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美洲乐声欣赏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

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美洲乐声欣赏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

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美洲乐声欣赏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
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美洲乐声欣赏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

七年级音乐美洲乐声——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化装舞会》

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印象。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3、初步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激发学生探究多元文化的兴趣。

4、聆听《化妆舞会》,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

1、感受舞曲节奏特点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难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音响表现火车印象,表达快乐的情绪。

2、听辨《化装舞会》的主题A和主题B,学会分析乐曲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

2、用火车的图片导入学习内容: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列火车,到今天的动车组,火车的出现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聆听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

1、完整聆听,体验作品意境

问题:乐曲是描绘火车吗?描绘的是怎样的火车?结束时又怎样?

火车从启动——行驶——到终点

聆听并描述听到的声音。音乐中的哪能些地方使你感觉是火车?你对音乐最初的印象是什么?(车轮的卡嚓声、汽笛的鸣叫等)

2、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著名作曲家罗波斯于1930年创作的。“凯皮拉”在巴西,农场工人被称作凯皮拉。表现了农场工人乘坐小

火车上班,一路上观赏着美丽的景色的快乐情绪。据说,一次,作曲家乘火车行使在美丽的巴西国土上,体验着火车车轮在铁道上快乐飞奔和汽笛有力的长鸣,看着窗外绿色的森林与田园。作曲家产生了创作激情。写下了这首作品。在作品中,作曲家使用了具有典型巴西音乐风格的民歌作为音乐主题,就是刚才大家听出的《采果人之歌》的旋律。

3、分段聆听:

(1)听第一部分

听到车轮声,第二次模仿车轮声,用身边的东西来模仿一下车轮转动的声音?(学生用拍凳子、跺脚声……来模仿)

师:我们来模仿火车启动的声音。用怎样的力度、速度?(拍音乐凳边——车轮声;沙球——蒸汽声;人声——汽笛声)

(2)听赏第二部分音乐,

跟着钢琴哼唱。介绍主题是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

师: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用欢快的情绪表现快乐的心情)。主题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2次,第一次用铜管,第二次用木管和拉弦。)辨别哪些乐器发出了这些声音?你们听到了几种乐器的声音?节奏分别是怎样的,用动作或人声模拟。

4、再次欣赏乐曲,简介乐器

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

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介绍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看扫描图片简介。

三、聆听管弦乐《化装舞会》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化妆舞会吗?说说你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化装舞会》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是阿根廷家喻户晓的乐曲,被人们称作是阿根廷的第二国歌。《化装舞会》也是最早传到我国的探戈舞曲之一。

同时化妆舞会也是欧美上流社会经常聚会的一种模式,化妆舞会高雅,乐趣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根廷的化妆舞会。

(二)、聆听乐曲,感受乐曲

1、聆听全曲,说说你感受到的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愉快……

2、乐曲分析:

作者为作曲家马托斯〃罗德里格斯,他生于乌拉圭,后到阿根廷定居。

这首舞曲描写一家医院的大夫和病人,为庆祝狂欢节而举行化装舞会的情景。在流行中有两种不同的唱词,现在流行的多是器乐曲。

《化装舞会》为g小调,4/4拍子,乐曲结构为复三部曲式。

3、聆听乐曲第一段

A段主题,用一小节带顿音的八分音符和一小节用连音组成的、带跳跃、起伏性的曲调作对比来进行发展,因而它一出现,就显出它独特的个性。A段主题反复一遍:

B段主题,从坚定、短促的乐句开始,用模进的手法来发展旋律,也很有特色。B段主题也反复一遍:

然后A段再现,以上构成一个三部曲式。

4、聆听乐曲第二段

A段主题,是从前面主题引申发展而成。它也以连音和切分音相间为其特色。

B段主题,性格比较活泼。它也是采用下行模进手法来发展旋律的,性格十分果断。

然后从头反复,在第一部分的A段主题上结束全曲。

(1)聆听主题B,和第一部分比较一下,情绪上有什么区别?给你什么感觉?

(2)主题B也有两个乐句,你能分辨吗?

主题B1好像是有2个对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景?

主题B2有个背景音乐不停在重复,你听到了吗?

5、聆听第三段

然后从头反复,在第一部分的A段主题上结束全曲。

说说是哪个主题音乐的重复和变化?

(主题A)

(三)、聆听全曲,分析乐曲结构:

1、说说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三个部分)

2、每部分由哪些主题构成?(A+B+A,)

(四)、节奏练习:

用捻指和跺脚的方式练习A段前四小节的节奏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西风的话》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锣鼓》、《扬鞭 催马运粮忙》,感受相同题材的音乐,不同的表现方法,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2、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秋天丰收的气氛,并且可以了解几种打击乐 器。 3、听辨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各种乐器的效果,并能够排列出现顺序。 4、能够自选乐器为《扬鞭催马运粮忙》伴奏,并随着音乐模仿马蹄声和动作。教学重点: 体会音乐如何渲染气氛,描绘场景 教学重点: 听辨民族乐器的音色并排序 教学媒体: 多媒体,云锣,木鱼,碰铃,小钹,响板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联系秋天的自然景色变化,引导学生说出秋天应该有的情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而,引出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秋天落寞的情绪,以及秋天丰收人们喜庆的场面。 展开新课 1、播放音乐《西风的话》

设计提问: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以及它所表达的音乐感觉是什么样的。 (抒情歌曲,速度中速,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有点淡淡的忧伤。) 2、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设计提问:①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欢快,热烈,喜气洋洋的情绪。) ② 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事物?表现了什么场景? (炊烟、小河、冬麦、高粱、荷塘、果香等等,表现了一副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3、从农村富了,粮食丰收了开始,引出农民欢庆丰收的场面。 4、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丰收场景。 主要乐器:笛子、二胡、云锣、木鱼、唢呐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乐器,更有利的加深印象。 5、播放民乐合奏《丰收锣鼓》,请听辨先后出现的演奏乐器。 ①堂鼓②唢呐③唢呐④二胡⑤云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听觉灵敏度,也可以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印象。 6、给音乐分段。每一段表现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竹笛开始,表现秋天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 第三部分:全曲高潮,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

音乐欣赏选修课

1. 音乐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一种能够适应它的感知心理。音乐欣赏的心理要素包括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认识理解。 音响感知是对音乐音响及其艺术组合----音乐形式因素的总体知觉; 感情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想象联想是把由描绘性的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称作“联想”,而把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称作“想象”; 理解认识是音乐乃至整个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心理要素。 1、背景介绍 2、大体曲式结构 3、曲式图 4、分段分细进行分析 5、总结 2. 交响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由交响乐团演奏的乐曲,同时也涉及相关的一些其他音乐体裁。可以说交响乐是对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交响诗、组曲等音乐的统称。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曲。是由海顿确定下来的一种固定音乐体裁,通常为四个乐章,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当然近现代的作曲家已经突破这种形式,写了一些形式更新的交响曲。 交响乐(SYMPHONY)和交响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响乐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而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套曲。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序曲是歌剧、舞剧等大型作品的目前曲,最早只是为等待观众入 场而演奏的简短音乐段落。属于交响曲 3. 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弦乐组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 鸽子:长笛 鸭子:双簧管 猫:单簧管(黑管)

美洲乐声 教案

美洲乐声·教案 一、导课 师:同学们看黑板,你们认识这是哪个大洲吗? (美洲) 美洲古老而美丽,是唯一一个整体在西半球的大洲,美洲音乐丰富多彩,是世界民族音乐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美洲,走进《美洲乐声》! 二、欣赏 1.初听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情绪是怎样的? (旋律:平稳情绪:优美抒情) 师:正是旋律的平稳进行才能给我们优美抒情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带给我们的。 《红河谷》这首歌曲描写了移民者在这里开垦荒地、建设家园的场景,同时又表达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复听 师:带着这种美好的向往,请同学们再次聆听并小声哼唱,听完之后告诉老师它是几拍子的歌曲、有几个乐句组成? (四拍子四个乐句) 师: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一起拍一下)。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但是仔细观察第一小节发现却只有一拍,这种弱拍起唱的歌曲叫做“弱起乐曲”。 师: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呢? (四个乐句) 这四个乐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弱拍起唱! 师:哪位同学告诉我,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合唱/二声部合唱) 三、学唱第一声部 同学们的音乐素养都很高,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声部。 师:我们直接视唱第一声部旋律。(不准确的地方重点教唱) 要求:轻唱。 师:加歌词。 要求:1.轻唱。 2.跟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四、学唱第二声部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我们趁热打铁接着挑战第二声部! 1.师:请同学们先来聆听第二声部,熟悉旋律。 2.师:与一声部相比二声部有更多的平稳进行,我们来试唱第二声部的旋律。(不准确的地方重点教唱)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音乐鉴赏选修课

目录 摘要 (1) 一、浅谈我对古典音乐的初步认识 (1) 二、接触古典音乐后我的内心感受 (2) (一)一些古典音乐给我的感触 (2) (二)音乐给我的影响 (2) 三、古典音乐的“美”无处不在 (2) 参考文献 (3)

音乐之声动我心 摘要:在音乐中,有唯美的浪漫,有悲戚的感动,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三维空间,音乐中有一切。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我们需要渐渐地了解它的“美”。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 关键字:钢琴、古典音乐、音乐美 前言: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 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因为它时尚、动感、充满着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提到钢琴乐我们会想起浪漫、唯美,容易让人禁不住遐想,是人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比起钢琴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因为流行乐更符合这个时代青年的特点,而钢琴乐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一、浅谈我对古典音乐的初步认识 一直以来我都是喜欢听钢琴曲跟小提琴曲,不过关注流行音乐的较多,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钢琴音乐,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对钢琴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可是这学期我上了音乐赏析的选修课后,我更多的接触到钢琴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 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钢琴音乐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我发现钢琴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主要在古典乐中体现其完美。要真正听懂钢琴乐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它,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通过钢琴音乐赏析的课程使我有了巨大的收获。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从钢琴乐中感受心灵的洗涤。在音乐赏析的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歌曲之王”——舒伯特,“钢琴诗人”——肖邦,“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等等。对于著名的古典音乐更是欣赏至极,如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瓦尔蒂——《四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比才——《卡门》、莫扎特——《g小调四十号交响曲》、巴赫——《小步舞曲》、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肖邦——《E大调练习曲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四单元《化装舞会》教案

安徽省滁州二中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化装舞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聆听《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2、情感目标: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3、能力发展目标:能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以表演的方式体现出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 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典型的探戈舞曲,所以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探戈的节奏,通过聆听熟悉探戈的节奏,再加上欣赏和表演,以及对探戈的来历的了解,加深对探戈舞蹈的认识和理解。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导入: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妈妈的今天》。(播放小品)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小品,笑过之后我们是否注意到在小品中他提到了一种舞蹈,有没有谁能说出来呢?(学生回答),看来大家都很用心去看了,对,就是探戈这种舞蹈。(出示幻灯片1,认识探戈的概念) 2、(出示幻灯片2 ,介绍探戈的演奏乐器)早期的探戈曲多由吉他、小提琴、曼多林等演奏。20世纪后逐渐确立了钢琴、六角手风琴和小提琴、低音提琴等几种乐器的组合。六角手风琴的低哑音色与探戈的怀乡、伤感情调相吻合,故至今是演奏探戈主旋律的重要乐器。 3、究竟探戈舞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同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曲子的风格、速度、 节拍。(出示幻灯片3、播放音乐《化装舞会》) 4、学生回答问题:探戈舞的风格、速度、节拍。 教师进行引导并总结。(出示幻灯片4) 师生共同拍奏,感受探戈的节奏。(板书节奏) 5、请你说一说这段音乐使你想象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 《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具准备: 录音机、欣赏磁带、钢琴、投影主旋律谱、录像机、电视机、《红旗颂》演奏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三.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四.欣赏乐曲 1.交谈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 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哼出《国歌》的前奏) 2.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 (投影主旋律谱) 4.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 5.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 ⑴.A段:(第一段) 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

上钢琴音乐欣赏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音乐欣赏》课的感想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出我选修《音乐欣赏》课,仅仅是因为觉得欣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对欣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音乐欣赏》课前,我对音乐的认识更多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是因为它的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学期的《音乐欣赏》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的角色像是一个导游,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圆舞曲、小夜曲、歌剧、舞剧…… 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几部以音乐或音乐家为题材的电影。像经典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描写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生平的故事片《翠堤春晓》和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一曲难忘》。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曲难忘》这部影片。它描写了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国的肖邦为着事业与爱情、个人与祖国,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尔后肖邦决心以巡回演出募捐筹资援助浴血奋战的爱国志士们,直至因劳累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电影中出现了肖邦的部分重要作品,不但寓意深刻,而且演奏的水平很高,旋律优美,场景典雅,引人入胜,十分感人。整部影片看起来就像是“五彩缤纷的狂想曲”,电影中的场景、故事和那动人的琴声一直深存在我的记忆之中。 在课上,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像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有节奏和旋律,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的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5单元 欣赏《卡林卡》教案2 新人教版

《卡林卡》教案 课程类型: 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能够乐于欣赏美丽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在乐曲简单的曲调下所蕴含的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播放乐曲片段,让学生谈谈这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这首曲子的旋律在逐渐强,而且两种音乐情绪情绪交替其中。 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二、欣赏作品: 1、仔细聆听《卡林卡》的片段。 提出问题:演奏形式是什么? 2、介绍《卡林卡》的创作背景。 卡林卡(俄语:Калинка;英语:Kalinka),俄罗斯著名民间歌曲,以其合唱形式最为著名。“卡林卡”的俄文意思是“雪球花”,用来形容姑娘之美丽。所以歌曲内容无非是谈情说爱,而且此曲的旋律比歌词更简单,但却是了不起的创作,原因就是其独特的合唱形式。 3、简单歌曲特点。 歌曲以合唱队的轻声慢起开始,然后节奏逐渐加快,音量持续增强,同样的乐句不断反复,一直进行到热火朝天的时候,随即飘扬而起一段优美而节奏自由的抒情独唱。独唱尚在进行时,合唱声部又悄悄进入,继而再以加快的速度搅得风生水起,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循环不已,欢快激昂与抒情沉静交替,有着非凡的感染力。

三、音乐活动 1、听听动动 教师播放歌曲,和同学们一起乐句的体验活动:听音乐拍节奏。 2、听听唱唱 教师再次播放俄罗斯歌曲《卡林卡》,请学生随着伴奏音乐朗读歌词。最后师生一起学唱歌曲共同感受这首独具风格的俄罗斯民歌。重点让学生学会控制速度的变化,可以先拍后唱。学生学唱歌曲时,一定要模仿教师的范唱语气及乐句间的连接进行演唱。 四、小结。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网络选修课音乐鉴赏答案

2016年网络选修课音乐鉴赏答案 (注:本文档仅供参考,要想获取更多资料请访问要学习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41919.html,)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 A、视觉性 B、语义性 C、表达性 D、标准性 正确答案:B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 A、语义性 B、视觉性 C、非视觉性 D、美学性 正确答案:C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 A、音乐解说 B、音乐感知 C、音乐内化 D、音乐创作 正确答案:A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 正确答案:√ 音乐的艺术本质 1 《音乐通论》是下列哪一位音乐大家的著作:() A、廖辅叔

C、廖尚果 D、萨利埃里 正确答案:C 2 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 A、《乐话》 B、《大江东去》 C、《我住长江头》 D、《清歌集》 正确答案:A 3 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A、视觉 B、语言 C、听觉 D、情绪 正确答案:D 4 音乐仅仅是听觉的艺术。() 正确答案:× 5 音乐可以细腻、微妙、直接、及时地表达人类情感。()正确答案:√ 音乐审美的基本观念 1 体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是:() A、认真聆听音乐 B、参照解说体会音乐 C、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 D、学好理论知识 正确答案:C 2 哪一种方式可以描摹人类情绪的变化:() A、文学 B、语言 C、音乐 D、美术 正确答案:C 3 《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

初中音乐《美洲乐声1》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计 壱、导入 1.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乐,说说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2.教师出示音乐场景,学生跟着表演 3.教师出示画面。学生根据音乐选择相应的画面 4.节奏热身,感受多声部节奏。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音乐要素,体 验节奏的多声部,为后面二声部合唱做铺垫) 弐.聆听范唱,初步感受 1、请同学们聆听一首柔美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并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体验歌曲的情绪。 (设计意图:这样的旋律走向适合表达忧伤的情绪,引出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描述内容) 2.用前面做过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再次体验音乐情绪和旋律特点(设计意图:这样的旋律走向适合表达忧伤的情绪,引出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描述内容) 3、学唱歌曲 1.复听音乐,感受乐句的划分 2.提炼旋律的音阶,出示字母谱,学生唱高声部旋律 3.首先利用柯尔文手势随后跟琴视唱歌谱,注意呼吸及声音位置的问题。 4.加入歌词,提示学生注意吐字咬字、换气等问题,最后处理歌曲的情感表达问题,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低声部用“LU”演唱旋律及简谱

6.凹凸声部合唱,三角铁伴奏 设计意图:(带学生体验二声部合唱,引领学生学会听唱以及表演,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 三、艺术处理 1、聆听例外版本的《红河谷》,老师范唱,学生感受。听完后让学生总结音乐中的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速度和节奏 (设计意图: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引起歌曲情绪的变化,也说明美洲音乐可以表达例外风格的音乐作品,同时也反应出美洲人民苦中作乐、积极乐天的生活态度) 2、带领学生感受并体验例外风格的《红河谷》,老师加入节奏体验探戈版本的《红河谷》。 3、学生分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伴唱,体验例外的音乐情绪。 4.欣赏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并体验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体验多民族多元素的民歌特点,丰盛学生的音乐知识) 四、总结 体会合唱艺术之美,体验多元华音乐,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希望同学们能主动聆听和发现例外风格的音乐美,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理解音乐背后的创作故事,赞美美洲人民开垦土地,建造自己家园的辛勤付出。

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李雷 摘要: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们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提高情绪记忆力和乐曲欣赏能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哼唱曲调,体会音乐形象,多学科融合,全面欣赏,理解,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欣赏;创新;兴趣;想象力;多元素融合 音乐欣赏,是人的听觉器官接触音乐作品的音响运动形式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音乐形象去体验和认识社会生活的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从而开阔音乐视野,也能从中学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高尚的音乐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更好地上好音乐欣赏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吸收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是我们音乐老师一直很关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欣赏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去探寻的。 根据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和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浅谈以下几点: 一、建立适合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真正的懂得欣赏,提高审美力 纵观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无非就以下几个程序:组织教学〈导入〉——介绍作品(引入新课内容)——初步整体欣赏〈简听〉——分析结构〈以学生为主,教师补充〉——分段欣赏——进一步讲解作品内涵——深入性完整欣赏等。这样的音乐欣赏模式,是否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呢?比如,一次学生们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学生初听开头就

窃窃私语了,都说太吵了,不好听。我立刻关掉音响,改变惯用的教学模式,由我先讲述这首乐曲的创作手法和它独特的韵味。当我讲到唢呐运用它高超的演技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多种鸟鸣后,学生们立刻回应要好好的听完。从这首曲子,学生体会到了民族乐器——唢呐独特的魅力,也感受到乐曲表现出的百鸟争鸣,一派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明显地显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来。 二、设问答疑,调动积极性 让学生对陌生音乐的聆听发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想象,展开联想,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思之有趣。因此,在欣赏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诱导、提问的方法来进行。比如:在欣赏前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演奏这段音乐的主要乐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欢快的还是舒展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你能根据节奏特点和速度的变化描绘作品的内容吗?能不能给这段音乐命个标题等。带着问题听音乐,学生们都是聚精会神的。在欣赏《春天来了》时,我就采取欣赏前的提问方式,共三个问题,1.要求听出演奏的乐器;2.要求学生谈听后的感受3.要求听出音乐的旋律和特点。在欣赏后是我讨论时间,情绪热烈、踊跃发言。有的说:乐曲欢快喜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清新向上的感觉。有的说:乐曲是由高胡、古筝、扬琴演奏的,欢快活泼,描写了大地山川春意盎然的景色。由于音乐有不确定性,同一作品在聆听的过程中,每个人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就不同。采用这种设问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自主性,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感受了音乐,捕捉到了音乐形象。 三、注重兴趣引导,深化体验 兴趣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学选修课音乐鉴赏

大学选修课音乐鉴赏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摘要: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学生本位出发,遵循音乐是听觉艺术的规律,在以人为本,强调实践、体验、探究,倡导多元与综合等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与拓展。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空间。 关键词:音乐感受审美 音乐是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是唤起情感体验的艺术,是和谐社会的动力源,音乐所带来的情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食粮。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 古代音、乐有别。《·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的一种艺术。《·吴志·传》:“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前汉书平话》卷下:“帝至棘门,左翼将徐迈

以音乐迎之,送帝至霸陵桥上。”《动人的音乐》诗:“真的,音乐是人们感情的语言。”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

七年级音乐美洲乐声

七年级音乐美洲乐声——欣赏《凯皮拉地小火车》、《化装舞会》教案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空间栏目:电子教案收藏到我地学习空间收藏到我地课堂魔方分享到圈子全屏发表时间:浏览:评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以自己喜欢地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这种交通工具地印象. 、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地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初步了解巴西地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激发学生探究多元文化地兴趣. 、聆听《化妆舞会》,感受拉丁美洲音乐地鲜明民族风格和探戈舞曲地节奏特点.教学重点:、感受舞曲节奏特点、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地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地方式创作音响表现火车印象,表达快乐地情绪. 、听辨《化装舞会》地主题和主题,学会分析乐曲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用火车地图片导入学习内容: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列火车,到今天地动车组,火车地出现给人类地交通带来了很大地便利.二、聆听管弦乐《凯皮拉地小火车》、完整聆听,体验作品意境问题:乐曲是描绘火车吗?描绘地是怎样地火车?结束时又怎样?火车从启动——行驶——到终点聆听并描述听到地声音.音乐中地哪能些地方使你感觉是火车?你对音乐最初地印象是什么?(车轮地卡嚓声、汽笛地鸣叫等)、了解作曲家及作品《凯皮拉地小火车》是巴西著名作曲家罗波斯于年创作地.“凯皮拉”在巴西,农场工人被称作凯皮拉.表现了农场工人乘坐小火车上班,一路上观赏着美丽地景色地快乐情绪.据说,一次,作曲家乘火车行使在美丽地巴西国土上,体验着火车车轮在铁道上快乐飞奔和汽笛有力地长鸣,看着窗外绿色地森林与田园.作曲家产生了创作激情.写下了这首作品.在作品中,作曲家使用了具有典型巴西音乐风格地民歌作为音乐主题,就是刚才大家听出地《采果人之歌》地旋律. 、分段聆听:()听第一部分听到车轮声,第二次模仿车轮声,用身边地东西来模仿一下车轮转动地声音?(学生用拍凳子、跺脚声……来模仿)师:我们来模仿火车启动地声音.用怎样地力度、速度?(拍音乐凳边——车轮声;沙球——蒸汽声;人声——汽笛声)()听赏第二部分音乐,跟着钢琴哼唱.介绍主题是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师:这段旋律地情绪是怎样地?(用欢快地情绪表现快乐地心情).主题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次,第一次用铜管,第二次用木管和拉弦.)辨别哪些乐器发出了这些声音?你们听到了几种乐器地声音?节奏分别是怎样地,用动作或人声模拟. 、再次欣赏乐曲,简介乐器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地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地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地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介绍巴西地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看扫描图片简介.三、聆听管弦乐《化装舞会》(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化妆舞会吗?说说你心目当中地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地?《化装舞会》是一首著名地探戈舞曲.是阿根廷家喻户晓地乐曲,被人们称作是阿根廷地第二国歌.《化装舞会》也是最早传到我国地探戈舞曲之一.同时化妆舞会也是欧美上流社会经常聚会地一种模式,化妆舞会高雅,乐趣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根廷地化妆舞会.(二)、聆听乐曲,感受乐曲、聆听全曲,说说你感受到地乐曲情绪是怎样地?生:欢快、愉快……、乐曲分析:作者为作曲家马托斯〃罗德里格斯,他生于乌拉圭,后到阿根廷定居.这首舞曲描写一家医院地大夫和病人,为庆祝狂欢节而举行化装舞会地情景.在流行中有两种不同地唱词,现在流行地多是器乐曲.《化装舞会》为小调,拍子,乐曲结构为复三部曲式. 、聆听乐曲第一段段主题,用一小节带顿音地八分音符和一小节用连音组成地、带跳跃、起伏性地曲调作对比来进行发展,因而它一出现,就显出它独特地个性.段主题反复一遍:段主题,从坚定、短促地乐句开始,用模进地手法来发展旋律,也很有特色.段主题也反复一遍:然后段再现,以上构成一个三部曲式. 、聆听乐曲第二段段主题,是从前面主题引申发展而成.它也以连音和切分音相间为其特色. 段主题,性格比较活泼.它也是采用下行

七年级音乐 《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具准备: 录音机、欣赏磁带、钢琴、投影主旋律谱、录像机、电视机、《红旗颂》演奏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三.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四.欣赏乐曲 1.交谈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 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哼出《国歌》的前奏) 2.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 (投影主旋律谱) 4.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 5.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 ⑴.A段:(第一段) 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

初中音乐欣赏课目的

初中音乐欣赏课目的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实行新的课程改革成为了行进中的“重要动力”。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积极的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想把新 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新的实施方法用于自己的课堂 中去。音乐课程计划中音乐的感受欣赏作为重要模块逐渐受到了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视,音乐课已经不是简单的“唱歌课”了,新 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赋予它新的要求,音乐审美成为了核心,在音 乐欣赏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感知能力,提高音乐审 美情趣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效的,乏味的, 甚至是痛苦的,那么就更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了。所以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出发点。 初中音乐欣赏课目的创作音乐欣赏环境 1、生活中的音乐环境: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不爱听音乐到爱 听音乐再到会听音乐的过程,但是每个人对所听到音乐的感受是不 同的,“音乐的耳朵”需要大家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训练它,刺 激它。就像学习语言一样,长期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学习,那么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如果孩子们时常处于一个音乐环境中,让他们能不时地触碰到它,即使他们只是听到而已,并不是在 欣赏它,那么潜移默化的,他们也是在受到音乐的浸染。从初步感 知上接触它,聆听它,那么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那些乐曲,学生会 觉得好像似曾相识,会对它产生亲切感,而不是满耳陌生的“天外 来音”不知所谓了。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聆听音乐寻找音乐,如从自 己喜欢的影视、动画作品中聆听优秀的音乐;在平常的节日庆典中聆 听不同环境下,不同风格的音乐。 2、课堂学习环境:例如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集中注意力,力求达到教学最优化。将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探

音乐欣赏选修课期末总结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课作为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能选到这门课我感到十分庆幸。我是一名英语师范专业的大二学生,平时并不经常接触音乐,除了偶尔听一些流行歌曲或轻音乐,对音乐的专业知识并不多。十几周的学习下来,虽然未必获得什么所谓的人生感悟,又或者所谓个人修养的提高,再或者其他的一大类所谓的大道理。这些东西对于年轻叛逆的青年们来说其实是最为讨厌的,而且,由于阅历的问题,我们也真的听不入耳,记不上心。但是,老师所带来的轻松愉悦的课程和贴近我们年纪的讲解让我至少也获益匪浅。一个学期下来。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音乐宣泄出心中情绪、压力和感动就是我们对音乐最好的解释,能够从音乐中收获人生一二就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一.由流行音乐产生的音乐怨念。 我记得读初高中的时候,还是很多时间在听歌的,但大学以后,就少有听歌了,也许是时间的匆忙,又或者心思的太多。音乐欣赏对不断放纵大学生活的我来说,只是一个久远的名词了。时常想,小时候的喜欢听歌也只是那时的娱乐太少,而周围同学哼唱时给的一种羡慕的压力罢了吧。而如今长大了之后,阅历有些提升,年少的幻想也不多了,对流行音乐有不怎么感冒了。一百首流行歌之中,至少有九十九首是情情爱爱的,而且还是死去活来的那种。而且大多流行音乐的基调又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那种,少有激昂向上的曲、词。每次想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又或者排解下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又或者得到一种大勇奋进的激情,可总是一听就被败坏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曲调,越出格越吸引眼球越商业化的越来越多,真正纯净的音乐在流行音乐中那地方还有守望着的。对我来说,流行音乐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消遣而不是欣赏。而大多时候,消遣的还是自身。 二.音乐欣赏兴趣的重新获得。 音乐艺术只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东西,赋予太多就成了累赘,欣赏就更是无从谈起。老师给我们听和讲解拉各种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并教会我们该如何去欣赏他们,那些曲调中又有何种意义。不同于越来越浮躁的现代音乐,无论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民族音乐,如信天游、走西口、各种民族的特色音乐等;又或者是西方的许多传统音乐,如脍炙人口的贝多芬等人的音乐,都是贴近我们的生活,蕴涵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和寄托。通过姚老师的讲解,我们可以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精神,而不是以前的似懂非懂,甚至把这些音乐当成噪音。如此,我们了解了许多,而音乐欣赏的趣味,也由其获得。 三.音乐与乐器的鉴赏 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对音乐的学习欣赏,同时也对各种乐器也认识了一下,中国的传统乐器:最早的吹奏乐器有骨笛、骨哨等,埙,以及管、萧、笙等,让古典音乐的发展

七年级音乐欣赏课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教学对象】 初中七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陈刚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风格的小提琴曲,音乐包含 两大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和”热烈欢舞”。作品运用了塔吉克族的民间音乐素材,尤其是其独特的塔吉克调式及变化多端的节拍和节奏,并使用了小提琴、钢琴及西洋音乐的一些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音响色彩,描绘了塔吉克族人民在节日中载歌载舞、歌颂幸福生活的欢乐场景。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有参与意识、有探索意愿,但在表达方面,主动性还有待加强,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课设计多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使学生通过体验来完成对音乐的欣赏,感受乐曲节拍、节奏以及乐曲的风格与情绪。 【教学理念】 本着以生为本理念,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塔吉克民族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过程与方法: 从音乐要素和创作技法中欣赏作品,用合作表演等实践方式体验作品。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塔吉克民族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和节拍的特点以及乐曲段落的划分。 2、通过律动感受作品的情绪,通过创编、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表达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作品的各种要素与表达方式,感受塔吉克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地表达音乐 【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讨论交互、声势运用、合作表现 【教学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二胡、旋律线卡片、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微课导入) 师:聆听经典,与音乐同行!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通过一段微课来了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品,带入情境。 二、作品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