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和对策

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和对策

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和对策

一、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及特点

1、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增投资难以遏制

我国电解铝产能从2003年的554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2600万吨,年均增速为18.7%,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末我国电解铝产能应为2400万吨,而我国“十一五”末的产能已经接近2400万吨。我国电解铝的产量从2003年549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988万吨,年均增速为15.4%。2008-2011年产能利用率均未超过75%。2012年铝产能达2600万吨,实际产量为1988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76%。

尽管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国家限制电解铝产能政策不断,但仍然难以遏制电解铝产能的扩张,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电解铝投资的力度始终不减。由于电解铝是高耗能行业,而西部地区电价相对便宜,2010年以来,国内电解铝产能增量的90%以上投向了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目前,西部电解铝在建产能依然巨大,不但进一步加剧全国电解铝产能过剩,也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

2、价格持续倒挂,行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成本和市场价格的长期倒挂,电解铝企业大多亏损,2012年全国有93%的电解铝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靠地方政府补贴勉强支撑生产,而且劳动力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库存成本的持续上升将进一步加重亏损程度。受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房地产调控以

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需求疲弱影响,电解铝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滑,电解铝行业处于寒冬期。

3、电解铝属于阶段性过剩,需求回暖将逐渐消化过剩产能

虽然目前我国电解铝全行业处在煎熬中,但从长期来看,电解铝的产能过剩属于阶段性过剩。第一,虽然产能利用率不到80%,但近几年在逐步提升。过去5年,电解铝产能年均增长9.5%,产量年均增长13.7%,产能增长速度低于产量增长速度。第二,当前我国电解铝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而产业集中度低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电解铝等八大行业为重点,全力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品结构,缓解供需矛盾。第三,未来国内对铝的需求较大,相对于其他“绝对过剩”的行业而言,由于铝有质量轻、耐腐蚀、可回收等诸多优良性能,在铝的使用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具有节能减排和绿色功效,在交通、机械制造、建筑、电力电子等行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我国节能减排大背景下,铝的应用和消费前景较好。而且目前我国人均铝的消费量约为15公斤,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25公斤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二、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原因及产业转移的趋势

1、地方政府行为是电解铝产能过剩的重要推手

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政府在微观经济活动领域干预过多。在电解铝产业更是如此。可以说,地方政府的干预不但造成电解铝产能过度发展,也造成电解铝产能退出困难。一方面,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思维下,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通过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鼓励电解铝企业投资,导致产能盲目扩张。另一方面,当电解铝

企业面临亏损时,地方政府为了防止企业停产或者外迁,对电解铝企业实行补贴,比如采取电价补贴、开展大用户直供电等手段,使不少铝厂得以维持运营,阻碍了电解铝企业的退出,加重了行业供需失衡。

2、企业逐利的短视行为是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电解铝行业门槛低,多数资金充裕的企业会有投资电解铝行业的冲动,加上政府的优惠政策对企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投资增速较快。另一方面,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期发展的短视行为使得企业对电解铝的投资蜂拥而上,而且为了在未来竞争中能够获得规模优势,企业竞相做大。

三、电解铝产业向西部转移是产业发展趋势

1、东西部电解铝产业发展优劣势比较

与东部相比,西部发展电解铝优劣势并存。从优势来看,一是政策优势。一方面,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上有适度倾斜,支持西部地区经济更快发展;另一方面,电解铝的发展符合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和大开发战略的需要。二是成本优势。电力和氧化铝成本大约各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40%,两者合起来占电解铝成本的80%。从电价来看,我国电解铝行业平均电价每度0.45 元,而西部地区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的综合电价比全国电解铝行业的平均电价低37.3%,按照每吨电解铝耗电1.35万度计算,西部生产每吨电解铝大约节省电力成本2265元。从运输成本来看,将氧化铝从产地(如郑州)运到西部地区(如新疆)的运费大概400元/吨,按照生产1吨电解铝消耗2吨氧化铝计算,增加电解铝生产成本800元/吨,将电解铝从新疆运到郑州的运费大概400元/吨,运进运出总计增加电解铝成本1200元/吨。如果市场在东部地区,电解铝企业建在西部地区与建在氧化铝基地相比,节约的能源成本和增加的运输成本相抵,节省成本1000 元/吨左右。三是具有潜在的区位优势。中亚、

西亚和欧洲国家除少数国家具有铝工业外,多数国家需进口铝产品,随着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贸关系的加深,我国西部地区铝产品进入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从劣势来看,一是人力资源紧张。目前不仅电解铝工业,许多高耗能产业都在向西部地区转移,在利用西部低成本能源资源的同时,该地区的人力资源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且西部新建电解铝企业技术成熟先进、自动化水平高,对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西部人力资源难以满足需要。二是资源环境政策的限制。在节能减排方面,由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转变,当地节能减排目标将难以完成,主要是由于原有目标在设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快速变化的产业结构。如果西部各省为了完成节能目标而限制高耗能企业生产,则电解铝产业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受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未来电解铝等高能耗企业在具体项目能效评估过程中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以降低产品单耗,因此会导致企业前期投资成本较大,为电解铝行业的发展增加难度。

2、电解铝产业向西部转移尚面临许多困难

通过东西部发展电解铝的成本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西部电解铝产业的发展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特殊性;既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化工业化加速的结果;既受到政策影响,也受到行业比较优势的一般经济规律的推动。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和能源优势的支撑下,电解铝产业在西部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备受当地政府关注和支持的重点产业。

虽然电解铝产业在西部发展较快,但东中部电解铝产能退出并非易事。西部电解铝产业由于受到运输能力不足、人力资源不足和资源环境限制等多方面制约,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东中部企业。新疆等西北地区目前没有新的大规模电解铝项目规划,一些已经规划的项目是

否能够顺利投产转换为现实的产能也尚不确定。但是,电解铝产业西迁已成趋势,并将发展壮大为西北地区的重要产业。虽然中东部产能退出阻力重重,但近期中央对电解铝行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改革,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将增强西部企业的比较优势,促进电解铝行业的优化和西移。未来对过剩电解铝产能的淘汰将主要集中在东中部。

四、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矛盾的对策

1、多管齐下遏制地方电解铝新增产能投资

要化解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首先要控制总量,按照我国铝的消费增长速度来引导产业发展,使产能增加与实际消费相匹配。第一,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遏制上马电解铝项目的冲动。一方面要让土地、金融、环保这三道闸门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对违规上马的项目要加强问责,不是问企业的责,而是问地方政府的责,一级问一级。第二,落实差别电价,调节产能。电力成本占了电解铝成本的40%左右,电价上涨1分钱,每吨电解铝成本上升140元。可对符合行业准入的电解铝项目给予正常电价,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从而调节产能。

2、鼓励中东部产能退出或向西部转移

若行业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产能过剩问题恐怕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一般来讲,电解铝项目投资规模大,若不能长期经营,地方政府很难得到实质的好处,企业也难以收回投资并获取预期回报,因此,强制退出必然会严重损害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利益,也不符合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改革取向。为尽快消除企业退出障碍,国家可建立中东部地区电解铝产能退出补偿机制,通过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给予东中部产能退出一定支持和补偿。另外,将电解铝中东部产能退出与向西部

转移统筹考虑,鼓励中东部电解铝企业将产能向西部转移,从而促进电解铝产业的区域优化布局。

3、激活市场推进行业兼并重组

当前我国电解铝产业呈现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而产业集中度低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因此,激活市场、淘汰落后产能和整合资源,从而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加快电解铝市场行业准入,提高环保和技术标准,通过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应加强国家在金融、税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行业重组,把违法违规产能作为被整合对象,进行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优化产业整体布局。

4、产品升级和延伸电解铝产业链

一方面,电解铝企业可以向上游能源生产进行延伸,实现“煤—电—铝”或者“水—电—铝”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组合,降低电解铝生产成本,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国际上铝用于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使用比例是7:3,国内正好相反,未来像国产大飞机、航空航天工业对铝材的需求潜力巨大。因此,电解铝行业需加快向下游延伸,延长到高精尖、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领域,包括高铁、飞机用得比较多的精深加工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

(经济预测部我国电解铝产业现状和趋势课题组:蔡松锋)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一、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解铝工业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厂1952年4月开工建设到70年代末期,可以认为是中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初期。1952年当抚顺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其设计产能仅为年产1.5万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大力发展铜铝工业的指示》,铝被定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金属材料。从此,国家开始对铝工业的发展给予巨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中国铝电解工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轨道。这一时期,贵州铝厂、兰州铝厂、包头铝厂、青铜峡铝厂、连城铝厂、郑州铝厂电解分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八大铝厂的生产格局。电解技术基本是以旁插和上插自焙阳极铝电解梢工艺和设备为主,产量达到了36万吨。50-60年代中国电解自焙槽主要缺点是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劳动生产力低,特别是电解槽密闭性能差,电解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沥青挥发物,对生产操作和环境污染影响极大。70年代中后期,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了135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系列。在1979年贵州铝厂扩建过程中,引进了日本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160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从此,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常规发展时期。1982年在国家“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导下,一些建于60-70年代的铝厂开始纷纷进行改扩建,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如贵州铝厂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了186 KA大容量、高效能预焙槽;包头铝厂兴建了135 KA预焙槽系列;青海铝厂在吸收消化贵州铝厂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20万吨电解铝厂等。这一系列项目的相继建成,预示着中国铝工业开始向规模化大生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具有电力优势和铝土矿优势的地区也纷纷投资兴建了一批小型60KA白焙槽电解铝厂。这段时期,全国电解铝的产员由70年代末的36万吨发展到1992年的109万吨,使中国电解铝生产首次突破厂100万吨大关。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跨入新世纪,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世界铝工业生产大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发展速度跃居世界前列。仅用10年时间,中国电解铝产量就从1992年的109万吨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342.46万吨,形成了

铜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报告编号:168323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8323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铜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秘鲁、俄罗斯等国。中国拥有一定的铜矿资源储量,铜矿资源开发比较集中,江西、云南、安徽、内蒙古是矿产铜的主要生产地区。 虽然铜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近60年铜工业才得到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铜工业取得辉煌成就,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铜工业生产体系,步入世界上重要铜生产国行列。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而精炼铜产量只占世界的20%左右。更为关键的是我国铜储量只占世界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铜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国内铜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加大境外矿产投资,提高我国铜资源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中国铜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品产量再创新高,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固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效显着;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取得新进展,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大国,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2010-2014年我国铜金属产量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铜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铜工业将实现全面转型,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从低成本的加工型铜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铜企转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废铜行业,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是主要的转型方向。我国计划到“十二五”末实现30%的铜生产自给率,并在中西部省份新建加工和回收厂,增强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定价能力。

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1%,这也是自2012年4月以来连续43个月出现下滑,其中采掘业同比下降19.7%,原材料同比下降9.4%,加工业同比下降 4.1%。规模以上主要产品产量依然处于疲软状态,其中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6%,平板玻璃同比下降8.3%,生铁同比下降3.3%。价格下跌与需求不振也导致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下滑,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032.4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跌幅更是高达40%以上。工业数据持续表现不佳说明我国工业领域中的部分行业依然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现阶段产能过剩行业往往具有更大的价格下降幅度,产能过剩行业价格的下降会对PPI造成较大的下降压力,而PPI对CPI具有一定的领先作用,因此产能过剩会加大社会整体的通缩风险。同时,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导致我国对外出口下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下行阶段,地方债务危机限制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效果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内外需求相对不足,这就导致产能过剩行业的利润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利润的减少将导致投资回报的减少并进一步减少国内投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增长。而且随着利润的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出现恶化,杠杆率也会随之攀升,从而导致相关企业的债务风险加大。当产能持续过剩时,企业的债务风险会向银行系统传导,表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升,特别是在现

阶段的大环境下,银行风险的不断增加可能会进一步演化成系统风险。产能过剩的有效化解不仅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进而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而且还有利于降低经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产能过剩的定义及评价标准 (一)产能过剩的定义 产能过剩是指实际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超过了正常期望水平的状态,其中又可以划分为周期性产能过剩和非周期性产能过剩。周期性产能过剩是指随着经济的衰退,部分行业由于需求萎缩而表现出产能的相对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由于需求量逐渐增加而造成产能的相对减少。非周期性产能过剩是指受经济周期以外其他因素影响的产能过剩,其中又可分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时造成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和受体制及政策影响扭曲市场供求关系时的体制性产能过剩。 (二)产能过剩的评价标准 目前对产能过剩的评判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而国际上对产能过剩的刻画主要基于产能利用率,衡量的是实际产出与可能获得的最大产出的比值。理论上,产能利用率若低于100%则存在产能过剩,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从投资到运营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受企业对市场预期的影响而采取的行为也会导致产能的波动,因此产能利用率通常会低于100%。按照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的正常

2020年中国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销量逆向增长、市场价格再度回升

2020年中国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产销量逆向增长、市 场价格再度回升 2019年中国电解铝市场产量首次下降,消费量持续增长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2019年,我国电解铝市场产量十年来首次出现下浮,消费量却持续增长…… 1、中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下降产量下浮 电解铝产能过剩一直是我国电解铝行业存在的一大难题。2015年,工信部加大对电解铝在建项目监督力度,严控电解铝产能扩张;鼓励区域内现有电厂和电解铝厂依产业链垂直整合,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网电、自备电及局域网之间的电价公平,扭转部分技术水平高、资源条件好的电解铝企业长期因电价不公平造成的亏损局面;同时建立铝材上下游产业联盟,扩大铝材在建筑、电力、交通、航空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国内铝企业在境外建设电解铝及铝加工。 2016年,我国《有色金属“十三五”规划》提到我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在2020年底要达到80%以上,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2014-2017年,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之后保持75%以上的产能利用率,2019年产能利用率达到76%,较2018年的77%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2018年,我国电解铝的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2018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3580.19万吨,同比增长7.55%。2019年,我国电解铝产量随着产能利用率的下降也有所下滑,为3504.4万吨,同比下降2.12%。

注:2013、2014年产量增速为9.92%、13.44%。 2、中国电解铝需求增长价格回升 从需求来看,房地产的萎靡在近两年内很难有所改观,即便颓势稍减,也很难支撑消化日益增长的电解铝产量,不过铝合金出口增长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准,另一方面,国内汽车产量虽没有较大涨幅,但“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快,还是会推动每辆车用铝量的增长,这也是未来铝需求增长的一个领域。2019年,我 国共消费电解铝3672万吨。

全球电解铝市场分析

全球电解铝市场分析 一、前言 通过100 多年的进展,世界铝工业差不多形成从铝土矿开采,到氧化铝、电解铝原料生产,直至轧延、挤型、铸造等铝材加工的完整工业体系。随着近几年铝工业的技术及设备水准的提高,全球产量稳定成长。目前全世界共有原生铝生产国45个,原生铝企业272 个(中国147 个),总生产能力3300 万吨(中国830 万吨)。原生铝生产属于耗能高、污染严峻、技术层次低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已开发国家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都比较高,目前有产能从西方大厂向开发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以后原生铝产业的竞争实质上确实是争夺稳定、廉价能源,这将导致原生铝生产向能源丰富、电价低廉的地区转移。

二、供给分析 近百年来全球电解铝产量随着能源开发规模的扩大而持续上升,特不是在水电资源丰富的南非,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澳洲、远东地区。但随着开发中国家对铝需求的成长,至少在以后20 年里,全球电解铝产量仍会保持成长趋势。近年来,亚洲成为电解铝产量成长最快的地区,2002年起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电解铝产量的快速成长是促成这一形势的主导力量。 1991年全球初生铝锭产量约1962万吨,近15年来产量之复合年增率(CAGR)为3.4%,2005 年产量约3100万吨,成长17%。近6 年(2000-2005)之成长速度加快,产量之CAGR达5.6%,成长率最大之国家是中国大陆,CAGR达22.8%,其次是非洲,CAGR约12%,衰退最大地区则为北美,拉丁美、西欧、独立国协及东欧等其余地区则变化不大,显示全球原铝生产出现结构性变迁,参见表1。表1 近6年全球各地区初生铝锭产量变化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铜箔与铜箔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1、铜箔与电解铜箔 铜箔是现代电子行业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按照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压延铜箔和电解铜箔两类。 从产品性能上看,压延铜箔的性能更好。但由于生产压延铜箔的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生产精度要求高,而生产一致性较差。因此,目前,市场上的铜箔以电解铜箔为主,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压延铜箔则作为补充。 电解铜箔(Electrode Posited copper)是指以电解铜为主要原料,用电解法生产的金属铜箔。将电解铜经溶解制成硫酸铜电解溶液,再在专用的电解设备中将硫酸铜电解液通过直流电的作用,电沉积而制成箔,然后对其进行表面粗化、防氧化处理等一系列处理后经分切检测后制成成品。 2、电解铜箔的上游市场 铜材加工行业是电解铜箔行业原材料的主要供应产业。铜材加工,是以阴极铜为原材料,将其加工成铜管、铜杆、线缆等产品。铜材加工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行业发展充分、技术进步快。铜杆是电解铜箔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生产成

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铜杆产品质量的优劣对电解铜箔的生产有较大的影响。 铜杆属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透明,市场竞争比较充分。 3、电解铜箔的下游市场 铜箔的下游销售,一般采用“铜价+加工费”的模式。铜的价格随着大宗商品的报价而变动,加工费则根据市场情况而发生变动。 铜箔按下游需求可以分为标准铜箔(CCL、PCB)、锂电铜箔和电磁屏蔽用铜箔。标准铜箔是生产覆铜板(CCL)和印制线路板(PCB)的主要原材料,普遍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是铜箔第一大应用领域,厚度一般在12-70μm(标准铜箔);锂电铜箔主要用于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类锂电池及储能用锂电池,为铜箔第二大应用领域;锂电铜箔既充当电池内负极活性材料载体,又充当负极电子收集与传导体厚度一般7~20微米。电磁屏蔽用铜箔,主要应用于医院、通信、军事等需要电磁屏蔽等部分领域,其比重较小。 二、我国铜箔行业产能产量发展现状 1、国内铜箔产业历年产能产量分析 根据中电协铜箔行业分会的统计,我国2011年-2016年铜箔产业的历年产能和产量如下图:

(完整word版)电解铝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电解铝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铝产品的需求增长日益加快,电解铝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目前200kA和200kA以上的大型预焙电解槽成为我国电解铝生产的主力槽型。但由于辅助设施和配套装备技术,以及生产管理与电解铝的发展速度不同步,投产后设备缺陷多和管理不畅,导致一些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并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 一、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 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的生产特点主要是电流强度大,日产量高,自动化程度高。此外,由于槽型大生产过程中热辐射量大,厂房环境温度高,对操作工人的体能和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此,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电解槽发生母线打火和整流机组元件爆炸,电解槽漏炉事故、铸造铝液爆炸等各种重大事故时常见诸于报端,给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1、漏炉事故 电解槽漏炉事故是铝冶炼行业发生频率最高的事故之一,这种事故主要发生在焙烧结束和生产启动过程中,以及生产一段时间或槽龄超过1000天以上的电解槽,漏炉部位主要在侧部钢板和阴极钢棒口处,漏炉前或漏炉期间,如果预防处理得当,可以阻止电解质或铝液的进一步外漏,对系列电解槽生产的影响较小,如果处理不当或疏于管理、处理不及时,则会在铝液或电解质熔化槽壳外漏时,冲断阴极母线造成系列停产等恶性事故。 2、母线打火事故 母线打火事故主要在发生焙烧结束,进行生产启动的过程中,以及二次启动或由于临时限电压负荷,阳极降入铝液中,处于保温状态的电解槽上。在焙烧启动和恢复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作业规程操作不当或电解槽电流分布不均,造成局部电流过于集中,击伤或击断阳极导杆或阴极母线。这种事故一般损失较大,容易造成系列停产。由于电流打火事故一般在瞬间发生,根本无法采取抢救措施,只有事故后修复处理。母线修复期间,由于现代大型电解槽设计间距小,空间狭窄,环境温度高,母线连接处多为焊接,在去除废旧母线、焊接新母线时,难以采取高效措施,施工难度大,修复时间长。 3、整流柜爆炸事故 整流机组发生爆炸主要表现为整流柜元件发生爆炸,导致整台整流机组停运,系列电流下降,电解槽限负荷运行。如果有备用整流机组的,若备用机组及时投运,可保证生产运行,

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市场产能利用率逐渐回升

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产能利用率逐渐回升 目前,我国电解铝产量最大的地区为新疆,2014该地区电解铝产量为426.82万吨,占比为17.52%;其次是河南省,该地区电解铝产量约为337.82万吨,占比为13.87%;排名第三的是山东省,该地区产量为283.62万吨,占比为11.64%;内蒙古和青海地区的电解铝产量也较大,分别为235.88和233.59万吨,占比为9.68%和9.59%,其他地区的电解铝产量占比相对较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解铝行业产销需求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2015年,我国电解铝的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2015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了3141万吨,同比增长了28.84%,2016年,我国电解铝的产量为3187万吨,同比增长1.46%。 2006-2016年我国电解铝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06-2013年,中国电解铝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长期在70%-85%之间。2014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降到70%以下,但2015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又回升为70%以上。 2014年2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称,化解过剩产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2017年以前,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五大行业不再新增任何产能,同时对在建的违规项目进行逐步清理。 2015年,工信部加大对在建项目监督力度,严控电解铝产能扩张;鼓励区域内现有电厂和电解铝厂依产业链垂直整合,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网电、

自备电及局域网之间的电价公平,扭转部分技术水平高、资源条件好的电解铝企业长期因电价不公平造成的亏损局面;建立铝材上下游产业联盟,扩大铝材在建筑、电力、交通、航空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国内铝企业在境外建设电解铝及铝加工。随着国家对电解铝新增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前瞻预计未来我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将逐渐回升。 2012-2015年,国内电解铝产能过剩,全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产能利用率一直在70%左右。2016年,《有色金属“十三五”规划》提到:中国金属产业需要转型,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产业集中度要显著提高,从而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为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明显进展。 2006年以来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5%左右,一方面由于电解铝部分产能建设项目过于盲目;另一方面,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主要是建筑行业是铝加工最为主要的应用领域),电解铝需求增速放缓。另外,部分城市汽车限购令的出台也是电解铝增速放缓的影响因素之一。 从需求来看,房地产的萎靡在近两年内很难有所改观,即便颓势稍减,也很难支撑消化日益增长的电解铝产量,不过铝合金出口增长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准,另一方面,国内汽车产量虽没有较大涨幅,但“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快,还是会推动每辆车用铝量的增长,这也是未来铝需求增长的一个领域。2016年,我

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分析及化解对策

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分析及化解对策 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分析及化解对策 当前,对产能过剩形成原因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一是将产能过剩的原因全部推向体制和管理部门,认为产能过剩完全是因为管理不当而导致的;二是将产能过剩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周期原因,认为产能过剩完全是由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上述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忽视了形成导致产能过剩的微观因素。本文旨在将产能过剩的原因和企业的投资行为、市场规律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导致产能过剩的微观机制,为制定更加合理、全面、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参考。 所谓的微观机理,是指从企业自发的经济行为出发,总结出企业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的行为特点,通过对文献的仔细梳理发现,当前对产能过剩原因的理解大多数偏重于分析体制原因,而忽视了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生产、投资的决策是否也能对产能过剩产生影响?是否能影响产能过剩的治理?种种疑问,需要从企业自发的行为中寻找答案。研究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其重要性就在于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产能过剩的行为,从而为产能过剩的科学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力求为宏观层面加快推进一系列改革提供有效的着力点。 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潮涌现象”的产能过剩,二是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三是基于“企业博弈行为”的产能过剩。我们认为,三种情况下的微观作用机制基本上从企业行为的角度解释了产能过剩的微观原因,为治理产能过剩宏观政策的出台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一、“潮涌现象”下的产能过剩 林毅夫先生于2010年对“潮涌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阐述,深刻揭示了“潮涌现象”与过剩产能直接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深刻揭示产能过剩原因、寻求破解方法的新思路。“潮涌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从行业结构、企业行为两个方面揭示了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电解铝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04月

文本目录 1 .电解铝行业供给未来逐步由过剩走向紧缺 (3) 电解铝行业产量增速显着下滑,未来新增供给有限....................... 3. 行业需求增长稳定,多领域增长抵消地产开工下滑的负面影响 (4) 行业供需缺口收敛,电解铝由过剩缓慢步入紧缺,铝价中长期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5) 2. 成本大幅下移,全行业企业2016年利润同比显着改善 (5) 3. 相关企业 (6) 4 ?风险提示 (6)

1.电解铝行业供给未来逐步由过剩走向紧缺 电解铝行业产量增速显着下滑,未来新增供给有限长期以来,市场普遍认为电解铝行业与煤炭、钢铁行业接近,产能过剩严重,全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然而电解铝 行业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众多,单个产能关停对地方经济、 就业的冲击相对有限,因此电解铝行业产能的进出相较钢铁 和煤炭更为干脆。 我们粗略统计了2014 年、2015 年和2016 年至今,据最保守估计全行业分别淘汰了电解铝产能万吨、万吨(接近2015 年新增产能量335 万吨)和76 万吨(指确定关停不再复产产能),对比以往每年不到30 万吨的工信部制定的落后产能淘汰量,行业自发出清的程度远大于市场想象。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铝价单边下挫,行业内产能自发的退出后,行业供需格局静态来看有所改观。根据上海有色网最新 的统计(数据准确性优于统计局),电解铝行业进入2015 年四季度以来,单月的月度产量的增速显着下滑至0 以下,出现单月产量的负增长,这是行业见底的信号之一。 从另外一层指标来看,2015 年电解铝的产能产量和需求 量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重回80%

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和对策

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和对策 一、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及特点 1、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增投资难以遏制 我国电解铝产能从2003年的554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2600万吨,年均增速为18.7%,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末我国电解铝产能应为2400万吨,而我国“十一五”末的产能已经接近2400万吨。我国电解铝的产量从2003年549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988万吨,年均增速为15.4%。2008-2011年产能利用率均未超过75%。2012年铝产能达2600万吨,实际产量为1988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76%。 尽管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国家限制电解铝产能政策不断,但仍然难以遏制电解铝产能的扩张,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电解铝投资的力度始终不减。由于电解铝是高耗能行业,而西部地区电价相对便宜,2010年以来,国内电解铝产能增量的90%以上投向了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目前,西部电解铝在建产能依然巨大,不但进一步加剧全国电解铝产能过剩,也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 2、价格持续倒挂,行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成本和市场价格的长期倒挂,电解铝企业大多亏损,2012年全国有93%的电解铝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靠地方政府补贴勉强支撑生产,而且劳动力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库存成本的持续上升将进一步加重亏损程度。受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房地产调控以

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需求疲弱影响,电解铝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滑,电解铝行业处于寒冬期。 3、电解铝属于阶段性过剩,需求回暖将逐渐消化过剩产能 虽然目前我国电解铝全行业处在煎熬中,但从长期来看,电解铝的产能过剩属于阶段性过剩。第一,虽然产能利用率不到80%,但近几年在逐步提升。过去5年,电解铝产能年均增长9.5%,产量年均增长13.7%,产能增长速度低于产量增长速度。第二,当前我国电解铝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而产业集中度低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电解铝等八大行业为重点,全力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品结构,缓解供需矛盾。第三,未来国内对铝的需求较大,相对于其他“绝对过剩”的行业而言,由于铝有质量轻、耐腐蚀、可回收等诸多优良性能,在铝的使用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具有节能减排和绿色功效,在交通、机械制造、建筑、电力电子等行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我国节能减排大背景下,铝的应用和消费前景较好。而且目前我国人均铝的消费量约为15公斤,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25公斤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二、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原因及产业转移的趋势 1、地方政府行为是电解铝产能过剩的重要推手 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政府在微观经济活动领域干预过多。在电解铝产业更是如此。可以说,地方政府的干预不但造成电解铝产能过度发展,也造成电解铝产能退出困难。一方面,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思维下,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通过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鼓励电解铝企业投资,导致产能盲目扩张。另一方面,当电解铝

电解铝市场分析

1.电解铝市场分析 铝具有材质轻、可延展、耐腐蚀、导电导热性强、易回收等优良的性能,是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业、交通运输业、包装业、房地产业、机械与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铝产品的消费情况与宏观经济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并且与各产业的关联度极高。 刚刚过去的2015 年,中国铝冶炼行业经历了寒冬,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我国也进入了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时期,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严重萎缩,在需求不旺、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铝价犹如过山车一般一路狂跌,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期铝价格从2015年5月份最高13363元/吨连续下跌,11月24日降至9620元/吨。铝价低迷使得供应增速大幅回落,同时,铝价长期低迷促使中国电解铝行业用电模式呈现多元化格局,带动电力体制改革开启破冰之旅;为从根本上缓解原铝供应过剩压力、促进铝应用而提出的“轻量化与绿色铝工业”、“以铝节铜、以铝节木”等新理念已得到业内外的广泛认同,新的消费市场在不断培育成长当中,中国铝消费提升潜力巨大。 全球铝市场概况 随着经济的增长,全球原铝产量和消费量随之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了原铝的消费量,2009年全球原铝产量与消费量均呈现下降局面,2010年开始好转,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阶段。 2015年,国外电解铝企业延续减产步伐;与此同时,新建电解

铝项目进度不断推迟,国外电解铝产能出现近30 年来首次负增长。根据安泰科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外电解铝产能为3360万吨/年(不含中国),较上年下降%。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统计,2015年全球原铝总产能约7254万吨,产量为5789万吨。其中除中国以外的原铝产量为2622万吨,占全球原铝总产量的%。 2005-2015年全球原铝产量及消费量走势图 全球铝产量主要分布在亚洲、中东、北美、欧洲等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铝产能由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资源、能源丰富和劳动力密集等国家转移,并呈现出一体化、大型化、国际

2017年电解铝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电解铝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1.2017年供给侧改革稳推进,电解铝涨价预期足 (6) 1.1.铝价股价趋势同,年内市场预期足 (6) 1.2.原料成本支撑,短期铝价波动无虞 (7) 1.3.清理“僵尸”盘活产能,供给侧改革思路将延续 (7) 2.“供需、库存、政策”齐发力,行情持续有期待 (9) 2.1.供需格局:今年紧平衡,明年有缺口 (9) 2.2.电解铝社会库存拐点逐步显现 (11) 2.3.冶炼企业负债率高企,铝行业利润亟待提升 (12) 3.原料涨价挤压电解铝利润,全产业链覆盖大势所趋 (15) 3.1.氧化铝:产能集中度高,具备一定议价能力 (15) 3.2.预焙阳极:电解铝生产耗材,“自备”与“商业”并举 (18) 3.3.烧碱、冰晶石、铝土矿:共享电铝一杯羹 (20) 3.4.电解铝:原料成本逐步提高,全产业链覆盖大势所趋 (21) 4.强者恒强,行业整合将加速 (23) 4.1.电解铝产能:逐步向优势龙头企业聚集 (23) 4.2.电解铝产能:集团内臵换指标可跨省流通 (24) 4.3.“云铝”收购“曲铝”,行业兼并重组或升温 (25) 5.2018年投资策略:把握行业龙头,关注格局演变 (25) 5.1.铝板块仍具备投资价值,关注行业格局演变 (25) 5.2.政策坚定执行,环保限产影响加码 (26) 5.3.国企改革稳步推进,龙头整合有期待 (28) 6.行业评级、重点公司及风险提示 (28) 6.1.行业评级 (28) 6.2.弹性测算:铝价、氧化铝价格上涨,中国铝业业绩弹性最大 (29) 6.3.投资建议 (32) 6.3.1.中国铝业(601600) (32) 6.3.2.云铝股份(000807) (32) 6.3.3.索通发展(603612) (33) 6.4.行业风险 (34)

我国铜精矿市场现状分析

一、我国铜原料市场概要 国内铜冶炼产能无序扩张。2003年以来, 在铜价逐步走高和国内旺盛需求的刺激下,国内铜冶炼行业疯狂扩张。但是,我国铜冶炼产能的扩张主要是由小冶炼厂的大量兴建所致, 而非大型铜企的规模扩张。 2 、加工费持续下降, 冶炼厂生存堪忧。由于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我国铜精矿紧缺的状况更加明显。目前,我国每年精铜产量已经超过800万吨,但铜精矿年产量只有100万吨,且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不大,国内大多数的铜冶炼企业只能进口铜精矿, 使得我国目前的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在75%以上。在铜精矿供应不足、冶炼产能继续扩张的矛盾未解决之前,未来几年铜精矿加工费用仍将维持低位,我国的铜冶炼厂不得不忍受为矿商做" 嫁衣" 的窘境, 生存状况堪忧。 3、铜价波动频繁, 价格传导周期较长。铜的产业链比较长, 从上游铜精矿的生产到中游的铜冶炼、铜加工再到下游的电线电缆、空调生产等,铜价的传导周期较长,然而国内很多企业采用的都是订单生产,很难将成本及时有效地转嫁出去。在铜价下跌阶段,往往会出现原材料比成品贵的情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铜冶炼行业发生亏损,大量的铜加工企业倒闭,给我国铜行业上了一次非常"生动" 的风险教育课。 4 、持续的高铜价构成威胁。当前, 全球铜供需的不平衡使铜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对我国铜产业链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电力行业对铜的需求持续旺盛,全球铜供需不平衡导致的高铜价仍将继续威胁着我国的铜产业。 5、未来面临国际铜资源争夺问题。铜的需求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在中国需求之外, 铜资源不丰富且人口众多的印度近几年的精铜消费量和产量均以10%的速度增长,未来铜需求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可能成为与我国抢夺铜资源的竞争对手。 二、铜工业发展依赖铜精矿的现状急需改变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我国对铜的需求也日益加剧。因为消费增长和铜加工工业发展速度惊人, 我国已成为世界铜消费和铜加工工业大国。自2002年起,中国的铜消费平均年增长率达15%,目前铜消费量已占全世界总量的30%。同时,中国亦是世界上铜冶炼和加工工业大国, 铜加工产业发展速度也异常迅猛。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预计至2012年,中国铜冶炼产能将提升到980吨,较3年前增长一倍。由于我国在铜工业发展过程中, 矿山开采远远滞后于冶炼、加工等环节, 使得我国的铜工业的产业链严重失衡。矿产资源不足, 冶炼、加工能力过剩是我国铜工业发展的现状。据了解, 中国目前每年自产铜精矿不到110万吨, 占工业需求量不足四分之一。另外所需要的四分之三铜生产原料需要依赖国外进口。所以,原料短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制约我国铜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与此同时,世界上主要的铜矿已被少数国际财团操控,他们窥准我国铜矿储量和加工能力不平衡的现状, 对中国铜精矿市场进行了长期的垄断和价格操控, 大肆挤压中国铜加工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我国铜原料加工技术进入创新时期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制度根源与治理对策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制度根源与治理 对策 关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制度根源与治理对策》,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中国超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投资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产能过剩时有发生,造成了要素闲置浪费和产业效率损失。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有缺陷的制度环境。无论是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都未使关于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而不得不做出错误的产能决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要使中国工业发展摆脱产能过剩困扰,需加快制度创新,着力矫正制度对企业的误导机制,让企业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做出理性的产能决策。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产能过剩;制度根源;交易成本;治理对策 一、中国产能过剩成因的直观理解

企业预先投入的生产能力难免高于或低于超出了均衡产量所需要的水平,当高于均衡产量所需时,便可能发生产能过剩,反之则有可能发生产能短缺。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产能过剩常常成为工业经济运行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历了多轮大范围产能过剩,在内外部因素交叠作用下,2009年起产能过剩被拖入了新一轮高潮中,至今仍未得到彻底控制。不仅涉及到金属冶炼、矿物制品、机械设备等传统重化工业,一些轻工业行业也未幸免,甚至风电、光电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因无序竞争而发生了产能过剩。中国式产能过剩是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增长后果的突出表现之一,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必须充分掌握产能过剩的多元成因,结合现实进行全面考察并加以甄别。 1. 企业盲目扩大要素投入。很多研究都发现了过度投资、产能重复建设同产能过剩存在密切关联。我国工业企业的效益提升更多的是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由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的质量型增长仍无法全面实现,多数企业有着明显的“投资依赖症”。这背后的逻辑是我国的投资成本过低,政府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运用公共权力向企业提供多种财税优惠补贴。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增长和充分就业等政绩目标,更加乐于看到当地工业企业的规模扩张,以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当地GDP和就业。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快速推进当地的城镇化进程,又为了应对城镇化带来的就业压力,并填补已征用的工业用地,从财政、贷款等方面干预企业的投资行为,促使其扩大

电解铝市场分析

1。电解铝市场分析 铝具有材质轻、可延展、耐腐蚀、导电导热性强、易回收等优良得性能,就是现代工业必不可少得基础原材料,被广泛得应用于航空航天业、交通运输业、包装业、房地产业、机械与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铝产品得消费情况与宏观经济得变化有密切联系,并且与各产业得关联度极高。 刚刚过去得 2015年,中国铝冶炼行业经历了寒冬,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我国也进入了产业转型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时期,对各种原材料得需求严重萎缩,在需求不旺、产能过剩得双重压力下,铝价犹如过山车一般一路狂跌,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期铝价格从2015年5月份最高13363元/吨连续下跌,11月24日降至 9620元/吨。铝价低迷使得供应增速大幅回落,同时,铝价长期低迷促使中国电解铝行业用电模式呈现多元化格局,带动电力体制改革开启破冰之旅;为从根本上缓解原铝供应过剩压力、促进铝应用而提出得“轻量化与绿色铝工业”、“以铝节铜、以铝节木"等新理念已得到业内外得广泛认同,新得消费市场在不断培育成长当中,中国铝消费提升潜力巨大。 2、1 全球铝市场概况 随着经济得增长,全球原铝产量与消费量随之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了原铝得消费量,2009年全球原铝产量与消费量均呈现下降局面,2010年开始好转,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阶段。

2015年,国外电解铝企业延续减产步伐;与此同时,新建电解铝项目进度不断推迟,国外电解铝产能出现近 30 年来首次负增长。根据安泰科统计,截至 2015年底,国外电解铝产能为3360万吨/年(不含中国),较上年下降 0、6%、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统计,2015年全球原铝总产能约7254万吨,产量为5789万吨。其中除中国以外得原铝产量为2622万吨,占全球原铝总产量得45、3%。 2005—2015年全球原铝产量及消费量走势图 全球铝产量主要分布在亚洲、中东、北美、欧洲等地区,随着经济得发展,全球铝产能由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资源、

(整理)200年全球电解铝市场分析.

2006年全球电解铝市场分析 一、前言 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世界铝工业已经形成从铝土矿开采,到氧化铝、电解铝原料生产,直至轧延、挤型、铸造等铝材加工的完整工业体系。随着近几年铝工业的技术及设备水准的提高,全球产量稳定成长。目前全世界共有原生铝生产国45个,原生铝企业272 个(中国147 个),总生产能力3300 万吨(中国830 万吨)。原生铝生产属于耗能高、污染严重、技术层次低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已开发国家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都比较高,目前有产能从西方大厂向开发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未来原生铝产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争夺稳定、廉价能源,这将导致原生铝生产向能源丰富、电价低廉的地区转移。 二、供给分析 近百年来全球电解铝产量随着能源开发规模的扩大而持续上升,特别是在水电资源丰富的南非,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澳洲、远东地区。但随着开发中国家对铝需求的成长,至少在未来20 年里,全球电解铝产量仍会保持成长趋势。近年来,亚洲成为电解铝产量成长最快的地区,2002年起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电解铝产量的快速成长是促成这一形势的主导力量。 1991年全球初生铝锭产量约1962万吨,近15年来产量之复合年增率(CAGR)为3.4%,2005 年产量约3100万吨,成长17%。近6年(2000-2005)之成长速度加快,产量之CAGR达5.6%,成长率最大之国家是中国大陆,CAGR 达22.8%,其次是非洲,CAGR约12%,衰退最大地区则为北美,拉丁美、西欧、独立国协及东欧等其余地区则变化不大,显示全球原铝生产出现结构性变迁,参见表1。表1 近6年全球各地区初生铝锭产量变化 三.需求分析 在过去10 年中,世界电解铝消费量复合年增率约 3.1%。长期来看,世界铝锭消费量与工业生产指数(IP)之正相关性极强,一个基本规律是,当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时,铝消费下降的速度往往超过工业生产的下降速度;而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铝消费速度又远高于工业成长水准。亚洲、北美、西欧是电解铝三大消费地,分别占消费量的32.3%、24.1%、23.2%,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为分列前五位。2005年中国、韩国、印度消费量年增率均超过10%,在需求成长带动下,亚洲地区已成为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5 年中,最重要的铝消费地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的消费出现了下降,澳洲也呈现下降。

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铝行业(电解铝和氧化铝)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游,上游是铝土矿,下游是建材市场(主要涉及汽车和房地产)。所以铝行业在成本上受到铝土矿的制约,例如,中铝公司就是由于忽视了抢占上游铝土矿的有利时机,一味地兼并电解铝和氧化铝企业,导致规模膨胀,却由于没有占有铝土矿,受制于人。铝行业在销售上受到建材市场的制约,据2008年数据,我国铝消费结构为:建筑业33.7%,交通运输业17.96%,电力业12.32%,包装业8.48%,机械制造业8.31,日用消费品8.01%,电子通讯业3.92%,其他7.3%。 (一)成本分析 1、铝土矿的采矿成本较高。我国铝土矿2008年探明储量为32.23亿吨,全世界的储量为270亿吨。但我国铝土矿石多数为一水硬铝石型低铝硅比的中品位矿石。矿石铝/硅比(Al/Si)以4~6为主,高铝/硅比(Al/Si>8)矿石数量少,且在矿床中分布不连续;铝土矿矿石以Al2O3平均品位40%~60%为主,必须使用特殊的选矿工艺才能获得符合生产氧化铝的高品位矿石,导致了国内氧化铝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国外产品的水平。 世界上除我国和欧洲小部分地区外,大多数国家或跨国

矿业公司依托资源优势,以大规模机械化方式露天开采三水型软铝石组成的高铝硅比铝土矿石,直接使用拜尔法将矿石加工成氧化铝,然后再进行电解生产金属铝。我国大多数地区铝土矿矿床中优质矿石分布的连续性差和矿石质量不佳,目前只有广西平果采用大规模机械化露天方式开采铝土矿石,其他省区的大中型露采矿区多是在原有产能基础上采取收购民采矿石的方式生产,贵州的矿山为地下坑采。 基于以上因素,我国铝行业的成本存在巨大劣势。 2、氧化铝的成本较高。2008年全国铝土矿生产矿区的采矿生产能力为2171万吨/年,氧化铝总生产能力3431万吨/年。我国铝土矿的生产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国虽然超过澳大利亚称为第一氧化铝生产大国,但是在2008年仍然20%的产量缺口需要进口。 由于我国铝土矿资源的质量,决定了我国氧化铝生产必须采用工艺流程长和能耗高的石灰烧结法或混联法,能耗高纯拜耳法3~4倍。我国的氧化铝生产成本比国外高出35%~48%,每吨比国外高30美元以上;平均经营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根据加权平均法,以2008年为例,国内氧化铝的单位制造成本为1453元/吨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成本费用,国内氧化铝的生产成本大致在1600元/吨左右。而西方国家氧化铝的生产90%以上采用拜耳法,其生产成本

中国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 世界金属统计局表示,2008年全球前10个月铝市供应过剩113.2万吨,远远超过去年同期4.4万吨的过剩量。值得关注的是,12月份开始全球铝库存增加的速度突然变快。库存的快速增加表明全球原铝供需正在继续恶化。如今全球的原铝生产商都面临着全球经济放缓、铝库存增加、价格下跌等困难,并且走出这样的困难需要时日。全球的原铝生产商都在大幅度的削减生产或取消扩建计划,以平衡供需关系。 对于中国来讲,首先,从政策环境来看,中国电解铝行业的出口限制政策持续深化,铝合金、铝板带或将成为调整对象。与此同时,国储局伸援手收储30万吨电解铝。此举对企业短期内缓解经营压力、减少亏损是有利的。这次收储价格的确定主要以企业以成本报价后再加成后确定,为12350元/吨,该价格比市场价格高10%。但这种收储行动主要还是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很难对市场价格产生实质的推动作用。 其次,从经济环境来看,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趋紧,尤其是内部经济内生性变化带来的周期性调整压力可能会明显大于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增大了2009年经济进一步向下调整的压力。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条件没有改变,宏观经济政策有可能转为中性偏松,2009年经济继续向下调整的幅度可能会小于2008年。2008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08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增速同比减缓3.3个百分点。其中7、8、9月增速分别为14.7%、12.8%、11.4%,减速趋势十分明显。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进入2008年以来,投资速度继续加快,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46亿元,同比增长27%,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2003-2007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以26.32%的速度在增长,进入 08年以来,受到国内信贷政策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出现了回落,2008年1-10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918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1-9月回落了1.9个百分点。 再次,从社会环境来看,在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召开部分骨干电解铝企业市场分析座谈会上全体代表通过了电解铝企业联合减产“倡议书”,并承诺自即日起一个月内逐步达到减产5-10%的目标。并向全国电解铝企业发出倡议,希望所有电解铝企业加入到减产行列,为电解铝行业争取一个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此次联合减产,不仅可以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而且可以稳定铝价,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由于目前行业并没有出现亏损, 加上在建产能0100020003000400050002005200620072008E 2009E 0%5%10%15%20%25%30%35%40%2005-2009年全球及中国电解铝产量及变化率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05200620072008E 2009E 0%5%10%15%20%25%30%35%40%45%单位:万吨2005-2009年全球及中国电解铝消费量及变化率资料来源:Metal Bulleti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