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鹤峰柳子戏的概况及其发展

鹤峰柳子戏的概况及其发展

2016年4月号上

鹤峰柳子戏的概况及其发展

杨尚霖

这里的土家族的柳子戏特指鹤峰柳子戏。鹤峰柳子戏,又称“阳戏”、“杨花柳”。流传的历史悠久,初始形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被誉为湖北戏曲艺术孤品。现今主要流传于鹤峰走马、五里、铁炉一带。其作为戏曲,具有戏曲该有的功能,能够反映出当时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能够看出鹤峰一带的历史发展和思想的进步。

一、鹤峰柳子戏的概况与历史背景

鹤峰柳子戏是一种土家族的戏曲,又名杨花柳,属土家族地方剧种。通过田泰斗(生于1842年)的竹枝词“一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去四川腔。”长乐县志载:“正月十五夜,是夜张灯演花鼓戏,曰闹元宵,演戏多唱杨花柳。”《容阳世述录》载:“冶大熊与田晏如为看杨花柳结怨。”根据这些诗词的记载年份,尤其是《容阳世述录》,最早能够追溯到康熙年间,康熙年间就有杨花柳,因此杨花柳的成型发展是不会晚于康熙年(即1660年)。《容阳世述录》是田舜年所作,而田舜年的在世时间是1639年—1706年,因此推断得出杨花柳的成型不会晚于康熙年间。

鹤峰从汉朝开始就一直是容美土司世袭,一直到清朝土司制度末年,其土司地域东至百年关、洞口,北达野三关、鱼峡口,西界奇峰关、三岔口,南齐大岩关、三路口,号称四关四口。

后来在雍正年间,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代之以流官的统治。容美土司田晏如性格倔强,不听雍正调其进京的旨令,导致清朝率军来攻。田晏如知道无法与其抗衡,但是愧疚千年祖业遗尽,万念俱灰,自缢于容美平山万全洞中。田敏著的《土家族土司兴亡史》中,有介绍到容美土司的死亡和改流。

之后,鹤峰第一任知州毛俊德发出了一系列文告,其中就有禁摊戏,毁法具,还有明令禁止女优演戏,指责“旧日民间女子,缘土弁任意取进学戏,男女混杂,廉耻罔顾,因相成俗”为陋习,致使容美专业戏班风流云散,有的流往恩施,有的搭民间戏班,沿商贸路线由石门进入湘西、永顺、大庸、桑植,或与当地戏班合伙,或重新科班授徒,由于湘西相对于湖北来说,“改土归流”较早,局势已经稳定,故往湘西的艺人较多。但是进入湘西的戏剧艺人经一段时间之后又陆续返回鄂西,同时也有不少湘西艺人随之在鹤峰重新起科,培训演员。在赵平国和陈鹤城所编著的《鹤峰柳子戏》中,有记载他们的采访经历,他们采访了老艺人周南轩(1891年生)、董明生等人,在他们的回忆中,同治年间鹤峰阳河田家坪的傩坛掌坛师田五癫子在阳河正式开班启科,培养了一批柳子戏艺人,后来湖南永顺籍的柳子戏琴师崔荣盛返回鹤峰,同来的还有张德胜与鹤峰柳子戏艺人覃寿生又先后在白果坪、走马坪、五里坪分别开班柳子戏科班,还有鼓师熊登科也由湖南返回鹤峰在所坪村安家。

二、以黄柏村柳子戏来看鹤峰柳子戏的发展(一)黄柏村柳子戏的现状

黄柏村柳子戏即是鹤峰柳子戏,是从鹤峰的走马县具

体流传时间无法追溯,但笔者从采访的资料上来看,至少是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传播到了黄柏村。这里的黄柏村是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下的一个村庄,据来凤县城有27公里。

现在黄柏村柳子戏已经凋零,其戏班所具有的传承人里,只传到第七代,第八代已经没人可传,其中单演丑旦的角色已经失传。黄柏村柳子戏的传承是由前一代演员指定人员来传授技艺,并没有专门开班来广收门徒。这是由于文革期间,黄柏村柳子戏受到打压为了保住戏班的传承,所以变成了一脉相承的情况,而对于一脉相承的门徒,并没有要求拥有血缘关系,只要求住在当地即可。

现在,年轻一代中,已经没有人看过柳子戏的表演,在县城内已经完全没有柳子戏表演过的痕迹。由于时代发展,表演的方式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老式的舞台表演的受众越来越小,并没有电视剧、电影、舞台剧来的刺激和直接,而且对于文化的理解要求不用太大,相对于年轻一带人来说,更容易接受,更加喜欢。(二)失去的“保护”

相对于鹤峰柳子戏的名气来看,黄柏村柳子戏几乎已经完全消亡,已经不再表演,已经没有传承和发展,目前只是被当成一种存在过的文化来看待,并没有当成是一种可以表演以及可以观赏的戏曲,现在黄柏村柳子戏只是刻在石碑上的一种回忆。

而鹤峰柳子戏,在文革之后黄柏村柳子戏不再表演的时期,在1980年重新组建了柳子戏剧团,并且在1983年,该团参加了全国乌兰牧骑式文艺演出队国庆文艺汇演,第一次将柳子戏搬上大雅之堂,荣获文化部和国家民委颁发的“先进集体奖”。当时的鹤峰柳子戏成为了土家曲的代表,家喻户晓。

相比来看,黄柏村柳子戏和 鹤峰柳子戏都是在文革时期受到封杀打压,鹤峰柳子戏的打压在蔡燕妮的《鹤峰柳子戏的传承现状及保护性对策研究》中有描述,十年期间并无人唱戏曲。但在文革之后,鹤峰柳子戏受到了保护,鹤峰文工团员工陈鹤城恢复了鹤峰柳子戏,并且组建了鹤峰柳子戏班,使鹤峰柳子戏走向了全国的大舞台。

而黄柏村柳子戏并没有受到重视,在文革之后就直接消亡,并无任何表演的痕迹。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受到保护,它们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重视。

三、结语

鹤峰柳子戏作为土家族的戏曲,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鹤峰柳子戏作为戏曲的存在能力已经十分薄弱,即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观众越来越少,其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的进化和改变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