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化腾讲《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马化腾讲《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马化腾讲《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马化腾讲《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马化腾的成功原因

个人简介: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 圳;1989 年-1993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 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1998年,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 “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34.2亿元资产排名第5位。 成功原因之一:高瞻远瞩 1993 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 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 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一个偶然的机 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 1998年11月,马化腾利用炒股所得的资金与大学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自己的公 司,这就是腾讯之始。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成了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马化腾的名片上也仅仅印了一个"工程师"头衔,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C只是公司的副产品。这家 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创业的艰难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疲于奔命。马化腾回忆,在那时的深圳,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他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公司创建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 OICQ这就是QQ的前身。可是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并没有给当时的腾讯人带来太多喜悦,因为那时国内也有好 几款同类的软件,用户也不多,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OICQ 然而这位1971年出生的倔强的潮州人不肯服输,他认定这个聊天工具中隐 含着巨大的商机。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 用,可是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招架,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 资,"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 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 在2004年上市之前,腾讯对股权结构重新调整,MIH 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目前,南非MIH集团持有腾讯33.93%的股权,马化腾持股10.22%,还不及MIH的三分之一。所幸的是,南非MIH集团对于马化腾给予充分信任,一开始就放弃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权,因此马化腾持有腾讯的股份比例虽然不高,但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他和几位联合创始人来负责。 百度:美国德丰杰持股25.8% 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中概股中,百度超过560亿美元的市值远高于其他公司,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发行价为27美元,2010年曾以10比1的比例进行拆分,目前股价仍然超过160美元。 同样,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也不是公司的最大股东,百度从创办到上市前一共进行过三轮融资,来自美国的投资基金德丰杰都是主要投资人。百度上市时,德丰杰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25.8%。 当时,百度高管团队持有公司43.5%的股份,其中李彦宏个人持股22.4%,为最大的个人股东。根据百度2012年年报,李彦宏持股比例变为15.98%,其妻子马东敏持股4.8%。 虽然李彦宏和马东敏持股比例合计为20.78%,少于德丰杰,

不过美国股市允许“AB股”的双重架构,通过该模式李彦宏和马东敏的投票权高达68.17%,稳稳地掌握了公司控制权。 阿里巴巴:日本软银持股31.9% 2012年,阿里巴巴和雅虎签署协议,前者以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的20%阿里巴巴股份。回购之后,雅虎和软银持股比例分别为24%和31.9%,来自日本的软银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管理层目前仅持有公司股份10%左右,马云一人就占7.43%。如果按照香港股市“同股同权”的原则,投票权应与股权比例相当,阿里巴巴管理层的投票权只有10%左右。 摆在阿里巴巴管理层面前原本只有两条路,要么采用“AB 股”架构赴美上市,要么效仿腾讯,说服大股东放弃投票权。此前有消息称,为了让阿里巴巴能够顺利在香港IPO,软银愿意放弃部分投票权。不过,阿里巴巴管理层却希望通过“合伙人制度”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与港交所形成了僵持局面。人人网:日本软银持股34.2% 2008年4月,人人公司的前身千橡互动集团对外宣布,获得软银总额400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的投资,交易完成后软银持有千橡约40%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人人公司2011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日本软银是最大机构

对互联网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对互联网行业成功关键因素的分析 班级:2012级审计7班学号:12030701 姓名:鲍宇得分: 一、行业成功标志 1994年,一条64K的国际网线开启了中国的互联网时网络产品和网络代,互联网行业也应运而生,互联网行业是指从事互联网运行服务、应用服务、信息服务、网络产品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生产以及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科研、教育、服务等活动行业的总称。据互联网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普及率超过40%。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也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互联网企业也掀起了上市浪潮,自2010年8月酷6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年时间内,先后有13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而2014年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就达到了31家,每一家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都能在极短的时间积累财富,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也昭示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互联网正向金融、交通、教育、影视等传统领域加速渗透,2014年陆续推出的余额宝、滴滴打车、人人快递等应用撼动了各个领域的行业生态。截至2014年9月底,余额宝用户数量已达1.49亿,资金规模达5349亿元,撼动了传统银行业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市场利率化的进程。 二、互联网行业成功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期,正处于成长期,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多领域行业,互联网行业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繁荣。本文将选取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搜狐等互联网行业中不同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分析互联网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1.起步期 (1)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所以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20世纪90 年代,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才能在互联网行业取得主动权,如李彦宏、张朝阳掌握一定技术从海外归来、马化腾从深大计算机系毕业等,他们的企业逐渐发展,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引导,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逐步发展起来。 (2)品牌营销推广。企业在成立之初,都离不开宣传推广。只有吸引大众足够的关注,才能推广自己的产品。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时,必须要大力宣传其优势,阿里巴巴通过马云的演讲迅速扩展了品牌效应,百度则借“新浪停机”、谷歌入股提升大众关注度,搜狐的纳斯达克上市吸引大众眼球。 (3)关注用户需求。不同年代的需求不同,企业就要对顾客需求保持高度敏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使产品人性化,功能更加完善。腾讯从用户体验出发,以OICQ击败了ICQ,百度“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成就了中国80%的搜索份额,阿里巴巴推出聊天工具阿里旺旺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即时沟通。 2.成长期

腾讯 马化腾(管理)

腾讯:鲜为人知的“水”凶猛 2009-10-12 10:36:13 作者:林涛来源:中国企业家[字体:大中小] 关键字:腾讯鲜为人知发展策略 -------------------------------------------------------------------------------- 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十年间,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中国互联网王国里无处不在的“水公司”,腾讯的王道是什么?是“抄袭”吗?仅是跟随战略吗? 看上去,马化腾和腾讯王国达到了一个巅峰:2300亿港元的互联网“市值王”,2009年上半年54亿元的销售额,活跃帐户数达到4.480亿,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6130万。 这些破天荒、彪悍数字的背后却站立着一个并不彪悍的人。 这个被称作“小马哥”的潜行者,在中国互联网大佬里,不是最先行的(早期ICQ有五六十款模仿者),不是最帅的(以前是张朝阳,现在是李彦宏),也不是最有野心的(你当然会想到马云),“不比一般人聪明”,不够凶猛、缺乏传奇,总之,不够酷。 业界对腾讯有敬畏也有愤怒。腾讯有点像互联网界的微软,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后发制人”战略,先后在休闲游戏、网络游戏、门户、电子商务等领域攻城略地,最近,被谈论得最多的则是QQ邮箱、QQ输入法、QQ旋风、QQ影音等的来势汹汹。在这过程中,腾讯的一些做法被某些同行指责为“抄袭”。 一贯谨慎的马化腾喜欢使用“渗透”这个词汇来代替进攻。这份谨慎使得腾讯在过去十多年里几乎没有犯过大错,同时代的中国互联网大佬,大都曾经因为冒进而吃过苦头,包括盛大陈天桥的“盒子”、马云收购雅虎中国。 对外部人而言,马化腾的凶猛王道只是一个垄断者不断扩张的传统故事,但对腾讯内部员工而言,让腾讯一骑绝尘的并不仅仅是所谓的腾讯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马化腾管理公司的方式。其核心在于,永远认为公司处于危险之中的马化腾,在“用户体验,快速迭代”这一战略下,建立了一整套从运营、产品、技术创新、管理,到数据挖掘、企业文化等的学习型系统。 当这套系统被赋予一种明确的方向,发挥出的能量是可怕的。在内部演讲中,马化腾不断强化这种方向感,“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和电的依赖一样,我们要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 是的,互联网之水。 中国有三家最重要、也是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之水”——全业务模式平台型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三家公司分别依托IM、搜索和电子商务,又都同时在试图以全业务的模式进入对方领地,结果他们每家公司都有了自己的搜索、IM和电子商务。过去几年,他们之间已经有过多次小规模的短兵相接。不过在一番试探之后,三家公司均发现对方的实力

微信为什么成功及关键成功因素

微信取得内部创业成功的原因: 1、根据Miller的内部创业维度理论,腾讯属于具备高度创业精神,积极从事产品和市场创新,敢于承担适度事业,并经常体现出超前认知与行动的特征,主动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的创业型企业,具备创新性在微信原有即时通讯功能上增加社交类(如“摇一摇”等多渠道丰富交友)、媒体平台类(如企业微信、明星微信)、O2O 类(如QQ 美食、团购嵌入)等多项功能,在模仿Kik类软件的基础上,大量创新,使得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先动性(担心移动互联网会被新的IM占领,主动出击创立微信。)冒险性(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的特点。 2、根据Burgelman的创业战略理论,微信的开发不仅得到腾讯高层管理者马化腾的支持,基层员工也愿意参与,实现了自发性战略行为的最大化。 3、Pinchot的内企业理论:(1)内企业家特质:积极进取,热衷于对产品或技术的追求,依靠直觉,敢于冒险,富有创新精神。(2)内企业家小组:微信团队(3)内企业家环境——内资本制度:2011 年8 月 2 日,借由微信的巨大成功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公司副总裁,开始领筹和参与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工作。随着QQ邮箱和微信的崛起,张小龙自己也迅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权威人物。 关键成功因素: 内部: 1、机会的识别: (1)新知识和预备知识:张小龙懂产品,看到Kik 的应用软件,能够用直觉看到未来可能趋势。 (2)意外的成功:“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 (3)过程论:张小龙曾经创办开发Foxmail 软件,具有创业经历以及创业的敏感性。 2、内部创业资源—强大的后备支持力:物质、人力及管理性资源(如腾讯微博、QQ邮箱、QQ游戏) 3、组织支持:组织架构、、公司治理架构、激励保障机制、事业规划等。 4、创新精神:微信是从陌生人交往的角度出发,开发出了一系列小的创新功能,如漂流瓶、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秀二维码等。 5、强大的执行力:不断升级新的版本、增加新的功能。 外部: 1、机会:新传播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促成了微信类的即时通信软件的诞生。 2、合作:与移动运营商、支付软件、银行、电商平台、电视网络媒体等合作。

马化腾:腾讯的发家史10年QQ在线人生-马化腾,腾讯,成功故事完整篇.doc

马化腾:腾讯的发家史十年QQ在线人生- 马化腾,腾讯,成功故事 马化腾:腾讯的发家史十年QQ在线人生中投网 受惠母亲 一本清晰的财务账 “她很负责任地帮我整理财务报表,后来公司搬家,搬那些桌椅板凳都是家里人帮忙,因为公司要减轻负担。” 现在看起来,马化腾的创业途径很符合年轻人对所谓“知识英雄”的想象,写代码出身,几个同学合伙创业,一起加班吃盒饭,熬夜改产品,凭借创意和勤奋取得成功,慢慢地公司上市,简陋的办公室换成宏伟的大楼,创始人进入富豪榜。

但实际的情形要艰苦得多,以至于马化腾需要给自己最感谢的人列一个长长的名单,“要感谢家里人,最开始我妈不同意,我爸挺支持我的,可最早的董事长却是我母亲。”马化腾回忆说,一开始,几个年轻人是拿着母亲的退休证去注册的公司,但这位法人母亲几乎都没来过公司,“可是她很负责任地帮我整理财务报表,后来公司搬家,搬那些桌椅板凳都是家里人帮忙,因为公司要减轻负担。”马化腾的感谢名单里还有当时深圳电脑协会的秘书长“丁阿姨”,还有现在深圳电信局的一个朋友,“是他们帮我们找了办公场地,免我们的租金,联系托管服务器,现在看好像这些事情很小,但没有这些,当时真不敢往下走。” 也许是对创业过程中这些帮助难以忘却,马化腾在招聘时定下一个标准——“人品好”,“我几乎是有点偏执地超级强调这一点,我们几个创始人都喜欢简单,不喜欢搞政治化,哪怕你说我不懂也好,我就是强调简单,人品第一,这样的毕业生进入我的公司培养三年,我让他成为业务骨干。” 增值业务

多元化从“Q币”开始 “门户可以帮忙黏住用户,网络游戏也可以,增值服务也可以,既然我们在即时通信已满足了90%的要求,为什么不多做尝试?” 喜欢玩QQ的年轻人,听到“增值服务”这个名词会觉得陌生,但你如果提到“Q币”、“QQ秀”、“欢乐豆”,他们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些小玩意儿啊”,截至上个季度,对于腾讯来说,这些小玩意和网络游戏每个季度的销售收入已经开始迅猛增长,占腾讯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它们保证了这家公司足够的经济实力,并且为腾讯在门户和等领域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马化腾认为,腾讯之所以开发五花八门的增值服务,后来又运营网络游戏,最后更进入包括搜索和门户在内的全业务竞争,都是源于某种危机感,“门户可以帮忙黏住用户,网络游戏也可以,增值服务也可以,既然我们在即时通信已满足了90%的要求,为什么不多做尝试?”

腾讯最大股东竟然不是马化腾,工商银行才是腾讯幕后控制人

腾讯最大股东竟然不是马化腾,工商银行才是腾讯幕后控制 人 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中国三大互联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最大股东都不是他们的创始人,而且也不是中国企业。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是日本软银、百度的大股东是美国的德丰杰,腾讯的大股东是南非报业集团HIM。因为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所以阿里巴巴多年因为大股东的事情也产生了颇多争议。李彦宏从美国归来拿了美国投行的钱可以理解,马云为了顶住互联网泡沫以2000万美金的价格就把阿里巴巴给卖了。腾讯当年又是为什么落入南非人之手呢?腾讯创业初期,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 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之后,MIH 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2002年6月,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腾讯的股权结构由此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2003年8月,腾讯创业团队将IDG所持剩余股权悉数购回,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经过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最终完成了上市前MIH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的股权结构。

随着腾讯市值超过3350亿美元,其最大股东南非Naspers所持的近34%股份价值增至逾1100亿美元,比该公司自己的市值还高出20%。HIM是现在是南非报业集团(Naspaer)全资子公司。不过之后,宇宙第一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数十亿的美金入股了南非标准银行,成为了南非标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于是网上许多人就传言腾讯已经落入了工商银行的口袋,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南非标准银行(SB),之前宇宙第一大行以五十多亿美金入股SB,为第一大股东,占股20%,第二股东是PIC,占股13.2%。而问题的关键是SB真的是南非报业的控股股东么?PIC是类似中国的社保基金。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南非报业(Naspaer),前十大股东,除了第一的PIC占股14.2%,其他的股东就没有一个超过5%的。前十大股东中就没有南非标准银行,更遑论控股了! 前十大股东加一起大约占股33%,有将近一半是欧美投资机构把持的。而且南非报业,实行的是类似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真正控制整个集团的就是那一群荷兰裔南非人。即使SB是南非报业集团的大股东也控制不了南非报业集团。何况SB并非南非报业集团的第一大股东。而且工行虽然SB的第一大股东,但是不一定能完全控制SB。而在腾讯内部的管理上,南非报业集团除了在董事会上占了两席与指派首席财务管官外,腾讯的控制权完全在马化腾手里,虽然他这些年一直在减持股份,但是依然是腾讯是实际控制人。所以网上那些说工行才是腾讯的实际控制

腾讯成功的启示

腾讯成功的启示 分类:集团管控 标签: it 白万纲 财经 产融结合 集团管控 一、发展历程 1997年,马化腾接触到了ICQ并成为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这使得ICQ在国内使用的虽然也比较广,但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大多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在公司成立当初主要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1999年初,由马化腾和张志东带领的软件开发团队试图开发出一款超越ICQ,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易用,更加适合中国人使用的通信聊天软件,马化腾和张志东吸取了ICQ的大量精华,他们对正在进行开发的这款通信聊天软件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方案和开发策略,并且他们带领的软件开发团队也对进行了大规模的潜心开发,同年2月,这款通信聊天软件开发完成,并且内测结束,马化腾和张志东首次进行登录,对这款通信聊天软件感到非常满意,之后,这款通信聊天软件正式由腾讯推出,取名“QICQ”,后因美国在线投诉侵权,更名“QQ”。 2000年4月,QQ用户注册数达500万。5月28日,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6月

QQ注册用户数再破千,同月,“移动QQ”进入“楚游”移动新生活。 2001年1月31日,NetValue宣布了亚洲五个国家腾讯QQ注册账户简图和地区的互联网网站及实体的排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数据,在中国排名第6。 2001年2月,腾讯QQ在线用户成功突破1000万大关,注册用户数已增至5000万。 2002年3月,QQ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7月,倡导行业自律,签署《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同年10月—12月,首届“Q人类Q生活”QQ之星选拔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将QQ形象融入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当中。 2002年12月,经过深圳市科技局、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财政局等9个机关评定,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2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2003年8月推出的“QQ游戏”再度引领互联网娱乐体验。 2003年9月QQ用户注册数升到2亿。9月9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隆重宣布推出企业级实时通信产品“腾讯通”(RTX)。 2003年12月15日,腾讯一款最新的即时通讯软件——TencentMessenger(简称腾讯TM)对外发布,提供办公环境中和熟识朋友即时沟通的网友下载使用。同年12月再次被认定为“2003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2004年1月获中国移动梦网“2003年度移动梦网合作伙伴最佳进步奖”、“2003年度移动梦网音信互动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和“2003年度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三个大奖。同年4月QQ注册用户数再创高峰,突破3亿大关。 2004年5月,位居“2003年深圳软件企业百强”排行榜第四,6月16日是值得腾讯骄傲的时刻,

腾讯QQ总裁马化腾

腾讯QQ总裁马化腾 他,创业7年身家9亿;让2亿中国人改变了沟通习惯,打造了最具知名度的“深圳制造”;与软件巨擘微软争锋中国网络通信市场,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之一,他就是年仅34岁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CEO马化腾。 潮州小子闯深圳 尽管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其中一个最经典的神话,被视为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但当记者见到这位低调的神话创造者的时候,马化腾则更象是一位儒雅而内敛的斯文学者。即使谈到1月份为了赈济南亚海啸灾区,马化腾捐出了自己的“88888”QQ号,并被意外地拍卖出26万元“天价”的时候,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马化腾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看得出,他是一个完全沉浸在IT感觉的人。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一个百业待举却充满希望的年轻城市。进入大学后,曾经酷爱天文的马化腾在深圳大学却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竟天文太遥远了”他说。在深大的岁月,马的计算机天赋已经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又可以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解决方案,有时还干些将硬盘锁死的恶作剧,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谈起大学的趣事,马化腾回味无穷。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而也正在这一年,他的大学师兄史玉柱开发的“汉卡”软件已经红遍中国,巨人集团名噪一时。从师兄的身上,马化腾得到了某种启示。马化腾是潮州人,潮州人那种深入到骨髓里的商业细胞开始在马的身上“激活”。当时正是股市最红火的年代,聪明的马化腾于是与朋友一起开发了针对股民的“股霸卡”,结果这个软件一炮而红,在赛格电子市场甚至卖到断市。同一时间,马化腾亦弄潮股海,并在1994年完成了一次飞跃,为其后来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那时马化腾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 马说。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腾讯QQ),一个网络神话开始了。 微软其实并不可怕 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腾讯QQ的用户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注册用户高达2.91亿,活跃用户7100万,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达600万,腾讯QQ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而QQ的标志——那两个憨态可掬的企鹅更是风靡了无数年轻人。通过和中国移动的合作,腾讯移动QQ曾占据了移动梦网70%以上的业务量,几乎每一个网民都用过她来聊天,她的知名度超过了互联网上任何一个名字。现在每十三个中国人中有一个人逢人会说:“别call我,Q我”,还有不少人背着企鹅背包,穿着QQ制服,床头摆着QQ相架,床上扔着QQ靠枕……要做QQ一族。有人说:马化腾打造了一个QQ 江湖,而他就是这个江湖无可替代的帮主。但这个江湖并不平静,全球软件巨擘——微软的MSN并不愿意让腾讯独美。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级对手,马化腾却显得出奇的从容。 他说:“腾讯在与微软正面交锋,但我们并不畏惧。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多变的市场,腾讯创造竞争力的方法就是紧密跟踪市场,超前地思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最强的竞争对手当然是微软的MSN,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腾讯应该并不惧怕来自微软

马化腾成功之路

马化腾成功的原因 个人简介: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1989 年-1993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1998年,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34.2亿元资产排名第5位。 成功原因之一:高瞻远瞩 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1998年11月,马化腾利用炒股所得的资金与大学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之始。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成了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马化腾的名片上也仅仅印了一个"工程师"头衔,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这家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创业的艰难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疲于奔命。马化腾回忆,在那时的深圳,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他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公司创建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OICQ,这就是QQ的前身。可是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并没有给当时的腾讯人带来太多喜悦,因为那时国内也有好几款同类的软件,用户也不多,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OICQ。然而这位1971年出生的倔强的潮州人不肯服输,他认定这个聊天工具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用,可是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招架,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资,"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眼前的困难迫使马化腾把自己的公司转给他人,但由于和很多内容提供商没有谈拢,马化腾下定决心留下这个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孩子",并把它培养长大。于是他四处筹钱,国内筹不到就寻找国外的风险投资。几经周折,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化腾遇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利用这笔资金,马化腾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喜不自禁地回忆。不过马化腾很清楚,光靠国外的风险投资是不够的,他开始想办法从客户身上挣钱,因为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至2元的话,就是近4亿元的收入。有一次他发现韩国有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于是马化腾把它搬到了QQ上。他还找来了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把这些公司最新款产品放到网上,让用户下载。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得到他们一如既往的免费服务,以满足其即时通信需求,而想享受到更具诱惑力的体验性增值服务,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这一措施使腾讯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这一块业务增长很快,有超过40%的用户已尝试过购买。2004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3.28亿。2004年6月16日,腾讯成功在香港上市,又募集了2亿美元的资金。当年弱不禁风的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试想如果当年马化腾把

马化腾采访

马化腾要求每个中层管理为自己“备份”副手,腾讯的高层团队里也一直有着这样的配对模式。早期,在创 业团队中负责研发的张志东和负责市场的曾李青是力量最突出的一对,2004年上市之后,腾讯进行了一轮大规 模的职业经理人引入。 38岁、天蝎座的马化腾有他安静、封闭的一面。童年时的马化腾生长在当时尚属偏僻之地的海南,观察天 象成了他最大的爱好,时至今日,马化腾仍然是一个天文爱好者。有一次去美国参观E3游戏展,看到此前从未 见到过的北半球天象,他当时就在路边如痴如醉地观测起来。马化腾痴迷天文直到高中毕业,他还甚至一度准 备报考天文专业,不过他后来选择了更加实用的计算机。从某种程度上,这些经历塑造了马化腾后来的一部分 性格:不擅长与人交流,但是让他静下心来研究一件事情却是手到擒来。而大学则培养了马化腾的领导力和现 实主义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研究成功出售给一家公司,并因为获得了5万元报酬而欣喜。由于总是能在中立的 态度看问题,同时还能尊重他人的意见,他逐渐成为一些小团队里的主轴,他思维能够迅速从一个产品原型发 散到“这个可以怎么用”,于是“一下子把别人的兴趣也挑起来了”。 马化腾既没有马云那种强悍的作风、非凡的个人魅力,也不像海归派李彦宏那样洋气十足,一副绅士派头。有一次腾讯公司开晚会,一个女性主持人激动之下拥抱了马化腾一下,当时现场所有人都看到小马哥立刻就窘 迫得涨红了脸。 资深互联网人士谢文记得,他第一次见马化腾时,马化腾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通过电话,幸亏我们握手 晚了几年,要不然当年就被你们买走了。”在谢文看来,“腾讯是比较自然的一个公司,你跟它打交道不痛苦,人很谦虚,很简单,也不强人所难,那种自傲或者是自得压得非常深。这是马化腾,他们几个创始人带过来的,是人的本色。”在谢眼里,马云是狂人,马化腾则是强人。 在他看来,马化腾的“强”表现在,认真执着,学习力惊人,同时尤其肯去倾听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会 很主观臆断地去下结论。 一位熟悉腾讯创始团队的人士评价,腾讯的5人创业团队内部有合作也有制衡,“对外马化腾知名度很大,但是对内是相对民主的,就像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大家都是老板”。 这5人早年就是同学或同事,所以互相之间知根知底,马化腾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来确定各自出资和占有股 份的多少,马化腾虽然一股独大,但并不绝对控股,这导致腾讯的创始人团队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民主决策的氛围,后来,当腾讯公司发展到数千人的规模时,这种民主决策的风格被保留了下来。谢文曾经参加过腾讯公司 的会议,留给他的印象是,“集思广益,是投票表决,是专业的,是公正的。”

腾讯公司创始人 现任CEO 马化腾

腾讯公司创始人现任CEO 马化腾 马化腾,这个年仅34岁的年轻人缔造了一个风靡中国的“网络神话” 他,创业7年身家9亿;让2亿中国人改变了沟通习惯,打造了最具知名度的“深圳制造”;与软件巨擘微软争锋中国网络通信市场,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之一,他就是年仅34岁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CEO 马化腾。 潮州小子闯深圳 尽管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其中一个最经典的神话,被视为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但当记者见到这位低调的神话创造者的时候,马化腾则更象是一位儒雅而内敛的斯文学者。即使谈到1月份为了赈济南亚海啸灾区,马化腾捐出了自己的“88888”QQ号,并被意外地拍卖出26万元“天价”的时候,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马化腾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看得出,他是一个完全沉浸在IT感觉的人。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一个百业待举却充满希望的年轻城市。进入大学后,曾经酷爱天文的马化腾在深圳大学却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竟天文太遥远了”他说。在深大的岁月,马的计算机天赋已经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又可以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解决方案,有时还干些将硬盘锁死的恶作剧,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谈起大学的趣事,马化腾回味无穷。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而也正在这一年,他的大学师兄史玉柱开发的“汉卡”软件已经红遍中国,巨人集团名噪一时。从师兄的身上,马化腾得到了某种启示。马化腾是潮州人,潮州人那种深入到骨髓里的商业细胞开始在马的身上“激活”。当时正是股市最红火的年代,聪明的马化腾于是与朋友一起开发了针对股民的“股霸卡”,结果这个软件一炮而红,在赛格电子市场甚至卖到断市。同一时间,马化腾亦弄潮股海,并在1994年完成了一次飞跃,为其后来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那时马化腾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 马说。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腾讯QQ),一个网络神话开始了。 微软其实并不可怕 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腾讯QQ的用户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注册用户高达2.91亿,活跃用户7100万,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达600万,腾讯QQ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而QQ的标志——那两个憨态可掬的企鹅更是风靡了无数年轻人。通

马化腾励志故事:成功需要坚持和激情_

马化腾励志故事:成功需要坚持和激情 提到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说他是运气好遇到了好机会;还有人说是马化腾对产品的专注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CEO马化腾如何用“企鹅”征服地球上最多网民的国度? 从工程师到腾讯“教父” 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即时聊天工具ICQ,他“嗅”到里面潜藏的巨大发展前景。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QICQ,当时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 随着Q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到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马化腾想了很多办法,也求助国外的风投公司进行融资,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万美金的“救命钱”。如果马化腾当时没有坚持保住QQ这个“复制品”,他可能依旧是那个蹲在深圳一角的“蚁族”,腾讯也可能只是一家随时倒闭的“危房”。成功总是不会来的太容易,不考验你对梦想的忠贞,又怎么能轻易让你得到梦想的馈赠? 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手提电脑办公的,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在创业期间不幸的东西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办法。” 十年如一日的创业激情 “我们不缺进来的用户,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才是我们的重点,口碑是可以通过优秀的产品体验累积起来的”这是在腾讯内部培训时,马化腾对参加培训员工说的话。 从中国网民必备的QQ,到五星级产品QQ邮箱,再到现在让三大移动运营商头痛的微信,腾讯的产品大多能令用户粘合度极高,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关,他对腾讯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是非常熟悉。在腾讯内部,产品经理们都把他当做不可多得的产品测评师,认为他做过这么多优秀产品,如果能给自己的产品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也对中国创业文化产生了影响。中国从来不缺激情,不缺豪迈,也不缺一夜成功的故事,可是,永远在执着的坚持耕耘,是很罕见的。 马化腾后来曾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他的人都明白,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的。成功路不会一直畅顺,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顶峰。 有梦想还需要坚持,小伙伴们,继续加油努力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腾讯CEO马化腾写给公司内部的一封加薪邮件

腾讯CEO马化腾写给公司内部的一封加薪邮件 腾讯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员工是腾讯最宝贵的财富。一直以来,公司都希望大家能在腾讯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工作、安居乐业。这几年来,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的收入和回报也在同步增长,但我们确实也看到,在过去的2010年里,CPI、房价上涨等种种社会因素也映射到了我们每一位员工身上,从而影响了每个腾讯员工和小家庭的实际生活品质,对此公司管理层与大家一样感同身受。为了让腾讯人通过努力工作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公司管理层在充分调研并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决定为了全体腾讯员工的切身利益,在今年内为大家做四件实事: 一、加大2011年度调薪力度,让员工的年收入有力增长: 大家将在本周内收到这次年度加薪的个人明细通知。本次调薪公司特别向董事会申请额外追加了年度加薪的预算。除了公司业绩与个人绩效等因素外,也充分把国内CPI增幅加大等影响员工实际收入水平的外界因素充分考虑在内。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薪酬调整,让每位腾讯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个人收入上得到更加有力的回报。 二、优化薪酬结构,提高员工每月的可支配收入: 在年度加薪的基础上,为了让员工每月的可支配收入更好的应对生活的开销,带来更加稳定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公司还决定对现有正式员工薪酬结构进行优化,在个人年收入总数不变的基础上,将年底目标奖金的一部分转移到固定月薪中,以增加大家每个月的收入和支付能力。 具体的调整方案为:把原来15.3个月的薪酬结构调整为按14个月来发,在年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员工每月实际的税前月薪可提高9.3%。 调整示例:(假设加薪后的年收入为15.3万元,月薪1万元;调整后的年收入不变,新月薪为10929元) 这项调整将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并从2011年1月1日起追溯生效。详细的方案,人力资源部会给每位员工发出调整明细,大家可以通过薪酬福利系统查询自己基于此项调整的细节。 三、调整深圳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 去年底深圳市出台住房公积金政策后,我们很高兴,相信这个政策可以为深圳的同事们买房带来帮助,因此按照12%的比例及时进行了缴交。但是最终的执行政策出台后,却与公司和员工们当初的预计有所不同。在经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并充分征求了深圳的员工代表意见之后,我们计划,如果深圳市的具体执行政策维持不变,公司将在今年7月份(深圳市规定的每年可以进行比例调整的固定时间点)对深圳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做必要

讲述马化腾创业故事

在中国,马化腾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1993年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电子系计算机专业,1998年11月他注册并创立了腾讯公司,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短短十年间,马化腾将腾讯成功缔造成一个有6亿用户、年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40%以上、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企鹅帝国”。 提到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说他是运气好遇到了好机会;还有人说是马化腾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关于马化腾,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看看从腾讯离职创业的元老员工是如何评价他的吧。 各位兄弟: 我在腾讯整整工作了6年。如果我能活到60岁的话,就有1/10的生命是投入到一个“初创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过程里的。这不是随便说说,6年的时间,意味着我知道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事情: 1、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早干吗来着),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TIPS)。这套系统一直卖到99年的夏天,只赔不赚。出于兴趣爱好,99年2月马化腾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OICQ,当时

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与此同时TIPS还在卖着,号称给公司带来营收,实际收不回钱来。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初创公司走弯路是有先例的,有它的必然性。 2、随着O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到99年11月,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大家不得不跑到香港去搞来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然后高价卖给内地人。我自己就买了一台。从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腾讯开始正式融资。之前也接触过一些VC,甚至想过卖公司、卖OICQ。经过长达7个月的努力,终于在2000年4月份融资到位。 3、融资的唯一理由就是“用户”。当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没有任何收入。VC 问马化腾,你觉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它有多少多少用户。我现在有多少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IDG林栋梁几年后亲口告诉我,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投资Tencent的。值得一提的是,融资的介绍人是林栋梁的弟弟,林森。 4、同事们上下班没有时间概念,但在公司里的时间必然超过家里。后来怀疑是用OICQ 聊天,因为家里上网费贵。 5、几个创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用这个时间来沟通。 6、创始人经常吵架,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马化腾从来不吵,只会生气,生气的时候言语刻薄。他的管理能力、领导风范都是后来的事。 7、公司帐上没钱时,没有人垂头丧气。这是真的。 8、在融资的7个月里,大家都很关心融资(因为开不出工资)。但从没有人耽误工作,也没有人问。 9、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Notebook办公的。 10、当时国内的即时通信包括:ICQ,Yahoo mesenger,MSN(能见到,就是不会用),SINApager,PICQ,QICQ,PCICQ,MoMo,8d8d,SOQ,TomQ等等,至少十余家,还有IP6.0这类东西。OICQ是最穷的,最小、最没钱。尽管IM有了十多家,在几百万互联网用户眼里,它仍然是个新生事物。现如今在几百万上网企业的眼中,“广告超市”也是个新生事物。 11、腾讯的营收是按照回款计算的,并非开票收入。这是吃了当年TIPS的亏。 12、马化腾后来曾说腾讯的成功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腾讯的人都明白,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腾讯成功的。 我告诉大家这些,并非忆苦思甜。以上仅用于内部培训,切勿外传。

马化腾之父揭秘腾讯创业之初

马化腾之父揭秘腾讯创业之初 本文是关于创业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化腾之父揭秘腾讯创业之初 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马陈术生于1940年,中专学历,经济师,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已退休。 马陈术是潮汕人,是李嘉诚的乡党,所服务的盐田港又是李嘉诚最喜欢的业务形态之一,加上第一次给腾讯做风险投资者中出现过香港盈科的身影,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测马化腾的父亲与李嘉诚之间是不是有很多交往,而这种交往给马化腾以很多帮助。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马陈术对儿子最直接的帮助主要是在腾讯公司早期开着奔驰前来给儿子做账,而间接的帮助可能是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传承。马化腾的家庭给马化腾的另一个帮助是,马化腾的母亲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腾讯公司的法人代表。根据腾讯上市的相关公开文件显示,腾讯的发起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马化腾的母亲黄丽卿。对于为什么母亲很长时间是公司的法人代表,马化腾的解释是当时创办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退休身份,所以只好让退休的母亲来担任法人代表。 虽然马化腾家庭富裕,但其创业资本更多是来自自己的积累。有

传言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来自炒股,传说他曾经有过把10万元炒成70万元的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并借此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原始积累。众所周知,马化腾的父亲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资本市场上马化腾还是有人可以请教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论马化腾还是张志东,光靠做工程师的收入是很难积累下他们最早的创业资金的。在润讯的马化腾和在黎明网络的张志东当时的收入水平大致为每月1000-2000元,即便加上年底的分红也没有多少积累。而在深圳电信的曾李青、许晨晔以及在出入境检疫局的陈一丹,由于是在事业单位,收入就更少了。按照当时的《公司法》规定,要成立一家公司,必须具备最少50万元的注册资本,因此摆在马化腾和他的创业伙伴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筹集50万元的注册资本。 最开始的50万元,大部分是由在二级资本市场有所斩获的马化腾出的。不过,马化腾并没有因此占据绝大部分的股份,他聪明地将自己名下的股份定义为47.5%,而其他4个人的股份加起来为52.5%。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不会给其他创业合作伙伴造成一股独大的感觉,在极端的情况下其他4个创始人可以一起说服他改变决定,而他要通过任何决议必须至少有两个创始股东同意才能实施。这样腾讯自创始之初就明晰了集体领导的策略,同时马化腾自己也没有失去对整个公司的控制权。 “股票分析系统”掘得第一桶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