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是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打磨的

我是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打磨的

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打磨的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从实习生到走进真正的课堂,记得刚教书那时我是上课之前都是先观看特级教师的上课视频,然后尽可能的用相同的模式去给我的学生上课,但是几节课下来我发现效果并不怎么样。所以我开始琢磨,发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是不能相同的。一节成功的物理课,需要精心设计,也需要细细打磨,积累沉淀。下面是我对一节课进行打磨的过程。

一、首先要熟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分析学情: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在备课的内容上,即使知识原理不变,而上课的方法和知识的传授方法却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每次我备课都会先对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分析学生的思维处于什么阶段,不同年龄学生思维是不一样的。还要把握好本节课内容的性质,一节课在整章内容甚至整本书的作用都有清清楚楚。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如《摩擦力》这节,学生对力的三要素已有初步的了解,这节课如何让学生掌握摩擦力概念,及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重点;突破静摩擦力这一难点。这节课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设计: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关键,因此经过反复思考琢磨我是这样设计的:让两个同学分别提起同一个口上涂有凡士林的装有半

桶水的矿泉水桶,一个大个男生用手直接提,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提起来;而另一个小个女同学垫着一张纸很容易就提起了水桶。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入摩擦力教学。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概念?我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来感知。让学生把手按在桌子上左右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然后体会当手运动方向改变时摩擦力方向也改变,而且与手运动的方向相反,师生共同总结摩擦力定义。用演示手在本上运动和本在手上运动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突破这一难点。这样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又便于学生理解概念。对于静摩擦课本没有提及,但为了让学生能全面掌握摩擦力,对此结合生活实例及做图,给同学们做了讲解。然后以力的三要素为主线,让学生知道摩擦力的作用点及方向。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在弄清实验原理及注意问题基础上,经历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过程。掌握控制变量方法的运用。在设计这一探究实验时,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而且不同的组,针对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的猜想,分别进行验证。这样节省了时间使结论更明确。在设计这一实验时,我提前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应对。这个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上面我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知摩擦力随处可见,近而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并写出详案。

四、集体备课:在完成个人备课的前提下,进行学科组的集体备课,

和组内其他老师共同探讨,本节课如何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对个人教案的独到之处进行交流,指出优缺点,利用集体力量完善自己的备课,做到精益求精。

五、修改教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案。

六、课后反思。上完课后根据这节课的体会,学生回答,达标检测完成情况及时写出反思,对教案做再一次修改。争取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上是我对一节课打磨的一个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今后我将会一如既往地,为打造一个高效课堂,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做出不懈的努力。争取在教学中有自己的风格,使这门艺术更加完善。

公开课总结(精选8篇)

《公开课总结》 公开课总结(一): 公开课总结 3月下旬,学校安排了每学期的例行公开课,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是提高教学水平和 锻炼自身潜力的一次机会,透过这次公开课,自己在教学准备、讲课方式方法、教学互动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个性是三位特级教师的课后点评更是受益匪浅,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自己的很多不足,主要体此刻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准备不够细致。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没有构成系统、稳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再加上脱离教学岗位时间较长,教学水平退步较大,就应说这次公开课是恢复自己教学水平、加深对新课改后教学模式转变认识的难得机会,但是,从接到通知到备课、准备、试讲,直至最后正式上课,整个过程中,自己对这次公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始终抱着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导致准备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准备,突出了教学资料、方式方法和相关知识的准备,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充分思考到学生的理解潜力、认知水平和课堂氛围,讲课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 二是教学问题设置不够合理,课堂效果欠佳。由于本节课的资料学生已经学过,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引导学生复习,个性是在设置教学问题的时候,侧重了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但是,从学生课堂的反应来看,问题设置的有点偏难;主要原因是没有思考到 时间间隔太长,学生大部分资料和知识要点已经遗忘,再加上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学生在问题解决上遇到了困难,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足够的成就感和信心,学习用心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三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比较和问题教学的方法,形式相比较较单一,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透过有效的方式激发起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要点不够直观,整体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主要原因是没有引入像教学演示、多媒体等这些比较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另外,对学生的引导也不是很到位,没有把学生的主体 作用突出出来,更多的是我在讲,学生被动的理解,再加上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导致课堂氛围有点单一沉闷,教学效率不高。 四是教学行为不够规范,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好。我认为,老师不只是用语言来教育引导学生,更多的时候就应是用无声的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但是,在这次公开课上,自己对细节关注的不够,教学语言不够简洁、准确,板书设计不够合理、书写不够规范、资料与教案没有持续一致,反映出自己在教学习惯养成上还有必须的差距。 下一步,针对这次公开课暴露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总结,汲取教训,加强学习研究,用心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公开课总结(二):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公开课,也是第一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老师对我的课进行深入的评价,我感觉受益匪浅。课后,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多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

谈谈公开课的打磨过程

谈谈公开课的打磨过程 回想听、讲公开课的经历,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下面谈谈上好一堂讲公开课的打磨过程,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示,不当之处还希望各位老师给以批评指正。要讲好一节公开课,需要做好、做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很多老师认为,讲课题目还没定下来呢,没法准备或者说不着急。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想法。抽题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上好公开课的知识储备阶段。这时候我们可以先暂定一个课题,有目的的准备一下,算是练兵吧。这时候的准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海选、吸收、精选、创新。海选工作也就是说围绕这个课题,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因为每一个教案、课件都饱含着作者的心血,或多、或少的都有它的优点,先浏览一遍,根据所讲的课和自己的讲课特色取其精华,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可能别人的例子我不能照搬,但他的思想我可以借鉴,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备详案。 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读到由薄到厚的

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由薄到厚,然后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节课才有可能成功。 2.备学生、备听众。 备学生。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直观形象的突破难点。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学过,就要在备课中适当加深难度;如果内容忘得几乎差不多了,还需对以前所学的重点加以回顾;如果从来没学,就要看前面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障碍,课上的内容也要低坡度进行。尤其是抽题后讲课顺序不是在第一天的老师,要注意前面选手的课堂是否切实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你要提前去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否则,前面一个选手的失败可能影响到你的正常发挥。其次,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还应该去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说,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

磨课方法步骤(专业教育)

1、磨课计划 学习要求 【摘要】 1、磨课计划表内容要认真讨论、填写完整。 2、磨课计划的说明 (1)语文学科需说明类型(如识字、阅读、习作等),教学几个课时的教材请注明本次打磨研讨的是第几课时。 (2)“任务目标”既有跟学科教研对接目标,也有跟校本教研对接的目标。 (3)“研究问题”说明通过这个课例研究着重探讨的问题。研究问题一般不超过3个。 (4)“研讨活动时间安排”,一般用两个星期完成课例打磨。其中集体备课不少于两次,观课分工会议一次,观课后评议一次,总结会议一次。 (5)课例的教材内容。因本省使用的教材品种多样,请提供教材原文。 3、“磨课计划”评价标准 (1)要素完整,分工明确,“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任务落实,时间分配合理。 (2)研讨问题既体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又能解决本校(本地)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计划切实可行。 4、请您认真看完该专题的学习导引后,在左侧导航栏中点击【磨课】按钮,进入磨课平台。 【资源】 (1)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2011年小学研修要经历两类学习:以名师群组课例研究为示范的行动导向学习(1至6专题)和研修组全程磨课的参与体验学习(7至8专题)。课例打磨专题是由研修组自主组织的、以磨课计划任务驱动的、综合性学以致用专题。现就研修组如何利用网上磨课流程,组织全组老师做好课例研究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研修组磨课时间要求 研修组课例打磨专题从11月21日开始,至12月11日结束,用三周时间完成研修组的课例打磨任务。省课程团队和县(市区)指导教师团队将跟进研修组磨课过程并给予实时指导,因此,第7、第8两个专题同时开始,两个专题的时间整合在一起。 研修组磨课要从制订课例研究计划开始,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全周期,故在第6专题之后,各研修组要尽早制订磨课计划,进入磨课,并用足三周时间(不建议提早结束磨课),从时间上保证课例研究每个环节做细做好。 研修组磨课专题完成后,将进入研修组磨课县(市区)、省两级评选,在评选期间将关闭研修组磨课材料的提交,这段时间研修组磨课材料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删除。待评选结束后,研修组磨课平台会重新开放。 二、研修组磨课方式和任务 本次研修组集体磨课统一采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暂不开放和支持其它变式的磨课操作流程。磨课基本流程包括10个环节的任务,各环节的任务均在研修组自主制订磨课计划后生成。研修组须按照平台设置好的基本流程,制订磨课计划,生成磨课任务,进而依序完成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基本式磨课具体环节及要求见下表: 集体磨课环 节 活动要求参与者 1、制订计划全组讨论:确定课例研究目标任务、要研讨的问题(问题要具体,不要大不要多)、 确定教学课题(要求是新课)、上课老师,落实全组每人的工作任务、做好全程时 间安排,填写生成网上磨课计划表。 全组老 师

如何上好公开课

如何上好公开课 教师可凭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显示自己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展开铺平道路。还可通过公开课向人们展示自己成功的教学理念或模式,供同行学习取经。 很多教师认为公开课应拒绝“打磨”。他们认为公开课应该公开课堂教学最真实的情况,课堂教学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瑕疵的存有,恰恰反证出真实的可贵,所以没有必要在课前刻意“打磨”,追求完美。有教师指出:面对打磨出来的公开课,更多的人是不服气,“给我充足的时间,我也做得到!”有价值的课堂不应只重形式上的完美,打掉了、磨没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公开课就是应该“打磨”。他们认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公开课,工夫全在课外。教师精心准备的过程,就是打磨的过程。教师要用心去研究,要持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也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打磨”能让执教者的教学观从片面、模糊,走向整体、清晰,又何乐而不为呢?有些教师谈到自己的成长时说:“正是得益于公开课,得益于持续地打磨。” 所以上好一节公开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离开了这个点,一切的做法都是空谈。教师在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上课的技巧,才能为课堂锦上添花。在认真准备好每节课的同时,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共享。 二、备课内容: 1、备教材。 一节课的教法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就像英语课:必须让学生多开口一样;。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偏好,选择自己最驾轻就熟,耳熟能详的课型。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先了解所上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实行操练及使用。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在听众的心中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要提问孩子组词,首先老师心中要非常有数,这个字到底能组几个词。宝威的教师要对各年龄段的教材深入了解,各领域的知识点必须准确掌握,婴班教师要知道孩子未来的发展目标,大班教师要知道“过一点,退一步”怎么做。 2、备教法。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集体打磨优秀课堂

集体打磨优秀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06-0038-01 在新课改中,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但常规的是反思仅仅局限于该反思什么内容以及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等,对反思的方法,对真正反思的深度及广度没有更好的了解,如下我就针对此结合我的两例公开课谈谈新的反思观。 一、课例简介 1、时间及班级:分别为xx年和xx年的所授课,前者授课班级为8个,后者授课班级为6个。 2、授课异与同:同为七年级上册《祝福青春》一课,均为在不同时期的平行班上公开课;异为前者因没有多媒体,是以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授课式;后者是公开课,同时参加了本省组织的录像课的比赛。 二、两种反思观 1、“同课异班”的横向反思观:就是在同届而不同的班级进行比较授课中的不同,及时反思后,更有效地落实到下一个班级

或下一届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从课例中抓住各班的特点,做到具体班级具体分析,从而更有效的展开不同班级的教学。 2、“同课异班”的纵向反思观:就是在不同届的学生中上同一课,如先上xx年的课毕后,先将此进行“冷却”,给自己一点时间、空间上的“空白”,再在xx年那一届上时,根据不同的学情、班情等适当进行反思后的调整,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展开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简释“同课异班异授”及其目的 1、简释 这里的“同课”,就是相同内容的一节课;“异班”,就是同一教师上多个班级的课;“异授”,就是在“异构”的前提下,在不同的班级授课时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异化出略有调整的教学构思的情况下的授课。 可见,“同课异班异授”就是同一堂课,同一教师教师在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构想,不同的上法。在不同班级的授课中比较反思,扬长避短,以便在不同的班级授课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的课例教师个体的教研活动。 2、目的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课例打磨

课例打磨 目标任务宏观目标:1.熟练运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这一校本教研方式,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研究案例的打磨过程,教师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凸现针对问题开展观课、评课和总结反思的过程,体现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的成长。2. 围绕“引导第三学段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和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主题,通过课例打磨,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微观目标:1.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策略将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两方面有机结合,特别突出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2.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质疑讨论、读中感悟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自我领悟,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教学目标。4. 注重课堂书面练习的设计,课内安排语言文字运用的练习,及时总结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研究问题1.如何结合文本特点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钻研教材往往不到位,对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等方面研究得不够,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特点。在这次磨课中,我们将重点讨论:怎样才能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我们应该在课文中寻找什么,发现什么,来与学生共同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2.如何做到“由多到精,删除枝蔓”,筛选出最有训练价值的语文因素。一节课的内容要相对集中,教学才能相对透彻。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强化主干,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一举多得,省时高效。3.如何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生硬讲解多,学生自读自悟少。我们将重点讨论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相互讨论中有所收获。 说明事项1.按照“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要求,做实打磨过程,完成各项打磨任务,并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上网展示并实施研讨。2.研修组要积极争取国家课程专家、省课程专家的指导,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专业培训等专题活动。通过活动,提高认识,集中解决磨课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3.按照平台关于打磨的环节及要求,研修组长、执教老师、成员认真按时的完成相关的研修任务。群组成员之间要群策群力,互帮互助,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4.及时与其他专题组交流信息,努力提高磨课的质量。

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我的一次磨课经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要上出一堂精彩的好课,需要对教案、教学流程进行反反复复的修改;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反复研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俗称的“磨课”。现以本人一次校级公开课“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为例,谈谈“磨课”方式。 (一)自我琢磨 在知道自己是组内新学期第一个上公开课的人选后,结合教学进度我选择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一节课,这一节课有很多的老师都上过很优质的公开课,对此我在自我专研教参、教材、教辅资料的基础上上网学习很多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视频与案例。自我总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各个教学步骤自己先有了一个初步的设计。 (二)同事研磨 我将教案呈现给本组的各位老师,同行们看完教案,听完我的教学设计意图说明,围绕我的教案“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研讨整个教案是否与教学设计说明相吻合;在教学设计里所描述的本课教与学的特色,是否在教案中都有体现。对教案的书写、言语的表达方式,同事们也提出许多建议。同事们根据各自的经验并以“如果我来上这一课”为话题,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帮我反复推敲教与学的策略;教师讲解、示范、点拨和学生展示的时机、位置;如何落实安全措施;如何调动差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我分析每个同事的建议,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再次修改教案,用细节的完善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教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磨课”教案的第二稿。 (三)名师指点 虽然经过前几次的研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流程的框架已在头脑中基本成型,但我心里总感到不踏实。于是,我又请校内教学部许部长给我指点迷津,帮我修改教案。许部长见多识广,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对教案中一些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如:在“讲完电解质的概念后”他建议我带领学生回顾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学生理解的会更加透彻。 经过几个回合的修改,我的公开课终于如愿以偿。和同事、名师一起磨课,让我体会很深。每一次研磨都给我带来收获,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使我在探讨和教学工作中深受启发。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_心得体会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感谢您的阅读! 在打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马洪岩 2013.4月-5月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的远程研修的课例打磨。磨课即磨练,老师们在磨课中成长,在磨课中合作,在磨课中受益!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团队协作课例打磨中我不断的反思教学,偶有所得,现梳理反思如下。 1.追本溯源,解决问题。 课例打磨之初,首先要确立本次课例打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明确了问题,我们才能够围绕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问题的提出,目标的确立并不是我们拍脑袋拍来的,而是我们通过探讨平时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追本溯源,找到了出现这些现象的教学误区。然后确立的研究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高效,准确的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自己也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教学中通常也不乏对教学的思考,遇到问题也会跟同伴讨论、交流。寻求一些解决方法。现在想来有些思考很肤浅,也是无效的。因为我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通过表象,依据有力的理论依据,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本质。这就导致了自己在教学中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无助。不能够有更好的成长。课例打磨教会了我追本溯源,解决问题。 2.团队的力量,促我们成长。 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磨课中无论是问题的确立,备课研讨还是观看议课。都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在交流和合作中我们得到迅速的成长。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如果我们平时多交流,多参与集体备课,多相互听课,互相学习,互为其师?一定会在教学设计上、教学水平上大有长进。教学就要会“磨”,善于“磨”,在自我磨课中发现不足,不断进步。 3、创设语境,自然习得。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运用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言之有物,有交流的必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习得运用语言,我也会想方设法的为孩子们创设自以为真实的情景,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操

(完整版)老师公开课后的感言

老师公开课后的感言 老师公开课后的感言一我准备了一周多的课终于上完了,说实话,我不想上这节课,我怕上不好连累大家,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很想上这节课,因为我知道,公开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从一次次的公开课中,我能学到许多东西,它一次次会让我品尝着课堂带给我的那份快乐与思考。 总结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刻理解课标要求,把握课改精神。 尤其是求实的特色课堂的精神,还要掌握初高中的衔接,要让学生感觉到,上公开课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二、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储备。 公开课给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 鉴于此,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存量,增强自身课前准备的体会。 我上公开课之前的准备工作都由我一个人来进行,如预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就是在备课,不仅仅是在纸上备课,更重要地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通过自己这样一个反复思考与准备的过程,自己对要上的课基本能做到心领神会了,虽然这样一来自己会增加很多的事,但这样做我个人认为值,它让你经

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可以把你粗线条的思路打磨成具体的教学步骤,又能让你从教学的细节中跳出来看待将要展开的教学。 可以这么说,通过这样的准备再走上课堂,我感到自己的底气足一些。 三、上课压力很大,生怕把课上砸了,如果上砸了不仅自己没面子,而且对我们组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我对这些问题一点也不考虑,那也是假的。 但对我来说,课上的好坏已不是最重要的,我的目的是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活动,找寻自己的教学风格,追求自己的教学理想。 好的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我们的教师就是在不断追求课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因此,面对课堂我想思想单纯一些,工作扎实一些,准备充分一些,远远比采用其他方式达到所谓的课堂效果好得多。 四、树立课堂信心,完美展示风采。 我老公也和我谈到了自信的重要性。 不要把公开课当作是负担,而是把它看作一堂普通的课,一堂能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课,一堂真正把自己推向前台的课,“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实力决定命运,认真对待学校安排的开课任务,思想上决不麻痹大意,踏踏实实去做事情,强调开课的每一个细节,绝不心存侥幸,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开课实力,为南校化学组、为自己争光!自己从焦虑紧张到心无旁骛的调整过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课例打磨报告

课例打磨总结反思 通过对研修专题的学习和磨课,群组成员的整体水平发生了变化,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收获和提高。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抓住磨课核心,突出目标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抓住磨课核心就是要紧紧围绕计划中确定的研究问题这个核心,在磨课的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为这个核心服务。突出目标任务就是指导计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好磨课的全过程,使每个群组成员都有提高。使理论和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打造高效课堂就是我们在这次磨课中通过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崔老师在不断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基于个人反思发布的备课,实现了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群策群力,团结合作。让磨课更精彩。 1、能反应我们制定计划的过程,老师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积极性。 2、基于反思的备课是经过多次打磨生成的,代表了我们团队打磨的真实水平。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来看,遵循了学生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研究的问题,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注重了学生学法的指导,充分运用新的理念实现了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体现了学生的主地位,对反馈和评价科学有效。是一堂高效的课。

3、从反思情况可以看出我们全员参与的情况,大家磨课积极情空前高涨。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今后校本研修的力量。本组对每一次教研高度重视,全员参与,人人发言,做及时反思、及时修改,凝聚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 4、通过三轮打磨的课例,与第一个备课相比有明显的改进,反映了成员合作的成果。从多角度观课报告中集中反映了观课过程是全面细心的。群组成员以一流的水准科学的评价能力。具有关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整个这次磨的过程,有六大亮点,一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二是研修学习与课例打磨的过程全面细致。充分调动了群组成员的积极性。三是真正实现了校本教研与磨课的双对接。边磨课边实践,做到了集中研修,分散实践;集中磨课,共同提高。整体水平提高幅度大。四是老师的教学理念从教课文转向了教语文。牢固树立了师生平等的准确率。五是实现了计划制定的研究目标。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设计好的教学流程组织实施教学,重视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掌握抓住课文关键点(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的转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具有乐学、好学、能学、会学的良好学习状态。

我是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打磨的

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打磨的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从实习生到走进真正的课堂,记得刚教书那时我是上课之前都是先观看特级教师的上课视频,然后尽可能的用相同的模式去给我的学生上课,但是几节课下来我发现效果并不怎么样。所以我开始琢磨,发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是不能相同的。一节成功的物理课,需要精心设计,也需要细细打磨,积累沉淀。下面是我对一节课进行打磨的过程。 一、首先要熟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分析学情: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在备课的内容上,即使知识原理不变,而上课的方法和知识的传授方法却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每次我备课都会先对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分析学生的思维处于什么阶段,不同年龄学生思维是不一样的。还要把握好本节课内容的性质,一节课在整章内容甚至整本书的作用都有清清楚楚。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如《摩擦力》这节,学生对力的三要素已有初步的了解,这节课如何让学生掌握摩擦力概念,及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重点;突破静摩擦力这一难点。这节课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设计: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关键,因此经过反复思考琢磨我是这样设计的:让两个同学分别提起同一个口上涂有凡士林的装有半

桶水的矿泉水桶,一个大个男生用手直接提,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提起来;而另一个小个女同学垫着一张纸很容易就提起了水桶。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入摩擦力教学。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概念?我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来感知。让学生把手按在桌子上左右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然后体会当手运动方向改变时摩擦力方向也改变,而且与手运动的方向相反,师生共同总结摩擦力定义。用演示手在本上运动和本在手上运动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突破这一难点。这样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又便于学生理解概念。对于静摩擦课本没有提及,但为了让学生能全面掌握摩擦力,对此结合生活实例及做图,给同学们做了讲解。然后以力的三要素为主线,让学生知道摩擦力的作用点及方向。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在弄清实验原理及注意问题基础上,经历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过程。掌握控制变量方法的运用。在设计这一探究实验时,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而且不同的组,针对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的猜想,分别进行验证。这样节省了时间使结论更明确。在设计这一实验时,我提前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应对。这个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上面我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知摩擦力随处可见,近而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并写出详案。 四、集体备课:在完成个人备课的前提下,进行学科组的集体备课,

打磨教师措施

樟村坪中小学(初中部) 数学教研组打磨教师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扎实推进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科处的引领下,特在数学教研组开展数学教师打磨活动。 二、打磨对象 第一人:徐银霞第二人:孙连湘 三、具体打磨措施 1、打磨教师自己平时加强业务学习,不定时不定期到其他教师的课堂参加学习。重点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教学设计、课堂的整体调控等,重点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2、打磨教师要积极认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主动发表意见或见解。同时,打磨教师要积极为数学学科建设等献言献策。 3、打磨教师一个大周要上打磨课一节,备课组内成员要参加观课、议课活动。2位打磨教师必须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上课。 4、若遇到外出培训或竞赛,在上级未指定人的情况下,必须安排打磨教师参加。原则上是第一人为直接参与者,第二人为全程陪同观摩学习者。

5、打磨教师要随时接受学校等推门听课、领导观课等教学任务。 6、数学组其他成员要积极帮组打磨教师进行课堂打磨。 7、打磨教师除参加教学打磨外,还必须参加数学教研组的“课内比教学”竞赛活动。 8、打磨教师要积极完成教务处、教科处安排的各项任务。 9、打磨教师要认真进行打磨反思,不断进行总结反思。 10、打磨教师要注意资料的收集与完善。 四、打磨课安排 1、每大周一次打磨课。(备课组安排) 2、第二、三大周孙连湘上新教师汇报课。 3、第五大周徐银霞老师上竞赛课。 4、第六大周孙连湘老师上竞赛课。 5、每月一次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打磨课研讨。(八年级数学组具体负责) 樟村坪中小学(初中部)数学教研组 2012年9月18日

公开课心得复习过程

学校举行的公开课,讲课、评课结束了,通过这一次公开课,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从中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作为一名老教师,公开课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提升的机会,这一次公开课,我能感悟许多。 说到公开课的真实,不能回避的是公开课与常规课的区别。由于公开课的特殊性,它比常规课更要求完美是必然的。一节好的公开课我认为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是应该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是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应是一堂有效的课; 三是应该是真实的,能客观反映师生的真实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让人有真实感、亲近感、亲切感,可看、可学、可用; 四是应该具有研究的价值,公开课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从而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通过本次公开课,我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如下环节不可忽视: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要深入钻研授课内容,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授课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对象熟不熟悉,能否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们在课堂上怎样做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这些都需任课老师在课前仔细琢磨,做好设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好每一节课。 2.在讲课前,要懂得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起学生的热情。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整节课的气氛就会很活跃,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课堂中,思维活跃,对老师所提问题会做出很快的反应,于是师生配合能呈现出较好的效果。 3.课堂要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目前,正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尽量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的。例如小组间进行竞赛,分任务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要重视课堂中的教学用语,力求生动活泼,简明精炼,多做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多说些赏识性的语言,不仅维护学生自尊,还能使师生关系更为亲密融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他们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我觉得我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2)巧设疑问,激发求知。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巧妙的疑问,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只有把问题设计的巧妙,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在问题的设计上花点心思。 通过上公开课,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的话,我们的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我想在以后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和把握,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枯燥的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特色,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专业课。 再次,通过这次的公开课,我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如下环节不可忽视: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要深入钻研授课内容,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自

打磨示范课方案

“打磨示范课” 活动方案 为加深对新课程改革方案的理解,围绕“问题解决式”课堂提高我校课堂效率,打磨一组起示范作用的课堂,塑造一批学科带头人队伍,制定本方案。 一、磨课单元:以备课组为单元开展打磨示范课工作。 二、磨课对象的确定:采取自愿申报、投票选取、组长指定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备课组确定一位磨课对象。 三、磨课周期:4月28日-5月28日 四、课堂展示时间:5月29日-6月5日 五、奖励、荣誉:本组示范课得分计入学期学科组考评分,根据实际情况授予示范课教师相应奖项和“学科带头人”称号并颁发证书。 六、磨课要求: 1、备课长自主确定时间每周组织一次《新课程改革方案》的集中学习,填写《备课组学习进度表》,打磨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备课组学习进度表》于学习当日上交教务处备案。 2、备课组长每次组织本学科教师至少2人,邀请其它备课组长或校级领导至少1人,每周至少2次,对磨课对象随堂听课。(确定备课长为磨课对象的,由备课长指定一名教师组织。) 3、备课长组织课后及时评课,提出改进意见,帮助确定课堂实施策略,填写《磨课进度表》,于听课当天上交教务处备案。

4、磨课教师主动向同组教师学习,走入课堂听课,吸收借鉴每位老师的长处。每周撰写一篇磨课心得,于每周五下班前上交教务处备案。 5、各备课组长有义务配合其它备课组开展磨课工作。 七、示范课组织: 1、经过打磨,每位磨课教师准备一节示范课参加展示。 2、教研组邀请校级领导对示范课进行评比,邀请全体文化课教师观摩学习。 3、经过评比,授予示范课教师一、二、三等奖。 4、根据示范课实际情况,授予“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教研组 2014年4月24日

如何开展课例打磨

如何开展课例打磨 1)创建课例名称: 选择【课例打磨】,点击列表上方的【新建】即可添加课例内容。 ①填写课例名称。 ②对新加的课例进行排序,一般采用默认值。 ③选择当前课例是否在课例列表中置顶显示。 ④选择参与此课例打磨的工作室成员,默认工作室成员全部参加。 ⑤点击【保存】。 2)课例打磨栏目内容管理: 点击课例名称的链接名称,即可进入课例打磨的管理页面。

①课例打磨栏目管理: 根据课例打磨的过程,把手中的资料分类存放在各个栏目里。 a)磨课计划:本次课例打磨活动的计划和任务清单等 b)教学设计:本次课例打磨过程中的详细教案。 注:名师以及成员每人都可以发表一篇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教学设计。再次修改后的教案将会在【修改记录】中显示(修改教案的方法后面会详细介绍) c)上课实录:课例打磨过程中的上课实录等相关信息。 d)研讨总结:对本次课例打磨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等。 e)磨课动态:在课例打磨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记录。 f)相关资源:和本次磨课相关的资源。 g)在线研讨:和本次磨课相关的研讨话题,系统默认的情况下,每建立一个课例打磨, 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关于本课例的公共研讨话题,点击这个话题进入研讨区域,可 以进行研讨。当然也可以由名师自己创建研讨话题,如下创建研讨话题请看下面的 详细介绍。 ②成员: 显示已经课例打磨的成员,即修改过当前教案的人员。 默认成员只有课题发布者,即名师本人(色块标识为红色) ③未参与成员: 此处有【邀请】按钮,名师可以邀请需要参与此次课例打磨的成员。被邀请的人员都有权限参与此次课例打磨。 注:此处默认显示的是当前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室成员,且尚未修改过教案的成员,一旦修改过教案了,该成员就会出现在上方的成员列表中,则未参与成员列表中则去除该成员。 a)点击【邀请】按钮。点击【添加新成员】。 b)输入查询条件查找成员,可以通过“姓名”和“编号”两个条件查找成员,选 中要添加的人员,点击【提交】即可。

谈谈公开课的打磨过程教学文稿

谈谈公开课的打磨过 程

谈谈公开课的打磨过程 回想听、讲公开课的经历,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下面谈谈上好一堂讲公开课的打磨过程,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示,不当之处还希望各位老师给以批评指正。要讲好一节公开课,需要做好、做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很多老师认为,讲课题目还没定下来呢,没法准备或者说不着急。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想法。抽题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上好公开课的知识储备阶段。这时候我们可以先暂定一个课题,有目的的准备一下,算是练兵吧。这时候的准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海选、吸收、精选、创新。海选工作也就是说围绕这个课题,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因为每一个教案、课件都饱含着作者的心血,或多、或少的都有它的优点,先浏览一遍,根据所讲的课和自己的讲课特色取其精华,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可能别人的例子我不能照搬,但他的思想我可以借鉴,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备详案。 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

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读到由薄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由薄到厚,然后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节课才有可能成功。 2.备学生、备听众。 备学生。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直观形象的突破难点。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学过,就要在备课中适当加深难度;如果内容忘得几乎差不多了,还需对以前所学的重点加以回顾;如果从来没学,就要看前面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障碍,课上的内容也要低坡度进行。尤其是抽题后讲课顺序不是在第一天的老师,要注意前面选手的课堂是否切实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你

小学数学专题三课例打磨A段视频脚本

小学数学专题三课例打磨A段视频脚本 专题三:如何在观察、想象、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主持人:王生 参与成员:李玲张春邱春景 【王生】: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2013年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我们是专题三课程开发研修组,我是曲阜市实验小学教师王生,担任本次课程开发研修组组长;承担本次课程开发研修团队成员共有12人,是由省专家、特级教师以及来自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今天来到现场的有:特级教师、省专家,李玲老师。邱春景老师,张春老师。今年课例研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有研究教转向研究学。 【张春】:我们本次课程开发承担的专题是“如何在观察、想象、操作中培养空间观念”,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作为《课程标准》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李玲】:著名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老师曾在多种场合,多次提醒,作为老师要多读些哲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上要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那么,我也提醒我们研修组的成员,我们要回过头来思考:什么是“空间观念”呢?

课标中指出:“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这样说过:“几何就是把握空间……那是儿童生活、呼吸和运动的空间。为了更好地在这个空间里生活、呼吸和运动,儿童必须学习了解、探究和征服空间。” 【邱春景】:我非常同意李老师的观点。心理学家认为,操作是一种最好的建立空间观念的手段,没有操作就没有经历,没有经历就没有感悟,必须让学生经历“操作—内化—应用”的过程。另外,还应该借助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内容、情境和教学方式,在实际观察、想象中建立空间表象。 小学阶段以直观几何为主,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和形成空间观念更多地依靠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几何建模的过程和发现、探究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至关重要。 【张春】:同时,我们借助数学课程标准,统揽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可以发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呈现出的是一种“由体到面,再由面到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模式。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体与面的转化过程,感悟体与面、体与图之间的联系是空间观念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王生】:数学是为人服务的,学好数学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从儿童数学教育观来看,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产生好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尝试课例研磨,打造新的教研模式

---------------------------------------------------------------最新资料推荐------------------------------------------------------ 尝试课例研磨,打造新的教研模式尝试课例研磨,打造新的教研模式开学伊始,在学校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进行了一次课例展示活动。 11 名成员经历了备课、研讨、上课、观课、议课、评课等环节,通过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用网上网下结合的方式,对《观沧海》一课进行反复研磨,探索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每一次反复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研磨都有成长的快乐。 这个过程让我们真正体验到课例研讨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展、专业成长的过程。 这种教研模式让我们有了与过去的常规教研模式不一样的收获。 过程完整,体验完整。 我们这次教研活动经历了以下几个基本程序: 选定课题开展备课分析,编制教学方案在备课组说课,集体讨论修改教研室张慧主任和语文教研组李萍组长多次参与指导,同行对比研讨,二次修改方案组织同伴观课、议课,三改教学方案二次执教,四改教学方案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形成终结教案撰写体会研磨后的教案共享。 这是个一堂课从最早的雏形到最终的精品的完整打磨过程,历经这个过程,犹如历经一个艺术作品的历练过程,在体验它的渐渐成型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全体成员的教学意念也逐渐清晰、逐步升华。 所以我以为参与课例研讨的完整过程,就是教育教学者专业修 1 / 6

炼、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 集体参与,合作互促。 我们的课例研磨主要突出了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也就是先由个人进行基于个人经验的第一次备课,然后评课,进行基于群体经验和必要研究的备课,实现第一次飞跃,最后进行基于实践反思和必要研究的备课,实现第二次飞跃。 一是研磨活动中 11 位小组成员每个环节都必须到场,这样,易于发现不同问题,提出不同观点。 因为,教师只有在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中才能对各种观点作进一步的比较与鉴别,才能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全面的认识,才能实现共同提高。 二是遵循研磨的程序,实实在在地按序推进。 参与研磨的教师各有分工,备课组长负责全面统筹,有直接编制教案的,有负责教师素养的,有负责学生课堂反应的,有负责课堂结构的。 教师在生成好课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实现个人专业成长和集体专业提升。 深度研讨,追求完美课题研讨历经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是反复但不重复的过程。 反复是不断地推敲,是质量的螺旋上升,而非简单机械地重复。 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研磨课程正是这种创造性呈现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推敲中产生新方法、新理念,促使教学更加完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