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设双语教学 提高民族素质

开设双语教学 提高民族素质

开设双语教学  提高民族素质
开设双语教学  提高民族素质

开设双语教学提高民族素质

禄丰县大箐完小王建光禄丰县大箐小学是一所农村纯苗族完小。全校现有7个教学班级,在校生153人,教师12人,服务范围仁兴镇的三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辖区人口1890多人。长期以来,文化、经济的落后一直困扰着当地的人民。为此,广大教师在努力寻求提高民族教育的新路子。1989年,我校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新春天。在民族语文教学实践中被省民语委授予全省双语教学试验点。学校在省、州、县民语委的帮助引导下,积极筹措资金,开办了“苗汉双语文教学实验”班。在苗族学龄儿童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成就,在探索我省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基础教育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1997年,省民语委在调整双语教学试验点中,仍然将我校列为全省12所双语教学试验点之一,同年经检查验收,被省民语委授予“全省民族语文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被列为云南省32所民族双语教学示范学校之一。历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把民族语文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寻求提高民族素质教育途径,开发民族儿童母语与汉语思维的能力,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苗、汉双语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来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政策保证,政府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十六条关于“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在以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和班级,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直接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辅助

教学。”这些规定是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实施双语文教学体制的法律依据。在省民语委、教育厅,州县教育局、民委、民语委等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校对双语教学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建构,从当地的民族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特别在省民语委、州民语委每年下拨的双语教学资金的扶持下,顺利编写和出版了《简明苗文看图识字课本》,成了学校不可缺少的校本课程,为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局面,同时为双语教学、调研活动、教师培训提供了直接的经济保障。

二、具体目标:实现一年级新生原则上全部实行除母语文外,其它学科教师均采用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其他年级在不断提高汉语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除母语文外其它学科全部采用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

三、学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仁兴镇苗族区域语言属滇东北苗文次方言,在本民族语言交际中呈民语型,给学校汉语普通话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心校校长、教导处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对民族教育的探究、发展与指导。总结经验,深化教学改革是我们双语试验教学的前提,每一次的课改,每一次的教改,我们都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审慎反思,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开拓教学途径,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儿童发展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这一原则有效教学。目前我们的做法是:

1、以省教育厅副厅长罗嘉福同志在2004年全省双语教学骨干教师培训提出的:“双语教学要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少数民族语文教学要尽快与新课程改革接轨。”这一指示作为发展的目标。采用“勇于实践,大

胆创新”为实验教学活动。

2、根据民族学龄儿童特征、接受能力,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对双语文教学作了以下调整:(1)停止以往1-6年级“双语双文”教学模式。双语双文教学重点在学前班开设。学前班配合使用校本课程《简明苗文识字》课本、《学前苗文教材》实施“双语双文”型教学,一是达到“民汉兼通”的教学目的。二是确保一年级时汉语普通话教学的有效过渡。三是为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以后使用人教课标苗汉对译民文教材奠定基础。(2)、一至三年级语文教学,进入小学一年级以后,有针对性地使用新课标版民文对译教材教学。针对当地学生家长85%通晓苗文的情况下,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学校强化汉语教学,家长进行苗语文辅助教学的双边活动机制。(3)四至六年级全面转入汉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两种语文的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自觉熟练运用民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汉语文思维,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

效果。

3、教师队伍编制合理。苗、汉教师编制为7:5,有利于双语教学阶段性发展目标。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由苗族教师担任,同时由汉族教师兼课,使低年级儿童在语言思维交流上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高年级教学主要以汉族教师为主导,民族教师兼课的汉语普通话教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完全进入了汉语普通话教学,学生对汉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呈倒宝塔型逐年递增。

四、成立双语研究机构人员

双语教学是复杂的教学过程。它具有鲜明的人为性,针对性,是一项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活动,它不是

单一的教学活动,而是需要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注,来参与。原州人大主任退休干部龙德义同志作为双语教学、教材编写、对译的总顾问,仁兴镇中心小学肖建忠校长及教导处教导主任肖国书老师作为我校双语开发项目与课程计划的总指导,大箐小学张建忠老师、退休教师龙元安老师对学校双语教学工作实施监控,配合教学,分类指导。

本校12位苗、汉教师,团结合力,为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教研、教改献计献策。在教学上互相勉励,取长补短,进行优化教学,并通过三年来参加云南省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回来的老师,实行校内民族教师双语教学培训、教材使用培训。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民族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民族语文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自1997年以来,我校在民族语文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实行民汉双语教学,为山区苗族学生解决了学习中语言障碍的突出矛盾,他们借助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很快学会了汉语拼音,识字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效的改变了民族地区小学巩固率低、合格率低、升学率低的局面,拉小了坝区与山区教学质量上的差距,随之带动了山区苗族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我校平均每年六年级应届毕业生中80%以上的学生都能主动到中学就读。目前,已有四位曾在我校就读过的当地苗族学生以优越的成绩分别考入了西南大学、云南警官学院,结束了八十年代以来大学生空白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

六、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学尚未形成体系,没有建立对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评价不健全,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语言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3、缺乏民族教材与工具书的配套使用,课外读物少。

4、目前教师仅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来完成整个双语教学。

七、建议

全社会教育人士对双语教学的重新认识和尊重,关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前景。希望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加大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软硬件的建设与开发,扩大双语教师培训范围,增加培训计划项目,使民族教育尽快与新课程改革接轨,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公司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广应用日趋扩大,涉及领域进一步拓展,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人才层次和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比,公司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偏少,焦化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缺少能独立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这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公司实现科技创新、做强做大的“瓶颈”。因此,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努力提升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是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是企业永葆青春活力、持续创新发展的保证。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在全公司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集团字【2010】45号文),结合同泰焦化公司的实际,现制订关于提升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全会精神,以适应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理念。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职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职工,以过硬的职业技能培育职工,以先进的文化塑造职工,以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陶冶职工,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制止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作风纪律素质和健康体能素质,使职工队

伍的整体素质实现新提升,为实现我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具体内容 员工素质提升工程为六项内容: (一)提升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首要任务是提升是提升全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动力,以提高党员和职工队伍的思想境界、理论素养、履职能力为目的,科学制订学习计划,精心编排学习内容,持续创新学习方法,大力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完善学习制度,努力把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全面做好学习计划编排、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专题征文、典型教育、经验总结、推广等各项工作。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责任人:XXX (二)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必然要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整个教育活动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结束,采取集中学习教育和职业道德实践两种形式全面开展好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好文明窗口、“岗位建功”、文明班组创建、典型选树、劳模宣传、文化娱乐等深化职业道德实践活动。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责任人:XXX (三)提升职工专业技能素质 职工专业技能素质是整个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环节,此项活动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调查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调查 崔晓辰 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双语教学便成为民族教育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是民族教育的特色之一。我国6O余年的双语教学政策执行及实践运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从双语教育的作用、现今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进行研究调查。 关键字 双语教育作用问题对策 正文 双语教育是一个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体制;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在一个国家里用本民族语言和国语作为教育系统的两种语言,并以少数民族的学生为教育对象,我国把它叫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标志性特征,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奠基性工程、突破口。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体现。在本地实地调查中,被调查范围是: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调查对象是管城回族区的中小学校,其中以中学为主。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的中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很大比例(约百分之20),其中又以回族为主,但是由于汉化层次比较深,很多回族学生不会传统民族语言。这也就导致了当地的学校并没有广泛地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的双语教学。相对的,当地学校的双语教育以汉语和英语为主,有极个别学校开展了法语等语言的兴趣课程。 一,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1,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民族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教学体系、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材和师资队伍都已经相当完备。但是也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现代教育基本上是从零起点起步的,师资队伍、教学经验、教学方式等都很难跟上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天不足”和“后天”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矛盾。 2,竞争和交流的社会需要实施双语教育。 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但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未来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的人才。对少数民族来说,复合型人才是指民汉兼通,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是能在更大范围内和不同民族的人交往的人。少数民族学生要加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学好汉语,用汉语来发展自己,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3,信息社会需要双语教育。 首先从信息的角度看,双语比单语的信息量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决定了教育的途径和渠道也应该是双语的,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了一条信息渠道,这也是国际教育界之所以大力提倡双语教学的原因。其次从语言的使用的范围来看,国际或国内通用语言比一般语言带来的信息量要大。在众多的语言学习中,首先要学习的最大的语言。所以说,少数民族学生只有掌握了汉语言文字,才能扩大自已的视野,才能真正谈得上接受平等的教育,面向全国、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一、中国民族教育的存在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数量、规模虽然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仍还很缓慢,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仍还比较低,在边远偏僻的民族地区和农牧区,民族教育发展状况暴露出的落后面十分明显。 (一)民族教育的历史特点遗存 民族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受民族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民族自身对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意志作用即精神基础两方面因素所制约的。 1、原始社会形态教育仍继续存在。这种教育形式,在当今川、黔、滇、桂、渝、藏等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教育中,和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教育中,或民族地区包括汉族在内各民族在接受外来先进文化教育中都还普遍地存在。这种教育形式目的性不强,成效缓慢。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心理状态就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理论等,在不同的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的运用,总要接受当时当地实践的检验和丰富,总会有一些差异或个别原则的修订、发展。忽视民族心理,不仅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还可能犯其他的错误。 2、巫师传播形式教育仍在一定范围继续存在。如今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已基本置换为民族传统文化性质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存在于

云南和四川毗邻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及贵州一些彝族聚居区,和黔东南苗族聚居地区,还有云南的佤族地区、独龙族、傈僳族地区。它以从事巫术和原始宗教的“毕摩”、“告相”、“巴狄洛”等巫师的活动为教育传播中心,内容以讲授彝文、彝经,和授以对精神物质世界的原始宗教形态认识及巫术、草医等原始混沌知识为主。民族心理作为深层意识,有力地影响制约着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每个民族本来不论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还是个性、意识方面,都会有一些独具的特点。民族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认知、品德、体育竞技、审美、生产劳动心理方面,都有些特殊的问题。比如受教育的随俗心理。由于他们仍然处于农业经济状态。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不迫切,一些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大家的知识水平不差上下,也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教育随俗、不积极入学的心理的状况,靠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要让大家尝到受教育的甜头,让自身的体会说话,逐步转变观念,形成向学尚教的心理。此外少数民族在交往中都有很强的自尊心理,因此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强烈而鲜明,各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卫心、自强心都很强烈,民族自尊和较高的自我要求是联系在一起的,当他们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遇到困难时,当接受异质文化和现代生活遇到障碍时,通过努力效果仍不佳时,他们会产生自怨情绪。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爱护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引导这种自尊心朝向民族大团结、共同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努力。另外民族的宗教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既要坚定

谈双语教学的意义

谈双语教学的意义 [摘要]大力展开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升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新疆正全面推动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双语教学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语言不通,就不能交流。为了增强学习和交流,各个民族要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汉族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也要学习汉语,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这样才能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从提升民族素质和促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理解实施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双语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现象。当今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与周围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交往,只要交往,双语就成为第一需要。推动双语,对促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通过实施双语教育发展了自己。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行外语教育,从西方引进科学技术和人才,促动了国家的发展,使当今日本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沙特阿拉伯是绝绝大部分人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为了培养专门人才,他们每年要送3000人出国留学,国内所有的医科、理工学院的绝大部分专业都用英语授课,只有伊斯兰大学用阿拉伯语授课。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人口大国,该国实行双语教育,使用英语教学,英语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该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已成为软件大国,在这个领域走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前端。新疆要发展,民族要发展,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和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如果仅仅是只懂得本民族语言,而不通晓汉语和外语是不可能实现的。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多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中,必然要使用多种语言实行交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疆的少数民族要走向世界,必先走向全国,而走向全国,必先学好汉语。实践证明,新培养的一大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种以上的语言,分属五大语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24个少数民族使用33种文字,来源有:古印度字母、叙利亚字母、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以及独创字母等。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特点和类型 (一)两个主要特点:普遍性、不平衡性 普遍性:指不管是哪个民族,人口多的或人口少的,内地的或边疆的,都存在双语问题。不平衡性:指不同民族的双语状况存在差异。◇全民双语:如基诺族◇大部双语:如彝族、哈尼族◇少部双语: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二)我国少数民族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初等教育始到高等教育全部使用汉语文教学。另一种是开展本族母语和汉语文的双语教学。属于前一类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回、瑶、土家、黎、畲、高山、东乡、土、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阿昌、普米、怒、德昂、保安、裕固、独龙、基诺等 ◎有的已全部转用汉语:如回族◎有的已大部转用汉语:如土家族、仡佬族◎有的是部分转用汉语:如阿昌族、普米族、羌族

2、虽有文字,但文字不通用的民族,全部或部分从初等教育起就使用汉语文教学。纳西族:虽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但未能广泛推行使用。 水族:在历史上有过水书,也只有少数人能使用。 建国后新创或改革过的文字,也因各种原因(如方言差异、杂居等),有些也未能在这个民族中广泛使用过。如壮、侗、哈尼、苗等民族的新文字。 3、杂居地区的民族 ◎在有条件的地区,如民族学生相对集中、有懂本族语文的教师,小学初级阶段使用母语辅助汉语文教学等,汉语文教学大多与同类汉族学校保持相同、相近的水平。 ◎但也有一些地区由于语言障碍或其他原因,教学水平一般不及同类的汉族学校,升学率和巩固率都偏低。 属于后一种类型的双语教育,是有通用民族文字的民族 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傣、傈僳、景颇等民族。 即使是同一民族内部,也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存在不同的类型。如蒙古族中小学的三种类型:☆以蒙语文为主,加授汉语文☆以汉语文为主,加授蒙语文☆全部使用汉语文授课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计划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 训计划 The work plan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complete work plan can make the work progr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orderly,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150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计划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师(XX)151号)和《镇海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统一部署,我镇于XX年2月至XX年年8月,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现从我镇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开展九龙湖镇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目的是使我镇所有教师通过接受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1、通过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人民满意教师。 2、通过《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的学习培训,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内容和评价目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常用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使我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评价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评价特色。 3、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知识,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因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

浅谈少数民族 地区的教育工作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样要求我们:当今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可是,这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又谈何容易呢?简直就是一个最高要求和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地区差异和现实要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 要想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教育,我肤浅地认为,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情况基本都趋于有家庭贫困,单亲孩子、孤儿、汉语不熟练、不会写字和最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会做等。这些因素就是造成该地区适龄儿童辍学、逃学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就得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如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或者发动全班同学去关心帮助,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或家访等,一步一步地使这部分学生转变或彻底放弃厌学、逃学的观念,这样就养活了学生的辍学。 二、对家长的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有部分家长的思想极为落后、守旧。他们认为孩子读书无用,官都被我们“大汉族”当完了,送孩子读书不但

家里少了一个找猪菜或放牛的劳力,而且还要支付他们眼里认为不该开支的笔墨纸张钱,所以他们宁愿强留孩子在家干活,也不情愿送孩子到学校读书,这就给我们正常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难。要彻底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家长思想落后、守旧的观念。我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为人师,一定要谦虚,多进行家访,多与家长谈心,对他们进行道理说服,或向他们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及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所给予的很多优惠政策,让他们知道读书不仅是对个人、家庭,甚至对他们祖祖辈辈所耕作的那遍土地,对社会,都极其重要。 三、对地区群众的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虽然极为落后和守旧,但在关键时刻,他们都听村寨中有声望的领头人的话。所以,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来开展地区群众的教育工作。首先是向他们大力宣传,目前党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所给予的很多优惠政策,从而让他们积极送子女入学。其次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小组领导搞好关系,充分利用他们在寨中的威望去做好群众工作。第三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们,为人师一定要谦虚,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地区群众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对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困难的、艰巨的。但面对困难,没有哪个人选择逃避,而是在现实工作中去探索、学习、尝试一切实用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认真、细致地去努力工作,才能较好地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如何突破双语教学

少数民族如何突破双语教学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要使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断上台阶,就必须要使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双语教学是其突破口之一。近年来充分认识双语教学工作在促进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工作,大力推动双语实验示范教学,以“抓团结、促稳定,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通过双语教师培训、双语征文比赛、双语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了广大师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前几年由于认识不到位,以及教学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双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部分教师学历、知识结构与学生知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二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奖励竞争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教师教学积极性、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还不是很高。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提升,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决定着学生由“机械学习”向“兴趣学习”转变的进程,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必须要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首先双语教师必须“民汉兼通”。 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双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基础。 首先从教学一线入手,切实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此,采用专题教学、观摩课的形式,把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教师不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而且还认真研究教学对象,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设计好教和学的过程,打破“课本搬家”的教学方式,对症下药。 同时,逐步实现教师向“导演”转化,从设计教学过程向设计学习过程转化,激发学生自由思维,以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入口,引起学生的兴趣,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求教师运用流畅的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真正结合双语教材科学性、直观性的特点把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变为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区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开设双语课程,已经实现双语教师为双语班上汉语授课的目标。要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就要实现教学质量考核的科学真实,使考核结果能够切切实实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摘要】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对多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形成了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的目的和双语教学的实施三个方面说明:进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重要性目的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反映出来的能力和水平,令老师们感到困惑与无奈。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民族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言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结合下,更快的进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言从属于民族,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必然影响其语言的分布,办学摸式是与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强势语言,由于语言的障碍,在接触到的单一的汉语言形式的教学时,不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思维,对于教师用汉语传授的知识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要使不懂汉语的学生由母语思维转向汉语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有效的途径。开展双语教学,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目的 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好第二语言,促使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得更快,掌握得更好,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同时,使民族学生融入于其他学生当中,促进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3.双语教学的实施

2018年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2018年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引导职工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加快职工岗位历练成才的步伐,决定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帮带、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该工程以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为核心,以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充分整合资源、促进岗位成才为原则,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以职工为主体、以企业为基础,工会推动、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我市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目标任务 从18年起,用5年时间,通过深入实施“四位一体”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健康安全、社会文明素质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更加突显,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职业道德素养逐步提升,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水平稳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更加繁荣,政府支持、工会推动、社会参与的职工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到18年,全市职工培训上岗率达到95%以上,在岗职工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市建立50个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我市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农村劳动力、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100万人次;每年举办各类工种职业技能大赛不少于40场,每年产生优秀职工创新成果不少于100项;使10万名职工提升学历层次,5万名职工提升技术等级水平,职工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二、主要内容及实施办法 (一)多渠道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一是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视

随着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视,少数民族双语学校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教育系统内,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学工作的我面对这样一项改革性的创新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探索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这条道路上,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探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因此,我认为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双语教学就是可行的,也就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少年、儿童很快掌握汉语(对话语言与书面语言),更快捷的理解与掌握各学科知识。 关键词: 双语(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教学、双语教师自编教材、语言环境 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国普通话的普及,汉语成为全国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学习汉语便成为我国各种少数民族的一种必然。要获取以汉语为载体的文献与语音资料的文化、科技、专业知识等方面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资料,不掌握汉语,就会使少数民族获取先进文化与技术的能力降低。阻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与其她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目前我们应该把双语教学摆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首位,尤其就是在小学,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汉语学习的氛围,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入手,逐步形成孩子用两种语言交流、学习的习惯。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教学到纯汉语教学的过渡阶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学习各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双语教学活动 1、抓住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语言的学习就是非常枯燥的,从多年来双语教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情绪总就是从:非常积极→灰心丧气→厌学→放弃。因此,抓住学生闪光点,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就是让学生主动克服困难、攻克难点的的重要因素。做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多鼓励,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特别少数民族学生胆小,害羞、害怕听不懂或就是自己说错了或说得不好,难以开口。那么我们必须从心与心的沟通开始,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给予她们帮助与支持,使我们的学生对于双语活动产生情感,积极、自信地学习。用欣赏的态度告诉孩子:"您能行"、"读错了没关系"。只有在孩子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家长、老师督促转化为自觉、自愿时,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有了它实质的含义。 2、运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有效渗透,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儿童的学习都有注意力跨度短、模仿能力强、习惯于经验型学习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在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观察、模仿、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7123-15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计 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师(xx)151号)和《镇海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统一部署,我镇于xx年2月至xx 年年8月,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现从我镇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开展九龙湖镇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目的是使我镇所有教师通过接受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通过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人民满意教师。 2、通过《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的学习培训,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内容和评价目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常用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使我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评价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评价特色。

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传承和发展民族语言是我们这一代的重要任务,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我们都不能将之丢弃。发展民族双语教育,发展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进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语言;传统优秀文化 在我国,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汉语是我国10.42亿汉族人民和2100万壮族,980多万满族、860多万回族以及绝大多数土家族、畲族人民(土家族有570多万人,已改用汉族的约有550万;畲族有63万多人,改用汉语的有近63万人)的母语。据统计,现在全国少数民族改用汉族的共约2800万人。这样,全国以汉语为母语的共约10.6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4.2%。因此,双语现象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民族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言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结合下,更快的进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1.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强势语言,由于语言的障碍,在接触到的单一的汉语言形式的教学时,不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思维,对于教师用汉语传授的知识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要使不懂汉语的学生由母语思维转向汉语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有效的途径。开展双语教学,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目的 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好第二语言,促使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得更快,掌握得更好,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同时,使民族学生融入于其他学生当中,促进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3.双语教学的实施 双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征而异。一是保持型双语教学。二是过度型双语教学,使用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民语与汉语各占一半,用来讲解学生不懂的语句。三是运用型双语教学,是对高年级的学生,民语使用于少部分、关键的字词句,多数时间就让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学习。因此,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时,要视时而定,不能盲目的进行民语教学,民语用得多了,反而会影响学习汉语的效果。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生活的需要,是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及改善的对策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及改善的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大力扶持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势偏远、经济落后,文化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1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 1.1经济发展落后对教育的制约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首要原因可以归结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因为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政府、社会和家庭都有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彼此形成良性循环。而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量不足,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接受教育和受教育的程度偏低,这反过来又制约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教育的落后。 1.2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教育观念落后 建国以来,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少数民族群众

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没有根本改变,在教育观念上尤其如此。由于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比较低,对教育缺乏长远目光,对教育的长期投入、高投入难以理解,对子女的教育持消极悲观的态度。同时,在少数民族落后地区,重男轻女的意识至今依然盛行,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女儿出嫁也就意味着女儿的教育投资的全部收益也将流向夫家。这一观念使得对于家庭收入尚不宽裕的少数民族家庭而言,投资于女儿的教育显然成为了一种没有回报的消费行为,因此对女儿在教育方面的投资积极性自然不如“固守”家庭的儿子。 1.3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 自从国家重点关注民族教育事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一些教育资金援助,办学条件得以改善。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困扰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吸引外来的优秀的教师资源,本地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水平不高,学生没有机会领略知识的真正魅力,潜力难以充分发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教师数量不足,普遍缺编,“超级大班”存在,代课教师数量居高不下,外语教师、双语教师奇缺的现象普遍存在。 2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2.1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都源于经济的

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的意义努尔孜拉.热阿合买提汗 塔勒德镇中学

双语教学的意义 [摘要]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新疆正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双语教学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 双语教学意义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语言不通,就不能交流。为了加强学习和交流,各个民族要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汉族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也要学习汉语,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提高民族素质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双语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现象。当今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与周围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交往,只要交往,双语就成为第一需要。推进双语,对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通过实施双语教育发展了自己。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行外语教育,从西方引进科学技术和人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使当今日本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沙特阿拉伯是绝大多数人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为了培养专门人才,他们每年要送3000人出国留学,国内所有的医科、理工学院的大部分专业都用英语授课,只有伊斯兰大学用阿拉伯语授课。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人口大国,该国实行双语教育,使用英语教学,英语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该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已成为软件大国,在这个领域走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前端。新疆要发展,民族要发展,需要培养出一大

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发表时间:2018-05-15T15:39:14.3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作者:王力[导读] 投身到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这种特殊的教学环境,重视双语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云南省绿春县大兴镇中心完小662599 摘要:大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使用本民族语言,对汉语生疏,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汉语言为主,从而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便会产生较大的语言障碍,制约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投身到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这种特殊的教学环境,重视双语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 身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所处环境比较特殊:一是区域环境的闭塞,导致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发展,群众教育意识偏低。二是人们世代使用民族语言,对汉语生疏,适龄儿童在进入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几乎没接触过汉语。很多新教师只注重方法不注重实际的教学,由于没有深入地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程度,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传授知识给学生。由于存在这样的语言障碍,就不能和城镇地区的学生一样看待他们,一味地用汉语进行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只有被学生理解后,才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边疆民族地区这种特殊的教育教学环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单纯靠汉语教学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那么,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呢? 一、要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民族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桥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对汉语言的生疏,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了解该地区的民族语言,才能很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如果是不同民族的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语言上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由于新教师以前从未接触过该地区的民族语言,而自己也只会讲普通话,上起课来,就只会一味地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即使你讲的有声有色、无比生动形象,学生还是不会买你的账,他们根本不能理解你在讲什么。到头来是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演变成了一堂无任何意义的课堂教学,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敢想象是怎样的一种教学效果。因此,新教师在遇到这种不能改变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就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适应学生的实际。首先,要和该地区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平时的生活中,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本地区的语言。学习一种语言是一件很辛苦很繁琐的事情,但是万事开头难,只要自己有心,一天学一点,日积月累,慢慢地,时间一长,就会熟悉了本地区语言。这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有了和学生沟通的语言基础,就可以采用双语教学。采用双语教学,用学生知晓的民族语言加以解释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知识点,学生就会发现学习知识其实离他们很近。通过读书,可以学到许多有趣的东西,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逐渐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就这样逐渐把一群群生在大山的孩子引向了知识的海洋。二、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使用高尚的、优秀和有积极意义的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和其他语言一样,有着丰富的语汇和表达功能,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辨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能感受到真善美的语言魅力。教师一定要有高超的民族语言使用和组织能力,能够使用民族语言创设一定的令学生向往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如其中,然后加之相应的汉语言表达,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到知识。 三、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民族语言不宜使用过多 因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在对汉语理解程度极低的情况下,通过民族语言的辅助解释,引导他们理解掌握汉语语言文化知识,最终学生能够完全使用汉语言进行学习。因此,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对汉语言非常生疏,可以参考普通话和民族语言各一半的教学语言分量,一半的民族语言是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另一半是积极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汉语言。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汉语言语汇,学生已基本能理解教师的汉语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民族语言使用次数和分量上应该有所减少,积极加强系统地、高质量的普通话教学。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通过几年的学习,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汉语言语汇,和老师的交流已经不存在很大的语言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应该很少使用民族语言,而全面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四、双语教学还要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来讲,知识的学习只有联系实际,贴切自己的生活感受,才能真正引起学习者的共鸣,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广阔的农村,而不是繁华的城市,他们的认知环境相比较还是比较有局限性。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是怎样度过在农村环境中的生活。 投身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得继续钻研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法,才能在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黄济《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版。 [3]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