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的问题

第四章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的问题

第四章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的问题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字仲尼, 姓孔氏”。

根据《公羊》《穀梁》的记载,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 而卒于哀公十年(纪前五五二———四七九) , 这正是《春秋》的“ 所见世”。而《论语》许多观念, 几无不与

春秋时代一般贤士大夫间所流行的观念有关。孔子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 此亦其一证。但孔子自身, 已由贵族下降而为平民; 较之当时贵族中的贤士大夫, 可以不受身分的束缚, 容易站在“一般人”的立场来思考题; 换言之, 由贵族系谱的坠落, 可以助

成他的思想的解放。也可以这样说, 周初是少数统治者的自觉,《诗经》时代末期及春

秋时代, 则扩展为贵族阶层中的自觉; 孔子则开始代表社会知识分子的自觉。由当时孔子徒众之多, 对孔子信服之笃 , 正可以证明这一点。再加以他的“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的无限地“下学而上达”的努力过程, 其成就毕竟不能以春秋的

时代作限制。所以《论语》中每一个与春秋时代相同的名词、观念, 几无不由孔子自己一生工夫之所到, 而赋予以更深化纯化的内容。中国正统的人性论, 实由他奠定其基础。在未谈到他的人性论以前, 先根据《论语》上的材料, 应略述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过, 一直到现在为止, 人与人相互之间, 谈到人自身的现实问题时, 有的仅是适应现实的环境而说的; 有的则是直就应然的道理而说的。在适应现实环境中所说的话, 对于应然的道理而言, 常常须要打许多折扣。直就应然的道理以立论, 便常须突破现实环境, 与现实中既成的势力相冲突, 因而便常常不能畅所欲言。在现实环境中所作的改良性的主张, 这是孔子的“大义”。不考虑现实环境, 而直就道理的本身立说, 这是孔子的“ 微言”。同时, 一样的话, 说的对象不同, 表达的方式也常因之而异。有的仅

适于某一特殊对象: 有的则可代表一般原则。读古人之书, 尤其是读《论语》, 若不把上面这些分际弄清楚, 便会以自己的混乱, 看成古人的矛盾。加以他的学说, 在两千多年的专制政治影响之下, 有许多解释, 多把原意加以歪曲了。尤以关于君臣父子等人伦方面者为甚。这尤其是一种困难的问题。我下面所说的, 多是从孔子的微言, 或者是可以成为原则性的材料而稍作解释的。

第一, 在中国文化史上, 由孔子而确实发现了普遍的人间, 亦即是打破了一切人

与人的不合理的封域, 而承认只要是人, 便是同类的, 便是平等的理念。

此一理念, 实已妊育于周初天命与民命并称之思想原型中; 但此一思想原型,系发自统

治者的上层分子, 所以尚未能进一步使其明朗化。此种理念之所以伟大, 不仅在古代希腊文化中, 乃至在其他许多古代文明中, 除了释迦、耶稣提供了普遍而平等的人间理念以外, 都是以自己所属的阶级、种族来决定人的差等; 即在现代, 在美国, 依然闹着有色人种的问题; 而由人性不平等的观念所形成的独裁统治, 依然流毒于世界各地。由此当可了解孔子在二千四百多年以前, 很明确地发现了, 并实践了普遍的人间的理念,

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孔子发现了普遍的人间, 可分三点来加以说明。

(一) 孔子打破了社会上政治上的阶级限制, 把传统的阶级上的君子小人

之分, 转化为品德上的君子小人之分, 因而使君子小人, 可由每一个人自己的

努力加以决定, 使君子成为每一个努力向上者的标志, 而不复是阶级上的压制

者。使社会政治上的阶级, 不再成为决定人生价值的因素, 这便在精神上给阶

级制度以很大的打击。同时, 孔子认为政治的职位, 应以人的才德为选用的标

准, 而不承认固定的阶级继承权利, 此即所谓《春秋》讥世卿。这便加速了中国

历史中贵族阶级的崩溃, 渐渐开辟了平民参政之路, 有如汉代出现的乡举里

选。尽管此一参政的形式, 还很不完全, 但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而言, 却关

系甚大。这一点, 我曾在《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一文中加以阐述。

(二) 孔子打破了以为推翻不合理的统治者即是叛逆的政治神话, 而把统

治者从特权地位拉下来, 使其应与一般平民受同样的良心理性的审判。他在

答复当时的人君及卿大夫的问政时, 总是责备人君及卿大夫自己。他在《论

语》中所说的德治, 即是要当时的统治者首先以身作则的政治。他从未把当时

所发生的政治问题, 归咎到人民身上。同时, 他主张政治权力, 应掌握在有

德者的手中; 平民有德, 平民即应掌握政治权力; 因之, 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中间的

障壁打开了, 使政治不应当再是压迫人民的工具, 而只能成为帮助一般人民得到教养

的福利机构。所以他的政治最高理想, 还是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 即是政治权力自身的消解。他公开说他的学生仲弓可以南面; 在他的心目中, 有天下应归于一家一姓的观念吗? 公山弗扰以费畔(叛) , 佛肸以中牟畔, 召他的时候, 他都想去(“子欲往”) ; 在他的心目中, 只有如何可以解除人民痛苦的观念, 还有什么是政治叛逆不叛逆的观

念呢? 他说得很清楚,“ 夫召我者, 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他对政治的这种最基本的态度, 常常为他适应环境、逐步改良的态度所淹没; 自当时子路, 已不能真正了解他的意。后儒沉没于专制毒焰之中, 更河汉其言, 并群起而谓《论语》此种记载, 与《左》《史》不合, 不可置信, 有如崔灏(《四书考异》)、赵翼(《陔馀丛考》卷四)、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二)之流。而不知《左史》系以国政为中心之纪录, 其势不能尽其详密。加以纪录者与所纪录之事, 不仅无直接关联, 且系由辗转传录而成。《论语》乃以孔子为中心之纪录, 其事乃门弟子所亲见亲闻。以治史而论, 应以《论语》订正《左史》之疏漏, 岂可反据《左史》以疑《论语》? 且此二事当时子路已不以为然, 若非确出于孔门之故实, 弟子中谁肯造作缘饰, 以诬蔑其师? 《墨子·非儒》篇述齐晏婴对景公之问, 谓孔子是“劝下乱上, 教臣杀君..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又引“孔悝乱乎卫, 阳货乱乎齐(《间诂》谓当从《孔丛子》作鲁) , 佛肸以中牟叛”等以

证成其说。虽其所述者, 不免过甚其辞, 意存诬蔑; 但不能谓其毫无根据。此亦可反证《论语》所载之不诬, 及孔门对政权转移之真正态度。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引董仲舒述孔子作《春秋》之旨, 以为是“贬天子, 退诸侯, 讨大夫, 以达王事而已”, 正可与此互证。《礼记· 礼运》篇, 贬禹汤文武周公的家天下, 为小康之治; 而别于其

上设“天下为公”的

大同世界, 此真传孔子之微言, 而为后世小儒瞠目结舌所不敢道的。

此外, 应顺便澄清一种误解。许多人因为孔子说过“吾其为东周乎”(《阳

货》) , 及“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八佾》)的话, 便以为孔子在政治上的目的, 是在恢复周初的封建秩序。其实, 就历史的观点说, 如本书第二章所述, 中国文化, 至文王周公而有一大进展; 此种进展之意义, 不是一般人用“封建主义”四

字所能加以概括或抹煞的。其次, 由夏殷之质, 而进入于周代之文, 其文献的保存, 必较宋杞为可征①。合上二端, 所以孔子从历史的观点, 他会说“吾从周”, 说“为东周”, 甚至还“ 梦见周公”。但孔子的政治理想, 则系以尧舜为其最高向往, 因尧舜

是天下为公的理想化② 。故《论语》、《孟子》、《荀子》三书之结构, 皆以尧舜之

事为末章, 或系孔门相承之义。而孔子答颜渊问为邦, 则主张“行夏之时, 乘殷之辂, 服周之冕, 乐则韶舞”(《卫灵公》)。是固斟酌四代, 何尝仅以周为限? 言非一端, 这种地方, 学者正应用心精细去了解。

(三) 孔子不仅打破当时由列国所代表的地方性, 并且也打破了种族之见, 对当时

的所谓蛮夷, 都给予以平等的看待。“子欲居九夷。或曰陋, 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子罕》) ; 在孔子的意思, 陋是出于小人鄙狭之心, 与九夷并无关涉。

他叹息“ 夷狄之有君, 不如( 似) 诸夏之亡也”(《佾》) ; 他不以当时诸夏表面上的文明生活, 可以代表人的真正价值。尤其重要的, 他在陈蔡之间, 困顿流连甚久, 其志必不在陈蔡而盖在楚; 楚称王已久, 当时固视为南蛮鸠舌之邦; 但在孔子看来, 并无

异于鲁卫。所以《春秋》华夷之辨, 乃决于文化而非决于种族。韩愈《原道》中综述这种意思说“ 孔子之作《春秋》也, 诸侯用夷礼, 则夷之; 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 这

说得相当恰当。儒家政治, 以天下为对象而言“平天下”, 实系以普遍性的人间为其内容的。中国历史中所表现的对异族融和同化之力特强, 这和孔子的这种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但现实中, 人是有许多类别的, 如智愚之分、种族之别、文野之不同等等; 不过在孔子看来, 这只是教育问题; 而不是人自身的问题。所以他便说出了“有教无类”(《卫灵公》)的这句最伟大的话。他对当时洁身自好的隐士所作的答复是“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 而谁与?”(《微子》)。由此可以了解孔子心目中之所谓“人”, 乃

含融了一切人类, 故仅与鸟兽相区别。

第二, 由孔子开辟了内在的人格世界, 以开启人类无限融合及向上之机。在孔子以前, 已经有了很多道德观念; 一方面是以此作对于行为的要求, 同时也以此作评定某

一阶层内的人的标准。但所谓智愚贤不肖, 都是表现在外面的知识、行为, 都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关系中所比定出来的, 还不能算意识地开辟了一种内在的人格世界。所谓内在的人格世界, 即是人在生命中所开辟出来的世界。在人生命中的内在世界, 不能以客观世界中的标准去加以衡量, 加以限制; 因为客观世界, 是“量”的世界, 是平面的

世界; 而人格内在的世界, 却是质的世界, 是层层向上的立体的世界。此一人格内在的世界, 可以用一个“仁”字作代表。春秋时代代表人文世界的是礼, 而孔子则将礼安放于内心的仁; 所以他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八佾》) ? 此即将客观的人文世界向

内在的人格世界转化的大标志。仁是不能在客观世界中加以量化的; 譬如颜渊“其心三月不违仁”, 和其他弟子的“日月至焉”(《雍也》) , 这呈现在客观上, 即是表现在

外表上, 能有什么分别? 又如颜渊的闻一以知十, 子贡的闻一以知二, 这种“知”,

是可以用数字计算得出来的, 因而也是可以在客观世界中呈现的; 但违仁不违仁的自身, 并不能用数字加以表达。因此, 违仁不违仁, 乃属于人自身内部之事, 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人格世界之事。人只有发现自身有此一人格世

界, 然后才能够自己塑造自己, 把自己从一般动物中, 不断地向上提高, 因而使自己

的生命力作无限的扩张与延展, 而成为一切行为价值的无限源泉。并把

客观世界中平列的分离的东西, 融和在一起。知能上的成就, 可以给客观世界

以秩序的建立。但若仅止于此, 则生命除了向外的知性活动以外, 依然只是一

团血肉, 一团幽暗的欲望。以这样的生命主体面对着知能在客观世界中的成就, 常常会感到自己把握不住, 甚至相矛盾冲突。由孔子所开辟的内在的人格世界, 是从血肉、欲望中沉浸下去, 发现生命的根源, 本是无限深、无限广的一片道德理性, 这在孔子, 即是仁; 由此而将客观世界乃至在客观世界中的各种成就,涵融于此一仁的内在世界之中, 而赋予以意味、价值; 此时人不要求对客观世界的主宰性、自由性, 而自有其主宰性与自由性。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融和, 同时即是客观世界的融和。这才是人类所追求的大目的。柏拉图的理型世界,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只不过是思辨、概念的产物。宗教家的天

堂, 乃是信仰的构造。都与这里所说的内在的人格世界无关。此一世界的开启, 须要高度的反省、自觉; 而此种反省、自觉, 并不能像禅家的电光石火样, 仅凭一时的照射; 而是要继之以切实的内的实践、外的实践的工夫, 才能在自己的生命中(不仅是在自己的观念中)开发出来; 并且在现实生活中, 是可以经验得到的。这正是孔子对我国文化, 也即是对世界文化, 最大的贡献。孔子所说的仁, 正指的是此一内在的人格世界。这一点, 在后面还要较详细地说到。当然, 这里须要注意的, 孔子并没有忽略向客观世界的开发; 因为如后所述, 内在的人格世界之自身, 即要求向客观世界的开发。所以, 他便非常重视知识。但他是把二者关联在一起, 融合在一起而前进; 把对客观世界的知识, 作为开辟内在的人格世界的手段; 同时, 把内在的人格世界的价值, 作为处理、改进客观世界的动力及原理。所以他是仁与知双修, 学与行并重, 而不是孤头突出的。因此, 他许多的话, 都是把二者融合或照顾在一起来说的。

第三, 由孔子而开始有学的方法的自觉, 因而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人类很早便有学的事实。西周金文中, 已出现有不少的学字; 春秋时代, 已经有很明确的学的自觉, 如《左》昭十八年闵子马说“夫学, 殖也, 不学将落”, 即是。但似乎还没有明确的方法的自觉。由学所得的结论, 和对学所使用的方法, 有不可分的关系。有学, 必有学的方法; 但方法须由反省、自觉而始趋于精密, 学乃有其前进的途辙与基础。中国似乎到孔子才有此一自觉。

《论语》上所说的学, 有广狭两义。广义的学, 兼知识德行二者而言。狭义

的学, 则常是对德行而专指追求知识; 如“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之类。在孔子, 以求知识为立德的一过程, 或一手段。但《论语》上的所谓知, 都含有很严肃的意义。并且一个人当实际活动时, 精神必有所专注, 而可将立德与求知,

分为学的两种内容。因为学的内容不同, 方法亦因之而异。故下面分三点加以说明。

(一) 为学的总的精神, 我想以“主忠信”(《学而》) 作代表。而其极致, 则

归于“ 子绝四,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子罕》)。《论语》:“ 子以四教, 文, 行, 忠信”(《述而》)。文指的是《诗》《书》《礼》《乐》; 所以求知识。行指的是孝弟忠恕; 所以立德行。而此处所说的忠信, 乃绾带着文行两方面, 为两方面所必不可少的共同精神。朱元晦谓“尽己之谓忠, 以实之谓信”, 此一解释, 似乎颇中肯綮。德行方面之不离于忠信, 随处可见, 固不待论。在求知方面, 如“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也是忠信。一切方法、工夫, 皆应由忠信精神所贯注, 否则便只是空话。忠信之至, 便达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四毋, 一面是到达的境界, 一面也是为学时的精神状。

二) 求知的方法, 略可分为下列二端。

1. 学思并重:《论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学是向客观经验的学习; 当然以见闻为主。《论语》上常将见闻对举。思是把向客观经验方面所学得的东西, 加以主观的思考, 因而加以鉴别、消化。学与思, 构成孔子求知的完整方法。学贵博, 贵疑, 贵有征验。“ 博学于文”,“博我以文”,“多闻阙疑”,“多见阙殆”,“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及叹夏礼殷礼的杞宋不足征; 都是这种意思。孔子所说的“ 信而好古”(《述而》) , 朱元晦以“信古”释之, 则此句中之“而”字为无意义。因而一“而”字, 乃表明一句中, 含有两事, 如上句“述而不

作”,“述”与“作”正是两事; “ 信而好古”, 亦必“ 信”为一事,“好古”为一事。所谓信者, 盖亦指有征验而言。古今岂有无征验而可成为知识? 对于学而言思, 上面所说的阙疑、求证, 都是思的作用。但思的另一重要内容, 即是由已知以求未知的推理。推理乃思考的主要内容。孔子既重思考, 自然重视推理的能力。例如“温故而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 颜渊“闻一以知十”, 子贡“闻一以知二”, 这都是推理的结果。“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这是因为不思, 因而没有推理的能力, 亦即没有思考的能力, 所以孔子认为不值得教诲。不过在孔子看来, 思要以学所得的东西作材料; 没有材料作根据的思, 乃至以很少的材料作过多的推理, 都是危险(思而不学则殆)的。所以他说“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卫灵公》)。总之, 他是主张求知识应学思并重, 而以向客观经验学习尤为最重要。

2. 正名: 孔子所说的正名, 是广义的, 即包括知识与行为两方面而言。但

仅就正名的本身来说, 则校验名之正不正, 不论此名属于哪一范围, 依然是知

识的活动。并且孔子认为正名是为了语言表达的正确; 而语言表达的正确, 乃

行为正确的基础。所以他说“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他说“觚不觚, 觚哉觚哉”; 及“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都是他的正名主义。《庄子·天下》篇谓《春秋》“以道名分”, 董仲舒《春秋繁露》, 谓“春秋辨物之理, 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 不失秋毫之末”(《深察名号》篇) ; 故正名当亦为作《春秋》的重要目的之一。孔子的正名主义, 在求知识方面居于极重要的地位。惜除荀子稍有申述外, 此一方面, 未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三) 立德的方法, 亦即开辟内在的人格世界的方法: 在这一方面, 也略可

分为下列二端:

1. 立德是实践; 所以立德的方法, 是实践的方法。而如上所述的下学而

上达的历程, 在实践的方法上有其非常的重要性。以孝弟为“为仁之本”(《学

而》) , 这是下学而上达; 以忠恕为一贯之道, 也是下学而上达; 以非礼勿视勿听等为为仁之目, 也是下学而上达。凡孔子所答门弟子之问, 都是从下学处说,

尤其是对于问仁; 不如此, 便无切实下手、入门之处, 会离开了道德的实践性,

结果将变为观念游戏的空谈。这种下学的本身, 便含有上达的可能性在里面。但不经提点, 一般人在精神上便容易局限在某一层次, 以一善一德为满足, 而不易继续开扩上去。所以孔子对自己的学生, 一方面是不断地要他们落实。例如, 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孔子便说“赐也, 非尔所及也”(《公冶长》) 。另一面, 则不断地把他们从已有的成就中向上提; 例如子贡说“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孔子便说“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学而》)。他称子路“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及“子路终身诵之”, 便说“是道也, 何足以臧” (《子罕》) ;“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

矩”(《为政》)的这一章, 全系孔子下学而上达的自述。

2. 求知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而立德则须追向一个人的行为的动机。所以立德特重内省, 亦即是自己认识自己的反省。例如“ 吾日三省身”(《而》) ,“见不贤, 而内自省也”(《里仁》)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卫灵公》) ,“内省不疚”(《颜渊》) 等皆是。孔子所说的“ 默而识之”( 同上) , 及“立则见其参于前也; 在舆, 则见其倚于衡也”(同上) , 也是一种积极性的内省。与内省关联在一起的, 便是消极的

改过, 积极的徙义。这正是下学而上达过程中最具体的工夫。例如“过则勿惮改”(《学而》)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述而》)等皆是。

孔子所开端的治学方法, 在求知方面没有得到继续的发展。在立德方面, 自汉迄唐, 亦未能在人格世界中扩疆辟宇, 所以在这一方面的方法, 也芜塞不彰。直至宋明理学心学起而始能远承坠绪。

第四, 教育价值之积极肯定, 及对教育方法之伟大启发。孔子对政治上的究极理想, 乃在政治权力自身之消解; 所以他说“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拱之”(《为政》)。又说“无为而治者, 其舜也与? 舜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卫灵公》)。但从“有教无类”这句话看, 他是把教育自身的价值, 远放在政治的上位。并且他对教育是采取启发的方式, 而不是采取注入的方式, 这

已为一般人所了解。但除此之外, 他更重视个性教育。所谓重视个性教育, 乃

在于他不是本着一个模型去衡定人的性格, 而是承认在各种不同性格中, 都发

现其有善的一方面, 因而就此善的一方面予以成就。他虽然认“ 中行”是最理

想的性格, 但“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子路》) , 狂狷也有善的一方面。并且

他门下有成就的学生, 性格几乎都是偏于一边。“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 及“ 赐不受命”(《先进》) 等即是。当他说“古之狂也肆..古之矜也廉..古之愚也直”(《阳货》)这一类的话时, 都是在各种不同个性中发现其善

处长处而加以成就的意思。这较之后来宋儒所强调的变化气质, 似乎更合于人性的发展。

第五, 总结整理了古代文献, 而赋予以新的意义, 从文献上奠定了中国文

化的基础。孔子删订六经, 今人每引为疑问。但从《论语》看, 他分明是以《诗》《书》《礼》《乐》为教材; 并对《乐》与《诗》, 曾加以订正, 而赋予礼以新的意义; 准此以推, 其对《书》, 亦必有所整理与阐述。故《诗》《书》《礼》《乐》, 在先秦儒家中, 皆得成为显学。孔子因鲁史而作《春秋》, 在先秦早成定论。《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易》; 而《易传》虽非孔子所作, 但其出于孔门, 则无可疑。且其中所引之“子曰”, 可信其多出于孔子。综合以观, 则孔子之删订六经, 并各赋予以新的意义; 一面总结了在他以前的文化, 同时即通过他所整理阐述过的文献, 以启迪后来的文化, 这

是决无可疑的。在先秦时代, 由孔子所开创出来的一个伟大的教化集团, 是以《诗》《书》《礼》《乐》《春秋》《易》为中心而展开的。

第六, 人格世界的完成。这即是统摄上述各端的性与天道的合一, 而为后

面所要详细叙述的。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等现代科学被引入中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心态文化成果也纷纷出现,在西方文明的

孔子背景资料简历简介

孔子简介 (一)基本信息 (二)经 历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30岁时,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 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 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 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 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 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 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鲁、齐夹谷之会, 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 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 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个人概况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国籍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 民族 汉 族 出生地 曲阜尼山(今山东济宁曲阜) 出生 日期 前551年9月28日 (农历八月廿七) 逝世 日期 前479年4月11日 (农历二月十一) 个人背景 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思想家 其他信息 信 仰 儒学 祖 籍 宋国(今河南商丘) 主要著作 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性格特点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直道而行; 5.与人为善; 弟 子 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2、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1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

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16、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7、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0、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21、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22、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23、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24、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25、出何典记: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26、蜗角之争:成语释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孔子周游列国简介

孔子周游列国简介 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本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孔子却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鲁国。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为了寻求新的从政机会,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孔子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 对鲁国,他一往情深,对它也充满希望,他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上拟于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 即使不能为政,在鲁国隐居也是一件乐事。那沂水的清波,舞零台的清风,还有二三同道,都深深地令他流连忘返。当他离开时,却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在鲁国的边境上还住了三天,以示对父母之邦的眷念。 孔子一行出境的第一站是卫国。卫国是周公弟弟卫康叔的封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也具有“一变至道”的优点。历史上卫国曾是拥有“带甲之士八万”的强国,但进入春秋,也是每况愈下。卫灵公在位时,由于用人得当,政局稳定,民物殷阜,倒还有点太平景象。孔子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往了,就此阐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来到帝丘,卫灵公给孔子很高的礼遇,让他享受上卿之禄。但是卫灵公并不是大有作为之 1 君,他优待孔子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的学说感兴趣。孔子重礼轻刑,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轻视女人,他那妖冶淫荡的南后却招见孔子;特别让孔子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乘次车,招摇过市。孔子对他也只有失望,于是再申“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叹。但相比之下,在孔子访问的大小国君中,卫灵公对孔子最优惠,因此,当孔子在别国不利时,总是回到卫国,卫国算是给孔子温暖最多的国家,他在那里几进几出,呆的时间也最长。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 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 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 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 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 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 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 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 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 孔子思想是中国人民的道德标准,它形成于人的善良本性,表现为人的处事行仁,无论是读过书还是没读过书的人,都会用孔子思想衡量一切人,衡量一切事;要求一切人,要求一切事。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处:论语 2.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 3.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 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作者:孔子 5.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论语 6.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处:论语 7.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出处:论语 8.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10.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作者:孔子 1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3.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处:论语 15.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处:论语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热门篇】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处:论语作者:孔子 2.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5. 未知生,焉知死? 6.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7.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作者:孔子 8.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出处:论语 1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2.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3.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作者:孔子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处:论语 15.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出处:孔子家语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经典篇】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处:论语

《中国文化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 2.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3.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 4.文字狱:中国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5.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 6.今文经: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 7.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8.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二、判断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 1、佛教在魏晋时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正确) 2、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对太阳、大地等的崇拜形式属于图腾崇拜。(错误) 改正:因为图腾崇拜是对动物的,而太阳、大地不是动物。 3、杨师道、王勃、杨炯、骆宾王、七岁女等是唐朝文思敏捷的神通诗人.(错误)改正:神童诗人 4、公元前1世纪中叶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朝鲜三国时期,是指魏国、蜀国、吴国时期。(错误) 改正: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 5、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南方的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错误) 改正: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 6、公元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其中地支是“壬”,天干是“辰”。(错误)改正:地支是“辰”,天干是“壬” 十天干对应的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十二地支对应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印刷术。(错误) 改正: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中国戏曲之美首先表现在程式化,其角色分行大致为生、青、净、末、丑。(错误) 改正: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 9、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雅、兴三类。(错误) 改正: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比、兴三类。 10、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后人总结为“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设。(错误)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与孔子有关的常见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常见成语 1、色厉内荏sa lì na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杀身成仁shā shēn ch?ng r?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h?u shēng kě wa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an zh?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6、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zhī zhǐ w?i zhī zhī,bù zhī w?i bù 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中国 “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及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 引申义:①“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的拓宽;②“中国”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出文化中心;③以“中国”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④“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⑤中国成为正式国名;⑥“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 现代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宗法制度 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前提,以父权和族权为维系力量,将同姓同氏者结为一个共同经济政治利益的族群。宗法制度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在商代晚期,宗法制度初成;西周经一步完善,包括立子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其核心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 3.大一统 “大一统”,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谓“大”,就是重视﹑尊重;所谓“一统”,即“方物之本皆归于一”。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经解也借此以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全国皆现“六合同凡,九州共贯”的“混一”局面。 4.河姆渡文化 1973年首次发掘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距今六七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骨耜,狩猎用骨镞。陶器为黑陶;有大量稻谷遗迹和猪狗等家畜遗骨;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这是长江流域的原始文化。 5.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多年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为石镰和蚌镰,陶器为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开始用轮制。出现卜骨。以农耕为主,畜牧业发达,属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遗址发现黑陶,又称“黑陶文化” 6.屈家岭文化 1954年发现于湖北的京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以小型2彩陶,彩陶纺轮,长颈圈足壶为只要特征。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粳稻,饲养猪狗家畜。年代晚于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 7.家族制度(家国同构)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之一。家权,族权与政权结合,族权在宣扬纲要名教、执行礼法、维护宗法制度秩序方面,与国家政权目标一致,国家政权以家族精神统驭臣民;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是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渊源,是封建时代的一种社会政治模式。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8.农耕文化 指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风俗文化,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自身为中心,集合了儒家等文化,包括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适合农业生产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文化集合,主体包括语言、戏曲、民歌、风俗及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男耕女织是其显著特点,是我国存在最广泛的文化类型,至近代开始衰落。

孔子的资料50字

孔子的资料50字 孔子是个伟人,如何快速地记住他?下面由为大家带来孔子的短篇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简介50字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家世渊源 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为子姓殷商遗民。在商朝,孔氏长支被封为宋公负责商朝历代君王的祭祀。商朝灭亡后,孔氏远祖微子启(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仁”之一)受封于宋,都商丘,奉殷商祀。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即宋厉公),自为宋国上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之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生宋父周(名周,字宋父),周生世父胜(名胜,字世父),胜生正考父(名正,字考父)。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他熟悉商代文献,曾校“商之名颂”。他受君委命,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不

争于人。正考父生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嘉子木金父(名木,字金父)避难奔鲁,定居陬邑(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世为鲁大夫。根据古代宗法制度“五世亲尽,别为公族”,自弗父何让位至孔父嘉已有五代,子孙以嘉字为氏,遂为孔氏。木金父生夷父睪(名睪,字夷父又作祈父),睪生防叔(名失考,为防邑大夫,因号防叔),防叔生伯夏(其字,名失考),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叔梁纥为鲁国陬邑大夫,颇以勇武闻名于时。《左传;襄公十年》载:公元前563年,叔梁纥随诸侯军讨伐伯阳。伯阳虽是个附庸小国,却长于诡计。当诸侯军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之时,伯阳人大开城门,妄称受降。诸侯军不知其诈而争入,军人方半, 伯阳人猛然放下高悬的城门,诸侯军有被拦腰截断、各个歼灭的危险。叔梁纥见势不妙,双手托住千斤城门,呼令诸侯军迅速撤出,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七年后,叔梁纥与大夫臧孙纪同守防邑,被齐军团团围困,众寡悬殊,动弹不得。一天夜里,叔梁纥侦察好敌情,挑选精壮三百,披坚执锐,乘间突围。将臧孙纪送出重围,然后重返防邑坚守。一往一来,如入无人之境(《左传;襄公十七年》)。由于他有谋有勇,遂以武功知名诸侯。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病足,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复娶颜徵在,时叔梁纥已六十六岁,而颜徵在还不到二十岁,遂生孔子。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

有关孔子的资料

有关孔子的资料: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 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 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 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 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 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孔姓。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 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有关立冬的民谚: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阅读附答案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阅读附答案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 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 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 (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导读: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

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在中国文化史上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至深至巨,的确是其他任何一部书都无法相比的。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精神,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类成语,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持久而深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强盛不衰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动力 “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在《周易》成语中均有着生动的表现,《周易》成语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研究《周易》成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传承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周易》是通过研究天地万物的义理和象数,来确定它们的变化趋势的。 《周易》集中了中国传统思维主要特征,是我国传统哲学,自然科学、艺术、社会科学乃至于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等主要学习思想的根源和理论依据。 研究《周易》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首先要明白《周易》朴素的全息思维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名的量子力学家玻姆的“不可毁灭的整体性”概念,目标是发掘固存于宇宙网络中的层次幽深,隐而未见的,并将其比做一张全息图,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上的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真正的世界也是这样,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玻姆还意识到全息图的比喻过于静态化,为了说明其动态性,他创造了“全息运动”(holomovemene)一词。他认为全息运动是一种动态现象,物质世界的各种形式都由此涌流出,玻姆的探讨旨在寻求包含全息运动的秩序,不是通过研究客体的结构来求得秩序,而是通过研究动态的结构来寻求秩序。总之,玻姆考虑到宇宙的统一性与动态这两大本质。这很类似于分形理论,强调体系的多级分异,具有相似于分形理论,强调体系的多分异,具有自相似性,自仿射性或递归性,无标度性,强调系统各分级层次的类似性,定量描述分形的参数量分维,帮全息运动近似于一个以一定分维参数的多级分形的系统形成过程。 《周易》的全息理论不谋而合地在某种程度上同玻姆的全息论是一致的。这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差异的层面下有着共同认识的结合点。 研究《周易》,学习《周易》,“人”是根本的体。现今我们已经打破了以人为本的“通才”和“学”的框框,通才和杂学是第一次浪潮农业社会的人才,相对于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的“专家”是落后的,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从螺旋式上升的角度来看,应该发展新型的专门性综合研究。这样,我们结合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地学习周易在经营管理中的奥意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关于经营管理中的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周易》哲学认为,任何事物及其变化都是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之下发生的。诸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昼与夜,明与暗,热与寒,外与内,上与下,是与非等。所有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性态上总表两类特点的相反趋向:一类趋向为明亮,活跃,向前,向上,温热,充实,外露,伸张,扩散,开放等;另一类趋向为暗晦,沉静,向后,向下,寒凉,虚空,内藏,压缩,凝聚,闭事等。 《周易》把事物的前一类性态称作属阳,把后一类性态称作属阴。《周易》太极、八卦、六十四卦所反映的阴阳消长盛衰是均衡的,对称的和互补的,特别强调阴与阳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反相成,互相转化。 《周易》所讲的竞争以下破坏整体的统一平衡为限。外部市场竞争相对公司内部管理而言,属阳性。市场是无硝烟的战场,风云莫测,瞬息万变,在激烈的竞争中,火是至阳之物即市场,必用至阴之柔之物“水”即策划来克制。在竞争中,有正奇之分,正属阳,奇属阳。正即正面进,正面作战,正面突破等。奇即游击作战,迂回作战,奇兵作战等,孙子主张“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谋略胜人,以奇胜人的道理,”这样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竞争本身,又有阴阳之分,凡进入,占领,兼并,人股,价格攻势,广告攻势,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