来。

D、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槐聚诗存》,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答案B A “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一般在句中作状语。这里应用“不谋而合”。C“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该成语一般限于跟“讲”、“写”有联系的词语搭配。如叙述、描写、刻画、讲述等,从该句的语看,宜用“有声有色”形容表演精彩,具体生动。也形容叙述或描绘得十分生动。D“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而且不用修改,“点”删改。这个成语不是说写文章草率,连标点都不加。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伟大的奋斗目标,决不是一挥而就能实现的,而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C、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

D、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答案A B“一挥而就”是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了。从句子的语境看显然宜改为“一蹴而就”。C“不刊之论”的“刊”,古代指削除刻错的字,不是刊登、发表的意思,这个成语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D“遍体鳞伤”包含了“浑身”的意思,犯了语义重复的毛病。“体无完肤”也是类似于此,可改为“伤痕累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C、这件事,她一直讲得津津乐道。

D、现在市场上伪劣假冒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让顾客实在难以分辨真伪。

答案A B “不足为训”意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训”不是“教训”,而是“典范”、“法则”。C“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从句子语境来看与前面的“讲”语意上有重

复,可改为“津津有味”。D用鱼、龙比喻伪劣假冒商品不当,“鱼龙混杂”当为“鱼目混珠”。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谁也不曾注意到,巧夺天工的石林,原来是风沙为害的罪恶见证。

D、他极力抑制自己的激动,想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燃眉之急的紧张情况。

答案B A“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从语境看与前面的“被人”语意上重复了。C“巧夺天工”指人工胜过天然,“石林”本为天然,故与语境不合。D“燃眉之急”指非常紧迫的事情,不做定语,常充当宾语。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外面风传厂长要辞职,这纯属空穴来风,胡说八道。

B、咱们俩不打不成交,一块儿干,杀它个翻天覆地。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最近有传媒说本公司将并入龙泰公司,改换招牌,纯属流言蜚语。

答案C A“空穴来风”是说有孔就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纯属空穴来风”显然是把“空穴来风”理解为完全没有根据。B“翻天覆地”多用做定语,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常用来作“杀、闹、吵”等词的补语应是“天翻地覆”。D“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话,与句中“有传媒说……”不符。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听到我们班获得冠军的消息后,同学们都高兴得载歌载舞起来。

B、我收到有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失去的东西再好也是昨日黄花,你留不住也追不回。

答案C A“载歌载舞”多用作谓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欢乐的大型场面。句中用来作补语不行,且语境也不合。B“不胫而走”只能指消息,表达对象错了。D“昨日黄花”使用有误,成语中只有“明日黄花”。苏轼《旭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比喻事物虽好,但已过时,例句一是不懂语源,一是望文生义。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拿破仑1815年3月重返巴黎,沿途受到农民箪食瓢饮的欢迎。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外国人突然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答案C A“箪食瓢饮”形容生活清苦,“箪食壶浆”方形容热烈欢迎。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用错了对象。D“忍俊不禁”即忍不住发笑,与“扑哧一声笑了起来”重复。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

兴了。

C、人生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奔腾之河,生命则是一曲永无止境的奔腾之歌。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答案A B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C “川流不息”的“川”,河流,与下文“奔腾之河”系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D“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他那眉头紧锁、沉默不语的样子,恐怕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B、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陈水扁散布“两国论”,搞“一中一台”,这种危言危行用心十分险恶。

答案C A“难言之隐”与“苦衷”表意重复。B素昧平生:与人从未见过面。不指事物。D“危言危行”,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危,端正,正直,“正襟危坐”的“危”即此义。褒义。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B、一个成年人做出如此荒唐的事,真让人不可理喻。

C、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答案D A果不其然:果然,表示符合听说的情况,与后文的“没有那么大的能耐”矛盾。B“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文中误作“不可理解”之意。C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八年中,张怀书想方设法资助失学儿童的事,实在是罄竹难书,谁也说不清有多少。

B、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C、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D、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答案 A 罄竹难书:形容罪行之多,写也写不完。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D、歌咏比赛成绩公布后,小莉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站在那里憋了半天。答案B A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错。C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D“醍醐灌顶”指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悟。文中显然把它与“如雷轰顶”混同。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B、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答案C A不可思议:神秘奥妙,不可理解。这里形容“撒野动粗”,有愚昧或态度蛮横之意,应该用“不可理喻”。B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D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劳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B、编辑甲对编辑乙说:这篇文章太差劲了,真是诛心之论。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答案D A“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B“诛心之论”指只推究其用心而定罪,亦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文中显然望文生义,误以为“不好的言论”。C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终将失败。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B、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C、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答案D A“遍体”与“全身”重复B“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文中误为“迎着春风,不识春风比喻义。C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表示寒冷。

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十年来,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且耿耿于怀呢?

答案A B“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C“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或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文中误为衣服不合身。D耿耿于怀:心怀怨恨。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末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B、139、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答案C A “耿耿于怀”就是“一直”“未能忘记”的意思B“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

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D年富力强:指年轻人

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B、贪官污吏们在受贿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习惯了浑水,很快也就心无顾忌,厚颜无耻了。

C、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答案D A“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B“心有余悸”指事情虽然过去,但心里还感到害怕,文中忽视了对“余”的推敲,当作“害怕”来理解。C配角是演员,不是角色,“栩栩如生”是形容角色的。在“都”后加“演得”。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谭嗣同是变法维新中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答案B A“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C “始作俑者”使用有误。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人。“始作俑者意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有极强的贬义色彩。D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与“前景”不搭配。

2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B、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

答案C A“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显然是贬义,应改为“单枪匹马”。B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D连篇累牍:用过多的文字叙述,不指错别字多。

3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勇斗歹徒的事迹现在已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B、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上千名运动员,像过江之鲫通过了大桥的涵洞。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答案D A满城风雨:原形容秋天的景物,现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起来,议论纷纷。含贬义。B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C“过江之鲫”现在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连续不断,含贬义。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成语)教学案(教师版)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成语)教学案(教师版) 语言运用 2014-08-08 09:43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成语)教学案(教师版) 第一课时 一、考点讲解: 成语使用主要有三种常见类型:一是判断成语使用恰当与否,二是辨析近义成语,三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高考强调在动态语境中考查,因此,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二、备考对策: 1、立足教材,积累成语 2、留心课外,广识成语 3、分析误用类型,全面考虑 三、结合资料,掌握方法: 解答成语题学会八看:一看成语词义;二看使用语境;三看适用对象;四看感情色彩;五看语法位置;六看语气态度;七看特定用法;八看轻重程度 四、教学重点: 提高辨析成语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教学难点:辨析成语的意义、结构和色彩等,训练归纳,形成知识和能力体 系 五、教学流程: (一)高考真题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 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答案】B 【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很明显,第⑵句中“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是“异曲”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合为“临深履薄”一词,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意即二词都可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

成语接龙活动方案精编版

成语接龙活动方案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小学语文成语游戏活动课设计教案?、【活动目的】 1、丰富学生的成语仓库,帮助学生掌握积累成语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活动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为2个小组开展活动。 每组高年级同学6名,低年级同学7名。 2、教师担任主持人,选2名学生作为2个小组的记分员。 3、活动结束,为优胜小组颁奖,并总结积累成语的方法。 【活动准备】收集成语 【活动步骤】 第一步:填空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板书,出示四条成语,每条成语空出一个字。每填对一字得5分。填进去的四个字是"成、语、游、戏"。齐读填进去的字,板书活动课题。板书课题后,抢答这四个成语的意思,答对加?5分,答错倒扣5

分。四个成语是:胸有(成)竹,自言自(语),(游)山玩水,游(戏)人间。 第二步:分组竞赛 1、巧填人体部位。出示成语,同学们按顺序填出相应的人体部位。按规定的时间,各组通讯员将本组填得最好的交老师评比,填对一个加5分,不会写的可以用拼音代替。(1)出人(头)地,(2)焦头烂(额),(3)另(眼)相看,(4)画龙点(睛),(5)一(目)了然,(6)扬(眉)吐气,(7)千钧一(发),(8)掩(耳)盗铃,(9)嗤之以(鼻),(10)七(嘴)八(舌),(11)唇(齿)相依,(12)(鼻)青(脸)肿,(13)劈头盖(脸),(14)三头六(臂),15一(手)遮天,(16)了如指(掌),(17)口蜜(腹)剑,(18)感人(肺) 腑,(19)铁石心(肠),(20)(肝)胆相照,(21)(手)忙(脚)乱,(22)瞠(目)结舌,(23)卑躬屈(膝)(24)刻苦铭(心)最后,由老师订正。 2、成语接龙。由各组自己定一个字或字音开头,进行成语接龙,可以用谐音接龙。该组的每个同学都可以回答,每个成语5分。如果10秒之内不能回答,则答题终止,开始计算分数,这样培养同学们的协作学习精神。 3、成语抢答。由老师说成语的意思,学生抢答,每个成语5分。学生站起来后,如果5秒钟之内不能回答,或者回答错误,倒扣5分,这样引进了风险机制。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①爱屋及乌:因为

高考专题复习成语的运用教案

第三节正确使用成语 学习目标 1、了解《考试说明》对成语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学习重点 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学习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 熟语包括成语在高考中属于必考题型,《考纲》规定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两个层面,即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包括能够辨析熟语使用的正误。 二、策略激活:掌握解题诀窍 (一)了解误用类型: 请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误用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解析】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如这个句子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 误用类型:色彩不明 2、误用类型:色彩不明 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解析】“蠢蠢欲动”本多含贬义。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3、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解析】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左右逢源”用在孩子身上,又是谈常识性问题,这就失度了。 误用类型:轻重失度 4、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解析】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首当其冲”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误用类型:断词取义 5、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解析】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这里明显是因为不知道使用对象,而把用于书的成语扩大到人身上。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高三成语复习教案

高三成语复习教案 导语: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会写中班成语复习教案,但中班成语复习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重点: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 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 ③褒贬色彩不同的 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 10课时 一、高考成语干扰角度解密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成语复习教案教案。从历年高考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且近几年都是要求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但是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

1、熟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成语。 最近几年高考出现过的成语: x年捉襟见肘未雨绸缪自惭形秽如数家珍 x年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偃旗息鼓 x年安步当车颐指气使车水马龙蓬荜生辉 x 汗牛充栋淋漓尽致洗心革面左右逢源 x年殚精竭虑美伦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 x年望其项背处心积虑火中取栗拭目以待 xx年莘莘学子不孚众望趋之若鹜万人空巷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伦美奂”、“不孚众望”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2、熟悉高考成语设题的干扰角度 解密之一: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如: 例1、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接龙”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1、讲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和成语故事?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好吗?(学生讲故事)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谈感受)许多成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 2、说成语:今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成语 1 / 4

接龙(首尾相接)快快开动脑筋,想想你知道那些成语。 (每组10人,到前面说成语,说不上来即被淘汰,看谁取得最后胜利) 3、识字: 1)、出示第一组成语,学生自由读,认识生字。 2)、出示寸、益、彰三个字,读字音,交流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二、三组成语。 5、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所得。 6、讲成语故事。 1)、学生自愿交流。 2)、听了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 7、写字:

---------------------------------------------------------------范文最新推荐------------------------------------------------------ 1)、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找出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教师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自己评评,看看有哪些进步。 5)、同桌互评,共同进步。 8、练习: 1)、把成语填完整。 ()苗()长()到渠成()井()天取()补短 2)、把你收集到的成语写下来,和同学互换。互相读一读,记一记。 9、课外阅读指导。 3 / 4

高考语文 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篇 目录 一、高考常见成语及解释 (1) 二、2010年高考成语误例汇总 (8) 三、高考语文成语、熟语复习专题辅导 (13) 四、高考常见熟语100例 (33) 五、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热点一 (47) 六、高考语文成语熟语专题练习及答案 (103) 一、高考常见成语及解释 A 和蔼可亲——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按兵不动——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黯然失色——阴暗的样子 慷慨激昂——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 B 飞扬跋扈——鸷鸟飞扬,大鱼跋扈。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略见一斑——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斑:斑纹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碑:纪功碑。 并行不悖——彼此同时进行,不相妨碍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

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喻虽有力,力量亦达不到 明辨是非——明确地分辨是与非。形容判断力强 按部就班——“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C 别出心裁——独出巧思,不同流俗 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没有穷尽 为虎作伥——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给坏人做帮凶,为坏人效劳。 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瞠目结舌——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时语塞。形容惊骇的样子 纵横驰骋——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放开马快跑。形容往来奔驰,没有阻挡,也指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一方显得很逊色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 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穷奢极侈——极端奢侈,也说“穷奢极欲” 鞠躬尽瘁——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措手不及——来不及处理。 D 披星戴月——披星光,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或昼夜赶路,辛劳奔波 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攫取 赴汤蹈火——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中流砥柱——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穷兵黩武——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高考专题复习词语之三——正确使用熟语 (包括成语) 考查重点: 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 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课本中常见的 成语,几乎未出现过于陌生的成语; 日常生活、报纸杂志容易出错的成语出现频率较高。 考查难点: 容易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感情 色彩的与使用范围的成语等。 正确使用熟语熟语常指固定短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正确使用?是指考查熟语的使用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考查熟语的字典意义,更不是考查识记了多少个熟语。但是,平时多练习,随时积累,掌握好语义却是正确使用的前提。 考点分析: 对这一考点,重点在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

熟语的种类 1、成语 定义: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精炼、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在 语言运用中常常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 形式: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个别不止四个 字来源:书面记载的和口头流传的 书面记载的见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古代诗文等,口头流传的包括一些俗语和人们按照成语的结构规律仿造出来的一些词语。 历史事件: 寓言故事: 名言名句: 口头用语: 流行用语: 来自外语: 注意:成语在最初形成时,大都代表一定的 意义,具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 2、谚语:?说句俗话?

定义: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简练而蕴义 深广的固定短语 内容:一是反映人生哲理的,二是反映生 产经验的,三是反映阶级斗争的。 3、格言 定义:广为沿用的富有劝诫、启发、教 育作用的短语。 形式:多文言成分。 4、惯用语:?打个比方?定义:一种比喻 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 语。结构简洁,形象生动,含义 准确,出现率高,用处广。 特点: 首先,它在用法上是整体的,意义上 是单一的,已从字面转化为较深 刻的抽象意义。 其次,形式上多为三字格,结构上多 为动宾形式。 5、歇后语:?猜个谜语? 定义: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 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包括一部分谜语)。 形式:分两部分,前后为引注关系。前

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 差不多“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成语的一般特点 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án,而不能读pàng,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ì,而不能读ài,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

随意乱用。譬如“文不加点”,形容写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绝不是写不加标点符号;“七步之才”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江郎才尽”,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汗牛充栋”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一般多用于称赞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妆品。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譬如,“无微不至”是褒义的,“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是贬义的;“东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复燃”是贬义的。“杀一儆百”是书面语体的,“杀鸡吓猴”是口头语体的。 二、成语的结构 如前所说,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谓、偏正、连动、兼语等: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如“纷至沓来”是“纷至”与“沓来”的并列,“至”与“来”的意思相近,“沓”与“纷”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将“沓”写成“踏”。“待人接物”是“待人”与“接物”的并列,“物”就是指人,因而这个成语是指与人相处,而不是其他意思。又如“言简意赅”是“言简”和“意赅”的并列,“言”和“意”相对,

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教学设计3篇

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教学设计3篇The simplest teaching design of 40 idioms

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教学设计3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教学设计 2、篇章2: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教学设计 3、篇章3:最简单的成语40个造句教学设计 成语接龙大家应该够了解吧,那成语是怎样接龙的呢?下面是小泰带来的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的内容,欢迎阅读 篇章1: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教学设计 欢天喜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情厚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 大功告成,成年累月,月下老人,人才辈出,出乎意料,料事如神, 神通广大,大庭广众,众所周知,知无不言,言不由衷,忠心耿耿,

耿耿于怀,怀才不遇,遇事生风,风清月明,明争暗斗,斗鸡走马, 马如游鱼,鱼水深情,情同手足,足智多谋,谋取私利,利欲熏心, 心花怒放,放任自流,流芳百世,世界闻名,名不虚传,传为佳话, 话音刚落,落花流水,水落石出,出其不意。 篇章2:最简单的成语接龙40个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人才济济+济困扶危+危言危行+行云流水+水泄不通+通力合作+作威作福+福无双至+至高无上+上雨旁风+风情月债+债多不愁+愁眉锁眼+眼高手低+低三下四+四大皆空+空前绝后+后生可畏+畏葸不前+前车之鉴+鉴往知来+来去分明+明白了当+当门抵户+户限为穿+穿壁引光+光前裕后+后起之秀+秀而不实+实与有力+力争上游+游刃有余+余波未平+平淡无奇+奇珍异宝+宝刀不老+老态龙钟+钟灵毓秀+秀才人情+情窦初开+开山祖师+师老兵破+破瓜之年+年富力强+强人所难+难解难分+分秒必争+争猫丢牛+牛鬼蛇神+神出鬼没+没精打采+采薪之忧+忧患余生+生死存亡+亡羊得牛+牛鼎烹鸡+鸡犬不宁+宁缺毋滥+滥用职权+权衡轻重+重见天日+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日新月异+异端邪说+说黑道白+白璧无瑕+瑕瑜互见+见兔放鹰+鹰瞵鹗视+视而不见+见猎心喜+喜新厌旧+旧调重弹+弹尽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共6课时) 一、成语略解: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 二、考纲解读 过去怎么考(命题特点) 真题引路:解析《步步高》p1_2第1——7题 (1)成语题属容易题。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2010——2013: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家辨析句中的成语是否使用恰当。); (4)2014——2015:近义成语辨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近义成语的使用) 将会怎么考: 极可能继续考查近义成语辨析 三、同学们存在的问题 1. 积累的量不够大,存在盲区 2.积累时未形成体系,似是而非不扎实 3.容易受报刊、电视等媒体成语误用的影响 4、语境意识不够,对所记成语不能灵活应用。 四:如何复习备考: 1、积累是前提,是根本。 ①坚持记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②要多要素并重而有侧重。即意义、色彩、对象、搭配等兼顾,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③不可死记,要结合语境识记。要在理解中,在运用中识记,并及时地把它们用到作文中。 ④近义成语。1.联想记忆;2.不但要记清楚各自的意思,还要理解彼此的差别。 积累的四大途径: 随时记忆,积少成多追本溯源,了解出处 合理联想,举一反三课外训练,巩固落实 2、把握语境是关键。知道了成语的意义,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把握语境。要能根据语义找照应,划分关系看搭配。 3、灵活使用做题技巧。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4、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成语意思的方法: (选出正确答案是王道) 分项一:如何理解和推断成语含义 1、了解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义项。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 例如: “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 “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

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2009 届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成语(熟语)的特点; 2、辨析成语(熟语)误用的原因; 3,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师重在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的失误原因,并针对其确定正确学习成语(熟语)的方法,进而指导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让学生明确考查的重点一般是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教学难点: 成语(熟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而言。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归纳。难点在于具体语境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要点 一、解读《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是从2004 年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多年来,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仅限于成语,每年都有 1 题,分值 3 分,从历年试题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但从高考统计来看,得

分情况并不理想。 二:成语的特点: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 ①古代寓言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②历史故事例、破釜沉舟乐不思蜀 ③诗文语句例、老骥伏枥万马齐喑 ④口头俗语例、一言为定三教九流 3、成语的特点: ①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②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例、“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 ;“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 ③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完整升级版】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一、高考成语规律总结 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的相对定性性。二是意义的整体性。三是形成的历史性等。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一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熟语总的来说,考的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我省看来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但也有个别习题涉及了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考查。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复习的重点仍然是成语。 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了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 二、命题趋势与特点 从错误干扰项的设置情况看,考查的内容重点集中在成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褒贬误用、敬谦错位、适用对象错误、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几种情况。 命题的重点放在“三不辩”与“三不合”上。 “三不辩”不辨词义,不辩对象,不辨色彩。 “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特别提醒:

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从而导致判断失误。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他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个省市试题中也会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买椟还珠”,原意是买下匣子,退还珍珠,比喻义为“不识货,舍本逐末,取舍失当。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其次,要重点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以下为成语误用的类型。” 三、成语误用规律探寻 1、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忽视成语的历史语意,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再有效,人们只采用它的引申意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也有不少属于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考生往往忽视这一点,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例如:2012高考大纲卷中的成语题: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不负众望:指不能使大家相信。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属于望文生义。 ?再例如: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二、用错对象 成语均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的只适用于特定的物,有着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使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使用起来就会出现毛病。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 “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再如:翘首西望,海面拖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分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及其精巧。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3、混淆色彩,褒贬颠倒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赞扬、夸奖的时候使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使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古义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例如:2011全国新课标卷: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分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 再如:李明建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养子,现在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

高考专题复习词语的使用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二教学重点: 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三教学课时 5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 (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①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②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 ③目的式:削足适履越祖代扈④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 ⑤主谓式:杞人忧天夜郎自大⑥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 ⑦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⑧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 ⑨兼语式:请君人瓮引狼人室⑩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 (2)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②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③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3)成语的出处 ①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与虎谋皮 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闻鸡起舞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昭然若揭 二.、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高考题第4题D项)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1998年高考题第5题C项) [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高三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Idiom review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成语复习教案教案 授课者:彭爱明 【复习目标】 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重点: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知识讲解】 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 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 ③褒贬色彩不同的 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 【复习时间】10课时 一、高考成语干扰角度解密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从历年高考来

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且近几年都是要求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但是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 1、熟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成语。 最近几年高考出现过的成语: 2003年捉襟见肘未雨绸缪自惭形秽如数家珍 2002年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偃旗息鼓 2001年安步当车颐指气使车水马龙蓬荜生辉 2000年汗牛充栋淋漓尽致洗心革面左右逢源 1999年殚精竭虑美伦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 1998年望其项背处心积虑火中取栗拭目以待 1997年莘莘学子不孚众望趋之若鹜万人空巷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伦美奂”、“不孚众望”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2、熟悉高考成语设题的干扰角度 解密之一: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

成语接龙活动的解决方案.docx

小学语文成语游戏活动课设计教案、 【活动目的】 1、丰富学生的成语仓库,帮助学生掌握积累成语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活动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为2个小组开展活动。每组高年级同学6名,低年级同学7名。 2、教师担任主持人,选2名学生作为2个小组的记分员。 3、活动结束,为优胜小组颁奖,并总结积累成语的方法。【活动准备】收集成语 【活动步骤】 第一步:填空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板书,出示四条成语,每条成语空出一个字。每填对一字得5分。填进去的四个字是"成、语、游、戏"。齐读填进去的字,板书活动课题。板书课题后,抢答这四个成语的意思,答对加 5分,答错倒扣5分。四个成语是:胸有(成)竹,自言自(语),(游)山玩水,游(戏)人间。

第二步:分组竞赛 1、巧填人体部位。出示成语,同学们按顺序填出相应的人体部位。按规定的时间,各组通讯员将本组填得最好的交老师评比,填对一个加5分,不会写的可以用拼音代替。(1)出人(头)地,(2)焦头烂(额),(3)另(眼)相看,(4)画龙点(睛),(5)一(目)了然,(6)扬(眉)吐气,(7)千钧一(发),(8)掩(耳)盗铃,(9)嗤之以(鼻),(10)七(嘴)八(舌),(11)唇(齿)相依,(12)(鼻)青(脸)肿,(13)劈头盖(脸),(14)三头六(臂),15一(手)遮天,(16)了如指(掌),(17)口蜜(腹)剑,(18)感人(肺)腑,(19)铁石心(肠),(20)(肝)胆相照,(21)(手)忙(脚)乱,(22)瞠(目)结舌,(23)卑躬屈(膝)(24)刻苦铭(心)最后,由老师订正。 2、成语接龙。由各组自己定一个字或字音开头,进行成语接龙,可以用谐音接龙。该组的每个同学都可以回答,每个成语5分。如果10秒之内不能回答,则答题终止,开始计算分数,这样培养同学们的协作学习精神。 3、成语抢答。由老师说成语的意思,学生抢答,每个成语5分。学生站起来后,如果5秒钟之内不能回答,或者回答错误,倒扣5分,这样引进了风险机制。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①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乌鸦②见钱眼开: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③无微不至:

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 [教学目标] 了解成语题常见出题路数,重点掌握近义成语的区分。 [教学重难点] 形、音、义近成语的区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研讨法、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内容] 一.课前激趣 根据字谜填成语 例:染料铺的货品(五颜六色) 色盲(不分皂白)牧童玩吉他(对牛弹琴)六月打颤(不寒而栗)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悲剧演完(不欢而散)秋后的石榴(皮开肉绽) 哑巴吃黄连(不言而喻)月下老牵红线(成人之美)月十五观菊花(花好月圆) 二.江西历年考题回顾 (0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本题正确选项D。“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用“忍无可忍”。“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恒河沙数”意思是“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0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答案D。A.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此处大词小用.B.不堪设想:指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坏到极点。C.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此处应作“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D.按下葫芦又起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与成语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意思相近。 (09)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B

成语复习教案4篇

成语复习教案4篇 成语复习教案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语复习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复习教案篇1 一、成语的一般特点 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án,而不能读pàng,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yì,而不能读ài,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譬如“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绝不是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七步之才”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江郎才尽”,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汗牛充栋”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一般多用于称赞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妆品。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譬如,“无微不至”是褒义的,“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是贬义的;“东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复燃”是贬义的。“杀一儆百”是书面语体的,“杀鸡吓猴”是口头语体的。 二、成语的结构 如前所说,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谓、偏正、连动、兼语等: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如“纷至沓来”是“纷至”与“沓来”的并列,“至”与“来”的意思相近,“沓”与“纷”也就意思

成语接龙展示课教学设计刘兴艳

成语接龙展示课教学设计 刘兴艳 一、课前交流。 1、孩子们,今天我们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地方,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吗?(这样的练习要经常运用,教师随机进行,以提醒或者训练孩子们的成语运用。比如看到一朵花让孩子们形容一下,今天的天气来形容一下等等。) 2、老师这儿有些表示心情的成语,我们来看看,你想选择哪一个来表达?依次出示读一读。(作为对成语的补充与归类。) 3、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评。 二、复习旧知。 1、下面我们一起读读背背前面的学过的内容。 2、学生展示背诵。(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读背的兴趣。这个环节大组比赛效果好。) 三、学习新知。 1、正读音。 (1)听录音拼读,做到手指眼看嘴跟念,目的是为了把每个成语的发音读准确。 (2)提醒学生边读边记录认为难读的成语。 2、逐过关。 (1)排火车逐个过关。 (2)随时订正读错的成语。

3、生字认一认。 (1)孩子能认多少算多少,不要强求。 (2)重点是教给孩子定位识字的方法。教师适当点拨个别字。 4、成语猜一猜。 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加深成语印象。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说一句话,孩子想想可以用哪个成语表达。也可让能力强的孩子来出题。也可配图来猜。 5、成语诵一诵。 配不同的音乐,加不同的动作来读背成语。即使有的孩子当堂背不过,时间久了,他们知道这个环节,在前面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否则这个环节只有看着别人做的份了。 四、结束环节。 1、我们的课就学到这里。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小朋友们上课,你想用什么成语来祝福一下他们? 2、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表示祝福的成语,你觉得哪个合适? 3、让我们用数字成语一起祝福在座的老师们:学生齐读。 五、现场互动。 请与会老师随意说一个字,学生以这个字为龙头进行接成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